cctv12心理访谈谈一般所用的方法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CCTV12《心理访谈》栏目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CCTV12《心理访谈》栏目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心理访谈案例及方式
怎么样开展心理访谈?心理访谈有什么样的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心理访谈案例及方式。 一 、 案例背景:案主小倩,23岁,大学毕业,自从小倩交了男朋友王先生,总是怀疑男朋友会爱上别的女人,谈有一年多,与男朋友吵架频繁。从小,小倩很听母亲的话,在15岁左右的时候,母亲和小倩说过男人都不可信,而且说过很多遍,小倩一直很受这句话的影响。从而也深刻的影响到了小倩的感情。小倩对男人一般都有不信任的感觉,一直深入到自己的感情生活,在生活中常常因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说话时间长或接触亲密都会感觉不高兴,感觉不正常,心里很不是滋味,怀疑心强,生活很难继续下去。于是来到了心里访谈节目。接受心里专家的分析。 二 、案主需求问题分析:个别心理辅导,与丈夫的良好沟通,需要准确的认识婚姻对自己和家庭的重要性,从小母亲对自己的认知方法需改善,小倩从小被母亲娇生惯养,形成大多听从母亲的教诲,不知自己所需的知识,在处理自己家庭的关系上有点欠缺。心理学专家杨教授通过给案主看一幅一男一女的生活图片,问小倩他们两的关系来了解小倩的真正内心世界,小倩说是男的像姐姐,杨教授认为图片中个两人具有异性的关系,分析到小倩对异性据具有恐惧心理,了解到小倩内心里对异性是不可靠的,小倩说出自己对爱情是持一种逃避的现象。小倩不能容忍自己的生活和感情。心理访谈案例及方式 三、理论基础: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树立尊重的理念 正确应用肢体及符号语言。 个案工作者的心理及可能使用到的工具 仪表和双方的称谓 个案会谈技巧 对案主心理的整体把握能力。 四、服务目标: 能够改善小倩对王先生的种种看法,改善夫妻间的关系,冲破小倩的内心恐惧世界,使家庭重新回到美满的世界。 五、介入方式 、心理访谈法 与家长电话联系 心理专家讲解 六、服务评估与:小倩对组建丈夫的担心有所减少,对自己未来的忧虑考虑太多,有的极端,专家分析出小倩对自己丈夫的想法有的绝对化,追求完美,对自己目前的行为是一种心理不的表现。心理专家通过与朋友,亲情,感情的对比说出需要对待的不同方法。小倩认真听了教授的讲解,认识到自己在感情方面要求很完美,不能太过束缚别人,小倩首先需要在意识上改变自己的不足。整体上看,此次访谈取得了成功。 七、反思: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们要时时关注案主的心理变化,从他的种种变化分析出我们要相应作出的个案技巧,同时,我们要注意我们的肢体和语言,语气要缓和,在做个案的时候要从案主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年龄及心理特征来分析。需要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个案时能够做到随机应变,不慌不忙,为案主带来很好的帮助。
由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原标题: 健康 心理访谈案例及方式
编辑: 明月 &&
文章地址: /life/jk/013.html
爱美丽编辑推荐:
爱美丽网内容精选
爱美丽专题热点
热点推荐HOT> 控制不了情绪?何以控制人生?
  编者按   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病人,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而收不完的病人,办不完的出院,连轴的手术,无眠的夜班,还有复杂的医患关系,却让医生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有时难免产生消极情绪。如何应对?   值新年之际,送上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将不愉快的事情通通格式化,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教大家一个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个小技术,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心和消极情绪,实用指数高到爆表。   我将用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不顺心事情为例:我和 ta 关系那么好,为什么 ta 不和我打招呼呢?   认知认为疗法认为:情绪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而不是事件的本身。      事件:今天早上我向关系还不错的同事小李打招呼,她却没搭理我。   想法 1:我肯定招惹到她了,这是要疏远我的前奏。   想法 2:也许她没有注意到我,或是她今天心情很不好。   根据这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自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情绪 1:愤怒、伤心、焦虑。   情绪 2:平和。   最终可能产生如下两种结果。   结果 1:关系变得越来越僵。   结果 2:正常相处。   基于此,认知行为疗法可以通过改变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从而改变人们对该事件的情绪反应。那么应该如何自行实施认知行为治疗来改善焦虑呢? 步骤如下:   1.记录导致焦虑发生的情景:向小李打招呼,但她没理我。   2.回忆自己当时在想些什么:我肯定是什么地方招惹到她了。   3.支持这些想法的证据有哪些: 她看起来很生气,连头都没回就直接走了;前几周我们还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了别扭。
  4.不支持这些想法的证据有哪些:总体来说,我们关系一直很不错,经常一起出去逛街看电影;她还经常给我带午饭;前几个月我住院,她也一直陪着我。   5.对这一焦虑情景是否还有其他解释:她最近压力很大,手里面有个项目实施得很不理想,经常在老板那儿挨批,心不在焉没有注意到我打招呼吧;或许她那个时候需要向老板紧急汇报项目进度吧,所以顾不上我,后来就忘了这一码小事儿。   6.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我们关系会越来越疏远,上街购物没人陪,有事不能找她帮忙。   7.即使最坏的结果发生,你该怎么办:虽然很可惜,失去了这个朋友,但我在公司里面和小王、小赵等关系也还行,也许我会努力和她们关系更进一步,生活还是会恢复到以前一样。   8.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她找到我,并和我解释说那个时候心情很不好,没有精力搭理任何人,希望我不要介意。   9.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她可能不记得这件事情,但我不会疏远她,会继续和她做好朋友,因为她最近真的压力很大,很多事情需要她去处理。   10. 改变看法:如果相信想法 2,会让我心情好很多;此外,看起来真的是焦虑蒙蔽了我的双眼,我更相信想法 2 符合现实情况。   11.以一种新的视角看问题,焦虑情绪得到改善。   对于想法 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负性「自动思维」,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但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与行为。   例如,你读到这儿,可能就会产生自动思维:「上面那个方法切合实际,应该会很管用」、「这个方法也许不适合我」。   处于痛苦、焦虑状态下的人,对于负性思维,会倾向于不加批判的接受,就会导致他们更加焦虑、人际关系更为紧张,反过来,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会进一步巩固负性思维,造成恶性循环。   认知行为疗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检验工具,让我们能够有意识、有步骤的去解决脑海里面存在的负性自动思维。   但对于步骤 2,这些负性思维一闪而过,很多人都无法回忆起自己当时在想什么,这需要反复练习,每当自己注意到情绪变化时,记得提醒自己在脑子里面检索:「我刚刚在想什么?这个想法是真实的吗?」   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错误的核心信念,很难通过自助的形式发觉,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才能进一步的暴露出来并进行矫正。   编辑:刘芳   欢迎关注骨科时间,丁香园站友绑定骨科时间即可获取5 个丁当哦,回复口令「 绑定 」,即可完成。   骨科时间长期接受原创文章投稿,邮箱见下方。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精神时间
  了解更多
文章标题:控制不了情绪?何以控制人生?
本文标签:
本文地址:
(责编:BadCat)
/a-494203.html
相关搜索:情绪控制十妙招,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访谈2015如何控制情绪,控制情绪的方法,脾气急躁需要控制情绪,离婚后自己控制不了情绪,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控制自己情绪名人名言,控制情绪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哪些,情绪控制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学,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分隔线----------------------------
健康赞助广告
健康随机热点
健康广告推荐
健康随机推荐
健康广告推荐请问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如何参加_百度知道
请问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如何参加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还是老老实实做普通心理咨询为好,不可能靠那么一点时间解决问题的,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的话。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真正解决问题帮助没你想的那么大。心理访谈只是一小部分说实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心理访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相关报道连接汇总:以下链接已于近日被发布媒体删除:●●●相关文章:
世界上不是只有男人和女人两种人!性别不单单只分男女!人首先是人,拥有选择自己性别的权力!拥有执行自己身体的权力!这也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这个视频看得我愤怒不已。小方的性别认同显示自己是个女孩子,长了男性体征本来就痛苦不堪了,所谓的观察员还带着批判你的态度寻找你的心理根源,这还不够,还质疑人家的“母女”感情,电视节目为了做出效果这样塑造冲突,还装着有深度来挖掘人家内心的童年阴影,搞得好像切切实实帮助人家的样子,最后做出假惺惺的“找到自我可以重新考虑决定人生”的和谐结局。这个视频我妈跟我一起看的,我妈六零后,观念相对传统,但是她也想到了,央视播放这种隐私性质的节目,而且把小方塑造成这样的形象,最后那句要穿上铠甲简直是被逼迫说出来的。下了节目,小方该如何自处,不管他以后是变成男性还是女性,他该如何寻找人生伴侣。这些节目组都没有替他想过,嘉宾也没有,道貌岸然的乌合之众。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更科学、更正义、也更为人道的性别划分方式也随之产生。简单举个例子,咨询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GLAAD(Ga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之后,facebook的性别注册一栏,在传统的男性和女性之外还提供了56个选项,大家可以对照下图看看自己的社会性别(gender)到底是什么。在这些“专家”眼里,性别怎么就非男即女了呢,怎么就好好的男人想变成女人就是不可理喻、不正常了呢?还有,人家金星是成功人士,从男性变成女性就是成功认同找到自我了,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生理性别男、心理性别女、性取向爱男人的小方怎么就是自我认识混乱、找不到自我了呢?这种令人发指的价值取向,播出来活该被喷,我还高兴看到了微博上年轻一代网友正义的力量了呢。无论如何,我尊重小方选择自己性别和塑造自己身体的权力。(图片来自果壳,侵删)(图片来自果壳,侵删)
看完这个节目我深深地觉得&img src=&/3ccece178f15b9cbc99b_b.png& data-rawwidth=&117& data-rawheight=&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7&&&br&这个节目的名字应该从&b&心理访谈&/b&改成&b&道德审判&/b&。&br&&br&现在真是什么节目都敢打上一个心理学的旗号,肆意地丑化心理学这门学科。&br&我们看看这俩话痨嘉宾,一个程立耕,号称硕士学历,我们来看看他的论文:&br&&img src=&/f77b7bede164ea90e19f5fb91d497b87_b.png& data-rawwidth=&766&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f77b7bede164ea90e19f5fb91d497b87_r.png&&我不仅没有看到他的硕士学位论文,而且他发的这全部四篇文章里,没有一篇跟心理学有一丝关系。一看就是那种御用吹逼的干部,这种货色居然敢冒充心理学专家我也真是没话说了。&br&&br&曾经电视上有一大批广告,让一堆群众演员冒充专家在上面讲解他们的产品多么多么好,来骗老百姓。央视我也不要求你打甲,但是你这么干跟这些咸鱼广告有什么区别?&br&&br&再看另一位美女作家,看看这位安妮玫瑰的人生经验:&br&&img src=&/9f1bc333f0b8c07faeee52d_b.pn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9f1bc333f0b8c07faeee52d_r.png&&也是跟心理学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做过相关研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主持节目,跟费玉清差不多,你要说你找个地方讲黄段子那我肯定支持,你要是装心理专家来坑人,这可就是罪恶了。你们要是看过她的书,就该明白为什么我觉得她应该去讲黄段子了。&br&&br&那个程立耕就知道那几种微表情和应激反应,也不管适用条件,也不管环境因素,&b&只要你没表现出来,就代表你没有这种感情&/b&,这TM都是什么强盗逻辑?&br&&br&在撕画时不瞎的人都能看出来厌恶和承压的微表情,嘉宾们回放了这么多次都没看出来,就说明他们根本就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br&&img src=&/86ca8eb67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6ca8eb67a_r.png&&&br&我觉得人家姑娘是冲着央视的名声来的,毕竟叫心理访谈,也许能帮助这些跨性别者解开一些心结,也许还能改善母女之间的关系。没想到让两个真·砖家拍了几十分钟的砖,估摸着好好的心理焦虑都转成心理障碍了。&br&&br&我只想说,这节目真TM令人作呕。&br&&br&要不是后面又上来个靠谱的人稳定住了场面把事情导向了正规,这一期节目就真的是完全的一坨屎。&br&&br&最后的最后,关于跨性别这件事我不得不再为这群人站个台。&br&哲学上很早就达成了一个共识,&b&即事实判断不能由逻辑直接指向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毫无关系。&/b&&br&&br&&br&也就是说,尽管大自然把我们人类分成两种性别,尽管大自然将节目中的这个女孩子造成了男性的身体,但这并不一定是对的。大自然给我们分性别,把女的造成男的,跟这件事是不是对的毫无关系,跟我们是不是应该听从大自然毫无关系。而我们人类既然有能力,有条件改变这个事实,同时法律也没有禁止,那么这件事就是&b&可为&/b&的,而实践这件事的人也不应当受到任何道德上的责难。&br&&br&你要真反对,当上人大代表去立法禁止转性就是了,在这欺负人家一个心理焦虑的小姑娘算什么本事?&br&&br&以上
看完这个节目我深深地觉得这个节目的名字应该从心理访谈改成道德审判。现在真是什么节目都敢打上一个心理学的旗号,肆意地丑化心理学这门学科。我们看看这俩话痨嘉宾,一个程立耕,号称硕士学历,我们来看看他的论文:我不仅没有看到他的硕士学位论文,而且…
先贴视频连接。&br&&a href=&///?target=http%3A///page/k/a/o/k0178qgjja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访谈》_想变性的穿裙子男孩&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再贴阿强同志对这件事儿的评论。&br&&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NDI0NDQ4MA%3D%3D%26mid%3Didx%3D1%26sn%3Dfad620ab4bc4bfa72eeb5ed%26scene%3D2%26srcid%3D1229kTDUuxdPXmuCUS1COd9F%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个国家电视台对一位跨性别者的公开羞辱&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是一部玄幻魔幻科幻巨作。&br&毁了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人员的价值操守,毁了心理咨询师的社会形象,毁了正常人的逻辑。&br&&br&这些个专家都是什么鬼,说这期节目和这些专家是坨屎真的一点都不过分。&br&专家用了自画像、心理剧和催眠,为了追求画面效果,他们恨不得把心理学的玄幻招数全都使出来。&br&然而,更玄幻的不是心理咨询的技术,是他们的逻辑能力。&br&见过强盗逻辑,没见过这么强盗的逻辑。&br&&br&主角叫小方,是个跨性别,打小厌恶自己的男性身体,想成为女生。&br&&br&1.几个专家非要轮番着说你是男的、你是男的、你是男的,你作为男人,你填表必须在性别上填男的。&br&然后小方强调说自己是女孩子,不是男孩子。&br&然后这时候旁白响起说,&b&只要别人说她是男孩子,她就会极力纠正对自己性别的称谓。&/b&&br&……(结合旁白文本的上下文,就是想表达,她特别敏感,在隐藏自己,呵呵呵呵)&br&你特么不是废话吗,你是个女的,然后我从头到尾就一直说你是个男的、你是个男的、你是个男的,你声都不吭才是有鬼咧。&br&&br&2.那个张久祥。&br&简直就是在侮辱心理学,你家精神分析这么做的啊?!没有病也给你做出病来了。&br&他手段有多残忍多反人类我就不提了(他一定会辩解说自己在破除小方的防御机制,微笑脸)&br&……我这里只想讲讲他的神逻辑&br&&br&专家让小方用一盒24色的笔作一幅“自画像”,然后小方画了一个小姑娘,黑笔勾的轮廓,彩笔画的衣裳和脸上的妆。&br&这时候专家跳出来说:“首先,她整个的笔触主打的颜色是黑色,而&b&黑色代表着自我不接纳,代表她内心的东西和她外在要表达的东西有一个相反的操作&/b&。”&br&&b&……(○??д?)……………&/b&&br&……我当时就笑喷了一屏幕的涎水有木有……&br&我读书少,你特么是在逗我吗!!!你画画用彩笔画轮廓啊?!我用黑笔画幅画你就看出来我不接纳自己,我内心想的和外在表达的不一样了???&br&那请问齐白石等人心理是有多扭曲?&br&水墨画家已经哭晕在厕所。&br&&br&3.专家把小方是画撕了,一边撕一边贱了吧唧地复读机般地重复“你那么不开心吗?你真的不开心吗?撕碎了哦~”。&br&画已经碎成渣了。&br&然后小方说她很不开心,不愿意画被撕。&br&然后专家把碎碎的小纸片给小方,说,只有一个撕碎了的小方她才有朋友,才有人和她玩,你愿意撕吗?&br&小方说我愿意,然后开始撕,然后节目组要补镜头,让小方再撕一次摄像师好拍,然后小方很配合地又补了几个撕纸的镜头。&br&然后专家开始说,&b&让你撕你就撕啊&/b&&b&,你肯定是讨厌你的那个女生形象的,要不你怎么会撕掉它呢。&/b&&br&……&b&o_O???&/b&&br&……我也“卧槽”了好多次。我都说了不想撕,你是专家,你非让我撕,还说什么撕了就可以交朋友了,那我就撕咯……谁特么知道你挖了个坑等着我跳。&br&&br&4.演员演了一段心理剧,表演了她小时候父亲对家人的暴力,然后母女俩哭了。&br&然后专家说,&b&小方想变性是和童年阴影有关联的,她的&/b&&b&创伤在早年父亲的暴力倾向。&/b&&br&&b&……( ̄ε(# ̄)☆╰╮(一︿一+)/&/b&&br&你大爷的……&br&你当我面演我小时候不开心的事儿,我也一样难过给你看,我哭得比她娘俩儿更惨烈你信吗。&br&话说这跟人家想做女生有半毛钱关系么。&br&我生下来具有男性的身体,然后自己觉得自己是男生,然后你演个我童年不愉快事情的剧把我演哭了。&br&按你们的逻辑,我想做男生,也一定是童年阴影导致的。&br&&br&5.专家给小方做类似催眠一样的治疗。&br&引导小方回溯自己的生命历程。&br&专家说:“你现在跑回7岁了……你现在跑回5岁了,你看到了什么。”&br&小方说:“看到了XXX”&br&然后专家说:“&b&她为了躲开父亲形象的创伤感,她会往更小的年龄退。&/b&”&br&……&br&专家说:“有一个安全的地方你愿意去吗,回到你妈妈的子宫里?”&br&小方说:“我愿意,希望妈妈重新给我生一个女生的身体。”&br&然后专家又说:“&b&精神分析里有子宫情结,她没法儿面对成长的痛苦的时候,她宁可回到子宫里,不让自己成长,不让自己长大,然后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不承担责任的事儿。&/b&”&br&………………&b&凸(艹皿艹 )&/b&&b&凸&/b&&br&卧槽……&br&让人家跑回童年的是你,转头说人家往幼年退的又是你。&br&让人家回子宫的是你,转头说人家有子宫情节不面对成长的又是你。&br&……我可以让你帮我拿一下手机,然后报警说你抢劫我手机吗……&br&老子明明只是想重生个女人的身体好不好,压根儿没别的意思,你非要认定我是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承担责任,什么流氓逻辑。&br&&br&6.那个程立耕说小方比一般的女生更扭捏,是在刻意模仿女性最不优秀的东西,是为了使自己外在符号更加明显的时候,然后说这恰恰说明她不是女生。&br&……程立耕是傻逼,程立耕是傻逼,程立耕是全场最傻逼最欠揍的没有之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他全程就没好好说过一句话,句句人身攻击,攻击性侮辱性的话满场飞,每次说完一句话还要拽拽地下巴上翘,然后一脸鄙夷的贱相。在现场的话真想大嘴巴抽他。 →_→&br&&br&&br&人家把女性特征表现得更明显,这明明只能说明她由于没有女人的生殖器和胸,所以只好用更多的外在特征来表现自己的女性性别气质了。她这么想要表现女性气质这恰恰说明了她就是女生好伐。&br&&br&反正小方想做女生就是不正常的,是有毛病的,是需要改变想法的,是跟童年阴影相关联的,而且找到症结就知道怎么“改”了。&br&&br&你管她跟童年阴影有没有关系,有又怎样,没有又怎样?只要小方想做变性手术不一样得做吗?&br&所以专家们你们忙活了几个小时是在干嘛?炫耀技术,表现自己是专家?你不知道要尊重服务对象自决吗?
先贴视频连接。再贴阿强同志对这件事儿的评论。这是一部玄幻魔幻科幻巨作。毁了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人员的价值操守,毁了心理咨询师的社会形象,毁了正常人的逻辑。这些个…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ENTP,社会学爱好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子勋心理访谈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