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身体多久能出精气神?就是一眼一件事就能看出爱不爱是在锻炼的那种

(转)一个和尚的运动人生——告诉你健康运动的真相
回到家乡,听镇上的人说,深山里头住着一个和尚。
这和尚经常跑步,多年来很少生病,也不怎么吃药。
从山里头跑到镇上来,有十多公里,每天一跑就是十多公里,这怎么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呢?
最奇怪的是,镇上的人都知道这和尚有一辆摩托车,当今时代,和尚有手机,电脑,摩托车,甚至小轿车都不足为奇。
真正奇怪的是,这和尚干了一件事,就是上坡推摩托车。
正常是人骑摩托车,怎么变成了摩托车骑人了呢?
刚开始很多人问他,是不是车子坏了,需不需要帮助?
这和尚摇摇头说,车子没坏。
可没坏为什么上坡推着125的摩托车,而且越陡的坡,推得越起劲,和尚直到把衣服从里到外彻底湿透,他才开心一笑,原来这是和尚每天的功课。
这和尚还有一个古怪的习惯,就是每天坚持只站不坐,就像千里马一样,他吃饭也是站马步,屁股不坐凳,除了睡觉几乎都没有坐下来。
我们是研究健康与疾病的,碰到一些长寿老者,或者身心健康的人,甚至一些修炼者,总会提起我们的兴趣,于是我们准备去了解个究竟。
我们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物质从未如此丰富,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疾病烦恼跟不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找谁来解惑,修正呢?应该如何减少疾苦?
我们试图去摸索这生命的真相,尽管寿康之路很漫长,我们仍然要上下去求索。
龙山庐龙庵
这个和尚叫释乾道,是深山的独行者,他住在龙山庐龙庵这个庙里。
我们带着好奇跟疑惑进到龙山来,这龙山属于揭阳揭西县最美丽的山之一,庐龙庵坐落于五经富镇龙颈水库上面,背靠十万大山,面临最大的水库,四面群山耸起,两旁绿水回旋。
在这庐龙庵一坐,觉得像是到了仙境,世外桃源,这里头一尘不染,非常干爽,清风吹来,让人心中不起任何杂念,从头到脚都无限放松。
我们感慨地说,山里人高寿,所以仁者乐山,住在这里都要长命好多年。
乾道师父刚刚推摩托车回来,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衣服是干的,他叫我们不要客气,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那里有山泉水可以随便泡茶。
说完后,他匆匆地去换了一套干爽的衣服。
我们看到走廊上挂了五六套衣服,才知道师父每天用功后,要换好几套衣服,夏天常常是四五套,冬天起码也有两三套。
我们自己泡茶,精通茶道的人都知道,想要喝到最好的茶,就要自己亲自到深山里提来泉水,这茶是深山的云雾茶,泉水是深山的石壁水,茶水相合,圆融无比,一杯下去,烦渴顿消,一片清凉。
当乾道师父得知我们前来取健康之经,欲求长寿之道,便高兴地说,我这些东西就怕找不到知音,就怕传不出去。
你们想要了解,可以住在这里一段时间,跟我锻炼,这样就不会走马观花,只写个表面文章。
我们正有此意,也为了让多年浮躁的心,能借助这大山的气场,沉一沉,镇一镇。
为什么要勤换衣服
乾道师父说,为什么我要先换了衣服,才出来跟你们谈话?
我们觉得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并没有去深思,想不到道就在平常简单之中。
乾道师父说,一天就换一套衣服,其实不然。只要衣服湿了,就要立马换,不管是冒雨淋水湿了,还是干活干湿了。
山底下有几个身体被认为是最强壮的搬运工,结果得了最顽固的风湿,他们天天锻炼运动,从不比别人少,但是衣服湿了,坐在那里吹凉风,最后落得最顽固的关节痹痛。
我们想到风湿痹症的形成,古籍上讲,一个是里面体虚,另一个是外面感了风寒湿,内因加外在的条件,就会得病。
所以所谓的关节炎,不是简单的炎症,不是用消炎药能搞得定,必须要明白为什么会得这顽固的风湿关节炎?
乾道师父说,木头泡在水里都会腐烂,人被湿漉漉的衣服包着,皮肤筋骨就容易出问题,所以我的摩托车前面包子里就放了几套衣服,衣服可以多买几套,便宜一点都无所谓,但穿在身上一定要舒适,干爽。
不要吹风扇
在方丈室前面有个会客厅,乾道师父经常在这里会见一些客人施主,还有从山下以及远方前来祈福的人们。
会客厅里有风扇,天气热了,谁都想吹一吹,但我们发现,乾道师父不吹风扇,这里的风扇却是给客人吹的,他从不主动去开风扇。
如此强有力的运动付出,身体一定很热,为什么师父不吹风扇呢?
乾道师父说,我根本就不热,干嘛要吹风扇。
我们不解地问,师父,你每天运动强度这么大,浑身衣服都湿透了,能不热吗?
乾道师父说,我每天大量地运动,把热都发出去了,浑身暖洋洋,筋骨很柔软,气脉非常畅通,这时吹风扇是多余的。
很多人心中烦躁,他才会想到吹风扇,你通过运动发汗,把心头烦热都出掉了,怎么会想到去吹风扇呢?
还有一个我自身体验,汗出当风,吹了风扇容易痹阻经脉,会让汗出不畅,人就容易感冒生病,容易心烦失眠。
这就像电脑,里面的热气为什么要往外面散?这样才不会烧机,人体越是吹空调风扇,毛孔越会闭缩,皮肤表面是清凉了,但脏腑的烦热透不出来,会更加胸闷烦躁脾气大。
原来对这些日常生活细节高度敏感,高度严格,是一个真正修行者亲身体证,并且从中受到大利益,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笑笑说,众人避暑走如狂,唯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清凉。
师父点点头说,对的,凉是心头清凉,热是身体暖洋洋发热。
现在很多人身体被空调风扇冻得发凉,心头却烦热,那股闷躁疏泄不出来,憋在里面,才会搞得脏腑失调,气血逆乱,百病丛生。
就像摩托车,你如果散热不好,很快就会烧机烧掉,所以我们中国传统养生保健里头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坐卧不当风。
运动是身体大扫除
原来运动不单不会热,还会通过打开毛孔出汗酸,把身体的闷热带走,最后带来脏腑的清凉,舒爽。
但要注意,古人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运动后要少吹风,衣服湿了要勤换。
大家别以为,这是老生常谈。像这种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看似无足重轻,却关乎身心健康。
如果不小心着了凉,受了湿,吹了风,得了关节炎,怎么办?
乾道师父拍拍胸脯说,关节炎就是关节不能动,要靠运动来治疗。
我们从来没有听过,靠运动作为药物治疗关节炎的,按常规的思路,要么就是消炎止痛,要么就是用中药舒筋活络,或者用推拿按摩,疏通气血,甚至用针灸以痛止痛。
乾道法师,笑笑摇了摇头说,你说的那些办法有效,但都不彻底,在我这里关节炎不是关节炎,是气血过不了,不信你看老年人坐在那里,看几小时电视,玩几小时电脑,保证你的关节是冷的,硬的,活动不利索。
去年冬天,庙上的那个村,有几个人在干活,看到我在推摩托车锻炼身体。
他们问我在干什么?
我说,我在锻炼身体,我这是高级养生。
其中一个人他有些文化,很感兴趣,问我这叫什么高级养生?
我说,人生病就是一个偷懒引起的,人健康就靠勤劳,身体稍有不舒服,是气血经络不通畅,要敢于动起来,跟它干!
这人蹲下去关节就痛,非常僵硬,医院检查是关节炎,上厕所都辛苦。
我说,你这不是关节炎,不是炎症,是气血没有集中聚到那里,
他问,那怎么让关节好些呢?
然后我叫他跟我做动作,踢腿,加上下蹲。
第一次做了五十分钟,不痛了,第二次又做了三十分钟,不冷了,轻松得很快回归正常。
他就很奇怪地说,为什么我经常干活,也运动了,都没有这种效果?
乾道师父说,你干活只是部分运动,没有针对性运动,像很多农民经常干活,照样生病,为什么?
身体有很多死角,不容易锻炼到,所以你要针对性地去锻炼,正像你家里经常扫地,照样天花板上有蜘蛛丝,床底下有老鼠屎,蟑螂粪,你不针对性地大清扫,根本没法彻底搞干净。
所以乾道师父有个信念,每天必须运动,就像每天必须扫地一样,而且运动还不是小运动,是大运动,彻底地运动,运动到身心舒畅,筋骨调柔,衣服湿透,不到这程度,绝不放手。
乾道师父把自己身体当屋子,把全身各个地方的运动锻炼,当成大扫除。而排出来的汗水,就是身体的污浊。
一个划船动作对治肩周炎
一个简单的深蹲动作就解决了那个病人的关节炎。
一般的关节炎症不是病痛,而是缺乏运动,特别是缺乏有针对性的运动。
而乾道师父他最擅长于运动,每种不同的疾病,他都能够对应到一些动作,通过运动来调和身体气血,达到减轻病痛,甚至根治疾病的效果。
好像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事实上却很少人能够做到。能够把平常的道理,坚持去做,这本身就是不平常。
我们问乾道师傅,这运动养生的关键在哪里?
乾道师父说,运动关键在于反复性与持之以恒。
然后乾道师父当场就给我们演示,所谓的反复性,就是每个动作反复的重复,如果你做广播体操只重复三遍的话,乾道师父他起码重复三十遍。
他说,不能这搞几下,那搞几下,这样浮光掠影,不能真实受用。所谓的持之以恒,是风雨无阻,每天几小时的运动功课都不能少。
我们试着跟乾道师父做一个划船的动作,我们以为这么简单的动作,连三岁小孩都能做。
乾道师父看我们轻视的样子,知道我们掉以轻心,就说,你们能跟我做好算你们不错。
谁知一做起来,才知道有些困难,因为这手臂旋转动作,大开大合,看在眼里是简单,旋转起来手臂咯咯作响,阻力重重,像是筋骨粘连生锈了一样。
而乾道师父四十七岁比我们多了十七岁,他做起来轻而易举不费力,旋转得圆融无碍。
我们就有些惭愧,乾道师父说,你们应该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最关键的是这关节筋脉闭塞粘连,没有运动开。
我们跟乾道师傅做了五六分钟后,估计有几十下,前后旋转,虽然动作缓慢,但立马感到浑身发热,转动的那种哔哔啵啵响声消失了,换来的是柔和带些酸胀。
乾道师父说,就这个动作天天做,就不会有肩周炎。
其实有很多老年人天气一凉,肩部就凉痛,转动不便,最怕冻,医学上叫做冰冻肩。
冰冻的东西就是又凉又硬,我们要解冻它很简单,就是加热它,温暖它,软化它,加热温暖软化,不一定得靠桂枝汤、肩痛汤。
而有针对性地对肩部做运动,不仅肩周,浑身上下马上发热,经脉变大,气血流通,冲击病灶,把炎症粘连带走消化掉,肩部很快就变得又暖和,又柔软,又舒服。
人切莫懒散
道理不怕你懂得多,就怕你不做。
现在很多人都聪明得很,保健养生的道理懂一大堆,但是真正认真地去实干,这样的人就少了。
所以他们知道运动好,但是却不能够真正从运动中得到大利益。
乾道师父说,你只要敢于去运动,一天搞湿透一套衣服,就算是做广播体操,做它一个小时,出了这效果,照样百脉通畅,身体调和,所以健康没有什么秘诀。
就是反复重复地做动作,不能偷懒,人一偷懒就生病,人一精进正气就足。
我们笑着问乾道师父有没有偷懒过?
乾道师父说,人皆有惰性,人偷懒后,就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有下次,习惯成自然,当你反复地运动时,把运动变成一种习惯,就可以摧毁你的懒惰毛病。
师父说他以前也容易昏沉,不想动,但一去运动后精神就来,一切负面懒惰的习气,通通消失掉了。
所以乾道师父领悟道,打坐昏沉,看书困倦,懒惰散漫时,不要贪睡,立马去运动,一发热一流汗,本来精神还不太好的,立马振作。
所以很多疲劳累,想打瞌睡,那是假象,千万别被睡虫征服,等你运动锻炼后,晚上睡觉更沉,第二天精神更饱满。
乾道师父说,我总结一句话,人切莫懒散。懒散懒散,一懒百事皆散。
人一懒一切都懒,一切都不想动。
人一勤劳一切都勤劳,周身血脉都在动。
自己的事要自己办
中午用餐时间到了,我们跟乾道师父一起到饭堂进餐。
我们想帮师傅盛饭,谁知旁边的居士郑阿姨,还有达叔,都跟我们说,师父的饭不让人盛,碗要自己洗。
原来佛门之中有个讲法,叫做培福,通过苦行来给自己增加福报,如果自己贪图享受,让别人代劳,就会消耗自己的福报。
所以乾道师父自己能做得来的事情,绝不轻易让别人做,他虽然是这里的师父,但是饮食起居,从不劳烦假手别人
他说,我们要懂得自己照顾自己,特别是独自一个人住在山里,什么东西你都要会一点。你如果不会的话,就住不下去。
原来师父也通过日用生活中每个细节来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
一个人不能轻易靠别人服侍,如果因为自己高高在上,有钱有权,事事假手他人,这样很容易把惰性跟傲慢培养出来。
百事俱废皆由于一个懒惰,身体也一样,你看只有那些中风偏瘫,或者卧病在床的老人要别人去服侍,如果健健康康,自己的事就要自己办,凭什么要别人替自己做呢,除非是身体不行了,才要别人替你照顾。
所以师傅反复强调,人自己能做得来,千万别轻易靠别人,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乾道师父说,你看这路本来是单车道的,现在双车道,是我一块一块自己亲手修的,不懂得混合水泥跟沙,就请教别人,别人一教会,剩下的全由我自己的去做。
我们很奇怪为什么庐龙庵这条路子,是由一块一块水泥组成的,而且修得有些不太平整?
乾道师父笑笑说,那是我刚修路的杰作,当时我是一有钱,就修一块,靠一块一块堆起来的,所以管这条路叫百衲路,像百衲衣一样。
还有你们现在喝到的最好的山泉,也是从几里外的石壁流水之中接下来的,在上面我做了个大水池,水池用最牢固的石头砌成的,外面还用水泥包得严严实实,即使我这个色身坏了,那水池未必会坏。
从水池上面引一条管到庐龙庵,整条管都严格地包好水泥,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干。
乾道师父说,我们做事最怕做不好,既然要做,就不要马虎,要认认真真,不能搞豆腐渣工程,一重复,不但劳民还伤财,因此还会赔进很多时间跟金钱,所以要搞就要一次性搞到位。
投入精力跟时间,虽然看起来多,但从长远看来,却是最节省最节约的。
扎着马步吃饭
看到乾道师父吃饭都站着马步,我们坐着吃都觉得惭愧,马上把腰杆子一挺,端正坐姿。
在饭桌上都这么严格,看来师父已经进入了随时在训练的状态。
乾道师父说,我是专门搞训练的,训练的是身体跟心灵,我的生活跟训练是一体的,密不可分
我们从来没看过扎着马步吃饭的人,而且多年如一日地这样干,更是少见。
像吃饭都严格到这种程度,何况是做其他事情。
乾道师父认为,搞训练的,有一分严格就出一分效果,有一分懒惰就会损失一分效果。
我们很奇怪,问乾道师父为什么会扎着马步吃饭。
乾道师父说,人一坐下去,气血就会压住,气血一压住,身体就会有湿气,憋着这股湿气,在身体里面就会难受。
我们修行人很敏感,稍微有不适,绝不在那里停留太久,立马就观照反思,用训练来对治种种不适的现象病症,这样才不会一味地吃亏。
吃一次亏,你及时反观自照,修改过来就不怕。
最怕的是你反反复复地吃亏,压住气血,懒惰懈怠都不知道观照觉悟,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我们马上就想到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久卧伤气,确实长期坐卧不动,会使气机郁滞,百病皆生于气,气血冲和,百病不生。
所以乾道师父,一扎马步,那相好庄严就出来了,精神奕奕,印堂发亮,四十多岁的身体,连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觉得惭愧。
这正是他多年修身练心得到的硕果。
乾道师父在揭阳几百人的马拉松比赛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一听到马拉松,都觉得不要说是取得名次,就算是要跑完都不容易。
乾道师父说,我去参加马拉松不是为了搏个名次,而是训练自己,超越自己,同时看看那些顶尖的国家级选手,回来后我训练更有目标。
一个天天跑山的和尚,突然被放在马拉松的赛场上去,一比居然还能比出成绩来,排名还不错,而且这和尚都四十多岁了,早就过了运动的黄金年龄,却仍然能够保持强壮的身心,健康的体魄,这里头的东西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挖掘跟思考呢?
运动就是大姜汤
庐龙庵旁边有棵百年古榕,这古榕长得像迎客松一样,尽情地往四方舒展,像把大伞,尽情地润吸着大地的甘泉,并且伸向天空,采集云雾灵气。
古树上面居然有些小松鼠,很多鸟雀,我们跟乾道师父吃完饭后,到这古树底下交谈,乾道师父仍然扎着马步。
看来他是彻底习惯了锻炼生活,生活锻炼,锻炼跟生活从未分开过。
我们问,很多住山里的师父都很容易得风湿,听说终南山很多修行人,都不同程度得了风湿痹症?
乾道师父笑笑说,风湿在我这里没有。
我们说,那些住山里的人都会吃些姜来温暖身体,排除风湿,师父平时有没有用这些食疗来打通经脉,温散风湿呢?
乾道师父笑笑说,温暖自己的身体,我不靠外界,我靠我自己。上次有个修行者他参访过来庐龙庵,胸闷没精神,只要煮菜不下姜,肚子都会发凉,身体会僵硬。
我说,我从来不用姜来温暖身体。
他奇怪地问,那凭什么?
我说,我一个长跑下来,就已经够温暖了。
他就在后面骑摩托车,我在前面跑,从五经富跑到山里来,十二三公里啊!
他傻眼了,我全身衣服彻底湿透,立马换过。
他看我浑身发热,精神振作,就明白了。
所以我说,不用吃补药,你不运动,就算是青菜,你也未必消化得彻底,体质差的,还要放些姜来热热,你如果运动了,饭凉了吃下去都没事,马上被消化,身体经脉没有堵车的。
后来我们才知道,乾道师父,从不浪费粮食,因为他吃不完的饭菜,必留到第二天,第二天吃不完留到第三天,只要不发臭发霉,全部吃完。
身体如果不行的人,他是做不到这样吃东西的。
我们恍然大悟,运动就是大姜汤,大补方,但是要有像乾道师父这样的意志,跟持久的耐力运动,才能够让通身上下,温暖疏通,而无丝毫滞塞。
造福不如惜福
乾道师父说,造福不如惜福。
我们看到师父运动后穿的衣服,有的是腋下破烂的,有的是肚腹周围破烂的。
我们就奇怪,十来块钱的衣服,干嘛不去买新的衣服呢?
原来这是修行,是在破我执。
乾道师父认为,修行的人,重视的是内心的安详平静,而不是外在人的眼光。
所以一旦有那种攀比富贵的念头后,就立马要破相。
我们不解地问,怎么破相呢?
乾道师父说,《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把我空掉了,那谁在穿破烂衣服呢。
我们再看乾道师父穿的鞋,居然是最朴实的解放鞋,这是以前老社会的老农才穿的。
乾道师父说,即使这补一块,那补一块都无所谓,对别人的看法,于心不动,这叫不着相,不颠倒,叫正知正见。
有个居士说,常有些富贵人家,前来寺庙修福,供养佛菩萨,大摆筵席,搞得很丰富,很多人都来吃,最后会剩有很多饭菜,这些饭菜,最后师父有时吃四天吃五天还继续吃,而且没有吃坏过肚子,没有吃病过身子,这是最让人难以思议的。
大家看那饭堂上面贴着两行字就知道了:
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按佛门的看法,一个人如果心中老是存在怨恨恼怒烦五种不良情绪,不能够持五戒杀盗淫妄酒的话,吃饭都未必消化得了,稍吃多点都会胀,拉肚子。
而且吃进来的营养,吸收不了,都会变为血糖血脂血尿酸,甚至会因为蛋白尿而流失跑出体外。
如果他贪嗔痴三心未了,妄想分别执着不能空掉,那么他即使喝水也会长胖,稍微喝多点消纳不了,也会夜尿频繁。
所以按照乾道师父的说法,一个人要提高消化能力,不是单纯靠锅煮熟点,靠饭少吃点,靠各种最好的健脾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药物能够治一些小毛病,但是真正碰到大问题,还得靠运动跟修心去化解。
发财时过穷日子
看到有些富贵人家前来寺庙拜佛修福,我们便问,如何求福?
乾道师父说,求福,不能有漏,就像拿桶打水,跟拿竹篮去打水,有什么不同?
我们马上反应说,竹篮打水一场空。
乾道师父说,所以求福不如惜福,惜福做足,再去求福是为无漏。而现在有很多人拼命地去求福,做好事,但一边又拼命地浪费。
我们说,乾道师父的意思是,富贵可以长久,但是要在惜福的基础上去求福。
乾道师父说,当摩托车轮有漏洞不补,你怎么打气都打不满,所以有钱要学会过没钱的日子。而且要安于这种朴素平常的日子,那么你就有用不完的福。
这就像是山溪上面有个滴水岩,滴水虽微,你如果把它点滴储存起来,却有喝不完的水。如果大手大脚地肆意挥霍浪费,那么一条小溪的水都不够你用。
所以米粒掉在桌上,出家的师父会捡起来吃下去,而且碗里绝不会有剩饭粒,即使寺庙再有钱,过的还是以前最普通平常的生活。
有些人就疑惑地问,为什么物质这么丰富了,还要过以前那穷日子。
大家看饭堂上贴着的那张字画就知道了,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于惜福,下一句就是求名求利须知求人不如求己。
乾道师父说,珍惜有程度之分,要珍惜到什么程度?点点滴滴,在大佛堂里头,堂风纯正的你会发现,粒米滴水的都不会浪费,这不是一般珍惜,而是严格珍惜。
每个人都知道桶子如果漏了去打水会一场空,如果福报有漏洞,那也会像漏水一样,再多的富贵都会漏得一干二净。
我们说,世俗里头讲,富不过三代,是不是这道理?
乾道师父说,如果懂得惜福,懂得富贵时过穷日子,那就可以打破这种世俗的规律。但是这太难了,很多大老板前半辈子就发大财,后半辈子就债台高筑,为何?不懂得发财时过穷日子。
你想想,你如果没有这颗平常心态,你能吃多久,你能走运多久。
所以佛门修行不能看表面布施修福求福,要看日常生活中他有没有惜福培福,如果有的话,他的心就会很平静,不会跟人攀比跟人争,即使有再大的富贵,也可以守得住。
我们从乾道师父的开示里头,体会到了重要的人生经验,就是再富有也要当成平常,再会看病,会创作,也要当成从零开始,时刻要有归零的心态,要有白手起家的勇气。
就是说,我们即使有些才华,也要当成没有,写了一些书籍,也要当成没写什么,出了一大堆成果,也不要以为那些东西就值得骄傲。
放在天地里头,那都是尘埃,都是浮云。
所以要像刚开始白手创业,那份初心,那股劲,一直干到年老,这才是真正的老中医。
所以乾道师父说,他要在这山里住到终老,庙建得再好再豪华,还是过自己平凡朴实的日子。即使我再老,也要跑下去。
佛门里头讲,初心不退,成佛有余。
这个道理如果放在俗世里也是成立的,你如果拿刚开始创业的那股精进勇猛,善始善终,持之以恒,那么你的人生一定是时时处处都在升华。
乾道师父认为,保持一个人的初心不退转,不能因为外界的境缘改变而改变,这就是真修养。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稍微富贵一点,钱多一点,不久就完了。
我们听了后,额头冒了一阵冷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我们想,如果我们稍微安于现状,不图谋精进,很快就没有进步可言。
所以我们还需要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必须还是以前那参学访医的小伙子。
乾道师父说,低处有道,你看水都往那里跑。
原来庐龙庵有个大水库,众水都归到那处,所以人不能因为自己有成就,就摆高姿态。那你就看看高山之巅,是不是很干燥很缺水啊?
特别是对于修学干事业,心一定要像水一样放低,再放低。
常言道,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如果稍微有一点能干,就有一点自豪,有一点自豪,就有一点傲慢,就像耸起一座高山,水就到不了你那里。
别人讲的良言善语,你也很难听得下去。
我们听后恍然大悟,不是最近修学不够精进,而是姿态还摆得不够低。
怎么训练胆大
到了晚上,我们还发现乾道师父在山道上小跑。
我们就问,在这乌黑的山路上,难道不会害怕吗?
乾道师父说,一个人要住山独处,首先要克服恐惧心理,刚开始谁都会害怕。害怕可以通过训练变得胆大。
我们就来兴趣了,因为胆小怕事的人,气血闭塞,容易得病,胆大有勇气的人,气血通畅,不容易生病。
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上讲,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
同样身处困境,风寒冷湿之地,勇猛的人正气足,经脉畅,百邪难侵,恐惧怯弱的人,稍微吹些风,受些凉,马上就容易生病。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所以医生有时都不敢把大病重病的消息告诉病人,不是怕病难治,而是怕病人心理素质不行,会被吓垮了。
而事实证明,勇气足的人,承受力更强,在疾病重挺过来的机会更大。
那么该怎么训练胆大呢?如何提高人的勇气呢?
乾道师父说,越怕就越要去做,平常人最怕墓穴了,这山里头有很多墓穴,我就到墓穴里头去训练。
看看会不会死掉?
结果去了无数回,发现确实不会死掉,唯独就是你要堤防那些蛇虫。
所以训练不能着相,你害怕就是因为你着相了,佛门修炼能给人无限的勇气,持诵《金刚经》,能让人有至大至坚至刚的阳气,为什么?
因为破我执,破相了,所以不害怕。小孩子因为不害怕,看到老虎敢追打。
人是自己吓自己,害怕是修学跟健康最大的障碍。
乾道师父说,在行为上我就要到墓穴去,在心理上做到不害怕,看看是谁在害怕?
有个我在那里就着相了,不是说无我吗?人一着相就无空性,马上与修行不相应。
想到这里我马上不怕了,因为根本没有害怕的念头。
乾道师父跑步回来,我们拿好了笔跟纸,继续记录,并且想好了一些问题。
这佛堂后面有所小学,叫龙山小学,在这小学前面的平地上,我们也跟着乾道法师站马步。
想知道苹果的味道就要自己去尝,想体会修行运动带来身心舒畅的成果,就要自己去做,空谈不干没有分毫受益,所以我们是边站马步边做记录。
乾道师父,你是如何发现运动,并且坚持下来的呢?
乾道师父说,我刚开始念佛,打坐,修禅定,身体比较弱,从五经富进龙山都会觉得累,觉得闷,念佛打坐久了,脚都肿胀起不来,要用手去捶打,才能起来。这是为什么?是气血没有疏通,久坐伤肉,把气血压住了。
我知道这不是病,是缺乏运动,可你如果不解决这问题,迟早就会变成大问题,影响修行。
然后我就按照禅堂跑香的规矩跑起来,发现一跑,脚反而不肿了,汗一出心也不烦,胸也不闷了。
后来在这寺庙周围跑,不能满足,我就开始跑山。
刚开始跑山上下坡很辛苦,我一天就克服一点,多跑一点,后来发现单纯跑步,强度都不够,因为我体能上去了,我就开始推摩托车,用125的摩托车去推山坡,发现负重的运动推车,很快让身体发热出汗,气脉疏通,推完后随便做动作,都能做得很柔软流畅,跑完后,
为了让筋骨更加柔软,我就做仰卧起坐,刚开始做十几个二十几个,经过长期训练后,夏天一般一做六十到七十个,冬天可以做一两百个。
我发现仰卧起坐,还有些地方锻炼不到,我就在寺庙旁边搭建起一个锻炼身体的钢架,在那里可以做引体向上,这样仰卧起坐,配合引体向上,加上俯卧撑,身体内内外外,上上下下,没有一处不被打通的。
这样只要躺在床上,不到五分钟就能入睡,一觉就能睡饱,绝不用睡第二觉。
乾道师父又说,只要一天两天不运动不跑,看不出什么不适,可是许多天后,就会出问题,饭不好吃,觉不好睡。
于是我就当机立断,把运动作为功课,跟念佛一样。
所以我每天的功课就是参禅念佛,加运动强身,我认为运动跟修行不可分开,即使你不修行,以为有钱,却不去运动,这也不行,会把自己废掉。
原来乾道师父是从问题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乾道师父说,就像昨天有个居士,吃太饱了,一个小时都不舒服,叫他到外面走上一圈,一回来就消化掉了。
所以运动是最好的健脾助消化处方。
当时红军长征,上战场时没有死,两万五千里长征,多么强大的运动量也挺过来了,可是到达目的地又累又饿,就吃麦子,吃完后,肚子就胀,有些红军就这样睡下去永远过去了。
你吃了东西,不去动,就消化不彻底,你们看为什么搅拌机要时常地搅拌运动,一旦不动,水泥就板结,里面就坏了。
人也一样,你不运动,胃它不动,心脏也不大愿意动。
深圳有个大老板,以前心脏不好,我跟他说心脏不好就是缺少运动训练。
他一旦坚持运动训练,把气血疏通,心脏很快就舒服了。
所以乾道师父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吃过饱,过胀,同时一有时间就运动念佛,从不把精力消耗在闲聊上面。
运动的持续跟强度
我们洗完澡住在寺庙的客房里,才感到今天扎了几小时的马步,双腿酸胀,人一碰到床,就想睡,真如乾道师父讲的,不到五分钟就入睡。
第二天大清早,自动醒来,精神饱满,虽然腿脚还有一些酸胀,但浑身都是劲,肚子也饿得快。
早餐很简单,就是白粥加点花生米或青菜,有些居士认为,不太好吃,要煲一些营养汤来,比如黄芪、枸杞、莲子、莲藕,或板栗。
乾道师父说,没有什么不好吃的,说不好吃是因为不饿。以前农忙时,饿得半死,什么都吃,你没有体能的消耗,对身体进行锻炼,你就算是吃素,吃多了也胀,也消化不了,就算是躺在床上睡觉,天地能量也补充不进来也睡不沉。而你运动量大了,却能消化得起来。
乾道师父这一说,我们当天就体会到了,以前我们认为运动有好处,但体会没这么深刻,因为都是浅表的运动,没有像乾道师父那样,运动到骨髓里头去了。
而且一般运动是搞个一小时半小时就打住了,根本没有持久的发热消耗训练,所以体会不到那种通体畅快,松软的感觉。
而乾道师父,他却天天都体会到这种感觉。
他说,就一个小时,半个小时的运动,只能当是热身,现在人还没开始真正运动,就停住了,以为饭后走百步就算运动,对于我而言,没搞个十公里八公里,气血都不算真正疏通,经脉都不算真正畅快。
乾道师父从山上跑到五经富,在卖豆浆早餐那里,一下子喝了七八碗豆浆,三条油条,还有四个面包。
卖豆浆的小妹都被吓住了,这都吃得下,没见过这么能吃的人。
我们想到,现在很多人都喊脾胃不好,看来不是脾胃不好,而是缺少运动,脾主运化,又主四肢,你四肢不运动起来,你里面的脏腑,怎么能很好地运动呢?
所以乾道法师说,在我这里没有脾胃病,除非就是吃了打农药的菜,食物中毒,不然不会出现脾胃不行。
我们茅塞顿开,看来我们严重低估了运动的价值,以前以为运动只是跳跳舞,打打拳,练练功,压压腿,拉拉筋。
真正运动要达到效果,必须是时间上的持续,加上强度上不低,两个加起来,才能达到洗筋炼髓,脱胎换骨之感。
如果不是这样,只是表面的做做样子,搞个半小时,一小时,走走停停,不能持续地发汗,发热,这些运动量,说白了还不够把身体的浊阴炼化,浊气排出,更何谈经脉畅通,筋骨柔软呢?
跑步与精进
我们说,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乾道师父说,不是疾病多,是因为正气不够,不是道法少,而是因为你没去做到。真正的道法,一两样就足够。
我们听乾道师父,那么大的口气,便知道他是有体会才这样讲的。
只见乾道师父说,为什么现在人那么多病,吃得好,动得少,自然消化不了,血脂血压血糖当然高。
想要身体轻松少病,很简单,要么就吃素,少吃,要么就每天多花时间运动锻炼。除了这两个,你想让身体迅速健康起来,还真不容易。
在普宁居士林里头,有不少修行的居士,他们很多身体不舒服,才进到佛门里头来修炼,有些人就在里面教拍手功,跺脚功,通过拍手跺脚疏通气血,明显见效,身上烦躁疼痛,很多不舒服的现象,吃药都压不住的,居然靠拍手跺脚把身体搞好。
乾道师父说,很简单,很多病都是懒动造成的,你平时没有通过跑步运动,把气血疏通,时间一长,营养物质堆积在身体就会发酵生锈,通过跺脚拍手锻炼后,把气血一疏通,人就舒服了。
我们又问,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颈僵头晕,烦躁胸闷,甚至肥胖肿胀,连手脚都是凉的。
乾道师父笑笑说,如果他们懂得运动,身体就不会这样吃亏。
运动的道理,大多数人都知道。可三岁小孩知道的事情,八十岁老翁未必能坚持,天天做到。
有个伟大的人物说过,一时心血来潮做一两件好事,并没什么好稀奇的,真正能够坚持一辈子,点点滴滴地做好事,这才是真正不容易办到的。
而乾道师父就是这样坚持天天运动锻炼的人。
他说,只要我一天能动,我一天就要跑下去。只要我知道这样做有好处,我就会不惜一切地去坚持。
这种精神在佛门里头叫做精进,只有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受常人所不能受,你自然就不会像常人那样被病痛折磨,被病苦所转。你却可以自在地降伏身心,成为真正身体的主人。
修的是内心
这几个月乾道师父都在安排修庐龙庵的山门。
当那些设计者认为地基够了,山门的墙壁也够了。
而乾道师父却说,不够,不够,山门要搞就要搞一流的质量,如果搞重复工程,最浪费时间,精力金钱。
你如果把这山门看成十年二十年寿命,那眼光太浅了。它在这里立下去,要看到百年以后,要能抗地震,就像日本的建筑。所以不能搞豆腐渣工程,不能图方便省事省钱。
我们又问,乾道师父,以前没来庐龙庵之前,这百年古寺,一直破旧,没有修,现在把庐龙庵修得这么气派,师父的功德不小啊!
乾道师父说,没有功德,修行不是在修庙,而是在修心,外行看道场,内行看道心。真正高层次的人,是行家的,都不是在外面做功夫,重外在的都是外行,重内在的,才是内行,我这句话是对事不对人。
所以对于庐龙庵重修,跟没重修,我照样每天自己修。
我们又说,有人讲庐龙庵风水特别好,这地理格局,是万中难选一的。
乾道师父笑笑说,真正修炼不是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去修炼,最大的风水是内心,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一个地方如果有真修行人,这个地方的气场都会祥和,都会不一样。
就像一个家里如果有个勤快的主人,这家里会被打理得干干净净,人坐在那里都很舒适。
但是这个家里主人如果懒惰,不搞卫生,经常抽烟喝酒,垃圾乱丢,这个家就没有家风,没有规矩,看起来乱糟糟,乌烟瘴气,人坐在里面都想往外跑。
所以家还是一样的家,里面住的人不同了,风水也会不同,风水地理也不是单讲外面环境,而要看在那里住人的存心念头。
穴在人心不在山!
如果心地纯正清净,即使搭个草庐,盖个木板房,这里的气场也会影响很大,什么叫道场,就是这里有真正道心的人在修炼,才会有真正的大气场。
我们听后,觉得特受用,佛门修行讲究的是福自己修,命自己求,强调是通过改变内在,从而影响周围,这才是真正重视实质的心得之论。
严格的精神
庐龙庵的清晨,鸟语花香,霞光万丈,在这客房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有一个居士,姓郑,她正要下山,因为家里有事,要回深圳去。
我们跟她说,带点水吧,路上好解渴。
这居士回答说,寺庙里的东西,就算是滴水也不能带走。
我们听后一震,这是真修行啊!来寺院做义工付出,却不图滴水回报。
乾道师父说,一个道场如果不是有很严格的规矩,这个道场两三个人都会乱糟糟,如果有严格的规矩,就像我去参访过的江西云居山,即使四五百人也井然有序。
乾道师父在黑板正中用刚毅的正字,写了一句话:
人要是没有严格的精神,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这句话不单是他自己激励自己,更是激励大众。
正好有一个居士,他把枯枝落叶,扫成一大堆,正想要点火,师父马上严厉地说,要点火必须将这些枯枝败叶搬到焚烧炉去烧,在外面是不准点火。
这居士有些不解,就这么一点柴火,旁边还有水管,甚至他还看着,怎么不能点火呢?
乾道师父说,就算是一百个人看着,一百条水管准备着,也不能点火,再小的火,也不能点,这是规矩,没有理由。
我们看到乾道师父如此严格,知道他对这方面有高度的警惕。
后来乾道师父才说,这周围都是山林,现在秋冬天干物燥,一个不小心火烧到山林,造成的损失,你们知道没有。
所以我在那边特别建造一个焚烧炉,目的就是绝对禁止火星喷出来,一丝着火的可能都不让它发生,修行必须谨小慎微。
目容天地,纤毫可以失其明。
心包太虚,一念可以塞其广。
故知几知微,圣人存戒。
难怪不少森林都写上种树千日功,火烧当日空,有时损伤的不仅是树木经济,甚至火大起来,连人都会被烧掉。
所以在大关大节,必须严格加严格,高度警惕。
古人讲,水火无情,去年森林火灾就烧掉一个救火的人,今年下水游泳也淹掉一个小孩子,都是在这龙山周围。所以不单是寺庙,就算是一般居家,也要严格把握水火这关口。
乾道师父认为,没事要当成有事来警惕,这样你就不会轻易放松,小事要当成大事来抓,你的意识才会严格,意志才会坚定。
我们听后,受益匪浅,用这种高度警惕严格之心来断恶修善,干事业搞创作,那都是一流的精进,出一流的成果。
我们看到乾道师父没有跑步时,他就在踢腿,还在做体操,他做的跟一般人不同,虎虎生风,就像拳术上说的,心到,力到,意到,这完全是在练武术,打功夫,普通的体操经他一耍起来,就是功夫。
但是乾道师父却说,他最反对习武。
我们说,习武不是能够强身健体吗?
乾道师父说,锻炼身体可以,但是习武,你如果不能控制住心性,很快就会狂傲起来,一般习武的人,他容易助长不平心。想要跟别人比试打斗,喜欢打架闹事。一打架打别人,最后是打自己。
好斗的心一出现,脾气会更加火爆,容易脑溢血,中风,所以习武可以锻炼身体,但是不能够有好斗的习气。
原来乾道师父表面上是在练身体的功夫,其实他内在练的是心性的功夫。
不跟别人比拼,不好勇斗狠,不是胜过别人,而是降伏心性,超越自己。
所以佛经上有句话讲,出入战场千百次,胜千敌,不如胜一己。
后来我们才知道乾道师父出家的因缘就是,弱冠之时,好学武艺,在跟人对打之时被别人打伤,严重的内伤,发作起来,寝食难安,几乎死去。
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走投无路,便选择出家修行,结果越修身体越好,多年的内伤后遗症,才被慢慢恢复过来。
所以乾道师父说,可以强大体魄,踢腿,冲拳,但是不能有怒气,不能有杀气,不能有烦恼报复心,这样就能真正达到武道的最高境界——止戈为武,熄灭贪嗔痴,获得戒定慧。
我们发现乾道师父诵经念佛完后,才开始运动,每次都是这样。
便不解地问,为何?
乾道师父说,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念佛诵经,或持咒打坐后为什么要跑香(跑步)?这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真正的修炼道场,比如江西云居山,在禅堂里每天算起来要跑香几十公里,如果打了坐,没有马上跑香,把气血疏通,就会痹阻经脉,引起周身上下不舒服,
人会闷会烦躁会难以睡好觉,所以古代的祖师早就看到这点,通过佛堂立规矩,早就为我们安排好了。
所以说,禅堂坐禅,佛堂念佛,最后必须跑香,这规矩不是在折磨你,而是在保护你。
在很多地方,他们根本就不懂得这些道理,在修炼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我之所以要把这些写出来,讲出来,就是希望更多人在修行过程中,不要吃了没有运动的亏。
我们说,这叫动静结合,文武之道,有张有弛。
乾道师父说,人纯运动,如果不念佛修心,就像机器一样,念佛以后跑步,心会更专一,不会散乱,业障会更轻,腿脚会更利索。
当我佛号念得多时,再去跑步,发现耐力增强,多跑几公里都不觉得累,一休息马上恢复。
所以运动是有心法的,不是动动手脚就行,心法就是不起妄想分别执着散乱。
而你能做到这点,你就是在厨房里干杂活都是在修行用功,就像六组大师在舂米,也是在证道。
而通过念佛,可以以一念代万念,让散乱的心收归一处,力量就大,消耗就少,耐力就强,身体就好。
我们说,如果是一般白领在电脑旁工作,久了是不是也要到外面跑跑?
乾道师父说,当然了,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气血都会郁住闭住,必须跑起来动起来,才能把这些杂乱的信息清除掉。就像把身体刷新过一遍一样,不然久了后就容易生病。
通畅的路你不走就会长草
有个居士,念佛后,腿痛腰痛,他以为是业障现前。
乾道师父说,没经常锻炼的人,爬一下山,干一下活,就腰疼腿疼,这不是真疼,而是假疼。
就像久不用的刀,生锈了,你多磨几下,它就灵活了。
没有经常锻炼的人,不要畏惧锻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切莫因为痛,就在胡思乱想,而不敢去锻炼吃不了苦。
你不能持之以恒地去做,世界上没有问题你能解决得了的。
果然这居士咬紧牙根,坚持走下去,腿疼腰痛,过几天就没了。
所以说不要拿业障,还有身体不行来作为借口,对于乾道师父来说,人越不舒服越是生病,越是要加紧锻炼。
人就像机器一样,久不动就会生锈,经脉就像山路一样,你不经常去通车,去通气血,随时它就长草,给你堵塞。
所以地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自然就有路。
我们可以反过来讲,本来通畅的道路,因为越来越少人走了,杂草丛生,灰尘满地,渐渐居然堵塞不通车了。
所以说路是人走出来的,身体经脉通畅也是人长期锻炼干活搞出来的。
乾道法师说,干活就是最好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现在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多?
因为他们大量地看电视电脑,用心用脑过后,没有通过锻炼手脚,疏通经脉,时间一长,小堵塞,变成大堵塞,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不请自来。
我们又问,那有些居士说腿抽筋,缺钙贫血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营养不够。
乾道师父说,这个时代还有营养不够的,都是假话,有得饭吃,营养就不会不够,你经络不通,不去干活运动,时间长了,就会头晕眼花,贫血缺钙,这都是气血不通不畅带来的。
所以抽筋在外行人看来就以为缺钙,其实是筋肉长期缺乏锻炼,没弹性硬邦邦,就算你是年轻人,不常锻炼,也会硬化老得快。
所以你们看到的贫血抽筋,头晕,都是结果,缺乏运动,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才是原因。
现在的众生,都喜欢倒因为果,本末倒置,都不肯修炼,以为借助营养可以解决问题,如果靠吃好穿好能解决问题,那有钱人就不会得病了。
勤而行之才是道
有些村民看到乾道师父推着摩托车,以为他吃太饱,没事干。
乾道师父说,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推自己的车,跑自己的步,走自己的路。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干活,首先不是为了别人,而是身体每天的需要,我们发现乾道法师,把运动看得跟吃饭睡觉,念佛诵经修行一样重要。
他并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乾道师父说,行家就能看出门道,外行只能看到热闹。大笑不是道,勤而行之才是道。
我有这股精神,只要我认识到的东西,真的对身心有价值,我就会不惜一切去做,去坚持。
我在这里住山修炼,感到很好,是大山训练了我的体能,上次有几个跑马拉松的人,进到我这山里来锻炼,他们没有跑过陡坡,跑长了吃不消。
我跟他们说,要在山坡上训练,到时在平地上比赛,你就不知道累,因为第一山坡长且陡,容易发热发汗,考验大,能耐大。
第二山中空气足,无污染,坚持锻炼,会排掉身体很多垃圾物质,就像摩托车把旧机油排掉,换上新机油一样。
运动说白了,就是新陈代谢,人生病就是新陈代谢出现障碍,就像摩托车很久没有对换机油。
所以长跑的人身体健康,因为他跟天地在对换精气,排出汗酸,吸进新鲜空气,人从头到脚都是通透轻快的,这种快乐我没法用语言形容,它胜过世间的很多快乐,比如看电影、玩手机。
宝马与拖拉机
听那些居士说,师父感冒也是靠运动治好的。
乾道师父说,我很少感冒,几年就一两次,轻微地受凉招风,我是不去理它,搞几下运动发汗,自动就好了。
特别是冬天,我是拿雨衣包住,这样能够快速地发汗,那些汗水,就像拧毛巾一样,从身体拧出来,又像榨糖水一样,从身上榨出来,所以在我身上没有湿气,干干爽爽。
原来乾道师父跑步完后,还要做旋转捏关节运动,其目的就是把肌肉里的水湿,像拧毛巾那样拧出来。经脉没有湿气堵塞,就会通畅无比,阳气很快就过去。
这在中医叫做湿盛则阳微,湿微则阳盛。
所以四十多岁的乾道师父,就像三十多的壮年人一样,一派阳刚,自强不息,精神饱满,目光迥然。
我们悄悄地看了一下,乾道师父的手,发现他的手指上的半月痕,也就是小太阳,比我们大了一倍,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将近五十岁的身体,比我们三十出头的身体,阳气还充足。
我们再看他手上的血脉,手不用力,血脉自然饱满扩张,一看就知道身体血液充足。
像现在很多女孩子,吃冰淇淋冷饮,少运动,最后血管闭塞,沉下去,打吊瓶都很难找到,这样不贫血,不头晕,不乏力,怎么可能呢?
所以运动能够最直接地加大血脉流量,加粗血管,加大血容量,使你能量能在身体储存更多,精神状态自然更好。
常运动的人,他就像宝马奔驰的发动机,油缸一样,发动迅速,有力,油量充足。
不常运动的人,就像一般的拖拉机一样,油不多,发动机动力不够,多载几个人,就爬不上陡坡,速度也不快。
这发动机就像脏腑的功能,油就是身体储存的气血。
难怪孟子说,上天要降大任给一个人身上,必先劳其筋骨。通过劳其筋骨,使身体承受力耐力定力更高,这样才具备有做大事,干大事,创大业的资本。
而乾道师父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升自己发动机跟油箱的人,他就想将来能将这一套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运动与吃药,你选择哪种苦
山下有个退休老师,天天骑自行车,可是肚子还大,脸还发福。
照样血脂高,吃东西不消化,大便粘腻不畅,他不知道为何?
乾道师父跟他说,自行车又骑平路,体能消耗不够,而且又骑那几公里,路程不长,持续发热时间不够。
所以运动就一个秘诀,持续发热,这四个字很重要。你弄它两下子,没什么效果,搞几分钟,几十分钟,那都谈不上运动,没有运动的人,大便一定出问题,大便一出问题,胃口睡眠就出问题。
中医讲整体观,你消化系统跟不上,会影响神经系统。食物不消化,人就会心烦,脾气就会大。
那该怎么办呢?
乾道师父又说,你一般人推摩托车搞他两三公里就够了,你如果吃得消的话,像这高血脂立马给你消掉。大洋路都是上坡,你推它两三公里,再补充水分,当天胃口大开,吃嘛嘛香,睡得像猪一样。
一天搞一次,三个月,必见效果。
我们听后,也大受启发,现在这个时代是摩托车汽车取代步行的时代,所以问题才那么多。
人有时不要过度地依赖科技的便利,这样身体就会更好,所以我们这揭西县里,有几个镇都有专门骑车的老人组,他们骑的是自行车,骑到山林里,我们发现那些血糖血脂,能够由高往低处降,他们靠的不是药物,而是运动。
而且现在医学界也公认,慢性持久的耐力运动也最有利于降血糖血脂,因为它把身体多余的糖脂都通过运动发热发汗磨掉了,就像磨豆浆那样。
你那豆再坚硬,块头再大,也经不起久磨久炼啊!
所以身体虽然有些脂肪粒血糖粒,甚至尿酸脂肪瘤,也经不起你长时间的发热发汗,磨化它啊,就算铁杵也会磨成针,何况是身体。
乾道师父又提到,有个人平时不干活,听别人说干活气血活,身体好,以前他大便稀溏,从不成形,蹲厕所半个小时都出不来,拉不干净啊!
现在天天都去爬山,爱上了爬山,因为每天爬山回来,吃馒头稀饭都香喷喷,大便成形如香蕉,上厕所排泄就像箭一样快,连纸巾都用少一半。
所以说,人最大的福报不是吃饱了闲着没事干,而是觉悟后虽然吃简单,吃清淡,却懂得去运动发汗,把不好的杂质炼化蒸掉,让新鲜的气血送过去,就像给机器除锈垢,又添新油一样,很快就转动灵活,身体慢慢会好起来。
最后乾道师父总结说,人生就是苦,总之你得选择苦一样,一般人吃不了运动锻炼之苦,就要吃病苦,人生是平衡的,要么跑步锻炼吃苦,要么干活付出吃苦,要么就生病吃苦,吃药吃苦,这些由你选择,你不愿运动,贪图享受,看电视,坐沙发玩游戏,那身体就会出
人就这两种苦,没得话说,由你选一样,选择锻炼,你却能苦尽甘来,吃苦了苦,换得健康,选择吃药生病,那药物只是暂时粉饰太平,最后会苦不堪言。
运动加素食等于通便
乾道师父说,看人很简单,看他能跑,他气血就好,看他跑不动,腿都抬不起来,气血就闭塞,你身体都不能动,他里面的血细胞能动吗?
我们说,像师父这样高强度训练不是人人都吃得消的。
乾道师父说,高强度训练也是从一点一滴做过来的,每天增加一点耐力,你的身体就会强大一点。
滴水虽微,渐盈大器,进步虽小,天天坚持,最后就吓坏人。
看起来你不能的未必真不能,是你没有去训练。
乾道师父又说,以前生产队的时候,必须干,那时人人干得热火朝天,没有看到过累死人,病死人,没有失眠没有食积,上山下乡,全部食物炼化,一碰到床,立马呼呼大睡。
还有以前人们从五经富走进龙山来,干什么?来砍柴,而且出去时,还要挑上百斤的柴,现在你们空身走走路,算什么?告诉你们你自己认为不能就不能,好吃懒做是养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健康的体魄也是培养出来的,就看你想养什么,想养病痈,还是想养健康。
所以当你认识到这个问题后,行为上就要落实,不落实,就像雁过寒潭一样,等于零。
孟子说过,动心忍性,你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最后就能增益其所不能。
原本不能干的,会变得能干,体力不强的,会变得强大,身体不健康的,也会变得健康。
所以我说,运动加上素食,就等于通便,素食是纤维洗肠,运动是通过身体在动,带动肠子运动,这大便不通的问题就解决了。
庐龙庵有个常住居士,以前他在家经常大便不通,四五天一次还拉不出,苦闷得很。
乾道师父教他素食,走路运动后,大便立马变得通畅无比,便秘不药而愈。
看来现在很多人一生病就往医院跑,搞得医院热闹得比超市,菜市场,还厉害,很多病根本不需要进医院。
按乾道师父的说法,九成的病,都可以靠运动加素食去治疗,而且还可以让大部分疾病没机会长成气候。
人体勤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这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之语。
乾道师父说,这句话,真实不虚,你身体不动,他脏腑怎么能很好地动呢?你都像枯木死灰那样,呆坐在那里,气血怎么会灵活呢,神气怎么会清爽呢?
滚石无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滚动的石不长青苔,滚动的水不发臭,转动的门不被虫蛀,人常运动,百病不能成。人不锻炼了就生病,铁器不用了就生锈。
所以林则徐,不单讲究练兵要天天练,练身体也要天天练,他说,枪不磨不亮,人不练不壮。
乾道师父说,现在人们最常见的病有两个,一个是乱吃东西吃出来的。
比如运动完后,他们喝饮料啤酒,这样运动非但没有好效果,反而起副作用,另外一个他们根本没有运动的意识,有时十天半个月才去逛逛街,有些人一年到头都没爬几次山,走几次公园,跑几次步,这样长久下去,身体是很吃亏的。
也就是说,好吃懒动,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按乾道师父的说法就是,吃饭要简单朴素清淡,运动要持久发热发汗。
如果这样还出问题,还生病再找医生不迟,不过相信你这样搞下去,不乱吃,不懒惰,估计身体也不会有什么难治的病。
大禅堂的规矩
1945年,抗战胜利后,宋美龄身体也常有病痛,胃痛失眠,长期伴随着她,在百药乏效,百医束手的时候,她开始尝试按摩保健,请她的侍女为她按摩。
对背部全身进行放松,还有足底点按,结果各种病痛都减轻,如果一天不进行这种按摩,她就会失眠,甚至心绪不安,寝食不宁。
当乾道法师听我们讲这个例子时,他笑笑说,这就是平时爱动脑缺少运动的人得的病,靠按摩来治是治标,靠自己运动锻炼才能治本。
靠别人是被动,不究竟,也不彻底,靠自己是主动,有很多关节经脉,是靠自己去跑动,别人是替代不了,按摩也做不到那效果。
很多人身体差,他们缺少的不是营养,而是缺少发热出汗。
在五经富电脑店,有个人也是老睡不好觉,看了多少医生都说没事,就是治不好病。
这电脑店的人年轻时身强体壮,没有少干体力活,但是一旦生活安逸,少干活磨练后,经脉闭塞,心神就不安,所以他越睡不着,越在床上翻来覆去,身体就越差,精神就越疲乏。
乾道师父说,对于这种情况,我教他不管怎么样,立马起来跑步运动。
你一动气血就会均匀,一均匀经脉就会疏通,经脉一疏通,神志就会放松,神志一放松,觉就会好睡。
现代人勾心斗角用脑多,思虑过度,如果不靠运动来折中调和,身体就会越来越差,饭都吃不香,觉都睡不好,身体能好吗?
所以最厉害的养生居然藏在佛堂里,真正的佛堂大道场,用脑厉害,用身体也厉害,而且他们是相互平衡的。
就比如江西的云居山,首座大和尚,强调人打完坐后起来必须跑香,跑到忘我,越跑越快,你不跑香,就一定会出问题,气血会滞塞不通,三两天没什么大事,久了就会障碍修行。
所以有个从汕头过来的法师,他以前在大禅堂修学过,知道一打钟,离开禅堂后必须小跑,松动身体。
在大禅堂里头,虽然修学强度大,身体却没出问题,可是一到小佛堂,修行打坐后,就懒得去跑香了。
一天两天没什么,一年两年经络闭塞,出问题了,结果这法师一是脚凉,二是怕吃凉东西,做菜必须放姜,三是容易流精。
乾道法师跟他说,还是要回归到大佛堂,大禅堂的修行,不能把这些大道场的规矩抛掉。
首座大和尚,人家苦口婆心,口口声声强调,起坐后必须跑动,祖师爷爷立下规矩,念佛持咒,诵经,必须配合跑香跑步,才能平衡修行的各种障碍弊端。这都是在为你的身心健康做保护啊!
结果很多人听不进去,等生病时,才悔之已晚。
所以他们打坐太多,不把经络疏通,很快就出问题。
而你打完坐后,心意识有时止不住,妄念多,又经脉不通,一通过跑步发热发汗,从骨头里把浊气排到皮肤外面来,新鲜空气再灌进去,这样心立马静,神立马清,血脉立马通畅,就不会留下疾病。
克服人性的弱点
我们试着跟师父一起跑步,发现跑上坡比跑平地要难十倍。
师父跑得轻松,如履平地,我们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还没跑一两公里就有点不想跑下去,这太耗耐力了,汗水立马湿透了背部衣服,乾道师父看我们在喘气,就说,真羡慕你们一动就出汗。
我们一看乾道师父他根本还没怎么出汗,很奇怪。
乾道师父说,经常有很多跑马拉松的人到山里来训练,我跟他们一起跑,他们跑得大汗淋漓,我还只是微汗,这时我只有拿摩托车出来推,搞最陡的坡往上干,这样才会汗出淋漓,内通外透,达到运动的效果。
这样就可以消除念佛打坐修炼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郁闷,这样稍微再休息一下,力量马上回来。
我们气喘吁吁地说,实在跑不下去,双腿灌铅,不想动,怎么办?
乾道师父说,往往跑步时,一开始不想动,但你要摸清这规律,越不想动越要动,不然身体越不能动,手脚越怕凉,精神越疲劳。当你发热流汗后,精气神马上起来,克服一分困难,就会有一分精神。
越动你就越想动了,这叫克服人性的弱点。
我们慢慢体会后,发现乾道师父讲的确实句句在里,而且跑山多年,跑出来的经验心得。
乾道师父说,如果跑步有勤跑的话,通过精神注意力转移,就会忘记劳累,克服懒惰,所以军队里的弱者,跟着训练可以变得强悍。
就像大禅堂里头,大众熏修,容易成就一样。
不说脏话,不串脏话
我们发现楼梯转角处贴了一张纸,上面第一点就是讲修行之人在佛堂里绝对不能讲粗口,不能串是非。
为什么乾道师父把这句话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呢?
乾道师父说,你们看到正规的禅堂就知道了,上面都有止语的牌子,为什么要止语,禁止讲粗口,禁止串是非呢?
因为第一条言多必失,语言一定要精炼,意有所指,说话才会有分量,干活才会精进。
第二言多耗气,成天到晚讲个不停的,也很容易累,很容易短气乏力。
人一累一短气乏力,很多正常的事都会干不好,开车都会失神出问题,走路也会踢到脚崴到脚。
第三话说多的人,杂念多,心散乱,所以话说多不如少,心一散乱,就会对修行产生最大的障碍。
我们问,乾道师父,什么是修行?
乾道师父说,修行就是让散乱的心归一,经上讲,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当你的心静到极处时,就能体现到灵灵觉觉的真如本性。
你如果到处乱讲,话到嘴边留不住,心猿意马,随口都是是非脏话,那你不管是念佛诵经看书悟理,都难真正受用。
好的东西进不去,都让你喷出来,堵在外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修行人修的都是口头道理,真正成就很少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我这道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少讲话,三句不离修行,讲话一定要讲跟修行精进改过相关的,不然你就保持沉默,都对你修行有益。
小苦小甘,大苦大甘
我们问,乾道师父如何看待保健品补品?
乾道师父说,萝卜青菜,番薯叶,木瓜,当地产的就足够了。我是不建议也不提倡这补那补,这些都不究竟,老搞补品,老讲营养的人,他是不真正懂养生。
真正养生必须靠内修,你只依靠外界的药物补品,一方面那是暂时的,另一方面补而不消化,反而会有副作用,会把经络堵住。
耕田种地最清楚了,搞点草木灰土肥,只要把土搞松,草拔干净,那庄稼就长得非常快。
人体的肌肉就是土,杂念就是杂草,你如果心灵的杂草不修,身上肌肉筋骨又懒惰不运动锻炼,那么再多的补药肥料倒进去,不是被杂草吃了,就是流走了,补不到土地深处,庄稼吃不到就长不好。
所以聪明的农民,施肥时必先松土拔草,土不松草不拔,肥料下再多,也白搭。
所以你们身体弱,或贫血,或头晕,或短气或乏力,先不要急着下肥料,把身体杂草清干净,肌肉的土壤,搞松通,吃饭都是香的,喝水都是甜的。
吃这些粗茶淡饭,彻底被身体吸收,那才是真补。
所以如果不运动就想靠那些保健品来支持,那是外行人干的,这就像不通过自己努力,却想依靠祖辈的财产来过日子的,迟早会败落。
我们听了大受启发,现在很多人不正是这样,老觉得精力不够,就拼命吃夜宵,买最好的补品,结果吃得肚子大了,腿脚沉了,血脂高了,脂肪肝脂肪瘤通通出来了,还喊累,还喊身体虚,哪有这道理,不是你身体缺补,是缺运动啊!
乾道师父说,运动要突破极限,以前我做二三十个俯卧撑就累了,每次突破一两个,我现在可以很轻松地做七八十个,后面如果顶不住,累了,就停一下,咬牙切齿坚持,又可以做个十几个,所以我相信身体是练出来的,力量是逼出来的,意志力是训练忍出来的。
你们别小看越到后面你坚持下来,身体内内外外,上上下下,深深浅浅越能够打通,从头到脚彻底地贯通。
有些运动,你不做到极限,那只是表浅发热出汗,深层次的代谢产物,排不出体外,人照样会生病。
所以一个人不单要能吃苦,还要能吃得了大苦。
有个成语叫苦尽甘来,对于修炼身体小苦小甘,大苦大甘,这都是阴阳平衡的,就像你付出辛勤的汗水多,回报就大不一样。
我们回来后,一碗温开水下去,觉得立马被身体吸收,那种甘甜的味道叹未曾有,难道是山里的泉水特别甘甜吗?
乾道师父说,不全是,跟你强有力的训练分不开,你现在吃嘛嘛香,喝嘛嘛甜。不用那些饮料来刺激欺骗味觉,你就喝白开水,白粥,都觉得是最大享受,清甜无比。
后来我们在厨房里炒菜时,才知道乾道师父不用调料,炒菜就是油加盐。
有些居士还要搞些酱油,乾道师父不需要,只要有油有盐,他吃起来就津津有味。
笼养鸡与小鸟
人在这庐龙庵住,不知怎么阳气自然充足,从脸上气色变红,指甲上的半月牙长出来,我们就知道阳生阴长。
古人没有欺骗我们,为什么庐龙庵阳气足,我们住了几天后,才知道这庐龙庵大致坐北朝南,太阳东升西落,庐龙庵在整个群山的中间,就像花心一样。
一天从早上六七点到下午五六点,都晒到太阳,日照非常足,衣服很快干。
原本有几个居士,脚上有湿疹,容易瘙痒的,在这庐龙庵一住,不知不觉,湿气跑得无影无踪,脚上居然不瘙痒了。
乾道师父说,湿气就是在阳光少的地方才多,在这里阳气充足,再加上运动,哪有什么湿气,通通都被蒸发吸收掉了。
下午时,我们跟这山里的居士一起干农活,松土种菜,就像给自己身体松土一样,拔除杂草就像拔除自己心头的杂念一样。
我们笑笑说,在这山里与世无争,杂念少,师父也不准看电视,根本就没有电视,杂乱的干扰,人起码多活好多年,难怪很多住山里的人都比较长寿,或者长寿的人大都在山里头。
最让人觉得神奇的是,有个城市里教幼儿园的老师,她是个女的,虚胖的连喝水都觉得胀。
乾道师父说,这就像棉花像馒头一样,看上去胖,都是虚的,不结实。
我叫她小跑,当场坚持下来,一照镜子,脸上没打化妆品,光泽红润,本来肉赘耷耷的,那些水湿通过汗逼出来后,居然脸看上去都变小了。
乾道师父说,现在很多人肥重,是因为运动少,出汗少,就像衣服湿了就沉甸甸,肥肿肿,你不把它榨干,穿到身上,就显得浑身不舒服,没有朝气光泽,看上去病怏怏,不活跃。
这居士笑笑说,希望师父督促她,拿鞭子香板抽她。
乾道师父说,别人抽自己没有用,要自己抽自己,提醒自己去运动才管用。被动不如主动,你在这里被动训练见效果了,回家里懒惰不动,又虚胖了。
所以叫我待在城市房子里,看电视上网,我待不住,整天那样待,人都会待傻,就像关小鸡一样。
你们看笼子里的鸡,有吃有喝,但却不精神,山里头的鸟雀,经常跳上跳下,飞来飞去,虽然没有充足的营养,但却神采奕奕,灵活无比。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要吃走地鸡,山里鸡,要吃野菜农家菜,不吃笼养鸡,大棚菜,他们为什么不懂得把自己身体变为自然人,运动人。
他们看到鸡笼子养的鸡病怏怏,为什么没有看到老是被高楼大厦笼在那里也晕沉沉。人自己不解放自己,不跑到自然界中去,谁也救不了他。
所以寺庙门背上写着莫向外求,须知求人不如求己,我们终于明白这佛堂里的人生智慧了。
这乾道师父禀乾卦而生,过的是自强不息的运动人生。
乾道师父语录
1.佛堂不串是非,不传是非。说是非之人,传是非之人,本身自己就是是非之人。来佛堂是做好事求福的,不是串是非听是非的。
2.念佛或打坐以后,一定要跑香,也就是跑步,这样不会压住气血,能够让堵塞的气脉畅通。
3.气血闭塞不通,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也是健康最大的障碍。很多人长时间坐着,手脚麻木,甚至手脚冰凉,觉得胃里头压住一股气,甚至头晕头痛,心烦不安,吃不香,睡不好,身上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怎么用药物治,效果都不理想,这是因为没有跑步疏通气血,没有运动干活发汗。
4.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汉,没有一个健康者不热爱运动出汗。
5.很多过度动脑的人,身体上食量小,睡不沉,甚至得了神经衰弱,胃炎,其实从根源上是吃了没有跑步的亏。
6.只要身体一出现不舒服,闷胀,或疼痛就跑起来,彻底让气血对流,经脉疏通,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就解除了。所以身体不适,是提醒你赶快动起来。
7.脑力活动的时代到来,说明人越来越缺乏运动。汽车电梯,取代了双脚,身体的汗酸发不出来,留在里面,就会这不舒服,那不舒服。
8.耐力没那么强的人,或者年纪大的老人,可以像走路那样慢跑,跑累了停一下再跑,每次坚持多跑几步,跑着跑着精气神就跑出来了。有病的病变轻,没病的身体更强劲。
9.生命在于运动,在于每天坚持一定强度的运动。
10.气机能够运转,才不会生锈,身体勤劳运动,才不会老化那么快。
11.健康它偏爱那些勤劳的人,人体勤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12.懒散懒散,人一懒,身体就散了,就越来越糟糕,就越没精神,表面上这是满身的病,实际上就一个懒散病。
13.房子不天天清扫,久了没法住人,身体不天天运动,时间一长就越来越不听你使唤,会垮掉。
14.如果年纪大,跑不动,那上午下午各走动一到两个小时,持久的耐力训练,你也可以多活许多年,少生很多病。所以说走为百练之母。当然你能小跑效果更好。
15体能没有通过发汗发热消耗,再好的营养都消受不了。
16.运动是大补药,是对治懒惰的的大妙方。
17.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容易气郁,在卧室坐久了,就容易烦躁闷,这是经脉堵塞,就像交通堵塞,人在那里急躁烦一样。最快速解决的办法,就是跑出来,越跑越有劲,突破一分懒惰,就长一分精神。
18.有人说很忙没时间运动,那告诉你等你生病时浪费的时间更多,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运动三小时,你绝对不亏。
19.有人说在城市里跑步不好意思,女的跑步面子放不下,老了跑步感到不好,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观念,那叫着相,叫思虑过度,这时你大胆地跑,真正的不着相,大街闹市,照样可跑,而且越跑身体越好。
20.简单的道理懂了没有去做,照样不受用,照样会不断吃亏,所以对于身心调和,绝对不能糊涂,每天都要疏通气血,就会减少很多身体上的障碍。
21.一般人以为运动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够了,这只是皮毛,带来的好处相当少,我跑半个小时才开始流汗,一次性要跑十几公里以上,身心才明显感到舒畅,所以一次跑十几公里山路是家常便饭,而且我早晚必跑。
22.当跑步强度还不够时,我就尝试用摩托车推上坡,这样负重前行,深层次的经脉气血,马上疏通,一推就是四五公里。所以身体不会有赘肉,也不会虚胖。
23.每个人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决定跑步要跑多少,你每天增加一点耐力,体质就会增加一点,就像禾苗一样,你不能看到它生长,但几个月后,却可以收割到成果。
24.梅花香自苦寒来,好的东西是要经历过一番刻骨铭心的训练,才能获取,特别是身心的调和,还有长寿健康。
25.很多大德都喜欢住山,选择住茅棚修炼,目的是达到专一精进不分神。心专一,精进的快。所以一天之中不打妄念,不散乱,你的精神就会很饱满。
26.很多人在道场里,拼命地诵经念佛,或者在大公司里拼命地工作,甚至精进到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结果时间一长,非但没有出理想的成就,身体反而搞出病来。因为他们没有把气血疏通,导致产生了障碍,稀里糊涂都不知道。以为有病就吃药,却不知道药能够暂时控制疾病,却不能够代替你运动疏通经络,平衡气血。
27.不管身上出现什么障碍,立马进行跑步,忘我地体能训练,你很容易达到身心调和的效果,身体素质也会慢慢变好。
28.坚持能站就不坐,因为久坐伤肉,久坐闭气,坐久了会把气血闭住,我提倡活禅,不提倡枯木死禅,提倡在日常生活中用功,只要不起烦恼妄想,那你吃饭睡觉,担柴挑水,跑步爬山,处处都处于精进用功状态。
29.你如果在那里打坐,身体定住了,心意识却像脱缰的野马,伏不住,那坐越久伤害越大,赶紧跑起来,一跑你的心脑就想不了。就像你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几小时睡不着,不如直接起来跑个半小时,再上床,马上身心调和,睡个大觉。你看过哪个百米冲刺的人还能想事情,开小差,打妄想的呢?
30.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打完坐后必定跑香,不跑自己吃亏,因为山上打坐打多了,如果没通过跑动,风寒湿之气就会进来,引起所谓的关节炎,风湿痹痛。用消炎止痛去治疗,叫治果不治因。佛门重视因地修行,对因治疗,跑起来,运动人身血脉活,才能真正消炎止痛。
31.中医认为,通则不痛,通则不痛,这句话真实不虚。人一出汗,毛孔开通,血脉疏通,风寒湿炎症通通在局部呆不下去,都被发散搬运走了,就像河流发大水,你可曾看到有垃圾堵塞在河道。所以运动是最好让自己血脉发大水的方式。
32.我确实亲身体会到运动的好处,才讲出来,以前吃过很多亏,才总结出这运动法门。打坐时没有跑步,脚麻脚酸脚怕冷,而且还胸闷烦躁,一跑,所有的不适通通消失了。这些亏吃多了,弯路走多了,马上就找到修行的正道,因为运动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讲吃亏是福,你吃亏却找不到对治的方法,结果反复吃亏,那就不是福了。吃亏以后能觉悟,能解决问题,那这亏真没白吃。
33.我在大佛堂看到不少人打坐后,不跑香,身上发冷,腿脚发麻,严重的还肿了,这时你不能怪业障现前,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那大佛堂的首座大和尚,早就开示讲清楚了,修行必须动静结合。你静坐久了,不跑动起来,怎么结合,怎么调和。
34.有人通过按摩针灸的方法,把经络疏通发热,那只是暂时有效,或者有浅表的效果,不能长期解决问题,不能从根源上将病根断了。
35.一天两天跑步容易,天天跑步就不容易,能够把不容易的事情做到,那就是大丈夫,真修行,具备有真正干事业的精神。
36.没有武林秘笈,你把体操每个动作重复地做,持久地做,做到发热发汗,精气神饱满,全身柔软,那就是武林秘籍。这时你无论干活,走路,还是读书,工作,全身都是用不完的劲。
37.如果念佛加上跑步,耐力会更强,心念专一的人,坚持更久,心念散乱的人,动几下就累了,念佛就是心注一处,进入高度平衡,叫一心不乱,功夫成片。
38.世上的事业要成就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超常人的吃苦精神,这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身心的调和,一样需要这些东西。事业是往外面做,身心调和是往里面修,方向不同,但用的意志跟精神都是一样的。所以善于做事业的人,你叫他转型来搞锻炼身体,他可以把身体搞得棒。善于锻炼身体的人,你叫他去搞事业,他也能把事业做好。
39.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如果被诽谤的人已经解脱了,他是不会解释的。
40.说别人是非就是损自己的福,这是最愚痴的做法。把嘴巴检点好了,修行路上你就成功了一半。
41.昨天犯了错误,今天改正,还是好人。怕就怕不肯改正。改错误如果像拔刺一样,欲除之而后快,那你很快就靠近圣贤,修行功夫必定步步高升。
42.懂因果的人,不但不会乱做事,更不会乱说话。因为一开口就有因果,记住种好因,得好果。
43.只要妨碍了清静心,不管做什么事情,立刻果断铲除它,绝不姑息养痈,迁就放纵。你不铲除杂草,就没有庄稼的丰收,你不拔除心地的杂念,就没有健康的硕果。
44.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贪吃会腹胀,贪睡会神昏,睡多了也是一种病。越昏昏欲睡,越要动起来。真正身体好,一天只睡一觉。
45.要达到对境无念,需要很高的定力。修行就是修这个不被境转,而能转境。
46.讲话做事,不是过火,就是散漫,要达到中和状态,高度的平衡不容易。做到了就是与道相合。
47.当烦恼无穷无尽时,最直接破解的办法,就是把身、大脑空掉,没有我执我相,何来烦恼?
48.求福不如惜福。
49.有钱要当没钱的日子过。
50.忏悔和发愿,是消业和增福的特效药,不可思议。
51.粒米滴水的浪费,都还犯因果,你知道吗?
52.如果连细微,不清净的念头,都能看住觉悟过来,那这定力真不可思议,这时已经不是平凡人了,随时他都可以进入一心不乱的境界。
53.因果如影随形,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54.待人有春意,律己若秋风。
55.吃苦了苦,享福消福。
56.佛堂就是专门修改命运的地方,你不能够修改,在这里就白待了。
57.无论自己有多大的成功,一句话,我不管,无论有多大的事业,一句话,通通归零。我还是像刚开始创业那颗心去做,这才真正叫初心不退,前途无量。
58.一切法从心想生,降伏粗糙的心念,不算高手,真正把细微的妄念都看住,那修炼是真上层次。
59.细嚼慢咽消化好,所以看书不求快,快了会助长浮躁,就像车开快会很飘,容易出交通意外。
60.学无止境,哪怕自己有所成就,也当成没有成就。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越是无功德的心,不鞠躬自傲,不贡高我慢,你越是与道相合,越是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智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气神不足如何锻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