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能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疡吗?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07期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选择泮托拉唑药物加以治疗后获得的疗效评价结果。方法 11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20 mg),口服频率为1次/d;观察组:治疗药物为泮托拉唑(40 mg),口服频率为1次/d。对两组患者完成4周治疗后,于临床对患者实施胃镜复查工作,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表现出显著药物应用不良反应的现象。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在就诊过程中,对其具体症状表现等加以分析后,合理选择泮托拉唑药物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可以获得显著的溃疡愈合评价效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73.1【正文快照】:
对使得患者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胃酸分泌量呈现为增多的现象、表现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现象以及自身胃黏膜防护机制呈现出减弱现象后,均会造成。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加以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的胃酸加以抑制属于主要治疗目的[1-5]。为了确定有效药物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俞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13期
吴和国;;[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7期
胡团敏,叶迎安,黄永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廉伟,凌明德;[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11期
谢智勇,杨炳华,张逸凡,钟大放;[J];药学学报;2004年05期
李赪;孙淑兰;刘竹军;;[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25期
陈行玲;;[J];中国药业;2008年11期
邵寅;金明;;[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年01期
冯红军;;[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6期
周昌奎;吴晓华;陈清亮;;[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红;;[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简凤璧;周波;邹尚荣;;[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邵卿;朱利平;乔红群;刘晶;;[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邵卿;朱利平;乔红群;刘晶;;[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罗惠秀;冷向北;;[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崔梅花;魏红;李晓宇;胡伏莲;;[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魏红;杨桂彬;牟方宏;;[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谢智勇;孙玉明;陈笑艳;钟大放;;[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傅德明;[N];中国医药报;2001年
欧慧敏;[N];医药经济报;2012年
本报特约撰稿 蔡德山;[N];医药经济报;2012年
顾虹;[N];医药经济报;2012年
中国药学会科技发展中心 翔实;[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王智;[N];医药导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智勇;[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聪;[D];苏州大学;2015年
孙祥瑞;[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李瑜;[D];郑州大学;2007年
唐淑含;[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贾健辉;[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顾小生;[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莫壁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发布时间: 17:46:20
来源:街道网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一《芒硝的药理及药用价值》芒硝的药理及药用价值芒硝,别名硫酸钠,芒硝。外文名SodiuSulfate。芒硝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可以主治破痞,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肿,水肿,乳肿,闭经,便秘。在干旱地区,常可以见到由它们形成的盐华及皮壳。盐湖、盐泉和干盐湖是形成芒硝的地方。概述:芒硝(十水合硫酸钠Na2SO4?10H2O)、拼音:ngxiāo、芒硝又名朴硝、英文:rabilite。功效分类:泻下药;清热药。生态环境: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工业应用:芒硝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品的干燥过程中。炮制方法:1、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2、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芒硝的晶体为短柱状或针状,一般这些晶体聚集在一起成块状、纤维团簇状。它们或无色或白色,具有玻璃光泽,入水即化。芒硝在干燥的环境下会失去水分而变成数粉末状,这时就称为无水芒硝。芒硝可以用来提取硫酸铵、硫酸钠、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还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中国芒硝分布较多。也作硭硝。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的俗称。化学式Na2SO4?10H2O。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用于制革、制玻璃、制碱工业等,也用作泻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芒硝出自《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凡使芒硝,先以水飞过,角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陶弘景: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消石名芒消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消石正同,疑此即是消石。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此云生于朴消,则作者亦好。《唐本草》:晋宋古方多用消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消,鲜言消石,岂古人昧于芒消也。《本经》云,生于朴消,朴消一名消石朴,消石一名芒消。《开宝本草》:芒消,此即出于朴消,以暖水淋朴硝取汁炼之令减半,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生,故谓之芒消也。又有英消者,其状若白石英,作四、五棱,白色莹澈可爱,主疗与芒消颇同,亦出于朴消,其煎炼自别有法,亦呼为马牙消。性状:芒硝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通常成致密块状、纤维状集合体。无色或白色,玻璃光泽,具完全的板面解理,莫氏硬度1.5~2,比重1.48。味清凉略苦咸,极易潮解,在干燥的空气中逐渐失去水分而转变为白色粉末状的无水芒硝。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下班样光泽。无臭,味咸。产地:芒硝产于干涸的盐湖中,与石盐、石膏等共生。现代芒硝矿床产于内陆湖泊和海滨半封闭的海湾潟湖里,在干燥炎热的条件下,温度在33℃以上蒸发时,形成无水芒硝;在33℃以下或秋冬气温下降时,形成芒硝。世界上芒硝湖的分布,以中国和俄罗斯较多。中国主要分布在西藏 、内蒙古、黑龙江 、山西、吉林等省、区。古代芒硝矿床产在陆相湖泊沉积岩系里,一般在红色砂页岩系中呈透镜状产出。中国湖北省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工业矿物原料所指芒硝,常包含无水芒硝和钙芒硝,用以制取硫酸铵、硫酸钠、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其中用于制造洗衣粉的芒硝占总用量的65%~70%。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怀俄明州,以及美国西南部、西部其他地区富产芒硝,也产生于奥地利、西班牙,在波希米亚以及里海的卡拉博加兹戈尔湾也有丰富的矿藏。药用基本信息性味与归经:咸、苦,寒。归胃经;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适应症:1.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2.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3.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5.外用热敷,消炎去肿。用法及用量:6-15克,不入煎剂,以药汁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包敷患处。注意:脾胃虚寒及孕妇禁用。贮藏: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规格:每次15~20克,便秘可用3%~5%水溶液,于清晨空腹服。药材基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药理作用泻下作用: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减轻阑尾炎症: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引起肠道神经反射: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消肿止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利尿: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临床应用1、骨蒸热(按:即结核病)。用芒硝粉,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两次。2、腹中痞块。用朴硝一两、独蒜一个、大黄末八分,共捣成饼,贴患处,以痞块消除为度。3、大小便闭,鼓胀欲死。用芒硝三两,泡在一升开水中,饮下。引起呕吐即愈。4、小便不通。用芒硝15克,茴香酒送下。5、两眼红肿。用芒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点眼。6、眼睑红烂。芒硝用水蒸,露一夜,过滤。以清液洗眼。虽久患者亦能治。7、退翳明目。取芒硝用厚纸包严,放在怀内,贴肉存一百二十天,取出研细,稍加龙脑。点眼。只要瞳孔未破,虽多年翳障,也可以消散。此方名“白龙散”。又方:芒硝500克,溶热水中,滤过。余汁用瓦罐熬干,露一夜。加铅丹(水飞,炒过)50克、麝香0.25克,再加一点脑子。每日点眼。8、牙痛。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刮取擦牙。9、喉痹肿痛。用朴硝50克,分次细细含咽,有效。或加丹砂一钱亦可。如感气塞不通,加生甘草末10克吹入喉部。10、口舌生疮。用朴硝含口中。11、小儿鹅口疮。用芒硝擦舌,一天擦五次。12、豌豆疮(已成红黑色,但尚未成脓)。用猪胆汁和芒硝末涂敷。13、指头肿痛。用芒硝煎水浸泡指头。14、风疹、漆疮。用芒硝煎水涂试。15、难产。用末芒硝10克,热童便送下。16、死胎不下。治法同上。17、将芒硝敷于双乳上,可在断奶时辅助消肿。用药禁忌:1、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2、《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使。畏麦句姜。3、《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鉴别功效:1、芒硝:其性味咸苦寒。具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积,肠痈肿痛等症。2、硝石:其性味苦、温、有毒。具润燥软坚,通淋之功。临床上用于五脏积热,胃肠便秘,霍乱,瘰疬之症。3、硼砂:其性味甘、咸、凉。具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梗噎嗝,咳嗽痰稠之症。性状之别:1、芒硝:来源于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芒硝,该药材粗制品称“皮硝”或“朴硝”,粗制品用鲜萝卜精制析出的结晶即称芒硝,芒硝结晶经风化干燥,药材称玄明粉。芒硝药材呈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结晶,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微苦。玄明粉为白色粉末,余同芒硝。2、硝石:又名火硝,马牙硝,为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本品为无色透明六角斜方形的短柱状结晶体,或为白色晶状粉末,含杂质较多者呈淡灰色或淡黄色,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微苦,有钻舌感。3、硼砂:又名月石,为矿物硼砂经精制而成的结晶。药材呈菱形,柱状或粒状结晶,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暴露空气中日久易风化成白色粉末,质脆易碎,无臭,味微甜,咸。理化鉴别:1、取三种药材各少许,分别置火焰上燃烧,燃之有爆裂声,而熔融,产生紫色火焰者为硝石;燃之产生黄色火焰者为芒硝;燃之即熔融,初则体积膨大疏松如絮状,继而熔化成透明的玻璃球状,并产生黄色火焰的为硼砂。2、取药材各1g,分别置三个烧杯中常温常压下各加水20振摇,硝石在水中溶解度大,在2n内完全溶解,芒硝、硼砂在冷水中的溶解较小,芒硝20n后基本溶解,硼砂30n后尚有硼砂部分未溶。3、取上述水溶液各2,分别置试管中各滴加0.25l/L的BaCl2试液1滴,无沉淀产生的是硝石。在两支产生白色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稀HNO3,沉淀溶解的是硼砂,沉淀不溶解的是芒硝。4、取(3.2)水溶液各2,分别置于3支试管中,各加入醋酸铅试液1滴,无沉淀产生的是硝石。在两支产生白色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0.3l/LNaOH试液1~2滴,沉淀溶解的是芒硝,沉淀不溶解的是硼砂。具体小结:1、芒硝主含成分Na2SO4.10H2O。Na 焰色反应显黄色,其SO42-与Ba2 、Pb2 反应成白色沉淀,且此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二《芒硝作用》另外,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方法:芒硝1公斤,磨成小颗粒状,装入棉布做成的布袋(长30c宽20c右,间隔8c右缝一个间隔,方便芒硝在布袋内分布均匀),覆于腹部,再覆盖一张尿不湿(芒硝吸水很强,吸水后棉布会变硬),布袋湿透就更换另一只布袋,用过的芒硝丢弃,布袋洗净晒干后可继续装芒硝。每天可使用2只-6只布袋左右。此法吸腹水较好,不用因抽腹水导致蛋白丢失。(长40c宽25c右,每次放芒硝500克,中间以脐为界线分隔,方便芒硝在布袋内分布均匀),布袋上方置拉链。芒硝的功效和芒硝的作用芒硝 功效 作用 泻热 润燥 功用主治芒硝的功效-功用主治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①《别录》: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②《药性论》:通女子月闭癥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热壅,能散恶血。马牙消,能主五脏积热伏气。③《日华子本草》:马牙消末筛点眼亦,去赤肿障翳涩泪痛。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热淫于内,去肠内宿垢,破坚积热块。⑤《本草蒙筌》:清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⑥《本草再新》:涤三焦肠胃湿热,推陈致新,伤寒疫痢,积聚结癖,停痰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⑦《本草求原》:马牙消,治齿痛,食蟹龈肿,喉痹肿痛,重舌口疮,鹅口。常用泻下药,别名盆硝。始载于《名医别录》。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加工而成的精制结晶。因形似麦芒,故名。制法和性状 原矿物芒硝,俗称土硝。多生于沿海卤碱地、盐场、内陆盐湖或潮湿山洞中。于秋冬季加工。先取天然土硝以沸水溶解,再放置以使杂质沉淀,经过滤、加热浓缩、冷却后,析出晶体,结于上层,色白如芒者即芒硝,沉积于底成块者为朴硝(一名皮硝)。也有先用萝卜切成小片,加水煮透,再将天然土硝投入共煮,待全溶后滤去萝卜及杂质,滤液静置冷却,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须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纯品芒硝药材呈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的结晶,两端不整齐,大小不一,白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古本草有称马牙硝者,即为芒硝,因其结晶形似马牙而得名。芒硝经自然风化或高温烘干,失去结晶状态而成白色粉末者,名风化硝,又称玄明粉,亦供药用,其功效较芒硝和缓。性味和功用 本品味咸、微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功能泻下、清热、软坚。主治热积便秘、腹满胀痛、症瘕积聚、痈肿、目赤、口疮、丹毒等。成分和药理 芒硝含含水硫酸钠及微量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等。玄明粉含无水硫酸钠。硫酸钠口服后,可阻止肠内水分吸收。促进肠蠕动,将稀释的粪便排出。应用和禁忌 治疗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不通,每与大黄同用以通便泻热、如积滞较甚、腹胀腹痛,可加配枳实、厚朴。如大便结久不通而体质较弱者,用芒硝加鲜萝卜同煮,待熟捞出,再加鲜萝卜同煮,如此3~5次,服其药汁,有通便而不伤正之优点。现代有人以本品配莱菔子治粘连性肠梗阻,配金钱草治胆结石,配茵陈治阻塞性黄疸等。外用能清热消肿,如外敷治乳痈初起或乳汁不通所致乳房肿硬热痛。如配以大黄、大蒜,加适量食醋捣烂外敷,可用于肠痈。目赤肿痛,可取芒硝适量,加10倍量开水溶化点眼,或煎汤熏洗。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可用芒硝配合冰片、硼砂等研末吹于患处。内服用量10~15克,以药汁或开水冲服。胃无实热,肠无燥屎者勿用,水肿、老年性便秘及孕妇忌服。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三《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 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 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 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 3 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 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 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10~15 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 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 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 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 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5~15 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 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 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3~10 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 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 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 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 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 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5~10 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 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 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 3 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 3 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6~10 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 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 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 10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9~30 克。中药功效小结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苏。 3.兼能行气者:紫苏。 4.兼能止呕者:生姜、紫苏。 5.兼能治疗痹证者: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6.兼祛风止痉者:蝉蜕、防风。 7.兼通鼻窍止痛者:白芷、细辛。 8.兼利咽止痛者:薄荷、牛蒡子、蝉蜕。 9.兼透疹者: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10.兼明目者:菊花、桑叶。 11.兼疏肝解郁者:柴胡、薄荷。 12.兼升阳者:柴胡、升麻、葛根。 13.兼止血者:荆芥、桑叶。 二、清热药 1.清心火:竹叶、淡竹叶、栀子、黄连。 2.清肺热:石膏、知母、芦根、黄芩、穿心莲、地骨皮。 3.清胃火:石膏、黄连。 4.泻肝火:夏枯草、决明子、秦皮、龙胆草、野菊花。 5.泻肾火:知母、黄柏。 6.清肠胃湿热及血分热毒: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马齿苋。 7.解毒消痈: 乳痈--蒲公英、漏芦; 疔毒--紫花地丁; 肺痈--鱼腥草、金荞麦; 肠痈--大血藤、败酱草。 三、泻下药 (1)兼活血的药物有:大黄 千金子 (2)兼消肿散结的有:芒硝 甘遂 大戟 商陆 (3)能通利二便的有:牵牛子 郁李仁 商陆 (4)兼清热泻火的有:大黄 芒硝 芦荟 四、祛风湿药 1.善治上肢痹痛的:羌活 桑枝 2.善治下肢痹痛的:独活 海桐皮 3.善治行痹的:威灵仙 4.善治痛痹的:川乌 独活 5.善治着痹的:独活 木瓜 6.有安胎作用的:紫苏 黄芩 桑寄生 7.兼活血作用的:雷公藤 穿山龙等 8.有良好止痛作用的:威灵仙 川乌 独活 9.有和胃化湿作用的:木瓜 蚕沙 10.兼通乳作用的:路路通 丝瓜络 11.风药中之润剂:秦艽 防风 12.兼利水作用的:防己 桑枝 五加皮 13.兼降血压的:豨莶草 臭梧桐 桑寄生 五、化湿药 1.兼有解表作用的:藿香、苍术。 2.兼有止呕作用的:藿香、砂仁、豆蔻。 3.消除胀满之要药:厚朴。 4.具有安胎功效的药物:砂仁。 5.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砂仁、豆蔻。 常配药物 1.健脾药――湿阻中焦,影响脾胃; 2.行气药――湿性粘滞,阻遏气机; 3.温里药――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4.渗湿药――湿性下趋,邪有去路。 六、利水渗湿药 1. 既能利水又能健脾的药物有:茯苓、薏苡仁。 2. 有毒的利水渗湿药有:香加皮、泽漆、木通。 3. 善治石淋的药物有:滑石、海金沙、金钱草、蝼蛄。 4. 善治膏淋的药物:萆薢。 5. 既能治阳黄,又能治阴黄的药物有:玉米须、茵陈。 6. 须布包入煎的药物有:车前子、滑石、海金沙。 7. 孕妇忌用或慎用的药物有:木通、瞿麦、虎杖,冬葵子。 七、温里药 1.具回阳功效,用于亡阳证的:附子、干姜; 2.主入肾经,能补火助阳的:附子、肉桂; 3.主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的:干姜、吴茱萸、丁香、高良姜、花椒; 4.主入肝经,治疗寒凝肝脉的:吴茱萸、小茴香; 5.具有温肺化饮功效的:细辛、干姜; 6. 能驱蛔杀虫的:花椒; 7.具有引火归原作用的:肉桂、附子。 八、理气药 1.善行脾胃之气的药物有: 陈皮 枳实 木香 沉香; 2.善疏肝解郁的药物有:青皮 川楝 荔枝核 香附; 3.既能疏肝又能理脾的药物有:香附 佛手 香橼 玫瑰花; 4.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香附; 5.治疗胸痹的要药是:薤白; 6. 善治寒疝疼痛的药物有:橘核 荔枝核 乌药; 九、消食药 1.善消油腻肉食积滞,行气止痛,活血祛瘀:山楂 2.善消面食积滞,健脾和胃:神曲 3.善消淀粉类食物,回乳消胀,疏肝解郁:麦芽 十、驱虫药 1.主驱蛔虫的药物有:使君子、苦楝皮 2.主驱绦虫的药物有:槟榔、南瓜子、鹤牙草、雷丸 3. 广谱驱虫药物有:贯众、槟榔 4.既能驱虫,又兼泻下的药物有:槟榔 十一、 十一、止血药 1.善治尿血、血淋的:小蓟 白茅根 蒲黄; 2.善治便血、崩漏的:地榆 槐花 炮姜 灶心土; 3.善治肺胃出血的:白及 紫珠 藕节; 4.善治外伤出血的:三七 白及 降香; 5.既能止血,又能安胎的:苎麻根 黄芩 艾叶 (阿胶) 。 十二、 十二、活血化瘀药 1.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莪术,三棱; 2. 既能活血,又能消肿生肌的:乳香,没药; 3. 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消肿的:益母草,泽兰; 4. 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鸡血藤,当归; 5. 既能活血,又能下乳的: 穿山甲,王不留; 6. 既能活血,又能续筋接骨的: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 7. 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五灵脂,刘寄奴,血竭,儿茶; 8. 既能活血,又能清热凉血的:郁金,丹参; 十三、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既化痰又能止痉的:天南星、白附子、天竺黄、竹沥. 2.既化痰又软坚散结的: 海藻、昆布、海蛤壳、海浮石、黄药子. 3.既化痰又利咽的:桔梗、胖大海. 4.兼润肠通便的:瓜蒌、苦杏仁、紫苏子. 5.兼降逆止呕的:半夏、竹茹、旋覆花、枇杷叶. 止咳平喘的机理归纳 1.宣肺止咳平喘:桔梗、前胡、麻黄. 2.降肺止咳平喘:苏子、苦杏仁、旋覆花、白前、前胡. 3.润肺止咳平喘:百部、紫菀、款冬花、川贝母. 4.清肺止咳平喘:马兜铃、枇杷叶、黄芩. 5.泻肺止咳平喘:桑白皮、葶苈子. 6.化痰止咳平喘:苏子、紫菀. 7.敛肺止咳平喘:白果、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 8.补肺气止咳平喘:人参、党参、黄芪. 9.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蛤蚧、冬虫夏草、核桃仁、补骨脂、紫河车. 十四、 十四、安神药 1.兼能解郁的药物:合欢皮 2.兼能化痰的药物:远志 3.兼能活血的药物:合欢皮、琥珀. 4.兼能敛汗的药物:酸枣仁 5.兼能利尿的药物:琥珀 6.兼能平肝的药物:龙骨、磁石 7.兼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柏子仁 十五、 十五、平肝息风药 1.平肝兼能清肝明目的药物:石决明、珍珠母、刺蒺藜、羚羊角. 2.既能平肝又能息风的药物: 钩藤、天麻、羚羊角. 3.兼能凉血止血的药:代赭石. 4.兼能攻毒散结:全蝎、蜈蚣. 5.兼能通络的药物:天麻、地龙、全蝎、蜈蚣. 6.兼能软坚散结的药物:牡蛎、白僵蚕. 7.兼治头痛的药物:天麻、全蝎、蜈蚣. 十六、 十六、开窍药 1. 兼活血止痛的药物:麝香、苏合香. 2. 兼能化湿的药物:石菖蒲. 3. 兼能清热、解毒的药物:冰片. 4. 兼能催产的药物:麝香. 十七、 十七、补虚药 1.补气药 补气药 (1)补脾肺之气的: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 (2)健脾燥湿或化湿的:白术、白扁豆. (3)补心气的:人参、西洋参、炙甘草. (4)补肾气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5)补中缓急的: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6)兼能养阴或生津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2.补阳药 补阳药 (1)兼祛风湿的: 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胡芦巴. (2)兼强筋骨的:鹿茸、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 (3)兼安胎的:杜仲、续断、菟丝子. (4)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的:补骨脂、蛤蚧、胡桃仁、冬虫夏草、紫河车. (5)阴阳并补的:菟丝子、沙苑子、紫河车. (6)兼养肝明目的:菟丝子、沙苑子. (7)兼益精血的:鹿茸、紫河车、蛤蚧、肉苁蓉、锁阳. (8)兼润肠通便的:肉苁蓉、锁阳、胡桃仁. (9)兼温脾止泻的: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 3.补血药 补血药 (1)兼补阴的:熟地、白芍、阿胶. (2)兼润肠通便的:当归、何首乌. (3)兼有活血作用的:当归(鸡血藤). (4)兼有调经作用的:当归、白芍. 4.补阴药 补阴药 (1)偏补心阴的:麦门冬、玉竹、百合、生地黄、阿胶. (2)偏养胃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 (3)偏补肺阴的:沙参、麦冬、百合、天冬、阿胶. (4)偏补肝阴的:枸杞、白芍、山茱萸、制首乌、熟地黄. (5)偏补肾阴的:熟地黄、制首乌、天冬、龟甲、鳖甲. (6)偏补肺胃之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等. (7)偏补肝肾之阴的:山茱萸、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补虚药 十八、 十八、收涩药 1.收涩作用广泛的:五味子、乌梅、五倍子. 2.能敛汗,治疗自汗盗汗的:麻黄根、浮小麦. 3.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肉豆蔻、莲子、芡实. 4.补肾止遗,治疗遗精遗尿的:山茱萸、桑螵蛸、莲子、芡实、海螵蛸等. 5.功能补肾健脾的:莲子、芡实. 6.功能补肾养心的:莲子、五味子. 7.功能敛肺止咳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白果. 8.功能收涩止痛的:罂粟壳、海螵蛸. 9.功能固崩止带的:山茱萸、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等. 十九、 十九、涌吐药 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土荆皮. 2.兼祛痰、截疟的:雄黄. 3.兼补肾助阳的:硫黄、蛇床子. 4.兼能止泻的:白矾、大蒜. 5.主要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的:硫黄、土荆皮、白矾、蛇床子等; 6.主要用于痈疽疔疮等外科疾患的:雄黄、蜂房、蟾酥、木鳖子等. 二十一、 二十一、拔毒化腐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升药、炉甘石. 2.兼祛痰平喘、截疟的: 砒石、铅丹. 3.主治痈疽疮疥等外科疾患的:升药、砒石、铅丹. 4.主要用于五官科的:炉甘石(眼科) 、硼砂.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四《服中药的禁忌》服中药的禁忌在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服用薄荷时,不应吃鳖肉。服用茯苓时,食物里不能放醋。吃鳖甲时,不要配苋菜。服用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过早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服用驱虫药时,也应忌吃油腻食物,并以空腹服药为宜。另外,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如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粘腻(如九层糕)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都应避免食用。1.有咳嗽症状的病人,饮食不能过甜、过咸、过于油腻,也不要吃辣椒,同时要戒烟、戒酒,以助早日痊愈.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4.如果觉得口味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中药也有副作用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神农本草经》中,将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与一般药物明显区分,并指出了对中药的炮制原则。一个胃病患者,当身体的其他病需要服苦寒药时,这时如果不照顾脾胃,也许在其他病痊愈之时,胃痛反而加重了,可以说这也是中药的副作用。寒凉药虽能清热,但易伤阳;热性药虽可祛寒,但能耗阴;攻伐药固可祛邪,但能伤正气;滋补药固能扶正,但能恋邪。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炮制、配伍、减轻药量、改进用药方法等以减少药物的偏性,同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中医所说十八反、十九畏等也是防止中药毒副作用的有关论述.在临床上,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用药有“君、臣、佐、使”等,就是让人们使用中药时要区分个别,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在用中药栀子时,它有清三焦之火的用途,但一些人服后可出现腹痛,少数可见腹泻,而这部分人在停药后大多自行缓解。如果因病不能停药时,可加理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中药或服用炒栀子,即可消除其副作用。总之,只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注意加工、炮制及配伍,完全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副作用。中药有副作用吗?在大家眼中中医药是一座伟大宝库,很多人都相信中药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无毒副作用,这是中药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中药赖以生存、发展,沿传至今的根源所在。三类服用时须注意的药品1、 抗生素;2、 解热镇痛药 ;3、 中药。中药到底安不安全呢?凡药三分毒,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对于中药的毒性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当代对于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是在逐步加深的。因此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显然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另一方面当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全面否定了中药的安全有效这一特点也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太片面。据国家统计,目前有大约12800多种中药,真正发生不良反应的也就只有120多种,不到千分之一,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50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是少的多。据统计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占到了全部药物的10%,大部分还是西药的毒副作用多。怎样去区分和鉴别中药?中药包括三大类,一个是原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成药。第二是饮片。第三是成药。中药分类1、 药材;2、 饮片;3、 成药: ①纯中药制剂,②中西药合方制剂 ,③天然药物制剂。怎样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用药一定要注意时间、剂量、服法。长期服用某些药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比如蜈蚣可以止痉、止疼,一般规定用0.6克至1克,也就是1-2条,如果服用过量,是有毒副作用的。大毒莫过砒霜,随着近代对于砒霜用药的改革,用砒霜注射液来治疗原发性的肝癌、白血病,效果很好,而且不引起砷中毒,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药物如果运用得当,照样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另外比如人参是延年益寿的药品,但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服用人参每天如果超过30克,连续服用2个月,将会出现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失眠,人们把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称为滥用人参综合征。这就告诉我们,人参是一种大补的良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药物使用一定要得法,当然不当食用人参导致的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什么情况下中药会有副作用?避免中药副作用要注意药材本身的选择、炮制方法、制剂形式。马钱子适当应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麻木瘫痪等。但是有毒成分主要是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若过量服用会发生中毒,出现头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咬肌痉挛、吞咽困难、全身抽搐等。可是在很多中成药中都含有马钱子,怎么去掉其毒性呢?来看看它的制作过程,这是在用沙烫的工艺进行炮制,然后粉碎再和其他药材进行科学配伍,混合均匀,再经过干燥等工艺就成了成品药粉。成品药在出厂前还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做有效含量测定,需要借助多种精密仪器保证各种药的含量都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什么情况下服用中药会有副作用?以下情况包括1、超量、长期用药。2、用法不当3、滥用补药4、轻信偏方秘方。比如用“斑蝥泡酒”堕胎就不可取,斑蝥是有毒的,容易引起肝肾功能的衰竭,有几例病例就是因此死亡。还有的一些渔民以为鱼胆可以清肝明目,结果引起中毒。这些都是听信偏方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最为安全合理的。要慎用对肝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慎用。重要中毒会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因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中药中毒反应是多系统的反应,但是重点是肝肾功能受损。有毒中药对身体哪些部位有损害1、 心血管系统:蟾酥;2、 消化系统:巴豆;3、 神经系统:马钱子;4、呼吸系统:桃仁、杏仁、白果;5、 造血系统:雷公藤。中医对感冒的认识1、 冬季感冒多属于风寒;2、 春季感冒多属于风热;3、 夏季感冒多挟暑湿;4、 秋季感冒多挟燥;5、体质虚弱引起的感冒。 具体用药要根据病因辩证治疗。服用中药须知1、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2、 不可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3、 不要乱搭配,注意合理配伍。4、 当心中西药混合服用引发不良反应。5、 无毒药物对于高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有副作用吃中药有很多讲究,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用药禁忌:用药注意季节:炎热季节,应少用热药;寒凉季节,宜慎用寒凉药;炎热季节,发汗药剂量宜轻;寒凉季节,发汗药剂量宜稍重。用药注意对象:如体质强壮的或青壮年能够耐受较为峻猛的药物,而年老体弱者则不易耐受。妇女月经期不宜过用寒凉药、破血药或泻下药;妊娠期不宜过用破血、破气及峻泻药物。 妊娠用药禁忌:(1)禁用水蛭、虻虫、牵牛子、大戟、商陆、芫花、麝香、三棱、莪术等毒性较强或药性较猛之药。(2)慎用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冬葵子等有破气、破血、滑利、沉降等作用的药物。服药禁忌:服药期间,一般应禁食生冷、粘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热证忌食辛辣、油腻;寒证忌食生冷;皮肤病忌食鱼虾。配伍禁忌:主要为十八反:(1)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2)乌头反贝母、半夏、瓜蒌、白蔹、白芨。(3)藜芦反人参、党参、太子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所谓”反”是指:这些药物合用可使原来的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二、煎药注意事项:先煎:下列药物需要先煎:磁石、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珍珠母、龙齿、生石膏、寒水石、生铁落、龟板、鳖甲。后下:下列药物一般后下:薄荷、苏叶、藿香、香薷、茵陈、青蒿、钩藤、大黄、白寇仁、砂仁、檀香、沉香。包煎:下列药物需要包煎:车前子、旋复花、青黛、滑石、蛤粉、马勃、蒲黄、海金沙、赤石脂、灶心土。另煎:下列药物需要另煎:人参、鹿茸。烊化:下列药物需要烊化: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冲服:下列药物需要冲服:朱砂、琥珀、牛黄、麝香、芒硝、元明粉、犀角面、羚羊角面、三七粉、沉香粉、雷丸、百草霜、竹沥、姜汁。泡服:下列单味药物可以泡服:肉桂、番泻叶、藏红花、胖大海、麦冬、枸杞、莲子心、菊花等。一般来说,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在治疗“寒症”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茶叶、萝卜等。有些食物本身对某些病情不利,也不宜食用。如患疮、疥、肿毒以及皮肤瘙痒等疾病的人不宜吃鱼、虾、牛羊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以免刺激,老百姓把这些食物称为“发物”,意思是说吃了这些东西有可能使病情复发。伤风感冒或出麻疹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特别是不能进补,以免影响解表,使风邪入里,加重病情。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服人参、黄芪时不宜同时食用萝卜,因为参芪是补气,而萝卜则通气。头昏、失眠、性情急躁者忌食胡椒、辛辣、酒等,伤寒、温湿忌食油腻厚味,痰湿阻滞、消化不良、泄泻、腹痛忌食生冷食物等。中医古代文献中,还有不少关于中药相互之间或同食物之间相克的记载,被列为中药配伍禁忌。如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薄荷忌鳖鱼,茯苓忌醋,鸡肉忌黄鳝,蜂蜜忌生葱、豆腐,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蟹、河豚、驴肉,白术忌大蒜、桃、李等。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喝中药的注意事项: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得好:“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意思是说,病能不能治好,首先开出的药必须对症,但仅仅是药物对症,服用的方法不当.则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产生诸多毒副作用。所以,了解一些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中药煎煮后应该如何服用才最科学呢? 一般情况下是一日一剂,将头煎、二煎混合,分两次或三次于饭前一小时温服,有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治症药宜在发作前两小时服;急症重病可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定时服。病在上焦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者宜饭前服。服发汗解表药,宜趁热服,服后盖被避风,以遍身微微汗出为佳。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如果出现服药呕吐,宜失服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饮的方法。1.吃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边条参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就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2.吃双黄连忌大蒜:双黄连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就会降低药效。3.吃板蓝根忌冷饮:因为板蓝根性凉,服用前后如喝了冷饮,就会凉上加凉,肠胃难以承受便发生腹泻。同样,绿豆、香蕉、黄瓜等凉性食物都不宜与板蓝根同食。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五《中药配伍与禁忌》中药配伍与禁忌1.配伍概念:2味或者2味以上的药物共同使用。 目的:增强作用(比炮制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全面适应病情需要,解毒。2配伍关系:七情七情配伍内容(1)单行:单味药治疗疾病。如独参汤。(两种或以上药物在同一处方中互不影响,既不减轻也不增强相互的功能。)(2)相须(需):两种性能相近的药同用,能增强其原有疗效。(3)相使:两种性能有某些共性的药同用,其中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加强主药的功效。如茯苓加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4)相畏:两药同用,一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药降低或消除。如黄芪畏防风。(相畏的药要多余相杀的)(5)相杀:两药同用,一药能降低或消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6)相恶:两药同用,一药的作用能被另一药抑制或减弱。如人参恶莱菔子,黄芩恶生姜。(7)相反:两药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3 怎样对待配伍关系:1) 增效的充分利用 2)有毒的充分考虑(考虑相畏、相杀) 3)减效增毒的避免使用(避免使用相恶、相反的配伍关系)。对待七情的关系:(多加一条)病情单一可以用单味药二.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主要是十八反,十九畏2、症侯用药禁忌3、妊娠用药禁忌4、服药时候的饮食禁忌(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判藜芦。(2)十九畏(不是相畏的畏,多为相恶,也有相反):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芒硝为朴硝的精制品)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牙硝也是芒硝)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官桂既肉桂)大凡修合看顺逆,炮鑑炙煿莫相依。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六《中药介绍——用 药 禁 忌》第六章 用药禁忌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 、掌握配伍禁忌、 忌的内容。 忌的内容。 2、了解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内 、 容。 一、配伍禁忌(一)配伍禁忌的含义: 配伍禁忌的含义: 两种药物配伍使用, 两种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 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疗效, 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 免配伍使用。 免配伍使用。 本经·序例 指出: 勿用相恶、 序例》 《本经 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 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者。”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相恶配伍:使药物的某些功能减弱, 相恶配伍:使药物的某些功能减弱,但又有可 以利用的一面,并非绝对禁忌。 以利用的一面,并非绝对禁忌。 相反配伍: 相反配伍:使药物产生毒副 作用,危害病人健康,甚则危及生命, 作用,危害病人健康,甚则危及生命,原则上 列为配伍禁忌。 列为配伍禁忌。 (二)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1、 十八反、十九畏: 、 十八反、十九畏: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 十八反” 十九畏” “十八反”和“十九畏”。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 药 (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 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 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 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人参畏五灵脂。
对于“十八反”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 十九畏” 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 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 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 十八反” 十九畏” 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 禁忌,现代也有不少学者持不同看法。 禁忌,现代也有不少学者持不同看法。 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 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对于有的相反 药同用时还能“相反相成” 药同用时还能“相反相成”,产生较 强的功效。倘若运用得当, 强的功效。倘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 痼疾。 痼疾。 当前,由于对“十八反” 当前,由于对“十八反”、“十 九畏”的实验研究、 九畏”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尚处 在初期阶段,多数学者认为,在初期阶段,多数学者认为,现在 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 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 步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研究。 步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研究。故 凡属“十八反” 十九畏” 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 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 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 般不应盲目使用。 般不应盲目使用。 (3)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十九畏” 相畏”是两回事, “十九畏”与“相畏”是两回事,不能 混淆。( 。(1) 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 混淆。( )“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 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2)“相畏” 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 ) 相畏” 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 或消除,这是需要利用的配伍, 或消除,这是需要利用的配伍,在生半 夏和生南星的加工炮制上就充分利用了 这一点。 这一点。 二、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主要讨论妊娠禁忌药。 妊娠用药禁忌,主要讨论妊娠禁忌药。 妊娠禁忌药的含义: (一)妊娠禁忌药的含义: 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 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 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妊娠禁忌药不是用于堕胎,主要原因有: 妊娠禁忌药不是用于堕胎,主要原因有: 1.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古代,堕胎是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古代, 违反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前人记载堕胎药, 违反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前人记载堕胎药, 主要还是从妊娠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对待, 主要还是从妊娠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对待, 而不是在寻求堕胎的有效药。 而不是在寻求堕胎的有效药。 2.用妊娠禁忌药堕胎,既不可靠,也不安全。 .用妊娠禁忌药堕胎,既不可靠,也不安全。 3.能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 .能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 (二)妊娠禁忌药的分类 :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 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 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 临床上也应区别对待。 临床上也应区别对待。 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 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 极少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 极少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 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 1、禁用药: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 、禁用药: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 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2、慎用药: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 、慎用药: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 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 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 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 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 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 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 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 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 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 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 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一)概念: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 概念: 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 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忌口。 忌口。 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包括病证食 服药食忌两方面。 忌、服药食忌两方面。 1、病证食忌: 病证食忌: 病证食忌是指治疗疾病时, 病证食忌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的性 质忌食某些食物,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 质忌食某些食物,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 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 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 食禁忌也有区别。 食禁忌也有区别。 热性病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 热性病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 性食物及甘温助热的食品; 性食物及甘温助热的食品; 寒性病患者,应忌食生冷瓜果、 寒性病患者,应忌食生冷瓜果、清凉饮 料等;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 料等;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 物内脏及烟酒等; 物内脏及烟酒等;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患者应 忌食胡椒、辣椒、大蒜、 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 阳之品; 阳之品; 黄疸胁痛患者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 辣烟酒刺激物品; 辣烟酒刺激物品; 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油炸粘腻、 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 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肾病水肿患者应忌食盐、 肾病水肿患者应忌食盐、碱过多的 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 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丹参、茯苓、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 土茯苓、 土茯苓、使君子忌茶 薄荷忌蟹肉 蜜反生葱 柿反蟹 2、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某些食物, 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某些食物, 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反应。 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反应。 古代文献记载: 古代文献记载: 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 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 鳖甲忌苋菜; 鳖甲忌苋菜; 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 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 丹参、茯苓、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 土茯苓、 土茯苓、使君子忌茶 薄荷忌蟹肉 蜜反生葱 柿反蟹 【复习自测】 复习自测】 1、何谓十八反、十九畏?如何正确对待? 、何谓十八反、十九畏?如何正确对待? 2、何谓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分几类? 、何谓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分几类? 3、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4、何谓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何谓服药时的饮食禁忌?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七《中药功效》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 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 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 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1.1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 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 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 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1.2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 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 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 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2、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 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2.1清热泻火药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 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 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 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 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2.2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 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 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2.3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 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2.3.1温热病用药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 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 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2.3.2主治咽肿痛药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 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2.3.3清热痢药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2.3.4热毒疮疡药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 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 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2.4清热凉血药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 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2.5清退虚热药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 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 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3、泻下药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3.1攻下药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 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3.2润下药润下火麻郁李仁,杏桃核桃柏子仁; 决明蜂蜜瓜蒌仁,当归苏子和桑椹; 锁阳苁蓉生首乌,津枯便结热伤阴。3.3峻下逐水药峻下逐水药性猛,一般人员受不了; 药到剧泻除水肿,排积痰饮又利尿。 有毒易损伤正气,虚弱有孕莫乱吃。 甘遂大戟和芫花,商陆巴豆牵牛子。4、祛风湿药除却风寒与湿邪,祛风湿药解痹痛; 湿痹痉麻和不遂,腰肢痿弱都对症。4.1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散寒辛苦温,独活川乌雷公藤; 蕲蛇木瓜威灵仙,蚕砂松节寻骨风; 伸筋草绕海风藤,老鹳草见路路通。4.2祛风湿清热药祛风清热多苦寒,热痹关节红肿痛; 花蛇苍耳乌梢蛇,秦艽防己络石藤; 豨莶桑枝海桐皮,虎骨豹骨穿山龙。4.3祛风强筋骨祛风强筋药多温,壮骨治软补肾肝; 兼利水道五加皮,桑寄狗脊千年健。5、芳香化湿药芳香化湿主运脾,辛香温燥怕虚火; 油多挥发莫久煎,入方后下才没错; 广藿佩兰与苍术,厚砂豆蔻和草果。6、利水渗湿药渗湿利水药甘淡,通利水肿和尿淋; 退湿退黄有功效,痰饮泻运不适症; 耗伤津液又亏阴,肾虚之重莫轻用。6.1利水消肿药利水消肿便不利,泄泻痰饮适应症; 泽泻葫芦大腹皮,蝼蛄荠菜薏苡仁。 赤小豆和玉米须,利水渗湿数茯苓;冬瓜皮可消水肿,猪苓归肾膀胱经。6.2利尿通淋药利尿通淋药寒凉,入主膀胱和肾经; 尤清下焦湿和热,小便短赤四种淋。 车前子和车前草,瞿麦匾蓄和木通; 滑石防己与通草,海金沙入利尿灵; 石韦萆薢地肤子,夜惊不眠配灯心。6.3利湿退黄药利湿退黄茵陈蒿,虎杖之外金钱草; 除湿退黄解毒肿,金钱能管疮蛇咬。7、温里药温里之药能祛寒,辛热温肾可回阳; 里寒脏寒阳虚症,腹冷吐泻肾阳亡; 畏寒肢冷面色白,食欲不振肢体胀; 脉微欲绝便清长,热伤虚孕慎入方。 附子肉桂小茴香,吴茱高良和干姜; 胡椒花椒和荜茇,荜澄茄外是丁香。8、行气药行气之药在理气,作用过强是破气; 辛香苦温散泄窜,温行疏畅透气机; 温燥伤阴怕气虚,轻煎孕身忌破气。 陈皮橘红及青皮,木檀沉香俱枳实; 乌药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核荔枝; 甘松刀豆与薤白,玫瑰花儿弄柿蒂。9、消食药消食之药化滞积,消导甘平脾胃经; 运弱积滞配行气,虚寒湿阻香温中; 山楂神曲谷麦芽,莱菔子、根鸡内金。10、驱虫药驱虫之药多有毒,脾胃大肠可消积; 杀虫除疳化萎黄,痒饥脐痛都根治; 使君槟榔苦楝皮,鹤芽雷丸南瓜子; 贯众大蒜石榴根,还有鹤虱榧树子。11、止血药止血之药有多样,凉血化瘀温敛散; 寒温散敛性不同,症对出血与紫癜。 11.1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大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热咳痰多加侧柏,安胎解毒苎麻根。 11.2化瘀止血药化瘀止血跌打伤,三七茜草与蒲黄; 行气活血常相配,不离花蕊石降香。 11.3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味多涩,初出瘀显慎用之; 虚损外伤效果好,藕节仙鹤与白及; 棕榈炭和血余炭,紫珠外加刺猬皮。 11.4温经止血药温经止血数艾叶,群众也用灶心土;肝脾二经性温热,脾不统血冲不固; 常配益健暖肾宫,虚热妄行出血禁; 灶土又叫伏龙肝,焦黄大红褐细软。12、 活血化瘀药活血祛瘀归心肝,辛苦善走能通行; 行血散瘀通经络,利痹消肿又止痛; 动血耗血月事多,出而不瘀孕忌慎。 12.1活血止痛药活血止痛多辛散,行气有益滞瘀症; 川芎没药延胡索,姜黄乳香和郁金。 食醋三棱五灵脂,消痛莪术与丹参。 12.2活血调经药活血调经主妇科,祛瘀有功损跌痛; 红花泽兰益母草,牛膝王不留丹参; 月季花赛凌霄花,桃仁不如鸡血藤。 12.3活血疗伤药活血疗伤消肿痛,生肌止血续筋骨; 然铜土鳖马钱子,血竭苏木骨碎补; 跌打金疮和瘀闭,不离皇家刘寄奴。 12.4破血消癥药破血消癥性猛烈,癥瘕积聚要用它; 莪术三棱和水蛭,斑蝥虻虫穿山甲; 干漆皂刺瓦楞子,马鞭草没狼毒大。13、 止咳化痰平喘药祛消痰症化痰药,止咳平喘又一类; 喘痰昏癫眩肢麻,中惊歪斜瘿不遂; 麻疹初起咳勿止,清宣肺气是主意。 13.1温化寒痰药寒痰之药多温燥,热燥咯血病慎用; 白附半夏白芥子,白前皂荚天南星; 降逆止呕旋覆花,宣散痰脓用桔梗。 13.2清化热痰药清化热痰药寒凉,寒痰湿痰常不用; 竹茹瓜蒌天竺黄,川贝前胡与桔梗; 海哈壳与黄药子,昆布海藻和瓦楞; 海浮石和胖大海,青礞石也入方中。 13.3止咳平喘药寒热虚实诸咳喘,临床用药各不同; 紫菀百部紫苏子,桑皮杷叶苦杏仁; 白果马铃洋金花,葶苈子前是款冬。14、安神药安神定志是类药,心肝二脏关系紧; 惊悸忘眠神不宁,梦多癫狂能对症; 矿石久煎碎在先,毒入散丸勿久用。 14.1重镇安神药镇在惊吓心火盛,肝阳上亢心不宁; 平肝潜阳重安神,心悸失眠火扰心; 朱砂龙骨和磁石,琥珀通化可镇静;牡蛎珍珠及黑铅,过去常用紫石英。 14.2养心安神药种仁甘润能滋养,心肾不交夜多梦; 酸枣柏子合欢皮,远志茯神夜交藤。15、 平肝药平肝潜阳息风药,均入肝经性不同; 阴虚血亏忌温燥,寒凉不治虚和惊。 肝火亢炎热生风,痰阻血虚易神昏。 15.1平肝潜阳药平肝潜阳珍珠母,牡蛎罗布石决明; 赭石蒺藜紫贝齿,兼有清热安心神。 15.2息风止痉药息风止痉治血虚,羊角牛黄和钩藤; 天麻全蝎热地龙,僵蚕疮蛇用蜈蚣。16、 开窍药开窍之药多芳香,易于挥发入散丸; 樟脑菖蒲苏合香,麝香蟾酥和冰片; 辛香走穿只救急,治表久服会伤元。17、 补虚药虚症气血与阴阳,补虚药分四大类; 没有虚弱勿滥用,损伤正元莫后悔。 17.1补气药气虚少言易胀泻,少气易汗喘怕动; 补气人参白扁豆,黄芪党参太子参; 白术山药加大枣,饴糖蜂蜜西洋参; 甘草乌鸡绞股蓝,古人也有用黄精。 17.2补阳药阳虚畏寒肢易冷,腰膝酸软精神萎; 性淡宫冷常不孕,尿频易泄少精髓; 补阳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海狗肾; 锁阳补骨菟丝子,续断沙菀益智仁; 蛤蚧芦巴紫河车,虫草起石核桃仁; 还有杜仲强筋骨,安胎固经在方中。 17.3补血药血虚唇甲浅耳鸣,失眠健忘少淡经; 当归熟地与白芍,阿胶首乌龙眼行。 17.4补阴药阴虚潮热涩昏花,膝软便结和干咳; 慎用寒凉痰湿症,脾虚腹胀和溏泄。 17.4.1肺胃阴虚药肺胃阴虚用沙参,石斛玉竹天门冬; 百合麦冬与黄精,太虚也用西洋参。 17.4.2肝肾阴虚药肝肾阴虚枸杞子,鳖甲龟甲女桢子; 桑椹芝麻墨旱莲,阴虚白发入方子。18、 收涩药收涩之药能固本,久咳泻滑带尿频; 自汗盗汗兼虚喘,收涩治标不治本。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八《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九《中药的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近几年,因滥服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日趋增多。专家为此呼吁:必须提高人们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据专家介绍,多年来“中药副作用少”的说法使人们对某些中草药的肾毒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90年代中期,比利时医生首先发现,相当数量的“肥妞”、“胖嫂”在无所禁忌地服用减肥中药后发生急性肾衰,由此提出了“中药肾病”的概念。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中药木通、厚朴、粉陀已、细辛中含有的马兜铃酸能导致肾小管及间质、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此类患者临床初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而这些患者的治疗极为困难,往往逐步走向终末期衰竭。专家强调,目前许多江湖医生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对此必须提高警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云海教授研究发现,有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可引起急、慢性肾脏功能损害和肾脏衰竭。这些可导致肾脏损害的中药有三类。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儿铃、土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铭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腊梅根等。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他矿物类(明矾)等。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哪些中草药和中成药会对肝脏有毒副作用老百姓总感觉中草药安全可靠,使用起来无所顾忌。实际上历代本草、医书对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均有明确的论述,现代研究更是对一些中草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临床上常见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中药种类有:1.致一般性肝损害,如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2.致中毒性肝损害,如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3.致肝病性黄疸,如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4.诱发肝脏肿瘤,如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均可诱发肝癌。具体来说,可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包括: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克银丸、消银片(丸)、增生平、润肤丸、昆明山海棠、银屑散、六神丸、疏风定痛丸、湿毒清、消癣宁、防风通圣丸、血毒丸、除湿丸、龙蛇追风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养血伸筋胶囊、九分散、追风透骨丸、骨仙片、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片、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复方甘露饮、牛黄解毒片、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如何避免中草药伤肝?上述药物很多都属于生活中的常用药,普通人由于肝功能正常,常规剂量下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您是肝病患者,这些药物最好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达到治疗目的后,应及时停药。如果在服用了上述药物几天或一周后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尿黄、眼黄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化验检查肝功能。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应该补充足够的热量、水分和维生素,或酌情应用甘草酸制剂、还原性谷胱甘肽、水飞蓟素等保肝药物。哪些中药对肾脏不利提要:以往,人们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物质,没有毒副作用。最新研究表明,部分中药不但有毒副作用,有些副作用还相当严重。一些严重肾损害事件与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这些中药包括;单味药关木通、马兜铃,复方制剂八珍散、当归四逆汤、导赤散、复方地胡汤、甘露消毒丹、口炎宁、龙胆泻肝汤、排石汤、小蓟饮子、辛夷散、养阴消炎汤等。在应用这些中药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对肾脏的毒副作用,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应立即停药。造成肾脏损害的中药还有很多。这种中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兜铃、土荆芥、巴豆等。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鱼胆、海鸟、蜈蚣、蛇毒等。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含砷类(砒石、砒霜、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他矿物类(明矾)等。这些中药都可能会产生肾脏损害。对肝有用的单味中药。怒伤肝,怒是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闷闷不乐,烦燥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为此,做人要和气,切不可发怒。主方;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一升为120克,该药一般用30 —90克),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深师)有生姜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药理分析;方中中用酸枣仁,甘酸而平,入心,肝二经,养血安神,治心烦不得眠为本方之主药,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辛温,疏肝气,调营血,为血中之气药,与酸枣仁相伍,酸收辛散并用,相反想成,以其发挥养血调肝之效,为辅药;茯苓甘平,助主药宁心安神,且能培土以荣木,知母苦甘寒,清热除烦,又能缓和川芎之温燥,共为左木,又可助知母清热除烦,为使药。诸味相合,共奏养血安神,补肝敛阴,清热除烦之功,本方为首条肝虚治法的代表方。应用要点;酸枣仁可辩证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夜游,低热,忧郁症,狂症。抽动秽语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性神经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肢颤,幻听,肝豆状核变性精神障碍,胸痹(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另外,在辩证论治的处方中加入酸枣仁治疗各种痛证,(头痛,胁痛,胃痛,三叉神经痛,四肢痛,腰痛)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尤以虚痛证为忧,用量15可以上效果才好。临证加减;1;时而惊醒,心悸多梦,舌淡脉细,属心胆虚者,加党参,龙齿。2;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虚火内扰较甚,合二至丸去川芎,加旱莲草,女贞子,白芍,百合,生地黄,见盗汗较重者,加五味子,心悸甚,加龙齿。1;肝中风;肝脏受风的患者头部颤动,眼皮跳动,行走时常弯腰驼背,喜欢吃甜的饮食。2;肝中寒;肝脏受寒邪侵袭的病人,两只手臂不能上举,舌体干燥,常叹气,胸中疼痛,身体不能转动,吃了食物就呕吐而且出汗。主方;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主方分析;方中旋覆花性微温,舒郁宽胸,善通肝络而行气散结,肃肺降逆,助以葱十四茎,芳香宜浊开痹,辛温通阳散结,有通络之功,以少许新绛行血散瘀,为治肝经血滞之要药。气行血畅,阳通瘀化则肝可愈。“顿服之”,药力集中,故速效。新绛则为新刈之茜草,用治肝着及妇人半产漏下属瘀血,确有实效,临床可以茜草,红花,苏木,郁金等代新绛。注意事项;郁热瘀滞太盛,胸胁灼热,舌红少苔津亏者,非本方所宜,可用化肝煎(青皮,陈皮,浙贝,赤芍,牡丹皮,栀子,泽泻)疏肝清热,凉血化瘀。应用要点;1;本方可用于胸胁疼痛,胁间神经痛,胁软骨炎,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慢性胃炎,瞒性肝胆疾患,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囊肿,冠心病,梅核气,急/慢咽炎,月经不调,产后瘀血漏下,瘀血性咳嗽等有较好疗效。临证加减;1;兼寒饮呕吐,可加吴茱萸,生姜汁,半夏,薤白,降逆化饮,散寒开结。2;气郁化热,见舌赤,发热,胁痛者,可加丹参,牡丹皮,青皮,金铃子散,调气活血,泄热止痛,吐血者,加仙鹤草,阿胶,三七,白及。何任经验;1;如肝经气血郁滞,证情较轻,病人体质较弱,投原方即可,如瘀滞较明显,症见胸胁刺痛,病程较久,舌质偏黯,脉涩不利,则应加强去瘀之力,可加郁金,丹参,归尾,有时也可配少量虫类药如土鳖虫(雄的有翅,雌的无翅,雌的制干后可入药。)山甲等。2;若风寒入侵肝经,阳气郁滞之肝着则应选用(圣济总录)蹈胸汤宜通行气,此外,肝着乃是气血郁滞肝脏,叶天士云“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在治疗时,还应注意通络,如加丝瓜络,橘络,以增强葱的通络作用,瘀血内阻常可导致内燥证出现肌肤甲错,大便干燥等,又可加入白芍,瓜蒌仁,柏子仁育阴润燥。1;丹参;入心。参有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黄参,沙参入肺。白参,玄参入肾。黑参,牡蒙(紫参也)入肝。紫参,丹参入心。赤参,苦参则右肾命门之药。紫参称苦参。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榆,芎藭,芍药之类。病在脏腑必有所传于上下脏腑,治本脏,同时要治其上下之脏腑,以防传变。这是整体治病的要诀。如肝虚脾不旺时,就要用补脾的药物进行治疗。因为要解决肝虚的主要矛盾,除了要用酸味直补肝虚之外,还要防止主要矛盾的传化,导致心脾两虚。故采取防微杜渐的方法,兼扶心脾。为此,丹芒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篇十《三基培训课件--用药禁忌》
赞助商广告: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指肠溃疡如何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