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520字左右)

||||||||||
最新播报: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
(三)历史公正
  在追求公正的社会进程中,制度会有缺漏,人心也会受蒙蔽,所以中国文化要求有识之士,以“留得丹心照汗青”的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保证无愧我心,留待青史正名。倘若当下境遇有所局限,那便将公正的判别交由时间和历史。
  历史上多少的冤假错案便是如此,当时为人所诟病,但时间河流的洗涤会冲刷出真相大白。岁月,奖给冤屈者公道的补偿,就是使之从此青史留名。
  比如明末抗击清兵入侵的名将袁崇焕,被诬为通敌叛国罪而处以凌迟,当时百姓都对进逼京城的清军有切肤之痛,对这位被论罪为通敌叛国的将领便恨之入骨。于是,历史上残酷的一幕出现了,当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明朝百姓都纷纷争抢食用他的肉,以解心头之恨。这真是像岳飞的词里所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对侵略敌人没做到的惩罚,袁崇焕所守护的百姓却对他做到了。
  这种痛心之错,缘于政治形势的误导。但是,历史的一时噤声,并不代表公正的永远错位。从清乾隆帝开始,便对袁崇焕被枉杀的罪名进行了重新评估,而在当今,袁崇焕被认为是“明末爱国领袖”,更不乏专门纪念他的祠堂和墓园。
  政治过失造成的公正缺失,代价往往太过沉重,然而类似的规律,在其他领域也是同理。比如,谈到文学的成就。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我们当代看来是不拘一格的自成一家,具有着开山鼻祖的重要影响。然而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他的诗歌只是平平无奇的中品,并没有给予他公正的评价。直到他去世后一百年,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才首先认可了陶渊明的诗文,为他编纂专集;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开始学习陶渊明的诗文品格;至两宋时期,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苏轼甚至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由不被欣赏到倍加推崇,这过程正如他诗里的那份恬淡,一路悠然缓行,终于等来了历史的公正品评。
  时间的考验是一种如同大浪淘沙般的苛刻选择,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与事,方能经受得住寂寞与误解的长久淬炼,等待岁月的解密,等来历史的公正。
  因此,孟子告诉仓惶于世的人们,“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只要保持自我的浩然正气,何惧命运沧桑横逆!那么何为浩然之气?孟子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劲,无比浩大又无比刚强,用正义培养而非以奸邪侵害,它将会充满世界。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直无畏的气场、一种大气磅礴的正能量。
  一个人拥有这样的气场,其他人是会被震动的,历史也是会感应到的。明代的吕坤因此说“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无论社会制度有何欠缺、无论当下民心有何偏差,但求己心光明,人所具有的坚定意志和浩然正气,是能够反过来推动历史清正、促进社会更加公正的。
  所以中国文化以“公道自在人心”的从容不迫教育着人们:在我们努力构建一个公正社会的历程中,如果制度亏待了你、如果舆情误会了你,那么,还有历史的公允在遥遥注视,历史的宣判远远不止于当下的得失。历史给出的也许不是立竿见影的答案,但是它一旦作答,必是审慎称量过后的分量,它必须考验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正载入史书的资质。
  因此,假如一个人感觉到,当下的社会和人心是缺乏公正的,那么,正该以自身的公正不阿,去填充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因为,“事在是非,公无远近”,无论是社会的公正、还是人心的公正、还是历史的公正,追本溯源,都是要依靠每个人自我的公正。(文/曹雅欣;书法/张瑞龄;来源:子曰师说)
特别感谢:书法家张瑞龄先生
[责任编辑:您现在的位置: >
> >> 正文内容
关于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的通知
审核发布:教育局信息中心作者:秘书股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 16:41 点击数:
&&&普教发〔号&&关于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的通知&各教育组、市局直属各学校:根据中共普宁市委宣传部、普宁市总工会、共青团普宁市委《关于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的通知》(普团[2014]18号)精神,市委宣传部、普宁市总工会、共青团普宁市委决定在我市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主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和实践,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启迪和引导广大师生增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二、参赛对象全市所有教职员工、学生,比赛分青少年组和教职工组进行。三、参赛要求1、作品要求紧扣征文主题,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内容健康,语言流畅优美。2、文章体裁不限,报告文学、政论综述、诗赋散文、理论文章等均可参赛。3、字数:青少年组1000字左右,教职工组1500字左右,诗歌、散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字数。4、必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参赛资格并在我市教育系统通报。四、评奖办法本次征文活动将聘请作家、学者、理论专家等组成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市教育局组织。此次教育系统初赛设置奖项共四个等次20名,其中一等奖2名(青少年组、教职工组各1名,每人奖金300元,荣誉证书一份)、二等奖4名(青少年组、教职工组各2名,每人奖金200元,荣誉证书一份),三等奖6名(青少年组、教职工组各3名,每人奖金100元,荣誉证书一份)和优秀奖8名(青少年组、教职工组各4名,每人荣誉证书一份)。初赛结束后,教育局将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及奖励,并从初赛获奖作品中推荐2―4篇优秀作品参加市级复赛。此外,获奖作者名单和部分获奖优秀作品将在《普宁教育》和普宁教育信息网刊登。五、征文时间即日起至9月18日。六、其他事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并于9月18日前将推选的优秀作品以word电子文档格式发送至邮箱,邮件请注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字样,来稿请在电子文档设置封面并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名称、作者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联系人:周&盼,联系电话:。&&&&&&&&&&&&&&&&&&&&&&&&&&&&&&普宁市教育局&&&&&&&&&&&&&&&&&&&&&&&&&&&2014年9月2日&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微信上扫一扫,关注普宁教育:gdpnjy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_网易新闻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公正不仅是引领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也居于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是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最大公约数之一,也是集结最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改革瓶颈的关键因素。
作为核心价值的公正
人们关注公正,主要是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给每个人所应得。公正强调给每个人以其所应得,表现在每个人的付出与每个人所得之间保持一种比例上的平等。真正的公正要求: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公正涉及的问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凡是涉及到相对稀缺的资源在一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占有的关系,就都存在着对这种分配和占有是否公正的追问。公正最终指向人们对各自权利与利益的衡定。
在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承受力逐渐下降,这导致了以维护利益为核心的各类冲突的快速增加。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党提出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其中,公正则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能否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只在于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体现于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配上。但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发展“病症”也越来越严重,各种社会不公频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的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现阶段,以公平正义为准则,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公正共享式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公正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而公正占据着基础地位。
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公正存在着天然的正相关。国家的富强不是仅仅表现为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更表现为全社会的凝聚程度,全体国民相互认同程度。如果离开了公正,财富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一个社会越丰裕,则社会越离散。没有公正的富强,就如同是一堆没有骨架的腐肉。反之,一个社会的各种治理制度越公正,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社会则会因此真正地体现出强筋健骨的强大。
公正是民主的内核。公正是政治制度的首要美德。政治制度根源于反映不同利益表达的经济关系之中。不同的利益群体能否公正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是政治制度合理性的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公正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在民主政治的价值构成体系中,公正是民主政治的第一性价值,并构成民主政治的价值基础;而平等、自由、秩序与安全等现实价值目标是民主政治的第二性价值,它们来自于公正并受制于公正,是民主政治的具体价值内涵。为了体现公正,应该兼顾自由、平等、秩序与安全。
文明源自对公正价值的认同。文明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个人道德完善。它是现代公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法律素养所呈现的精神、行为状态,是公民个人精神风貌的写照。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文明体现了公民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追求的统一。在追求文明的征途上,如果没有公正贯穿其中,任何希图以所谓的文明方式来解决信仰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及其环境之间等发生的冲突与不和谐,只可能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只有以公正为导向,以人类可持续发展及其全球和谐为目标,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和迈向更高的文明。
和谐是公正的重要表征。和谐的价值之所以广被重视,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着差别,存在着不平等、不公正的问题。因此,从公正出发,在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的方式富起来的同时,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工具进行社会调节,促进社会公正,是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只有注重社会公正,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自由是公正的应有之义。自由是一个人本质力量和自由个性发挥程度的主要标志,它是人类发展的助动力。然而,自由与公正相比,公正的价值优先于自由。只有在每个人自由追求自身目的的社会中,个人的才智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促进人类知识和社会福利的增长。只有为多数人享有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没有公正的自由,注定是少数人的自由,社会最终将演变为专制。公正是自由实现的前置条件,只有在相对公正的社会中,自由才可能真正实现。
平等是公正的内在要求。平等是特定制度安排下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的平等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公正的外在形式。现代社会进步的实质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过程。在平等与公正的价值排序中,公正优先于平等。如果将平等的价值凌驾于公正之上,它可能恰恰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我们曾经追求过的“一大二公”,实行“大锅饭”式的平等,严重挫伤了民众的积极性,导致了生产力的大倒退。历史已证明,只有在具备公正的前提下,平等才能真正实现。
法治是公正的具体体现者。法治包括立法、执法、司法三个组成部分。立法必须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中寻找平衡。法治的正当性的获得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执法公正是法治实施的关键,它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对任何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应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等,均给予同等的保护。司法公正是法治实现的保障。“法治”为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是社会公正的主要载体。
从公民层面看,公正是爱国和敬业的保障。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我们不能仅仅要求每个公民基于道德的义务而爱国,更要唤起公民因理性认知而爱国。因而,依循公正与法治的原则改革与完善制度,正是培育爱国价值的入手处。对于各级国家机关来说,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激起国民爱国热情的具体力量。国家为每个公民平等公正地提供公共产品,约束自身的权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各项制度更坚定地维护社会公正、恪守法治原则,正是促使爱国敬业得以长久自愿、发自内心的根本措施。
诚信与公正是辨证统一的。如果个人没有诚信,就谈不上社会的公正;如果社会不公正,个人诚信就缺乏社会氛围。诚信的个人可以造就公正的社会,公正的社会也会给个人诚信提供最好环境。在一个既诚信又公正的时代,个人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
友善是个体公正道德情操的体现。友爱、信任等道德情感和道德品格离不开公正的土壤。尽管社会公正和人际友善,一个突出理性,一个突出情感,但它们并非是绝对对立的。相反,二者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公正既体现在平等实现个人自由的社会保障中,也体现在人际交往的道德情感中。人对公正的追求,意味着人的生活意义很大程度上生发并寓于相互肯定、扶持、友爱的人际关系之中。公正有助于个人之间健康的、建设性的互动,因而也就意味着人们的共生与共荣。
将公正的价值化作制度的保障
首先,公正的价值有赖于全社会的崇奉和践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规则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要破除那种“破坏规则才能获益、承担责任就会吃亏”的意识,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机会主义和权力寻租行为,维护社会正义。树立只有遵守规则,担当责任,才能收获公正的理念。
其次,通过推动各项制度的落实来保障公正的实现。建立以公正为基本原则的一系列制度,走民主法治之路,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建立,将各种形式上的制度变成实质的结果,正是检验公正与法治能否落实的重要标准。
第三,构建公平地保障各种权益的社会体系。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赋予公民平等的选举权、表决权,公正地立法,公正地执法,坚持司法公正,将矛盾冲突化解于体制内,这些都是民主政治有序性的保障。要通过维护公正、加强法治,努力消除各种差距,以公正和法治为核心的基本规则,促使各利益群体之间进行相对平和的协商对话,不断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公正价值贯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作者系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
字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三个价值取向,是公正。
  公正,就是公平与正义。公正,既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去树立,构建社会的准则;也要从历史和文化方面去梳理,实现人心的教化。以国学的视角谈公正,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探讨。
&&&(一)社会公正
  社会层面的公正,在国学里很早就开始论述了,历朝历代的思想者,全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何为公?“公”是与“私”相对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的《礼记》里,就有过这样的理想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施行的意思是说,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得以施行的时候,就是天下为人们所公有的时候,这样就是大同社会。而“公有”的对立面是“私有”,如果社会制度仅是为维护统治者私人而设置的,那么就不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所以宋代学者朱熹说“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国家兴盛之道,在于社会制度要为广大的公众利益服务,统治阶层不能一味私心为己。因此,“公”的本质,是以芸芸大众为重心。
  而“正”,是与偏、倚、歪、斜相对立的概念,宋代欧阳询曾说“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他所说的“一言”,其实就是针对制度发出者、也就是针对社会统治者说的。当我们的社会是以追求正义为使命、以崇尚正直为理想的时候,歪风邪气就吹不灭浩然正气。
  公正,意味着要以理性之心、文明之心来对抗人性中生就存在的私心和偏心,公正的艰难在于,要与每个人心中的偏私本性作对,因此仅靠人性自觉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人们渴望用整体社会的公正力量来制约某些个体的偏私邪念,使公众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不因某个人的自私而使大众权益受到侵犯。正因此,社会的公正才显得如此重要。
  而为了实现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历史上的为政者都在不断地思考着、不停地努力着。从战国开始,荀子告诫人们“公生明,偏生暗”;到晋代傅玄写下“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及至唐代房玄龄说“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又至宋代苏轼作文写“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乃至明代方孝孺所云“公其心,万善出”;再到清代王夫之所言“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些历史上的王佐之才与学者大家,无一不把社会的公正看做是治国之要、兴国之道。
  所以说,呼吁和构建一国之公正,这是历朝历代的为官者与为民者、施政者与受政者共同的社会理想,是中国历史如同接力棒一样不辍探索实践着的思想传统。
&&& (二)人心公正
  制度的公正,是全社会的理想,但这样的理想社会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所以才会有历史上那么长时间里的那么多政治家都在不断论述着这个问题。那么,当制度公正未能圆满如愿的时候,人们在生活中该祈求于何方的公正呢?这个时候,中国社会里的舆情就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舆论的公正、人心的公正,在补充着制度公正的缺漏。
  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唐代名相姚崇就说“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很多人和事,在当时的法令制度中、在当时的官方制裁下不能得到公正的审判,然而是民间给予了它们公正的对待。
  比如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由于宋高宗政权希望能与金国进行罢兵和议,便必须按照金国意愿杀掉一力主战的军事将领岳飞,因此,已经收复了部分山河的岳飞及其长子和将领全都被杀。悲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的岳飞,虽然他的精忠报国未能换来朝堂法度的公正相待,然而却博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戴。早在为岳飞定罪之时,众多臣僚就为他力辩,声讨着以“莫须有”理由论处岳飞三人的秦桧,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而众多的军民百姓,更是为岳飞悲泣鸣冤,从后世多处可见的岳王庙和大存世量的纪念诗词,都可以看出民间力量对正义的维护、对英雄的歌颂。正如岳飞在供状上留下的八字绝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二十年后,宋孝宗为岳飞平反,重新礼葬,后来南宋朝廷又对他多有追封,这份史称“千古奇冤”的莫须有之罪,终于在公正的呼声中得到了昭雪。
  这是一件真实的历史事实,它印证着,公正虽可能在制度层面被人为地缺位,然而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人民大众层面,依然拥有着强大的基础。正因强权可能抹杀公平,民众才特别拥护公正。
  而在这种权力阻碍和群众诉求的反差里,对于公正的强调,民间戏曲故事里则体现得更多。比如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演绎着一个年轻的民间女子窦娥,遭人陷害被判斩首的故事。叫苦无门、诉冤无处的窦娥,在临刑前,怀着满腔悲愤唱起了一段著名的《滚绣球》,她唱道:“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这里指责的天和地,其实就代表着掌管人民生死命运的政权与司法,她怨怼的,是元政府统治下广大人民遭受的不公正命运。
  所以,作者关汉卿借窦娥的台词,把命运的公正权寄予给未知的冥冥苍穹,戏里说,如果窦娥真的是冤枉而死,就让那一腔热血不落地、全洒在空中白练上,就让这三伏天里飞霜雪、掩盖住尸身,就让这楚州大旱三年。后来,这三桩愿果然逐一应验,显示了窦娥在司法扭曲下的冤情。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文艺表现手法,然而《窦娥冤》剧目从元代开始便一直在民间广受欢迎地常演不衰,说明着大众对于公正的呼声何其强烈。在民众心中始终有一把衡量万物的尺子,这杆法尺,以广大群众为基座,以人心为秤砣,称量天下的正义与邪恶。
  所以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人们相信:当制度不公时,还有人民的公正在体现判决;当法度不明时,还有人心的公正会昭如明镜。而傅玄进一步说“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保持人心的公正,必能等来制度的公正,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信条。
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李雪芹喜欢的体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1000字_学习帮助_爱派科教答辩网
喜欢的体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1000字
编辑: 爱派科教答辩网 &&&来源:用户发布&&&发布时间:&&&查看次数:26
有人知道喜欢的体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1000字,谢啦。
【探讨解答】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100...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
社会主义五百年1000字作文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学章回演义的体裁形式,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以及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内容熔于一炉,以文学的笔调娓娓道来。 本卷介绍评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程,讲述自1516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等多位空想...
青少年书信比赛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为题的书信稿100...
青少年书信比赛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为题的书信稿1000字左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许现在的我们翅膀还是稚嫩的,谈不上为国贡献,谈不上敬业奉献,但作为中小学生我们能做的还很多很多。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征文1000字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
学习帮助相关
更多相关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发布,本站无法保证其部分内容的正确性,请用户一定仔细辨别。
[] &&[联系QQ:885&971&98] &
黑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