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最准确的天气预报报怎么不准啊,推荐个准确的吧

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
日15:06&&&来源:
E-mail推荐:
制图:许滔
天有不测风云。进入夏季,随着高温、雷雨、台风等快速变化天气增多,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需求也在增强。不过人们大都也遭遇过预报不准的情况,比如预报多云,却下了暴雨,被淋成落汤鸡,一些网民调侃“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
其实,天气预报不准已是老生常谈。2005年,北京预报台风“麦莎”袭来,很少遭遇台风的北京全城戒备,结果老天开了一个玩笑,麦莎拐弯而去,北京只下了几滴毛毛雨,“台风没有进京证,进不了北京”的段子不胫而走。2012年“7?21”水灾之后,北京接连发布暴雨橙色预警,结果同样是虚惊一场。这样“空报”的结果人们最多调侃几句,而一旦漏报极端天气,就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危害巨大。
然而,与人们的直观感受不同,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高达86.5%,在许多行业的应用方面超越欧美发达国家。那么,天气预报是怎么作出来的?我们怎样看待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未来天气预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天气预报 究竟如何作出
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法是数值天气预报,即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天气预报降水概率70%,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气象台有10个预报员,领导问明天下不下雨,结果7个举手下雨,3个认为不下雨,降水概率70%。
这当然是网民的调侃。那么真正的天气预报是怎么作出来的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介绍说,现在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
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数值天气预报作为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我国于1959年开始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天气预报。运用数值预报,2012年,我们国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达86.5%,可以对未来6至7天的天气作出预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13.5%的不准确?其实道理很简单,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系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计算方案里面有很多数据是变化和不够精确的,我们对大气物理规律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解释说,负责初始数据的观测站未能达到理想所需,这给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打了折扣。理想情况下,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层面需要数量级达到106至107的观测站。而现实中,这个数值仅为103至105。而且,观测站分布极不均匀,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就很少。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即使国内的观测点很密,周边国家达不到要求,也会影响初始数据。
除了观测站点的数据局限性,仪器观测误差与计算误差也十分可观。从加工程序来讲,由于数值预报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求解之上,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计算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我们只能努力通过对物理过程的精确认识让模式更接近真实大气,但它不是真实大气环境的还原,所以基于这个模式所计算出的大气未来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张庆红说。
不同地理环境也对预报准确度影响深刻。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湖泊、农田、城市等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同。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会增加16倍,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通过他们的分析、验证与经验再次订正。“这个时候,气象预报员不像‘科学家’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张庆红说。
(责编:杨丽娜、赵晶)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天气预报为什么报不准 | 气象万千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3425人加入此小组
写在前面的话:刚来果壳两天,发现果壳果然神人无数,在下才疏学浅,发个新帖试试水,错误之处还请各位大神斧正。 天气是大家很关心的生活话题,天气情况如何关系着大家对于未来活动的规划。而规划的重要参考就是天气预报。但是天气预报并不是向大家想象的那样报什么就是什么,最简单的就是预报明天下雨,而事实却是晴空万里。所以会有很多人吐槽,国家花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却始终报不准,白养气象局了。当然我敢说气象局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总是想把预报做的准确,但是限于很多原因,预报员也无可奈何。那么,天气预报不准到底是为什么呢? 宏观的物体运动满足于物体的运动定律,比如你把一块石头往前扔,考虑最简单的情况,这块石头会按一个抛物线运动,最终掉到地上,这块石头的抛物线我们也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等计算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了解它运动的规律来预报它的运动路径。大气也不例外,它也是按照一定的运动定律在运动着,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运动规律,就可以对大气做预报,大气的运动方程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也推导出来了,给大家看一下。 如果大气的运动的方程也像1+1那样简单,那么预报员的压力可能也不会那么大,但是实际上却是上面图中的,这是一组高度非线性的方程,运用现有的数学知识得不到它们的解析解,简单的说就是这个方程解不出来。 既然大气的运动方程解不出来,那我们就无法知道大气下一时刻会怎么运动。那该怎么办呢?答案是近似。运用数学的方法将方程线性化,舍去影响比较小的项,保留影响大的项,这样方程组就可以解出来。但是一旦近似就会有误差,换句话说,从原理上天气预报是永远不会百分百准确的。而且现实中的大气运动过于复杂,科学家们在推导运动方程的时候也是采用了各种近似的方法。这也是天气预报不准的原因之一。 天气预报不准的另一个原因,源于预报数据的采集。 现在我们有了大气的运动方程,没有数据的话,还是不能用方程做预报。 既然要数据,那就得有观测站。中国的领土有960万平方公里,观测站算上最简陋的一共加起来也不会到五位数,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个地方每时每刻的气温,湿度,风向等数据的值,这说明一个观测站的数据要代表一片区域的情况,但是这片区域的天气情况会是一模一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说不定东边下雨,西边是艳阳天。预报所用的数据不准的话,那么做出的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可想而知。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是观测站的加密,但是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显然不是想建观测站就能建的。 现在预报方法主要是数值预报加上人为修正。数值预报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把运动方程编程放到计算机里面,再把观测数据导入进去,用计算机运算未来时刻的天气情况。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有什么,看起来挺简单的样子。但是数值预报的运算量实在太大,有多大呢?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就是新闻上会经常说的每秒多少千万亿次的那种计算机,除了在军事上运用,最需要的也就是气象局了。如果没有运算速度快的计算机,那后果很有可能就是你要算明天的天气情况,但是运算结果却要等到后天才能出来,那这样的数值预报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且数值预报的结果也不是把每个地方都能算出来,它同样是用一个点来代表一片区域。而且由于一些原因,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也不可能无限的减小。 造成天气预报不准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由于知识有限,本人也只是总结了以上这么多,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文章写的也是比较仓促,可能也会有错误,还请大神们及时指正。
+ 加入我的果篮
气象爱好者,大气物理专业
引用 的话:我觉得TC的气象局现在做的远远不够,就算因为混沌的原因长期预报不准确,短时(当天)的预报还是能做到很靠谱的这篇博客第一段的原话是这样的:“目前,我国一般降水的预报准确率在80%左右,暴雨24小时预报的准确率大概是19%至20%,在相同算法下,美国的暴雨预报准确率是22%。” 不知道博客作者用一个省略号断章取义是何居心,这样低端黑很没意思。中国气象局跟美国比确实做的很不够,数值预报水平大幅落后于美国,不过欧美的数值预报全球共享,所以短期预报(3天以内)水平也不会差美国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差距在短时临近预报(12小时以内)上,气象站密度、雷达分辨率、信息发布和传递能力都不如美国,特别是信息发布和传递能力,有时候即使气象局监测到了雷暴的发展,也做不到让所以民众都知道。
蝴蝶菌感觉很威武
地质学硕士生
楼主至少还有个公式。像我地震局,连一个描述地震的公式都没有,还要求俺们预报地震。。。忧桑的很
我觉得TC的气象局现在做的远远不够,就算因为混沌的原因长期预报不准确,短时(当天)的预报还是能做到很靠谱的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央气象台介绍,“目前我国一般降水的预报准确率在80%左右.....而相同算法下,美国的暴雨预报准确率是22%”。我不禁大吃一惊。 我1998年去美国,住在北维吉尼亚,刚去的时候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对夫妇(王长洲/吴玉)share一套房子。我很惊奇的发现,他们每天早上都会听当地电台的天气预报,然后根据预报的情况,或者带伞,或者不带伞。由于国内的天气预报从来不准,我很惊讶他们的做法。他们告诉我,美国的天气预报非常精确。我于是特意注意了一下当地电台的天气预报,是精确到了下午几点到几点之间在本地的什么地区会有什么雨,比如有一天当地电台说下午3点左右会在fairfax city地区(当时我们居住的小镇)有小雨,果然就在下午3点左右下了雨。于是我也逐渐养成了在美国听天气预报的习惯,也习惯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如果有一次天气预报错了,大家会非常不高兴,会抱怨,甚至老美会打电话去投诉。 回国后,尤其是回到上海后,又已经逐渐习惯了国内不准确的天气预报。我开车下班回家时习惯听小林和沈蕾主持的“阿拉上海人”,里面每个小节的开头,小林总会将从气象台获得的最新的天气预报告知大家。今年7月份有一段时间上海气温很高,每天就听小林说明天会下雨了,气象台说明天局部地区有雨;我这样听他说都连着听了4天,可我每天在上海浦东上班,一滴水也没有看到从天上落下来;感觉小林也没有看到,因为每天他都会自嘲的说,我们也没有看到雨,不过也许上海的其他地区下雨了,因为是“局部地区有雨”嘛。 也许中央气象台所说的这个预报准确率在80%,就是指这种“局部地区有雨”吧。其实,这样说来中央气象台还谦虚了,他们只有每天预报说地球局部地区有雨,那么预报率就可以达到100%了。
我在美国居住的fairfax city 只有徐汇区那么大,美国在1999年就可以精确到这么小范围而且可以按时段的预报。我们现在据说也发射了不少气象卫星了, 天天还在说上海局部地区有雨,上海市区面积在不断扩大,这个局部地区到底是哪里?局部地区到底何时有雨?我们的气象台除了一堆高科技的设备,然后拿自欺欺人老百姓都不相信的谎言自我满足,能否真的做些对老百姓有意义的事情呢。 BTW:我的手机上面也提供气象预报,据说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的数据连的,每4小时更新一次。上面会显示未来4天的天气预报。我也基本上不太看,因为实在是不准。
引用 的话:楼主至少还有个公式。像我地震局,连一个描述地震的公式都没有,还要求俺们预报地震。。。忧桑的很这·······不会吧,再怎么说也是气象局啊
气象爱好者,大气物理专业
引用 的话:我觉得TC的气象局现在做的远远不够,就算因为混沌的原因长期预报不准确,短时(当天)的预报还是能做到很靠谱的这篇博客第一段的原话是这样的:“目前,我国一般降水的预报准确率在80%左右,暴雨24小时预报的准确率大概是19%至20%,在相同算法下,美国的暴雨预报准确率是22%。” 不知道博客作者用一个省略号断章取义是何居心,这样低端黑很没意思。中国气象局跟美国比确实做的很不够,数值预报水平大幅落后于美国,不过欧美的数值预报全球共享,所以短期预报(3天以内)水平也不会差美国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差距在短时临近预报(12小时以内)上,气象站密度、雷达分辨率、信息发布和传递能力都不如美国,特别是信息发布和传递能力,有时候即使气象局监测到了雷暴的发展,也做不到让所以民众都知道。
引用 的话:这篇博客第一段的原话是这样的:“目前,我国的预报准确率在80%左右,24小时预报的准确率大概是19%至20%,在相同算法下,美国的预报准确率是22%。” 不知道博客作者用一个省略号断章取义是何居心,...哇,好专业
大气运动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天气预报永远不可能完全准确的。只能不断提高
从周一到周三,预报每天都说有雨~周一周二没有下,不知道今天会怎么样~热气腾腾的小太阳
引用 的话:从周一到周三,预报每天都说有雨~周一周二没有下,不知道今天会怎么样~热气腾腾的小太阳可以多多参考各种气象预报,包括微博等专业气象人士的社交工具
终于觉得我上学期选修的课程没有白学了,竟然大部分能看懂了。预测不准的原因基本上就是楼上诸位说的:1、方程的近似或是模型的选取;2、观测技术手段不足;3、数据不足;3、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确实如 所说,短期预报其实准确率相对高些。而且,最好还是要注意一下预报的区域尺度大小。
我感觉我国当前对大尺度和中 α尺度的天气过程预报准确度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但相当比例的强天气过程,比如说暴雨吧,是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更小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引发的,而我们对其中的机理研究并不是十分透彻。这也是美国的暴雨预报准确率也只有22%的原因:内部结构都还不清楚,怎么能预报好强天气过程的分布呢。而且我国的下垫面(通俗讲就是地形还有地表水陆分布城市分布植被分布之类之类)和美国的并不一样,也会激发出和美国经典模型不一样的结构。要研究这些天气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强天气生成机理,那就必须要先进行观测。很多时候观测数据才是最重要的:理论机理聪明些的人都能搞,但搞出来的东西对不对必须要通过实际观测的检验,而且实际观测就是一是一二是二,要比模式运行出的结果可信度更高——不是说数值模式不好,而是数值模式通常因为计算速度的要求,很多情况下模式结果的分辨率都在几公里,而想要让某些小系统在模式结果中反映出来,结果分辨率至少也要达到几百米的水平,甚至是几十米。这样你让具体气象台用几十米分辨率的数值模式?等算出来人家天气早就过去了。(所以能把模式细化到几十米的分辨率这其实是非常幸福的,非常非常幸福的。)然后……然后我就只能眼巴巴看着文献里美国的各种大型观测试验了,看人家机载雷达飞啊飞探空dropsound扔啊扔然后数据资料出啊出结构分析多啊多真的是让人只能咬手绢。我也不求机载雷达了。就算是在地上跑的雷达车,来他几辆也好。就像江淮地区的龙卷风观测,没有移动车载雷达你做个毛线,多普勒雷达站就这么多也不是全无死角(全都是血泪,但可惜这些设备一个个都死贵死贵的,而且据我所知国内尚不能生产。如果能生产制造的话我一定双手双脚支持把全国多普勒雷达都换成双多普勒的TvT)
天气预报真的是无语,江苏宜兴报没雨,今天却下起了中雨,只有大雨到暴雨才能准确,我看不是天气预报是天气乱报,还不如农村的土办法报天气灵。来自
天气预报真的是无语,江苏宜兴报没雨,今天却下起了中雨,只有大雨到暴雨才能准确,我看不是天气预报是天气乱报,还不如农村的土办法报天气灵。来自
既然不准就么必要养那么那么多的闲人,亏老百姓的交税钱呢!来自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新闻源 财富源
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
&&&& 05:40
  天有不测风云。进入夏季,随着高温、雷雨、台风等快速变化天气增多,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需求也在增强。不过人们大都也遭遇过预报不准的情况,比如预报多云,却下了暴雨,被淋成落汤鸡,一些网民调侃“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
  其实,天气预报不准已是老生常谈。2005年,北京预报台风“麦莎”袭来,很少遭遇台风的北京全城戒备,结果老天开了一个玩笑,麦莎拐弯而去,北京只下了几滴毛毛雨,“台风没有进京证,进不了北京”的段子不胫而走。2012年“7·21”水灾之后,北京接连发布暴雨橙色预警,结果同样是虚惊一场。这样“空报”的结果人们最多调侃几句,而一旦漏报极端天气,就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危害巨大。
  然而,与人们的直观感受不同,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高达86.5%,在许多行业的应用方面超越欧美发达国家。那么,天气预报是怎么作出来的?我们怎样看待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未来天气预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天气预报 究竟如何作出
  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法是数值天气预报,即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天气预报降水概率70%,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气象台有10个预报员,领导问明天下不下雨,结果7个举手下雨,3个认为不下雨,降水概率70%。
  这当然是网民的调侃。那么真正的天气预报是怎么作出来的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介绍说,现在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
  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数值天气预报作为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我国于1959年开始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天气预报。运用数值预报,2012年,我们国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达86.5%,可以对未来6至7天的天气作出预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13.5%的不准确?其实道理很简单,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系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计算方案里面有很多数据是变化和不够精确的,我们对大气物理规律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解释说,负责初始数据的观测站未能达到理想所需,这给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打了折扣。理想情况下,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层面需要数量级达到106至107的观测站。而现实中,这个数值仅为103至105。而且,观测站分布极不均匀,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就很少。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即使国内的观测点很密,周边国家达不到要求,也会影响初始数据。
  除了观测站点的数据局限性,仪器观测误差与计算误差也十分可观。从加工程序来讲,由于数值预报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求解之上,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计算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我们只能努力通过对物理过程的精确认识让模式更接近真实大气,但它不是真实大气环境的还原,所以基于这个模式所计算出的大气未来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张庆红说。
  不同地理环境也对预报准确度影响深刻。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湖泊、农田、城市等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同。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会增加16倍,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通过他们的分析、验证与经验再次订正。“这个时候,气象预报员不像‘科学家’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张庆红说。
  为什么会感觉预报不靠谱
  人们感慨,没活多少年,N年不遇的极端天气却赶上好多次了。事实上,科学家和公众的评判标准有很大不同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天气预报说,某地有50年不遇的暴雨,某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于是人们感慨,没活多少年,N年不遇的极端天气却赶上好多次了。这样的感慨多了,人们会越来越觉得天气预报“不太靠谱”。
  事实上,公众和科学家对天气预报认识上的不对称,导致了很多误解,这也是天气预报有时候跟人们的直观感受偏离的重要原因。
  比如,科学上对“N年不遇”的极端天气,有明确的定义,天气条件符合了定义规定的条件,就是“N年不遇”,而不是人们理解的“N年才会遇上一次”。当然,总体上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在增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安民说,有研究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的概率会增大,陆面和海洋蒸发加强,这样就加强了大气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大量的水汽留在大气里,所以就更容易发生跟降水有关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比如,对于高温预报,很多人相信有一个规定,38度以上算高温,工厂要停工,学校要放假,因此,天气预报很少报38度以上。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明确否认了有这一规定。他解释说,人们在大街上感觉温度超过了40度,但天气预报说最高只有37度,事实上预报的温度是北京南郊观测点草地上百叶箱里面通风避风环境下的温度,所以跟人们的直观感受会有不同。
  比如,天气预报常常使用“局部地区”的表述,有人调侃说,“局部地区”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天气预报天天说那里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好在我们没有生活在“局部地区”。随着监测预测水平的提高,天气预报中这种模糊性的表述会不会减少一些?
  李泽椿介绍说,我国气象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比如辽宁做到乡镇,后来又往细里做,但是预报越往细里做,越涉及到很多问题,既有研究过程,也有组织过程,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
  宋英杰认为,公众要调整对天气预报的心理预期值,因为哪怕观测的要素再多元,层次再丰富,网格再细密,都不可能穷尽这世界上的山山水水、所有的情景和细节,我们地形太复杂了,而天气变化太“狡猾”了。他特别理解预报的时候会采用一些模糊语言,因为有时候说得特别细致,结果没有吻合上,反倒令人产生怨言。
  张庆红说,从科学角度看,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每一天的准确程度都不一样,依赖于那一天的误差。总体上看,大尺度天气系统比小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更准,冬天气旋、雪和夏季台风来的时候,这些预报比较准,而夏季雷暴预报准确率就没有大系统准。
  该如何利用好天气预报
  作天气预报追求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准确,二是及时,三是利用,我国的天气预报在考虑各个行业的利用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对老百姓来说,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就能更好地利用天气预报。比如出行时尽量选择天气对所用的交通工具影响不大的时间,比如根据预报更好地安排工作。一般人们关注的是24小时预报,却没有养成看临近预报的习惯,事实上气象部门会不断更新预报,越临近的预报,准确度也就越高。
  李泽椿院士介绍,作天气预报追求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准确,二是及时,三是怎么用好它,我国的天气预报在考虑各个行业的利用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我们解决高速公路上的预报,解决农业干旱中转折性天气的问题,解决减灾救灾、重大活动的专门预报问题,这些方面领先国外。我们所有预报都是着眼于满足群众的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最重要的。”李泽椿说。
  对于今后天气预报的发展方向,段安民认为,天气预报要向更短时间和更长时间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短时临近的精细化预报,这是公众都很关注的。什么时候、多长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降雨会落在哪里?另一个,公众会关注更长时间的天气预报,像10天以上的长期预报,比如说这个月的月末天气情况是什么样。”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对不够准确的预报进行修正,气象台滚动发布的预报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政府部门及公众应该养成随时关注天气的习惯,把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长期的对气候的预测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如何把未来10天、半个月的天气预报出来,我们的空间还很大,”段安民表示,现在初步预报在15天之内,超过15天就没有预报基础了,“在15天到1个月之间,这段时间的预报,既依赖于初值,又依赖于边界值,但初值逐渐影响变小,边界值比如陆地、海洋、冰雪等的影响逐渐显现,这样的预报是最为困难的。”
编辑:罗伯特
高清图集赏析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的?_百度知道
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的?
不是绝对发生,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地形和季节特点:短期天气预报(2~3天)。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是大概率事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蜀山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风云时刻在变换,就像再精密的仪器也会有误差值
如果每次报的都准的话 哪就可以买彩票了
天有不测风云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天气预报不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