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蒜素在果树上的应用能与有益菌的生根剂混用吗

细菌性杀菌剂你真的了解吗?
  药剂更替,谁将成市场主流?
  &&几种常用细菌病害防治药剂现状分析
  防治细菌病害的药剂类型并不多,市场上的产品也相对有限,但是这些药剂在植物保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可或缺。每一类药剂都有其固有的缺点和优势,随着种植结构和耕作环境的变化,不同的药剂在防治细菌性病害上的作用及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
  常用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目前,常用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类型,主要为有机铜类杀菌剂、无机铜类杀菌剂、农用抗生素、噻唑类和微生物制剂等,另外还有一些相对边缘化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如高锰酸钾、代森铵等无法成为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常用药剂。&
  一、有机铜类杀菌剂
  常见的有机铜制剂,包括噻菌铜(龙克菌)、络氨铜、松脂酸铜(绿菌灵、绿乳铜、铜帅)、琥珀酸铜(DT)、壬菌铜(金莱克)、喹啉铜(海正千菌、必绿)、噻森铜等。该类杀菌剂对一些细菌性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噻菌铜使用较多。
  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更加安全,一般不会产生药害,花期和幼果期也可以使用;使用范围和时间广泛,水稻、蔬菜、瓜果等都可以适用;含铜量比较低,不会引起螨类的增殖,铜素的累积小;可混性好,使用利便,减轻负担。有机铜制剂的缺点是价格普遍较高,是市场的后来者。
  近几年,有机铜类品种由于有较好的混配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市场占有率提升速度较快,在防治细菌病害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是近十年来的新兴药剂。
  二、无机铜类杀菌剂常见的无机铜类杀菌剂包括: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铜大师、靠山等)、波尔多夜、氧氯化铜(王铜等)。
  市场上常见无机铜制剂品种介绍
  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效果快,价位较低,成本上有比较优势。其缺点是容易产生药害,在花期和幼果期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可混性比较差,传统的铜制剂多为碱性,不能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需要单独使用,增加了用工成本,而且极易错过最佳病害防治期。其中,中性(PH=7)的无机铜制剂,有着更好的混配性。
  在市场方面,无机铜类杀菌剂市场比较乱,利润空间小,同类铜制剂竞争激烈;治疗的效果不强;在水稻上不容易使用,属于比较传统的细菌病害防治药剂。当前也有一些优秀的铜制剂,实现了杀菌力、持效期和对作物安全性的有机统一。
  三、抗生素类杀菌剂
  抗菌素类杀菌剂,使用比较普遍的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金核霉素、盐酸土霉素、放线菌酮、中生菌素等,都是当前应用较广的主要抗菌素品种。
  使用农用抗菌素,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病害选择适宜的用药方法。如对土壤传染的植物病害,可用其作土壤消毒剂;对种子、苗木传染的植物病害,可用抗菌素进行浸渍,如浸种、浸根、浸苗等,或苗床喷晒;对农林作物地上部分病害, 可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植株喷洒;在果木上使用,主要将其制成油膏,用以防治细菌性溃疡。
  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市场比较普及,不做宣传,产品也可以卖出;内吸、治疗效果比较好,缺点是使用的历史时间较长,产品抗药性强,有些需要考虑安全性,抗生素的累积残留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安全。抗生素类的农药,当前已经受到国家清理登记政策、公害残留及抗生素滥用等方面的管理、限制和约束,其中,农用链霉素已经明确规定于2016年后会被取消登记。
  四、噻唑类
  噻唑类包括叶枯唑、噻唑锌等,是中国创制型化学农药,最早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但白叶枯病已不是重要发生病害;近年因为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细菌病害发生普遍,才又焕发活力;该类化合物在离体条件下无杀菌活性,对土壤中细菌防治受限;同质化竞争普遍,是防治植物细菌病害常见产品。
  五、微生物制剂
  活性微生物制剂,如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芽孢杆菌等,已经成为新兴发展的微生物制剂。
  此类生物农药一般对环境安全,对土壤有改良作用,可保障食品、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但是农户的市场接受能力稍差。
  目前这类新兴的微生物制剂,受到无公害蔬菜基地、出口蔬菜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的追捧和欢迎。这是一个值得农资人关注的新兴药剂市场。近几年内,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占领国内市场,就会有国外大公司进入。
  细菌性病害单剂产品的市场分析
  目前,根据农业部《农药登记公告》、农药检定所《农药电子手册》等资料查询得知,防治细菌病害的主要药剂有:噻菌铜(龙克菌)、叶枯唑、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中生菌素、乙蒜素、春雷霉素、申嗪霉素、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王铜、波尔多液、硫酸铜钙、琥胶肥酸铜、乙酸铜、噻唑锌和噻森铜等。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公开资料,笔者查询了单剂的登记现状,并根据市场反馈和业内人士的介绍,对以下单剂,作出简单的市场分析。
  1、噻菌铜(龙克菌),国内仅有浙江龙湾化工独家登记并生产原药,已经正式登记了8个农作物11个病害,在防治细菌病害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果类(西瓜)、花卉(兰花)、水稻、棉花和烟草等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目前已经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十分畅销。其中在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上已在受理登记中。
  2、噻枯唑(叶枯唑),目前国内只有12家企业登记。浙江龙湾化工日产95%叶枯唑原药3吨。20%叶枯唑WP,对水稻500倍稀释喷雾,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但是,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逐渐地失去其原有的地位,故需要更新换代。
  3、氢氧化铜,国内有家22家企业33个登记证件,但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其中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噻唑锌,是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有1个原药证件,5个产品登记证件。目前也只有浙江新农化工一家在做,效果和市场反馈在一些区域反应不错,有待进一步验证,现已广泛应用于柑橘、水稻、各类蔬菜、桃树、芒果、瓜类、中药材等作物上防治多种细菌性病害,有望是未来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基础药剂。
  5、乙蒜素,国内有17家企业22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6、春雷霉素,国内有58家企业81个农药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对大豆、葡萄、柑桔、苹果等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地使用时应注意,对人畜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符合现代环保要求,适合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使用。
  7、农用链霉素,目前国内仅有3家企业的3个登记证件,是常见的防治细菌病害的抗生素类杀菌剂,在蔬菜(大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水稻和烟草上均有登记。过去曾经是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传统产品,近年来抗药性不断地增强,防治效果也不断地下降,加之登记企业比较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体系比较混乱,假货鱼目混珠。国家对农用抗生素的严格管理(被列为&处方药剂&),链霉素的前途令人堪忧,属于&夕阳型产品&,将于2016年6月被取消登记。切勿与碱性农药或污水混合使用。药剂使用时应现配现用,药液不能久存。
  8、中生菌素,目前有6家生产企业,22个登记证件。中生菌素的专利技术在中国快速成长,是目前仅限于防治农作物细菌病害的农用抗生素,与链霉素具有相同作用机制,完全生物源发酵制取的农用抗生素物质,具完全水溶性;国内国外试验测定,能杀灭和抑制99.95%以上的植物致病细菌;目前未发现敏感植物,混配药方便,施药方式灵活,喷雾、拌浸种、灌根都可以;中生菌素是防治植物细菌病害最有希望和最具竞争力的农用抗生素之一。
  9、王铜,国内有20家企业29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防治对象也比较多。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不能与硫代氨基甲酸酯杀菌剂混用。
  10、噻森铜,是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的专利,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1个原药登记证件,1个剂型登记证件。该制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番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桔溃疡病等农作物常见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不错。
  11、氯溴异氰尿酸,国内有10家企业12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杀菌谱也非常广泛,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害,都有一定的效果,属于&万金油&式的农药,但市场价格混乱,零售利润低,经销商缺乏动力。
  12、三氯异氰尿酸,国内有3家企业5个登记证。对细菌和真菌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勿与酸、碱物质接触,以免分解失效和爆炸燃烧。产品如遇碱、酸分解燃烧,应以砂石扑灭或采用化学灭水剂抑制。
  13、乙酸铜,国内有65家企业78个登记证件。复配(混配)登记主要防治病毒性病害,单剂登记细菌性病害比较少的。
  14、琥胶肥酸铜,国内有15家企业29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都比较广泛,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使用时药液浓度不得过大,否则易产生药害。
  15、多粘类芽孢杆菌,目前国内生产厂家2个,6个登记证件,是一种防治青枯病和枯萎病的高效生物农药。
  药剂更替,谁将成为市场主流?
  细菌性病害,虽然并不是一个被广为关注的大众化市场,但由于其巨大的危害性及难防治性,防治药剂一直在发生着更替变化。
  从业内人士提供的不同年份的药剂登记信息和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最新的登记信息来看,农用链霉素的登记不断减少,现在只剩3家企业,且到2016年6月全部到期;叶枯唑由50多家企业减少到现在的12家企业;无机铜制剂在国内登记的较多,氢氧化铜登记证件多达33个,王铜这几年登记证件相对稳定,不增不减,目前有20家企业的29个登记证件;春雷霉素从2009年开始登记,现在国内有58家企业正式登记,市场向好,另外一些微生物制剂的登记也有一定的增加。
  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张兵告诉记者,病害发生的特点通常是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即使专业的植保人员也很难准确辩认,因此对症下药便无从谈起,无法有效防治多种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综合性并发症。所以综合作用谱,防治效果,安全性及绿色食品的要求,卤代氰尿酸类和有机铜类应有较大发展前途。若论推广应用经验和产品应用技术的研究,当属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和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的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
  业内植保农技专家何钢龙也认为,有机铜类杀细菌剂,速效性稍微比无机铜差点,但是安全性非常好,在防治细菌病害的药剂中有市场优势。
  浙江新农化工副总范坤成表示,农用链霉素产生的抗性菌株表现为多重抗性,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和变异即将退市,给其他杀细菌剂产品留下较大的市场空间。加之无机铜制剂的安全性、混用性、诱发螨类危害等原因,其在杀菌剂中份额将逐步下降(无机铜制剂占杀菌剂市场的9%,占杀细菌剂的45-50%)。因此像碧生(噻唑锌)这类杀菌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混用、不易产生抗性、兼具治疗保护和保健补锌的新型杀细菌剂,将备受广大农户和经销商的青睐。
  绩溪农华副总王永远认为,春雷霉素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他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春雷霉素的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粉剂制剂湿润时间长的技术难题的攻关成功,其市场份额迅速得到提升。
  春雷霉素开发之初,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目前广泛应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桃树穿孔病、柑橘溃疡病等多种作物的多种细菌病害的防治。截止日,已有绩溪农华、吉林延边等9个春雷霉素原药产品处于农药产品登记有效期内。其销量每年都在逐步增加,市场覆盖率也在逐步扩大,并且最近几年的增长趋势日趋明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辽宁微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孙继斌则认为,各种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逐年加重及真菌、细菌混发的状况越来越多,四霉素的防治优势更加突出,四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活性非常高,同时对真菌、细菌病害都有防效,四霉素与其他农药的混配性非常强。随着农用链霉素登记的陆续取消,无机铜制剂的药害频发及混配性不好,四霉素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而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13届国际细菌学大会上,国内外专家在介绍细菌病害的化学防治时,主要推荐了有机铜制剂、无机铜制剂及部分农用抗生素等。在国外,主要还是以无机铜制剂为主;在中国,主要以有机铜为主(如噻菌铜、噻森铜、氨基酸铜、壬菌铜、喹啉铜等等),以无机铜为辅,兼有农用抗生素。
  浙江龙湾化工副总熊兴平从整体上向记者介绍了药剂更替的变化。在过去,传统防治细菌病害的药剂,主要使用无机铜制剂(硫酸铜、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氧氯化铜、王铜等等)、农用链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叶枯唑(叶青双)、代森铵及辛菌胺醋酸盐等。如今,防治细菌病害的主要药剂为有机铜制剂(如噻菌铜、喹啉铜、壬菌铜、氨基酸铜、琥珀肥酸铜、乙酸铜)及新兴抗生素(中生菌素、申嗪霉素、春雷霉素、乙蒜素)及微生物制剂(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杆菌)等。(注:本文笔者采访了多位在做细菌性病害企业的行业人士,做出的市场分析判断及观点,未必是最准确的,但却反映着一定的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仅作参考,如有不同观点欢迎业内人士来稿交流。)
  小门类药剂的市场不断扩大,老产品在逐步地淘汰退出(农用链霉素2016年6月将退出市场),新制剂在不断地涌入。对于细菌性病害来说,这个市场正在迎来一个特殊的战略发展期,想要在这个市场和领域占据话语权,需要有敏锐的眼光,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需要对市场和作物病害的精耕细作,然而最重要的特质是要专注,在这个细菌性病害防治难题上不断挖掘,成为一家专业的有绝对话语权的企业。
第一农经网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红掌专题】红掌种植技术|红掌
【薰衣草专题】薰衣草种植技术
【枣树专题】枣树种植栽培管理技
【苦瓜专题】苦瓜种植技术|病虫
厦门思明软件园二期-全讯
am9:00-pm18:00
|||||服务热线:8总部:中国·郑州市农业东路建业总部港E座3层生产基地:中国·郑州市商都大街o中威高科工业园区
邮箱:传真:9
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蒜素混用禁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