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拉深复合模模圆角怎么定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拉深模设计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拉深模设计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9:50: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拉深模设计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四讲拉深模工作部分计算和拉深工艺设计要点.ppt3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2-拉深凹模
3-拉深凸模
5-顶杆 6-弹簧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顶杆 2-压边圈
7-落料凹模
8-拉深凸模
落料拉深复合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落料、正、反拉深模 1-凸凹模 2-反拉深凸模
3-拉深凸凹模
4-卸料板 5一导料板
6-压边圈 7-落料凹模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变形程度表示。 2、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次数和拉深系数的确定。 3、压边形式的选择条件以及拉深力和压边力的计算。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凹模圆角半径 首次拉深(包括一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一、凸、凹模的圆角半径 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应逐渐减小,一般按下式确定: (i=2、3、…、n) 以上计算所得凹模圆角半径一般应符合rA≥2t的要求。
第五节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2.凸模圆角半径 首次拉深可取: 中间各拉深工序凸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确定: 最后一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rTn即等于零件圆角半径r。 若零件圆角半径rT<t,则最后一次凸模圆角半径应取为rT=t,然后通过整形工序得到零件要求的圆角半径。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无压料圈的拉深模 中间各次或不太精密的拉深件: 二、拉深模间隙 2.有压料圈的拉深模 Z=(0.9~0.95)t
负间隙拉深 一般采用单边间隙 Z 表示。 末次拉深或精密拉深件: 按表4-21决定。 3. 精度要求较高的拉深零件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不用压料的拉深模凸、凹模结构 (1)不用压料的一次拉深成形时所用的凹模结构形式 三、凸、凹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服务热线:010-0-& &010-&& 010-& 值班手机:
中国海关图书网承诺:新老客户购买资料免费快递 送货上门 货到付款 正规发票&&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
此套资料包含书籍和光盘,一共2套内容,共计270元,包含运费& 详情请咨询客服人员 电话:010--
第一套资料:《冲压模具设计入门》出版社最新出版图书
第二套资料:《各种冲压模具设计全套资料汇编》光盘,包含以下目录所对应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这方面的内容,全部汇总在一起;
图书介绍 目录如下:
内容简介《冲压模具设计入门》适应初次涉及模具设计、制作人员和冲压加工人员对冲压模具全过程系统的了解,作者从冲压工艺过程中选择了十副简单模具,编写了这本《冲压模具设计入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详细分析比较了每副模具的冲压工艺方案,采用切实可行的设计资料进行工艺计算,对模具的组合和主要零件作规范化的设计,伞面介绍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使读者能够在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下掌握整个设计过程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模具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冲压模具设计入门》可供从事模具设计和冲压工艺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机电专业和模具专、专业学生“冲压模具课程没汁”的参考用书,对于初涉冲压模具这一行业的初学者来说,《冲压模具设计入门》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门”教材。 编辑推荐《冲压模具设计入门》可供从事模具设计和冲压工艺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机电专业和模具专业学生“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参考用书,对于初涉冲压模具这一行业的初学者来说,《冲压模具设计入门》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门”教材。 目录前言第1章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1.1 冷冲压的主要工序1.2 冷冲模的分类1.3 模具的作用及基本要求1.4 模具的标准化问题1.5 模具结构的安全措施1.5.1 冲J土工作事故分析1.5.2 防止冲压事故的安全装置1.5.3 模具设计时需考虑的安全措施
第2章 模具的结构形式2.1 模具的基本形式2.1.1 单工序模2.1.2 连续模2.1.3 复合模2.2 模具的导向方式2.2.1 儿导向模2.2.2 导板模2.2.3 导筒模2.2.4 导柱模2.3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用
第3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31工艺设计的内容3.1.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3.1.2 确定最佳工艺方案3.1.3 完成工艺计算3.1.4 冲压设备的选择3.2 模具设计的要点3.2.1 冲裁模的设计要点3.2.2 弯曲模的设计要点3.2.3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3.2 4带料连续拉深模的设计要点3.3 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3.3.1 普通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3.3.2 级进模的设计步骤
第4章 冲模设计实例4.1 兀导向简单模4.1.1 工艺方案的确定4.1.2 工艺计算4.1.3 无导向简单模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4.2 导板式简单冲裁模4.2.1 工艺方案的确定4.2.2 模具的结构特点4.2.3 工艺计算4.2.4 导板式简单冲裁模主要零件的设计4.3 带滚动导套及双浮动模柄的冲裁模4.3.1 工艺方案的确定4.3.2 上艺计算4.3 3带滚动导套及双浮动模柄冲裁模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4.4 带刚性打料的落料一冲孔复合模4.4.1 工艺方案的确定4.4.2 工艺计算4.4.3 落料一冲孔复合模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4.5 弯曲模4.5.1 工艺方案的确定4.5.2 工艺计算4.5.3 弯曲模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4.6 拉深模4.6.1 工艺方案的确定4.6.2 T艺计算4.6.3 拉深模主要零件结构及其设计4.7 杯形件落料一拉深复合模4.7.1 工艺方案的确定4.7.2 工艺计算4.7.3 落料一拉深复合模主要零件的结构及其设计4.8 插片落料一弯曲连续模4.8.1 工艺方案的确定4.8.2 工艺计算4.8.3 落料一弯曲连续模主要零件的结构及设计4.9 管件翻孔模4.9.1 工艺方案的确定4.9.2 工艺计算4.9.3 管件翻孔模主要零件的结构及其设计4.1 0罩盖胀形模4.1 0.1 工艺方案的确定4.1 0.2 上艺计算4.1 0.3 罩盖胀形模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
第5章 冲压工艺要素5.1 冲压件的精度5.1.1 冲裁件的精度5.1.2 弯曲什的精度5.1.3 拉深件的精度5.2 冲压零件的工艺性5.2.1 冲裁件的工艺性5.2.2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5.2.3 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5.2.4 圆孔翻边的工艺性5.3 冲压力的计算5.3.1 冲裁力的计算5.3.2 弯曲力的计算5.3.3 拉深力的计算5.3.4 翻孔力和缩口力的计算5.3.5 扩口力和凸肚力的计算5.4 冲压成形的变形程度5.4.1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5.4.2 拉深系数5.4.3 翻孔系数5.4.4 凸肚系数5.5 冲压件毛坯尺寸的计算5.5.1 冲裁搭边5.5.2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5.5.3 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确定5.5.4 网孔翻边时毛坯孔径尺寸的确定5.5.5 缩口件管坯尺寸的计箅5.5.6 扩口件管坯尺寸的计算5.6 模具间隙5.6.1 冲裁间隙5.6.2 弯曲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5.6.3 拉深模具的间隙5.6.4 圆孔翻边时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5.7 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5.7.1 冲裁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选取5.7.2 弯曲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荠5.7.3 拉深模具工作部分Jt寸参考文献5.8 拉深模具的圆角半径5.8.1 拉深凹模圆角半径的选取5.8.2 扣深凸模圆角半径的选取参考文献
光盘内容介绍 目录如下:
绪论 一、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二、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三、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理论基础 第二节 冲压用材料 第三节 冲压设备的选择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冲压模具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模制造的要求、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 冲模的一般加工方法 第三节 冲模的装配与调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 冲裁模设计与制造 第一节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第二节 冲裁件的工艺性 第三节 冲裁间隙 第四节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第五节 排样 第六节 冲压力与压力中心的计算 第七节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第八节 冲裁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第九节 冲裁模零件的制造 第十节 冲裁模的装配与调试 第十一节 冲裁模设计与制造步骤及实例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 弯曲模设计与制造 第一节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第二节 弯曲件的质量问题及控制 第三节 弯曲件的工艺性 第四节 弯曲件的展开尺寸计算 第五节 弯曲力的计算 第六节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第七节 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第八节 弯曲模工作零件的设计与制造 第九节 弯曲模的装配与调试 第十节 弯曲模的设计与制造实例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 拉深模设计与制造 第一节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第二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 第三节 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第四节 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 第五节 拉深力、压料力与压料装置 第六节 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 第七节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 第八节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第九节 拉深模工作零件的设计与制造 第十节 拉深模的装配与调试 第十一节 拉深模设计与制造实例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成形模设计与制造 第一节 胀形 第二节 翻孔与翻边 第三节 缩口 第四节 校平与整形 第五节 成形模制造特点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与制造 第一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第三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与制造要点 第五节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八章 冲压模具的寿命、材料及安全措施 第一节 冲压模具寿命 第二节 冲压模具材料 第三节 冲模安全技术 思考与练习题 第九章 冲压工艺过程的制定 第一节 冲压工艺过程制定的步骤及方法 第二节 冲压工艺过程制定实例 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冲压模具设计
第1章 冲压模具设计基础  1.1 冲压加工的特点与应用  1.2 冲压工序与冲模分类   1.2.1 冲压工序   1.2.2 冲模分类  1.3 冲压设备及其选用   1.3.1 常用冲压设备   1.3.2 冲压设备的选择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冲裁模设计  2.1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2.1.1 冲裁变形过程   2.1.2 冲裁变形时的受力与应力分析   2.1.3 冲裁件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2 冲裁件的工艺性   2.2.1 冲裁件的结构与尺寸   2.2.2 冲裁件的精度与断面粗糙度  2.3 冲裁间隙   2.3.1 冲裁间隙概述   2.3.2 冲裁间隙值的确定  2.4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2.4.1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   2.4.2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2.5 排样设计   2.5.1 材料的合理利用   2.5.2 排样方法   2.5.3 搭边与条料宽度的确定   2.5.4 排样图画法  2.6 冲压力与压力中心的计算   2.6.1 冲压力的计算   2.6.2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2.6.3 降低冲裁力的方法   2.6.4 压力中心的计算  2.7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2.7.1 冲裁模的分类   2.7.2 冲裁模的结构组成   2.7.3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2.8 冲裁模零部件设计   2.8.1 工作零件的设计   2.8.2 定位零件的设计   2.8.3 卸料、推件、顶件装置的设计   2.8.4 模架及其零件的设计   2.8.5 其他支承零件的设计   2.8.6 紧固件的选用   2.8.7 冲压模具的标准化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弯曲模设计  3.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3.1.1 弯曲变形过程及特点   3.1.2 弯曲变形区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3.1.3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3.1.4 回弹  3.2 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3.2.1 弯曲件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3.2.2 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3.3 弯曲力的计算   3.3.1 自由弯曲的弯曲力   3.3.2 校正弯曲的弯曲力   3.3.3 顶件力或压料力   3.3.4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3.4 弯曲件的工艺性   3.4.1 弯曲件的结构   3.4.2 弯曲件的精度  3.5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3.5.1 弯曲件工序安排的原则   3.5.2 弯曲件工序安排实例  3.6 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3.7 弯曲模工作零件的设计   3.7.1 凸、凹模的间隙   3.7.2 凸模、凹模的设计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拉深模设计  4.1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4.1.1 拉深变形过程   4.1.2 拉深过程中坯料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4.1.3 拉深变形的力学分析   4.1.4 拉深时的主要工艺问题  4.2 筒形件的拉深   4.2.1 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   4.2.2 拉深系数   4.2.3 拉深次数的确定  4.3 压边力与拉深力的计算   4.3.1 压边形式与压边力   4.3.2 拉深力的计算   4.3.3 拉深时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4.4 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   4.4.1 拉深模的间隙   4.4.2 拉深凹模和凸模的圆角半径   4.4.3 拉深凸模和凹模的结构   4.4.4 凸模、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其公差  4.5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4.5.1 首次拉深模   4.5.2 后续工序拉深模   4.5.3 其他典型的拉深模具  4.6 特殊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   4.6.1 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   4.6.2 阶梯圆筒形零件的拉深   4.6.3 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   4.6.4 盒形件的拉深  4.7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   4.7.1 润滑   4.7.2 热处理   4.7.3 酸洗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5.1 起伏成形   5.1.1 加强筋的成形和尺寸   5.1.2 起伏成形的变形极限   5.1.3 起伏成形的压力计算  5.2 翻边与翻孔   5.2.1 翻边   5.2.2 翻孔  5.3 胀形   5.3.1 胀形的变形程度   5.3.2 胀形工艺计算  5.4 缩口   5.4.1 缩口的变形程度   5.4.2 缩口次数  5.5 校平与整形   5.5.1 校平   5.5.2 整形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6.1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  6.2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6.2.1 排样设计原则   6.2.2 载体设计   6.2.3 冲切刃口设计   6.2.4 定距设计  6.3 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6.3.1 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   6.3.2 冲裁、弯曲、落料多工位级进模  6.4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要点及实例   6.4.1 级进模工位的设计要点   6.4.2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实例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板料特种成形方法  7.1 爆炸成形  7.2 电水成形  7.3 电磁成形   7.3.1 电磁成形工艺   7.3.2 电磁成形工艺的主要优点  7.4 超塑性成形   7.4.1 概述   7.4.2 成形方法  7.5 多点成形 第8章 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  8.1 制订冲压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8.2 制订冲压工艺过程的程序及方法 附录A 冲模术语 附录B 冲模技术条件 附录C 冲模零件技术条件 附录D 冲模模架技术条件 附录E 冲模模架零件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
&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
& 拉深模的设计要点
客服热线:010- / 010-
/ 010- && 传真:010-&& 值班手机:& 客服QQ:Copyright (C) 海关图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公司名称:北京知书达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关图书网是隶属于北京知书达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用于网上销售图书的网站)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中路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第字通11000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深模具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