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汤杯没有马来西亚亚羽毛球汤杯球员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北京时间5月15日-22日,2016年汤姆斯杯&尤伯杯羽毛球团体赛将在昆山打响。马来西亚参赛队员一览:
2016马来西亚汤姆斯杯参赛队员:
Chong Wei Feng 张维峰
Goh Soon Huat 吴顺发
Goh V Shem 吴蔚升
Koo Kien Keat 古健杰
Lee Chong Wei 李宗伟
Ong Yew Sin 王耀新
Tan Boon Heong 陈文宏
Tan Wee Kiong 陈蔚强
Teo Ee Yi 张御宇
Zainuddin Iskandar Zulkarnain 伊斯干达
2016马来西亚尤伯杯参赛名单:
Anscelly Amelia Alicia 阿米莉亚-艾丽西娅
Cheah Soniia Su Ya 谢抒芽
Chow Mei Kuan 邹美君
Goh Jin Wei 吴堇
Goh Liu Ying 吴柳萤
Ho Yen Mei 何艳美
Hoo Vivian Kah Mun 许嘉雯
Meng Yean Lee 李明艳
Tee Jing Yi 郑清忆
Woon Khe Wei 温可微汤姆斯杯_百度百科
汤姆斯杯羽毛球赛(Thomas Cup Badminton,中文简称“汤杯”)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男子羽毛球团体赛,即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 由原创办于194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 1934年国际羽联成立时,英国人(George Thomas)被选为主席。5年后,在国际羽联会议上提出,组织世界性男子团体比赛的时机已成熟,并表示将为这一比赛捐赠一个奖杯,称为“汤姆斯杯”。[1]
羽毛球重大国际赛事
汤姆斯杯赛即世界男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两年一届。
羽毛球简介
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相较于性质相近的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格要求并不很高,却比较讲究耐力,极适合东方人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相关词条:
汤姆斯杯奖杯由来
如同网坛的戴维斯杯赛,世界羽坛也有一个男子团体赛的最高荣誉杯赛——,由英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汤姆斯捐赠。
1934年国际羽联成立时,英国人(George Thomas)被选为主席。5年后,汤姆斯在国际羽联会议上提出,组织世界性男子团体比赛的时机已成熟,并表示将为这一比赛捐赠一个奖杯,称为“汤姆斯杯”。 此建议得到了大会的赞同,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定1941的前后举办的这项杯被耽搁下来。二战结束后,国际羽联终于在1948年到1949年间,在英格兰举办了第一届汤姆斯杯赛,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名称刻在汤姆斯杯上的国家。从1982年起,该项团体赛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而且赛制也从以往两天9场5胜(5单4双)改为一天5场3胜(3单2双)。至1998年,该项杯赛已举办了20届,冠军杯一直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中国队之间流动。其中印度尼西亚战绩最佳,共11次捧杯;马来西亚队先后5次夺冠;中国队是从1982年开始参加汤姆斯杯赛的,并在参加的9届比赛中4次把汤姆斯杯捧回。
汤姆斯杯奖杯
汤姆斯杯高28厘米,包括把手的宽距为16厘米,由底座、杯形和盖三部分构成,在盖的最上端有一个运动员的模型。此杯的前部雕刻有这样的词句∶“乔治·汤姆斯·巴尔特于1939年赠送组织的国际羽毛球冠军挑战杯”。据说此杯在伦敦用白金铸成,当时价值5万英镑。
汤姆斯的全名为,曾是英国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多次获得英国羽毛球冠军。他曾连续4次获得男子单打冠军,9次男子双打冠军,6次冠军。他21岁开始获得冠军,并且年年有冠军入帐,他最后一次拿冠军时已41岁。1934年7月国际羽联成立时,他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1]
汤姆斯杯发展历史
首届汤姆斯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推迟至1948年才举行,当时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比赛。汤姆斯杯为流动杯,每次比赛的冠军队将“汤杯”带回本国,保留至下届“汤杯”比赛开始。因此,汤姆斯杯比赛又称为“国际羽毛球挑战杯赛”。
从1984年起,此赛事改为每两年举行一届。比赛分为、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从决赛前年的11月1日到决赛年的6月30日止进行。6支在相应区域进行半决赛而出线的队伍加上直接进入决赛的和上届冠军共8个对进入决赛阶段的比赛。如果东道国也是上届冠军的获得者的话,那么在半决赛中要出7个队进入决赛。8支决赛队伍分成两个组比赛,以赢得分数多为胜利。如果分数一样,以赢得场数多排在前头。所以小组赛要比完5场。如果场数、局数仍然一样,就采取的办法决定名次。所有参加比赛的队伍需在赛前14天选出4到10名运动员,按照当时的世界排名,列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第三单打、第一双打、第二双打及替补的运动员名单。每名运动员最多只能参加一场单打和一场双打比赛。绝对不允许世界排名靠前的选手担任后位单打或双打比赛任务。在1996年此项赛事参加国和地区已达56个。在已举行的27届比赛中,印度尼西亚13次捧杯,中国9次得冠,马来西亚5次获金。[1]
汤姆斯杯赛制介绍
汤姆斯杯比赛过去采用九场五胜制,即五场单,四场,分两天进行。1984年后比赛办法改为五场三胜制(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即三场单打,两场双打。比赛排序有6种,其目的是保证参加两项比赛的运动员起码有30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
6种排序如下∶
(1)1单-2单-3单-1双-2双
(2)1单-2单-3单-2双-1双
(3)1单-1双-2单-2双-3单
(4)1单-2双-2单-1双-3单
(5)1单-2单-1双-3单-2双
(6)1单-2单-2双-3单-1双
在双方没有兼项运动员参加的比赛按照第一种排序进行。在预赛和半决赛中,采用第一种第二种排序。在决赛阶段选择第三到第六的排序。
汤姆斯杯经典赛事
1986年的汤姆斯杯和赛在印尼首都举行,但中国队早已下定虎口拔牙的决心。在女队以3比2战胜印尼队后,中国队的教练们为汤姆斯杯决赛准备了一个大胆的阵式:考虑到体力不足,先后败给了马来西亚的米斯本和的弗罗斯特,而其他年轻选手至半决赛为止均未负过,他们决心以为第一单打,全部起用年轻选手。由于在
1986年的汤姆斯杯比赛中国队获冠军
与丹麦队比赛时,印尼队曾将林水镜排在第二单打位置上获得成功,对此中国队决定上在1月于日本尤尼克斯杯赛中胜过林的丁其庆,第三单打则放上打法稳健,颇有“磨功”的熊国宝。
最后的决赛改换第一单打,这在羽毛球比赛史上是绝少见的。印尼羽球界有的人也曾提出中国队会不会不用韩健,但结论都是,中国队不会冒这个险。这一排阵后来被香港称为“羽毛球史上一次最明智且小心计划的赌博”。
交换出场名单后,人们发现印尼队把林水镜排在了第三单打的位置,避开了曾战胜过他的丁其庆,逼向初出茅庐的熊国宝。队友们都替捏着把汗。
第一场比赛的结果不出人们所料,杨阳以15比7和15比1轻松地将斩于马下。接着中国队第二单打丁其庆不敌印尼队,场上大比分1比1。
印尼球迷心目中的英雄林水镜一出场,体育馆内的呼喊声猛地升向高潮。身高1米82的熊国宝走上场,向四周看了一眼,他感到周围黑沉沉的,喊声、喇叭声、敲击声把他的耳朵灌得满满的,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的熊国宝,手竟然不听话地抖起来。比赛开始,球飞过来了,熊国宝一下子解脱了,在他眼前只有那只飞动着的羽球,一切都不见了。15比13,又一个15比13!熊国宝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竟然钻过网去,冲到林水镜面前和他握手。教练同样激动了,他跑进场来一把抱住了熊国宝。
场边的大计分牌上,挂着两个同样的阿拉伯数字“2”,、周金灿负于纪明发、陈财富,中国队与印尼队再一次出现平局。
观众席上又一次沸腾了。才下场不到40分钟,只换了件球衣,头上的汗还未全干,就又起身偕同上场进行最后一场双打了。观众仿佛忘记了他刚刚的失败,再一次报以歌声和掌声,一个球迷从看台上跳下来,撑开一面,紧紧地将林水镜拥在怀里。林水镜轻轻闭上眼,默默地在国旗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身上场。
决定双方命运的时刻到了。站在林水镜、叶忠明对面的是中国队的最佳双打组合李永波和田秉义,第一局李永波、田秉义曾以14比5领先,然而对方死死缠住,反而打得更凶。他们两人一共16次发球,却拿不下这一分,对方的比分倒节节高升。终于15比12,中国队胜了关键性的第一局,掌握了主动权。第二局又一次14比5,李、田二人领先。林水镜和叶忠明一次次地夺回发球权,再一次死死咬住,在虎虎有威、朝气勃勃的中国队年轻选手面前,林水镜的拼是悲壮的,但却不给人以希望。观众已经在纷纷离开了,也许他们不忍心看到英雄的失败。随着李永波的一记重扣,中国队的胜利遂成定局。
在最后的发奖仪式上,印尼羽总主席是红着眼圈给中国队授汤姆斯杯的,当人们请他发表观感时,他用沉重的语调说:“我们的队员已经竭尽全力,我们败给了一支比我们更强的队。”
汤姆斯杯汤杯赛
至2014年,印尼队共13次夺冠,中国队9次夺冠,马来西亚队5次夺冠,日本队1次夺冠。
汤姆斯杯羽毛球赛概况一览表届次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时属英国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时属英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第十一届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第十二届
 第十三届
印度尼西亚
 第十四届
印度尼西亚
 第十五届
 第十六届
 第十七届
 第十八届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第十九届
印度尼西亚
香港时属英国
印度尼西亚
 第二十一届
印度尼西亚
 第二十二届
印度尼西亚
 第二十三届
印度尼西亚
 第二十四届
 第二十五届
印度尼西亚
 第二十六届
 第二十七届
 第二十八届
印度新德里2014年
日本 第二十九届中国昆山2016年    
汤姆斯杯中国队五连冠
日,象征世界羽坛男子最高团队荣誉的汤姆斯杯,由中国人带来吉隆坡的汤姆斯杯,将要连续第四次被中国人捧回家。“超级丹”、“”和陈金,16日用拼劲和顽强,击退比中国队战绩更辉煌的印尼人,实现中国队历史上第一个汤杯四连冠。
中国在汤姆斯杯上获得四连冠
整整10年之前,中国队和印尼队曾经在这个布特拉体育馆对垒,那一次的决战,最终获胜的是印尼人,那场胜利让他们完成了汤杯四连冠。今天,故事沿着相似的脉络重演,但是四连冠的主角换成了中国人。“这是一场教科书一般的胜利,堪称完美。”3场比赛,3场胜利,总教练送给每一个队员一个大大的拥抱。18年前,身为运动员的他没能在这里捧起汤杯,如今,他和当年的搭档在领奖台上一同举起银杯。
日,中国队3:0横扫韩国队,取得汤姆斯杯的五连冠。本次夺得汤姆斯杯,是中国男羽连续第5次夺冠,同时也是他们第9次夺魁。卫冕冠军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从小组赛开始,到捧杯为止,一分未丢。这样的表现也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队在世界羽坛上的王者地位。上一次出现汤姆斯杯五连冠,还要追溯到2002年,当时的羽毛球霸主印尼队自1994年勇夺汤杯开始,直到2002年汤杯夺魁,拿下5连冠。
“超级丹”轻取对手
中国羽毛球(羽毛球新闻,羽毛球说吧)队的“一哥”林丹本场比赛第一个出场,与他隔网相对的是他的老对手——韩国名将李炫一。“超级丹”延续了之前良好的竞技状态,直落两局战胜对手,完成了对对手的七连胜。而李炫一在2008年之后,再也没有战胜过林丹。
中国男队实现汤杯五连冠
“风云组合”十分给力
作为中国队的第一双打,“风云组合”在林丹与李炫一的比赛结束后登场亮相。
面对韩国队重新配对的新男双组合,世界排名第一的“风云组合”在开局阶段并未占有明显优势,双方的比分十分胶着。关键时刻,“风云组合”多次利用对手回球出界的失误得分。最终,“风云组合”击败了对手,为中国队再得1分。
谌龙圆满收官
谌龙世界排名第3,孙完虎世界排名第14,从排名上看,谌龙占据优势。此前,谌龙与孙完虎交手两次,除了2010赛季,也就是孙完虎横空出世的那个赛季,谌龙输给了他之外,孙完虎就再也没能从谌龙身上得到一场胜利。本次比赛,谌龙保持了对对手的连胜势头,尽管曾一度受到抵抗,但最终,还是轻取对手。
.体坛网.[引用日期]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请勿发送广告、推广信息或链接,这样的信息将会被直接删除。世界顶尖羽毛球星的详细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世界顶尖羽毛球星的详细资料
上传于||文档简介
&&林​丹​、​鲍​春​来​、​李​宗​伟​等​人​用​的​羽​拍​、​所​获​得​的​荣​誉​等
大小:389.47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体育志:::
第五章 球类运动
第六节 羽毛球
  一、发展概况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广州沙面辟建了室外简易羽毛球场,打球者主要是外国驻粤人员和外国商人,少数华人职员。羽毛球及球拍、球网等用具,均由外商带入。到了30年代初期,广州东皋大道、达道路的豪宅内及长堤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等地,陆续辟建了羽毛球场。少数外籍教师、传教士、归侨偶尔作业余练习及友谊比赛。
  抗日战争胜利后,羽毛球运动逐渐推广到学校(尤其是教会学校),进而传入社会,广州市内羽毛球场陆续增多。沙面万国医院、石牌中山大学、康乐岭南大学、联勤总部(今东较场),先后设置室内羽毛球场。一些社团、学校亦组织球队开展羽毛球运动。当时实力较强的有岭南大学医学院队、基督教青年会男队、外籍人士为主组成的“亚细亚队”、归侨和侨生组成的“鹰队”、美国俱乐部队等。组织较稳定的只有岭大医学院、青年会及亚细亚等队。基督教青年会曾组织过小规模比赛。
湛江市的羽毛球活动始于民国36年(1947年),当时主要是学校上体育课时进行羽毛球运动的教学。学生也利用课余时间活动,但开展还不普遍。汕头市40年代后期也逐渐修建羽毛球场地,一些社团、学校组织球队开展活动。
  建国初期,东南亚一带华侨学生纷纷回国就读。他们带回了羽毛球运动的新技术、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乃至全国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1953年全国篮、排、网、羽毛球四项球类运动大会在天津举行,羽毛球首次被列为表演赛项目。广东运动员卢素霞、卢素清代表中南区参赛,获女子双打冠军,卢素霞还获女子单打第三名。翌年7月,广州首次举行全市性“解放台湾杯”羽毛球赛,参赛运动员达110多人。同年广州市还举行了3次全市性羽毛球比赛。
1955年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在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举办归国华侨学生羽毛球比赛。
  1956年5月在天津市举行十一城市羽毛球比赛,这是第一次全国羽毛球比赛。徐权芳、詹裕梅代表广州参赛,获男子双打第三名。赛后两人入选国家羽毛球队。8月15、16日,徐权芳等组成的广州队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与来访的印度尼西亚羽毛球总会队比赛10场,客队全胜。这是广东羽毛球界首次迎战外国劲旅。
  1958年8月,广东举行第一届羽毛球锦标赛,来自广州、佛山、肇庆、湛江、汕头、香港、澳门等地的90多名运动员参赛。这次比赛,促进了全省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羽毛球集训队于10月成立,由广州体育馆负责管理训练,徐权芳任教练,李开颖为队长。队员28名,基本上是50年代后期从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亚、老挝、柬埔寨、沙捞越、香港等国和地区回来的学生。建队初期,由于场地不足,队员只好分段(上午、下午、晚上)轮流训练。
  1959年2月,第一届全国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在广州举行,广东徐权亨获男子单打冠军。4月广东羽毛球集训队队员分赴佛山、肇庆、汕头等地巡回表演、辅导,并物色优秀人才,充实集训队。同年夏天,羽毛球好手方凯祥、黄鸿平等侨生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加强了广东队的实力。9月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属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子单打、双打和男女子混合双打5个单项。广东徐权芳、方凯祥、彭月梅(女)、林爱珍(女)参赛,获团体总分和女子单打、双打3个第二名,男子单打、双打两个第三名。全运会期间,广东省第二届羽毛球锦标赛在汕头市举行,广州、汕头、佛山、湛江、茂名、梅县、肇庆等7支队伍约60名运动员参赛。结果广州队获冠军。
  60年代初期,中国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体育事业深受影响。一些运动队伍被迫解散,广东羽毛球集训队也被列为“下马”对象。面临这一困境,该队一面上书领导力陈保留羽毛球队的必要性;一面掀起大运动量训练和技术革新的高潮,目标始终紧盯世界冠军宝座。面临困难时期,队中绝大多数归侨青年谢绝了国外亲人要他们出国团聚的劝告,毫不动摇地留下来和国内同胞同甘苦,共渡难关。在省体委的支持下,1961年,广东羽毛球队正式列入专业队编制。1961年广州市体训班成立,省羽毛球队归其管理,但代表省参赛。从1961年起,该队连续3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运动队,1964年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体育标兵运动队”。
  1963年5月在福州举行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广东男女队分获团体第一、二名,单项比赛获3个冠军:男子单打(侯加昌)、女子单打(梁小牧)、女子双打(梁小牧/曾秀英);2个亚军:男子单打和双打;1个季军:男子单打。省队经过几年的摸索、锻炼,逐渐形成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技术风格,新秀梁小牧等初露锋芒。8月,世界一流水平的印度尼西亚国家羽毛球队访问广州。该队是在连续两届获“汤姆斯杯”冠军后组成的,阵容整齐,实力雄厚。结果广东队以3∶2取胜(侯加昌、方凯祥、梁小牧在单打中均以2∶0战胜对手)。11月,侯加昌、梁小牧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徐权芳任教练。侯加昌是男子团体亚军队成员,并获男子单打第二;梁小牧是女子团体冠军队成员,并获女子单打和双打两个第二。赛后他们随队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棉兰、泗水、马吉冷、万隆,6战全胜。随后又访问了缅甸仰光。
  1964年5月底,全国七单位羽毛球锦标赛在广州举行。广东获男、女子团体和男子双打3个第一名,还获3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同年8月24日至9月3日广东男女羽毛球队访问香港。领队梁克寒,教练徐权芳,队长黄志远。男队员:侯加昌、方凯祥、黄鸿平、傅汉洵,女队员:梁小牧、曾秀英、林誓清、杨太娟。11月18日至12月11日,教练徐权芳和运动员侯加昌、傅汉洵、徐权亨、梁小牧、曾秀英、杨太娟等随中国羽毛球队出访印度尼西亚。
  1965年4月,侯加昌、方凯祥、黄鸿平、梁小牧、杨太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雅加达参加庆祝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筹备会议两周年体育比赛。9月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广东羽毛球队获5项第二: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和男子双打。同年,侯加昌、方凯祥、梁小牧随中国羽毛球队访问丹麦、瑞典。
1966年11月,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侯加昌、方凯祥、杨太娟随中国羽毛球队参赛,是男、女子团体和男子双打(侯加昌)、女子双打(杨太娟)、混合双打(方凯祥)5项冠军的成员,方凯祥并获男子单打亚军。
  正当广东羽毛球队处于兴盛时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羽毛球运动基本停滞。
  1970年后广东省羽毛球队迁入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
  1972年周恩来总理亲临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视察,接见了羽毛球名将梁小牧,指示要建造羽毛球训练馆,并勉励羽毛球健儿要重整旗鼓,再展雄风。广东羽毛球队立即掀起了训练高潮,迎接各项赛事。从1973年至1979年在全国赛及分区赛上,获第一名18个(其中团体2个)、第二名9个(其中团体1个)、第三名14个(其中团体1个)。在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上,获男子团体第三,男子单、双打第二。在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获男子团体第二,男子双打第三。在参加国际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74年在伊朗德黑兰市举行第七届亚洲运动会,侯加昌、方凯祥、庾耀东参加羽毛球赛,是男子团体冠军队的成员,侯加昌和方凯祥还分获男子单打第一、二名。1976年第四届亚洲锦标赛在印度举行,侯加昌、庾耀东、方凯祥、姚喜明、李澄英(女)随中国代表团参赛,侯加昌获男子单打冠军,方凯祥(与湖北何翠玲合作)获混合双打冠军,姚喜明(与江苏孙志安合作)获男子双打第二名;李澄英获少年女子单打和双打(与湖北韩爱平合作)冠军。1977年11月非洲和亚洲羽联先后退出国际羽联。1978年2月,在亚、非羽联的努力下,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羽联”)。同年11月在泰国曼谷举行世界羽联第一届羽毛球锦标赛,庾耀东获男子单打第一名,和侯加昌合作获男子双打冠军。12月参加在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洲运动会,侯加昌、庾耀东获男子双打第三名,庾耀东又是混合双打第三名的成员。 1979年6月在杭州举行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赛和第二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国队获杯赛男子团体冠军,姚喜明、庾耀东是主力队员;姚喜明和福建栾劲合作获锦标赛男子双打第一名。
  年,广东羽毛球队陷入青黄不接的艰难境地,比赛成绩徘徊在甲级队的中下游。
  1981年“八一”羽毛球队陈康等7名运动员转入广东队,加强了该队的力量。同年5月,国际羽联与世界羽联宣告联合,联合后仍称国际羽联。7月老队员姚喜明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赛,获男子双打冠军。1982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第十二届国际羽毛球男子团体锦标赛(即“汤姆斯杯”赛)。中国队第一次夺得标志着世界羽毛球队团体最高水平的“汤姆斯杯”,姚喜明是成员之一。
  1983年粤穗两支羽毛球队女队主力关渭贞、王丽华、谢玉芬、陈小英、朱穗华、梁少莲等合作,夺得第五届全运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冠军。12月在印度举行的第五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上,关渭贞获女子双打冠军。1984年全国教练员训练班在广州体育学院开办,广东有多名教练和裁判应聘任教。
  1985年6月,张新广、劳玉晶(女)获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双打第三名。
  1986年,江门无线电厂与广东羽毛球队合作,成立广东蓬波羽毛球俱乐部。4月,第十一届国际羽毛球女子团体锦标赛(即“尤伯杯”赛)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中国首次捧回“尤伯杯”,关渭贞、劳玉晶是中国队成员。9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第十届亚洲运动会,关渭贞是女子团体和双打两项冠军的成员;陈康是男子团体第二和双打第三的成员。10月,姚芬、赖彩勤、张新广参加英国羽毛球精英大奖赛,姚芬获女子单打第一。
  日在福州举行中国羽毛球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会上表彰了80名有贡献的羽毛球工作者,广东受表彰的有:方凯祥、徐权芳、庾耀东、姚喜明、何尚全、梁小牧、傅汉洵、曾秀英、关渭贞。
  1987年5月在北京举行第五届世界锦标赛,7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七届世界杯赛,关渭贞和福建林瑛合作,先后获得女子双打第一和第二名。同年关渭贞又参加了联邦德国、瑞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羽毛球公开赛,和林瑛合作均获女子双打第一名。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决赛于1987年11月在韶关举行,广东获男、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3项第二名,还获女双第三名。在此期间,国际羽联主席伊恩?帕尔摩向中国23人颁发“贡献奖”,表彰他们为发展羽毛球事业所作的贡献,广东省获奖的有庾耀东、徐权芳、傅汉洵、文凯祥、蔡绍良等5人。
  1988年5月,陈康、关渭贞、劳玉晶分别参加第十五届汤姆斯杯和第十二届尤伯杯比赛,均是冠军队的成员。
  在1988年第八届世界杯赛(泰国曼谷)、1989年第六届世界锦标赛(印尼雅加达)和第九届世界杯赛(广州)中,关渭贞都是女子双打冠军成员。在1988年国际羽联羽毛球大奖赛决赛、英国羽毛球精英赛以及瑞典、香港、丹麦、马来西亚4次羽毛球公开赛中,关渭贞和林瑛合作,均获女子双打第一名。同年劳玉晶参加联邦德国羽毛球公开赛,和福建郑昱鲤合作获女双第一名。
  在整个80年代,广东羽毛球队的男、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一直稳居全国前茅。在全国赛中,共获10个第一、9个第二、10个第三。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关渭贞所获的世界女子双打冠军次数,更列全国之首。
从1981年至1988年,广东队曾先后挫败过世界冠军―印度尼西亚国家队以及其它世界劲旅:丹麦队、英国队、瑞典队、日本队。
  1990年5月在日本举行第十六届“汤姆斯杯”赛和第十一届“尤伯杯”赛,陈康是“汤姆斯杯”获得者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的成员,关渭贞、姚芬、赖彩勤是“尤伯杯”获得者中国女子羽毛球队的成员。11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和雅加达举行的第十届世界杯赛和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国际羽联羽毛球大奖赛决赛中,姚芬和赖彩勤两度夺得女子双打金牌。黄莹在全国单项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
  二、 训练改革
  广东羽毛球队建队初期,没有现成的专项训练资料、经验可参考、借鉴,而仿效、照搬其它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成效不大,还造成伤病增多,影响训练。正在彷徨之际,教练员徐权芳从荣获世界冠军的中国乒乓球队身上得到了启发。他抓住队员有技术,但素质差,因而水平上不去这个关键问题,首先抓身体素质。他将羽毛球的步法和手法动作分解成套,结合强度、难度和密度,编成组,并吸取芭蕾舞动作的精髓,运用于训练之中。羽毛球专项性身体素质训练的一整套方法和手段终于编成功了。通过实践,成效显著。自此,广东羽毛球队面  貌焕然一新,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和打法,以素质好、步法灵、速度快、战术活著称。
身体素质突破了,广东羽毛球队又掀起了技术革新运动,创建了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技战术训练中采取“二一式”、“三一式”、“多球训练法”、“男陪女练”和“指示灯步法训练”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加大了训练强度、密度、难度,使运动员在场上的动作速度加快,进攻能力大大加强。在这基础上,又创造出“平高球”、“劈杀球”、“拦吊球”、“平抽”、“平挡”等等新技术。单打方面在快速进攻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拉攻”、“杀上网”、“变速”等打法。双打方面将原来单纯的“前后站位”打法,发展为“轮攻”打法。尔后又逐渐形成“平挡压反”及“轮转防反”的打法。当时侯加昌、傅汉洵、黄鸿平、方凯祥、徐权亨、周维建等是广东队团体冠军的基本阵容。当时舆论界把他们的打法特点形容为“快如闪电”、“猛如雄师”、“捷若灵猴”、“美如舞蹈”。但各人又各有其特点:“侯的巧、傅的狠、黄的快、方的凶,女将梁小牧、曾秀英等的“男子风格”。全队形成了“广东风格”DD积极主动、快速进攻,即“勇猛、顽强、机智、灵活”的战术风格,“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1964年全国第一次训练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广东羽毛球队的成功经验。
  广东羽毛球队在技术基本功的训练中,正确处理前场与后场、手法与步法、进攻与防守、主动与被动等几个关系;在比赛中,正确处理胜利与失败、顺利与困难、领先与落后、技术与战术、训练与比赛、器械与人的关系等等。
  1965年春,中国羽毛球队横扫北欧,载誉归来,贺龙副总理在北京烤鸭店设宴欢迎。席间,贺龙还赞誉广东羽毛球队的经验,充分肯定了归侨队员的贡献,并号召全国各地运动队向广东羽毛球队学习。
广东队再度复兴,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为此,省体工队组织调研人员,深入羽毛球队,写出了《关于我们在训练中的‘三抓’》(该文曾刊登于1977年9月省体委科研室出版的《体育科技资料》羽毛球专辑)。1978年第二次全国训练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该文的积极作用,并向全国推荐。
  1983年广东女子羽毛球队获第五届全运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冠军。早在五运会之前,方凯祥教练就对队员的情况作了分析,鉴于队员的身体素质与比赛不相适应,往往在第二局后的比赛中因体力下降而导致失败,于是决定安排大负荷的身体训练(一般与专项相结合),注意调节训练的量与强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多数队员在技术训练的质量和强度上都有所提高,从而大大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体力好成为广东女队夺得五运会女子团体冠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业余活动
  广东羽毛球业余训练,从50年代初开始在归国华侨学生、青年较多的学校、工厂、农场得到普遍开展。在广州侨生较集中的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广东华侨中学、市二十七中、市六中、培正中学、培英中学以及越秀师范学校,羽毛球活动开展较好,有许多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后来都成为广东羽毛球运动的骨干。其中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尤为突出,教师蔡绍良(马来西亚归侨)对该校羽毛球活动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广东省队和广州市队输送了不少优秀苗子,其中有后来成为世界冠军的庾耀东、劳玉晶,广州市队教练高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开颖等。广东华侨中学羽毛球运动也非常活跃,为省队输送过优秀运动员。此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  市工人医院、华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文化公园等单位和沙面都普遍开展羽毛球活动。
50年代,湛江市的一些工厂、学校、机关迎来了一批从印度尼西亚归来的爱好羽毛球运动的华侨青年学生,推动了全市羽毛球活动的开展。从60年代起,湛江专区各市、县及一些华侨农场,都普遍开展羽毛球活动。50年代中期起,揭阳县在学校中开展羽毛球活动。到了80年代,揭阳除多次举办县羽毛球比赛外,还组队参加汕头市和省级比赛。
  归侨比较集中的海南兴隆华侨农场、英德华侨农场、惠阳县潼湖华侨农场的羽毛球活动也甚为活跃。潼湖华侨农场办起了羽毛球业余训练班,并被纳入当时全省业余体校训练网点,向省中心体校、省体工队输送了一批少年运动员。陆丰县也是由于安置了一批印度尼西亚归侨,促进了县羽毛球运动的开展。1968年在县华侨农场成立了陆丰县第一个业余羽毛球训练班。
业余体校的羽毛球班是培养羽毛球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1959年广州体育馆开设业余羽毛球班,首任教练梁庆光。1988年在全国羽毛球业余训练工作会议上,该班和教练员潘祝英受到表彰。潘祝英还被授予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1973年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成立,开设有羽毛球班,学员30余人,由傅汉洵、曾秀英(女)执教。其后该市荔湾、越秀两区的业余体校先后开设羽毛球班。荔湾区有十多所小学业余羽毛球训练开展较好,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专门报道。海珠、东山等区也在部分中小学开展业余羽毛球训练。
  70年代,广州市属18所中小学被命名为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汕头地区绝大部分市县在少年业余体校中开办羽毛球班,并配备了专职教练员。1973年8月在乐昌举行省少年业余体校羽毛球赛,共有11支队伍16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结果,男子前3名是:广州一队、汕头队、广州二队;女子前3名是:广州一队,广州二队,汕头队。
80年代,广州市、汕头市、肇庆市及其它一些市县先后成立了羽毛球协会,全省羽毛球业余训练网也已形成。海南自治州业余体校羽毛球班是广东的一个重点羽毛球班,向省队输送的运动员最多。韶关、清远的业余体校羽毛球班也是省的重点,并都设有基层训练网点。佛山、恩平、湛江霞山、汕头金砂区业余体校和陆丰、惠来华侨农场业余体校以及潮州、茂名、阳春等地都建起了羽毛球训练点。
  珠海市从80年代起举办羽毛球单项赛、杯赛,并常与港澳羽毛球界进行互访。市运动会亦设有羽毛球比赛项目。1984年陆丰县业余体校少年羽毛球班在华侨农场成立。此后,该班不但多次在省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且为上一级体校输送了多名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
  广东重视对羽毛球裁判员的培养。在历届晋升国家级裁判考试中,广东的成绩都较好。广东羽毛球裁判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能团结互助,圆满完成各类、各级别比赛的裁判工作,深受全国羽毛球界的信任和赞赏。广东省羽毛球协会(简称省羽协)发扬传、帮、带的光荣传统,毫无保留地为兄弟单位培养人才,吸收他们参加省羽协举办的晋升国家级裁判考试学习班。到1990年,广东已有国家级羽毛球裁判16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体委于1985年和1989年两次公布全国优秀裁判员名单,广东上榜的1985年有蔡绍良,1989年有雷铭基,梁庆光。
广东羽毛球运动员获全国比赛前三名成绩统计表
比& 赛 &名& 称
运& 动& 员
全国篮、排、网、羽毛球 四项球类运动大会
卢素霞/卢素清
十一城市羽毛球锦标赛
徐权芳/詹裕海
第一届全运会
方凯祥/徐权芳
彭月梅/林爱珍
六单位锦标赛
侯加昌 黄鸿平 方凯祥
方凯祥/侯加昌
梁小牧/曾秀英
七单位锦标赛
广东一队 侯加昌、方凯祥、 黄鸿平、傅汉洵、 李开颖
方凯祥 黄鸿平
侯加昌/方凯祥 黄鸿平/傅汉洵 徐权亨/周维建
广东一队 梁小牧、曾秀英、 林誓清、杨太娟
梁小牧 曾秀英
梁小牧/曾秀英
第二届全运会
方凯祥 侯加昌
方凯祥/侯加昌
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
侯加昌 方凯祥
侯加昌(汤仙虎) 方凯祥/梁启徽
侯加昌 方凯祥
侯加昌/方凯祥
全国单项赛
单建华/庾耀东
朱超琴/潘祝英
第三届全运会
侯加昌/方凯祥
侯加昌/庾耀东
姚喜明(孙志安)
第四届全运会
方凯祥/姚喜明
全国单项赛
庾耀东/姚喜明
全国优秀运动员比赛
姚喜明(孙志安)
全国羽毛球双打、混合双打 比赛
姚喜明(孙志安)
余江红/王丽华
全国单项赛
姚喜明(孙志安)
全国优秀运动员比赛
陈& 康/刘庆华
第五届全运会
广东队 关渭贞、王丽华、 谢玉芬、陈小英、 朱穗华、梁少莲
张新广/王丽华
全国单项赛
何尚全(蒋国良)
谢玉芬/陈小英
张新广/劳玉晶
全国单项赛
何一鸣/杨新芳
全国双打、混双比赛
何一鸣/杨新芳
全国甲组队比赛
全国甲级赛
全国双打、混双比赛
刘志恒(蒋国良)
关渭贞(郑昱鲤) 朱穗华/赖彩勤
何一鸣/杨新芳
全国单项赛
陈& 康/何尚全
何尚全/谢玉芬
第六届全运会
关渭贞/劳玉晶 姚& 芬/赖彩勤
全国甲级赛
广州队 广东队
全国甲级单项赛
姚& 芬/赖彩勤
劳玉晶(周金灿)
全国甲级赛
广州百事可乐队 广东深圳康佳队
全国双打、混合双打赛
陈& /陈& 羽
姚& 芬/赖彩勤
陈& 羽/姚& 芬
全国甲级单项赛
陈& 康(陈红勇) 陈& 羽(黄& 震)
姚& 芬/赖彩勤
陈& 羽/姚& 芬 张婉玲(王朋仁)
全国单项赛
陈& 羽(于& 勇)
黄& 莹 周倩珉
林燕芬/张婉玲
全国甲级赛
广东羽毛球运动员获亚洲重大比赛前三名成绩统计表
比& 赛& 名& 称
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
侯加昌、方凯祥
侯加昌(汤仙虎)
杨太娟(刘晓征)
方凯祥(陈玉娘)
侯加昌(谢雪英)
第七届亚运会
侯加昌、方凯祥
第四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姚喜明(孙志安)
方凯明(何翠玲)
第八届亚运会
侯加昌庾耀东
庾耀东(李& 方)
第五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关渭贞(范& 明)
第十届亚运会
陈& 康(丁其庆)
关渭贞(林& 瑛
第十一届亚运会
姚& 芬、赖彩勤、 关渭贞
关渭贞(农群华)
姚& 芬/赖彩勤
广东羽毛球运动员获世界重大比赛前三名成绩统计表
比& 赛& 名& 称
运& 动& 员
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
梁小牧(陈玉娘)
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羽毛球 锦标赛
庾耀东侯加昌
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 羽毛球赛
庾耀东、姚喜明
世界羽联第二届世界羽毛球 锦标赛
姚喜明(孙志安) 庾耀东(栾& 劲)
第一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 比赛
姚喜明(孙志安)
第十二届国际羽毛球男子 团体锦标赛
第四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劳玉晶张新广
第十一届国际羽毛球女子 团体锦标赛
关渭贞、劳玉晶
第五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关渭贞(林& 瑛)
第七届世界杯羽毛球赛
关渭贞(林& 瑛)
第十五届国际羽毛球男子 团体锦标赛
第十二届国际羽毛球女子 团体锦标赛
关渭贞、劳玉晶
第八届世界杯羽毛球赛
关渭贞(林& 瑛)
第六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关渭贞(林& 瑛)
陈& 康(陈红勇)
第九届世界杯羽毛球赛
关渭贞(林& 瑛)
第十六届国际羽毛球男子 团体锦标赛
第十三届国际羽毛球女子 团体锦标赛
关渭贞、姚& 芬、 赖彩勤
万隆 雅加达
第十届世界杯羽毛球赛
赖彩勤 姚& 芬
 Copy Right & GDSPORTS.net   最佳分辨率为800×600 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羽毛球汤杯直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