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昆明基督教培训中心心星期五几点查经

基督教基本知识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基督教基本知识
&&&热&荐&&★★★
基督教基本知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856
更新时间: 14:28:16
 基督教也称耶稣教,又称基督新教,于公元一世纪上半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产生,公元七世纪传入我国。我市现有基督教堂52处,教职人员56人,教徒3.4万人。我市的基督教近年来坚持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积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相继成立了市基督教协会和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有26个场所被评为文明教堂,29名教职人员被评为文明教职人员。 1、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1)创世论  基督教关于世界的创造与维持的教义。来源于《旧约.创世纪》,认为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世界,其中第一天造了光,第二天造了空气,第三天造了地和海并地上的草木,第四天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了水里的鱼和空中的飞鸟,第六天造了地上的牲畜、昆虫、野兽和人。第七日上帝歇息,这一天定为圣日。创世论是基督教的核心。  (2)“三位一体”论  三位一体论是基督教独有的上帝观,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之一。基督教认为上帝只有一个,但包括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圣父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DD神,基督教称为上帝,也称“天父”“耶和华上帝”;圣子即耶稣基督,也称“上帝圣子”;圣灵也称“上帝圣灵”。这三者不是三个神,又不只是一位,是同具有一个本体的独一真神。  (3)原罪论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罪是指人顺从自己的私欲而违背上帝意旨的所言、所行和所想。《圣经》中称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蛇的诱惑,偷吃“禁果”犯了罪,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传给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人一生下来在上帝面前就是罪人,需要基督的救赎。“原罪论”把人们原来对外的反抗引向对内的改革和自省,成为西方“罪感文化”的根源。  (4)救赎论  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基督教认为人类既有原罪,又无法自救,上帝圣父差其独生子耶稣降世为人,受死亡,流出宝血以赎信徒的罪。“赎价”付给谁有两种说法,一说犯了罪成为魔鬼的奴仆,付给魔鬼;一说犯了罪是对上帝欠了债,付给上帝。  (5)末世论  是关于人类与世界最终命运的教义。包括基督再临、死人复活、末日审判、千禧年及天堂、地狱等内容。基督教认为末日审判时,信上帝者将在天堂与神相伴,魔鬼、不信者、恶人将被打入地狱,接受永罚。  (6)“因信称义”  是基督教特别是路德宗关于如何得救的教义。由于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人神之间的阻隔已排除,信徒凭借信仰就可以直接与上帝交通,无须靠教皇为首的教阶作中保,基督教多数宗派很重视这种教义。  (7)“信、望、爱”  基督教要具备的三大美德。信在圣经里有“信任”、“可靠”、“忠实性”、“信靠”的意思。望有“期望”、“确信”、“求神庇护”之意。爱是神的本质,是基督教徒最大的美德。  基督教基本教义还有上帝论、基督论、教会论、圣事论等。  2、基督教的教规DD“摩西十诫”  也称“上帝十诫”或“十条诫命”,是基督教的教规。《旧约.出埃及记》记载,上帝耶和华在西乃山上通过晓谕以色列人的头领摩西而给他们的十个诫命。具体内容是:(1)除耶和华外不可敬拜别的神;(2)不可拜偶像;(3)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的名;(4)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5)当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恋别人一切。  3、基督教的生活禁忌  禁忌在基督教信仰中并不是重要的内容,基督教没有一整套繁琐的从外在约束规范信徒信仰生活的清规戒律。荣神益人是信徒言行的总则。  禁忌因不同教派,不同文化习俗导致不同着重。基督教聚会场所布置装饰十分简洁,一般不设圣像,包括作为崇拜的画像,突出十字架的标志,这主要源自于十条诫命的教义。基督教对婚姻十分重视,这主要源自于《圣经》中伊甸园的记叙,基督教认为婚姻是神圣的,应以一夫一妻为原则,上帝创造亚当夏娃即表明这一道理,因此基督教不主张离婚。  (1)不吃血是基督教信徒生活中的一个明显禁忌。因为血象征着生命,是旧约献祭礼仪上一项重要内容。《新约》把血的作用解释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而带给人的救赎能力。  (2)勒死的牲畜也是基督教禁食的,这与禁食动物血一个道理。  (3)看相、算命、占卜等类也是基督教禁止的。这些迷信活动相信上帝以外的神秘力量,基督教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所爱,都有自己的意志选择权,上帝不强加意志给人。  (4)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派背景的信徒禁忌上有特别要求。首先认为信徒当守安息日(星期六),停止劳动,并在这一天举行聚会礼拜。饮食上不食猪肉和某些水产品。  《新约》部分酒的禁忌较为灵活,没有将饮酒作为禁忌而直接禁绝,让人自己做出选择。烟在《圣经》中没有明确,但大部分基督徒反对吸烟,特别是在聚会和崇拜活动中禁止吸烟。  我国基督教从团结出发,采取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各人可以按自己的信仰去行,但不应过分强调与其他信徒的差异。  5、基督教的主要经典DD《圣经》  (1)《圣经》的产生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其宗教信仰的最高权威,是其教义、神学、教规、礼仪等的依据。信仰者认为《圣经》各卷是在长达1600多年的时间里,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陆续记录下来的上帝的启示,所以把它奉为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准则。起初是犹太教徒,后来是基督徒把这些“上帝启示”的记录汇编成书,称之为《标准书》,《圣经》全书66卷,分为两大部分。把耶稣降生之前成典的各卷称之为《旧约标准书》(后称《旧约全书》)。耶稣降生之后,标志着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成典的各卷称之为《新约标准书(后称《新约全书》)。所谓“约”是指耶和华上帝与人之间订立的“盟约”。犹太教和基督教都相信古以色列人在逃出埃及时曾在西乃半岛南部的西乃山与上帝订立了一个“盟约”DD《西乃盟约》,其核心即《上帝十诫》。圣经虽然是一部宗教经典,但它还是一部文化巨著,是研究了解西方文化的丰富宝藏。  (2)《旧约全书》的内容  《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基督教接受它为自己经典的一部分。全书39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四大类: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杂集。  (3)《新约全书》的内容  《新约全书》是基督教自身产生的经典。全书共27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启示录。《新约全书》各卷的定型为原始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成为一个独立宗教提供了必要条件。福音书4卷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历史书主要是《使徒行传》。使徒书信21卷包括保罗、彼得、约翰、雅各、犹大诸使徒写给几个地方教会或个人的信件,分《保罗书信》14卷、《公函》7卷。先知书1卷《启示录》。  基督教常用名词解释  1、基督教人物名词  (1)上帝  圣经称“耶和华”、“天父”。基督教相信上帝是自有永有、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对人赏善罚恶。  (2)耶稣  据《新约》记载,耶稣生于一世纪的犹太国,母亲玛利亚,父亲约瑟,玛利亚受圣灵感孕而生。耶稣被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天复活,四十天后升天。基督教认为耶稣还将降临世上,宣告世界末日来临,世人接受“最后审判”。  (3)救世主  是基督教对耶稣基督的另一种称呼。认为耶稣基督降临世上,是为了拯救世人脱离罪恶,得到永生。  (4)先知  圣经中指受上帝启发而传达上帝旨意或预见未来的人  (5)天使  上帝的使者,专事传达贯彻上帝旨意和使命。圣经中记载其常显人形。原有概念皆为男性,后世常描绘为有翅膀的女性。  (6)使徒  也称“宗徒”。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传教之初,挑选了12个人作为他的门徒,由于他们作为耶稣的代表被派到各地传教,所以又叫“十二使徒”或“十二门徒”。  (7)撒旦  圣经中也称“魔鬼”。希伯来文原意为“抵挡”,称谓专事抵挡上帝而与上帝为敌者。  (8)保罗  原名扫罗,与十二使徒齐名,为原始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新约》中有保罗书信十四封,为基督教神学奠定了基础。  (9)替罪羊 也译作“负罪羊”。据圣经记载,古代犹太教每年赎罪日清晨,由大祭司举行赎罪祭,杀两头公羊,一是为赎自己和众祭司的罪,二是赎民众的罪,然后把羊逐入旷野沙漠,意为众人的罪已由此羊负去。  2、《圣经》故事名词  (1)天国  亦称“上帝之国”、“天堂”、“天家”。据《新约》记载“天国是上帝的居所,宝座前天使侍立,耶稣坐在上帝右边,众得救灵魂者皆升入天堂,与上帝享永福。”  (2)地狱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涵义的混合。犹太教中意为“阴间”,仅指死者灵魂所至的地下安息处所。另指为“希伦山”,专指耶路撒冷城郊的一条峡谷。基督教将此概念发展为不信基督、不悔改者死后灵魂受永罚的地方。  (3)伊甸园  据《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的上帝给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居住的园子。该处有河,分四道流向四方;园内果木繁茂,景色优美;亚当和夏娃在园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因其违反上帝之命偷食禁果,被逐出园。上帝派天使把守道路,后人便再见不到此园。  (4)挪亚方舟  据《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的“义人”挪亚为避上帝降灭世洪水而造的长方木柜形大船。上帝降洪水灭世时,挪亚蒙上帝宠爱造此船带全家及每种禽兽各一对避入,7日洪水过后,使挪亚一家和所收各类动物得以留存。西方文学中常以方舟作为避难处所的象征。  (5)最后的晚餐  据《圣经》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前夕和12门徒举行了最后一次晚餐。据称,耶稣在这次晚餐中建立了“圣事圣体”。最后的晚餐包括耶稣共有13个人参加,犹大排在13号,因为其是出卖耶稣的叛徒,所以外国信教者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号码。  (6)十字架  是古代罗马帝国的残酷刑具,一般只用于处死奴隶和无罗马公民权的人。作为刑具时多由两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状近于汉字“十”,故汉译为“十字架”。基督教相信,耶稣为替世人赎罪,被钉死在十字架,故尊十字架为信仰的标记。  3、基督教圣礼名词  (1)礼拜  基督教的主要崇拜活动,意思是对神顶礼膜拜。通常在教堂举行,也可在家庭中举行。基督教纪念耶稣安息日(星期六)次日复活,规定在周日礼拜。礼拜仪式除牧师外,其他人主领则不能进行祝福。礼拜的一般程序:1、唱诗班唱“肃静歌”《主在圣殿中》;2、主领人宣召,通常是诵读《诗篇》中的一段;3、齐唱赞美诗一首;4、齐诵《主祷文》;5共诵启应经文,一般是选读《诗篇》,主领人读一节,全体信徒读一节,循环启应;6齐唱赞美诗一首;7主领人祈祷;8读经,朗读当天讲解的经文;9唱诗班献诗,所献赞美诗与当天证道内容相配合;10证道,主领人或邀请的人讲道,是礼拜的核心内容;11齐唱赞美诗;12祝福;13唱诗班唱《祝福歌》或《阿们颂》,礼拜结束。  (2)祈祷  是信徒在心灵是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一种方式,是信徒对上帝的崇敬、信赖、感激、祈求等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倾诉。祈祷的对象是上帝或耶稣基督。祈祷的内容因人、因事而异,主要是对上帝的赞颂、感恩、祈求、忏悔、倾诉等。姿式无定式,其方式有:口祷、默祷、公祷、私祷、领祷、成文祈祷、即兴祈祷和专题祈祷。祈祷不受时间、环境等限制,有早祷、晚祷、午祷、用餐时祈祷、分别时祈祷、开会时祈祷等,祷文可长可短,最重要是态度要严肃、诚恳、专心。  (3)讲道  也称“证道”。礼拜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程序。由教牧人员挑选一段《圣经》经文对信徒讲解。讲道的文稿称为“讲章”。  (4)唱诗  礼拜仪式中的一个程序,配合当天讲道内容,挑选2-3首赞美诗,由全体信徒在讲道前后各齐唱一首,有条件的再由唱诗班奉献一首。个人或集体在平时也可唱赞美诗以抒发情感。  (5)祝福  礼拜仪式的最后一个程序,常被视为礼拜结束的遣散仪式。由具有圣职的教牧人员向全体会众宣告上帝的祝福。也可对特定对象(新婚人、新生儿等)或活动宣布祝福词。  (6)主祷文  习惯也称公祷告,为全体信徒礼拜时共同诵念的经文,是基督教中最常用的经文。源自《新约.马太福音》,是耶稣教导门徒如何祷告而作的示范。全文如下: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门。信徒念诵时常将文中的“你”读作“父”,以为尊敬和亲切。  (7)主 日  即“礼拜日”,基督教对星期日的别称。据《新约》记载:耶稣在安息日前一天(即今星期五)被钉死于十字架;死后第三天复活,即安息日的后一日(即今星期日)复活。基督教据此把星期日称为“主日”,意为“主的日子”。  4、基督教的制度名词  (1)教会是基督教的基本组织,是基督教举行宗教仪式和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教会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圣”,意指教会是属神的,是圣洁的。二是“公”,意指天下信仰耶稣基督的人都属一个教会,不应分类,互相歧视。教会分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有形教会是现实世界中的教会组织,无形教会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得救真信徒的总体”,是永远存在的。教会大体分为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三种体制。  (2)查经会  基督教徒的活动方式之一。由教徒聚集在一起查考《圣经》,有时自己阅读,有时也有教牧人员主领讲解。  (3)交通会  由信徒在一起见证神的荣耀,互相勉励进步的活动。  (7)祈祷会  基督教信徒信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宗教仪式。指信徒聚集在一起进行祷告。  4、基督教称谓名词  (1)牧师拉丁文愿意为“牧羊人”,因耶稣自称“牧人”,用“羊群”比喻信徒,故基督教大多教派称具有圣职的教牧人员为“牧师”。负责牧灵工作,管理教会事务,只起“引导”作用,牧师是宗教职业者。  (2)长老由本教堂平信徒推选的代表,负责管理教会事务,主要源自长老会(加尔文宗)。现有两种:一种是行政长老,专管教会行政事务;另一种是“按手”长老,专事辅佐牧师牧养信徒,现在长老主要是从执事中推选,其职责仅限本堂及所属聚会点,经本省两会同意,也可以牧养教导信徒,主持圣礼。  (3)执事  源自《新约.使徒行传》,原意为“仆役”,是由信徒推选出来帮助办理教会事务的信徒。执事非终身任职,注重服务和关怀工作。  (4)传教士我国称为“教士”,其主要任务是辅佐牧师传道、管理堂点,牧养教导信徒。也有称教士为布道员、传道员、传教师、传导员等。  (5)义工传道员受过一定的神学教育或培训的传道人员,可以讲道及牧养信徒。  (6)信徒  一般是指经过牧师正式“领洗”的基督教教徒。  (7)慕道友  未经牧师“领洗”的信教群众。  (8)同工  基督教教牧人员之间的互相称呼。  (9)同道  基督教信徒之间的互相称呼。  (10)兄弟  基督教男信徒之间的互相称呼。  (11)姊妹  基督教女信徒之间的互相称呼。  5、基督教礼仪名词  (1)按手礼  基督教实行的宗教仪式之一。为教徒实行的坚振和为教职人员授于圣职时,把手按在领受者头上,并念诵经文。  (2)婚礼 基督教徒结婚时有请牧师证婚的习惯,与天主教不同,不把此仪式作为圣事。在教堂内举行时,由牧师祈求上帝恩赐,祝福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3)殡葬礼  基督教徒死后,在火化之前由家属请牧师到家里为死者祈祷赎罪,欢送回“天国”。基督教徒家里死人不悲哀、痛哭,他们认为死后回到天国是高兴的事。  (4)阿门  意为真诚、诚恳。是基督教仪式中常用的结束语,表示希望所有的祷告都能如愿以偿、允获所求。在教牧人员领祷结束时,信徒同念“阿门”,以示“诚心所愿”。  (5)以马内利  源于希伯来文,意为“上帝与我们同在”。在基督教徒之间常以此语致以问候和祝愿与世人同在。  (6)按立  按立是基督教授予圣职过程的统称,有一定的手续和仪式。基督教举行的“按立圣典”,是基督教按照规定程式对人授以圣职的礼仪。在授于牧师、长老圣职时在教堂内公开举行典礼。举行典礼时多由3名或3名以上牧师(按立长老时可有长老参加,但至少有1名牧师)对被按立人行按手礼。  6、基督教其他名词  (1)基督纪元  以耶稣的生年为纪元元年而得名。公元532年,修士狄奥尼修斯以耶稣生年为纪元编制新纪元表,他推算耶稣诞生于罗马建城后754年,定这一年为基督元年,以此年为公元元年,并逐渐得到公认。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是日开始的“格列历”,采用的就是基督纪元,又称“公元”。  (2)家庭聚会  按基督教的传统习惯,教徒在自己家里过宗教生活,参加的人以自己家庭成员为主,有时有个别亲戚、邻居参加,其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只作念经祷告。  (3)自封传道人  是指那些没经过正式登记发证的教牧人员,自我封立为传道员的人。  (4)私设聚会点  指有几十名以上教徒参加,其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有较大规模的聚会活动,区别于传统的家庭聚会,没有合法登记的简易活动点。  (5)感恩节  美国的习俗节日。源于当地居民获得丰收后为感谢上帝举行的庆祝活动。1941年起定为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 1、基督教的主要圣礼  圣礼又称圣事,基督教认为圣礼是圣灵借以净化人的灵魂的礼仪。基督教只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礼。  (1)洗礼:即圣洗,是信徒正式入教的仪式,也是悔改与信心的表示,是将信徒自己奉献、交托给耶稣基督的决定性的一步,是“罪得赦免”接受圣灵的证明。洗礼分为注水礼和浸水礼。多数教会行注水礼,由牧师将祝圣过的清水洒在领洗者头上,并按手在其头上,念诵经文。浸礼宗等一些教会坚持行浸水礼,受浸者着洗礼服后仰全身入洗礼池三次,主礼人念诵经文,礼毕。  (2)圣餐:由主礼牧师将无酵饼或有酵饼和葡萄酒或葡萄汁祝圣,然后分给受餐洗礼的正式信徒依次分享。基督教认为圣餐礼中的饼就是耶稣的身体,吃饼可以从耶稣的身体里获得生命。葡萄汁为耶稣的血,喝了耶稣的血可以获得赦免。  2、基督教的主要节日  (1)圣诞节  基督教各教派共同遵守的第一大圣节,在每年12月25日举行。《圣经》中并没有记载耶稣诞生的具体日子,也没有发现公元4世纪以前有关圣诞节具体日期的记录。罗马基督徒习用的历书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上记录着一句话“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一般认为把这天定为圣诞节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现在已被全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现在已发展成为欧美一些基督教国家一个全民的节日。由于1月6日是古代教会纪念耶稣再次显现自己神性的“显现节”,逐将12月25日至次年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12月24日日落正式开始,称为“圣诞夜”。当天举行圣诞礼拜,演出圣诞剧,再现耶稣降生的情景等。  圣诞老人是庆祝圣诞不可缺少的一位人物。据说他名叫尼古拉,生前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乐善好施,帮助穷人,死后被尊为圣徒,永远活着,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慈眉善目,银发白须的老人,如今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圣诞树顶上的“圣诞星”,象征当年耶稣降生时引导东方三博士到伯利恒来朝拜圣婴的引路星。圣诞节时人们互赠圣诞贺卡,印上有关耶稣降生的图画以及祝愿的话。  (2)复活节  基督教各教派共同遵守的第二大圣节,时间为每年春分第一次月圆后第一个主日,每年推算一次。为纪念耶稣受难后第三天复活,即安息日的次日(周日)。基督徒在复活节举行隆重的礼拜庆祝耶稣复活。复活节早晨信徒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彼此报告“主复活了!”。日出时,信徒们聚集在一起面向太阳高唱复活节赞美诗,还要在树丛或草丛中寻找象征生命、幸运的复活节彩蛋。
文章录入:mxtjj&&&&责任编辑:mxtjj&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归眉县统战部所有&┋ 电话:&&&&&&& 传真:&&&&&&&
网站备案:陕ICP备号 ┋  
Copyright & &&&&&& &&&& All Rights Reserved基督教在荣成
基督教,是指信奉耶稣基督为“教世主”的宗教,是传入荣成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西方宗教。因基督教的教义与荣成当地民众的信仰和习俗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基督教传入荣成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当地鲜有信教者”。但,基督教的教义有一些进步因素,传教者在传教中也做了一些善事,如看病行医、创办学校、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对荣成后来的发展或多或少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一、基督教的传入和石岛教堂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秋天,英国基督教普茨茅斯弟兄会(BrethrenMission)苏格兰籍教士史蒂芬(Stephen)夫妇来到荣成石岛传教。因是初来乍到,石岛无教堂,史蒂芬夫妇只能在石岛的张家村租住一民房居住,然后在其街道上搭建临时帐篷传教。史蒂芬夫妇初来石岛传教并非顺利,因基督教是西方的宗教,石岛人不知道是什么玩意,来看“黄头发蓝眼睛”的多,相信基督教的人却没有。史蒂芬夫妇略懂西方医术,便在传教时给人看病。因是“免费看病”,来看病的人逐渐多了,基督教也就在石岛初步落脚,逐渐形成了基督教普茨茅斯弟兄会的石岛教区。
不过,兄弟会石岛教区在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也仅仅停留在给人免费看病的基础上,其组织没有多少发展,英国传教士来了一些,石岛的百姓信仰基督教的却寥寥无几。后来,史蒂芬夫妇因事回国,石岛教区的传教事宜便由其它英国传教士负责。
光绪十八年(1892年)夏季,弟兄会石岛教区的英藉传教士凯斯(Dr·Casc)到威海卫传教。同年秋,道森(Mr·J·Dawson)夫妇也往威海卫居住传教,同来的还有J·沃德·威尔逊(J.Ward·Wilsn)。第二年,居弟兄会石岛教区的E·H·希尔(E·H·Hill)也来威海卫。兄弟会石岛教区的活动也逐渐以威海卫为中心,石岛的传教活动仍停留在“租房搭棚布道,当地鲜有信教者”的状态①。
大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英国基督教弟兄会差遣其传教士孙约翰夫妇来石岛传教。初来时,孙约翰夫妇在石岛永安桥南租用了一处民房,一面宣传耶稣降世,一面行医治病。孙约翰的医术高明,前来求医的人日渐居多,孙约翰抓住时机,一面行医,一面解说基督耶稣救世。就医的人得到了“医术”的好处,相信基督教的人也逐渐增多了,原来租赁的房屋不敷应用,孙约翰便将住址迁往张家村。宣统元年(1909年),孙约翰传教士联系石岛商会,在石岛南岗(今光明路南段)买了一片荒地,建起了一座教堂(史称“石岛教堂”)。
石岛教堂共计房屋47间,有礼拜堂(题字“讲书堂”,后来改称“福音堂”)、办公室、接待室、传教士住宅、厨房和中国的工友宿舍,四周筑有院墙,大门朝南,便门紧靠礼拜堂。
礼拜堂设有二、三百人的长凳座位,每逢星期天前往作礼拜者大多有100多人。起初,由孙约翰讲道谈经,其夫人弹琴唱诗,后来也有中国传教人主持讲道或唱诗。每逢乡村集日、庙会,教堂就派传教士去宣讲耶稣救世的福音,散发福音单、福音书。
孙约翰夫妇年老后,由英国的松牧师接替,接下来是德教士、柯教士、富教士、孙教士、怀教士、文先生等等英籍传教士轮流主持。中国传教士的李继圣、徐广仁、李健耀、宫秀芝、谢开华、李灵珍、于寅宾、曲秀峰等也先后来石岛布道,或到附近乡间传播福音。
据曾经在石岛教堂做过礼拜的人回忆说:当时出入教堂很方便,不分男女老弱,不论富贵贫贱,进出随便,不受任何阻拦。
石岛教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比较兴盛。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石岛教堂有牧师3人,教徒70多人。
石岛教堂为了方便乡下人信教,民国七年(1918年)在今东山街道办事处的石头河村设立教堂。当时的石头河教堂有正房11间,厢房3间,美籍传教士2人。居石头河村的传教士除了利用教堂传教外,经常到附近村庄传播“福音”。石头河教堂最昌盛的时候,发展教徒30多人。
崖头,位于石岛和威海卫之间,是荣成中部的大集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石岛基督教决定将石头河教堂迁往今崖头附近的河南陈家村(今崂山街道办事处河南村)。在河南陈家村,传教士们租用民房12间,开设教堂(俗称“河南陈家教堂”),其教务主持是2名加拿大籍和美国籍的女传教士。传教士们迁址至荣成中部的崖头,本想大展宏图,传播“福音”,怎奈天不逢时,这时,日本早已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日军相继占领了青岛、烟台,3月1日占领威海卫。基督教在荣成的国外供应经费中断。刚刚建设的河南陈家教堂的传教活动尤其显得举履唯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军占领崖头后,2名女传教士去威海,河南陈家教堂的教务由2名中国传教士主持。河南陈家教堂仅存在3年,发展教徒5~6名,民国三十年(1941年)传教士奉命变卖了教堂的财产,迁往威海了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日军占领石岛后,因其所推行的是法西斯统治,石岛教堂教务活动受到很大遏制,也因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石岛教堂的外国传教士相继回国,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石岛教堂仅剩下英国传教士富教士一人。至此,日军仍不罢休,趁黑夜向教堂院内扔炸弹,胁迫富教士撤走。富教士不走,一面同日军交涉,一面坚持传教行医。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富教士接到本国指示,凡英国人都到烟台集中待命回国。富教士离开石岛。不久,日军强占石岛教堂,石岛的基督教信徒大多不能参加基督教活动,仅有一小部分信徒曾在张家村刘厚山的厢房读经、唱诗、祈祷,再后,逐渐减少并停止活动③。
二、观里东教堂和上埠头教堂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国传教士米氏夫妇从基督教弟兄会烟台教区来到荣成北部传教。在今环翠区桥头镇的观里东村的白石山,买房14间,设立教堂(俗称“观里东教堂”),进行传教。米氏夫妇在观里东传教的方式也同石岛教堂一样:一边行医济贫,一边散发“福音”单、“福音”小册子,讲解基督救世的教义。几年之后,正赶上中国大兴“学校教育”运动。米氏夫妇又从烟台教区求得经济支援,在教堂附近购得土地,扩充教堂,兴办观里东教堂小学。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观里东教堂已拥有两个大院,占地15亩,房屋26间。一大院为生活区,有房17间,两间平房为英人的寝室。余者为客厅,厨房,查经室、贮藏室、教师和传教士的宿舍等。另一大院为5间福音堂(礼拜堂)和4间学堂,连为一体,房屋宽大,可容纳800余人,院内有大操场。福音堂内设有讲台、受洗池,长条椅等;学堂设有课桌、凳子,教具俱全,读中国的复兴教科书,唱耶稣教歌曲。
米氏夫妇传教的主要方式是雇用一批虔诚的教徒,送济南或烟台毓璜顶培训后作为传教士,以后每年轮训一次,传教士每个星期六集中在查经室,由米氏出题查经学习。礼拜天过主日,信徒聚集在福音堂,由传教士登台讲经。传教士宣传男女平等,人人博爱,不准打人和骂人,提倡婚姻自由,简办丧事……这一些,传教士们对于当时国民政府正推行的乡村旧俗改革,无疑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是这种推动作用,通过米氏夫妇等传教士的鼓动,观里东村及附近“信教者”甚众,通过观里东教堂洗礼而正式成为基督教教徒的将近百人。
在传教方式上除礼拜日集会讲经外,居观里东教堂的传教士还在夏秋季节带棚下乡,住宿宣传。一个村少说也住上十天半月,多者月余。结合图片讲得活龙话现,善恶分明。鼎盛时期,先后到过文登、威海,荣成许多乡村,仅在观里教堂附近就有21个村。
民国十三年(1924年),米氏因病回国,观里东教堂由其妇人主持,人称米师娘。先后在观里东教堂服务的教师有王奎一、夏云芝、夏吉堂、张德耀、梁桂珍、夏从元、夏允文、夏淑英、夏淑玉等,在这里传教的外国人有德某、富某、构某、久某。中国人在这里做传教士的有官秀之、曲秀峰、李继盛、林辉亭、张洪斌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米师娘国内供应中断,支出难以为继。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日军夜袭观里东教堂,捉走米师娘④。教堂内的物资,大部分被西豆山和孟家庄据点的伪军抢走,少部分则被近处的信徒攫为已有,观里东教堂的活动停止了。这之后,部分教徒不定期集中在观里东教堂东1公里的官庄村(今环翠区泊于镇官庄)信徒邹立志家过礼拜日,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邹立志去上海谋生,信徒各自在自家祈祷。
正是观里东教堂米氏夫妇在荣成北部传教的成就,基督教兄弟会烟台教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派美籍传教士德绥莱姊妹到今埠柳镇上埠头村传教。先后租用民房26间,用于居住和开设教堂(俗称“上埠头教堂”)。德绥莱姊妹来上埠头村时,正赶上地方政府大力推行办学校教育和发展地方邮政事业。德绥莱姊妹求得兄弟会烟台教区的经济支援,将已停办的上埠头初等小学重新开学⑤,还筹建了上埠头信柜⑥。德绥莱姊妹在上埠头村设教堂传教,还为当地办了一些公益事业,显得格外繁忙。后来,烟台教区先后又派遣了5名中国传教士来上埠头村打理教务。上埠头教堂共发展教徒20余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军入侵荣成后,德绥莱姊妹回国,中国传教士留下继续传教。是年秋,日军“扫荡”,将教堂内的物品抢劫一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该教堂停止活动,张纪文、阎吉兰等教徒在成山卫永安村(今成山一村)继续活动,发展新教徒,仍属基督教兄弟会教会,共有教徒10人,经常在张纪文家集会,星期日作礼拜。
三、城厢教堂和其它非教堂的基督教活动
正当居荣成的基督教兄弟会组织处于发展低谷的时候,其它信仰耶稣的组织进入荣成。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英国基督教圣公会⑦传教士(姓名失传)从泰安来到荣成县城(今成山卫),在今成山三村购买平房24间,设教堂(因县城当地人叫“城厢”,因此俗称“城厢教堂”)传教。几个月后,泰安来的传教士回到泰安,教堂事宜由当地人周新生主持。城厢教堂后来又分别在成山卫东北的沙沟村、瓦夼村设立了两处小教堂。圣公会在城厢一带共发展教徒16人,多为女性(16人中,3男13女)。后因日军占领荣成县城,城厢教堂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关闭,集会地点在教徒家中,每星期作礼拜一次,有时3天集会一次。
另外,荣成还存在非基督教堂系统的耶稣教活动组织。一为崖头村的耶稣教活动组织。该组织是以张朴俊为首,此人于1942年在烟台入教,回村后自行开展传教活动。1951年统计,发展教徒6人。二为荫子镇马台丛家村以张桂莲为首的耶稣教活动组织,1951年统计,该组织有教徒4人。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开展了一场镇压反革命运动。其运动波及“反动道会门”。此时统计,荣成境内共有基督教徒264名,其中男121人、女143人⑧。基督教虽然未列入“反动道会门”,信仰基督教的教徒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而停止了活动。1952年,基督教重申为合法的宗教,荣成境内以前的基督信教没有因为“合法”而重新“礼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督教的活动在荣成逐渐恢复。1979年观里东村的田新玉从青岛教会退归故里,又兴起了传教活动。1981年9月26日在她家建立了聚会点,她以宗教信仰加以爱国主义,活动公开大方,争取政府监督支持。信徒有刘玉明、吕以文、夏永晶,邹立珍、夏兰惠、夏永丽—等人。1983年,田又迁居烟台,教务由吕以文、夏永晶主持。1985年冬,吕以文参加山东基督教第三期培训班学习后,精神大振,活动积极,1986年又在孟家庄、方吉、碑鲁建立了聚会点,各聚会点都由指定信徒在自家过主日(礼拜),由吕以文主持的观里东总教会,届时他亲临讲道⑨。
80年代,荣成境内的埠柳、成山卫、石岛、俚岛、荫子等乡镇也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入了基督教。1988年前有信教群众102人,1990年有信教群众210人,1994年有信教群众734人,1999年有信教群众1
374人,2004年有信教群众 3210人,至2009年,全市有基督教教职人员12人(其中牧师1人),信教群众5400人⑩。
2000年起,石岛西岚村、成山松埠嘴、崖西丛家庄等三处基督教聚会点先后经市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登记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2004年石岛西岚村基督教活动场所更名为石岛基督教天恩堂,并于2006年经山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准为教堂,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需要。
2009年应广大基督教徒的呼声,经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同意和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了荣成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各个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都建立了民主管理小组,负责民主办教工作的开展。自此,荣成市基督教步入了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城市基督教培训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