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消息提醒点赞之后的新消息提醒怎么删除?

请登陆后使用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吧友自助信息发布区,请自行甄别
查看: 89214|回复: 5
请教微信怎么点赞啊?另外朋友圈在哪看?
没玩过微信 领取百度wifi的 找不到活动入口的看图
朋友圈在发现里面
找到朋友圈了 没找到点赞的地方&
朋友圈在发现里面
找到朋友圈了 没找到点赞的地方
。。。别人信息的右下角那个带点小方形&
找到朋友圈了 没找到点赞的地方
。。。别人信息的右下角那个带点小方形
这个分享的朋友圈除了自己别人都看不到。有一种方法,你可以发的时候@很多小伙伴,这样你@的人可以收到消息,然后点进去就可以点赞了。但是点进去没有点赞就退出来了的话就找不到了,还有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你去给那个找不到的小伙伴的朋友圈消息点个赞,她那边会收到一条新消息的提示,点击后下面有个 查看更早前的消息 这样又可以找到你之前@她的那条,再点赞就行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的小号自己整。我感觉我说了一大堆废话 = =&&都是昨天瞎折腾出来的结果,或许又更简单的方法我不知道
你要事先通知给你的朋友,在发到朋友圈的时候有个选项,要通知最少5个朋友,然后让他们点赞,不知道懂了吗
Powered by微信朋友圈六大骗局 点赞送礼有可能是诈骗
编辑:杜胜男
[导读]现在已经进入全民微信时代,无论大人孩子都在刷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里鱼龙混杂,虽然很多信息确有其事,但也有各种谣言和骗局层出不穷,很多人也就抱着“有益无损”的态度频频转发。如此一来,未经核实的消息便在网络中大肆泛滥。警方提醒,不要轻信这些信息,另外,非权威渠道来源的消息不要轻易转发。
现在已经进入全民微信时代,无论大人孩子都在刷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里鱼龙混杂,虽然很多信息确有其事,但也有各种谣言和骗局层出不穷,很多人也就抱着&有益无损&的态度频频转发。如此一来,未经核实的消息便在网络中大肆泛滥。警方提醒,不要轻信这些信息,另外,非权威渠道来源的消息不要轻易转发。
联系电话很可能是吸费号码
微信朋友圈时常会出现&寻找走失亲人&的帖子,不少热心人纷纷帮转,甚至还有人帮忙报案。这种寻人的假消息之所以看起来逼真,引来不少网友热心帮忙,除了有图文和联系方式外,大量转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信度&。
公安部早就发出相关提醒警示,提醒大家别轻易再打微信上留下的联系电话,有可能是吸费号码。吸费电话骗钱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只要打过去就扣钱,有可能打一次就扣20元,第二,打过去按时间长短来扣钱,费用可能会很高,有的吸费电话一分钟就要扣几十块钱。
寻找熊猫血
&联系人&陷入爱心电话轰炸
&熊猫血&的帖子一次又一次的出现,网上无数次转载和转发的内容几乎一样,急需Rh阴性血,只是换了主人公的姓名或者是联系电话。
此类虚假帖子,利用人们的善良和爱心,虽然几经澄清,但在QQ群、论坛、电子邮件、微博等网络平台上仍不时地出现,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转发扩散,从而引起一波又一波网络求助热潮,让&联系人&和医院莫名其妙地陷入爱心电话的轰炸之中,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准考证丢失
有些是借助高考设下的骗局
今年高考期间,一则寻找遗失高考准考证的&紧急通告&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中被传得沸沸扬扬,通告里详细描述了一位名叫&白娅倩&的考生的考场与准考证号,以&别耽误孩子前程&为由,希望广大网友帮忙寻找遗失的准考证,末尾还留下了一个159开头的联系电话。
警方辟谣这个&紧急通告&其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高考设下的一个骗局,以丢准考证为由吸引公众注意,留下一个一旦拨通便被恶意吸费的手机号码,等待善良的网友上钩,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如果真遗失或者捡到高考准考证也不要慌张,一切有办法可依。
食品剧毒致死
转发就可能成为传谣&帮凶&
六翅肯德基怪鸡、康师傅地沟油、娃哈哈肉毒杆菌&&众多充斥在微信朋友圈的诈骗和虚假信息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谣言&层出不穷,每次出现都以夸张内容和&标题党&的方式吸引眼球,尽管明显违背科学常识,传播速度却非常快,网友们容易被其蒙骗,甚至继续转发成为传播谣言的&帮凶&。
记者发现这些吸引眼球的谣言,发布者大多是微信营销号,主要目的是吸引粉丝,为日后营销吸引人气。这些账号发布的微信并非每条都是谣言,平时发布的大多是以心灵鸡汤或段子类内容为主。如果在微信看到某些食品被与死亡、疾病等危言耸听的词汇搭配在一起时,不要恐慌,要敢于质疑其是谣言的可能,不妨翻看该账号此前发布的历史消息,可大致判断其发布信息是否真实权威。
骗局1&二维码诈骗
以热销商品为诱饵,给你返利或者便宜,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是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骗子还可以获取你的手机号还有好友关系链。通过网络透传技术把电话号伪装成他的电话进行诈骗。这种伪装成任意号码的透传技术,央视3&15晚会已经曝光过。伪装成你的号码给你的亲戚朋友发诈骗短信和诈骗电话,或是其他诈骗方法。&&&&
警方提醒: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不要用手机随便扫二维码,更不要安装不明程序。一旦发现不对,立即报警。
骗局2&点赞诈骗
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礼品或优惠,实际等你集满了足够的赞,去兑换礼品或是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却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另一种诈骗是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就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其目的是套取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对点赞送礼的信息应先查证,打个电话咨询一下,必要时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
骗局3&假公众账号诈骗
在微信平台上使用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你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多方求证真伪。骗子同样是伪装来电显示成这位同学的手机号码。同样是通过这种关注群发有奖的诱惑去收集到这位同学的手机号和好友关系链。
骗局4&海外代购诈骗
声称是海外代购其实来源不明,一些微信代购人士,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外国超市实景图,号称自己正在某国超市购物,有需求的快订货。但实际上这名代购商另一个微信号却贴出她正在海南旅游的实情。
警方提醒:在微信上购物时,消费者有必要对卖家的真实身份与货品来源等细致了解,充分确认卖家基本信息后再消费。购物不宜选择贵重物品,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支付宝交易记录、银行汇款单、卖家姓名、身份证号等作为凭证,尽可能地降低购物风险。
骗局5&微信中奖骗局
收到微信说中奖,却要先将25元&体验金&打到&官方&支付宝账号上,这是不法分子假冒&&&公司&或官方账号,散布虚假中奖信息实施诈骗,想要领奖需填写个人资料及支付相关费用。
警方提醒:遇到这些诈骗信息,要从萌芽状态剪除掉,不相信这是真的不要转发,也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发给陌生人。
骗局6&微信红包骗局
一条印有&AA&字样红底方框的LOGO,以及少许&送钱&、&68元&、&88元&等文字的微信,很容易被看成真红包。骗子只是利用文字游戏,把&AA收款&功能稍微装饰了一下,在留言处加上了&送钱&、&多少元&的字样后,广泛在微信群聊中发送,让抢红包的人误以为对方发红包了。并且会要求输入支付密码,大意者轻而易举就进了&局&,手不小心一点,钱就没了。
警方提醒:在收到关于红包微信信息的时候,看清楚确认信息准确才进行操作,警惕收任何红包都不需要输入密码,凡是需要输密码的&红包&都是骗局。
■如何防范&&非权威渠道消息不要轻易转发
警方提醒,在转发微信时对于其信息来源一定要有所甄别,非权威渠道来源的消息不要轻易转发。对于有转账、汇款等交易信息,在没有确定事件真相时,不要进行交易。还可以求助于公安机关,帮助您辨别事情的真假。遇到这些诈骗信息,要从萌芽状态剪除掉,不相信这是真的,不要转发,也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发给陌生人。&
记者&庄利铭
您觉得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杜胜男]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未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谁以后在微信朋友圈再让我点赞,我就举报你_偃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2,797贴子:
谁以后在微信朋友圈再让我点赞,我就举报你收藏
依法举报你们……
“集满9个赞,加25元即可领取不同品种,总价值达50元的天冰冰淇淋。”近日,一条这样的消息在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被转发。真有这等便宜事儿?市民在兑换礼品的过程中发现,商家以“暂时缺货”“先到先得”等多种理由来推诿
夏先生参与了这条集赞送天冰冰淇淋的活动。16日16时许,夏先生完成集赞后到指定销售点换购冰淇淋时,却被商家告知:“先到先得,目前冰淇淋暂时缺货。”  “微信中明确标注的领取时间是6月8日至8月20日每天的9时至18时,并没有‘先到先得’等类似提醒,我在规定时间内换购冰淇淋,却被这样搪塞了。”夏先生说。
来到夏先生参与换购冰淇淋的销售点,以顾客身份咨询对方可否兑现“集赞换冰淇淋”时,一名员工说:“目前冰淇淋没货,11点多你再来吧。”
随后,联系上河南省天冰冷饮有限公司洛阳办事处负责人韩经理。韩经理说,顾客换购难,确实是他们活动策划的失误。  “今年4月,我们公司曾做过类似的推广活动,近期又做的这次活动是根据上次活动的情况制定的供货量。由于这次忽略了优惠力度不同和天气变热等原因,活动的火爆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导致冰淇淋供不应求。”韩先生说。
搜索本地论坛发现,近年来,我市商家集赞营销又在事后“爽约”的案例屡见不鲜。通过这些案例不难发现,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爱“捡便宜”的心理,达成推广目的,并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玄机一:“大礼”缩水变“小礼”  2013年12月,市民潘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我市一家商场推出“集满50个赞,可领取毛绒玩具‘神兽巨马’一个”的集赞活动,于是她召集小伙伴帮她点赞。
 集赞完成后,商家却告知她,“神兽巨马”已经兑换完了,只能送她一个小钥匙扣。
玄机二:集赞礼品以假乱真  2015年7月,市民尤女士参加了涧西区某商家在微信上推出的“集赞送口红”活动,商家说集够赞后可免费获得一支“香奈儿”口红。达到要求后,孙女士与商家联系,对方称要收取10元的快递费,等尤女士收到口红后,发现其竟然是冒牌货。
玄机三:想领礼品,先交“工本费” 2015年8月,西工区某影楼推出“集满99个赞送一套价值1380元的写真”的活动,网友@sunny集满赞后到该影楼领取奖品,却被告知“需要先交380元的工本费”。  @sunny说,到了影楼她才知道,这套所谓的1380元的写真其实只有6张照片,如果想领取剩余照片和底片还要另外付钱。
“多数商家推出的集赞送礼品活动,表面是为了回馈顾客,实际目的是实现自我推销,扩大品牌影响力,还有少数商家是为了从中获取利益。”从事网络营销工作多年的余先生透露,在集赞营销盛行时,还有不法分子打着商家的旗号变着花样骗取钱财。
作为微信软件的开发运营商,腾讯公司于早些年发现了微信朋友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微信朋友圈中的集赞行为进行了清理。
2014年6月,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清理集赞行为的公告》中规定,对于微信公众号累计发现有4次集赞行为的,将永久封号。
2015年3月,微信团队发布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中对微信个人账号集赞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删除违规内容,将视情节对该微信个人账号进行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账号封禁直至注销的处罚,并公告处理结果。
因此,如果发现朋友圈中出现集赞营销等违法违规的信息或行为,可直接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举报”功能进行举报
好!叫恁光坑消费者!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点击上方“内蒙古新闻”关注或点击右上角...分享~。每日一言: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近期微信朋友圈3大骗局,你中招了吗?近期,不少市民都遭遇了这样一件事,在微信朋友圈出现了一种“微信喜乐会”的红包,外表跟正常的微信红包无异,号称点进入就能“领取”到高额的红包。然而,事实却是领红包的人点开后并不能领到现金,需要转发多次方可充值成功,而且还需要缴纳费用才行。市民:转发和交钱后 才能领“微信红包”?13日,市民刘女士称12日她遇到一件蹊跷事。当天她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同学发了一个“微信红包”,以为是群友发的,就点开一看,发现是102元。正当她纳闷群友怎么会如此“大方”之时,却发现了这个红包和以往不同之处。这个红包的开头写的是“微信喜乐会”,而且在刘女士点击“领红包”后,弹出一个页面,显示需将红包链接分享到一个好友和两个微信群,红包将自动存入零钱包,不过在刘女士转发完后,页面又提示称,红包将会在24小时内充值到微信钱包,然而刘女士等了一天,却一分钱都没收到。刘女士随后打开手机,记者按照刘女士提供的红包链接尝试了一下,发现这个红包链接里附有多条广告,此外,在转发后还有个免费抽奖环节,记者幸运地“抽中”了价值3980元的电脑,不过却被告知填写地址的同时,需要支付快递费用。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货到付款,需要支付49元,另外一种是先支付,只要29元。“感觉像是骗人的,我都还没领到红包,就让我先掏钱。”刘女士有些警觉,“我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说是邮费到付,让人感觉捡到便宜了,拿到东西一看,就是几元钱的地摊货,价钱还赶不上自己掏的运费。”据刘女士回忆,快递收的不是运费,而是代收货款。而她第一次遇到说让先交钱再收货的情况,觉得不对劲。记者看到的这两个“免费赠产品”的信息写明,要支付49元的邮费,邮费由快递收取。据刘女士说,这个红包发在群里,群里起码有300多人,估计有不少人和她一样点开,甚至多数会上当受骗。微信官方回应:遇到这样的红包勿转发就此事,记者联系到微信官方客服工作人员,她表示,微信没有推出此类需要转发才能获得的红包,“真红包拆开后资金会自动进入零钱账户,没有自动进入零钱账户的都是假的。”她说,这类行为是第三方应用违规进行恶意营销,以及个别公众号滥用企业付款功能仿造微信红包消息,违规诱导用户点击假“红包”、分享抢“红包”。此类行为不仅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违反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相关规定,也极大地损害了用户体验。对发布违规“红包”及违规使用企业付款功能等相关违规行为,微信团队将坚决依照法律规定、协议规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她还建议市民,遇到此种情况,千万不要转发,以免他人经济受到损失。警方:遭遇经济损失可报警随后,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巧报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他提醒,市民如果遇到此类事件,一定要仔细辨别,如果发现是骗局,一定不要随意点击进入。倘若因为点击后遭到经济损失的,可拨打110进行报警。现在生活中使用微信的人非常多,手机里通过微信平台与亲朋好友发红包、抢红包也很普遍,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方式。但市民通过微信发红包、抢红包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近日,一市民就因为有骗子冒充其儿子给其发了一条红包链接,点开后结果银行卡被盗刷了4000元钱。市民胡先生经常从微信聊天或者朋友圈里参与抢红包。13日,正在忙的胡先生手机上突然收到“儿子”发来的一个红包,红包链接上写的是抢200元,胡先生一点就中了个头等奖200元。这令他兴奋不已,随后他按照提示关注了一下对方发的公众微信账号准备领取200元现金,但胡先生关注后发现,红包并未现身。此时胡先生心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想到是“儿子”发来的红包,胡先生也并未多想,几分钟后,他就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称其银行卡里被转走了4000元。胡先生吓坏了,立即打电话给儿子核实情况,儿子回答竟是根本没有发过什么红包链接,自己的微信号被盗了。这时胡先生才知道自己上了当,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当日,大学西路派出所民警高海琼告诉记者,这种“微信红包”实际上是一种木马病毒。不知情的市民会以为这是亲朋好友发的红包或是商家搞的促销活动,人们在点击关注这个公众微信账号的时候,对方已经获取了你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包括与你手机绑定的支付宝、微信钱包、网银等账号及密码等,随后转走你的钱财。近日,市民张女士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是:“张女士,6月15日我结婚了,具体安排在里面u**fz.com/g。”警方介绍,张女士遭遇了网络骗局,骗子发“结婚短信”等类似信息行骗,引诱市民点开所谓的“请柬链接”,容易泄露个人隐私等信息,提醒市民面对此类短信请勿点击。收到同样短信的还有市民刘女士,她注意到发短信的电话号码是陌生号,且是外地号码,刘女士警觉起来并没有点击链接。“我之前因为随便点链接,被骗过,银行卡被盗刷了,这次就很警觉,压根没管就赶紧删了。”刘女士告诉记者。记者来到中山东路派出所,教导员赵志飞看了信息后表示,近期类似此种手段的新骗局非常之多。赵志飞表示,目前不少市民的请柬都采用了短信、彩信、微信的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使用传统的请柬,骗子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只要点开链接,市民的手机就可能会被植入木马并被远程控制,自动获取手机中用户信息,如果手机上绑定了网银、支付宝等,还可能被盗取密码等个人信息,造成财产损失。赵志飞表示,如果遇到以上类似诈骗短信,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删除,置之不理。(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正北方网)▍内蒙古新闻:搜索i360nmg美丽内蒙古,转载正能量。我们一起努力用心传递正能量,为内蒙古喝彩!推荐关注内蒙古网()搜索:“inmgcn"关注i内蒙古公众平台!i内蒙古——用行动,去爱内蒙古!期待着您的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朋友圈点赞点错了想取消怎么办?
刷好友圈,一抬眼不小心手戳到赞,但那条消息真心不想点赞也没必要点赞,想取消,但这么丧尽天良的事能干吗?求解
按投票排序
既然已经这样了,删号吧。
嗯,最近不小心错点了赞,隔了几小时又取消了。因为我不在意对方的想法,毕竟人家发朋友圈也是大大咧咧的,并没有在意过其他人的想法;例如对方发过一条朋友圈,说过觉得女追男显得掉价这种意思的话,相信任何人朋友圈里女追男的比例并不会低,他这样发朋友圈简直是一种冒犯。
再取消也没用的,对方还是可以看到朋友圈被点赞的信息提示,刚刚用自己的两个微信号试验了……
不至于吧。。不要这么在意细节如果对方只是看到了赞,会感觉高兴一下;如果发现又被你取消了,反而会多想。
再点一下就取消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圈消息提醒机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