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莱州螳螂拳弘武真功夫教授传承螳螂拳和八卦掌吗

张方:八卦掌十问.心意拳十问.太极拳十问
张方:八卦掌十问.心意拳十问.太极拳十问
八卦掌十问&《太极拳十问》和《心意拳十问》已经发表四年多了,很多同道研究者和练家都问我为何不写《八卦掌十问》。一是目前练八卦的人越来越少,能坚持每天都转掌的人就更少了,写完了给谁看?二是与太极、心意相比较,八卦的内容少了点,套路都是近几十年后编的,器械也不多,内功心法就更少了。不过,我还是收到不少信函和电话垂问有关八卦门的事儿,只能在此勉强作答。    一、学八卦门的功夫,必须要先练转掌吗?    答:这是一个不容含糊的问题,必须要练习转掌!转掌是八卦门的体用根基,用法先不谈。先说一说“体”,都知道转掌源于“转天尊”,丘处机当年绕走不停是为了息心定意,其实丘真人没往里面说。南怀瑾先生在《如何修证佛法》一书中说:“初学打坐,盘着腿也是熬不住,”“后来为了降伏这两条腿,住在一个庙子里,一个人关在藏经楼阁上练腿,那也是炼心,盘起腿来硬熬,心里求菩萨帮忙,大概熬了五六天,那真痛苦!”南先生何等的天赋、何等的智慧,练腿尚且如此吃力。腿如此难练,却又为何非练不可呢?南先生在《药师经的济世观》里已有回答:“功夫到了,手心脚心发红,人的生命在下部,精从脚底生;人的衰老死亡,从脚底开始,越老两条腿越走不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中也说:“如果气机没有到达两腿双足而畅通四肢的神经末梢,等于一株枝叶枯落的枯木,虽然干身尚未朽腐,那也只是‘不亡以待尽’而已,毕竟未能恢复生机。如果两腿双足的气脉轮转通畅以后,腰杆自然挺直,臀部肌肉收放有力,走起路来脚踏实地犹如凌虚步空。”  再说一说转掌的“用”,武学的源起是用于技击,修炼转掌自然也是为了应用于技击。一般武学的肢体语言范畴是以人的中线为轴,左右各45度,换言之技击的进攻与防守主要是在这90度的范围之中进行的,这是由于人类生理局限而自然形成的运动方式。八卦掌就是充分利用这种局限,将自身训练出了弧线运动习惯,一出手就找对方的死角,以我的中线90度攻击角度产生最佳的发力效应,击打对方中线90度以外的面积,使对方难以防守,形成人背我顺的态势。很多练八卦的有个思维误区:以为自己永远围着对方转圈,把对方转迷糊了再打。错矣!你动,人家也在动,在对方调整与你相对角度时,这才正是你进攻的最好机会。  转掌的整体轨迹是弧线,但其实每一步都是直线,我喜欢在雪地和冰上转掌,转过百圈,就会发现树周围雪地上的圈是由七八个切线组成的。    二、转掌为何以拧颈带全身?何以避免“翻蹄亮掌”?为何要以身带步?    答:人们转掌时多以拧腰为主,错矣!腰乃修炼之首要之处,黄庭、气海、关元及带脉均在此处,着力拧腰,气机必然憋死,带脉阻断,功夫越练越对身体有害:或面黄肌瘦,或面青唇紫,或血压升高。拧肩就更错了,八卦掌转掌时的双肩与太极拳行功走架时一样,要松开,所谓“背紧胸空”,双肩必须松,胸才能空。倘若着力拧双肩,肺及心脏必然受压迫,功夫没练成,倒弄出个肺气肿或心脏病之类的。  转掌能练出多种功夫,很重要的一项是培养拧转中轴的展放功能,中轴者骨为脊柱、气为中脉,旋转中轴是八卦掌发劲的根本,其实太极拳也是旋转中轴进行运化和发力的。中脉练法有董海川在承德传下的另一支派承习。董公生前曾多次随侍王爷到承德的王爷府居留,其间与外八庙的喇嘛多有交流,借鉴了密宗转法轮的修炼方法,而创八卦掌佛家一派。1990年我到与朝阳临近的人称“小江南”的地方采访时结识了这一支脉的传人,对佛门八卦掌的练法有了一定了解。北京有一支也属佛门,转掌时要默诵“六字真言”和“金刚诵”,与承德那一脉基本相同,但在转掌的间架上又有不同。  有很多前辈练了几十年,还是不能避免“翻蹄亮掌”,原因就在不会以身带步,用丹田走转,还停留在用腿转圈的阶段。且习惯于五趾抓地,双脚不会放松,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凡练习内家拳五趾抓地者,皆错矣!不可能练出轻灵松整的功夫。初习八卦掌者走一走我师傅所说的“蠕步”是必经之路,但不可局限在这个层次上,要将涌泉和丹田之间练通。才可将气提起,以丹田走转,如陆地行舟。    三、练习八卦掌是否也需发劲?八卦掌的击打力是怎么练出来的?    答:记得七八年以前,我在陶然亭给敬儒先生演示了东北地区八卦掌的传统练法时,其中有不少发劲的掌势。而我师傅却认为八卦掌要练而不打,劲力需要含蓄,以示与形意等有别。但我其他几位八卦掌老师的掌法却冷弹脆快,颇具技击性,回想1985年我在梨树沟结识徐老先生时,他演示宋唯一的八卦掌,一式“空中飞剑”,抖得剑指颤动不止。我想多数习练八卦掌者都和我一样,练的是能技击的真功夫,而不是参加竞技比赛的套路,因此习练发劲和操手则必不可少。  八卦掌的发劲练习一定要与走转相结合,没有定步发劲,必须要练出运动中发劲。也需要抖大杆子,练习直线的螺旋发力,但更多的是要练习基本掌法的弧形发力。这种弧形发力还要结合操手,沈阳李光普先师传下的练习掌力的操手是打缠上狗皮的颤板,张兆东一支形意八卦后人以沙袋操手,这都是避免伤手的好方法。而我的练功实践证实:最原始的转掌操手方式是最有效最科学的。选一种没有褶皱的厚皮松树,这种松树很笔直,皮很柔软且层次丰富,沈阳、长春的公园里常见。1998我经常去兴城采访,那里海边有大片的松林,在那里练功转掌真是太惬意了!松树发出的芳香是因为树上流出的松油,而这种松油恰是松筋活血的好东西,在这种松树上操手不仅能练出外柔内刚的穿透力,同时还不用担心伤到手。  操手之前,必须先下几年功夫转掌,手练到有通电之感后再操手,则事半功倍。    四、八卦掌源于佛门还是道家?其发展演化为多少种门派?    答:源于道家的“转天尊”,与龙虎山的天罡气功夫也有一定的渊源,天罡气则是以脚尖走转。佛门从无这种走转功夫,近日有人附会编造出河南少林寺有反清义士于1850年前后在今葫芦岛市连山区的虹螺山上建少林下院八卦院的奇谈怪论,纯系子虚乌有,一派胡言!我在1997年至1999年之间,与葫芦岛连山区文化局长赵志新先生和连山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董春雨先生合作,采访拍摄了连山区内的所有文物景点,查阅过连山区所有的历史文献。当时连山区的所有庙宇道观的修复均是经赵志新先生之手,赵先生也从没听说过虹螺山上有什么少林下院!虹螺山倒是盛产一种叫“虹螺花”的花岗岩,1998年我还请当地的领导为我制作了两个太极球,一重二十多斤,另一重四十多斤,镌刻有小篆铭文。轻者赠予长春的弟子任东,重者留以自用。连山原属锦州辖区,旧称锦西,当地的八卦掌有二支,一是李光普传刘震山的程派老八掌,另一支则为唐维禄所传。海川公传出八卦掌之前,中华武学就没有八卦掌一说,况且董公初传掌法时也未名之“八卦”,而称之为“磨门”。为将一己做大,而编造历史,可悲!可叹!好在有限的县志文献还在,修复文化遗址的人还在。  八卦掌本无套路,以转掌换式之练法为主,董公门下弟子原本多是各个门派的高手,拜入董公门下后,都将八卦练法与本身武技相结合,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如尹派有一套八卦罗汉拳,史派有一套八卦指路拳,马派有一套八卦反背捶。程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程庭华先生原习摔跤和形意拳法,后追随董公的时间最长,得艺最精,同时又受益于郭云深和杨露禅,1884年与刘纬祥、耿继善和刘德宽等公开倡导:“合太极、八卦、形意三门为一家。”因此程派八卦既有形意之整劲,又有太极之松柔。后因程有龙先生是杨健侯的弟子,程有信先生又多受教于其兄,所以现在的程派八卦就越练越松、越练越柔了。闾山宋唯一先生的八卦掌多用剑指,这与宋先生自幼习武当剑法有关,宋先生在清末曾在奉天军中供职,那应该正是几位著名的程派八卦掌大家随徐世昌进驻东北的时期,因此宋先生的八卦掌很有可能也是源于程派。另外,前面提到董海川先师曾多次居留承德,与宁玛派和格鲁派的高僧有过交往,晚年可能秘传出融入密宗法门的八卦功夫。但这与所谓的虹螺山的“清代侧坡八卦掌”压根就不贴边儿!    五、八卦掌的传统练法。独门练法和基本掌法都有哪些特点?    答:八大行桩是八卦掌的传统练法,八卦掌源于转天尊,因此八大行桩中的拓掌、沉掌和阴阳鱼均是传承了“天尊九式”,至于“夹剪腿”和“蠕步”及“青龙探爪”等,可能是因为董公海川先师曾与形意门的刘奇兰、郭云深诸先生有过交流,借鉴了戴家的“鸡步”和“踩步子”及“三才式”的练法,这些功法在转天尊中是没有的。有些独门练法,其源流有点说不清楚,我接触过一派是练乾坤二门八卦的,将“青龙探爪”走趟泥步称之为“乾门”练法,将“老僧托钵”走踮步称之为“坤门”,我练过几年“坤门”,确实很长功力。马维琪一派在沈阳的传人转掌时走“截腿”,也很耗功夫,且利于实战。  原始基本掌法应该只有转掌和换掌,转掌以“青龙探爪”为主,换掌有顺势换的“青龙返首”和逆势换的“脑后摘盔”二种。“脑后摘盔”就是程派八大掌中“顺势掌”,而青龙返首的练法则应以孙禄堂的《八卦拳学》为准绳,这种练法可使转掌的“拧身劲”不断,比“抽梁换柱”要正宗精确。孙禄堂确是得到过原始八卦掌的真传,虽然他的某些内练理论值得商榷。可惜孙先生的徒孙辈中的某些人拉大旗做虎皮,企图以神化孙先生的方式将自己做大,甚至利用官场势力剥夺他人的话语权,妄图打造当代的“武林霸主”,注定终将成为“武林笑柄”,在“捧杀”孙先生的同时,也玷污了孙先生的清誉。  应用于技击的基本掌法以“穿、削、劈、掖、揭”五种掌法为主,由于董公世居文安县,文安又素以通背武技闻名,因此海川先师创立八卦掌武学时自然揉人了通背掌法,还有如“探掌”、“挑掌”等,也属于原传掌法。将这些掌法与转掌和换掌相结合才逐渐形成了八卦掌的练功和技击的特点。    六、八卦掌的套路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套路究竟有什么作用?    答:太极拳一问世,或是五十四式,或是三十七式,均是一个完整的套路。心意拳源于少林心意把,姬龙峰将其改为“四把”,作为人门之拳法套路,而八卦掌面世之初,却并无套路,至第二代程庭华、尹福等先师时,仍无套路。第三代程有龙诸先生的八大掌愈加复杂多变,始有套路化的倾向,这从孙锡堑的《八卦掌真传》一书中可以看出;而李光普在沈阳传授的八大掌则远没有程有龙的复杂。繁衍至黄柏年先生才编创出“龙形八卦掌”套路问世,而姜容樵先生又将八卦掌套路系统化、规范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将武术套路纳入竞技体育比赛,才有各种八卦掌的套路被广泛普及开来。至上世纪80年代,南方以沙国政先生。北方以家师刘敬儒先生为代表,在全国武术大赛上频频夺冠,他们二位先生编创的八卦掌套路都形成了各自独特鲜明的风格。  任何一种武术套路都是练法,而非用法,如果按武术套路中的攻防程序在擂台上应用则必败无疑,八卦掌更是如此。董公海川当年传艺时,只授练法,不教用法,其原因有二:一是八卦掌与其他外家拳不同,它与太极拳一样,不练到一定境界,根本就无法应用,所以百练以走为先,董公一直强调转掌的重要性;二是入门弟子多是其它拳种的高手,本身就掌握了丰富的搏击技巧,只要加上八卦掌的身法和步法,就有了独步武林的资本。有人说尹派的罗汉拳和史派的指路拳是在董公指导下的编创的,这也有可能,主要是怕他们遗弃原本掌握的武技。另外,武术套路是中华功夫主要的传承方式,它的功能一是培养人的小脑思维和肢体动作的连贯性,二是培养习武者攻守转换的流畅自然,三是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当代中国一些技术型的散打王也大都是学习武术套路出身。  我看过很多八卦掌冠军和名家的表演及录像,往往贪图动作的敏捷和连贯,一式掌法尚没做到位就转换到下一个动作了,看似好看,其实练不出功夫!有一位大家告诉我:转换之机,就在于一式才落、停与未停之间。    七、八卦掌是否有桩法?修炼的心法能否透露一点?都有哪些实修实证的功效?    答:据我所知,八卦门有二种原传桩法,一是我跟徐先生学的盘龙桩,另一是郝先生传授给我的夹马桩(马派称之为立马式)。这两种桩法应该是在清末民初就已经流传了,是否为董公海川先生所创,今已难以考证了。十多年前,郝先生跟我讲过马维琪的逸事,因“夹马”犯了他的名讳,因此他与弟子将此桩称之为“立马式”,后来任致诚的《阴阳八盘掌》一书出版,又称其为“无极夹马式”。“煤马”练“夹马桩”,是用十指抓煤球,兼练指力。  “盘龙桩”是1985年徐先生传授给我的,与“青龙探爪”差不多,但要扣成丁字步,鼻尖对准肩井穴,头颈拧到180度左右,很吃功夫。原传是掌成剑指,我改成董公的“掌成三才”式。“盘龙桩”在北京和沈阳都有人练,叫法不同,练法也稍有差异,小河沿的八卦门练家能一次站到四十多分钟的人不少。  根据这么多年的修炼体悟,我感觉“夹马桩”是通过双膝的内合与两脚后跟的反向外挣而抻拔腿上的筋脉:而“盘龙桩”则是以头颈带动肩和腰的拧转,抻拔上半身的筋脉,都是为了抻筋拔骨。修炼八卦桩法与其它内家拳的桩功的要求差不多,但必须在肌肉放松的状态下,肢体做反向的拧裹抻拔、日久功深,则可达到骨肉分离的层次,一些内家拳大师身上的皮肉仿佛是挂在骨头上似的,“松”是要有一定方法的,不是口头上的“松”,也不是意念上的松。而是身体的物质元素真的达到了“松”的状态。    八、能否将八卦门内的练功程序告知初学的八卦掌爱好者?使他们避免“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练出毛病!    答:五六年以前,一位北京名家的弟子往辽宁电视台打电话找我,询问:转掌不到半年就患上了高血压。原因何在?我问:贵庚?他说:今年不到三十岁。内外家功夫修炼不得法,不仅于身体无益,反而有害。由于八卦转掌功夫不易放松,因此比修炼太极和形意的功法更难。习练蹲毛猴、三才式和太极桩,如果用意过重,则会患上高血压或彻夜难眠等神经类疾病,而拉磨式转掌的功架本身就是在拧裹抻挣中求放松,所以难度和危险性也就更大了。我访过当今一些八卦名家,很多都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有的甚至做过心脏搭桥手术,除了没有体悟到内家拳“松”的真谛外,传统的练功程序也是造成修炼致患的重要原因。  形意和八卦门内的人都知道:不站三年桩,不教形意拳,不转三年掌,不教八卦掌。程庭华教李光普,就是这个规矩,李光普在奉天授徒时,也是这么要求的。拧身转掌时间过长,气血自然滞留不畅,倘若不练一练掌法,疏通气血,岂有不致病的!师傅不教掌的原因,一是要靠学生吃饭,东西都给你了。谁还来交学费!二是怕你的功夫没到,学会掌法后到外面滥用,失手会丢了老师的脸。总之都是为了卖方市场考虑。  我觉得初习八卦掌最起码要会一个“青龙返首”的换掌式,转掌的时间不宜过长,36圈后就用青龙返首换式。练完转掌后再走一走八大掌,或是八个单换掌之类的。转掌时选的树一定是小树,小树为少阳,宜于修炼内功,老树有枯枝,有风的日子里容易落下伤人,当然小树最好是松树,有弹性,宜于操掌。操掌可用小树,也可使用传统的颤板。转完掌后不宜抖大杆子,否则气血上涌,必须马上练习掌法,平衡气血。因此我主张:习练八卦掌者,在最初的三年时间里,最好能转掌和掌法同时练习,不一定学全八八六十四掌,但最起码要学会八大掌。  然后再修炼八卦桩法、抖大杆子、操掌及各种器械,有兴趣参加竞技比赛或是表演者,也可以学会一套八卦连环掌的套路。    九、什么是八卦掌的内功心法?能否公之于世?    答:董公海川自称得“仙传”,仙者丹道也!八卦掌的内功自然是源于转天尊。先要在运转中调息,三步一吸、五步一吸或八步一吸,息息归脐。至脐下有热感后,再安神于玉环穴,恍兮惚兮间,阴跷起火,两肾如汤沸,此是初验。转天尊内功心法原本至简,发展到明清时被丹家增益了层次和多称练法,其实仍不外乎“神气”二字。  值得注意的是,宋派八卦掌传人的著作中提到董公进京后,曾与安定门外黄寺里的密宗僧人有过交往,并相互研讨过功夫。董公仙逝后。宋长荣和樊志勇等仍经常到黄寺向藏僧请教,因此在董公晚年,或是经八卦掌第二代传人之手,而创立的八卦掌佛家内功真有可能在小的范围内传承,这与当年我到承德发现的八卦门的另一分支的情况有些近似。这一派八卦门的内功与密宗的空乐大手印有相通之处,先要将自己的身体想像成转经筒,体内虚空,仅有中脉如修竹般连接顶轮和海底轮等七轮。转掌时念金刚诵或六字真言,由脐轮带动七轮同方向旋转,修此派内功必须给合拙火定的七支坐法,否则收效甚微,或者出现偏差。修炼内家拳的内功心法必须有明师指点和看护,如果没有明师在侧,最好不要盲目自修。    十、修炼八卦掌究竟能够达到什么境界?像传说中董海川那样的轻功是否真的能练成?    答:在我少年时,就听说,李光普转掌时,双脚能离地凌空走转,后来又听说这种功夫叫“八步赶蝉”。20世纪90年代初我请教了武林名宿安仕发和家师常春先生。二位老先生认为转掌时并不能真的凌空,只是李光普转掌行功的速度太快,又兼身着长衫,生风鼓荡,才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其实仅靠练习身体自身的筋骨之力是不可能练出传说中的轻功的,即使是奥运跳高世界冠军和NBA明星那样异乎常人的身体素质也不行!除非脱胎换骨、改形换质不可。只有丹道的气化功夫和密宗的大圆满虹身修持能够臻于此境,听说巴蜀地区有人结合时轮金刚法门修炼转掌,或许可以成就升化的境界。  以近代被很多练家肯定有轻功成就的董海川和杜心武二位前辈为例,董公的功夫出自道家,应该精通转天尊和内丹;杜公自幼得道家真传,后又入龙门派,曾言:二十年后可练至身外有身。要改变肉身结构,仅修炼内丹还不够。2007年11月我到罗浮山访道,与东坡亭的玉真子等道友结缘。问及住山的好处,他们说在洞天福地修炼的功效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而且山上又多产仙草奇果,都是极佳的辅助丹药,有一种“鸡蛋梨”,我吃后就感觉很特殊。难怪葛洪要在罗浮山上修筑洗药池了。也许,道家的飞升功夫真需要在“法、财、侣、地”各种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才有成就的可能。  武式太极门有太极提纵功法,循经运气,我也练过一段时间,但收效甚微,看来轻功靠内气运行很有局限,绝不可能练成传说中的境界。不过我相信陈撄宁先生所言:“幻躯可弃而勿弃,保守元灵,千烧万炼,忘其神如太虚,而以纯火烹之,与之俱化,形骸骨肉,尽变微尘,此浑身而去者之所为也。”修炼到家,一定能够改形换质的。
心意拳十问&   2003 年春天,日本人安藤直哉专程到辽宁电视台来访问我。安藤直哉自称是戴魁先师的传人,是任大华和王映海的弟子,于是我与他比较了丹田功的蹲、搬、射和钻、裹、剪三拳及五行拳。确认是同门,我才与他做进一步切磋。安藤直哉的汉语尚不通顺,而我又不懂日语,因此虽然他用笔谈的方式问了我很多问题,但我却无法完整地用语言来回答。  近年来,我收到一些来自国内外心意拳爱好者的来信,询问心意拳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悬疑及修炼中遇到的难题,我在此一并回答。     一、心意六合拳是如何创立的?与哪些拳法有亲缘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清朝雍正十三年,王自成先生在《拳论质疑序》中就有论述,明末清初山西平阳府的姬龙峰先生号称“神枪”,“于是将枪法为拳法,会其理为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名其拳曰‘六合’”。近年来,孙业民等专家考证出,姬龙峰先生确是心意六合拳的始祖。至于戴隆邦一系的传人附会岳飞为心意六合拳或“意拳”的创始人,则毫无历史根据,不仅正史中不见记载,野史中也没有只言片语,仅小说《说岳全传》中曾提到岳飞学武艺于周侗,仍没有关于心意六合拳的一点说法。近年来发现的清朝嘉庆年间续修的《汶南岳氏家谱》中,关于岳飞和其后代的记载也只有“力挽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和“习注坡跳濠,技能超常”等,都是马上步下的搏杀功夫,丝毫没有拳法的记载。习武者把一代名将岳飞拉来做始祖倒还合情合理,不仅心意六合拳如此,近些年挖掘出来的各种“岳家拳”亦然,连戳脚翻子门也供奉着岳武穆王的牌位。  姬龙峰先师创心意六合拳,绝不像王自成说的“将枪法为拳法”那么简单,必然要借鉴和精研一种或几种拳法后,才可能与枪法融会贯通,独创一门武学。我可以肯定地说,姬龙峰当年从山西老家远赴河南是去少林寺学艺的。且不说“心意”一词原本出于佛家典藉《俱舍论》,武学研究也不可能脱离人文环境,单从语言上看,心意六合拳最原始的套路“四把”的“把”字就是河南方言。姬龙峰是山西人,山西人把一套拳或一路拳称为一趟拳。如戴隆邦曾改编螳螂拳,创“四趟闸势”。因此姬龙峰在少林寺所学武艺应该是“少林心意把”和“少林五拳”等。有人说少林心意把是姬龙峰所传,恐怕有点荒谬,试想少林武学发源于唐代之前,而姬龙峰生活在明朝末年。     二、同为姬龙峰所传,为何河南、山西、河北三地拳法差异很大?    河南派心意拳始祖马学礼先生在师从姬龙峰之前,并非习武有成,因此马学礼的心意六合拳没有掺杂其它门派的功夫。马学礼先师的后世传人多为回民,很少与汉族武者交流,所以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比较接近姬龙峰的原始风格。而戴隆邦曾将李政的心意六合拳、金世魁的螳螂拳等拳法揉而化之,自成一派,并在山西传播。河北形意拳也源于戴隆邦一系,在晚清时期传入当时中国政治、文化及商业中心——北京和天津,因此得以与武术各大门派交流,与太极拳、八卦掌并列内家拳三大流派。而形意拳从理法到练法,都与心意六合拳有本质上的差异。     三、关于山西戴家所传的拳谱,戴隆邦、戴文熊的名讳及生卒年,为什么有不同说法?    长期以来,戴家心意拳的研究一直被传说、故事等非科学性的推论和假设所支撑着,缺乏真实可信的文献资料,因此显得扑朔迷离。直至2001年在山西省祁县发现了戴氏家谱和“神轴”,世人才知道几十年来的“戴龙邦”、“戴文勋”、“戴文雄”等均是讹传,这就让人们对已知的拳谱和戴家师承产生了怀疑。如果从戴家流传出来的拳谱真是经戴隆邦之手编撰或整理的,他绝不会在拳谱的序、跋、后记等处把自己的名字错写成 “戴龙邦”。如果目不识丁的李洛能或车毅斋不知道师父或师爷名讳的写法倘可理解,可近年来被奉为正宗的戴良栋及戴魁却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怎能在拜师贴和传承表上把师门前辈的名讳写错呢?  只能有一个解释:目前问世的戴系拳谱均非出自戴隆邦之手,那篇著名的《心意六合拳序》也很有可能如宋铁麟先生所说,是李榛(政)先生所作。如果这篇《心意六合拳序》真是李政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写的,那么曹某等人“考证”出的戴隆邦和戴文熊的生卒年就值得怀疑了。其实,如果曹某等人不是按己所需而轻率地下结论,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错误。那种想当然的推论方法也曾让我迷惑。很多年前,我和陈明沽先生的几位弟子在一起练拳。王善德先生说:陈先生说过,戴文雄的“雄”应是“熊”字。我和姜铁森先生都说“不可能”,谁能用狗熊起名。陈一鸣先生却说:小时候看过从祁县老家带过来的拳谱,上面写着“戴文熊”。  至于戴良栋一戴魁一系对戴隆邦和戴文熊名讳和生卒年的讹传,充分说明戴良栋确非戴文熊的嫡传弟子,鼓吹同为戴姓就自然能得真传是站不住脚的,为了名利而煞费苦心攀附也只能是自取其辱。     四、为什么有人说戴良栋是戴文熊嫡传。李洛能则是郭维翰所传?    这是一种没有根据又别有用心的讹传。近代武术界有一种说法“戴家拳,李家传”,世人知道戴隆邦和戴文熊是因为李洛能及其传人们的传播,尤其足李存义、孙禄堂、姜容樵等名家的著作对戴家拳的推崇。如果李洛能真是郭维翰的弟子,那形意拳的祖师很有可能就是郭维翰,而非戴隆邦了,因为李洛能不可能不推举自己的恩师而捧他人。关于戴良栋的文字,仅见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且为祁县戴魁先生的再传弟子竭力弘扬。但近年来的史料表明:戴良栋是戴文熊的族叔。按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同宗同族的长辈绝不可能向晚辈磕头拜师,戴良栋可能曾向戴文熊学拳,但不可能是其嫡系传人和入室弟子,因为按旧时的门规,没磕头拜师绝不可能成为正式传人。  有人说戴良栋~戴魁一系因传有“蹲猴”和“j拳三棍”而为正宗嫡传,其实程天祥、程天禄一系及郭维翰一系也有“蹲猴”和“三拳三棍”,李政教戴文良和戴文熊的功夫中还有“三形”拳法和桩法,“蹲猴”是猴形的桩功,另外“龙虎”二形也有桩法。程天祥、程天禄一系不仅传有包含“蹲毛猴”在内的“猩猩出洞”,也传有“三形”拳法的套路——“三仙献爪”,但不能因此说只有程大先生和程二先生一系才是正宗,余者皆是旁支。惟我独尊的偏见源于井底之蛙的局限。     五、山西祁县戴家心意拳的桩法“蹲毛猴”与太谷心意拳、河北形意拳的桩法“三体式”相比较,孰优孰劣?    客观地说,“蹲毛猴”是戴家心意拳演变为内家拳之前的桩功,“三体式”才是戴家心意拳成为内家拳的标志。内家拳的思想源于道家,其内功基础也是丹道的衍生法门,而戴隆邦之前的心意拳只是少林寺佛学武功的余脉,《十要论》和《九要论》中并不见有丹道武学的痕迹,与内家拳练法不尽相同。“三体式”的提法源于丹道南宗祖师张紫阳的《悟真篇》中的七言律诗“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有人说形意拳三体式是李洛能所创。《悟真篇》被誉为千古内丹之宗,何等深奥,以李洛能目不识丁的文化基础,恐怕连“三体”的含意都不叫白, 如何能创出以道家阴阳五行学说为提挈的形意拳体系!纵观戴隆邦、郭维翰、戴文熊和李洛能四位前辈,以戴隆邦的武学造诣最高,传统文化修养最深,才可能编创出三体式的内功体系。三体式的练法是桩功与动力相结合的内家法门,孙禄堂等先生称之为“劈拳”,李存义前辈一系称之为“顺步鹰捉”。我以为,这两种名称都不够准确。三体式是综合了戴家原传内功“猩猩出洞”中的三才式、心意六合拳中的单把和鹰捉而成。近观各派三体式的练法,多失丹道原意。其实,修炼三体式的窍要是水火相济、刚阳转换,以期达到紫阳祖师“雷破泥丸穴,真身驾火龙,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的目的,孙禄堂先生说“要做神仙,多练劈拳”,是很有道理的。   “蹲毛猴”与“三体式”相比较,在技术上和功理上尚有不完善之处,尤其不适于中老年人修炼。湖南的戴涌波先生告诉我,一些年轻人在蹲毛猴时也出现血压升高等症状。过去戴家先人在晚年患中风或双腿不良于行等现象,在本门也出现过。     六、过去武林中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的说法,戴家“束展二宇一命亡”的功夫是否真能炼出来?    这些武林谚语都有夸张成分,但心意拳(形意拳)与太极拳相比,确实上功较快,尤其是五行拳,一练出明劲就能伤人。但一年的时间太短,很难出功夫。“束展”是束身蓄劲和展身发力的结合。最初的心意拳只有“鹰熊”二式,熊式为守,是顾法,要束身而起;鹰式为攻,是打法,要展身而落。束展要一气呵成,心意拳中最能代表束展特点的就是“挑领”一式。陈明洁先生传授的心意拳,要求学生在束身时要“插得老一点”。至于“束展二字一命亡”的说法,我以为姑且听之,不要太认真,束展只是针对开合的练法。在实战中,如果完全用束展作为技击的原则,恐怕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况。     七、金家功夫和大成拳都注重桩功和单操,心意拳 (形意拳)是以单操为主,还是以套路为主?    据说金家功夫的祖师姓金。现有资料表明,只有与戴隆邦交流武学的螳螂门前辈金世魁姓金,本门的拳谱中记载:戴隆邦传金世魁“四把”和“十二形”,金世魁传戴隆邦螳螂拳。但金家功夫的祖师却不会螳螂拳,显然不是金世魁前辈。湖南的戴涌波是金家功夫的嫡系传人,他向我描述过金家开合功的练法,很像峨嵋派的“太子功”和“嗨字功”,同时也与曾一度风靡国内的“大雁功”极为相似,不知金家功夫与峨嵋金顶的白云禅师传下的一脉武学有何渊源。可以肯定,金家功夫只是心意拳的零星功夫组合,并非嫡传。王芗斋前辈早年所得到的也只是河北形意拳的零星功夫,连“四把”和 “闸势”都不能完整演练,所幸在青壮年时得遇李政先师的后人,又赴少林寺学心意把,在福建学鹤拳,并与八卦和太极名师结为挚友。大成拳是王先生集一生所得的东鳞西爪的拳学精华而编创的一门新拳学。我想,金家功夫的发展过程可能与大成拳大致相同。  当年,王芗斋先生的几次著名的试手,都没能遇见实力相当的对手,否则不可能一招制敌。试想当代搏击擂台上,实力相当的比赛均是以点数决胜负,即使一方击倒对手,也多是以组合拳法或拳腿膝肘连击。因此,单纯练操手很难适应现代搏击。不仅拳击和泰拳有高级的组合练习,跆拳道和空手道也有多种供高段位练习的套路。心意拳(形意拳)套路是组合练习的精华,其修炼程序是先桩功,次单操,最后练习套路。我们不能因为某位名家前辈的偏激之言,而放弃完整的拳学修炼体系。     八、同为戴魁先师所传心意拳,为何山西祁县称之为“戴氏心意拳”,而沈阳陈明洁先生一系却称之为“戴家心意拳”?     20世纪80年代,山西祁县戴魁先师的再传弟子以“嫡传唯亲”的思维定式,将在祁县流传的心意拳定名为 “戴氏心意拳”,以示以别于太谷心意拳和河北等地的形意拳,是戴姓的嫡传正宗。先不说这种称谓是否准确,“嫡传唯亲”是思维方式就是幼稚可笑的。丹道的祖师爷在数千年前就反对“嫡传惟亲”的狭隘思想,今天的山西祁县人为何还要反其道而行之!  至于陈明洁先师一脉所传拳法称“戴家心意拳”,含意则与今天祁县人的想法完全不同。首先,陈先生十八岁由祁县祁城村来沈阳定居后,与武术界朋友交流时,一直都称自己所学的是戴家拳。据说李洛能当年艺成后,对人称自己学的是戴家拳,车毅斋和宋世荣等前辈也这么称呼。阎志高先师来沈阳教拳时,见过陈明洁先生演示了心意拳后,称这是戴家老拳;与陈先生同为祁县老乡且自幼学心意拳的高凤武、王景峰先生也称之为“戴家拳”。陈明洁先生不仅师承戴魁先生,还同时受教于程天祥和程天禄两位前辈。程大先生和程二先生是戴文熊和郭维翰的亲传弟子。在戴文熊的晚年,程大和程二被选定执掌戴家镖行。陈先生于1927年到沈阳后,与高凤武等先生聚集起十几位山西练心意拳的老乡,每日切磋拳技,从这些武学大家身上汲取内家拳精华。陈明洁先生后来师从阎志高习太极拳,阎先师也是形意拳大家。陈先生还师从英师久习八卦掌,英先生曾在郝恩光门下习形意拳。这两位大家的拳学思想必然会对陈先生产生影响。20世纪50年代,陈先生与车派心意拳著名传人徐成麟先生进行交流。陈明洁将本门的心意拳与各派心意拳、形意拳相揉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由此,将本门心意拳定名为“戴家心意拳”,既区别于祁县的“戴氏”提法,又包含着“所有戴隆邦的传人都是一家”的意思。    九、2003年第5期《精武》曾刊发《形意拳秘法》一书,其师承表和有关人物的年代都与今天山西祁县人的说法有出入,为什么?书中的“戴先师”像不知是哪位前辈?    这本拳谱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看过,其作者高降衡先生是山西祁县人。祁县很多练拳者都有这本书,但一直不肯将此书公之于众。前些年,有的祁县人把心意拳历史当作商业机密,把真实历史隐匿起来,将精心编造的谎言在报刊—亡公开传播,以至于当历史的真相露出冰山一角时,就不能自圆其说,难免自取其辱。这本具有历史价值的拳谱至少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戴文熊、戴文良及郭维翰确实一起学艺,一起传艺,而戴文熊传李洛能则是不争的事实,与车毅斋碑文上记载的内容相符;二是拳谱上记载光绪初年,文熊和文良才因年老归家,将心意拳传与乡里,与曹某等人考证的戴文熊的生卒年至少差二十年。光绪初年,戴文熊不过六十岁,因为在江湖上干刀头舔血的营生,对年龄和体能都有苛刻的要求。至于那幅“戴先师”的照片,按高降衡的师承来看,可能是戴文熊先师的遗像。从照相术传人中国的年代上看,说明近二十年来对戴隆邦父子生卒年的考证有误。     十、心意拳(形意拳)是否存在缺陷?需要在哪些方面完善?修炼心意拳者能否参加现代搏击比赛?    我虽是戴家心意拳嫡系传人,但不讳言心意拳的弱点。首先,心意拳(形意拳)缺乏腿法,因为内家拳的搏击理念中有“抬腿半边空”的说法,太极拳和心意拳的几下腿法也是起腿不过膝。其实,传统武术的这种劣势一直被盲目自大的光环掩盖了,像20世纪30年代国术大师陈子正被泰拳手一腿踢昏的事实,国内武者也不愿提及。搏击擂台上最有效、使用频率最高的杀手锏就是腿法,横扫腿和侧踹腿是打击对手的有力手段。由此看来,“抬腿半边空”的传统理念无法适应现代搏击。  心意拳的另一个弱点是步法较单调,多是直线移动,因此近代著名形意拳家多兼习八卦掌,如宋世荣、李存义、张占魁、孙禄堂、姜容樵等。心意拳的身法也有不足之处,尤其是河南心意拳和祁县戴氏心意拳,在展身发力后多呈前倾状,犯了实战中的大忌,必然会给高手创造迎击的绝佳机会。其实,真正练成抖擞内功的高手发劲后,身体能迅速弹回,身体重量在瞬间又落到后腿上,使对手无机可乘。  至于心意拳家能否在现代搏击中站住脚,除了自身要具备一定功力外,还要进行实战训练,尤其要戴上拳套和护具对练。今天,传统武术最大的悲哀在于局限在虚拟训练中,陶醉于自我感觉天下无敌中而飘飘然。本门的心意拳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有人戴上护具进行实战演练,但后来在—次试手中出现伤害事故,就再没人敢拿拳脚往别人身上比划。其实当年心意拳的名气是打出来的,据说戴文熊和李洛能原本是好友,后来戴文熊传李洛能心意拳,俩人在实战切磋时,还像以前—样不分师长辈分地真操实练,身穿用牛筋和铜镜编织的护甲进行对搏。一次,李洛能一个虎扑按到了戴文熊的前胸上,竟将护心镜击碎了。今天的心意拳如果不进行改革,则在拳法上不能与拳击抗衡,腿法上不敌跆拳道,摔法上不如散打,而膝法和肘法更不如泰拳,若干年后, 一种没有存在价值的拳学就会逐渐消亡。  另外,湖南的戴涌波曾问我,金家功夫中的“噎”字发音与心意拳的雷声之间的关系。雷声发自丹田,透过经脉作用于五脏六腑而变幻出不同的声音。心意拳各流派的雷声不尽相同,有七字音、六字音和五字音等,“噎”声应该是诸音之首。据我的一管之见,雷声应该远溯至魏晋南北朝时代盛行的道家“长啸术”。
太极拳十问
太极拳正在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风靡全球,书店里体育类的图书以各式太极拳的著述为最。&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名言却又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宗传人"们忧心忡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拳的知见和经验日渐增加,而与大道却往往背道而驰,因为大道至简,经验和知见都不能对悟道有所帮助,求道之人要把知见和经验减的越少越好。&但还是有不少的太极拳爱好者不断地给编辑部和我本人写信,询问一些太极拳修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有关拳史拳理的争议悬疑。在此我将积数年之信函的内容归纳成"十问",分别作答。&一、近年来拳学界又倾向于张三丰创拳说,此说能否成为定论?
答:其实中国道教的历史资料非常完整详实,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同时期的文字并无张真人创拳的说法,无论是《明史?张三丰传》、还是《道家金石略?赠张三丰制》都详细地记载了张真人驻世期间的修道轨迹,有如何在"金台观得延命术",如何"日行千里,足不履地",如何"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临葬发现复生"等等,就是没有张真人创太极拳的记载。&道家遵循的就是一个"清静无为",怎么会费尽心机去编创伤人制人的法门,岂不有违天道。&张三丰创拳说最早源于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一文中,但黄百家所说的内家拳是"十段锦"和"六路",并非太极拳,其中的"练手者三十五"和"练步者十八"都与今天的太极拳不贴边儿。至于黄百家的"内家拳法"是否真为张三丰所创,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而无从考证。&有人说清末丹道大家李涵虚编撰的《三丰先生全集》中就有"太极拳法",我至今没能见过西派之祖著作的原版,不敢苟同,况且李涵虚先师是光绪时期的驻世修行者,那时杨露禅已将太极拳的名号在京城里叫响,且已有张三丰创拳之说了。
我以为张三丰刨拳说是附会,而附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现象,不仅古已有之,当代亦不乏其事。&一九八六年夏,我率领一个摄制组去北镇(今北宁市)拍摄介绍闾山的风光片,世传闾山与张三丰有密切的关系。于是先查地方志,又向当地宣传部和科协的有关人士请教,专家告诉我:查遍了有关的资料,也访遍了山上和山下在家的及还俗的道人,没发现有关张三丰真人在闾山修道的记载,更没听说过张三丰传下过太极拳或其它武功,北镇和沟邦子会练武的人可不少,都是民国时期关里来的高人在这儿设场传下来的。&我贼心不死,在山上"大朝阳…小朝阳"等各处道观拍摄时,又不停地打探,结果都是一样的,没人听说过张三丰在闾山传过拳法。&后来到锦州和北京等地请教一些老练家才弄明白闾山地区内家拳的由来:南满铁路修成之后,锦州和沟帮子都是大的中转站,聚集的铁路工人较多,当时京津二地的名家如薛颠、傅剑秋、唐维禄及李光普的弟子刘震山等均到锦州和闾山地区设场授徒,传授太极拳、八卦拳和形意拳等内家功夫。&一桩有关传统武术的悬案似乎已成定论,不想十年后,传统武术界不仅多出了闾山派,而且在九十年代的武术专业刊物上竟然出现了"闾山派三丰太极拳","闾山派三丰八卦掌"和"闾山派三丰形意拳"等。先抛开附会者的动机不谈,如此不尊重历史的严肃性,岂不让有识之士耻笑,又如何能让传统武术登上大雅之堂!
扯远了,总之,我个人认为在一八五二年(咸丰二年)、武禹襄在舞阳县得到王宗岳的拳谱之前,中国武术史上尚无"太极拳"的文字记载,而"太极拳"在清代以前是否曾经在中国流传过都是个疑问。&《从古城走向世界》的书中有一篇文章记载:太极拳之名得于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先生观赏杨露禅打拳后十分称赞,当时翁同和手书一联赠杨露禅:"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于是才有了以"太极"冠名于拳术之事。&二、有学者认为太极拳是道家文化的一部分,太极拳与修炼丹道有何关系?
答:太极拳应该成为道家文化的一部分,拳谱中"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舍己从人"等武学思想均与《道德经》的原旨相吻合。王宗岳、武禹襄和李亦畲以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南创立了太极拳学的理论体系,使太极拳能够用形体动作来阐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人的眼里:太极拳是东方哲学的载体。&虽然太极拳不是丹道修炼的直接产物,但我少年时确实学过一种从太极球功法衍生出来的太极拳,很简单,只是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后左旋右转而己。后来陈老先生告诉我:道家太极球跟八段锦一样,都是修道者的外练法门,这套功法据说源于施肩吾的《修真元图》十五式。&道家与佛门一样,息争止戈、戒杀戒斗,修炼者不可能将心智用于搏斗之法门,否则有违天道,而得道之人更不屑于这门外俗事。得道者如《周易参同契》中所形容的:"轻举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因此,如果说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则实在不是对世外高人的恭维。&但是,太极拳经过近百年的磨砺完善,已经可以成为丹道体系中的炼形部分。&"丹经"载炼形之法有六种:玉液炼形、金液炼形、太阴炼形、太阳炼形、内观炼形和真空炼形,我的修炼体验是:太极拳以玉液炼形入手最终以真空炼形得先天一炁。&太极拳炼形的目的是"金丹换骨",即肉身达到"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然而这种修炼绝非易事,我师门的前辈阎志高、霍梦魁都练出了内丹,我的吴式太极拳师傅王辉璞先生也练成了内丹,但都并没能"羽化成仙"。我本门的师傅刘常春先生修炼"转天尊",虽有丹气缭绕,但也并不能凝丹气凌空技击。一些太极拳修炼者以为:太极拳结合丹道的修炼的结果,必定能神乎其技,其实不然。&三、练习太极拳是否要炼出内气?近年出现的"循经太极拳"是怎么一回事?
答:传统习练太极拳,必先站无极桩和太极桩而行气,再通过盘架子而得劲。&目前,据说全世界练太极拳的近一亿人,太极拳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运动,就不能完全用练功夫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的太极拳爱好者了,只要动作准确、神清气爽、能够强身健体即足矣。&如果有武术基础的青壮年要练出点功夫,那还是要先站桩,通过"玉液炼形"而得气,然后再行桩、盘架子练出太极内功,再抖大杆子、揉太极球,让内气鼓荡而强化周身的整劲和透劲.这样太极拳才可用于技击。&至于"循经太极拳"的出现,应该是受到了周潜川先生著于一九五九年的《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的启发。周先生认为各派编创的"拳路子",似乎过于繁复,而违悖了''太极十三式''的简骇原则,反而把全身的''经路'''气脉''搞得纠结不清。三阴的气脉每每过迟,三阳的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周先生对于气脉的理解有点像"大侠金庸",过于教条和神化。要知气脉的动行与宇宙的运行是一样的,有其自身的规律,无论你如何以意行气也不可能练成"六脉神剑"。&我十四岁既师从陈先生修炼峨嵋派功夫.十年后,读到了周潜川先生的那两本遗著,而循经观想,结果几近走火入魔。不仅高僧大德和丹道名家再三苦口婆心地告诫后学:慎转任督脉,以我自身深受其害的例子,足以让那些玩弄使气运脉者醒悟。太极拳是自然大道,遵循的是全真派的丹道理论,决不可"循经运气"。&而周潜川先生所学的峨嵋派白云禅师传下的丹法和动功,是茅山派的道学体系,以《黄庭经》为修炼根本,与宋元内丹派的南宗和北宗都大相径庭。本门的修炼宗旨是武禹襄-郝为真-阎志高-刘常春一脉相承的抱元守一理论,除了《廉让堂太极拳谱》外,还有一部《清静经》。&四、传统的太极拳是怎么个练法?打太极拳是否越慢越好?
答:少年时除了跟陈老先生学太极拳外,还在北京的公园里随大溜跟人家学过几天--据说是杨健候传下来的杨式太极拳,都是健身用的架子。二十多岁后师从于王辉璞先生习吴式太极拳、刘常春先生习武派太极拳,才知道太极门内的传统练法和行功程序。&吴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与武派的大体相同,都是先站桩、走太极步,然后开始盘架子、抖大杆子(或练太极大枪),再推手摸劲、散手对搏,吴式一系还要练习太极快拳,阎志高先师传下的武派练法中有五行功和太极球及散手单操等。&行功的程序很严格,一般初学者先要站桩和走太极步至少一年,学拳架子也需要一年的时候,再用三年的时间练得内外合一,师傅才给你拆手。同时还要抖大杆子、揉太极球,进行功力训练,最后推手喂招也需要三年的时间,再进行实战训练,前后要经过八、九年时间的磨练,才能得到前辈的认可。&原始的太极拳架子虽然讲究松、柔,但行功的速度较快,经杨露禅和武禹襄修改后,而成快慢相间、刚柔相济,但还有纵跃和发劲的拳势。后来杨露禅进京后,才将太极拳改成速度均缓、一派松柔的新练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者的需求。&武派的郝为真宗师后期受聘于永年的学校里教授体育课,为普及教学而将武派拳改成了"起、承、开、合"的高架子。&然而那些练拳以技击为主的嫡系传人在私下里仍然保留着传统太极拳的原始练法,如杨式小架,杨班候传杨少候一系;吴式快拳,吴鉴泉传马岳梁、马岳梁再传施梅林和谢祯一系。&而武派阎志高一系则讲究化劲快打,笔者早年跟吴式的谢祯师兄学过吴式快架,后来修炼武派十余年,己能将九九八十一式武派拳在几分钟内打完。&以笔者之愚见,太极拳行功的快慢是应该由修炼者的各阶段的修炼层次所决定的,初练者要松要柔、越慢越好,松到尽头会出"梗劲",将"梗劲"以旋转划弧发出,如此则形成刚柔相济、快慢相同的拳架,配合抖大杆子和揉太极球的修炼,必能练成上乘的技击功夫。&此层功夫上根器者三、五年可成,一般根器者会在此境界执迷一生,以技击功夫炫世。"梗劲"是正宗传人在"膝与胯平"的下势后松柔至极点的状态下产生的,那些站着打拳的养生高架者终其一生也,本验不到,最多在摸手试劲时玩点虚实换劲的技巧。"梗劲"练到尽头就是"化劲快打",这需要有深厚的内家功力,且具备上根器者才可修炼成功,是《易经》中的"复亨刚反"。刚的极尽则是真的松柔,是真的太极拳了。
五、有名家说太极拳只能练松、练柔不能练劲,太极拳的技击不是靠劲力,而是靠“空”和“虚灵”,这种理论是否正确?&答:近年来以祝大彤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名家提出了一些纯“空”、纯“柔”和纯“松”的理论,并且反对下势子练拳,主张不吃苦、不受累、轻轻松松地练上乘功夫,因此大受太极拳玩家的欢迎。&其实这些高论不过是对四川李雅轩先生“大松大软”拳学的发展,客观地看,这些理论本身很高明,可惜只适用于二种练习太极拳的人。一种是功夫到了化境的练家,一种是靠练太极拳健身的玩家,对于想把太极拳当功夫练的初学者来说,这种理论决不会是通向技击彼岸的桥。&据祝先生自己介绍,曾师从于吴图南和杨禹庭二位先师,笔者系吴式门内人,从祝先生文章中提到的“收肩窝”和“收腹股沟”的练法上看,祝先生确实得到过杨先师的指点,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见识过吴、杨二位先师的拳架,二位前辈虽然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但也没站在那儿玩拳,不信就看一看吴图南在八十年代初拍摄的杨式小架的纪录片。&我的师傅王辉璞先生给我划架子时,我再三问过:练太极拳是否必须要下势子?王辉璞先师说:杨老师教拳时说的明白,要出功夫必须下势子。祝先生是研究拳论非常有心得的人,如果不下势子松到底,怎么能够体会到“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感觉呢!为了迎合太极拳爱好者的需要,而提出一些适应性的理论也无可厚非,但不能把原本技击性很强的太极拳弄的面目全非,对作为传统文化的太极拳的健康发展不能起误导作用。&如祝先生对杨禹庭先师的功夫渲染的有点像大卫?科波菲尔的魔幻表演,动机虽好,但经不住行家的推敲。&王辉璞先生是杨先师的入室弟子,当年在丹东王老师的家里吃饭时,我师傅说:杨老师是个谨小慎微的人,见谁都客气.从没听说过他和别人动过手,他的功夫确实高,和杨老师搭手摸劲,他的胳膊真像棉里裹铁。&杨先师跟我师傅提过王茂斋大师的轶事:有一年,徒弟们给王老师过生日,王先生说,瑞霖(杨先师的名字)咱爷俩试个劲,俩人在桌子对面用筷子搭手,王茂斋先师的手轻轻一提,就用筷子把杨老师从椅子上带了起来。&至于祝大彤先生说的“练拳时周身出力用劲,便无轻灵可言,有动意,想经络,想穴位,这一切都是障碍。”也不是杨禹庭先师的拳学理论,诸君可读一读杨先师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著的《太极拳动作解说》一书,及王培生先生的书,和我师傅王辉璞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吴氏太极拳》就自然会明白;用意是吴式拳的特点,并且对意想位置准确性要求极高。&祝先生不主张练劲、用劲决非练家之言。既然是吴图南大师的传人,想必是看过吴先师练杨式小架时是怎么发劲的,难道吴先师也练错了吗?都说王茂斋大师擅长太极大枪,祝先生知道王先师用的大枪有多重吗?杨班候少年时练的大杆子有多重吗?阎志高先师曾说过:永年武家用的铁杆子有八十多斤重,杨班候和郝为真那出手见红的透劲都是抖杆子练出来的。&那些太极拳玩家大多都是文明人,恐怕从没在街上打过架,更没在擂台上跟人交过手,在公园里跟人推手摸劲,玩点太极门内的“高买手”,用虚实转换的小技巧沾点便宜也就罢了,要知道在擂台上可没人跟你搭上手再打,街头的小流氓更不会等着你玩“空”、“松”的戏法了。如果祝先生等名家坚持说:太极拳不用整劲和透劲就能打人、伤人,笔者愿意以身试技(练成阴劲功夫者除外),同时也希望名家们能用空劲和松劲接住我的“崩拳”或“搬拦捶”。
六、为什么一些大师能练出太极拳的化劲功夫?太极拳的凌空劲和阴劲是怎么回事?&一九八五年我去北京,跟陈老先生在一起学功夫时,曾问过化劲功夫是怎么回事,陈先生说:“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后,再将“坚刚”运化掉,得到的才是化劲,化劲打人如一股风吹透你的身体,你不会被打出去,更不会被打倒,可是身体里面己经受伤了。&一九九O年的冬天,刚做完《吴式太极拳》的教学片,有一天,王辉璞先生为了出书的事来沈阳,我到辽宁电视台的大门口去接老人家,王先生见我穿了棉衣就伸手向我左肩胛掸了一下:让你尝尝太极拳的化劲!我当时感觉真有凉风吹进了身体。后来又见过高人用化劲打人,被打的人多是身子一颤就脸色惨白了。&真能按传统的规矩练太极拳者,二、三年后就能下势子盘架子了。&将身体的重量沉到地下,会有一股劲力从脚下传导到全身,修炼者松的越好这股力量就越大,直至将身体绷圆有炸开之意,这就是“梗劲”,也就是“极柔软”后产生的“极坚刚”。&这股“梗劲”在你身体里鼓荡,让你不吐不快,于是在盘拳架子和练单操时你就能发出很整的劲力,这种整劲不仅能在推手中伤人,也能在搏击中打人了。&你在这个境界里如能得高人指点,或是自己能把拳谱悟明白了,就有可能把这种“梗劲”运化成轻灵空虚的太极功夫,化劲才算练成了。那些一辈子就只练太极的世家,像杨露禅、杨班候、杨少候、郝为真这些名家的化劲功夫大概都是按以上的程序练出来的。&但也有一些大师的太极化劲功夫却是别有渊源.以阎志高、孙禄堂和陈云玥三位名家为例,阎先师十七岁师从郝为真之前己习武有成,孙禄堂先生五十岁后从郝先师学太极拳时已是名家,陈云玥先生也是年过四十才学太极,这此之前己将戴家心意拳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三位大家仅用了三、五年的时间就将太极拳的化劲练成了,这就不能不让那些十年二十年练不出境界的人迷惑不解了。&但你细一想就能明白;这三位先生都曾受过严格的形意拳训练,蹲猴、站桩、抖大杆子一样样地顶下来过,因此内家拳的整劲早就练到身上了,一学太极拳,“梗劲”就出来了,再一练就能化了,一出手就比那些专练几十年太极拳的人管用。因此我想所有内家拳的劲气都是相通的。&“凌空劲”一词首见于国光书局一九四九年出版的,陈炎林所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有文字日:“此劲异常奥妙,近于神秘,而非目观者所能信,实乃精神上之作用而己。”&“相传昔时杨健候、少候父子,能吸引烛光近尺,一手隔之,火光遂熄,即凌空劲,惟此功夫今已失传”等等云云。&近年来,有人在刊物上披露当年杨少候曾用凌空劲折服宋书铭的轶事,又将“凌空劲”炒了起来。有文章说,杨家太极拳的传人董英杰先生及其弟子练成了身手如电的功夫,人碰其身既被电出,以掌击人,可凌空御敌,不知所言真伪。&一九九六年,我请“奉天三老”的传人安仕发老先生吃饭,席间安老提起他的一位弟子在不久前英年早逝禁不住有些感伤,然后说起这位弟子在八十年代曾去北京紫竹院访吴图南先生的事:吴先生真有功夫,我那傻徒弟一进身,吴先生说“你来”,抬手一翻掌,我那徒弟就摔倒了。&后来,我在北京听说了吴图南先生对“凌空劲”的认识,吴先生说:“凌空劲”又叫“惊失手”,纯是一种精神作用,仅对那些有一定功夫的人有用,对感觉迟钝的人反而不起作用。&不过,吴图南先生在《宗气论》中的一段文字或许对破解“凌空劲”的奥秘有帮助:“所谓太极拳之气能全体发之于毛者,通过体表等电离子层和生物电离子层,能使这种气达到(推手时)对方之身体,而且使这种气跟对方之气结合到一起,来指挥对方之呼吸。”&阴劲功夫跟“凌空劲”不同,原本不是太极门内的功夫,阎志高先师当年在小河沿公园当众演示后才为世人所知的。&据家师刘常春先生回忆:那是一九五四年的夏天,小河沿来了一位自称腹部不怕打的拳师,专找阎先生比武,阎先生用剑指离他一尺多远点了点其小腹说“就你这肚皮能经住打?”说完就背手而去,众人不知何故,只见那人面色惨白,满头是汗的捧着肚子,有明白人说,这是失传己久的阴劲功夫。事后,常春等先生向阎先师询问这种功夫怎么练.阎先师不悦地扔下一句话:把太极桩站好了就知道了。&前些年,家师的一位学员站太极桩出了功夫,先是能凌空推动悬挂的毛巾,然后是悬挂的砖头,最后是几十斤重的大石头。阎志高先师并没传出阴劲功夫的修炼方法和用法,因此本门很少有人能炼成。世间有太极拳的那天起,能把功夫练到化境的就寥寥无几,至于练出“凌空劲”或“阴劲”者更是风毛麟角了,这些功夫已无大用,穷毕生之力不值得。&七、很多练家都知道:想出真功夫必须要下势子苦练,可是下势子练拳,膝盖往往容易受伤,怎么办?&答:我愿意将自己修炼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痛苦的教训公之于众,供后学者借鉴而少走弯路。&我二十多岁时一度痴迷太极拳,开始下势子苦练,膝关节酸痛时曾请教过王辉璞先生,师傅说:要下大功夫,膝盖是必然要痛几年的,多溜溜腿。&我自恃从小就压腿、溜腿,那时候一个旋风脚,可以原地拔葱旋转360度,认为腿上的功夫早就成了,因此,每天下势子盘架子前后都从不压腿。&十年后,到了一九九七年,膝盖已经肿胀的变形了,关节弯曲角度受限制,关节每一开合会发出声响,不仅下势子练太极拳吃力,蹲猴或走趟泥步都力不从心。恰好秋天去兴城采访,到疗养院洗温泉时请专家诊治,医生说里面有瘀血,于是用空心针扎入膝盖关节,又用火罐拔瘀血,果然拔出不少黑血。&回沈阳后又请教刘常春先生,师傅传我阎志高先师的“揉筋开胯”之法,我又结合少年时代学的“鹤形功”和锻炼腿脚的功法,半年后双腿康健如初了。有一年我在小河沿练拳,早晨从7点到11点不间歇的下势子盘架,双膝仍无恙。&多年来我总结出了避免膝伤的有效方法:&一是学拳之前必须站桩,在站桩的过程中体会出膝关节放松的感觉,都说练太极拳要这放松那放松,其实最难放松的就是腿脚,膝关节承受着一百多斤的份量呢!&二是下势行功的方法要正确,吴式讲究膝尖与大脚趾对准,武派要求膝尖要与二脚趾看齐,转换时一定要以丹田和腰胯带膝,膝腿不可先动。要学拳必须得真传,不然功夫没练成还添了一身毛病。&第三就是一定要压腿、溜腿,我有个师姐叫秦泗花,因为患有肾下垂、尿崩症等十几种病,而入吴式太极拳门跟我老师王辉璞先生学拳,那时候她已经三十多岁了,没练过一天武术,没想到几年后不仅在全国的太极拳比赛中获得了银牌,腰腿功夫也不同凡响了,40多岁的人能够轻松地搬腿做“朝天蹬”。至于压腿和溜腿的方法最好能请教专练腿法的名家,我就请教过戳脚翻子门的赵殿忠和马聪杰二位先生。&另外,就是要注重膝关节的保健,经常做旋转揉膝有益无害,千万别在夏天穿短裤练拳,出汗后膝关节最易受风,膝盖的伤病有一半是因此而造成的。&八、为什么青壮年人练太极拳容易发胖?又有一些老年太极拳爱好者患上了糖尿病、小肠疝气等症?练太极拳为什么还会生病?&答:我二十五岁之前,体重一直保持在96斤左右、属偏瘦形,后来有一段时间练功以太极为主,兼修心意和八卦,体重就逐渐增长,至一九九九年已经接近160斤了。&太极拳不仅促进微循环.更刺激消化系统,使你食欲大增而难以忌口。我有一段时间每天要吃四顿饭,有一次在沈阳迎宾馆院里练完拳后又和朋友们一起聚会,竟一口气吃下了十二个花卷(二两一个),再喝五瓶啤酒还感觉没吃饱,回家后又吃了一顿饭。&太极拳是一项低消耗的运动,而青壮年太极拳爱好者又正是胃口好的年龄,热量聚而不散能不胖吗?因此太极拳不是一项减肥的运动。想要坚持太极拳运动而又不想大腹便便,最好能控制一下食欲,或调整一下锻炼方式,增加点慢跑、蹲跳之类的项目。我近年来以修炼八卦掌为主,并恢复了部分峨嵋派的功法,体重又开始逐渐下降了。&太极拳并不是保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修习不得法还容易罹病,周潜川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指出:“一部分练太极的人,他们不是面如涂朱,便似酒醉,表面容光焕发,精神健壮.而细察内脏经络,每患消渴症(即糖尿病),虚阳上逆症(血压高的病因之一),左半边身体发麻症(阴阳分受病的现象),后来大半因高血压而中风不起。”&其实像杨澄甫那样暴饮暴食者哪有不得病的!在沈阳的公园里,练家们喜欢在树荫下各好茶水,边练边喝好自在、好洒脱,虽然解渴,但是不能保证你不患上“消渴症”。&但得真传者只早晨空腹喝一杯水,可在“三伏”天连续练三、四个小时而不用再喝一口水,而感觉不到干渴,因为他知道“玉液炼形”之法,口中有醴泉之水。醴泉乃是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得道之地,正宗的太极拳功夫还是与丹道有点关系的。&至于小肠疝气乃是小腹积气所致,练内家拳者都说要得先天炁,可是练出来的又多是后天气,据说霍梦魁先师和王辉璞先生丹田中都练出了球,于是现在还有人鼓着气让肚子里的球转来转去炫耀自己的功夫,其实这都是后天积气,先天炁是无形无象的。&后天积气早晚是病,孙禄堂先生晚年有悟云:“若致小腹坚硬如石,此乃后天之气勉强积蓄而有也,总要呼吸纯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虽实而若虚,有而若无。”&必须将后天积气转化成先天一炁,才能将太极拳练至化境,也能避免被小肠疝气等疾患困扰,有老练家告诉我:丹田练出东西的人临终前要遭罪,会不停的腹泄。&练拳不得法会生病,如初学者勉强下势,双腿松不下来,气血向上逆行则易于患高血压,能塌腰而不知松腰者容易肾虚,强制呼吸难免三焦失调。即使得了真传,功夫到了化境也一样会遇到你想不到的磨难,所谓有得就有失。&一九八五年我在北京买到一本旧拳谱,其中有“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内”的句子。去请教陈老先生,陈先生说:这是太极拳练到化境自然出现的功夫,求之不得,举个例子,在夏天里,一只蚊子落在你头发稍上,一般的人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太极拳的听劲功夫练到家的人不仅能察觉到.甚至能够体会到蚊子在头发稍上发出的细微颤力。&如此神奇的功夫怎不让人心仪,于是下决心苦练,冬天里在小河沿一口气练了四个多小时的太极拳却不感觉到疲惫,相反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遇到刘常春先生,师傅说:你这是把功夫练炸了,越练越兴奋则容易把身体练垮了。师傅还告诉我:太极拳的功夫越深身体就越容易过敏。果然三、四年以后,皮肤经常无缘无故地搔痒,只能穿纯棉的内衣,冬天身体总带着静电,左耳总莫名其妙的没规律地鸣响,到医院问专家,医生说是用传呼机和手机引起的,可是我的手机使用率非常之低,别人天天用也没事,于是只能将传呼机和手机停用了。&九、都说太极拳能够“四两拨千斤”,为什么不到国际上参加搏击赛?为什么散打王擂台上没有太极拳高手?&答:我以前发表的文章里就提到了“不能打的太极拳”,引起了一些太极拳传人对我的不满,真是又到了说真话难的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很少有太极拳传人能够按传统的练功程序进行修炼,严格地按老规矩下势子打拳,因此练出真功夫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而近年来,练太极拳的人又大多被错误理论误导,被带进了二个死胡同。&一是错把推手当技击,一九九七年我领着记者去采访小河沿的一位推手名家,把所需的镜头拍完后,那位年轻的记者提出要和名家摸摸手。这位记者除了身体好外,没练过任何搏击和武术,一搭手就被名家带的左歪右斜,于是记者又提出能不能不支“黄瓜架子”,随便打,名家虽然心里没底但怕丢面子只好答应了。双方站好后,记者一上步就是“乱三拳”,名家手忙脚乱,头二拳挨个正着,最后一拳才勉强接住化开了。在回电视台的路上,记者对我说:“张老师,如果换上你打这三拳,他早就趴下了。”我从小就经常在街头打架,长大后也不断地跟人试手,深知无规律搏击和擂台赛的差别,而太极拳的推手不过是准技击状态下的文明游戏,用推手的技巧上擂台恐怕要下不来,如果推手高手在大街上跟小流氓打斗,生命很可能会受到威胁。&第二是“空松”不练劲,有一位民间高手告诉我:他已经练到了提暖瓶的劲都没有了,这都是受了祝大彤先生理论的毒害。去年就有一位不信邪的练戳脚翻子的年轻人,到小河沿向一位“空松高手”叫阵,结果这位不会太极拳的小伙子竟把“空松”高手忙活了一个跟斗,摔坏了尾骨。&空松是对的,不练劲是错的,在空松的状态下站桩、盘架、抖大杆子、揉太极球、发劲操手,才能达到阎志高先师所说的:“脱体力,生神力”,练出的功夫才是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杨露禅、杨班候、郝为真、阎志高的绝世拳艺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地练出来的,阎志高先师在沈阳时所用的太极刀重6公斤、太极杆重16公斤多,要知道阎先生那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四两拨千斤”的拳理原是大枪术之圈枪法,王宗岳谙熟阴符左把枪,将枪法精华溶入拳学理论本无可厚非,“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推手运动的根本大法。不懂借力打力者则无法与太极拳高手进行推手。&但“四两拨千斤”之法却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实战技击,李亦畲先师早在《五字诀》中说的明白:“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这里说的先决条件是双方需搭上手,才能“我劲已接入彼劲”,还要“恰好不先不后”,实战搏击中对手怎么会给你创造这种机会?&有时间看一看央视的“世界拳王争霸赛”,像罗伊?琼斯和德拉?霍亚这些高手可以在1∕4秒的时间内完成出拳和收拳的动作,而且每一拳都是几百磅的重量,你如何能粘住对方的拳头,又如何“接入彼劲”,又怎么“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我十多年前练过划大杆子,两个人拿着长杆。一方无论用多大的劲力扎向对手,技高的另一方都能用圈枪之法化开并且在进退之间可以利用步法粘住对方,但徒手搏击却不行,这其中的道理不难解惑:粘枪之法有物可借,长杆无处可藏,除了撒手弃杆才能不被人制。但人的双臂和身体可以前后左右做360度的瞬间收放转换,允许“四两拨千斤”和“借力打人”的条件太苛刻了。&十、太极拳的架式和拳学理论有哪些缺陷?目前太极拳运动存在着哪些问题?&答:太极拳原称“长拳”、“十三式”或“粘拳”,在杨露禅没进京之前是一门技击性很强的拳种,杨家由教拳谋生,到为了迎合社会各阶层的需要而改拳,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将武术拳种进行商业化运作,传统文化如果按着市场的需求而发展则必然失去其原有的存在价值。&从太极拳在京城被正式命名到清光绪六年李亦畲编撰出第一部太极拳谱,太极拳就朝着强化其健身性和普及性、弱化其技击性和伤害性的方向发展。不仅拳架更适应于推手试劲,由武禹襄和李亦畲二位太极拳理论的集大成者创立起来的拳学体系中,更多的技击理论则是指导学者在推手中如何化解来劲和借力发人的。&因为任何理论都是在现实实践中产生的,武禹襄和李亦畲二位先师是儒生秀才出身,不可能到江湖上去与各门派的高手切磋历练,更不可能与亡命之徒做生死搏斗,最多找几位莽汉在庭院里做一些文明较量而己,因此在武、李二位宗师的生存状态下产生的拳学理论必然缺乏搏击的残酷性和血腥气。&至于太极拳架的演变,从郝为真宗师于清朝末年在广平府中学堂教拳时改成高势开合架子,到一九二0年前后杨澄甫将杨式拳定型为大架子,太极拳真的变成了能推人而不能打人、能发人而不能伤人的一种技艺了,太极拳发展到今天早己变成了老少皆宜的健身操了。&今天的太极拳普及运动己经步入了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轨道,不仅河南陈家沟的教拳行业成了当地人致富的手段,而且吸引了一批并不爱好太极拳、更不懂太极拳的聪明人,他们开始一门心思地往这个钱眼里钻了。某些政界里的人也开始以正宗传人自居,挺个大肚子到处谋财牟名。在沈阳的一次千人太极拳表演大会上,一位策划者突然带来了几卡车的练功服和练功鞋,强迫表演者统一着装,而这些道具的价格又远比市场上的贵,太极拳的普及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变味了。&假冒伪劣的拳种还在层出不穷,不仅张三丰一支有了若干个门派,现在差不多每个仙山洞府都有了太极拳,而且传人们都能拿出完整的师承表,让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哭笑不得。&那么我们的武术管理部门和学院派的专家们又都在忙些什么呢?&&&&&&&& 官员们忙于各种辅导班的开班仪式和毕业典礼,喝点小酒、拿点小礼,专家们则奔波于国内外教拳挣钱,专家中的佼佼者正在源源不断的出书、出光盘,五大太极拳种类各被肢解成若干个式子,而且还发明出若干个具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像太极扇、太极球之类,可谓生财有道。自己知道练的拳不能打,于是在教材中明确说了:这个动作没有技击意义。&于是太极拳的雄性激素就完全被雌性化了,名家高手们再一次败于东瀛浪人和西洋匹夫之手,于是太极拳演变成太极操和太极舞的悲惨的命运,不幸被言中了。其实不唯太极拳如此,近日观赏到八卦掌冠军们的表演,新编的逰身八卦连环掌中竟有“孔雀舞”的动作,真是将董海川的阴柔派武学发展到了极致,我想如果让杨丽萍只练一年八卦掌,在全国性的大赛上胜出这些冠军们就绰绰有余了。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烟台七星螳螂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