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乾乾 与时偕行行有关的名言

古文名言警句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列传》  5、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9、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2、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13、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4、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2、轻诺必寡信。&&《老子》  2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2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27、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28、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2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3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3、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34、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3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36、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38、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39、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4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4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4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4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4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50、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5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5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5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5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5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5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60、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1、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6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6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6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67、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6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69、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7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3、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7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7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77、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7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79、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8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8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8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8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M《易论第九》  8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8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8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88、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8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9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9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9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93、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9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9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9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9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9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9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0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03、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0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u《读书录》  10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0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7、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108、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10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0、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1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r》  1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1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1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15、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116、父慈而教。&&《左传&》  1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9、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12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24、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2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2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2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29、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3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3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3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13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3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35、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13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38、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3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4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网  14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44、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45、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4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7、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4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4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5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5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5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5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5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5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57、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58、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15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X鹊楼》  16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6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6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6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66、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6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6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69、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7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题画&竹石》  17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73、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174、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7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7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17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78、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7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8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8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8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83、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184、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18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8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8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8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18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9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9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9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19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9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9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9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9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99、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0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0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03、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20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20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20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0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08、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09、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210、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11、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2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1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15、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16、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17、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218、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本文“古文名言警句”由多彩儿童网搜集整理,转载还请注明出处;
2、“古文名言警句”网址为:/mingyan/72355.html,欢迎复制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Powered by关于改革的名言警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改革的名言警句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名言警句改革创新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名言警句改革创新篇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时偕行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