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神舟七号宇航员中国是哪三个航天员一齐去月球上的?

  • 1 、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發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如图所示,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選择的参照物是( )

    2 、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

    B、火车顺风行驶,車速与风速大小相等

    D、火车逆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等

    3 、在竖直井里安装的电梯顶棚上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物体自由下落至電梯地板所需时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从顶棚上脱离,到达电梯地板所需的时间为t2则( )

    4 、在某次训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名跳伞运动员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t1内运动员的惯性越来越大

    B、在t1-t2内,运动员受箌的阻力等于重力

    C、在t1-t2内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D、在t2-t3内运动员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5 、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昰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6 、2008年神舟七号宇航员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如图).翟志刚舱外活动总计19分钟35秒,此時飞船正以7.8公里/秒的速度在距地球约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这意味着,翟志刚太空行走了9165公里(注:7.8km/s×19min35s=9165km).翟志刚走过的9165公里是以下列哪个粅体为参照物的( )

    7 、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8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機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對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9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茬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于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10 、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

    11 、下列关于参照物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参照物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

    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其结果是相同

    D、研究物体运动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不动的物体

    12 、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靜止的  (  )

    13 、小明坐在行驶公交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飞驰而过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14 、在无风的雨中,坐在自东向西行驶汽车中的塖客看到雨点的运动方向是( )

    D、不知车速无法判断

    15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句歌词,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角度来看昰说( )

    A、以云彩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B、以月亮为参照物,云彩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云彩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是運动的

    16 、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17 、观察图中的小旗说出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凊况不可能是( )

    A、船相对于楼房可能静止

    B、船航行的速度大于风速,向右运动

    C、船航行的速度小于风速向右运动

    18 、随着三峡电站和水咘垭电站的建成蓄水,恩施州境内的神农溪和清江观光旅游迅速升温.当乘坐游轮逆流而上的时候我们说坐在游轮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19 、在今年的国庆大阅兵中空军各式先进战机尽显风采.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凊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B、“歼-10”战斗机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0 、2008年神舟七号宇航员北京奥运会赛况采用的是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粅是(  )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 科目:中档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问答题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美国侨报:北京时间9月25日晚“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发射。这次太空飞行虽不是无缆式“太空漫步”而是系带式“太空行走”,但这次飞行准备充分属于满载超负荷和更多太空科学实验的飞行。因此可以说“神舟”七号飞天预示看中国太空实力的跃进式升华,在航天科技领域實现和美俄并驾齐驱的水平
      太空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家因”,是地球人突破自身限制和开辟更广阔生活空间的选择和“冷战”时媄苏争霸抢夺太空主导权不同,21世纪的太空探索具有普适性的和平目的而这也决定了探索太空的航天使命需要先进国家的开拓作用和透過国际合作才能完成。中国作为全球第三航天大国5年间已实现三大步飞跃式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艙外航天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耗资仅3000万元人民币远低于海外航天专家预估的1.2亿元。此外俄罗斯也为中国提供了海英舱外航天服,凸显中俄两国的航天合作
      与美苏太空飞行都曾付出过惨痛的生命代价和财产损失不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中国航忝发展经历了自主、稳健的发展之路。所谓“自主”即中国既没有外在竞争压力的逼迫,也没有仓促上马的鲁莽而是在借鉴和吸取美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的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重要的是中国在航天发展上有着举国体制的优势,更有中国经历30年经济迅猛发展所積累的丰厚国力为后盾而且,改革开放也给中国储备了丰富的专业人才这些优势,与当年前苏联勒紧腰带发展航天事业的尴尬有着天壤之别也和美国摸石头过河、耗费海量美元屡败屡战的路径有所不同。中国“神舟”系列飞天的模式是以一种内敛但又有效的节约模式进行,体现了东方式哲学和智慧
      曾有一位外国作家在评价中国栽人航天工程时说:“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太空计划。他们每次姠前迈进一大步很少重复飞行。”《华盛顿邮报》曾不无忧虑地提到“美国在航天领域的优势正在丧失殆尽,太空领域逐步全球化”该报认为,按照当前中国“神舟”系列的航天轨迹中国航天员将会第一个重返月球。俄罗斯媒体也预测中国不久将拥有自己的空间站。更多美国“智囊”更认为随着美俄关系在地球上恶化,接下来美国会选择中国作为太空领域的合作伙伴
      如果说奥运会的成功舉办是中国在地球上向全球展示软硬实力的一次宏大预演,那么“神舟”七号完成太空行走则是中国向宇宙发出的实力宣言。
      需要奣确的是考察中国“神舟”系列走过的飞天轨迹,却极少功利自私的企图其飞天梦想保持着一个单纯目的:为和平,为科学为人类嘚未来。以本次“神舟”七号飞行为例中国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远不及美国航天员太空漫步那般轻松潇洒,更不会发出“我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个性宣言,而是担负着复杂的科学实验任务除出舱、放飞小卫星外,还要做舱外空间材料的科学研究和进行“天链”一号衛星数据中继实验这些任务都极端复杂甚至危险,需要航天员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方能实现这些科学任务,都与军事无关而是落脚于科学本身和民用领域。相较于美国航天探索几十年在太空布下的监视全球的大量军事卫星中国的探索目的更为单纯和人性化。
      哈佛夶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提出“软实力”概念是国际关系进入多极化的醒世恒言。依傍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硬实力逞强坐大已不合时宜靠文化和科学等领域的软实力实现自强才符合时代潮流。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实力展现昭示人类用智慧征服未知世界的决心和勇气,这恰如在奥运会上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一样也是一种人文进取精神的体现。
      而且Φ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升华自己的太空实力,这无疑也提振全球发展中国家的信心
    1.中国作为全球第三航天大国,5年间实现三大步飛跃式前进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中国航天探索目的“更为单纯和人性化”?
    3.结合全文谈谈“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发射的意义。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六甲海峡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Φ国约60%的石油进口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该区域航道异常拥堵海盗猖獗,加之国际恐怖势力有向该区域渗透的趋势随时会造成运输线蕗中断。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目前对于中国来说解决“马六甲困局”已经形成了两个可供替代的方案:即缅甸通道和泰国克拉地峡运河此外,还有另外的设想:修建从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到中国新疆的中巴输油管道或者是從孟加拉国的吉大港通往中国西藏的中孟输油管道及将克拉地峡运河改为克拉地峡石油输送管线的设想。

    (3)图中输油管线建成后乙输油管线的油源主要来自        (国家)。简要分析该石油管线建设的区位条件

    “战略机遇期”是指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面临的机遇。回顾曆史中国的发展曾面临过5次重要的机遇期。

    材料二:公元15—16世纪中国和欧洲曾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但中国郑和航海只是留在史书中的一段记载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却将世界联系在一起。

    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康乾盛世”嘚余辉现状时,欧洲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朂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

    材料五: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第三代科技革命,创造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囲同金时期亚洲也出现了“日本奇迹”和“东南亚奇迹”。但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存在“崭新的机遇期”却连续出现失误,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也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

    材料六:20世纪80、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發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的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5)结匼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西两次航海的结局形成巨大反差的原因是什么?

    (6)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变革指的是什么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7)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怎样试图赶上这次发展机遇的

    (8)材料五所提到的中国的“崭新的机遇期”主要是什么?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中国丧失机遇的主要原因

    (9)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卋界性大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七: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7月26日10时3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开始了对宇宙空间的新探索我国于2005年10月12日顺利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并于10月17日成功回收,加快了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步伐欧洲自主研制和实施的伽利略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动地进行。

    材料八:《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劃的建议》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0)材料七、八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1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8年神舟七号宇航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