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象雷达回波波图的气象软件哪个好

如何看气象网站上的卫星云图和气象雷达图?
非专业人士,如何根据卫星云图和气象雷达图判断未来天气情况(尤其是降雨)
咳咳,如果大家都会看,我们就要下岗了。咳咳,开玩笑的哈。 有更多的人对气象有兴趣,有更多人了解气象,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呢~ _(:з」∠)_首先,在云图这个问题里我有一些回答,见: 不过在那个问题里可能说得有些模糊,实际上,要是想简单的通过看云图来判断下不下雨,可是很难的,所以需要扎实的天气学基础,学习很多门课程。卫星云图可以用来判断大范围的水汽形势,云量状况,如果没有良好的天气学基础和对卫星原理的了解的话,是很难读懂其中的奥秘的。并且,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可以看云图来判断下雨。其实卫星云图主要是一个天气预报的辅助手段,了解大范围真实的云量、天气分布状况。一张那么大范围的云图,哪能管得下一个地方呢?那么,我想说的就是雷达回波了。这个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也不需要有很多专业知识的掌握。雷达回波的相关信息在这个问题我也回答过:
因为雷达回波的空间、时间分辨率更高,在中国气象局和很多地方台站的网站上都提供雷达回波,专业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所以我推荐您可以学看那个。简单的来说,就是回波强度越大,越有可能下雨。按照回波强中心的移动,也可以判断风暴移动的趋势。这是比较简单的。在对雷达回波有一个基本认识后,就可以“高手进阶”啦~ 我们可以通过雷达回波判断出有没有中气旋、有没有飑线、有没有速度模糊、有没有前悬回波、有没有零度层亮带……这些可见于《雷达气象学》。在读图方面,非专业人士可以忽略那些基本的公式,而掌握读图的技巧,例如在百度文库里的这份课件
可以据此了解风暴的更多特征。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 )
首先要分辨出是云层还是地面。一般来说云层是白色、灰色或红色,红色的云较强。形状上也可以初步看看,有旋转状的云一般对应坏天气,且降水可能性较大。另外多图对比看,按时间放映动画可以看出云的移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当前位置: >>
&& 雷达回波综合图
雷达回波综合图
摘要雷达回波综合图是将几个相邻雷达站探测得的PPI回波形态及其他回波特征,填在同一张底图上而构成的综合回波图象。可用以比较完整地了解较大范围的天气系统分布和结构。
概述【雷达回波综合图】(radar echoes composite map)将几个相邻雷达站探测得的PPI回波形态及其他回波特征,填在同一张底图上而构成的综合回波图象。可用以比较完整地了解较大范围的天气系统分布和结构。雷达回波综合图雷达回波综合图有不同的绘制方法:可以把各雷达站的回波分布和其他特征直接绘制在一张地图上,这种图失真小,有利于事后对天气系统的分析研究;也可根据雷达报的电码进行综合绘制,这种图失真较大,但因时效快,可以供天气分析预报时应用。注:PPI指在平面位置显示器上的回波图象。显示探测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形状、尺度、移动和发展变化等特性。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怎样看天气雷达图来源:福州市气象局&&&&&&&&&发布时间:日 08时22分
入汛以来,暴雨、大暴雨接踵而至,包括上海、南京,不少城市接连打破单日降水记录。短时强降水在须臾之间就可能造成水淹路面及交通堵塞,相伴而来的雷电、冰雹以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更会危及人身安全。
“借助雷达回波图,可了解降雨系统的强度、大概位置和移动方向,有助于公众从容躲避雨水的侵袭。”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预报员周康辉说。
雷达向空中发射出电磁波时,遇到降水粒子,会部分被反射回来。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预报员便可获知降水粒子的密度及直径大小。借助这些数据,预报员可以勾勒出较为精细的雷达回波图。
周康辉打开中央气象台的官方网站(),最先进入记者视野的是一张全中国地图。在图上,明暗光线错落有致(明亮的区域代表被雷达监测到的地区),并点缀着“五彩斑斓“的色块(有色块出现的区域为降雨系统的活动地盘)。“这是一张典型的雷达拼图。”周康辉说,一个雷达探测范围的半径最多能够达到230公里,为了能够实时监测全国各地降水系统的“神出鬼没”,碎片化的区域雷达监测图被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全国雷达图。
随着周康辉轻点鼠标,华北区域的雷达回波图展现在眼前。这张图“忠实”地记录了7月1日下午,华北地区出现的一次降水过程。
在雷达图上,从蓝色到紫色的渐进变化,代表回波强度由小到大(10——70DBZ,DBZ为反射率因子单位,数值越高,代表降水强度越大),降雨强度逐渐提升。一般而言,蓝色回波对应的区域表示当地被降水云系笼罩,但尚未出现降雨;绿色回波覆盖的区域代表当地正沉浸在绵绵细雨之中;黄色到红色回波覆盖的区域有中到大雨现身;而“披上紫色回波”的区域降水强度最大,该地区正“沦陷”于暴雨、甚至大暴雨之中,并有可能伴随雷电大风甚至冰雹等剧烈天气。“从7月1日17:00的华北区域雷达图上可以看出,北京北部以及河北东部出现了绿色回波,表明上述地区降雨强度不大;然而在北京南部回波呈黄色,部分地区呈红色,说明当地有中等及以上强度的降雨。”周康辉解释说。
如何识别强对流系统未来的移动趋势,对于防范“惹不起、躲得起”的“雨神”同样至关重要。“降水系统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与地形密切相关。如若在平地,强对流系统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就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周康辉介绍道。在一般情况下,中央气象台网站上所发布的天气雷达图平均每10分钟更新一次。“从7月1日下午华北地区雷达回波的多时次动态图上可以看出,14时,降水系统开始在河北北部到内蒙古南部一带出现,并且呈东北-西南走向,此后,该系统稳定地向着东南方向缓慢移动,强度逐渐增强,且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到下午17点时,系统的南界移动到了北京南部。”
大自然瞬息万变,天气系统的生消及强弱变化需要预报员根据雷达图、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数值预报等专业工具综合判定。因此,当人们在雷达回波图上看到降水系统靠近自己所在区域时,就需要主动关注本地气象台发布的短时临近预报及预警信息,并按照预警中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来源:中国气象报)&&&&&&&&&&&&&&&
福州气象微信公众号气象雷达回波_百度百科
气象雷达回波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由发射、经大气及其悬浮物散射而返回被雷达天线所接收的电磁波。它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大气中使散射的成分,有雨滴、云滴、冰晶、雪花、冰雹、尘埃和折射率分布很不均匀的空气等。
气象雷达回波气象雷达回波
qi xiang lei da hui bometeorological radar echoes
回波的测定
雷达发射的是间断的电磁波束(),它在空间占有体积V,当这一波束进入云雨中时,只有V/2(有效散射体积)的粒子的后向散射,能够同时到达雷达天线处而构成气象雷达回波。利用给出的回波功率同雷达特性参数和有效散射体积内粒子散射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气象雷达回波对云和降水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气象雷达回波回波的分类
不同的降水系统,雷达回波有不同的特征。
气象雷达回波冷锋回波
通常由紧密排列成带的许多回波单体组成(图1[ 平面位置显示器上冷锋的云系和降水回波]),当冷锋由远处移至距雷达站约300公里时,在平面位置显示器 (PPI)上,一般先能看到排成一行的离散回波块。这是由于地表曲率和大气折射的原因,即使以接近0°的仰角发射的波束,在300公里处,也只能探测到云体的较高部分。当冷锋移近时,雷达波束能够扫视到云的下部比较宽大的部分,这时,回波带中的单体变大,形成一条比较连贯的回波带。在冷锋经过雷达站而向远处移去时,回波的变化则与上述过程相反。通常,一个完整的冷锋降水系统的长度,可以达到600公里以上,因此一个站仅能探测到整个冷锋系统的一部分。有时雷达观测到的冷锋系统不止包含一条雨带。冷锋的回波带一般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但锋前或冷锋上空的暖区常吹西南风,因而回波带中的单体常向东北或偏东方向移动,与回波带的整体移动方向之间有一夹角。
冷锋回波单体的垂直结构,和移动性孤立相似。在中国,这种回波单体顶部通常在七、八公里以上。在快速移动的冷锋中,单体的前上部存在较大的云砧。单体总是处在不断的新生、发展和消散之中,生命周期约为数十分钟,而整个冷锋回波带的生命期则长得多。
在气团内部出现的雷暴带,其回波结构和冷锋回波带很相似,但移动速度较快。有时在雷达屏幕上可以同时出现两条以上的飑线回波带。
气象雷达回波暖锋回波
由范围较大的连续性降水构成。暖锋降水区域几乎总是超过一个雷达站的有效视野范围,因此在平面位置显示器上只能看到降水区域的一部分。在稳定性暖锋降水区中,屏幕上的回波连接成片,边缘呈丝缕状或棉絮状,强度分布相当均匀,在不稳定性暖锋降水区,则在大片均匀的降水回波中,夹杂有较强的对流单体。这些回波单体的移动方向,与整个降水系统的移动方向可能略有差别。仔细观测这些较强单体的位置,可以看出,它们通常也是排列成带的
(图 2[平面位置显示器上暖锋的云系和降水回波])。
在距离高度显示器 (RHI)上的回波图象中,可以看到对应于大气温度为0℃的高度附近的强回波带,称为零度层亮带(图3[稳定性暖锋降水在距离高度显示器上的典型回波图象]) 它的形成是由于缓慢降落的冰晶和雪花在零度层附近发生表面融化而使反射率增大的结果。在亮带下面,粒子融化成雨滴,下落速度较大,使粒子浓度减小,反射率降低。雷达屏幕上观测到的零度层亮带,可估计0℃层的高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大气的稳定性。在不稳定性暖锋降水的距离高度显示器回波图象中,可以看到水平的零度层亮带和垂直柱状的对流单体回波结构同时存在。此外,在雷暴减弱之后的残余降水中,也可看到零度层亮带。暖锋系统降水强度的变化较缓慢,雷达回波的时空变化也较小,这有利于验证降水强度和回波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气象雷达回波低气压系统回波
与大尺度(见)降水系统相联系的回波,范围很广。在雷达的探测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回波大致连成片,但强度结构很不均匀,如棉絮状。这类回波的延续时间较长。
气团内部热对流雷暴回波,这种雷暴产生在内部,其对流单体的回波在平面位置显示器上常呈零散无规则的分布图(图 4[平面位置显示器上气团内部热对流雷暴回波])。这种对流回波块常出现在平原中的山丘或湖面上的岛屿上空,对流单体的尺度,通常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间,生命周期约数十分钟。
台风回波,是强对流天气系统,在雷达平面位置显示器上,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台风回波的特征结构(图 5[平面位置显示器上台风的云系和降水回波])。在台风中心前面约400~600公里处,常有一些强对流回波带,称为台风前飑线回波带。其走向大致和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但其移动方
向则与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一致。在飑线回波带后面的台风眼周围两三百公里以内,有大片的连续性降水回波和螺旋状分布的对流性降水回波。这一区域是台风的主要降水区。螺旋雨带以台风眼为中心,呈多条对数螺线状排列。仔细地观测螺旋雨带中各单体的运动路径,可以发现,单体的运动轨迹与瞬时的螺旋线走向不一致,而是近似地围绕台风眼作圆周运动,并缓慢地趋近中心。
在螺旋雨带的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围绕无回波空洞的强回波圈,称为台风眼壁回波。在此眼壁位置上,对流发展最为旺盛,回波顶部高达十余公里。在眼壁回波以内的无回波区,与台风眼中的晴空相对应。在很多情况下,眼壁回波不是完整的,呈带缺口的圆环状。台风登陆后,逐渐减弱,台风眼逐渐被降水回波所填塞,台风雨带的螺旋状特征也逐渐消失,转变为大片的低压降水回波。
通过对气象雷达回波的观测,可以较早地发现台风和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探测台风雨带中各部分的降水强度和风速,并可研究这种强对流风暴的详细结构。
气象雷达回波强雷暴回波
不论是孤立的或夹杂在对流降水系统中的强雷暴单体,常有下列显著的特征:回波强核(回波最高的区域)的反射率很大;单体的水平尺度也较大,一般为10~30公里,在距离高度显示器上,回波主体呈直立粗柱状,顶部达对流层顶,有时可达平流层下部;云体上部有向前方伸展的云砧,还有自砧部下垂的前悬回波;自前方低层流入的空气构成上升气柱,在云中造成弱回波穹窿;单体中持续的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入流上升区域的后面,构成回波强度很大而形态陡直的“回波墙”(图6[距离高度显示器上移动性强雷暴的典型垂直结构]);有时还可看到因过强的回波信号进入天线旁瓣而造成的尖顶状回波,出现在主体强回波核的正上方。这一类强雷暴,不仅产生、雷雨、阵性大风,还可能产生和。
对雷达回波的分析,可以判断由一般对流云过渡到强雷暴的阶段,但单纯根据回波形态结构,难以可靠地判断一个强雷暴云是否会产生龙卷或地面降雹。普遍认为,回波顶的高度和强回波核的反射率能较好地用作识别冰雹云的判据。例如,中国的华北地区,夏季雹云的回波顶常出现在10~12公里的高度,灾害性雹云中强回波核对3厘米雷达的反射因子(见),常超过10 毫米 /米 。
气象雷达回波其他回波
用雷达观测非降水云时,由于云滴尺度较小,常须采用毫米波才能有效地接收回波信号。在
具体的应用中,常将天线垂直指向天顶,以测量雷达站上空的云的下界和上界。此外,毫米波雷达还有利于观测降水粒子的初生及这种粒子区域的扩展,对于降水机制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在灵敏度较高的气象雷达显示器上,偶尔能观测到某些并非由水汽凝结体产生的回波。由于以前未能解释此类回波的起因,它们曾被称为“仙波”。这种回波有的是飞鸟或昆虫引起的,有的是由折射率分布强烈不均匀的晴空大气所产生的(图 7[晴空回波])。在厘米波段的气象雷达上,观测到的晴空回波主要出现在消散期雷暴前方的锋面上或低空的逆温层附近。晴空回波主要用和进行探测和研究。
气象雷达回波回波的利用
雷达所接收到的回波系雷达波所照射的空间有效散射体积中所有散射元(如云和降水粒子)的回波的总和,由于散射元之间的相对位移,到达雷达天线处的回波具有不同相位,这些波叠加的结果,造成了回波的随机起伏。分析起伏参数,可以得到关于粒子的运动信息和被测空间的湍流强度。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象雷达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