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助力昭通昭通市脱贫攻坚 会议单位在哪里,怎么才可以进入这个系统。谢谢

让互联网助力脱贫攻坚——代表委员建议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图),精准扶贫脱贫典型事例,扶贫攻坚脱贫实施方案,人大代表助力精准扶贫,扶贫攻坚精准脱贫情况,新疆扶贫脱贫攻坚讲座,乡镇精准扶贫脱贫计划,脱贫攻坚与科技扶贫
让互联网助力脱贫攻坚——代表委员建议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图)
时间:日11:0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让互联网助力脱贫攻坚——代表委员建议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图),精准扶贫脱贫典型事例,扶贫攻坚脱贫实施方案,人大代表助力精准扶贫,扶贫攻坚精准脱贫情况,新疆扶贫脱贫攻坚讲座,乡镇精准扶贫脱贫计划,脱贫攻坚与科技扶贫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题:让互联网助力脱贫攻坚——代表委员建议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新华社记者庞明广、王宇、高亢  云南绥江返乡创业青年薛家海经营的现实版“开心农场”生意越做越红火:城里人在网上花208元“认购”一棵李子树,到7月份就能收获整棵树至少30斤李子,亲身体验采摘乐趣。“互联网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发展新机遇。”薛家海说。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今后五年我国将大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通过实施“互联网+”产业扶贫,实施电商扶贫等方式,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互联网扶贫,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脱贫攻坚,关键是要多一些创新思维,少一些墨守成规,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将扶贫脱贫“精准”落实到位。  “淘宝村”遍地开花,电商成扶贫新利器  薛家海的家乡山高坡陡、交通闭塞,以前村民种出来的果子卖不出去,日子十分艰苦。现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当地的“半边红”李子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认为,互联网打通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信息鸿沟”,为贫困地区创业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如今,像薛家海这样创业者越来越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介绍,菏泽近年来把电商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目前已发展电商企业2.5万家、零售网店13万个,全市“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分别占全国的1/18和1/22。  菏泽市曹县大集镇孙庄村是以销售演出服装而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全村460户家庭中有310户开有淘宝店,其中有100户是贫困户。在电商催化下,孙庄已经形成了小规模的产业集群,全村1100余人从事电商业务。  “互联网+”健康、教育扶贫,一根网线补上民生短板  疾病是致贫返贫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一些病人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去年3月,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村民孔秀芬突发疾病,送到乡卫生院。经贡山县医院专家远程视频会诊,孔秀芬患有肾积水,随后迅速转到县医院救治。  “如果没及时诊断出来,这位村民很可能就被耽误了。”全国人大代表、“溜索医生”邓前堆认为,远程视频会诊省时省钱,在医疗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大有用武之地。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卫计委主任张健介绍,湖南目前正在逐步建立远程医疗网络,村民在乡镇卫生院检查后,卫生院可将结果传至上级医院,由相关专家参与诊疗并提供治疗建议。  代表委员还认为,互联网在教育扶贫方面同样可发挥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天津市委会主委欧成中介绍,在新疆南疆有很多维吾尔族群众不会说汉语,“我们设计了一款双语翻译软件,让当地孩子通过电脑网络学习双语课程,效果非常不错。”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建议,国家应更大力度地推动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作用,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早一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用上信息化的教学产品,他们就能早一天跟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扶贫大数据,能“淘”出什么“宝”?  在一些代表委员看来,实现精准扶贫,贫困人口大数据是一个有待挖掘的“宝藏”。大数据不但可以在电商扶贫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甄别、致贫原因的精准分析和扶贫资源的精准应用。  “从一个地区的购买力数据,可以判断当地整体的贫困程度。从某个地区的资金流入数据,可以大致测算出当地外出务工人数的多少。”范华平代表说,扶贫大数据能否真正展现威力,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更高程度的数据共享。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陈豪认为,要特别注重对贫困人口数据的动态掌握。建立省到村五级精准脱贫信息平台,脱贫的及时退出,返贫的及时纳入,为扶贫工作精准发力提供坚强有力的信息基础。  “要想5年内解决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政策和资金的精准度至关重要。解决脱贫精度低问题,大数据确实可以发挥意想不到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建议,可以通过研究扶贫数据建立模型,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让扶贫工作变得更加透明、高效、精准和全面。(参与采写:娄辰、郑良、李鲲、王卓伦、丁静、涂洪长)  点击查看专题来源新华社)
本文相关推荐
16-03-0916-03-0916-03-0916-03-0916-03-0916-03-09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发布时间: 09:25:55&&&来源:
【高端访谈】
形成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专访省扶贫办副主任王仕平
&十二五&期间,我省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迈入&十三五&,云南将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思路,以及新闻宣传如何为全省脱贫攻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问题,本报专访省扶贫办副主任王仕平。
&大扶贫需要大宣传,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聚焦,形成合力。&王仕平认为,在全省上下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组织全媒体采访组走进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昭通市及&镇彝威&革命老区,全方位报道革命老区脱贫最新进展,这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此次采访组深入贫困乡镇村组实地采访、与老区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充分展现了昭通市干部群众奋力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务实举措和有效经验。通过记者手中的笔和镜头,将云南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呈现和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让广大读者对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直观、更生动的感知,为我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了信心和力量。
王仕平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提挡加速、转段升级的重要节点。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齐心协力脱贫攻坚的总动员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部署推动贯彻落实工作。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谋划工作思路、强化工作重点、统筹工作力量,直接推动脱贫攻坚,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出了重点。
&我省现有88个贫困县、居全国第一,471万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二,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决战期。&王仕平认为,面对这块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更加自觉、坚定地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政治优势,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不断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夯实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根基,厚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
王仕平表示,今年全省深入实施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着力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抓实建档立卡&再回头看&;深入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探索资产收益扶贫一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托底脱贫一批的&八个一批&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对象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着力强化脱贫攻坚保障支撑,打好舆论战、宣传战,用信心凝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扶贫工作不断深入。
(记者 胡晓蓉)
【大家谈】
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合拳&&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 李学林
连日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昭通市及&镇彝威&革命老区组织进行的&聚焦脱贫攻坚战&全媒体采访报道,格外引人关注。昭通市贫困人口居全省各州市之首,且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可谓全省脱贫攻坚中的重中之重。在全省上下紧锣密鼓决战脱贫攻坚、力争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报道昭通市精准扶贫的做法,亮出了昭通市精准扶贫的作战图,剖析他们扶贫与扶智、开放与保护、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在做好&五个一批&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实劳务输出、灾后重建、抓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整合力量、创新机制、创新模式等经验做法,展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拔穷根、脱贫帽的精气神,传播了精准扶贫正能量。此外,《云南日报》还邀请有关专家对昭通脱贫攻坚进行会诊把脉,体现了党报的忠诚品质与责任担当。
云南长期以来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在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两个确保&&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把精准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部署,采用&挂包帮&&转走访&的思路,采取超常规措施,闯出了云南精准扶贫之路。一是始终坚持脱贫这一首责。帮扶是责任,脱贫是重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央的庄严承诺和立下的军令状。二是始终坚持发展这一首要。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向4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省世居少数民族特别是8个人口较少民族、574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倾斜,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三是始终坚持精准这一关键。坚决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抓住精准这个关键,搞清楚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上下硬功夫,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四是始终坚持机制创新这一根本。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是高效和长效脱贫的根本保障。严格&挂包帮&&转走访&长期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机制,完善贫困人口识别、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等机制,探索建立精准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扶贫资金资源整合、财政资金资产收益管理等扶贫机制,形成精准脱贫的政策&组合拳&和机制框架。只要我们在这样的道路上不断实践探索、创新进取,就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需要更多农业科技人员&&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导、教授 李正跃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集中力量对脱贫攻坚难度特别大、任务特别重的昭通进行全媒体采访报道,全方位展现了昭通干部群众奋力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务实举措和有效经验,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传递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目前,我省农技推广部门长期没有吸纳专业人员,且进人渠道不太合理,绝大多数工作都靠以往的班底支撑,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人员老化和知识老化的现象十分突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而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健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滞后,运行机制亟待完善,还不能适应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在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好政策和好资源应当考虑对农业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有所倾斜,以吸引年轻、高层次农科人才&下乡创业&,也留住更多农技推广人员安心在农村、农业工作。现代农业的科技研发和推广问题,要依靠专门人才来解决,然而农业大学的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因现实障碍进不了县市农科单位,他们的所学和特长也难以在基层施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地方各级组织的同心协力,也离不开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辛勤努力。当前,尤其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制度创新,破除优秀人才下基层进农业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人才向县乡流动的良性机制和社会环境。如此,财富农业大有前途,美丽乡村大有希望,精准扶贫必定实现。
资源精准配置已成为脱贫攻坚的关键&&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郑宝华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聚焦脱贫攻坚 走进昭通&镇彝威&全媒体系列报道,不仅深刻描绘了地方政府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所思所行,而且倾听了贫困者的所盼所求,充分展现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担当。
随着建档立卡和&回头看&工作的推进和完善,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基础的精准识别已有了坚实基础,中心工作已经转移到如何有效推进精准资源配置和精准管理上。相比之下,资源精准配置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工作重心和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役。
个人以为,做好扶贫资源精准配置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积极争取中央及对口帮扶单位及地区支持的前提下,尽快完善省级扶贫资金下拨计划,重点是把扶贫资金下拨与脱贫摘帽的时间有机衔接起来。二是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资源精准配置的重点。省扶贫办应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落实整村推进时间表,汇总后作为省级扶贫资金下拨计划的重要依据,根据脱贫摘帽时间,逐年安排整村推进资金,并实现全覆盖。三是完善到村项目的扶持方式,重点是利用财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形式,尽快修改完善有关招投标办法,让广大贫困农户参与项目并从项目实施中受益。四是加大对贫困农户的产业扶持力度,尤其是让挂钩帮扶单位和个人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产业帮扶力度。五是以县为单元制定大扶贫规划,把有关农村扶贫开发资源以项目形式整合。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 (R)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红色扎西网_组织工作_脱贫攻坚_昭通社工开办技能培训为助力困境家庭走出困境而求索
   本站搜索
&&&&&&&栏目导航 &&&&
字体颜色:
【字体:&&】&&&&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昭通社工开办技能培训为助力困境家庭走出困境而求索
&&发表日期:日&&
出处:昭通市社工孵化基地
作者:石声明
  5月29日,中央财政支持?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云南省昭通市社会工作综合服务试点项目”尖山乡长安村困境家庭留守妇女刺绣培训班在尖山乡刺绣协会落下帷幕。该培训班由镇雄净心社工、昭通市妇联及有关单位共同筹办,尖山乡50多名(其中长安村15名)困境家庭留守妇女参加了培训,该培训自5月15日起到今日结束,历时15天。
  社会工作走入“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如何使贫困群体增收致富、走出困境是社会工作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命题。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昭通社会工作综合服务试点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14个村(社区)“困境家庭”服务项目,将为数万人之众的困难群体服务。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alt="" src="/uploadfile/jpg/.jpg">
(5月29日,尖山刺绣培训班在尖山刺绣协会举行考试)
  中国最大的困难群体在西部地区,西部最大的困难群体是农村的贫困农民,昭通地广人密,重贫、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去的扶贫大多是给钱给物,困难群体把钱物用完了就又返贫了,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导致了部分贫困户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社会工作走入困境家庭、走入扶贫攻坚,充分发挥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使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化、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通过服务提升服务对象自我谋生能力和自信心,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分析致贫原因、寻求增收致富门路、培训提高谋生技能;共商适合发展的增收致富项目,链接资源给予帮助,使困境家庭健康有序地走出困境。
  社工要在服务困境家庭的过程中探索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服务模式。
  为困境家庭寻找增收致富门路
  镇雄县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国家级重点扶贫县、革命老区县。该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150多万人口中还有28万多人还是贫困人口,尖山乡长安村是全县贫困村之一,全村总人口7000人,1700多户;还有356户,1144人没有脱贫。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alt="" src="/uploadfile/jpg/.jpg">
(5月15日,开班仪式)
  长安村作为困境家庭试点项目服务点,镇雄净心社工经过入户走访和需求评估,发现当地群众致贫的主要根源是人口素质偏低,大部分村民没有增收致富的技能技术,除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只能搞一些传统种、养殖,而传统种、养殖效益差、收入低,无法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通过社区营造,看中了“尖山刺绣”这一传统产业的优势,“尖山刺绣”是尖山乡的传统手工技艺,作品针脚细腻、动感突出、表现准确,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一位前往尖山乡购买刺绣作品的外地顾客这样评价。尖山刺绣近年来每年都有作品在云南省文博会、昆交会上展出,有了品牌效应,产品远销广东、昆明、贵州等地。尖山不少绣娘靠刺绣实现了增收致富,绣娘顾尚慧最近两年的刺绣作品卖了5万多元;绣娘张康琴说,她利用业余时间,一年能绣出4至5幅大型作品,能卖3至4万元。
  如果像这样,一个困境家庭只要培养出一个绣娘,就可以解决这一困境家庭的脱贫致富问题,农村有句俗话叫“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刺绣活计方便灵活,就在自己的家里安一个绣架,小型绣品连绣架都不需要,拿在手里就可以绣出作品来;有时间就做,不耽误妇女们干农活、做家务、带孩子,真是一举多得。
  项目确定之后,社工再次进行回访,充分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对愿意参与培训的留守妇女进行报名登记,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全乡50多名留守妇女报名参加刺绣技能培训。
  为困境家庭“增能创收”
  在确定培训内容时,充分考虑到扩大产品范围和照顾大多数(初学者)的原则,走高、低端结合的路子,在继续品牌效应的同时陆续开发一些低端(如手机包、提包、背包、围巾、服饰、衣裙等)刺绣产品,也适应初学者能学能做。培训班从云南技师学院请来了专家杨良、杨秀梅前往授课,两位老师从绣品原材料的设计、裁剪、缝制,到最后刺绣,从制作原材料到刺绣进行全程培训;授课方式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根据学员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以操作训练为主要授课方式。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alt="" src="/uploadfile/png/.png">
(净心社工与绣娘交谈)
  经过15天的培训,大部分学员已经能够自己设计、裁剪、缝制、刺绣一些小绣品,长安新学员郎⒕眨何以醋龉中澹绦迨堑谝淮窝В15天的苦学苦练,我也能做一些小绣品了,这些是我绣的钱包、针叉、手提包、手机包等;她说,我有腰椎肩盘突出,没有劳动能力,更不可能出门打工,我就想用学到的刺绣技术去挣钱。绣娘朱⑷核担涸次也渭庸托迮嘌担衷谟掷囱Т绦澹绦逯档醚В乙源绦逦忠眨仪镏彝ァU庑┬迥锔械胶茏孕牛嵌加辉镜匕炎约旱男⌒迤氛故靖蠹摇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alt="" src="/uploadfile/png/.png">
(绣娘们争着展示绣品)
  小绣品技术含量不高、简单易学易做、售价合理,估计销路不错。
  这次培训从原材料着手开始,注重由浅入深,同时扩大了产品范围、向多样化方面发展,做到了扬长避短。解决了以往“靠订单生产,或者从网上下载后进行仿制,前者订单有限,没有活干的时候居多;后者绣出来作品没有特色,销售较为困难。”这两大难题。
  在培训的同时,为下一步的刺绣作品寻找出路,要为“尖山刺绣”拓展市场:一是考虑运用网络平台、电商助销;二是借助社工的交际圈助力;三是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渠道拓展市场,力求让“尖山刺绣”绣得出来、又卖得出去,能够使困境家庭通过刺绣增加收入、走出困境。
  社会工作走入西部地区广大困境家庭,就如何用社工的专业理念来服务好这一广大困难群体,这是西部社工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学一做助力脱贫攻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