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学生大学本科去香港明天会更好 射击好还是留在美国更好?

|||||||||||||||||
&>>&&&&&正文
低龄留学美高生亲述:如何与美国的同学相处
  在国内初中一毕业,我便来到美国留学,开始了作为美国小留学生的生涯。从小我并不是一个通常国内老师眼中的乖学生,甚至有些调皮捣蛋,我当时上的都是国内当地很不错的学校,成绩也还是中等偏上,但是绝对算不上是所谓的“学霸”。
美国高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到美国留学时,我在一所寄宿高中读书。那是一所在山上的学校,环境优美但是有些偏远,而且中国学生很多,大约有15%。从学校开车到最近的商店也需要20分钟,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它和我曾经想象的美国高中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校严苛的管理制度,没有让我感受到我所向往的“美式自由”,食堂提供的饭菜经常就是很硬的墨西哥玉米饼。
  一开始还觉得不错,但过了几天我就开始怀念中国菜了。还记得当时看到宿舍有人从校外叫披萨外卖,可是那时的我竟然连怎么打电话叫餐都不会,所以我最期待的就是有亲戚来看我时给我带的方便面。因为语言障碍和完全不同的课程体系,我只能失望又吃力地对付着课业。
  虽然我的个性偏外向,但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还是无法很好地融入到学校的学习 和生活当中,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和茫然。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自然而然地喜欢和自己的同胞经常待在一起,从而失去了和老师以及当地的美 国同学语言上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第一个学期结束,我拿了6个B,这对于狮子座的我来说,还是很伤自尊的。我一度非常焦虑 和消沉,直到有一次考试,我发现身边的美国同学竟然在偷瞄我的试卷时,我的心境才有了改变。其实我并不介意他偷瞄我的试卷,我只是惊诧于这个平时语言好、 体育好,在社团也是风云人物甚至还模仿和嘲笑过我的美国同学现在竟然也要看我的卷子!顿时,我找回了我的自信。
  在寄宿高中时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但是我并不喜欢这种时间被强制分配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于是10年级的时候我转学到了一个位于市区的走读高中。走读高中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
  这所高中的华人学生更多,多达百分之四五十。在这里中国学生往往有自己相对比较封闭的圈子,他们不太爱和美国同学打交道,也不爱参加那些社团活动。
  我曾经问过美国同学,在他们的眼中,我们这些中国同学是什么样的。他们多半是觉得我们都是些Spoiled kids――就是被宠坏的孩子,不乐于和美国当地的学生交流,也不尝试多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虽然也有成绩很棒的中国学生,不过还是让人感觉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在美国高中里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Prom――也就是毕业舞会,通常高中毕业的男女学生一定会在这个舞会中有所互动,也有很多男女同学通过这个机会向心仪的对象表白,可以说Prom是整个高中4年生活中最后一次精彩呈现的意义非凡的活动。
  这本来是中国学生很好地进入主流圈子的机会。
  但事实上是,每年我们学校学生会都为准备这个Prom而付出很多,如果是在美国当地学生比率高的学校,这种舞会都是一等大事,入场门票非常好卖,可是在我们的学校,因为中国学生多,票却很难卖完,最后舞会也是惨淡收场。
  尽管我转到的新学校还是中国学生扎堆,但是此时的我因为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愿景和方向,所以我开始明白融入美国的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并且为之付诸许多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课业方面有老师建议我上AP课――就是大学预修课程。由于中国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 类理科科目有优势,在选课时这类科目是很受中国学生欢迎的,而为了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我有意识地选了美国历史、政治这些美国学生爱选的课,尽管这对我来 说是一个挑战,但是通过努力,我有了更多接触美国学生和美国文化的机会。
  在课外活动方面,老师建议我去参加辩论赛。因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必须是一个口才了得的“演讲家”。
  我一开始也有些胆怯,觉得怎么可能做得好呢?以我对自己的评估,我参加中文辩论赛都有难 度,更何况用英文。不过,我还是选择了去接受这个更大的挑战。为了准备好辩论,我每个月都要读将近2000页的人文社科和历史资料,而辩论的题目从“核武 器问题”到“美国国家安全局是否应该对民众实施监控”这类枯燥而晦涩难懂的题材。
  在变成现在的口齿伶俐之前,迨乱彩呛芏唷S∠笞钌羁痰囊淮问牵涸谀炒伪缏廴俳崾 时候,裁判员直接叫停,然后和我说“请说慢点,事实上我完全没有听懂你在说什么”,我当时的难堪和沮丧大家可想而知。可是这类事件发生得多了,调整一下心 态,每一次的挫败反而给了我更多的经验和积累,让我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淡定。
  除了辩论赛,因为我喜欢政治,所以老师还推荐我去加州众议院议员赵美心办公室实习。赵美心是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性国会议员,也是我的贵人。
  我每天下课后驱车1小时赶到到议员办公室,处理的尽是诸如接电话这样的琐事,但就是因为这些琐事让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州政府的运作体系,也正是因为我踏踏实实地把这些琐事做好了,所以我的上司主动将我的实习期从3个月延长到一年。
  就比如当时被热议的奥巴马支持同性恋法案的事件,早在加州通过类似法案的时候,大量对此 法案不满的民众打电话到议员办公室要求其作出解释,我作为实习生总是首先被推出来当炮灰,但我从没放弃和退却过,接多了这样“情绪激动”“恶言相向”的电 话,我的内心反而被磨炼得更加宁静和坚韧了。
  在积累了一些政治常识和增加了更多自信以后,我也开始想要利用自己的拍摄特长和政治敏感来做些什么,从而来影响我所处的社会群体。
  我发现随着美国亚裔族群的快速增长,亚裔族群的投票率反而是下降的,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投票选举权和争取自己的社会权益息息相关,所以我联合志同道合的朋友制作了一个视频,内容就是呼吁亚裔积极行使投票权,告诉大家这不是事不关己,而是和所有的亚裔群体的切身权益相关的。
  这个视频完成后,我把它上传到youtube上,获得了13万的点击,还吸引了包括NBC在内的主流媒体关注。我做的也许只是一件微小的事,但是我为我曾经能为改变这个世界付出过努力感到自豪。
  我很庆幸当初选择了一个走读学校,让我有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学业以及这些课外活动。在我的时间分配上,也许参与社团和社会活动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学习时间。
  我虽然每天都非常忙,但是感觉很踏实。由于课堂里外接触的大多是美国同学,我和他们之间的交往、交流、沟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真诚,我也还是那个真实的我。而美国同学一旦开始了解我了,他们对我也很友善,改变了以前的偏见,对我越来越尊重。
  同时他们对中国文化也充满了好奇,喜欢和我们交往。所以,只要有意愿、有意识地去认识、尊重和参与美国当地的社会和文化,最终我们是可以融入当地并且做得游刃有余的。
  本文选自《石老师》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全文。
美高微信公众号――低龄留学家长帮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美高“散养”模式考验中国小留学生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美高“散养”模式考验中国小留学生(1)
  3、4月份,随着美国寄宿高中录取结果的逐渐公布,美高申请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两年,中国留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高中生已经成为我国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随着中国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美高申请尤其优质美国高中的申请越来越难,有人甚至认为难度超越申请美国本科。目前美国申请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学生和家长又该如何面对?
  美高申请越来越难
  这两个月正是美国寄宿高中公布录取结果的时间,在各大教育机构纷纷“炫耀”自己成果的同时,美高申请越来越难已经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美国寄宿高中的申请是最难的。”启德教育集团北京分公司美国留学顾问孟琦说,美国有3万多所高中,其中寄宿高中只有300多所。而且多数寄宿高中的质量较高,加之寄宿对学生来讲相对比较安全,所以很受中国家长的青睐,随着申请人数的不断增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孟琦指出,寄宿高中对分数要求越来越高,过去托福85-90分,申请到30到50名的学校难度不大,现在则得100分左右了。除了分数,寄宿高中对学生其他背景要求如特长、课外活动,以及面试也越来越看重,录取要求越来越高。“不只是寄宿高中,好的走读中学申请也越来越难,从几万所走读中学里选出好的学校来本身就有难度。”
  美高申请越来越难,僧多粥少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据去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撰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从2009年起,赴美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2011年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过去10年里,在美国公立和私立中学里持学生签证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了60多倍,从学年的433人,增长到学年的26919人。而据了解,前50名美高每年从中国只招收5-10名学生,而各校平均中国申请人数达到200-300份。这让美国高中变得比美国优秀大学录取还要难。
  二三线城市录取人数提升
  “可以说,现在美高已迎来‘最难申请季’。”美世留学高中部负责人黄丹介绍,目前美高申请呈现出几大趋势,如高分也被拒,录取竞争激烈程度逐年递增;各大名校提高申请难度和标化考试分数;相同条件下,名校更注重学生个人亮点与特色;越来越多学校开始控制中国学生人数,九年级以上的名额将逐渐减少;走读中学申请人数增加,住宿环境大大改善;赴美面试含金量增加等等。
  黄丹解释,全美不到400所的寄宿学校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低龄留学生的要求,数量庞大的走读学校将会成为更多学生的选择。基本上同等水平的走读学校,申请竞争会远比寄宿学校要小。现在许多走读学校自己安排寄宿家庭,一小部分走读学校甚至开始提供小型的宿舍。
  “此外,美国高中对中国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黄丹指出,在语言成绩差异较小、能力水平接近的情况下,文化特色较鲜明的二、三线城市的录取人数比前三年有明显提升的趋势。“我在与多位名校招生官交流中了解到,美国寄宿中学在读的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自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很多学校都希望在2015年的录取中能将中国学生的录取区域扩大,来呈现美国中学教育的多元文化,这意味着对于中西部二三线城市来的学生,相对会有更多的机会。”
  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项目总监卢巍则表示,目前美国高中对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更加重视。她指出,过去三年国内8年级(初二)申请美高9年级,录取概率要高于国内9年级(初三)申请美高9年级,但现在这种情况恰恰相反。校方给予的解释是,现在中国的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都很好,但是在美国他们在生活能力、交友方面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更愿意要9年级的中国学生,是因为9年级比8年级的学生心智相对要成熟一些。
  一年准备时间远远不够
  针对目前美高申请越来越难的趋势,启德教育集团北京分公司美国留学顾问孟琦建议家长和学生要提前做准备,越早越好。“有很多家长觉得提前一年准备,好像已经很提前了。其实,一年时间绝对不够,因为学生要准备托福、SSAT,还要提升软实力背景。如果申请寄宿高中9年级,6年级就应该着手准备。尤其对语言能力的提升,越早越好。”
  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项目经理赵耀也认同这种观点。“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在国内的准备是不够的,尤其是心理的准备。”赵耀说,很多学生实际上心智不够成熟,包容性不够,去美国的中学后交不到朋友,对美高“散养”的模式也非常不适应。所以,对低龄留学来讲,更要早做准备。
  美世留学高中部负责人黄丹建议,提前规划,还可以曲线救国,早占位以美国学生名义进入更好的大学或高中。
  “目前申请形势下,应注重培养学生个人特色和独特的闪光点,切勿只把孩子们的成功与否放眼于成绩、分数或千篇一律中国学生的钢琴十级等。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玩魔方也有进入哈佛的先例。在美高申请白热化的今天,招生官更希望看到孩子身上能说服所有人的独特之处。在注意孩子们正常功课的情况下,尽量去培养孩子自己喜爱的东西,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个人特长。”黄丹说。
  “此外,为了避免风险,可以同时申请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也可以增加一些排名相对较低的学校。”孟琦介绍,美国高中可以同时申请10所或者20所,只要学校层次得当,一般都能有学校录取。“家长和学生在挑选学校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孟琦指出,美国高中各有特色,有的学术强,有的文科好,有的理科好,有的艺术或者体育知名,还有学校是男校或者女校,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等方面来进行选择,有条件的可以实地去考察一下。
  ■ 留学案例
  “曲线救国”入读Top20高中
  ●Benjamin(化名),目前在美国寄宿高中读10年级
  Benjamin在国内上初三时,觉得中考压力特别大,也不喜欢国内的学习环境,当时就想着出国读高中,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父母一直很犹豫。去年6月,他的父母终于决定让他去美国读高中,当时时间已经非常紧了,没有时间去准备SSAT,但Benjamin的语言成绩还不错,后来申请到了一所普通走读学校。
  家长对Benjamin的期望很高,他到了美国的走读学校之后,并没有放弃去更好的寄宿或走读学校。除了继续提高托福成绩,还考了SSAT,并在去年11月申请了七、八所学校。今年3月初被其中两三所录取,但最理想的寄宿高中把他放到了waiting list。后来他继续争取,并提交了最新考的托福(108分),4月终于被心仪的学校正式录取了,那是一所排名前20的寄宿高中。
  【点评】
  Benjamin的经历属于“曲线救国”,在最初的走读学校里,他学习很努力,成绩好,和老师的关系也很好,还参加了很多活动。在美国,英语水平也有了飞快的进步。在美国的学习,让他在申请更好的学校时,比中国学生更有优势。
  ■ 申请建议
  “待定”学生可争取“转正”
  ●李艳兰,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部经理
  美国高中并不像大学那样有特别明显的申请高峰期,相对来讲,寄宿中学的申请期一般是11月至次年2月,走读中学的申请旺季是3月到5月,但只要没招满就可以申请。
  今年3月,寄宿中学放榜后,没有被录取的建议考虑一些优质的走读学校或者还有位置的寄宿学校。如果第一轮放榜后,学生被放到waiting list的,一定要和学校保持联系,努力去争取,可以更新一下学生的最新状态,比如成绩或者活动。4月中旬,我们就有十几个学生在waiting list名单里转正了,所以学生还是要尽力争取的。
(责编:陈小燕、翁迪凯)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原创推荐|风情小镇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图说浙江|人民电视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6日报道,近日,美国的4名女生组织了一场“秀出美肩”的活动,抗议所在高中颁发的严格着装规定。她们表示,着装的严格规定会使男生仅把女生看作性对象。
这4名女生表示,学校对于服装的苛刻要求其实带有性别歧视。活动发起者海莉·埃弗哈特(Hailey
Everhart)说道:“如果在学校穿背心裙,管理人员就会过来让你穿上夹克衫或离开教室。”于是,该女生团体决定展示女孩身体之美,甚至是肩膀。此外,她们还创建了“脸谱”帐号,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
她们在“脸谱”上写道:“一般来说,高中老师都认为女生会分散男生学习的注意力,但事实上,学校要做的应该是教导男生不要只把女生当作性对象。”据悉,该抗议运动得到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文章来源: 环球网香港大学寝室缺30% 重庆学生成绩好全住校香港中文大学依山建 爬坡上坎像在家乡上学 | 新华网重庆频道
您的位置: >> 正文
香港大学寝室缺30% 重庆学生成绩好全住校香港中文大学依山建 爬坡上坎像在家乡上学
日 09:14:44  来源: 重庆晚报
  从重庆到香港上大学,学生们能不能适应那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的表现到底如何呢?近日,重庆晚报记者赴香港采访了部分大学的老师。在他们眼里,重庆学生几乎就是优等生的代名词。
  最勤奋:
  宿舍紧张
  重庆学生成绩好都住到了
  “从重庆来的学生应该是港大校园里最勤奋的一群人。”香港大学助理教务长郭瑛琪谈起对重庆学生的印象,她立刻用“勤奋”这两个字来评价。
  郭瑛琪说,港大虽然没有参加内地的高考统招,但每年申请入读的学生高考分数都非常高。例如,最近几年在重庆录取的学生,许多人的分数都跟北大和清华的录取分数相当。
  “除了看高考的分数,我们录取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次面试,考核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郭瑛琪说,每年港大在重庆大约录取15名学生。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上课、复习、考试都很勤奋,GPA(大学平均成绩点数)分数大多排得很靠前。
  为了说明重庆学生的优秀,郭瑛琪举例说:“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重庆学生没有住上宿舍。”
  原来,香港大学的学生宿舍资源非常紧张,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住上寝室,大约有30%的学生要自己到外面去租房子。香港吃住的物价比较高,在外面租房子一个月需好几千块钱,住学校一年才花一万元的住宿费。能否住上宿舍,一般来说比拼两个条件:一是学业成绩要好,二是表现活跃,对宿舍社团要有足够的贡献度。
  适应快:
  爬坡上坎
  把香港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香港中文大学依山而建,出门就要爬坡上坎,这让从内地北方来的同学很不习惯,而重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像在家里一样轻松。
  该校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周陈文琬,直夸重庆学生是这里适应得最快的内地学生。学校每年都会为新生举办各类活动,协助大家适应学习生活,还特别为内地生提供英语强化课程和粤语课程。
  在内地学生中,重庆学生热情大方、性格活泼,一般都能很快便融入大学生活。有不少同学都喜欢加入社团,每年成功申请出国游学的也有很多是重庆学生。
  香港中文大学每年在重庆录取约8名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名列前茅的尖子,入学后亦能保持优秀的表现,也能获得不同的奖学金。
  周陈文琬说,根据统计,这些年重庆学生以甲等荣誉毕业的占17%,比例远高于全校毕业生的9%。
  对重庆学生和家长几点建议
  学会与人相处
  香港的学生宿舍都是一室二人,同居一室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甚至是来自不同的国家,这需要相互包容和互相帮助。香港大学马娜老师说,内地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因为不懂得分享、缺乏包容心,常因生活琐事而与室友发生矛盾。
  调整心理落差
  能被香港高校录取的都是尖子生,但到了大学后,很多人仍想次次考试都争第一,学习成绩一定要科科拼A。
  马娜老师说,对自己学业成绩期望过高,一旦遇挫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其实,在香港的大学里面,对学生评价是全方位的,很多时候是看平时的成绩和各项活动的表现。
  上课要敢于提问
  香港师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相互讨论和交流。香港城市大学的朱明老师说,重庆学生跟其他内地学生一样,在课堂上大多会表现得比较内敛,很少有人在课堂上提问。其实应该更主动更积极一些。
  注意经济承受能力
  香港的费用比较高,一个学生每年花销要十多万元,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奖学金。有学生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难以适应香港校园生活。
  香港理工大学何丽音老师建议,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又不能获得奖学金,自费来香港上学还应当慎重。
  重庆晚报记者 汤寒锋 钱波 摄影报道
[] [] [] []
[责任编辑: 胡爽]
| 分享到: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90后”的犯罪数据和走势刺痛着整个社会的神经。
[深度] [言论]
社区\博客\微博
[推荐] [直播] [访谈] [专访] [新闻发布会]
重庆新闻排行您的位置: >> 正文
留学生亲述:体育比赛是美高生活中必要的部分
顾千月(Katie Gu)(美国加州圣罗莎蒙哥马利高中)
  在美国,今年我刚升读高一(9年级),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的确不轻松,作业量增加不少。而对我来说,最大的转变是丰富的、不可或缺的课外体育活动。
  升高中之前,就听高中的朋友说起一定要参加各类运动队,享受运动的快乐。由于很喜欢打网球,而且有一定的基础,步入高中我就参加了女子网球队, 期盼着能效力我们高中的网球队。事后想来,我觉得这是我最明智的决定,打网球成为自己缓解学业和其他方面压力的一个出口,这种作用我步入高一一周后就感受 到了。
  我们学校一般下午3点放学,队员训练时间2个小时,从3:30至5:30。训练完后,我们才回家完成作业。有的队员还有其他课外活动。虽然我们的一天排得满满的,但打网球为我的一天注入了刺激元素,让我的一天充满活力。
  经 过摸底训练后,教练为队员分了梯队。每周,每位队员都要和比自己级别高的队员打一次挑战赛。此外,我们的网球队每周还会与其他学校打两次比 赛,通常在周二和周四的正常训练时间进行。如此一来,校内外联赛的8支队伍在主场和客场各赛一次。如此真枪实干的挑战赛,很快让我们学会了适应不同场地、 进而灵活应变的能力。在美国的高中,定期性的对抗赛,已经是高中生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我们的教练,他是一位特别勤奋、严格而和蔼的人。上大学时,他是校队2号选手,还与弟弟合作拿过双打冠军。原本他在杂货店工 作,网球教练是副业。他每天早上4点就去工作,午后1点下班后过来当教练,直到下午6点左右。也就是说,训练结束时,教练已经工作了14个小时。每天晚 上,他还抽出时间给我们发邮件,总结训练进展,制定隔天训练计划、比赛指导等等,给我们正能量的督促和鼓励。其实,美国公立学校当网球教练工资并不高。和 很多体育教练一样,他出于对网球的热爱而接受了这份工作,这些教练是一群无私的人。根据2013年的一份调查,高中体育教练年薪在2.9万美元以下。
  在美国,除了教练,父母和老师也都有支持高中生积极参加体育比赛。比如,父母会拼车接送我们去主客场比赛;在我们外出比赛不得不请假时,老师会为我们补课。
  比赛有输赢,能让我们学会调节情绪,从失利中学习,积累经验。通过网球对抗赛,无形之中我学会了团队协作,无私贡献,保持谦恭有礼,勇于承认错误,这其实是课堂或者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 [] []
[责任编辑: 张栩菁]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重庆精彩
黄桷树下,讲述城市的故事,见证城市的变迁,记录城市的点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美高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