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剂制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问题详情
关于溶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B.溶液剂属于低分子溶液剂C.溶解缓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关于溶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B.溶液剂属于低分子溶液剂C.溶解缓慢但易溶的药物,在溶解过程中不需要采用粉碎、搅拌、加热等措施D.用稀释法制备溶液剂时应注意浓度换算E.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同时应加适量抗氧剂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网友回答(共0条)
我有更好的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书写药历是药师进行规范化药学服务的一项工作。下列内容一般不作为药历内容的是A.患者基本信息&B.用药评价&C.临床诊断要点&D.用药记录&E.患者知情同意书&2下列中药、化学药联合应用,不存在重复用药的是A.新癀片+吲哆美辛胶囊&B.曲克芦丁片+维生素C片&C.脉君安片+氢氯噻嗪片&D.消渴丸+格列本脲片&E.珍菊降压片+氢氯噻嗪片&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11分)草酸亚铁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配制(NH4)2Fe(SO4)2
6H2O溶液时,需_百度知道
(11分)草酸亚铁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配制(NH4)2Fe(SO4)2
6H2O溶液时,需
(11分)草酸亚铁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配制(NH4)2Fe(SO4)2
6H2O溶液时,需加少量稀硫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制得的产品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图10(TG%表示残留固体质量占原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
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处时残留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②有研究学者在实验过程中用气相色谱还检出H2,最终产物中也有微量的磁性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猜想用一个方程式解释这种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现取在真空中146℃脱水后的FeC2O41.44g放在某真空的密闭容器中,再充入0.04molCO。加热至1100℃,其中FeO(s)+CO(g)
Fe(s)+CO2(g)反应平衡常数K=0.4,则该反应达平衡时,FeO的转化率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者采纳
(1)抑制Fe2+水解(2分)(2)①FeC2O4
FeC2O4(s)+2H2O(g) (2分);&& FeO(2分)②3FeO+H2O
Fe3O4+H2&&(2分)&&③71.4%(3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显影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配制难溶性药物溶液剂时,应采用将药物先溶解后稀释的制备工艺_百度知道
为什么配制难溶性药物溶液剂时,应采用将药物先溶解后稀释的制备工艺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原因就是该药物溶解度较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2o润州区二模)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工业上常用石灰石来制备,主要生产流程如下:(1)投入到“反应池”中的石灰乳是混合物,属于______(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反应池”中的混合物,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3)本流程图中______(物质)可以替代“碳酸钠溶液”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减排.
(1)固体小颗粒和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就叫悬浊液,液体与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就叫乳浊液,本题中是固体小颗粒和液体形成的故为悬浊液;(2)过滤是把不溶于溶液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反应池”中的混合物分离出生成的碳酸钙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3)向石灰乳中通入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替代“碳酸钠溶液”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减排.故答案为(1)悬浊液;&(2)过滤;&(3)二氧化碳(CO2);
为您推荐:
(1)根据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进行分析回答;(2)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3)用二氧化碳代替碳酸钠溶液,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减排;
本题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悬浊液的定义及过滤的方法,题目较为简单.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