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百位数乘法的验算怎么写写

(一)个位数比十位数大1乘以9嘚指算法

1、伸出双手,手心向内从左到右,十个手指依次为
2、口诀:个位是几弯回几弯指左边是百位,弯指读零为十位弯指右边为個位。


 方法:个位是8弯回右手中指曲指左边是7,曲指是0曲指右边是2, 即乘积是702 

  (二) 个位数比十位数大任意数乘以9的指算法

1、口诀:个位是几弯回几,原十位数为百位左边减去百位数,剩余手指为十位弯指作为分界线,弯指右边是个位 


 方法:个位是5弯回左手小指,左手拇指和食指为百位数2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为十位数2,曲指右边为个位数 5

(三)个位与十位相同的数乘以9的指算法

1、口诀:个位是幾弯回几 弯指左边是百位,弯指读9为十位弯指右边为个位。 

    方法:个位是3弯回左手中指曲指左边是2,曲指是9曲指右边是7,即乘积為297

方法:个位是4弯回左手无名指曲指左边是3曲指是9曲指右边是6即乘积为396


(四)个位小于十位的数乘以9的运算(不弯指!

1、口诀:十位减1写百位原个位数写十位,与百差几写个位如差几十加十位。

 “17”前面的1与被乘数的个位3相加得4“17”的个位7照写。即乘积747  “38”前面的3与被乘数的个位2相加得5“38”的个位8照写。即乘积558

1、口诀:前面加数加上后面加数的整数减去后面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②)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

1、口诀:提前虚进一中间弃9,末位弃10 

注意:中间不够9的用分段法直接相加,并要提前虚进1;Φ间数字和大于19的弃19,前边多进1末位数字和大于19的,弃20前边多进1三、减法(一)减大加差法

(二)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嘚差

2、总结:被减数的十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乘以9,等于差

(三)求只是首尾换位,中间数相同的两个三位数的差

(四)求互补两个数嘚差1、例题:


2、
总结:两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乘以2;三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乘以2;四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0乘以2;

(一)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互补的两位数乘法 

1、口诀:十位加一乘十位个位相乘写后边(未满10补零)。

1x9=09写在72的后面未满10补零即为乘积7209

2、总结:互补数十位加个1,和另一个十位乘得积后写两个个位积,即为所求最终积

(四)11的乘法运算1、例题:

 计算方法同上其中6+4注意進位!2、口诀:高位是几则进几,两两相加挨次写相加超十前加一,个位是几还写几

(五)十几与十几相乘的运算1、例题:

同理:求11—19的平方,采取上述方法则方便快捷得多。2、口诀:

一数加上另数尾乘10再加尾数积。

2、口诀:末位皆一者首位之积接着首位之和(滿十进位),尾数之积后面接(七)特殊数的乘法运算1、例题:

2、口诀:为便于计算,被乘数缩小与乘数扩大相同的倍数

源:网络視频综合整理(如有错误,恳请朋友们及时留言指正)

}

原标题:技巧:二年级数学两位數乘法的巧算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贯穿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它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

新大纲在数学与计算方面做了兩点较大改进:

一是进一步精简了大数目的计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计算,删去了繁分数;

二是适当加强了中、高年级的口算训练对塖法要求以乘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下面归纳总结出一些两位数乘法的巧算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加灵活性。

1、首位是1的两位数相乘

1. 两尾数相乘作个位。注意进位

2. 两尾数相加,作十位注意进位。

3. 两首数相乘作百位。

2、末位是1的两位数楿乘

1. 两尾数相乘作个位。肯定是1

2. 两首位相加作十位。注意进位

3. 两首数相乘,作百位和千位

1. 首数乘首数加1,作前两位或前一位

2. 两尾数相乘,作后两位数

1. 两首数相乘再加尾数,作前两位

2. 两尾数相乘,作后两位数

1. 这个数的尾数作个位。

2. 首数和尾数相加作十位。紸意可能进位

3. 这个数的首数加进位数作百位。

直接用口诀“减1添补数”

7、首位是9的两位数相乘

1. 第一个数减第二个数的补数,作前两位

2. 两个数补数相乘,作后两位

2、如果这个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是4的几倍结果就是几百。

3、如果这个两位数不是4的倍数那么将它拆荿两数之和,其中一个数要求是4的倍数

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如果这个两位数是4的倍数口诀是“除以4后乘300”。

3、如果这个兩位数不是4的倍数方法同上,可拆成两数之和再简算。

10、两位数与15相乘

直接记口诀“见面加一半然后再乘10”。

大家看看算法算不算巧妙呢这每一种方法均体现了综合、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能力虽然开始看起来有些麻烦,但记住了就一劳永逸哦记每种方法都要仔细观察和比较,以免死记硬背相互混淆哟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注重题材的现实性体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价值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数的运算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与其他运算一样,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吔是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工具,但它的这些价值只有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才能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学生只有通过从具有现实性的题材Φ去发现除法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价值所以,本单元教科书在价值取向上注重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题材,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三位数除鉯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实用价值例如,在口算学习时引导学生解决游乐场及学校新生分班中的数学问题;在笔算学习时,引导學生解决养鸡场中的数学问题

2.口算、估算与笔算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

能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计算,具有选择适当算法(如口算、估算、笔算、使用计算器计算)实施计算的经验是数学教学中培养数感的重要内容。在除法运算中口算、估算与笔算联系十分紧密。具体讲在笔算的试商时,首先可以把被除数、除数看作整十整百数并用口算的方法找到初商,体现了口算和估算在笔算中的作用所鉯,本单元教科书没有在笔算的试商中把口算、估算结合起来去找初商这不但体现了3种计算方法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也有利于发展學生的数感。

3.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乘除法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在这些关系中隐含着┅些有趣的计算规律。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習数学的兴趣。本单元教科书安排探索规律这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乘、除法算式中的一些简单规律,其中包括商不变的規律同时,也注重让学生把探索到的规律进行运用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仂

在本单元中,继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体现了解决问题与知识教学紧密结合的编写理念,突出了解决问题的课程价值不但有利于落实《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巩固在解決问题的编排上,不但注重内容的现实性体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应用巳经学习过的做工问题、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5.注重知识的整理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人的认识过程是按总体——部分——總体这一顺序进行的。本单元安排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整数除法。因此在这里安排整理与复习,不但囿利于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更好地掌握也有利于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中沟通有关知识的联系,形成更加充实、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構本单元安排的整理与复习,既有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又有对各种计算方法的系统复习,同时安排了相关的练习来达到巩固、运用的目嘚

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实际背景材料让学生产生问题的需要和计算的需要,体会计算的價值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去考虑:

1.重视原有知识在新知识学习中的迁移

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利用已有知识和經验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推动后继知识学习的重要经验。在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整百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如200÷4840÷4)的口算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等认知基础,这些计算方法在学习三位數除以两位数时都可以借鉴。例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也有试商的过程只不过除数是一位数,每次试商时最多只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找到准确商,不需要调商但计算过程中的试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沟通知识的这种内在聯系,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把口算、估算结合,让学生掌握试商方法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最大的障碍是试商的准确,即学生不易找到准确的商而导致计算速度慢和计算的正確率低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方法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试商方法,减少调商的次数因此,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筆算时应注意把口算、估算结合起来,突出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在试商中的基础作用让学生结合估算和口算去找初商,切实掌握彡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规律例如,计算612÷34时首先引导学生把612看作600,34看作30600÷30=20,所以在十位上商2

3.尊重学生对算法的选择

由于学生的苼活情境、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和解决问题时其思考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應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理解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口算200÷40,学生可鉯想乘法算除法因为40×5=200,所以200÷40=5也可以想20里面有5个4,200里有5个40

4.注意三位数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前面已讲到,除法是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本单元教学中不能单独为掌握计算方法而教学,而应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实用价值,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主动探索的心理需要为此,除了在例题学习时注意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出三位數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外,还应注意在练习中为学生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搭建活动平台使他们感受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实用价值。

(四)各节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口算和估算(第100~103页)

第99页的单元主题图(如下图)反映的是能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和有关信息

单元主题图的4幅图片为学生理解问题提供了形象支撑,中间的数据信息与图片中的情境结合至少可以構成4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同时,也为后面的學习提供课程资源其中,主题图中左上方的情境图和第1条信息是第100页例1的课程资源右上方的情境图和第2条信息是第101页例2的课程资源,咗下方的情境图是第104页例1的课程资源右下方的情境图是第116页例1的课程资源。

第100页例1教学整百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该组內容既是前面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表内除法的发展,也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打下基础该例题以主题图中的题材为课程资源(如下图),从情境中引出了两个数学问题

第1个问题是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教科书上呈现了两种口算方法一是想塖法算除法,即因为40×5=200所以200÷40=5;二是把200与40去掉一个0来算(都缩小10倍),从而计算200÷40的商这里学生虽然还没有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泹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口算方法第2个问题是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该问题教科书也呈现了两种口算方法一是想乘法口算除法;二是根据除数变化引起商的变化规律来口算几百几十的除以整十数,即先将40缩小10倍是4计算出840÷4=210,再根据840÷4=210算出840÷40=21(因为除数缩小10倍商就扩大了10倍,所以在210的基础上再缩小10倍得21)

第100页的课堂活动主要是对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數的口算的巩固练习,但题中将6道题目分成3组每组的上下两道有一定的联系。换句话说学生通过上下两道题的联系,不但加强了口算練习更促进了学生对口算方法的认识和掌握。作为课堂活动比较注重活动性,让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交流口算方法

例2教学三位数除鉯两位数的估算 ,该内容以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为认知基础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的进一步发展。该例题以主题圖中的题材为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涉及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本例题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嘚同时掌握行程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另一种形式:路程÷速度=时间(或路程÷时间=速度)。例题采用文字与图片结合创设情境(如下图)

从情境中引出了两个数学问题,第1个问题通过解决该校师生乘普通客船去三峡大坝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该问题的估算方法灵活一是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估算结果大约是30时;二是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估算结果大约是31时。第2个问题通过解決该校师生乘坐快船回重庆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该问题教科书没有呈现具体的估算方法 其目的是讓学生根据第1个问题的估算的估算方法,继续探索624÷52的估算从624÷52这个算式中数据的特点看,其估算方法一般只有1种就是把624看成600,把52看荿50估算结果大约是12时。

在例2教学后学生对解决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的问题有了较充分的体验,由此教科书注意让学生通过议一议的方式发现行程问题中另一种数量关系即,路程÷速度=时间。当然,这里也不排除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说出“路程÷时间=速度”这一数量关系通过本环节的教学,学生对简单的行程问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有了全面的掌握

第102页课堂活动安排了一个题目,以行程問题为内容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创设情境呈现信息,包括了求时间与求速度的问题从计算方式看,既有估算也有口算和笔算。该活動用公路上的路标为背景呈现信息(如图)不但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也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本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行程問题中的数量关系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也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该题目包括3个问题第1个问题计算小轿车到达哈密市的时间,矗接可以用180÷90通过口算得2时。第2个问题计算客车行驶的速度直接用581÷7,可以通过笔算得到客车的速度是每时83km第3个问题计算货车到达烏鲁木齐市大约要多少时间,直接用762÷75通过估算得出结果大约是10时。

练习十九安排了8道题其中第1~4题与例1对应,主要是进行口算练习和利用口算解决问题第1,2题是通过纯粹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巩固口算方法提高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能力;第3,4题用三位数除以整十数ロ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巩固口算方法的同时,感受到整百数除以整十数口算的价值第5~8题与例2对应,主要是进行估算練习和用除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5题是纯粹的估算练习,让学生巩固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第6题也是用估算的方法找到括号裏应填的数,但本题既可以用除法估算也可以用乘法估算,比如40×( )<170可以想170除以40大约得4,也可以想40与4相乘接近170第7,8题是用估算嘚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7题用母子看电视对话为情境呈现问题,有较强的生活性和一定的趣味性该题目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第8题用文字与图片结合呈现信息包括求时间和速度的估算,有一定的综合性

对于第99页单元主题图,主要是要利用他引絀本单元的课题在教学时,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信息一是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主题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事、从中獲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教师指出,这些问题要用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因此,我们今天开始学习三位数除鉯两位数的除法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在展示时,可以将主题图分成4幅画分别呈现4个情境并结合情境呈现相关嘚信息,让学生观察情境后再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课题。但在主题图的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里不必要求学生解答,只是起到引出课题、激发认知需要的作用

教学第100页的例1时,一是可以先对情境做适当的改造进行一些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复习,以便为新课的学习做适当的认知铺垫二是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情境图呈现信息,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得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重点引出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三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并组織学生开展算法的交流。对于本例题中的这两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解决,也可以让学生把两个问题解决后再开展交流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在交流时既要交流出教科书上提出的两种口算方法,也应允许学生交流其他的一些方法但重点应放在教科书上提絀的常用的口算方法上。此外在交流口算方法时,这里可以只让学生交流是怎么口算的至于为什么这样口算,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太细例如200÷40,对于第2种口算方法如果追问学生为什么20里有5个4,200里就有5个40可能学生会感到十分困难,因为学生还没有正式学习商不变的性質这里只是凭借他们的经验进行口算方法探索。

教学第100页的课堂活动时让学生独立计算,但在计算前最好提示学生竖着一组一组计算,以便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它们的内在联系寻找简便的算法。在计算后要让学生对计算方法进行交流。

教学第101页例2时首先,可以適当介绍一点三峡的信息随着介绍呈现教科书例2的图片和表格。其次对于问题的呈现,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随着情境的创设和信息嘚呈现,教师引导学生把例题中的两个问题都提出来再让学生列出算式并探索估算方法。二是呈现情境后分别提出问题分别解决。例洳在呈现了重庆至宜昌的航程后,教师提出:某校师生去三峡大坝参观去时乘坐普通客船,平均每时行23km随之让学生提出去三峡大坝夶约要多少时间等问题,并引导学生估算当学生解决了这一问题后,教师又可以出示:他们参观完三峡大坝后乘坐快船回重庆平均每時行52km。随之让学生提出回重庆大约要多少时间等问题并引导学生估算。第三本例题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和交流上。对于估算方法的探索要坚持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对第1个问题求去三峡大坝大约要多少时间可以在教師的引导下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自主探索624÷23的估算方法最后开展交流。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重点指出(或强化学生的估算方法)624÷23的估算 624既可以看成600,也可以看成620因此,估算出去三峡大坝的时间大约需要30时或31时对于第2个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估算最后开展交流。

在教学例题下面的议一议时教师可以事先做适当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提问:请观察上面两个算式(指例2中的两个算式),他们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各代表什么再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算式看能发现什么。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最后概括出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另一种数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教学第102页的课堂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阅读有关信息教师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情境,特别是对情境图中标志牌含义的理解明确3辆车现在的出发地点就是标志牌处。然后让學生独立完成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在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让学生体验算法的选择换句话说,应让学生明确要针对计算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计算能力选择口算、估算或笔算(含用计算器计算)二是要结合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强化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敎学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再交流口算结果并适当选择几道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比如200÷40520÷2等。第3題学生独立解决后在交流时一是要提问为什么用180÷60;二是让学生说一说180÷60的口算方法。教学第4题时让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数量关系,同時注意写上答语教学第6题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填出括号里的数然后重点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学生交流时不泹要说一说思考的方法,而且教师还要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如40×( )<170,学生说到因为40×4等于160所以括号里填4时,教师可以提問:如果填5怎样填3呢?教学第5题时要让学生思考7月份是多少天。教学第8题时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要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应结合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说一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法的验算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