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拳击学校申报审批程序

您好!今天是:
站内公告:
新闻搜索:
==站内公告==
==政务信息==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体育产业==
==体育社团==
==纪检监察==
==专题专栏==
==便民服务==
体育局专栏
监督投诉(监察室)
您的位置:
温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 10:53:00 点击数:<span
style="color:#FF 次 新闻来源:
温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
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体育局、经开区文教体局,直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市体总秘书处:
现将《温州市体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温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日印发
温州市体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举办伦敦奥运会之年。一年来,我局按照“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要求,以增强人民体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群众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年)》为契机,研究制订了《温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温州市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市实施方案》,全面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为体育强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完善城市和农村新型社区体育设施。研究制定了《温州市社区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建设标准(试行)》、《温州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标准(试行)》、《温州市登山健身步道建设标准(试行)》等政策性文件,加快城市和农村新型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完成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体育设施建设任务,新建138个农村社区健身广场、200个省小康体育村、100个乒乓球室、30条总长超过300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8000平方米江滨公园塑胶跑道,新增群众体育健身场地95万平方米;对市区2000个社区健身广场(苑点)体育器材进行了检修。二是协同市教育局试行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研究制定了《温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意见》,市区50所公办学校(其中市直属学校6所,鹿城区25所,龙湾区9所,瓯海区10所)体育设施已经在非教学时间内向青少年学生、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努力实现体育场馆资源共享。
(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利用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方便群众参与、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每月组织举办一次大型示范性群众体育活动。一是做大做强市内传统体育活动。如第32届元旦万人健身跑达到123支队伍10000多人,第30届春节横渡瓯江冬泳活动达到30支队伍近400人。成功举办了2012年温州市成人游泳锦标赛、温州市首届女子温州南拳比赛、温州市体育舞蹈锦标赛、温州市业余围棋锦标赛等。各县(市、区)积极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如龙湾、瓯海、文成、泰顺举办全民运动会,鹿城、乐清、永嘉举办新居民运动会,瑞安举办千人登山比赛,洞头举办海洋运动会,平阳举办户外攀岩比赛,苍南举办少数民族体育节,经开区举办首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二是与各部门联办体育比赛活动。与市委宣传部、机关工委、教育局等有关单位密切合作,联合举办“传统体育·城市记忆”温州市拦街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市直机关第二届综合运动会、第四届百镇千村万场篮球赛、2012温州市中学田径运动会、2012温州市职工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等,形成全市联动,上下互动,月月有活动,常年不断线的良好氛围。三是认真组队参加省级体育赛事和活动。组织480多名运动员参加浙江省首届女子体育节排舞、乒乓球、体育舞蹈、花式团体操、太极拳、飞镖等26个大项131个小项比赛,取得了团体总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并获地市组最佳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组织了12支队伍100多名运动员参加浙南片区种文化活动,指导市老年体育协会组队参加省第六届老年运动会,协助市农办组队参加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协助市总工会组队参赛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等。
(三)划龙舟活动焕发生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推动龙舟运动发展。2012年8月,我市被命名为“中国龙舟名城”。一是成功举办了2012温州龙舟文化节暨塘河龙舟拉力赛。6月18日,我市鹿城、龙湾、瓯海、瑞安、乐清、生态园、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和港澳海外温州人龙舟队等35条竞赛龙舟参加了全程18公里的拉力赛,三区一园102条传统龙舟参加了全程7公里的展示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德荣等省、市领导亲自为龙舟点睛。千年温瑞塘河上,137只龙舟、5500名龙舟运动员激情上演百舸争流的好戏,18公里塘河沿岸数十万市民翘首共睹龙舟盛事,呈现出一幅“蛟龙戏水,万民同乐”的热闹场面,打造了一场具有端午节独特民俗风情的全民“水上狂欢节”。整个端午节期间,市区龙舟下水总数1638只,进一步营造了全市上下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进一步推进了塘河环境整治。二是龙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龙舟拉力赛和展示活动中,各龙舟队千帆竞发,你追我赶;龙舟造型和划手服饰风格各异、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水上台阁和龙凤舟70年来首现温瑞塘河。经过组委会评选,瓯海龙舟协会的水上台阁被评为最佳龙舟传承奖,鹿城龙舟协会的龙凤舟被评为最佳龙舟创意奖,鹿城区五色龙等9条龙舟被评为最美龙舟奖,还评选出5条最美服饰奖龙舟,5条最美龙旗奖龙舟,5条最美鼓手奖龙舟。三是成功承办了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11月17日至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顶级水平龙舟队齐聚温州,在温州汇昌河水上公园展开紧张的角逐。温州海外华侨龙舟队首次组队参加中华龙舟大赛,取得了200米直道竞速第三名的佳绩,温州瓯海女子龙舟队取得200米直道竞速第三名、500米直道竞速第三名的佳绩,温州瓯海飞龙龙舟队取得总成绩第6名的成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直播了大赛决赛全过程,为温州和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的视觉盛宴。四是成功举办了温州市第二届龙舟大赛。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结束后的当天下午,在汇昌湖水上公园举办了温州市第二届龙舟大赛。来自鹿城、龙湾、瓯海、生态园的16支男子龙舟队384名运动员参加了公开组22人龙舟500米直道竞速项目的比赛。最终,乐清跃龙、瓯海秀屿和瓯海飞宇三支龙舟队夺得前三名。五是加快龙舟基地建设。鹿城区会昌湖水上公园龙舟竞赛基地、瓯海区会昌湖新桥水域龙舟竞赛基地、龙湾区状元至蒲州交界水域龙舟竞赛基地等3个区级龙舟基地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加强龙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共有230名龙舟爱好者参加了培训班。
(四)体育创强取得新成绩。举办全市省级体育强镇(街道、乡)创建、复评工作培训班,全市共12个创省级体育强镇(街道、乡)单位和14个强镇(街道、乡)复评单位近80人参加了培训,对创强制度建设、台帐建立和工作职责安排进行指导,促进体育创强工作规范、有效地组织开展。永嘉成为2012年全省率先通过检查验收的省级体育强县。永嘉桥头镇等14个省级体育强镇(街道)通过复评,瑞安市陶山镇、文成县大峃镇等12个新创的省级体育强镇通过验收。全市体育强县率达到54.5%、体育强镇(街道)率达到73 %,洞头县、文成县率全市之先实现体育强镇(乡)全覆盖。
(五)青少年体育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工程”,举办了温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二是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拨出160万元作为我市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专项经费,全市校园足球布局学校扩大到55所,举办了温州市第二届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联赛,我市校园足球活动走在全省前列,获得浙江省校园足球最佳布局城市奖。三是积极开展青少年俱乐部创建。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不断改善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场所条件。新创建了4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市国家级、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到49个。
(六)体育社团管理趋向规范化。一是加快体育社团规范化建设,在省内率先制定了《温州市体育类社会团体评估指标》,对市本级32个体育社团的管理人员、规模、财务状况等信息进行细致核实,并全部实行注册备案电子化管理,社团优秀率达到81%。8家体育社团参与市民政局社会团体评估,市老年骑游等5家社团获得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称号,市国际体育舞蹈等3家社团获得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4A称号。市钓鱼协会、市游泳协会获得百家“2012年度温州市优秀社会组织”称号。指导市围棋协会等体育社团顺利完成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新建市风筝协会、市空竹协会、市摩托艇运动协会、市场馆协会、市徒步协会等5个市级体育协会,筹备成立市皮划艇、市国际跳棋协会,市级体育协会总数达到37个,会员6万多人,县(市、区)、镇(街道)体育类社团超过600个。二是在国内体育社团中率先开展体育社团“红色堡垒”行动。创新思路,按照党员“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拓展型”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在体育社团中的覆盖面,新成立了温州市体育社团党委、温州市冬泳协会党总支和温州市老年骑游协会党总支、其他29个市级体育协会全部建立党支部,市冬泳协会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市级体育社团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在2012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受到表扬。三是开展“体育社团月”活动。精心筹备、严密组织,制定了《温州市体育社团活动月方案》,全市32个体育社团集中自身技术、人员、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于11月份4个双休日,集中开展了100项贴近群众的体育活动,包括比赛、竞猜、展示、论坛等。吸引了5万多市民直接参与,为全市体育爱好者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市民体育文化大餐。在体育社团月活动之外,市龙舟协会、市健美(健美操)协会、市围棋协会、市登山协会、市网球协会等体育社团共举办了100多场体育比赛活动,有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体育生活。四是开展先进示范引路工作。在温州晚报开辟“温州体育社团”专栏,刊登优秀社团、优秀会员、社团运动及建设等方面内容,对“温州体育社团”的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开展宣传,共刊出50 期。全面推动我市体育社团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进、重在结果”原则,年初确定市网球协会等5家协会为全面试点单位,确定国际象棋协会等6家协会为单项试点单位。通过一年的工作,各试点单位的“五有”目标基本达到。
(七)群众体育基础工作更加扎实。一是加强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建设。举办了3期第九套广播体操领操员培训班,培训230人;组织体育骨干参加省首届女子体育节腰鼓、秧歌等项目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先后有20人参加培训;派员参加省健身气功新功法培训和省健身气功站点负责人培训班。二是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推荐16人参加省局举办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市本级举办2期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162人;4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386人;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新增3331人,总数达到14344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推广使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筹备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三是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完成了第三次市直机关公务员体质监测,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5142人提供了免费体质测试和健身指导。重视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向省局申报了2个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文成县和泰顺县)。四是加强体育科普宣传。在温州电视台公共民生频道播出《全民来健身、运动也有道》系列电视专题片21期;在温州晚报上刊出9期《科学健身》系列科普讲座、8期健康达人点评与答疑;在市区各大公园开展体育科普宣传活动,共展出体育科普宣传画板900㎡。
二、竞技体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12年是伦敦奥运年,也是我市备战十五届省运会新周期的第二年。我局加强了对全市少儿训练工作的宏观管理,促进全市训练竞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温州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突出成绩。在2012年下半年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上,我市共有朱启南(男,射击)、吕志武(男、游泳)、白安琪(女、游泳)、徐嘉余(男、游泳)4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赛。朱启南勇挑重担,1人肩负10米气步枪、50米步枪卧射、50米步枪三姿等3个项目的冲金重任,但发挥欠佳,前2项无缘决赛,50米步枪三姿在决赛中获第5名。吕志武获得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铜牌,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块奥运会游泳奖牌,延续了温州选手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每届都得奖牌的战绩。作为检验我市竞技体育人才输送质量大考的伦敦奥运会,我局高度重视。局主要领导早在1月份就亲自赴北京慰问备战奥运会的朱启南等运动员,分管领导赴云南昆明海埂训练基地看望吕志武等游泳运动员。在备战过程中,对参加奥运会的重点运动员,我市在科技、经费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尽最大努力给予重点保证。加强了与上级体育部门及各项目中心、国家队的沟通联络,争取最大支持,配合国家队,全方位做好温籍运动员的备战保障工作。
2012年,我市运动员还获得2个世界冠军、13个亚洲冠军。朱启南第五次夺得射击世界杯总决赛男子十米气步枪金牌,郭晓敏四次蝉联世界女子地掷球锦标赛双人连续抛击金牌,蒋川成为中国新一代棋王。
(二)全力做好第十五届省运会备战工作。一是优化布局。扩大市队县(校)办项目在训运动员规模,新增县级训练基地16个,15届省运会适龄运动员注册人数达到2346名,创历史新高。温州体校等9个国家级、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真做好新一轮复评迎检工作,改善了硬件设施,提升了软件管理水平。二是落实责任。客观分析前以往省运会金牌分布情况,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省运会金牌任务,落实责任。在3月份召开的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与各县(市、区)、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温州体育中心、市二十三中签订了参赛第15届省运会金牌和总分责任书,备战省运会的任务提前落实到各单位。三是科研指导。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对重点夺牌运动员的跟踪,进一步细化重点队员的外训计划安排以及备战预案。根据第15届省运会总规程草案要求,做好省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注册及骨龄检测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省级各训练部门的联系,确定我市参赛2012年浙江省锦标赛运动员的报名工作。四是信息分析。对本市各运动队及主要对手的成绩进行汇总分析,为制定省运会备战工作提供重要依据。针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二保三”目标,积极争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落实备战、参赛省运会经费及有关政策。五是体教结合。与市教育局密切协作,新创7所省级和16所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6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温州体校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办学模式,提升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并被评为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
(三)积极组织以赛促训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做好2012年全市少年儿童各项体育竞赛工作。共组织开展了武术套路、游泳、柔道、拳击、跆拳道、国际象棋、围棋、象棋、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35个项目的比赛,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五大联赛,发现了一批好苗子。二是积极参赛2012年省级体育竞赛。组织1663名运动员参加全省各项目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赛,检验训练效果,提升实战能力,获得176枚金牌,列全省第三,其中符合第15省运会年龄的136枚,比上届同期增加了23.5枚。组织31所学校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三是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比赛。成功承办了2012年全国羽毛球超级联赛(浙江主场)、“温州好达杯”2012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2012全国健美操冠军赛暨联赛总决赛、“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比赛、浙江男篮和立陶宛男篮对抗赛、中美篮球对抗赛、浙江省游泳分站赛、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省跆拳道锦标赛、省柔道冬季锦标赛等。四是继续实行赛事总结指导制度。为更好的激励基层教练开展业训工作,继续实行优秀教练员评选活动,并在有条件的项目中引入赛后市队主教练总结内容制度,为县(市、区)就赛事过程中发现的基本技术及战术使用等方面问题进行指导,促进基层业训科学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四)加强训竞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运动员科学训练。在抓好运动员储备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及冬训、夏训工作。2012年我市共组织了25个项目的1005名运动员、106名领队、教练员进行夏训,力争通过夏训锻炼队伍,提高整体实力。二是加强教练员培训。通过教练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科学训练培训班、观摩各级大赛等,促进教练员知识更新,及时掌握新的训练技能。6月份举行了温州市运动创伤救治知识培训班,以应对目前越来越多出现的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进一步提高温州市各级体校教练员的救护技能;12月份举办了全市教练员科学培训班,进一步强化指导了教练员科学带训水平。三是加强裁判员管理。共派出1人2次执法国际性羽毛球比赛,4人执法亚洲田径大奖赛,12人20次执法全国田径、射箭、乒乓球、羽毛球、柔道、摔跤、散手比赛,102人次参与省级体育比赛裁判员的培训与执裁工作,举办了跆拳道、柔道、羽毛球、田径、自行车二、三级裁判员培训班,58名裁判员通过省体育局局的裁判员培训获得一级裁判员称号。
(五)积极开展体育类高校筹建工作。加强探索研究,为筹建温州体育类高校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先后提出创建北京体育大学温州学院、温州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温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方案,受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均未获批。在多次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新思想,提出“两步走”的办学思路,即以创建温州体育类高校为目标,先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再整合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有关体育与艺术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民间资金,创办温州体育艺术大学;并拟将新建的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划拨给新筹建的温州体育艺术职业学院,将其建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体育与艺术类高校。论证完善了相关申报文本,通过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已正式报送省政府,学院筹办工作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三、体育产业工作取得新突破。紧紧抓住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民生导向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子,转变观念,务实创新,扎实推进我市体育法制建设、体育产业发展。
(一)积极打造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等品牌赛事。4月中旬,举办了以“走进温州,挑战自我”为主题的“温州银行杯”2012年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来自全国各地25支顶级户外运动队100名运动员齐聚温州,在温瑞塘河、三洋湿地、大罗山、泽雅等地参加了越野跑、山地车/跑步交替、皮划艇、山地车、登山、瀑降、速降、溜索、漂流、溯溪等10个项目的竞赛。通过举办本次赛事,全国多家主流新闻媒体聚焦温州,多角度、全方位、大篇幅地宣传报道,向世人展示温州独具魅力的山水人文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温州城市形象和美誉度。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报道本赛事的新闻媒体单位近30家,记者人次达到83人次;专题视频报道近30分钟,平面媒体发稿46篇,网络媒体发稿32篇,广播媒体播出10条;专栏4个,专题1个,专版2个。输入“2012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温州4月”字样,网络搜索量达9,350,000个。此项赛事还被省体育局评为2012年度浙江省优秀社会体育赛事。
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打造品牌赛事,如龙湾的全国业余网球公开赛和全国汽车飘移赛,永嘉的中国楠溪江第一届全国山地户外运动技能挑战赛,洞头第五届国际矶钓名人邀请赛暨全国海钓锦标赛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运动休闲产业逐步兴起。大罗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工程45公里建成后,来大罗山登山的人数成倍增长,大罗山农家乐从原来的三家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家,有效促进了大罗山区域农家乐生意,“步道经济”效应初步显现。2012年启动大罗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二期建设工作,牵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大罗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二期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段实施的原则,通过群众竞争申报、实地勘查、选择规划、组织施工等过程,顺利完成了二期93.1公里的建设任务。10月23日,在大罗山五美景园入口举行了温州大罗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全线开通仪式,集风景人文为一体,全长138公里的大罗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实现全线贯通。江心西园-泽雅大峡谷-大罗山被命名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苍南渔寮大沙滩游泳项目被列入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体育健身、技能培训、体育用品、彩票业等稳步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占比居全省首位。
(三)体育法制工作得到突破。一是体育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审批中心。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我局负责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今后凡涉及我局负责的10项行政审批项目,申请人可以将相关材料直接送市审批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局机关相关处室办结后交由窗口统一送到。二是加大体育执法力度。4-5月,组织召开全市游泳(水上项目)场所管理工作会议和场所业主法制培训会议,进一步提高场所业主法制意识;市救生协会、市游泳协会也开展了水上救生员、水质管理员和游泳教员的培训、复训和年审工作,为场所提供必要的救生器材。全市119家游泳(水上项目)场所全部按规定经各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备案,向社会正常开放。加强游泳(水上)场所安全监督检查,鹿城、乐清、文成、苍南体育局对游泳(水上)场所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打破了近几年全市体育系统行政执法零处罚的僵局。三是加强体育类民办非企业依法管理工作。完成了市局直管的10家体育类民办非企业的年度审查,督促指导民办非企业开展合法、规范的体育活动。鹿城区体育局对管辖范围内10个瑜伽会所实行备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四是做好体育执法干部培训。4月份举办了全市体育产业干部法制培训,全市30名产业干部参加法制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体育产业干部的法律法规知识得到巩固,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得到提高。
(四)体育场馆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提升完善场馆功能。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添置了IC卡门警系统,为做好晨练免费开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今年3月,温州体育中心高规格专业竞赛体育场率全省之先,晨练时间免费向社会开放。完善监控系统,对整个体育中心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控。在体育馆主馆增加羽毛球活动设施,提高场馆活动率。完成了体育中心广场IC卡停车管理系统招投标工作,建设工程进展顺利。二是扩大场馆开放区域。温州体育中心游泳馆、羽毛球馆全年对公众开放,游泳馆日常向老人、儿童半价开放,特定节日向特定对象免费开放,篮球公园和健身苑常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全年温州体育中心各场馆举办活动总数483场次,承担了国家藤球队冬训任务。三是倡导文明体育活动。温州体育中心游泳馆2012年6月率全市之先,实施戴泳帽入池游泳的新规定,倡导文明游泳,提升水质标准,培养良好习惯。四是加强体育技能培训。开展日常和暑期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培训游泳、篮球、跆拳道等项目学员4500多人。建立与培训家长联系的校讯通通讯平台,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市、区)体育局也认真做好场馆开放工作,提高场馆利用率,如文成体育中心培训各种体育技能800多人次。
(五)体彩发行额再创历史新高。针对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不利形势,加强调研,改革创新,努力巩固我市体育彩票发行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一是抓体彩销售网点标准化建设。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完成了全市969个销售网点的形象升级改造工作。二是抓公益宣传,营造良好的体彩发行氛围。全年累计向各类媒体发稿700多篇次(其中省级媒体60余篇,国家级媒体40余篇),电台广告专题节目700多分钟。发行了三期《温州体彩》,每期发行量3000份以上(创办以来累计发行九期),较好地宣传了温州体彩。三是专管员队伍建设。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实施一系列考核制度,规范专管员队伍管理。引进市体彩自动化办公系统(OA系统)并正式投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四是抓体彩销量。2012年9月,我市高调推出“11选5”体彩新玩法,高频率开奖,每10分钟开奖一次,全天开奖80次,受到了广大彩民朋友的追捧,大大提高了我市体彩销售量。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量13.22亿元,同比增长13.77%,市场占有率44.32%,比全省平均市场占有率高出3.29个百分点,为社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筹集公益金超过1亿元。
(六)体投集团投融资能力得到加强。体投集团的团队组建、制度建设、二级公司组建有序进行。完成温州体育中心资产、九山体育场土地资产的调拨和转增资本金工作。顺利开工建设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一期),累计完成投资3.42亿元。反复论证、修改完善了温州体育中心改造提升方案并加快前期工作。积极开展体育中心体育场改造城市综合体项目、奥体中心S1线上盖物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并达成初步投资意向。与两家银行签订贷款协议,保障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建设前期资金需求。
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以落实《温州市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为目标,努力加快温州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一)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和温州体校永中校区项目稳步推进。将奥体中心等基建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日,使期盼十年之久的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一期) 开工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征地。积极做好与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沟通,按要求对项目一期征地技术资料进行修改,密切配合龙湾区政府做好征地政策处理工作,落实了工程一期征地涉及的普门村、城北村、新莒村的三产返回地用地指标及选址问题。发布了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做好一期征地有关后续工作。二是做好概念性设计方案修改。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结合专家意见,对奥体中心项目方案进行了十轮优化调整。三是编制完成了项目建议书与工可研报告初稿,报市发改委预审。奥体中心工程水域调整分析、水保方案与环评方案编制等工作稳步推进。市规划局已出具奥体中心正式红线图、初步规划设计条件,并明确规划指标可适当调整。四是稳妥处理好与S1线市域铁路的关系。针对奥体中心与市域铁路S1线的关系问题,多次与市铁投集团、中铁四院设计专家进行深入对接,确定了S1线绕开奥体中心的设计方案,S1线奥体段线路、站场及上盖物业由市体育投资集团负责投资开发建设。
(二)温州体育中心改造方案不断优化。为确保温州体育中心在体育功能只增不减的前提下,将其打造成集商业、办公、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城市地标型城市综合体,并实现与温州奥体中心建设资金之间的自求平衡,先后对温州体育中心改造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六轮优化调整。在多次市场调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了温州体育中心五个初步改造方案;经反复比较优化,确定了两个推选方案;经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查,认同了第二套改造方案,并完成了方案规划设计,市规划局启动了控规调整程序。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城市综合体功能定位”的指示,又重新设计了四个改造方案报市政府审批。
(三)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市室内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取得进展。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主体建筑施工和监理招标经2次流标后,终于于11月正式进场施工;防洪驳岸工程施工基本完成。市室内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在完成了规划、消防、人防、气象等部门审批手续后,克服周边居民的种种阻挠,也终于于年底开工建设。
(四)温州体校修建工程基本完成。温州体校九山游泳馆、九山体育场塑胶跑道、篮排球房、武术馆、乒乓球训练馆改造翻修,以及南教学楼拆建工程基本完工。
(五)县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顺利。瓯海体育中心、泰顺体育中心、平阳县万全镇文体活动中心、永嘉体校综合训练楼已投入使用。乐清新城区体育中心、永嘉县城体育综合馆、瑞安游泳馆、平阳游泳馆、苍南体育中心、苍南少体校、泰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洞头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苍南县体育中心、苍南县渔寮航海俱乐部、泰顺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五、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开展“六大载体”为抓手,坚持以机关先进文化为引领,全面深化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学习型和廉洁型机关创建活动及文明机关创建活动,顺利通过了市里的复评验收。
(一)以塑造机关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充分发挥机关文化引领作用。以凝练、践行机关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着力建设机关先进文化,以机关先进文化凝聚人心、引领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1、塑造机关精神。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提, 炼出了局机关“诚信、公平、务实、高效”的机关精神(机关核心价值观)。通过大讨论活动,使机关精神成为机关干部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2、培育机关文化。一是大力建设制度文化,建立健全局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学习制度、考勤制度、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卫生制度等,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建设节能文化。通过群发短信、印制、张贴宣传画等形式,进一步培育机关节能意识。购置了一批公用自行车,用于机关工作人员在市区近距离办公事时所用。三是培育爱心文化。开展2012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捐献爱心款65430元,其中局机关捐资5700元。
(二)以推进强责治庸活动为载体,深化责任型机关建设。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深化责任型机关建设。
1、科学界定处室职责。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科学修订局机关“三定”方案,进一步整合内部职能,积极构建“权责统一、履职尽责”的责任体系。根据近年来市体育局基建项目多、任务重的现状,增设了规划财务处;为加强局机关党务工作,建立了局机关党委,配置了专职副书记,在人员编制不变的前提下,局机关处室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6个。
2、推进责任落实。局机关各处室每月制定月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并公布在局机关宣传栏里,确保各项工作目标明确、落实到位。局机关每位工作人员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组织实施。据统计,全年12个月里,局机关各处室制定实施了近300小项工作,有效促进了局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
3、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召开局班子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形式,听取各处室工作落实情况汇报,推进工作进展。局办公室、监察室不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岗位履职情况、服务质量情况以及即办制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三)以推进机关服务品牌创建为载体,深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以“体育全方位,服务零距离”为标准,推进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拓面提质。
1、创新服务项目。根据我局“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目标任务,结合本单位职能特点,制定了《温州市体育局全民健身服务大行动总体方案》,实行服务项目化运作,进一步推进机关服务品牌创新。
2、开展“破难攻坚”。成立了温州市体育局2012破难攻坚大行动领导小组,下设3个工作组,包括局本级基建项目破难攻坚工作组、体投集团基建项目破难攻坚工作组、历史遗留问题破难攻坚工作小组。3个工作组分别制定了破难攻坚工作方案,强力推进市体育局系统破难攻坚工作,积极践行机关服务品牌精神。
3、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要求,局调研组一行5人,在苍南县矾山镇开展为期一周的以“改善发展环境”为目的的“进村入企”调研活动。调研期间,调研组轻车简从,赴矾山镇古楼山村、三条溪村、拱桥内村、深家坑村、金斗洋村,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情况,查找到了存在于农村的50个问题,并以小见大,提出了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推进温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9条建议。制定了《温州市体育局破解“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中反映突出的问题工作方案》,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身环境,促进社会转型发展。
(四)以全面落实即办制为载体,深化效率型机关建设。全面落实《温州市体育局关于在局机关全面推行即办制的通知》,努力使各项工作达到“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佳、评价最好”,推进机关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1、落实即办事项。按照“简单事立即办、复杂事限时办、特殊事紧急办”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局机关办文、办会、办事效率。严格实行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即办制”,紧急公文随到随办,日常公文限时办理,提倡当日事当日毕。在制发文件过程中,严格执行文件起草、审核把关和签批签发时限,紧急文件、一般文件、重要文件分别按照规定时限办理。
2、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落实我局《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表》、《非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表》、《即办事项规范表》,对本单位的1项行政许可、9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梳理,规范了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五)以推进学用转化为载体,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围绕力学力行主题,突出学用转化主线,全面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
1、坚持“四个一”学习活动。采取集中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理论素养。在集中学习方面,坚持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等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邀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万邦联同志给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上温州党史课,邀请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林可夫同志为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上党的十八大知识辅导课。在个人自学方面,坚持“日学一文、月读一书、季撰一稿、年献一策”的“四个一”活动。
2、推进机关文化建设。认真办好《温州体育信息》内部刊物和局机关网站,记录体育发展大事、展示体育干部才华。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市直机关综合运动会等活动,丰富机关干部文化生活,增强机关干部队伍体质。
(六)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载体,深化廉洁型机关建设。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整体效能,努力实现防控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1、突出防控重点。认真执行《温州市体育局关于加强重点领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严格规范基建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工作,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腐败。局机关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所处工作岗位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排查可能出现腐败的风险重点,落实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层层签订反腐倡廉责任书,制定了《2012年市体育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等一系列廉政建设文件,促进局系统廉政建设。
2、加大政务公开和公务改革力度。除机密文件和向上级单位的请示件外,局里制发的文件,一律上网公示,实行阳光政务,接受群众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巩固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工作成果。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市体育局系统所有公务用车已经全部上缴市车改办;认真落实市里关于公务接待“三严四禁”的规定,及时公布、上报每月公务接待明细;加强会议管理,全面制止奢侈浪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3、加强廉政教育。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理论学习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开展教育倡廉、读书思廉、典型导廉、谈话促廉、环境示廉等活动,在局机关走廊上县挂廉政文化图片,培养局机关工作人员廉政意识,使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的学习。通过发放廉政读物等,引导领导干部职工自省、自警、自爱、自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离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市体育局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2.48%,体投集团只完成68.36%;二是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止滑回升还没有大的起色,参赛15届省运会形势严竣;三是体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缺乏扶持引导政策;四是体育公共品的供给离群众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五是体育部门人员力量、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等等。
温州市体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继续按照“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要求,以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为最高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克难攻坚,奋勇争先,全力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全面发展,为率先建成浙江省体育强市奠定扎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着重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全面开展体育强市创建
把体育强市创建作为主线贯穿到各项体育工作之中,认真贯彻落实动员大会和陈金彪市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温州市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市实施方案》(温委办发〔号),对照体育强市标准,把年度创建工作的具体任务、完成时限,逐项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成员单位,实行目标考核,形成创建合力,确保年内各项指标基本达标。指导龙湾、文成、泰顺、苍南做好省级体育强县(区)创建工作,指导鹿城、瓯海、平阳做好复评工作,确保通过验收。督促洞头县加快创建步伐,争取2014年通过验收;督促其它县(市)巩固好体育强县(市)的创建成果。县(市、区)如果不能通过验收,体育强市就没有希望。
(二)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贯彻落实《温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重点,切实担负起公共体育服务责任,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市本级用于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经费要占体育事业经费45%以上。
1、大力推进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落实好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体育设施建设任务,新建100个农村社区健身广场、300个省小康体育村、30条登山健身步道、15片人工草皮门球场、10片市区街头篮球场、1万平方米塑胶跑道,协同教育部门新增30所市区公办学校的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督促各县(市、区)加快启动本级和功能区、中心镇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督促8个县(市)参照市里的做法,加快推进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步伐,开放率今年争取达到50%。同时,要“建”、“管”并重,建立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数据库,健全维修和管理机制,提高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2、大力推进群众体育组织建设。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建立街道、镇(乡)文体站和体总分会或体育联合会,争取50%以上的社区建有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鼓励支持青少年、老年人、职工等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以及其他热心人士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基层体育骨干的培训力度,新培训3000人。重视体育社团创新管理。总结推广参与体育社会管理与创新试点工作经验,加强体育社团自我发展、参与管理体育事务、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深化“红色堡垒”行动,提升社团党建工作水平;继续实施《温州市体育类社会团体评估办法(试行)》,引导促进体育社团争先创优,上档次、上水平。
3、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市本级重点组织好每月一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指导支持体育社团利用自身资源办好第二届体育社团活动月,开展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志愿服务,吸引群众,服务群众,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把市级体育比赛、大型活动交给有条件的体育社团来承办,发挥体育社团在推进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扶持公园广场晨舞晚练点发展,配备必要的音响等设备。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市、县、体育强镇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的功能作用,为群众提供体质测试和健身指导,全年体质测试人数达到总人口的5‰以上,所需经费由省、市、县(市、区)体彩公益金予以资助。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宣传普及,增强群众体育锻炼效果。
4、全力做好浙江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参赛工作。整合市、县(市、区)和体育社团资源,认真选拔参赛队伍,加强训练,强化保障,确保实现参赛成绩“争二保三”的目标。
(三)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担负起体育部门的职责,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下大力气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入调研青少年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和意见建议,参与研制市、县(市、区)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1、千方百计增加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督促协调市、县两级公共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安排固定时段,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经营性体育场馆的固定时段,向青少年学生优惠开放;协同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和督导检查。结合“两拆两绿”和公园绿地建设,通过政府补助、体彩公益金资助、企业冠名赞助,街道、社区建设管理的方式,规划建设一批篮球场、小型足球场、室外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
2、发挥体育部门人才技术优势。继续联合教育部门大力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校建设,组织举办中小学生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联赛和学生喜欢参加的其它体育联赛,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和体育教学水平。组织教练员、运动员、健身达人到贫困地区为中小学生上体育辅导课。鼓励扶持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创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体育活动。
(四)全力备战第15届省运会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参赛目标,加强参赛形势分析,调整完善备战计划,全力做好各项备战工作。
1、进一步落实参赛责任。根据参赛目标,把参赛任务、训练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训练单位,并逐级分解落实到队、到人,实行考核奖罚,形成竞争机制。
2、扩大业余训练基础。水上运动项目有193块金牌,占省运会金牌的四分之一。争取成立温州市水上运动训练中心、温州体育中心游泳学校,探索建立1-2个由体育部门和有条件的学校、体育社团、企业合办的训练基地,使之成为我市在省运会上“争二保三”的重要力量之一。发挥温州体校教练员资源优势,组织高级教练到县(市、区)体校担任技术指导或顾问,共同把县(市、区)体校训练项目做精做强,探索温州体校与县(市、区)体校合作途径和方式。
3、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在招生选才和训练工作中更加重视发挥医科监督的作用,把教练员的丰富训练经验与现代体育科学技术有效结合,切实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坚决避免“拔苗助长”和过早实行专业化、成人化训练。精心组织好冬夏训和外训工作,积极组队参加全省青少年体育竞赛,以赛促训,让运动员有更多的参赛机会。
4、强化训练保障工作。尽快完成九山体育场、游泳馆维修改造和临时训练馆、射击中心射箭场等项目建设,解决当前训练场馆缺乏的困难。落实训练经费、运动员伙食费,抓好运动员伙食营养保障,确保伙食费足额用到运动员身上。
5、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温州市优秀运动员退役聘用及伤残保障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文件。各级体校、市队县(校)办项目要严格执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半天学习、半天训练的刚性要求,在运动员招生中实行文化准入,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升文化素质。
6、积极做好温籍运动员参赛第12届全运会相关保障工作,争创佳绩,为家乡争光,为实现省运会参赛目标创造条件。
(五)全力办好第15届市运会和重大赛事
1、办好市运会。温州市第15届运动会将于今年3—9月举办,设青少年部、大众体育部和行业系统部共64个大项800个小项,参赛人数近万人。要在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筹划,严格执行规程总则和竞赛规则,全面完成各项办赛任务。
2、承办重大赛事。结合温州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体育基础,大力培育具有温州特色、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丰富市民体育生活,促进城市环境建设和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今年市本级重点筹办好五大赛事:4月中旬的中国·温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端午节期间的中华龙舟文化节暨塘河国际龙舟拉力赛,秋季的首届两岸四地海钓邀请赛,10月份的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12月份的全国冬泳锦标赛。同时,积极筹划申办2014年全国武术大会、国际铁人三项赛等赛事;结合“绿道”建设,策划筹办汽车、自行车比赛;参与温州“古道”修整,筹办“古道”徒步大赛等。
3、创新办赛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市、县(市、区)合办,探索赛事招标,吸引社会力量办赛,通过几年努力,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多方共赢的办赛格局。
(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设立500万元的市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同时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加大对体育产业投入。
2、加强体育市场管理。加大体育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高危体育经营项目管理,规范体育经营行为,确保规范有序安全。继续实施健身场馆量化考核、星级管理,促进体育健身市场健康发展。
3、做好体彩销售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规范管理、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要求,成立县(市)体彩工作领导小组和体彩工作站,加强横向协调、纵向配合,形成合力。与财政部门研究调整体彩公益金分配比例,鼓励和确保县(市、区)支持体彩发行的积极性。制定出台温州市体彩公益金管理使用办法,管好、用好公益金。高度重视体彩的市场拓展和安全运营,力争销售量突破14亿元。
(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继续做好温州体育艺术职业学院创办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争取今年获批筹建,完成市体校与市艺校合并,秋季开班招生。
2、规划体育场馆建设。按照申办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场馆标准和整合资源、功能互补的要求,结合县(市、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研究提出全市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及责任落实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3、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奥体中心主体育场、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室内体育活动中心等在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体校永中校区、温州体育中心保留部分的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温州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屋面改造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63亿元。同时,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体育中心体育场改造项目、奥体中心S1线上盖物业等重大项目成功挂牌出让。
4、指导支持县级体育场馆建设。加快乐清新城区体育中心、永嘉县城体育综合馆、苍南体育中心、瑞安游泳馆、平阳游泳馆、洞头全民健身中心、文成体育训练馆、泰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工程建设,确保时间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入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级审批系统建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