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深厚的人表现具足什么意思

“仁、义、礼、智、信”五字具足,才配得上“人”的称呼
“仁、义、礼、智、信”五字具足,才配得上“人”的称呼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7集&&日&讲于&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如果只有“教、理、行”,后头没有“果”,这不是佛法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一十二页倒数第六行,最后一个字看起:
【解】又《探玄记》解法轮曰:
《华严经·探玄记》是《六十华严》的注解,贤首国师造的,他对于“法论”两个字有解释。
【解】“法”是轨持义。通有四义:谓教、理、行、果。
这个通常讲佛法,佛法经典文字是属于教法。这教里头有理,有道理,根据这个理论方法去修行,所以经有“教经”、有“理经”、“行经”,通过修行最后“证果”。“证”就是契理,契入理,或者是悟入,开悟。从教、理、行、果这个意思来看,佛陀的教育是真实,它有果。如果只有“教”、“理”、“行”,后头没有“果”,这就不是佛法。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意思完全相同。老祖宗教我们学习,前面四个是学问,后面一个是“笃行”。如果不能把所学的变成生活、变成工作,那这个教学就不是真实的。
中国的学问叫“实学”,真实的学问,学了之后管用。佛法亦如是,佛法不但有“行”,而且有“证”。契入所说之理,理是一切法的依据,一切法是事,有理、有事。事从哪里来的?有理论的依据,这个理就是自性,一切法是自性所生所现,阿赖耶所变,没有阿赖耶问题就解决了;有了阿赖耶就麻烦了。阿赖耶是虚妄的,不是真实。迷失了自性,自性就现一个妄心,真心就现出一个妄心,这个妄心叫阿赖耶。阿赖耶能变;真心不变。真心所现的身体无量寿永恒不变;阿赖耶你看把无量寿的身体变成有量。原本自性不生不灭,就是法性身。
【解】轮是所成。义亦有四:(一)圆满之义,以离缺减故。(二)是具德义,以毂(gǔ)辐辋等,悉皆具故。
这法轮。法有教、理、行、果四法。轮也有四个说法,有四个意思。
“毂”是圆心,这个轮它有圆心。“辐”是圆心到外面的轮的支柱。外面的轮叫辋(wǎng),所以这个在器皿里面它是圆满的,它统统具足。
【解】(三)有用义,谓摧辗惑障故。
我们通常讲“破迷开悟”,佛法有这种利益、有这个好处。
【解】(四)转动之义,谓从此向彼,即从佛至众生;亦从彼向此,即从众生至佛果。
科学技术,所有的转动都是轮相,如果离开这个轮,所有机械都不能动。机械完全能动全靠轮的作用。佛教导我们,把佛所觉悟的、行证得的教导我们,这从佛转到学生。众生有感佛有应,也是转法轮的意思。“法论”两个字简单解释到此地。
佛示现的是人,在人道,用应身
下面我们看佛是怎么样转法轮。
【科】壬二、说法(所应)
诸佛菩萨彻悟之后,他明心见性了以后做什么?就是教学。所以佛法是教育。常,没有间断。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示现,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在鹿野苑开始教五比丘。这个五个人是他离开家庭,他的父王派遣的,都是跟他自己有亲戚关系,派他们来照顾他的,跟他一起修行。古印度,凡是出家修道都要修苦行,苦行一般是三年。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之后觉得苦行不能解决问题,放弃苦行。这五个人认为释迦牟尼佛退心了,就离开他了。到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德行的感召,他们在鹿野苑修行,佛到鹿野苑去,这五个人就来了,为他们讲四谛——苦、集、灭、道。桥陈如尊者证阿罗汉果,僧团就建立了。你看有佛、有弟子,有闻法、有开悟的、有证果的,这是最小型的僧团出现在世间。
从这个之后,佛教学没有停止,一直到七十九岁。我们中国人算年龄算虚岁,虚岁几八十岁,外国人算十足年龄七十九岁。讲经教学没有中断过,一生没有建道场,过的是游牧的生活,居无定所,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吃一餐,早晨出去托钵,中午在一起吃饭,吃完之后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佛是人,他示现的是人,在人道,用应身。应身是示现到人间来投胎,所以“八相成道”。这是八相里面的第七转法轮,最后如般涅槃。这个八个字总说,为什么要说法?帮助一切世间众生觉悟。“法音”用现在的话说是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楞伽经》上说的好,所有一切现象、整个宇宙真相是什么?佛说“自心现量”,是我们自己的心。他说的这个“自心”,就跟惠能大师讲的“自性”是一个意思,真心。
不着相就是功德;着相,做再好的事情也没有功德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从此句下,直至“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以前,亦皆是第七转法轮之相。
这是佛出现在世间,他所作所为的就为这桩事情来的,所以说得特别详细。
下面为我们解释“法音”:
【解】“法音”者,广指如来教法,不局限于言语音声。
佛是教化众生有言教、有身教、有意教。身、语、意是他教学的工具,用身来表法;用言语来说;意,我们凡夫叫意,在佛不叫意,佛叫自性,圆满的教学。诸佛菩萨念念为众生,决定没有念自己。念自己就迷了;念众生是觉。
入佛门难,我们有没有入佛门,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我觉悟了没有?章嘉大师自己所说的:我看破了没有?我放下了没有?真正看破,看破是了解诸法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是空的,就是刚才说的,“自性现量,不断之无”。无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这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既然是无,既然是空,就不应当执着,也就是说,不应当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错了。放在心上就是凡夫,不放在心上就是菩萨。
菩萨度众生要不要现相?释迦牟尼佛要教化地球上的众生,他现八相成道,跟我们凡夫好像没有两样,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这些现象他不放在心上,他知道没有,空的,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妙就妙在这里,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着相就是功德;着相,做再好的事情没有功德。着相是什么?福德,把功德变成了人天福报,六道十法界里面的福报,变质了。如果不着相、不分别,不执着,那就是菩萨、那就叫佛。佛跟菩萨差别就在此地,一个觉了,一个在迷。迷,表现的就是分别、执着。于一切法不分别不执着,这个人觉悟了。
觉悟的作用大。我们细心去观察,在我们面前,去我们不远的,海贤老和尚觉悟了,你看他一生多快乐!我们一般人看到,好像他挺苦。他一点也不苦,他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跟他接触的人没有不欢喜的,为什么?他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是平等的;他没有执着,没有执着是纯善的。
纯净纯善,都在自己一念,这一念与自性相应,就法喜充满,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法身,般若,实土。如果起心动念,就迷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就过六道凡夫的生活,苦不堪言。
破迷开悟的教学唯独释迦牟尼佛有
佛是为这个来到世间,帮助我们离苦得乐,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破迷就离苦,开悟就得乐了,这是佛陀教育。
佛陀教育,你真正懂得,能不学吗?能不接受吗?苦乐不从外头来,苦乐是从心里的感受,迷有迷的感受,苦;觉有觉的感受,乐。
破迷开悟的教学,只有释迦牟尼佛有,除他之外,世出世间找不到第二家。尤其是佛陀慈悲到极处,他有特别法门,有无上的妙法,就是“信、愿、持名”,一生成佛。这个法门要给谁说?要给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的人说才管用,为什么?他相信,他能接受;没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他不肯接受,不是佛不说,没有说的必要,他不相信。
所以,《弥陀经》上说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每一个往生的人,都是善根具足了、福德具足了、因缘具足了,这个在净宗叫根熟的众生。每一个往生都是根熟众生。所以佛的教学,不限于言语音声。那么世尊说法、法身菩萨亦如是。
【解】盖世尊说法,乃尘说,剎说,炽然说,无间说,说时说,默时亦说。
“尘说、刹说”,这是形容多。“炽然说”,无比的热诚来为你说。“无间说”,说法从来没有间断,说的时候说,不说的时候也说。不说,你看他表演,身教;说的是言教;圆满的表法,圆满的在教学,没有中断过,这个没有中断就是意教,身、口、意三业。
我们起心动念有妄想、有烦恼,佛没有。佛起心动念是什么?众生有感。众生有痛苦的信息往外发,佛收到这个信息了,收到信息,看你善根福德因缘够不够,如果统统具足,佛一定给你讲净土念佛法门,帮助你立刻成就,给你说一次,时间不长,你完全明白了,就发菩提心,信愿持名,一念倾,速度快,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
我们天天在念佛,天天在求往生,阿弥陀佛没来,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真诚心不足。佛来了怎么样?来了把我们吓跑了!你这个道场打佛七,挂个招牌说,“七天决定往生”,看看有没有人来?一个都没有!七天死了那还得了?!谁也不干。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是真正有能力,《弥陀经》上绝对不说假话,“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一天能往生。我们在《往生传》上看到的,宋朝的莹珂,三天,这一句佛号,死心踏地,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来了告诉他你还有十年寿命,十年之后,你临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突然聪明起来了,跟佛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佛很慈悲带他去了。
那么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体会到,许许多多往生的人是不是寿命到了才往生?不是,都是还有寿命不要了,这样的人占大多数。寿命到了佛来接引你,有,不是没有。但是绝大多数寿命还没有到,他自己放弃了,佛就带他走。
另外一种就是,能往生随时可以往生,他还不往生,这是什么?像海贤老和尚一样,是受阿弥陀佛嘱咐,叫他在这个世间表法,到他跟这个世间的缘尽了,表法任务圆满了,佛来接他。这个时间长短不定,有延长一二年、三四年,有延长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于有延长五六十年,有啊!在中国古时候出现,好像是唐代,我记不清楚了,有一位法师,一百五十多岁才走的。
“仁、义、礼、智、信”这五字具足,这是人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非常时代。中国外国历史上都没有的,整个世界社会秩序乱了,人多苦!灾难多,佛菩萨慈悲。扰乱社会妖魔鬼怪,什么是妖魔鬼怪?左丘明在《左传》上告诉我们,他写的。他跟孔老夫子同时代,孔子作《春秋》,他给他作注解,这个“传”就是注解。这里头有一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这话说得有道理!人要像个人,人有人的道德。什么是人?“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具足,这是人。古时候读书人,每个人都遵守,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五个字是不能够离开的。“仁者爱人”,对别人恭敬、爱人,为什么?这是性德。这个性德是从哪里来的?从“父子有亲”来的。“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人生在世间不能离开“道德”;道德都脱离了,人就是妖魔鬼怪。
你看古时候,有“仁”;有“礼”;有“义”;有“智”;“智”是理智;有“信”,现在社会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五个字全没有了;“五伦”也没有了。现在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朋友没有信了,全乱了,这“乱伦”。“五伦”。“五常”没有了,这个社会就叫妖魔鬼怪,谁来救这个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今天社会妖魔鬼怪多,佛菩萨也不少。如果没有这些佛菩萨应化在其中,这个世界还能住吗?
我们看到不少学佛的人、念佛的人、诵经的人、参禅的人、持咒的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再来人。对于社会安全,逐渐逐渐上轨道了,各行各业里头都有佛菩萨在里头示现,所以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可以轻慢一个人,为什么?说不定他是再来人。他是来示现的,我们轻慢,那就种下了、造了不善的业了。他慈悲,没有关系,他不怪我们,我们自作自受,自己造不善的业,自己要受果报。所以我们要学《十善业道》,我们要学“十大愿王”,对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真诚恭敬,与性德相应,也就是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相应,我们要称赞。
同参道友要自己去找。我在台中十年,接受李老师的教诲,他是身行言教,言教有时限的,一个星期三次,那我们修学怎么办?我找了七个人,包括我自己。我们七个人是个小班,每个星期一次,晚上三个小时,我们再温习功课,交换心得,十年如一日。我离开台中以后,听说这个班就没有了。这个班对我的利益太大了!我在老师那里学教,在这个班上消化,多半的时间是我复讲、做心得分享。这六个同学在一起互相讨论,我们用这种交流的方法,把老师所教的能消化了,能体会得了,最重要的是用在生活,用在工作,待人接物,活学活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善根具足,才會遇到佛法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淨空法師專集網站&菁華開示
您的位置&&菁華開示
最近新增的菁華開示…
[查詢內容]
[查詢標題]
掌握機會 成就道業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990408早餐)
【福由心造】
中外古今,沒有人不希求福報。福從哪裡來?中國俗話常說:「福由心造。」若不從心地上求,決定得不到福報。這些道理,儒家、佛家講得很多,古今中外的聖哲也都明白,也以此教導大眾。而現在,希求福報的人更多,但往往是不擇手段,掠奪別人之所有,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掠奪別人的財富歸為己有,其實這些財富原本是自己命裡注定擁有的,所謂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強求到的還是命裡所有的,命裡沒有的強求也求不到。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道理透徹了,才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心就定了,定了就生智慧,就得自在、安樂。
【存菩薩心、行菩薩道】
佛法對於事實真相說得很透徹。一切為眾生,連生活都是為眾生,吃飯也是為眾生。因為吃飯養這個生命,這個生命是替眾生服務的,所以吃飯就是為眾生。為眾生的就是佛菩薩、聖賢人,為自己的是凡夫,這個道理要參透。這個身體在世間,雖然不長,短短幾十年,一定要利用它為一切眾生造福,為續佛慧命、正法常住,這就是存菩薩心、行菩薩道。雖然沒有受過菩薩戒,甚至於也沒有受過三皈依,但是他是真正的菩薩,決定得生淨土。皈依、受戒是形式,形式不重要,雖沒有形式,但有實質,實質超過形式。
能存菩薩心、行菩薩道,必然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幫助。諸佛之所以護念,龍天之所以幫助,是為幫助眾生。因為你幫助眾生,與諸佛菩薩、龍天善神志同道合,你所想、所做的,正是諸佛菩薩、龍天善神所想、所做的,他怎麼會不幫助?我們今天聽到有人要做一樁好事,這件事正是我想做的,他真做了,我們立刻歡喜、樂意的主動去幫忙。發心替佛菩薩普度眾生,做佛菩薩的事業,這個人就是佛菩薩。我們今天發心了,做得不好,這是因為我們的煩惱習氣太重,也就是業障太重了。
【掌握良機】
佛菩薩慈悲,幫助我們有很好的修學環境、工作環境,這個機緣真正是千載難逢,百千萬劫難遭遇,往往我們疏忽沒重視,當面錯過,這多可惜!要知道好的機緣很不容易遇到,遇到的時間往往很短促,所以有智慧之人,遇到之後趕緊抓住,決定不放鬆,利用這個機會成就自己,利益眾生。古今中外,世出世間凡是有成就之人,仔細去觀察,都是掌握機會;凡是失敗之人,都是錯失良機。由此可知,認識良機是智慧、學問,把握良機是真正的福報。
現前的時局,每個地區都動亂不安,這是以往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世尊在經上講的「五濁惡世」,我們現在能意識到,而且還是濁惡到了極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能遇到佛法,還能有一個良好的修學環境,這是無量劫修來的福報。世間許多真正想修行之人,找不到修學環境。真用功,沒有修學環境,是緣不足;有修學環境,不肯用功,是善根、福德不夠。《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有因緣,但是善根、福德不夠。信願的力量不強是善根不足,不肯真幹是福德不夠,這樣的人縱然遇到因緣,這一生還是空過。
往年我在台中求學,親近李炳南老居士的有幾十萬人,有幾個人成就?李老師常說,一萬人當中,真正能成就的二、三人而已。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一定要把握機會。而且一定要認清楚,這一生不能成就,不免長劫輪迴。下次再想遇到這個機會,不是來生,不是後世,恐怕要多生多劫之後,所以大聲聞、大菩薩對於機緣非常珍惜。若我們不是常常讀經,看到佛菩薩對於機緣如此重視,說老實話,我們當面錯過,也不在意。以為這些機會常在,今天偷懶沒有關係,還有明天;今年放逸也沒有關係,還有明年。這種思想是錯誤的,這就是業障現前;不僅是業障,是魔障現前。明天還有這個機會嗎?明年還有這個機會嗎?靠不住!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先生辦「支那內學院」,也是打算長期辦下去,但是兩年就停辦了。因那時軍閥割據,戰爭頻繁,不能不解散,不能不停辦。現在世界動亂不安,好日子不多,更應該把握機會,用功努力修學。經論所說的「生死事大」、「人命無常」、「國土危脆」,這都是真實話,是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警覺。
今天世間人對名聞利養是分秒必爭,我們也要有這種精神,分秒必爭成就道業、利益眾生。眾生有災難,眾生得不到真實利益,是我們沒有修好,責任一定要歸咎到自己,是自己愚昧無知,不能依教奉行,不肯真幹,將來前途可悲。前途在哪裡?在三惡道,不是三善道!我們要是不能把握時光、機緣,空過了,那是多麼可惜!不但是一生當中最可惜的事,可以說是無量劫來最可惜的事,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可惜了。希望同修們要有這種認知、警覺,一定要認真努力,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成就。《彌陀經》上講得很好,「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利根的人一天能成就,鈍根的人七天也能成就,我們要有這種精神、毅力來幹。
*到菁華開示影片:wmv影片及文字檔,節錄短片的名稱,請下載同編號的文字檔比對。
*下載此影片請用「迅雷下載軟件」,或在其連接上按右鍵選「另存目標」進行存檔。
*BT下載:(也可勾選要下載的檔案,查檔名請在mms影片連結上按游標右鍵點入內容)
《淨土大經解演義》02-039-i共999集: ;02-039-h共995集: ;02-039-g共1000集: ;02-039-g共996集: ;02-039-i共323集: 。
《淨土大經科註》02-037-g共988集: ;02-037-f共993集: ;02-037-e共133集(新增): 。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e-mail:论在家善信之三善根具足,才會遇到佛法
諸佛菩薩、一切神聖,他們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芸芸眾生果然明瞭事實真相,他就知道如何出離,這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幫助眾生的事情。可是眾生不相信,就沒有辦法,那就無緣。所以佛菩薩教什麼人?根熟者。這就把條件說出來了,什麼叫根熟?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了。在這一生當中,這三個條件具足,非常不容易。如果這三個條件都具足,你在這一生當中,肯定會遇到佛法,肯定會遇到大乘,會遇到淨土。為什麼?你這一生永脫輪迴的緣分到了,你肯定能遇到,這不是幸運,這是感應。所以自己根熟了,求佛菩薩加持,這是顯感顯應。很多人並沒有求,可是這個條件真的具足,這是冥感,佛菩薩顯應。我沒動這個念頭,佛菩薩來了,你雖沒有這個念頭,但你條件具足了。條件具足,這個振動的波,常寂光裡面就收到了。自自然然就現相,來幫助你一把,你這一生圓滿成就了。
文摘恭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六集)  檔名:12-47-8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劝君戒邪淫(愿善根具足者多多分享)--学佛网
&转载:劝君戒邪淫(愿善根具足者多多分享)
发布:佛光加持&[ &]&& 日期: 13:41:00&&
 万恶淫为首---邪行案例及果报  不可思议,梦境中窥见邪淫本质  诸位师兄,我以前也是一个饱受邪淫苦报的人,我有过五年的手淫史,身体运气都曾经一塌糊涂,但我今年开始真正信佛,家里也供养着地藏王菩萨,感觉佛法真是无法言说的殊胜神奇,让我慢慢变得好起来,无论是身体还是命运,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佛法不是迷信,我今年二十,是个比较现代的人,也读过很多书,从没见过比佛法还高深精准的学问,佛法是大智慧,能解释一切世间事,即使科学上无法解释的问题,都能在佛法中找到答案,并且能在现实中应验,比如说,我信佛之后,感觉到应该用一种宽大慈悲的心怀去对待身边的朋友,处理生活重的事,并且感到多做善事,多为别人为众生着想,自己的命运会变好,自己也会感觉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改变了,会有说不出的快乐,这个,当然还是要自己体会。在此,弟子顶礼诸佛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说说邪淫,我戒除手淫也很难,并且自己没有意志力,多亏信了佛,佛菩萨加持,开始慢慢戒掉。希望那些淫心重,反复戒却没有效果的师兄,开始真正信佛吧,去寺庙里请回菩萨像,每天礼拜,你会慢慢变好的。  以前,我也是会做邪淫的梦,还会梦遗,即使戒邪淫,由于之前对身体的摧残,还是会梦遗一段时间。我信佛一个月后,做的梦就不一样了。心诚则灵,也许如果我真正诚心,信佛几天就会有感觉。信佛后,开始梦到僧侣,我是刚信的缘故吧,还梦不到菩萨,梦到僧侣,梦里就不会有邪淫的事。昨天,弟子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梦,梦到了邪淫的本质。弟子先是在梦里到了一个地方,见到有许多人,有男有女,排列着,全部一丝不挂,躺在地上,而他(她)们的两腿之间,各跪着一只兽人,之所以说是兽人,因为它们是人的身子,浑身是黑毛,头全是野兽的模样,有狼,有驴,有其它看不清的东西,它们把嘴贴在躺着的人的生殖器上,用嘴吸着精气,并且用肮脏而黢黑恐怖的爪子为人抚摸,躺在地上的人则沉浸在短暂的快感中,嘴里哼哼着,完全不理会身边是恐怖恶心的兽人,在吸自己的元气精气,也不理会身边同样躺着的男女,等躺着的人泄了以后,兽人会立刻变没,而人则翻过身,趴下休息。往远处看,这排成一排的人和兽人,不断蔓延,没有边界?  做了这个梦,我感到极度的恶心和恐怖,邪淫,难道就是这样的吗?被一群野兽恶魔控制,自己的生命就被它们给吸走了,而人却浑然不知?  我以前邪淫后也会做一些可怕的梦,比如梦到黢黑恶心的浓黑云紧追自己,然后把自己团团围住,身体一点快乐也没有,充满全身的,是阴冷,恐怖,无助,恶心梦到黑色的龙卷风,呼啸着追自己,卷着灰尘黄土扑过来,还会梦到类似地狱的地方,望不到边的黑地下洞,里面满是黑云,没有人烟,满是阴冷恐怖???这些也许就是邪淫的人死了以后的遭遇啊!!  师兄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邪淫的苦报是说不完的,忏悔吧,不要到了真正受惩罚,再后悔就晚了。   《十善业道经》:“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佛陀对龙王说,如果能够远离邪淫,将得到四种智者称赞的利益。到底是哪四种呢?  “一、诸根调顺。”诸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如果放荡不羁,邪淫过度,将导致诸根不调。如古代许多帝王都寿命很短,有些三十多岁就一命呜呼,其重要原因就是淫欲过度。在现代社会,性行为比较开放,不仅使性病泛滥,更出现艾滋病等不治之症,且愈演愈烈。邪淫会对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就生理而言,会沾染种种疾病;就心理而言,一个好色之徒,往往整日神魂颠倒、萎靡不振。唯有远离邪淫,才能使身心恢复健康状态。  “二、远离喧掉。”这里所说的喧掉,主要指心理上的扰乱。邪淫者有了外遇或其他不正当性行为后,往往陷入种种牵挂和烦恼中,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无法安静。邪淫还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因为两性关系混乱,造成不少家庭的破裂,使许多无辜的孩子从小失去家庭温暖,甚至因此走向犯罪道路,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悔恨和不安。唯有远离邪淫,才能使内心平静,安详自在。  “三、世所称叹。”中国传统道德中,非常重视节操,寻花问柳者往往为世人所不齿,至于卖淫等行为,更为社会所唾弃。远离邪淫者,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就会受到世人的称赞。  “四、妻莫能侵。”邪淫者因侵犯他人妻子而种下恶因。所以,往往担心这样的结果落到自己头上,担心自己的妻子也行为不端,也被人骚扰。如果没有种下邪淫之因,就不必担心妻子有外遇或是受到侵犯。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隐密藏相,为三十二相之一,又称马阴藏相,指佛陀的男根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不邪淫者能得到以上四种好处。若以菩提心遵守不邪淫的净行,将来成佛时,即能成就佛陀三十二相中的隐密藏相。  犯邪淫戒的过失:  犯邪淫戒的女人,将来她的丈夫会寻花问柳;如果是男人,将来他的妻子会红杏出墙,所以当我们受这种果报时,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应该想这是前世造的业,应该如此的果报。另一方面,邪淫者,一切众生见皆生疑,凡是发生不好的事,别人就会怀疑是他干的。又好像有些人,一有钱就去花天酒地、寻花问柳,那人家就很难相信他,怀疑他不是好东西。  不邪淫: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  邪淫戒具四缘成不可悔:1、非夫妇。2、有淫心(心爱乐淫欲)。3、是道。(口、大小便处)。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淫欲的心,以淫欲的处所(淫欲之道):口、大小便处与人行淫,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肯定不会犯上邪淫。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淫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有个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人丧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个人受五戒后,与夫妻以外的人行淫,犯重罪不可悔,既是断头。(戒律中以断头比喻重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制:  ①、非时邪淫: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  ②、非道邪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③、非处邪淫:除了卧室以外,不得行淫。  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  上品罪为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  中品罪为与夫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  下品罪为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非处行淫者。  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坠三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报。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又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所谓邪行,即不被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承认的男女关系,又称邪淫。邪行主要由四种因素构成:  一、非境,凡与法定夫妻关系之外的男女行淫,都属于邪淫。  二、非道,即使是合法配偶,若在正常产道之外的地方行淫,也属于邪淫。  三、非时,在妻子怀孕、哺乳或受持八关斋戒期间行淫,也属于邪淫。  四、非处,在寺院、佛塔等圣洁之地行淫,同样属于邪淫。尤其是后面三点,往往为世人所忽略,须特别注意。  什么是邪淫? 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如偷吃禁果、未婚同居、一夜情、嫖娼、婚外情、婚外网恋、手淫、意淫、同性恋、看色情书刊和网站等等,即使夫妻之间正淫也应有时间、地点、因缘等限制,不可放纵。  邪淫即是对自他的不尊重和践踏,为一切福德正气善神、护法之厌离。 -  故邪淫之果报极惨烈,现世即感倒霉、运气差、耗钱财、被人欺负、卑贱、家庭不和、婚姻不顺、工作不顺、精神恍惚、自卑、恐惧、乃至恶疾、死亡等等苦恶之命运,若不真切忏悔命终即投身畜生、地狱道,难再重新做人。 -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苦痛。因邪淫故自己感觉有如下报应:  1、头发常肮脏油腻,暗淡而无光泽;   2、早起之时,头发卷翘、蓬松、不适意;  3、头皮常发痒,头屑众多且头屑块大;   4、心意烦躁,没有耐心;  5、常说错话,让人笑话;   6、常常因为琐碎小事无端生气,导致与别人的口舌之争;  7、与家庭成员多诸争吵(这一点是最为心烦的了);  8、因贪爱淫行、淫画、淫影音而没有多的时间去求取正业,导致学业不成、求财不得;  9、钱财丧失非常快速,想存钱根本不可能;  10、心意常常流离失所,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进而可能再度淫行、淫念;  11、口臭难闻,令接近的人生策恨、烦恼之心;  12、全身酸痛,无力行善行;  13、下体常痒难忍,无法获得轻安;  14、疲态常显,不能让他人生喜心,致使众人见之,生出厌离之心;  15、身上有臭味;  16、恶运连连;  17、因邪淫而使恶鬼近身,导致家庭成员与自己一起受恶鬼的缠缚,从而造成诸多家庭悲剧(家中小孩常无来由哭泣、大人多病);  18、诸事不顺,以心中多不顺的心思即可知晓;  19、进入黑暗、阴湿的地方,心常怀恐怖,惟恐有鬼突然出现在某处;  20、眼睛无神,难以集中注意力;  21、耳朵失聪,常常听不清别人说话,常被人误认为“耳背”;  22、常走神;  23、反应慢;  24、会错意,听不懂别人说话,或理解错别人的话,比如别人叫拿某物,结果拿错;  25、不能控制恶口、绮语,增加更多恶业;  26、常多恶梦,睡觉难得安稳。  … … … … … …  因诸多恶业因缘,故而应当勇断邪淫  普劝有志于追求幸福美满的人们,定当自身力戒邪淫并劝勉身边有缘人力戒邪淫,以期福德具足、婚姻美满、家庭和睦、事业顺利、社会和谐。愿天下家庭皆幸福和睦;愿天下人皆认识邪淫危害,远离、断除邪淫,得身心清净,安乐 吉祥。  邪淫果报极惨烈,要灭除邪淫罪业,最好方法是自己力戒邪淫 积极努力宣扬戒邪淫 印送戒邪淫书籍 劝勉有缘人戒邪淫,如此能够灭罪,还得幸福。   有没有善根,善根是否具足,且观你能否看见这句话了,阿弥陀佛。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自具足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