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流量和转输流量越大,输沙率越大吗

主办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出版单位:人民长江编辑部
联系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国际刊号:ISSN
国内刊号:CN 42-1202/TV
广告经营许可证:6
2015年&46卷&增刊1期
刊出日期:
&&&&&&&论文
《人民长江》2015年增刊1目次
2015&Vol. 46&(增刊1):&0-0
基于SWAT模型的江汉-洞庭平原径流模拟研究
周璐 唐仲华
DOI: 10.ki.15.S1.001
以江汉-洞庭平原为研究对象,提取研究区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参数,输入研究区内多个站点的降雨、气温日监测数据并建立SWAT模型。对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和率定,利用径流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模型适用性较好。模拟研究区内年的径流过程,分析4 a的月水量平衡和径流成分。结果表明,蒸散发是研究区水量的主要输出项;河道总径流量中主要径流成分为地表径流,其次为基流,侧向流所占比例很少。?
2015&Vol. 46&(增刊1):&1-5
(1213 KB)&
基于DEM的平通河流域水文信息提取研究
闫玲? 谢桃? 刘家富? 彭清娥
DOI: 10.ki.15.S1.002
从DEM中提取地形、地貌信息是GIS空间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河网提取和子流域划分等是水文地理信息分析的重难点。以平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进行水文信息提取,将平通河分别划分为2,3,4,5级河网,对各级河网提取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河网分级并非越细越好,而是当河网分级后的干流长度最接近实际干流长度时所提取的流域信息最准确。可为提取更精确的流域河网水系信息提供参考。?
2015&Vol. 46&(增刊1):&6-8
基于DEM的河道断面数据提取方法
刘畅?? 辛小康?尹炜
DOI: 10.ki.15.S1.003
河流数值模拟中常需要根据二维散点地形提取一维河道断面。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河道断面地形数据的方法。详细介绍AutoCAD数据的提取,以及在ArcGIS10.0软件平台上将AutoCAD二维散点地形图转换成DEM,布设断面线,断面线插值至DEM,提取断面地形数据,丈量断面里程的具体操作方法。以汉江中下游干流丹江口至河口长约650 km的河段为例,利用该方法布设并提取了275个断面的地形数据。实践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掌握且处理能力较高,可广泛应用于河道演变分析、一维河流水动力、泥沙冲淤和污染物输移模拟的前处理工作中。?
2015&Vol. 46&(增刊1):&9-11
一潮推流数据文件检查方法探讨
谢运山 杜家安
DOI: 10.ki.15.S1.004
为提高一潮推流数据文件的准确性,介绍了一种利用南方片资料整编程序中推流数据和遥测水位数据文件来生成、校核一潮推流数据的方法及其步骤。通过检查所推流数据的时间格式是否完整,高低潮位是否准确,开关闸时间是否为5分钟的倍数等可生成相应的错误汇总文件及修改后的数据文件。将修改后的数据转换成CAD图形文件,利用南方CASS软件在CAD图中展绘出一潮推流的数据连线图,用于校核开关闸时间、水位的合理性。?
2015&Vol. 46&(增刊1):&12-13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在西汉水流域的应用
陈吉琴 宋萌勃 李太星
DOI: 10.ki.15.S1.005
利用西汉水流域年间逐月降水、蒸发、径流等长系列径流资料,选择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对此流域逐月径流进行模拟,定量研究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在模拟年间天然条件下镡家坝站径流时,效果较好;在模拟年间人类活动影响后镡家坝站径流时,效果不好,有系统偏大的趋势。建议在模拟1990年以后的径流趋势时,在模型中加入一个人类活动影响参数,以提高模拟精度。?
2015&Vol. 46&(增刊1):&14-16
江苏盐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订研究
杭庆丰?张艳忠 陈红卫?吉建家 查红
DOI: 10.ki.15.S1.006
因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江苏省盐城市屡受暴雨侵袭,中心城区内多处低洼片区出现排水管网不匹配而短期淹涝现象。面对严峻的热带气旋暴雨和低涡切变暴雨等形势,江苏盐城市完成了新一轮暴雨强度公式修订工作。以新的暴雨强度公式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新老暴雨强度公式、不同滑动时长摘录雨量率定的暴雨公式、周边雨量站点的暴雨公式、周边地级市新编的暴雨公式,分析了短历时暴雨强度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别,提出了采用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适当提高设计重现期标准、缩短暴雨强度公式的修订周期、分别率定典型地区暴雨强度公式等建议。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2015&Vol. 46&(增刊1):&17-19
水文信息&测报整管&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士欣 黄新平 张雄鹰
DOI: 10.ki.15.S1.007
随着水情信息交换系统的应用,加之传统水文业务系统的遥测新系统纷繁复杂、数据库标准不统一、功能简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业务要求, 因此,用户需要一套新的水文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实际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采用B/S结构,完成了SQL Server和Oracle双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网站部署,建成了能实现&水文测验、水情报汛、资料整编、维护管理&功能的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界面简洁、内容丰富、方便实用、操作简单,且可移植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Vol. 46&(增刊1):&20-23
(1145 KB)&
滇东北岩溶地区产汇流分析
代兴兰? 孔维斌
DOI: 10.ki.15.S1.008
为了分析岩溶地区产汇流规律,选取滇东北地区代表性较好的水文站,根据蓄满产流机制,利用降雨径流关系较好的场次洪水,分析了次洪水径流深度、前期影响雨量、雨末包气带蓄水量以及稳定下渗率等径流要素,并建立了降雨径流关系。实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蓄满产流机制适宜于分析滇东北岩溶地区中小河流流域产汇流,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无降雨资料地区中小河流的产汇流分析。?
2015&Vol. 46&(增刊1):&24-26
水资源利用设计保证率的分类及计算方法综述
缪世强 唐建华 刘玮祎
虽然设计保证率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基本概念,但从实际应用来看,仍然存在一些较普遍的认识误区;另外,随着研究对象的不断拓展,水资源利用设计保证率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因此,有必要对其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介绍了水资源利用设计保证率的内涵;从应用行业、有无调节能力、设计时段、研究对象、制约因素等角度对其目前的分类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通过典型工程案例阐述水资源利用设计保证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5&Vol. 46&(增刊1):&27-31
(1004 KB)&
宜宾水情分中心自动测报系统通信方式探讨
DOI: 10.ki.15.S1.010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有效运行,既要考虑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也要考虑其运行成本,而水情信息传输通信方式和系统结构模式设计是其关键环节。针对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宜宾水情分中心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行特点及管理模式,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新通信技术对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在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通信系统数据通信延时和运行成本高的实际问题。
2015&Vol. 46&(增刊1):&32-34
丽江市水面蒸发量折算系数及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DOI: 10.ki.15.S1.011
云南省丽江市地处川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区内地形错综复杂,相对起伏大,气候的立体变化十分显著,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集中了寒、温、热3个气候带,因此,蒸发量变化十分大。由于丽江市蒸发量观测采用不同的蒸发器皿,所测数据难以直接使用。根据历年不同蒸发器皿的观测数据,在建立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蒸发器皿蒸发量之间的折算系数,同时分析了蒸发量随高程变化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蒸发器皿之间测量数据的相关系数在0.83到0.87之间,相关性较好。研究结果为综合利用蒸发观测资料打下了基础。?
2015&Vol. 46&(增刊1):&35-37
锦屏一级水电站蓄水期流量预报与水库实时调度
丁义 蹇德平 丁金涛 代小龙
DOI: 10.ki.15.S1.012
大型水库在蓄水过程中对水文预报区域内的产汇流规律影响较大,因此分析研究不同蓄水阶段预报区域内的产汇流规律对坝址水情预报及水库蓄水调度尤为重要。通过锦屏一级水电站蓄水期间坝址流量预报方案的修订、水库蓄水及实时调度过程的总结,分析了水库蓄水调度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研究成果能对类似水库蓄水期间水情预报及水库调度工作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2015&Vol. 46&(增刊1):&38-41
高坝洲水文站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田次平 张越 黄晶晶
DOI: 10.ki.15.S1.013
为了进一步推进水文测验自动化,系统地总结了高坝洲水文站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践经验。高坝洲水文站是长江委水文局荆江局试行的第一个无人值守、有人看管水文站,其位置偏僻、安全形势严峻、测验项目众多且独立分散,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专门针对该站安防、信息集成、服务器远程管理、水情信息管理等进行了设计。以VPN光纤接入技术及SDH数字专线为依托,基于IP网络构建,合理选择信道带宽,实现了高坝洲水文站远程视频监控;运用HP iLO远程管理技术,实现了对该水文站服务器的完全远程管理;通过信息集成并开发信息管理软件,实现了高坝洲水文站各水文要素的远程在线监测,同时实现了宜都水文分局所辖测站水情信息远程检索查询及投射电视墙显示。?
2015&Vol. 46&(增刊1):&42-46
(1316 KB)&
浙江鳌江干流水沙通量变化规律探讨
陆莎莎 夏小明
DOI: 10.ki.15.S1.014
研究鳌江干流埭头站水沙通量变化规律对鳌江北港的防洪以及流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鳌江埭头水文站年的实测流量和输沙量资料,采用水文学和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埭头站水沙通量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探讨了鳌江北港干流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埭头站水通量的年际变化相对稳定,沙通量变化较大;水沙通量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沙通量的变幅和不对称性比水通量更为明显;水沙通量之间具有较好的峰、谷对应关系,且存在相关性较好的指数关系;水沙通量在流域内主要由降雨量控制,其年际变化趋势由台汛期流量控制,且台汛期暴雨会引起流域产沙特性的改变。
2015&Vol. 46&(增刊1):&47-50
GIS在堰塞湖应急水文容积曲线计算中的应用
高露雄 肖志远
DOI: 10.ki.15.S1.015
容积曲线是堰塞湖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重要依据。针对堰塞湖应急处置概略调查阶段可用水文资料不足的问题,在当前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GIS技术的容积曲线快速计算方法。利用ArcGIS Hydro Tools工具计算得出云南鲁甸红石岩堰塞湖库容曲线,并将计算结果与SRTM公开数据进行比对。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数据获取成本低、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满足应急匡算需求。该方法对于资料充足情况下的容积曲线计算也具有借鉴意义。?
2015&Vol. 46&(增刊1):&51-53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堰上水位及出流变化分析
师宝寿 舒远华 王绍志
DOI: 10.ki.15.S1.016
日16:30,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造成牛栏江红石岩出现山体滑坡形成大型堰塞湖。短时间内,堰塞湖水位急剧上涨。重点选择了堰塞湖水位及出流实测资料,对堰塞湖水位及出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排险处理措施。由于后续处置得当,堰塞湖水位控制在1 185.00 m以下,保障了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5&Vol. 46&(增刊1):&54-55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洪水预报方案分析及应用
DOI: 10.ki.15.S1.017
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导致牛栏江红石岩河段两岸山体垮塌形成大型堰塞湖。为保证下游安全并为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提供准确的水情信息,开展了堰塞湖入湖流量、出湖流量、湖水位及湖水位涨落趋势预报工作。预报选用牛栏江黄梨树、大沙店、小河3个水文站和30多个雨量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建立多种预报方案,并应用于堰塞湖未来3,6,12 h的预测预报中,结果表明各种预报精度均能满足要求,为堰塞湖应急排险和后续处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015&Vol. 46&(增刊1):&56-57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防洪能力分析
宋昭义 代堂刚 张娅玮
DOI: 10.ki.15.S1.018
对红石岩堰塞湖所在的牛栏江流域概况、堰塞体、堰塞湖蓄泄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牛栏江流域洪水、径流等,确定了堰塞湖50,20,10,5,2 a一遇洪水量级、过程。拟定了堰塞湖应急泄洪洞出流曲线,确定了堰塞湖遭遇50,20,10,5,2 a一遇洪水情况下的湖水位变化过程。分析表明,堰塞湖能够防御20 a一遇洪水,相应最高湖水位1 206.50 m,低于泄流槽底高程1 208 m,可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在遭遇超过20 a一遇大洪水的情况下,堰塞湖及其下游洪灾风险增大。提出了堰塞湖水文监测预警建议,为堰塞湖永久整治阶段的防洪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015&Vol. 46&(增刊1):&58-60
基于走航式ADCP流量成果的水量合成计算
刘礼庆 谢运山
DOI: 10.ki.15.S1.019
在走航式ADCP进行流量测验中,测验成果已经可以直接输出为Excel表格成果。介绍了利用VFP数据库编程语言编程,对走航式ADCP测验流量成果表和流速仪测验的流量成果表进行处理,生成一潮水量的合成计算成果,减少人工数据处理的干预程度和手工计算工作量,实现整个流程的计算机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减少资料整编过程中的复核工作量。?
2015&Vol. 46&(增刊1):&61-63
(1513 KB)&
基于Google Earth的ADCP数据演示技术研究
祖丽君? 鄂恺
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GPS已作为常规的测验仪器在流速、流向和流量测验中被广泛应用。现有的走航式ADCP数据演示方法可提供流速流向图、测船航行轨迹图、大断面图等,但无法演示断面位置、河道走势和断面周边环境。采用基于Google Earth的ADCP数据演示技术,将ADCP的数据信息与Google Earth的地理信息充分结合,实现了对ADCP数据信息的全面演示。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更多辅助信息,可以对ADCP测量数据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分析和研究。 ?
2015&Vol. 46&(增刊1):&64-66
(1380 KB)&
长江安徽段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DOI: 10.ki.15.S1.02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长江安徽段水情、工情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了解长江安徽段径流的演变特点及规律的变化情况十分必要。分析了大通水文站历史水文资料,综合Mann-Kendall、Speraman等非参数统计方法,累积距平方法,小波分析等多尺度分析方法,从趋势性、突变性及周期性方面,分析长江安徽段水文特征的长期和不同时段演变规律,研究提出长江安徽段径流演变规律,以期为科学制定防洪减灾措施,加强洪水管理提供依据。?
2015&Vol. 46&(增刊1):&67-68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后评价理论研究
李红 吴江滨 李恺 周玲霞
DOI: 10.ki.15.S1.022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后评价是对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和反馈。针对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特点,研究了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后评价理论体系;阐述了后评价的定义,梳理了后评价的特点和评价依据;从规划编制及整体布局后评价、规划实施过程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和项目目标与可持续性评价等5个方面提出了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及步骤。研究内容及成果对指导具体的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后评价工作具有实用价值。?
2015&Vol. 46&(增刊1):&69-71
一二维数学模型结合在桥梁工程模拟中的应用
郑国诞 李志永 程文龙 姚凯华
DOI: 10.ki.15.S1.023
利用一、二维数学模型来研究某大桥的建设对富春江水域的影响,一维动床数学模型为二维定床模型提供下边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计算中考虑闸口以下钱塘江水域洪水期间的河床变化,同时有效节省计算时间。利用非结构网格的平面二维定床数学模型,能较准确模拟桥墩形状以及两岸岸线情况,桥梁工程的建设对富春江水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桥位附近,桥墩上游局部雍水,桥墩之间流速增大,建桥引起的河床冲淤变化基本在桥墩附近,离桥位越远影响越小。?
2015&Vol. 46&(增刊1):&72-74
(1045 KB)&
CORS在湖北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中的应用
谢兴平 叶成涛?
为更好地进行测绘工作,采用了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的新技术,以解决实际测量工作中的难题。简述了CORS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组成,并以CORS在湖北省恩施2013年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应用为例,说明了CORS技术相对传统测绘方法的优势。该方法可在CORS网络范围内且不布设各级控制网的情况下,快速解算出厘米级地形、地物点的坐标,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对CORS在水利行业测量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5&Vol. 46&(增刊1):&75-76
上海市设计潮位及典型过程推求
虞美秀?? 杭庆生? 贾卫红 李琼芳 李世阳
DOI: 10.ki.15.S1.025
以上海市为对象,在台风降雨与潮位组合概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上海市设计典型潮位过程。根据典型台风期间暴雨与高潮位及遭遇特征分析,建立了年最大1 d台风降水和相应潮位的二元联合分布模型,从而得到两者在不同设计频率组合下的联合概率及同现重现期,进而确定上海市的设计典型潮位过程。结果表明:上海市内涝防治潮位设计标准定为2 a一遇至5 a一遇较合适;2005年&麦莎&台风期间的实测潮位过程可以作为与20 a一遇最大24 h面暴雨过程匹配的设计潮型,来确定上海市的防洪排水除涝标准。 ?
2015&Vol. 46&(增刊1):&77-79
土工织物在软土海堤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潘炳成 金德钢
DOI: 10.ki.15.S1.026
近年来,土工织物作为加筋材料在软土海堤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比较欠缺。对浙江省宁波市一围垦工程的软土海堤典型断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借助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土工织物在海堤加固处理中的效果,分析了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对比计算表明:加筋能有效减小地基水平位移,但对减少地基沉降作用不明显;在高应力区发挥的效果较为明显,在低应力区不明显;可明显减少堤身的塑性区分布及塑性应变值,使堤身整体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2015&Vol. 46&(增刊1):&80-82
(1400 KB)&
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库区泥沙冲淤数值模拟
闫红飞 吴焱
DOI: 10.ki.15.S1.027
长江河口段青草沙水库自2010年试运行以来,库区泥沙淤积问题日益凸显,泥沙淤积对库区水体流动、有效库容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青草沙水库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和现状运行调度方式,建立了库区二维水流泥沙冲淤模型;并对库区日至日泥沙冲淤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入库泥沙主要在引流通道北侧缓流区以及垦区上游南、北分流通道进口段落淤,垦区以下淤积甚少,在引流通道上段,由于入库水流集中、并呈90&转向,底床及水流转向顶冲段呈现出明显冲刷。?
2015&Vol. 46&(增刊1):&83-85
长江扬中河段汊道分流比分析
姬昌辉 王永平
DOI: 10.ki.15.S1.028
利用实测资料和模型试验结果,对长江扬中河段汊道分流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详细的阐述了汊道分流比与长江上游流量的变化关系,提高了对扬中河段河性的认识。分析了扬中河段泰兴顺直段水下鳗鱼沙南北两槽分流比的变化,为鳗鱼沙的河演分析及航道浅滩成因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对落成洲汊道分流比变化分析,可为扬中河段进口段的河演分析及三益桥航道浅滩成因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2015&Vol. 46&(增刊1):&86-88
洞庭湖区松虎合流洪道河道演变分析
邹振华 简秋敏 吴琼
DOI: 10.ki.15.S1.029
采用局部河段断面分析方法及河势分析法,研究了松虎洪道河道演变的特点,并采用断面坐标法分析研究河段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河段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表现为河床冲淤、洲滩消长。总体来说,河道岸线变化较小,主流基本保持稳定,河床局部呈小幅冲刷下切,研究成果可以为松虎合流洪道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Vol. 46&(增刊1):&89-91
长江大胜关深槽贴岸河段沙袋护岸工程实践
吴江滨 周玲霞 李恺 李红
2015&Vol. 46&(增刊1):&92-94
鄂尔多斯中小河流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DOI: 10.ki.15.S1.031
自国家组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以来,鄂尔多斯市先后有1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列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共涉及10条河流。介绍了鄂尔多斯市中小河流治理的规划实施、治理成效,分析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工程措施不到位、投标企业低价竞标、社会矛盾解决不利、管理维护资金短缺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今后工作的相关建议。?
2015&Vol. 46&(增刊1):&95-96
三峡库区龚家方Ⅱ号类土质岸坡演化机制研究
周云涛 唐红梅 陈洪凯
DOI: 10.ki.15.S1.032
以三峡库区龚家方Ⅱ号崩塌岸坡为例,研究类土质岸坡的演化机制,通过现场勘探及对三峡水库水位变幅观测资料分析,可将龚家方Ⅱ号类土质岸坡演化过程分为河谷冲切卸荷阶段、弯曲变形阶段、弯曲拉裂阶段、崩塌-倾倒堆积阶段、库水位升降冲蚀阶段(塌岸阶段)5个阶段,并据此对岸坡深化机制进行分析。其中,塌岸阶段是控制类土质岸坡稳定性的核心。通过岸坡塌岸前后稳定性变化的比较发现,降雨以及塌岸致使岸坡前缘临空是岸坡整体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
2015&Vol. 46&(增刊1):&97-99
(1469 KB)&
地质雷达和TSP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DOI: 10.ki.15.S1.033
将地质雷达和TSP法结合起来,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叙大铁路B标段中坝隧道进口平导的超前地质预报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和TSP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综合应用。介绍了两者的基本原理,并对两者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预测结论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弥补使用一种方法的不足,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2015&Vol. 46&(增刊1):&100-102
(1504 KB)&
水文钻孔新型洗井技术简介
王偲 吕健 杨甘生
DOI: 10.ki.15.S1.034
洗井是水文孔施工中成井工艺的重要环节,安全、高效和稳定是未来洗井的发展趋势,概述了常规洗井技术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国外最新技术,从技术原理、关键技术、设备、特点及应用实例等方面介绍了新兴超声波洗井技术、干冰洗井技术和封隔分层洗井技术。认为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应加快新型洗井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试验,这样才能加快我国洗井技术的发展。?
2015&Vol. 46&(增刊1):&103-105
荆江河段高滩岸坡稳定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庄宁? 祁华希? 陶桂兰? 朱瑞虎
DOI: 10.ki.15.S1.035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属于多雨地区,水位季节性涨落变化幅度大,降雨及水位耦合作用是诱发该河段航道高滩岸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以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中洲子高滩岸坡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岸坡稳定监测系统,通过在岸坡上设置渗压计、测斜管、沉降点、水位管、张力计以及雨量计等一系列测量装置,建立了能够实时采集数据的监测系统,可全方位监测水位降雨耦合作用下高滩岸坡各指标变化规律,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高滩岸坡失稳机理提供了可靠基础资料。该监测系统能够对高滩岸坡进行长期、系统、精确的监控,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Vol. 46&(增刊1):&106-108
(1115 KB)&
重庆市将军滩滑坡演化历史及成因机制分析
李益陈 沈军辉 李首位 林涛
DOI: 10.ki.15.S1.036
在对三峡库区将军滩滑坡进行大量野外地质勘探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带土的TL测年研究,结合地质构造和长江演化史,分析了滑坡的发育演化历史和形成机制。认为,滑坡大致经历坡体形成阶段&坡体节理裂隙充水张开阶段&坡体蠕滑阶段&剧烈滑动阶段&后期相对稳定及再改造阶段5个阶段,是一个循环演化过程。在后期自然地质作用或人为因素影响下,该滑坡仍有可能启动,发生滑动。?
2015&Vol. 46&(增刊1):&109-111
(2010 KB)&
云南腾龙桥二级水电站边坡处理及监测
DOI: 10.ki.15.S1.037
腾龙桥二级水电站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7.5 m,属坝后式电站。因地质原因工程首部枢纽存在局部基岩滑坡及边坡稳定问题,设计对此提出了专项处理方案。施工中针对不同性质的滑坡及边坡性状采用了预应力锚索、混凝土网格梁、砂浆锚杆、抗滑桩、削坡减载及排水等工程措施进行处理。检测数据显示,大部分测点在处理后变化平稳,无剧烈的山体运动。工程施工期到目前为止设备仪器的运行状况正常,观测数据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变化,边坡处理符合设计要求,边坡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2015&Vol. 46&(增刊1):&112-115
乌东德水电站近坝库段大村滑坡群稳定性分析
刘帅? 李会中 陈剑平?
DOI: 10.ki.15.S1.038
为研究乌东德水电站大村滑坡群的稳定性,运用自然历史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讨论了滑坡的破坏机理,认为该滑坡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地质构造、地形、鲹鱼河下蚀和暴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运用极限平衡理论中的传递系数法,对其中一典型滑坡在天然状态和暴雨状态2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滑体稳定性较好;暴雨状态下滑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针对该滑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滑坡内开展变形监测工作的建议措施。?
2015&Vol. 46&(增刊1):&116-119
(1541 KB)&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加固设计
田卿 尤岭 张大勇 朱倩
DOI: 10.ki.15.S1.039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因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梁截面过渡不平滑,导致截面压应力超标,需进行加固设计。结合边跨堆载压重的技术手段,采用增大截面法及桥面补强法对梁体进行加固设计。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的受力性能。计算表明,该加固措施有效解决了压应力超限的问题,同时也使主应力、抗弯强度、挠度等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2015&Vol. 46&(增刊1):&120-122
(1006 KB)&
某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动力分析及抗震设计
DOI: 10.ki.15.S1.040
新疆某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最大坝高106 m。采用等价线性弹性动力本构模型对该坝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出坝体的地震加速度、地震动位移、地震动应力和地震永久变形。计算表明,大坝总体上的地震反应不大,结果符合一般规律,表明该坝设计基本合理,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最后结合已建工程经验进行大坝抗震设计,从大坝布置优化和断面设计、坝顶区域加固等方面,提出了大坝抗震措施,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15&Vol. 46&(增刊1):&123-126
(1164 KB)&
基于360&全景的白鹤梁虚拟漫游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嵘 王宁 王汉东 黄少华
DOI: 10.ki.15.S1.041
360&全景技术是近年来涌现的新型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图像的渲染方式,具备低成本、实现方便、展示效果逼真等优点。详细介绍了360&全景技术的特点,全景漫游系统采用的系统架构和全景图像数据从采集、处理到网络发布的完整流程。以白鹤梁水下文物保护工程为例,建立了白鹤梁全景虚拟漫游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应用表明了360&全景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在其他水利工程项目中进行推广。?
2015&Vol. 46&(增刊1):&127-129
土石坝填筑数值模拟中分层数影响研究
江德军? 黄会宝? 柯虎? 乔蓓
DOI: 10.ki.15.S1.042
对土石坝的填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其最终的位移、应力及应变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采用分层加载的方式模拟土石坝的施工过程,而分层加载数即填筑层数的拟定对计算结果影响巨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某水库大坝进行了不同填筑层数的施工过程模拟,以探究填筑层数对大坝最终位移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模拟中分层过粗时将会导致模拟结果失真;对于百米级土石坝,当分层数达10层左右时,可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2015&Vol. 46&(增刊1):&130-131
(1042 KB)&
不同水位运行下三峡库区干流水质变化特征
黄庆超? 刘广龙? 王雨春? 周怀东? 朱端卫
DOI: 10.ki.15.S1.043
为了分析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因蓄水水位不同产生的水质空间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统计软件,对2012年水位调节期、低水位运行期、高水位运行期三峡库区干流9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水位下各个监测断面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水位调节期,5 d生化需氧量、氨氮在第1主成分中载荷较高,总氮和总磷在第2主成分中载荷较高,粪大肠菌群在第3主成分中载荷较高;低水位运行期,5 d生化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粪大肠菌群在第1主成分中载荷较高,总氮在第 2 主成分中载荷较高;高水位运行期,总氮和总磷在第1主成分中载荷较高,5 d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在第2主成分中载荷较高。据此得出结论:三峡库区干流水质受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较大。 ?
2015&Vol. 46&(增刊1):&132-136
(1092 KB)&
基于Civil 3D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三维设计
缪正建 王曙东
DOI: 10.ki.15.S1.044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系统复杂而又设计繁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ivil 3D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三维设计方法,包括三维地形建模、枢纽导流建筑物建模、料场渣场建模、施工场地建模与施工道路建模等等。该方法简单实用,模型数据间动态关联,可以实时调整更新,而且计算结果能三维可视化。工程应用表明,利用该软件能够明显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出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意义,可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提供新思路,满足不同规模工程的设计需求。?
2015&Vol. 46&(增刊1):&137-138
长河坝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
杨飞翔 费文平
DOI: 10.ki.15.S1.045
四川长河坝水电站进水口边坡裂隙发育,岩体结构复杂,河流下切作用明显,进水口边坡稳定性较复杂。分别采用快速拉格朗日(FLAC)法、临界滑动场分析以及不连续变形分析(DDA)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其稳定性,得到边坡的整体应力变形情况、整体安全系数以及块体的位移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支护情况下,开挖的直立边坡坡顶和少数结构面存在局部不稳定情况,但采取相应锚固措施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良好;锚杆受力均在规定的范围内。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的边坡开挖和加固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5&Vol. 46&(增刊1):&139-141
(1042 KB)&
某拱坝坝基深槽软弱带处理措施研究
杨智 宋莉莉
DOI: 10.ki.15.S1.046
某拱坝坝基下部局部存在的深槽软弱带不论是强度还是防渗等方面均无法满足规范对建基面处理的要求,若不进行可靠处置,将给大坝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拱坝坝基深槽上部设置拱坝垫座及挖除深槽回填混凝土两种处理措施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深槽回填混凝土的处理效果要优于设置垫座;对于设置垫座,混凝土垫座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浆砌石垫座,且以垫座厚度为0.4倍深槽宽度为经济合适。?
2015&Vol. 46&(增刊1):&142-144
猴子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沉降变形分析
秦朋 彭成军 李战备 黄小红 张志奎
DOI: 10.ki.15.S1.050
为研究猴子岩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的沉降变形规律,在坝前不同部位布置了8支弦式沉降仪。首先结合影响沉降的环境变量,通过聚类分析将上游侧坝体8个部位进行聚类分组,分析沉降变形规律与坝体构造及施工过程的联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揭示了沉降变形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后通过模型分析验证聚类分组的合理性及因子提取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挤压边墙约束和堆石体流变的双重作用加快了挤压边墙下堆石体固结速率,其沉降变形趋近稳定,为一期面板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猴子岩大坝上游侧整体施工质量良好,为坝体后期施工及运行期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2015&Vol. 46&(增刊1):&145-147
灌浆廊道混凝土施工期温度与应力仿真分析
宋云? 于洋? 郭磊? 陈守开
DOI: 10.ki.15.S1.048
针对苗尾水电站心墙堆石坝心墙灌浆廊道混凝土结构约束条件复杂及施工期易开裂的问题,开展了廊道施工期温度与应力特性的仿真研究;针对夏季高温季节的温控问题,利用三维非稳定温度场和应力场有限元算法,分析研究了灌浆廊道施工期的温度与应力发展的规律和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内外约束作用下,相对即时混凝土抗拉强度,灌浆廊道侧墙部位应力峰值显著,早期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后期存在内部开裂的风险,为此需要严格控制浇筑温度并加强表面保温。?
2015&Vol. 46&(增刊1):&148-149
(1381 KB)&
沟道型弃渣场排水方案研究&&以白马航电枢纽螃蟹溪弃渣场为例
孟繁斌 马力? 黄斌
DOI: 10.ki.15.S1.04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弃渣,受工程区地形条件、运距、工程投资的限制,同时考虑避免弃渣对周边设施等可能带来的巨大压力,施工中往往将弃渣场布置于周边沟道内。西南山区降雨量大且集中,若沟道排水不当,将会对沟道内弃渣造成冲刷,发生垮塌或形成泥石流,威胁下游敏感点安全。因此,合理有效的排水方案是渣场防护的关键。以白马航电枢纽螃蟹溪弃渣场为例,给出了沟道型弃渣场的排水设计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5&Vol. 46&(增刊1):&150-152
(1429 KB)&
猴子岩水电站色龙沟料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DOI: 10.ki.15.S1.047
针对猴子岩水电站色龙沟料场边坡稳定性开展了二维应力应变分析,验证了地质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边坡失稳破坏类型。在二维分析的基础上,对料场全域建模并对料场边坡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三维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料场可能存在的滑动失稳模式为强卸荷裂隙与料场顶部拉裂隙切割组成滑块形成的双斜面滑动;各工况下塑性区均连通,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施加支护后,边坡应力应变及塑性区分布有所改善,边坡整体稳定性有所提高。?
2015&Vol. 46&(增刊1):&153-155
(1011 KB)&
基于灾害系统的大坝溃决风险粒度分析
DOI: 10.ki.15.S1.051
在参考大量文献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灾害系统的分析方法,从致灾、孕灾、承灾三方面对坝堤溃决进行风险辨识。该分险分析将大坝作为灾变系统,不仅考虑堤坝本身的质量问题,而且考虑了堤坝周围的环境影响,以及溃坝后可能对下游造成的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等因素。上述分析实现了复杂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分析和建模,从而为深入了解溃坝因素、评估大坝风险奠定了基础。?
2015&Vol. 46&(增刊1):&156-160
(1090 KB)&
浅议无人机系统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
DOI: 10.ki.15.S1.052
无人机系统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探讨无人机系统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前景,在分析无人机系统工作原理、功能和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利行业中防汛、行洪区蓄洪、水行政执法巡查等工作特点,探讨了无人机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应用方法、应用优势等。分析结果认为,无人机系统具有机动灵活、续航时间长、视频影像实时传输和不受地形地貌影响等优势,在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方面,可安全可靠地获取灾区的实时情况,通过无线资料传输系统,使决策人员及时掌握灾区情况,做出科学的救灾决策。无人机系统拥有其它设备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推广应用可极大地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015&Vol. 46&(增刊1):&161-163
华山沟水电站坝体填筑天然风化料碾压试验
杨绍平? 符文熹
DOI: 10.ki.15.S1.053
四川华山沟水电站首部枢纽挡水建筑物为复合土工膜心墙土石坝,坝体填料主要为具天然风化特征的爆破开挖料。在该土石坝大规模生产性填筑之前,确定合理的施工碾压参数尤为重要。为此,以干密度和沉降量为评价指标,在固定机械参数和天然含水率状态下,开展了天然风化开挖料的现场碾压试验。通过对碾压试验成果的分析,探讨了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对压实度的影响,为土石坝大规模生产性填筑提供了施工依据。试验成果也可为同类填料的碾压控制提供参考。?
2015&Vol. 46&(增刊1):&164-166
(1014 KB)&
套井黏土黏粒含量与塑性指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唐家道? 许月萍
DOI: 10.ki.15.S1.054
目前在大坝除险加固中,采用套井防渗技术处理中小土石坝安全隐患应用较多,但施工中缺乏判别黏土质量的有效措施。基于MATLAB的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对浙江省奉化市在建工程的60组套井黏土试验检测数据,依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黏土、黏土及黏性土,分别对三类土质的黏粒含量与塑性指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最优率定,对率定后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套井黏土黏粒含量与塑性指数高度相关,且粉质黏土及黏性土率定的模型相较于黏土的模型有更高的相关性。建议使用黏性土的塑性指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估算其黏粒含量,从而较好解决黏粒含量试验过程繁琐、误差大、费用高的问题。?
2015&Vol. 46&(增刊1):&167-168
基于Excel的地下水流模型参数反演初探
赵珍伟? 黄欢 曹艳芳? 杨月梅? 王淼
DOI: 10.ki.15.S1.055
为探讨Excel软件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以及水文地质参数反演方面的应用,选取规则几何边界研究域,以承压含水层二维稳定流为理想模型,基于无条件稳定隐式差分格式,利用Excel开展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采用Excel规划求解优化工具对抽水量和导水系数进行了反演,最后定量分析了反演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的误差。结果表明:基于Excel模拟得到的水头分布与MODFLOW模拟结果一致;反演得到的抽水量值与实际观测值相对误差最大为0.9995%,导水系数反演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说明Excel在解决地下水流模拟与参数反演问题方面是完全可行的。?
2015&Vol. 46&(增刊1):&169-171
(1763 KB)&
分层水库近坝区的浮力流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黄安阳 邓云 脱友才
DOI: 10.ki.15.S1.056
在运用数学模型对水流流场进行模拟时,仅依靠一维或二维模型还无法兼顾部分模拟区域的真实水力学变化,因此有必要展开流场三维模拟。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OW-3D,建立分层水库近坝区的浮力流三维数值模型,对近坝段水流结构以及水电站下泄水温进行精确模拟。分析了相同水温分层条件下,不同浸没高度、不同流量对下泄水温的影响,同时对比了同一下泄流量不同出流方式的下泄水温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水温分层条件下,流量越大,最大吸入高度越大,取水口可以吸入更接近表层温度较高的水体;在最大吸入高度以上只改变淹没深度,取水口前流场基本不发生变化,对下泄水温影响很小;复杂三维地形可以改变水体的流线,对下泄水温影响很大。?
2015&Vol. 46&(增刊1):&172-175
(1175 KB)&
掺和料对引气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影响研究
杨梦卉 徐长伟
DOI: 10.ki.15.S1.057
为研究混凝土掺入引气剂后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变化以及矿物掺和料对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采用电通量法展开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相同及一定掺量条件下,单掺粉煤灰或矿渣会减小混凝土的电通量;单掺矿渣粉时,混凝土电通量增长速度和累计电通量明显小于单掺粉煤灰的情况;复掺粉煤灰、矿渣粉的混凝土试件比基准混凝土的电通量增长速度和累计电通量明显减小。由此说明,复掺粉煤灰和矿渣粉混凝土试件的抗渗能力优于单掺粉煤灰、矿渣粉的混凝土。?
2015&Vol. 46&(增刊1):&176-178
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参数与低频振荡关系研究
阚伟民 徐广文 肖小清
DOI: 10.ki.15.S1.052
低频振荡是电力系统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共振型低频振荡而言,振荡源和振荡起因是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根据强迫振荡机理,对水电机组及其调速系统的固有频率展开了分析。依据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机组参数,对低频振荡环境下的电网侧电磁功率开展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水电机组不恰当的一次调频参数会加剧电网的低频振荡;合理设置机组的一次调频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机组及电网针对电网侧低频振荡的安全稳定性。?
2015&Vol. 46&(增刊1):&179-182
掺改性PVA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朱正贵? 胡泽清? 孙明伦? 胡洪涛
DOI: 10.ki.15.S1.059
为研究掺改性PVA纤维对中热和低热水泥混凝土的影响,采用溪洛渡水电站的原材料,分别开展室内和现场对比试验,对混凝土拌和物的物理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干燥收缩、自生体积变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掺入PVA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极限拉伸值和劈拉强度,低热水泥混凝土比中热水泥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将PVA纤维和低热水泥结合起来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2015&Vol. 46&(增刊1):&183-185
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以新疆米兰河山口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石妍? 杨华全? 董芸
DOI: 10.ki.15.S1.001
为给米兰河山口水利枢纽工程后续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对该工程所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展开了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天山水泥混凝土的用水量比青松水泥混凝土高约5 kg/m?3,抗压强度高1.9~3.8 MPa;人工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比天然骨料混凝土高12 kg/m?3,抗压强度高14.6 MPa;人工骨料混凝土的抗冲耐磨强度高,磨损率低;各试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均良好。因此,建议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磨细矿渣粉,并尽量使用人工骨料,当仅有天然骨料料源时,可适量掺入硅粉,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效果。?
2015&Vol. 46&(增刊1):&186-188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应用
DOI: 10.ki.15.S1.061
为探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展开了3种水胶比和5种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均较好,坍落度都在160 mm以上,满足混凝土泵送的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增长,养护90 d后,粉煤灰颗粒表面已附着一层水化产物,且在混凝土的孔隙中仍能发现片状的Ca(OH)?2,不会造成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缺钙&的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现,水胶比为0.40,粉煤灰掺量为70%时的混凝土仍满足C25的要求,其抗渗等级不低于W8,抗冻等级不低于F200。?
2015&Vol. 46&(增刊1):&189-192
(1190 KB)&
蛭石-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
和丽钢 何怡 韩炜? 景锋
DOI: 10.ki.15.S1.06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采用球磨法对蛭石进行快速有机插层;再运用熔融挤出法制备出蛭石-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TEM对该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证明蛭石以纳米片层分散在尼龙基体中,使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缺口冲击强度均有了相应的提高,而且当蛭石添加量为1%时,纳米复合材料显现出了增强增韧效应。?
2015&Vol. 46&(增刊1):&193-195
(1077 KB)&
新疆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以头屯河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为例
DOI: 10.ki.15.S1.063
信息化建设是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疆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为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头屯河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为例,对目前信息化技术在电子政务、防讯抗旱、水文系统、水土保持监测、水资源调度等领域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疆中小河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2015&Vol. 46&(增刊1):&196-198
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后留置人口现状研究
逄智堂 李彦强 张鑫 李波
DOI: 10.ki.15.S1.064
库区留置人口问题的妥善解决事关库区长期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从留置人口的概念着手,确定了研究对象及其分布情况,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总结了留置人口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现状从生产、生活两方面分别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综合确定了各类原因产生的留置人口数量,并提出了初步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留置人口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5&Vol. 46&(增刊1):&199-203
(1171 KB)&
金沙水电站水土保持设计新思路探讨
祖安君? 薛鹏
DOI: 10.ki.15.S1.065
金沙水电站位于攀枝花市中心城区,电站建设期间,城市设施可能制约工程建设,工程完工后,大量硬化地表及工程创伤,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及景观效果。工程前后,采取了不拘于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提出了注重坝肩绿化设计、打造沿江景观带、保护城市稀缺的水土资源、工程建设与地方需求相统一的设计新思路。其设计思想及措施可为金沙江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提供参考。?
2015&Vol. 46&(增刊1):&204-205
版权所有 & 2015 《人民长江》编辑部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828682& &传真:(027) &&&Email:.cn
本系统由设计开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大转输时的校核流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