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习得得生命和死亡的概念

带孩子对话先人_新浪新闻
  原标题:带孩子对话先人  趁着清明扫墓之机,家长可告诉孩子生命的真谛。广州日报记者 何波摄。
  文\广州日报记者童丹
  不能带孩子去扫墓、孩子是无法理解也无法直面死亡的……过清明节对小朋友而言真的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话题吗?其实,可以趁着清明节告诉孩子感念逝去的先人、讲述关于生命的真谛。
  孩子祭拜先人直面死亡会产生心理不适?
  清明节拜山扫墓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习俗,但在民间有一个说法,认为带孩子去扫墓有忌讳,特别是未满3岁的孩子不宜去扫墓。从科学角度来说,扫墓祭拜时的环境不是特别好,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带到有些污染的地方容易使得孩子生病。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带着孩子祭拜先人或者说把孩子带到陵园、墓地这种特殊环境下很难解释关于死亡的话题。
  读者孟女士的丈夫因为一次意外去世,孟女士一直无法向4岁的孩子解释清楚关于爸爸死亡这个问题,孟女士在这个清明节再一次选择了独自去祭拜丈夫。“我不知道怎么向孩子说明白,也很担心告诉孩子真相以后孩子会无法接受,担心孩子会产生心理问题。”
  其实,清明节是一个解释生命话题不错的时机,不仅可以讲述关于清明节的由来以及风俗,也可以告诉孩子生老病死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面对死亡话题 家长应坦然回答
  什么是死了?死了以后还能再回来吗……一般3岁左右的小朋友会谈及到死亡话题,而五六岁的小朋友会对死亡话题产生更浓的兴趣。
  此时的小朋友需要大人的正确引导,如果家里的大人忌讳谈论这个话题,或者对这个话题很敏感,那么小朋友可能容易对于死亡产生错误的认知,更严重的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等负面情绪。
  教育学家普遍认为,面对死亡话题家长应该坦然回答,而不应该避而不谈。但3岁左右的幼儿并没有关于死亡的明确概念,如果此时的幼儿问及死亡问题,可以用一些幼儿经历过的如玩具损坏、花草枯萎等比喻的方法进行解释。
  对于略大一点的小朋友,进行生命教育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孩子应该了解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也是不可逆转的,死亡意味着永久的离别,也可以带着孩子郑重地向逝去的亲人告别,甚至可以讲述人死亡的原因。
  关于死亡的谎言会引发孩子的错误认知
  死了就是睡着了、死亡就没有痛苦了……这是在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死亡话题编织的“童话”。为了“保护”孩子,家长可能会用一些谎言来欺骗孩子,在谈论死亡话题时家长会说逝去的亲人只是睡着了,或者编一个听起来很美的故事。但这些可能会导致孩子错误认知,也不会认为生命是值得珍惜的。
  其实对于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不一定非要带孩子去墓地才能达成,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可以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对于小孩子,用故事进行生命教育会有更好的效果。
  他山之石:美国开设死亡课程
  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也经常开展死亡教育和挫折教育。据首都师范大学张鸿燕老师的文章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起,死亡教育逐渐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具有科学完整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开设了正式的死亡教育课程。这些教育课程有助于使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死亡的知识,领会死亡教育的精髓,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死亡,内化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中小学将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健康教育、社会研究、文学等课程中。
  1968年美国的一位学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日本、英国等国家竭力倡导生命教育,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有资料显示,日本是青少年自杀率居高的国家和地区,日本针对这一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标。
近三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到缓慢恢复的脆弱期,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是“主要责任在于日方”。但是中国普通民众对日本的厌恶感15%却低于日本人对中国的厌恶83%。原因何在?
本来可以延续一年的一线城市的房地产的涨势,在恐惧和调控中只用了差不多一个季度就基本接近尾声。
城市里有许多房子住了“群租”客,那么不远的将来,会不会几户人家合买一套郊区的房子摆放骨灰盒呢?会不会有“精明”的商人开发出15平方米不带厨房、卫生间的小户型呢?
有三个事实你可能无论如何都想不到:1,美国而不是沙特,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2,美国经济并不多么依赖进口石油,更不依赖中东石油;3,美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信息加载中...
桐桐妈育儿手记
与孩子一起面对&死亡恐惧&
&&& 按:本文系应《孩子》编辑戴老师邀稿而成,成文于2011年2月2,发表于2011年第5期。此为编辑过的稿件,原稿竟然找不到啦,hoho,谢谢戴老师的编辑劳动!
&妈妈,我会不会死啊?&晚上给女儿盖好被子,关完灯后,6岁的女儿突然这么悠悠地问我。在黑暗中听女儿这么一问,我吓了一跳。
仔细想想,最近我从女儿口中听到&死&这个字已经好几次了。
前几天,女儿泡脚的时候,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女儿好像很随意地问:&人能活到多少岁啊?&&100岁。&我笑着回答说。&那100岁后呢?是不是100岁后就会死啊?妈妈,我不想死。&女儿突然认真了起来。
另外一次,我跟女儿开玩笑时说:&妈妈老了后就行动不便,头发会变白,牙齿也没有了,到时就要你来照顾我了。&&老了是不是就会死掉啊?妈妈,我不想你死。&女儿焦急地说着,差点眼泪都掉下来了。
女儿平时好好的,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没受过什么惊吓,怎么最近突然总是问死不死的问题了呢?
桐妈解析:
1、对未知事物产生的自然恐惧
2、原有的思维定势被打破带来的焦虑
3、担心事情发生到自己和亲人身上
&&&&发布于日 07:20 |
阅读数(10271)
此文已被博客管理员""推荐到博客首页今日热文,奖励30分
上一篇:下一篇:
期待唱唱妈的分享:)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购买链接
《从“零”开始做父母》购买地址
《爱出一个好宝贝》购买地址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1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2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3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4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5
中医科普讲座/节目
中医学习视频
中医博客/网站
生活休闲类博客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2303
评论数量:29200
访问数量:据媒体报道:1 月 24 日,江苏省丹阳市一 3 岁幼儿,在当地卫生院输液过程中发生不适,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初步判断死因是过敏性休克。据当地卫计委通报,孩子是 24 日下午 4 时 08 分到界牌镇卫生院儿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支气管炎」。给患儿进行头孢唑肟皮试阴性后,4 时 50 分予以头孢唑肟静脉输液治疗。输液半小时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嘴唇紫绀情况,护士立即汇报值班医生组织抢救。下午 6 时 25 分,患儿抢救无效死亡。这样突如其来的死亡,令家人难以接受。为什么输液居然出现了休克?造成孩子死亡的过敏性休克又是什么?下面丁香妈妈就跟大家说说这个事情,希望大家能重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悲剧。皮试阴性,还过敏了?很多人都知道,输青霉素之前必须做皮试,就是担心会过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规定:注射或(部分)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前须做皮试,如皮试阳性者禁用,更换批号时应重新做皮试。然而,皮试只能诊断出 5% 的过敏者 [2],所以皮试阴性者并不能说就不过敏。即使抗生素皮试阴性,亦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甚至是过敏性休克。什么是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只发生于对某种东西过敏的人身上,发生比较快 [1],多在用药短时间内发生,比如青霉素过敏者,约一半在用药 5 分钟内就出现过敏,症状包括:(1)皮肤出现不正常的发红,并常会伴有出汗、身上出现红斑、短时间内出现凸起的大片皮疹等,有些人嘴巴、眼皮会发生水肿,手足等处的皮肤出现瘙痒;(2)声音突然变得嘶哑、不能发出声音,很可能是过敏导致咽喉部发生了水肿,这种喉头水肿会导致窒息,致人死亡;(3)突发咳嗽、喘鸣、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4)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在刚出现过敏反应时,腹痛尤其多见;(5)烦躁、哭闹不安、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有些过敏的人,可能过敏反应一出现,就是休克的表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冷汗直冒、皮肤青紫,尤其是口唇和指甲青紫、神智淡漠等。大多数的过敏反应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所以在用药时,尤其是静脉输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发现上面说的这些表现,一定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哪些药可能导致过敏姓休克?有很多药物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最常见的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青霉素及各种如「阿莫西林」等以「**西林」来命名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各种如「头孢曲松」等以「头孢**」来命名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种如「亚胺培南」等以「**培南」来命名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比起口服药,注射剂型更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中的舒他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钠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的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常用的止痛药、退烧药等,以阿司匹林等为代表,也包括小儿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中药注射液不要觉得中药无毒。中成药注射液如鱼腥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莪术油注射液等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也是屡见不鲜。发生过敏,一定会死人吗?过敏不一定会发生过敏性休克,而过敏性休克也不是一定致人死亡。一般来说,症状出现越早、病情进展越快,往往说明病情越重,死亡风险也越高。抢救的成败,取决于是否能及时发现,是否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越及时越好,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上面说的过敏反应,哪怕只是皮肤发红这种不太严重的过敏,也要及时求助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不过,就是及时抢救,也可能会出现像新闻当中这样,尽全力抢救也没有抢救回来的情况。由于皮试结果不能完全相信,所以在欧美等国家,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但却不提皮试之事,因为他们认为:阴性易致医生的疏忽,假阳性(不过敏的人皮试也可能出现阳性)则干扰了药物选择 [3]。他们就不怕发生过敏吗?还是因为他们的药物更安全?非也,他们靠的是医生的培训和患者的健康宣教,并给有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人群配备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装置 [4]。一旦发生意外,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给自己注射抢救用的肾上腺素药物 [5]。但是,我国目前没有上面说的这种装置,除了皮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过敏呢?怎么预防严重的过敏反应?就诊时主动告诉医生过敏史:比如严重过敏反应发作史、食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严重哮喘、蜂毒过敏史,以及现在在服用的药物等。尽量口服药物:因为注射剂更容易发生过敏性休克,所以对于轻、中度感染者(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尽量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 [6]。如病情需要输液或者打肌肉针时,医生要告知病人可能会发生的过敏反应什么样,以便于病人观察。尽量避免空腹做皮试和注射用药。注意观察:虽然过敏反应大部分出现在用药过程中,但也有些人会在用药后出现过敏。所以打完针、输完液不要急着离开医院,至少应停留观察 30 分钟,如果发生可疑的过敏反应,要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希望这件意外能够给广大家长和医生提个醒,谨慎使用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尤其是注射液。不要因为皮试阴性就掉以轻心,也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意外,及时抢救。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桂源,《病理生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外应用青霉素为何不皮试?( 昡鐡重劍 临床用药)
Michelle Halbrich, Douglas P. Mack, Stuart Carr, et al. CSACI position statement: epinephrine auto-injectors and children < 15 kg.Allergy, Asthma & Clinical Immunology (.
Sandra Vale, Jill Smith, Maria Said, et al. ASCIA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anaphylaxis in schools,pre-schools and childcare: 2015 update.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51 (–954.
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卫办医发〔2015〕43号:http://www./yzygj/s/c18eed9f6f9d592b43db42.shtml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