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马术运动员?本人想催眠控制高中男运动员毕业后成为马术运动员,我女的,有什么要求嘛?我该怎么办?是不是还要去

新华社记者专访中国马术运动员华天
来源: 作者:王子江 
  /v/vod.html?vid=382551 华天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以下为专访实录: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艾利克斯,你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奥运访谈间。你是几天前抵达里约的,你感觉如何?在奥运村过得怎么样?
马术运动员华天:很高兴能在这里接受采访,能够到里约来我很兴奋,我已经在里约待了三天了。老实说,来里约之前我不太看好这边的情况,一些工程仍没有完工,在奥运会即将开幕的时候,施工建设仍在继续,但我必须说,到目前为止,我遇到的一切都很顺利。从我的亲身经历看,奥运村很棒,我住的公寓很不错,我和中国射箭队的教练同住一所公寓。马术比赛的场地非常棒,从住处到场地交通方便,所以对我而言,一切都很好。最重要的是,我的坐骑“堂·热内卢”来里约一路顺利,它情绪不错,也适应了设在蒂奥多罗体育中心的马术场地。场地设施对赛马来说非常友好,这让我松了一口气。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看来你第二次出征奥运会目前一切都很顺利。八年前你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只有18岁,还是个孩子。那么八年过去了,你觉得这期间自己经历了哪些变化吗?
马术运动员华天:八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直到今天,我觉得自己好像还是18岁而不是26岁。但是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在2008年,正如你说的,我还是个孩子,一切事务都是我的父母在打理。训练和比赛的事情都由教练做主。那个时候,我只要专注于骑术就可以了,除此之外的事情不用我操心。在过去的八年里,我逐渐接手,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还是有很多人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比方说我的父母、我的女朋友萨拉和我在英国和里约这里的团队。但是现在是我和我的女朋友来做决定,承担责任。所以,如果我们干得好会很有成就感。但从过去八年的经历来看,如果我搞砸了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我记得你曾几次告诉我,八年前在香港参加奥运马术比赛时,当你进入场地代表中国参赛时心潮澎湃,那么这次你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吗?
马术运动员华天:我想我的心境会有很大不同,当时是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也是在祖国参加奥运会,那段经历非比寻常。我觉得不会再有当时的那种感受。但是此次奥运会,我的心情同样激动,不过原因不同。2008年奥运会在我看来就像是个童话,尽管这个童话并没有如我预期的那样结束。在过去的八年里,我自己和我的团队非常努力,洒血洒汗洒泪以能重回奥运赛场。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上次参加奥运会像是个童话,而此次参赛则是完全基于我们的努力和全身心的投入。这点非常重要,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此番重回奥运赛场是个巨大的成就。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你是中国代表团唯一的马术选手,这对于你个人和中国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马术运动员华天:我并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对我而言,来到里约,我关注的焦点是我个人的表现、我的坐骑和我们之间的合作,以及以最佳的状态参加比赛。另一方面,我觉得我有责任促进马术这一我钟情的运动在中国的推广。马术在中国仍然是个崭新的运动项目,我在努力地让更多的中国民众了解马术。同时,我希望能让五星红旗飘扬在马术赛场上,尽管这一运动是西方的传统项目。虽然我没有多想,但我确实觉得自己有责任这么做。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那么你对此届奥运会有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呢?前二十名、前十名、前八名还是拿奖牌?
   马术运动员华天:此番参赛,我将与坐骑“堂·热内卢”合作,它还比较年轻。本来我的首选坐骑是“派大星”。
它已经17岁了,年龄很大了,无法承担此次参赛沉重的训练压力,非常可惜。“堂·热内卢”要年轻得多,只有9岁,极富天分,可能是我遇到的最有天分的马,但是它非常年轻,是里约奥运会参赛马匹中最年轻的,也是经验最少的。如果发挥正常,“堂·热内卢”将很有竞争力,但是在远道奔波、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它能否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达成期望,目前还不好说。对于它的表现我们将拭目以待。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你的偶像是马克·托德。他曾参加了八届奥运会。你今年26岁,已经参加了两届奥运会,那么你觉得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能参加多少届奥运会呢?
马术运动员华天:我觉得这是个有趣的问题。马克是马术运动的泰斗,他斩获众多荣誉,是每个骑手的榜样。他两次获得个人赛冠军,还获得团体冠军,长期参与最高水准的比赛,状态一直很好很稳定。他在各类赛事中完美诠释了骑术,是骑手们努力的目标。所以在任何一个骑手心目中,他都是一个英雄。我觉得你问的问题很有意思。作为奥运马术史上最年轻的选手,我当时只有18岁,这也意味着我有机会参加很多届奥运会。现在,我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奥运会。我有非常棒的坐骑,还有一支非常棒的团队,他们给予了巨大的帮助。所以目前,我别无所求。当你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时,你会希望一直追求这个梦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遥远的未来,我也许会有新的追求。不过这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现在很难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是希望这个梦想能一直持续下去。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还有四天你就将与“堂·热内卢”站在马术赛场上,能给我们介绍下你目前的训练情况以及在奥运村的生活吗?
马术运动员华天:是这样的,来到里约以后,我们都比较放松。启程之前我们非常忙碌,包括运送马匹,压力山大,心情也比较焦虑。但一旦抵达里约,周围都是优秀的骑手,入住奥运村,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时候需要调整好自己,聚焦比赛。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就拿今天来说。你是几点起床的?几点吃早餐的?几点去的训练场地?
马术运动员华天:比方说今天早上我是八点起床的,之后洗了个澡,吃早餐,然后来到这里接受你们的采访,这之后,我要返回奥运村吃午餐,然后乘坐班车去马术场地,今天下午与“堂”进行障碍赛训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抵达里约后,不要过度兴奋、失去冷静或是过度训练马匹,在这个阶段,马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做,不要做出过多的改变,只要确保赛马健康、心情愉快、放松、适应新环境就可以了。人们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做得过了。所以,必须把握好平衡。不要过度训练,也不要练得太少。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对你来说比赛项目中最刺激的是越野赛,很少有人能了解到其实你无法对越野赛进行训练,那你怎么进行赛前准备?
马术运动员华天:是的,越野赛绝对是整个比赛中最刺激的一环,为期三天的马术比赛分为三个阶段,而越野赛就是其中的一个阶段。首先要快跑10分钟,穿过比赛场地,越过固形障碍物,这需要耐力,整个过程有危险,需要骑手和赛马都要有勇气,最重要的是,它考验骑手和马的合作能力。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骑手在这个环节也可能会犯错,但对于观众来说,这个环节非常令人兴奋。越野赛有30-35道障碍,马匹在参赛前无法见到这些障碍物,它们第一次见到这些障碍物就是在越野赛开始之时,所以马不仅要能越过这些障碍,还要看得到这些障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然后顺利通过。这要求马匹在脑力和体力上都要充分投入。至于骑手,在比赛前要尽量多地查看比赛路线,对于我而言,我会查看路线3-4次。我要非常熟悉赛场,知道每个障碍物都放置在哪里、行进的路线、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以说,越野赛考验骑手和赛马之间的合作,有趣又刺激。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有不少报道质疑里约奥运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你有在奥运村碰到过问题吗?奥运场馆,交通或者其他方面?
   马术运动员华天:
在奥运会开幕之前,这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奥运村的准备工作,设施设备是否完善等。基于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我觉得准备工作非常到位。我下飞机后大约花了一个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到在奥运村的公寓,安保措施严密。截止目前,马术赛场设施完善,我与中国射箭队的教练同住的公寓也很好,当然,你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满意,但是你不能要求奥运村有着五星级酒店的水平,这是奥运会比赛,在有些事情上需要作出妥协和牺牲,但到目前为止,我只做了很少的妥协。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你和中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相处得如何?他们中可能没有多少人可以用英语和你交流。
马术运动员华天:我觉得我的中文还不完美,但我的中文水平一直在提高。我可以用中文和大家交流,可以开开玩笑,我能知道大家在做什么,也能简单说明自己在做什么。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所以当你的室友、中国射箭队的教练对你说想自拍张合影……
   马术运动员华天:啊,是的,我见了其他的中国运动员,还有射箭队的总领队。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听你母亲说你的弟弟和女友也会来巴西为你助阵?
马术运动员华天:是的,我在这里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Amy是饲养员、负责照顾“堂”关注它的任何需求,还有兽医,负责“堂”的健康状况,监测“堂”的身体状况,保证在整个赛期,“堂”百分之百健康。还有两位训练师,一位负责盛装舞步项目,另一位负责设障训练,他们非常棒,近期给予了我大量的帮助。他们是Peter和Corin。还有体能师,不是我的体能师,而是为了提高马身体素质的体能师,他们确保“堂”在旅途中和比赛中保持体能。我的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姑妈和姨妈、我的女友以及马匹的主人都回来。“堂”的主人—Pip和Pam,还有“派大星”的主人—曲烨,尽管“派大星”不是首选,但曲烨也会来看我们的比赛。我们有一支庞大的团队。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这里的气候比较炎热,与英国有所不同。
马术运动员华天:是的,这里很温暖,比起英国也更干燥。就气温而言,我觉得情况还不错。你看,中午天气很热,有些日子气温也明显高得多,但我觉得很幸运的是在冬天举行比赛,所以天气没有热到令人难以忍受,而是与英国夏天的气温想当,但英国总是下雨,这里不下雨。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里约有着世界最美丽的海滩和海岸线,你有时间去逛逛科帕卡巴纳海滩吗?
马术运动员华天:我们还没去,但一定会去逛逛的,像科帕卡巴纳海滩,还有其他一些旅游景点,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我们昨天本想去逛逛,但是有事情耽搁了,所以决定改天再去。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这是你第一次来巴西?
马术运动员华天:是的,这是我第一次来南美洲,我只来过美洲一次,所以这次来到在英国西面如此遥远的地方,我特别开心。奥运村和比赛场馆的志愿者非常友好热情,他们组织地也很好,我知道许多运动员、包括一些中国运动员,有些不愉快的经历,有的是和组织工作有关,有的是和设备设施有关,但是我觉得,比赛还没开始,问题一直都会有。对于我而言,既然来到奥运会,就意味着要面临比平时更多的情况,应该成为奥运会的一部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我想你和其他马术运动员都互相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欧洲参加比赛,你和他们在奥运村有交流吗?
   马术运动员华天: 有的,我和澳大利亚队有联系,我还非常了解英国队,还有来自津巴布韦参加个人项目比赛的选手Camilla
Kruger,我们分享信息和资源,所以我们很幸运能投身马术这项运动,我们都想获胜,都会竭尽所能去赢得比赛,但同时我们对对手都很友好,从未有过闹僵的局面,我们都投身于马术这一运动。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你会给未来的中国马术运动员哪些建议呢?
   马术运动员华天:
中国的骑手很有天赋。与我一起参加亚运会的三名队友极富才华,很有潜力,可以参加水平很高的比赛。我觉得问题主要在于地理位置和检疫。中国离马术运动的中心--英国和欧洲大陆--很远,而且空运赛马方面也有很多限制,所以同时参加多场比赛时很困难的,比方说一面是中国国内比赛,一面是欧洲的比赛或者奥运会。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有些人可能会不同意,那就是我的首要任务和梦想就是让中国国旗在奥运会和马术世界杯的比赛中升起。这意味着百分之百的集中注意力,百分之百的投入,在英国或欧洲参加顶级水平的比赛。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所以你也观看别的比赛,比方说博尔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跳水?
马术运动员华天:当然,我都等不及了。我的证件只允许我进入马术场地。我记得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想办法“溜进”了鸟巢,因为志愿者认出了我,就让我进去了,当然,我知道其实不应该让我进去的。站在运动员观看区域,我见证了博尔特拿金牌和牙买加队勇夺四乘一接力赛的桂冠。那是我参加北京奥运会期间很放松的一刻,那晚是我待在北京的最后一夜,那种体验真是太棒啦。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你说过你在上中文课,每周一次,那么你中文水平现在怎么样?
马术运动员华天:还可以。但是别让我说太多,我还是说得不够好,很囧。但我的中文水平在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提高。我计划在奥运会后继续学习中文。我打算今年冬天、在欧洲赛季结束以后在中国多呆一段时间。
我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抽时间提高中文水平。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在之前接受安检的时候,我发现你几乎听懂了我所说的所有的话。
   马术运动员华天:其实我的中文是很好的,直到面前出现摄像机为止。(在镜头前,)我觉得有压力,然后一瞬间压力又没了。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那么你能对着镜头用中文说几句话吗?
   马术运动员华天:(此部分为中文)大家好,我是华天。6号到9号是我的马术比赛,在里约奥运会…..我说的怎么样?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说得太好啦!非常感谢!
   马术运动员华天:不客气,王子江。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谢谢!祝好运!
对《新华社记者专访中国马术运动员华天》表态
对《新华社记者专访中国马术运动员华天》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我在马术赛场当“红人”_抓站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我在马术赛场当“红人”
  本报里约热内卢8月9日电(特派记者刘小龙)8月8日,记者前往里约的奥林匹克马术中心,观看中国马术运动员华天的比赛。华天是唯一出现在马术赛场上的中国人,说明马术依然是中国的弱势项目。在偌大的新闻工作间,记者没有发现任何一位国内同行。不过,记者在这里却并没有感到孤立,反而体验了一把当“红人”的感觉,因为从进门到出门,我一共被热情地“搭讪”了四次,每次对方都能准确地认出我是中国人,而没有错判成日本人或韩国人。
  第一次是刚刚推开新闻工作间的大门,迎面走过来一位穿黄色制服的男性志愿者,彼此打了个招呼后,我准备往里走,这位志愿者突然又问了句“China?”,我回答是,结果对方送了我一个大大的笑脸,另外还加了句“Great!”
  第二次是在前往场地越野赛场的途中,两位正在一棵大树下躲太阳的观众在我走过去之后,猜测我是不是从中国来的,我听到后回头跟他们微笑致意,并告诉他们我确实是从中国来的。两个人显得很开心,并问我马术比赛中有中国运动员来参赛吗?我回答说有一名叫华天的中国骑手,他是我们的骄傲。然后对方送给我一句“好运”。
  接下来,正当我等待即将出场的华天时,一位50岁左右、皮肤黝黑的工作人员走上来,同样问我是不是中国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人拿出手机让我帮忙拍个照片,镜头的背景正好是华天和爱马跨越障碍的瞬间。于是我趁机告诉他,这是一个中国骑手。对方一开始显得有些难以置信,可能他也认为这个赛场上只有欧美运动员。不过随后他用并不流利的英语说,很高兴能和一位中国运动员合影。
  最后一次是离开的时候,出口的一位大叔志愿者突然就冲我来了句“你好”,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竟然回了人家一句“Hello”。对方还一脸纳闷,以为自己认错我的国籍了。于是我赶紧补充说,“下午好。”本来还想跟大叔聊两句,结果他只会说你好和欢迎两句汉语,这也还是他为了工作特意学的。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术运动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