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采用静脉注射的危害效果怎么样

每日在线答疑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有人做过自体血清填充吗?效果怎么样_百度知道您现在的位置是: &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关键词】& 脑卒
  脑卒中是目前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为其重要特点。急性脑卒中约60%以上的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瘫痪,临床多采用脱水、降颅压、扩血管、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物多以静脉输液为主,且输液量较大,时间长,加上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及烦躁等症状,不能很好地配合,输液渗漏在所难免。为此,有效、简便的预防和对策在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我科在预防和处理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渗漏方面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月我科住院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男女性别不限,年龄52~83岁。其中一侧偏瘫者68例,占85%,双侧肢体偏瘫者12例,占15%(含复发)。输液药物及输液量基本相同,观察时间10天,输液部位为上下肢浅静脉。&&&   1.2 输液渗漏判断标准 溶液不滴,回血减少或消失,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和疼痛 [1] 。&&&   1.3 结果 80例观察对象中46例发生静脉输液渗漏,占57.5%。其中一侧偏瘫者36例,双侧肢体偏瘫者10例。可见脑卒中偏瘫患者浅静脉输液渗漏问题相当常见,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一侧偏瘫患者常采用健侧输液,而在输液过程中,常因患者烦躁或活动等原因不能很好地配合,易造成渗漏;有些患者或家属主观因素希望患侧输液,而患侧肢体因瘫痪肌肉活动减少或停止,肌肉对静脉失去挤压作用,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2];随之,大量静脉血液淤滞于瘫痪肢体,代谢产物堆积(co 2 、h + 、肌酐等)和组胺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加重肢体水肿的发生 [3] ,液体极易渗漏。(2)瘫痪肢体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液体渗漏后不易消退。甘露醇及有些抗生素等高渗溶液极易造成静脉炎,静脉炎发生后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液体渗透入组织,容易发生组织坏死。&&&&   3 预防和护理对策&&&&   3.1 及时发现输液渗漏 急性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神志不清或烦躁,这就要求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随时注意液体滴速及局部水肿的情况。同时,应加强看护,并向家属及陪护人员宣教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点滴是否顺畅,局部皮肤有无发红、疼痛、肿胀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如果肢体躁动较明显,可加用约束带妥善固定肢体,以保证输液通畅,防止渗漏。&&&   3.2 输液静脉选择 一般对健侧肢体有计划地选择静脉输液。因为健侧肢体肌肉活动正常,通过肌肉的挤压使静脉回流速度加快,减少co 2 、h + 及组胺等堆积,从而减少渗漏现象。据统计,瘫痪肢体输液静脉炎发生率较正常肢体输液高3~4倍 [4] 。&&&   3.3 深静脉置管 急性脑卒中患者因住院周期长,常需要长期输液。尤其是甘露醇等高渗脱水剂对周围浅静脉损伤较大。故适当选择深静脉置管严防输液渗漏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如:股静脉、颈内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留置(如picc)等。这样不仅可降低高渗液体对血管的刺激,同时能有效地加快药物的疗效,从而保护了浅静脉,减少输液渗漏而防止局部组织坏死。&&&   3.4 功能锻炼 急性脑卒中患者无论健侧或偏瘫侧肢体输液,其主观活动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鼓励患者对健侧或患侧的主动运动,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同时减少渗漏的发生,即使已发生的也可加快消退。如患肢不能活动,则可通过健侧肢体或陪护人员做被动功能锻炼,以利于血液循环。
  3.5 适当的物理治疗 针对偏瘫患者可采用偏瘫仪治疗,辅助肌肉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液体渗漏的部位加速消退。采用光量子可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循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渗漏状况。热疗改善血液循环,加快静脉回流,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局部抗炎能力 [5]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的局部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 [6] ,常用于20%甘露醇等药物渗漏的早期。&&&   3.6 中药疗法 一旦输液渗漏已发生,肢体局部肿胀除上述方法外,也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并采用硫酸镁湿敷以帮助其吸收,或用三七膏、三黄软膏等外敷起消炎去肿、活血化瘀之功效。&&&&   4 小结&&&&   输液渗漏在临床护理中时常发生,但容易被忽视,总是等到无法选择静脉输液或刺激性药物渗透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后才被引起重视。因此,提早做好液体渗漏的防范工作,有利于有效的静脉保护,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秦燕.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观察.中华护理杂志,):507.&&&   2 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   3 汪屏风,江寅.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中华护理杂志,):372-373.&&&   4 邢月文,钱伯敏.输液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和预防.实用护理杂志,):8.&&&   5 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实用护理杂志,):62-63.&&&   6 周茹玲,韩卫红.小儿静脉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的防治.实用护理杂志,):35.&&&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310006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脉注射美白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