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蓝metal自带软件浏览器加载完都是白的,什么东西都不显示

请登陆后使用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吧友自助信息发布区,请自行甄别
查看: 2104|回复: 6
吧友们速来救命!新买的魅蓝METAL白色边框有好多黑条子?
就是白条的边框和屏幕之间应该是白条嘛!有好多地方都黑了,应该是脏了,我又擦不掉,好烦,新买的啊!!?
来个图帮你分析下
退换货处理
未过15天可以换货,过了15天免费换屏幕
摔了重新买
Powered by魅族昨天发布了魅蓝Metal,第一次使用铝合金材质作为机身确有几分惊艳。
魅蓝Metal除了坚持魅族自从PRO 5以来的设计风格之外,正面像极了ZUK Z1。然而不论如何,魅族就是魅族,在切边接缝,背板和边缘的弧度,都与魅蓝note 2以及MX5一脉相承。
初上手时很容易误以为魅蓝Metal的后盖是塑料,然而这只是铝合金表面喷漆带来的错觉,高亮的切边会告诉你真相。然而这样也好,表面喷漆让金属机身摸上去不那么冰冷,略带哑光的质地也可以增加一点温度。
魅蓝Metal使用Helio X10处理器,安兔兔跑分可以达到四万多,2GB运行内存现在看来其实并不亮眼,毕竟已经到了开机内存就占到1.5GB的年代,可用内存再怎么清理加速也只有不到500MB。对于Android手机而言,内存对我来说与电量一样能引起焦虑,这几乎成为魅蓝Metal的唯一值得挑剔的部分。
然而尽管可用内存让人揪心,不过依旧要承认魅蓝Metal是我用过最顺畅的魅族手机,魅蓝Metal是魅族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出厂预装Flyme 5的手机,整部手机的对于触控的响应迅速,达到了此前产品所没有的程度。
前后使用500W像素/1300W像素摄像头,主摄像头支持相位对焦这一点,在千元机配备的相机中算是不错的一个加分。魅蓝Metal的对焦速度快只能构成一半的体验,我用了两天,发现很难拍出完全不抖的照片,有时在手机上看以为可以了,放到电脑上100%铺开时才发现抖了。(以下为样张,经过压缩)
千元级别的手机上配备指纹识别的做法并不算普遍,更何况魅族这几代产品一直在改良mBack按键手感和工艺,终于在2.5D外屏玻璃上有了较为高档的成品效果,非常不容易。
手指放在Metal的mBack键上时应该是拿到它之后感觉最高档的时刻,这与金属背板构成了魅蓝Metal特有的质感,这种质感,恰是ZUK等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
说个看似不搭边的方面,魅蓝Metal的音乐表现干净清淡,我使用苹果的EarPod和FLAC格式的小王子原声碟进行测试(胡乱听了听),很多千元机的底噪和电流声魅蓝Metal都没有。Metal的听音体验自然优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对音乐的日常需求。
续航和发热。我并没有找到哪里有发布会上所宣称的那个展示电量消耗的曲线。魅蓝Metal内置3140mAh电池,从50%的电掉到20%用了五个多小时,预估魅蓝Metal的续航能力可以应付一整天的重度使用,而只要不开启高性能模式,魅蓝Metal的发热几乎没有。
总结:魅族的子品牌魅蓝一路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如果600元-1300元的价位能住得进如此之多的新品的话,证明一部一千元价位的产品也已经做得像模像样了,而这在一两年前产品做到这个地步基本没可能。
魅蓝Metal并非没有缺点,一些小细节,比如信号,以及相机的快速启动速度等等细节,仍待打磨。不过经过一年多跌跌撞撞的尝试,魅蓝Metal是魅族对今年双十一最好的献礼。
昨天魅族正式发布了1099元的金属新机魅蓝metal,魅族表示魅蓝metal机身后壳采用了全新金属压铸+CNC工艺所打造的Crystal Metal定制铝材。而从各大媒体上手图来看,后壳的金属的确一体性做得非常好。只是大家不禁疑问,魅族是如何隐藏掉天线的?
原来是魅蓝metal的背壳采用塑料和金属两种材质注塑在一起的,顶部和背部是采用塑料。然后统一整个背部做了金属喷漆,遮住了两种材质,保证整个背部是一体的感觉。
从网上部分被划开漆的照片可以看到,塑料和金属材质明显不同,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出现类似白带的存在,一体化后果较好。有网友提到MX5后盖工艺方案的时候,就是提过该方案,冲压然后整体喷涂,不过最后魅族觉得没有金属手感所以否决了。
看来用在魅蓝metal这个千元出头的机型还是合适的,成本也较低。不过后果就是,被不少人说金属看起来像塑料,摸起来也少了点金属机的质感。
总感觉今天的标题有哪里不对
但又 说不出来
支持我们 点下广告
文章出自微信公众号
欢迎来到科技美学,那岩每晚发送一分钟语音或图文。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科技美学微信公众号最新文章
精品号随机推荐
最值得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零钱聚乐购是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能满足个性、年轻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游途旅行,旅行技术专家
鼎盛PC28娱乐,关注即送18红包。
弹浮生百态,煮红尘万丈.
提倡国人品质生活,选择有机生态的生活方式,健康,养生,休闲,品味,修炼自己,温暖他人!
野史君一一道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历史,让你发现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
每日新鲜美女推送,分享优雅女神高清图片
搜罗更多劲爆事件,娱乐花边新闻,最受关注的图片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八卦娱乐头条!!!
冷笑话精选微信号
想了解有关科技、趣味、创意和新奇的产品吗,想寻找创意小礼品和新鲜玩意吗?
微信公众平台导航&的最新主题
& && && && && && && && && && && && && && && &魅蓝metal:为了进化的一切
作为千元机来说,魅蓝metal是一个重量级选择:金属机身x2.5D玻璃的设计元素 下放到千元机的Helio X10处理器 自成一派的Flyme UI 指纹识别简直是一口气吃到饱而且便宜大碗的感觉。而魅蓝metal在这些硬菜之外是怎样的呢?
■工艺:学徒和工匠
苹果历来发布新品的时候都会有一段工艺视频来讲解产品的制造过程,各种工业步骤很容易让受众热血沸腾,因此这种视频也有一个昵称叫做Machine Porn(相应的,一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视频被称为Food Porn)。在各大CEO学乔布斯走上发布会讲台后,厂商们很快发现这种工艺视频非常容易让观众高潮,因此很快成了各大发布会的标配。
Apple的中国学徒里,这一项学得最好的应该是魅族。也由此,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数控机床) 这个词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很快成为了高精尖制造工艺的代名词。通过电脑控制不同刀具按照设计路径精确行进,进而对材料进行高精度的切削塑形。CNC制造的成本高,不仅是因为要将设计图纸转化成机床电脑路径代码的运算繁琐,更是因为一整块材料经过CNC加工后剩余的部分往往所剩无几(手机壳的话可能只有10%左右),而不要的部分都是一刀刀削掉的,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和刀具的磨损成本是很惊人的。
为此,降低成本的方法就显然易见了:要么就是先冲压成型再CNC加工,比如Mac Pro的外桶是从一块圆饼冲压成的;要么就是先浇铸再精细加工,就是荣耀7和魅蓝metal的处理方法了:把加热到熔融态的金属材料灌入预先设计好的模具,冷却定型后再对粗坯进行CNC加工,CNC时间和成本就会降低很多。
根据工艺视频,魅蓝metal的制造过程大体是这样的(毕竟魅族没请我去参观工厂):
1.浇铸。从图来看是从长边位置竖向浇铸的,为了灌入模具时均匀且不含入气泡将铝液分成了三路。
2.粗铣。浇铸的成品精度远远不够,因此要将上一步得到的粗坯进行CNC粗加工成型,比如边缘溢料要打磨掉,比如上下两端的天线信号溢出口要切出来准备注塑。
3.注塑。用特殊液体处理金属,在表面形成细微孔洞,注入树脂后树脂会渗入孔洞,从而与金属紧密结合。孔洞的尺寸为纳米级别,所以这个工序又叫纳米注塑。
4.打磨表面。注塑完成后对整块原件进行打磨,以便喷漆时附着均匀。有可能会在这一步增加一次CNC精铣。
5.烤漆。生成金属烤漆面的步骤,喷漆-烤干-喷漆-烤干反复进行,要喷6层以上才能形成最终的漆面。
6.上珠光粉及防污涂层。为了不影响漆面的附着、增强珠光效果,珠光粉一般是最后一层漆时才掺入。不过从魅蓝metal的实际使用来看,好像没有单独上防污涂层。
7.精铣。开卡槽、音量键孔位、扬声器孔和数据口开孔,以及提档次的金属倒角也是在这部完成。先烤漆再精铣的好处是各个孔洞的边缘会非常干净,不会有残留。不过坏处是,铣洗的废料很难回收再加工。
后盖元件到此就完成,可以进入组装流水线了。
一些人说魅蓝metal的漆面手感像陶,但其实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陶质的表面有非常细微的颗粒感,这与漆面的光滑感是有很大差异的,真正像陶的是最初版的白色MX4,金属 高目数细喷砂才做得到,只可惜很快就取消换成了工艺成本更低的银翼版。根据黄轶轩(之前的认证是魅族营销主管)在知乎说的,魅蓝metal现在的工艺其实是MX5的备选方案:
Apple在设计上的一个原则是,产品的手感一定要忠于材料本身。《乔布斯传》中提到,当初iPhone 4设计时原本可以避免「死亡之握」,因为工程师找到乔布斯说金属边框天线会被手短路,因此要在表面加涂层;而Ivy则坚持裸露金属的手感,最终乔布斯支持了Ivy。在这一点上,我赞同这一理念,就是材质应该表现其本来的质感。魅蓝metal采用整体喷涂避免了金属开洞的割裂感,但这样做之后使用金属机身的意义在哪里呢?即使涂层的手感并不差,但和金属本身的质感还是相去甚远。
魅蓝metal的按键同样是金属材质,晃动的时候稍稍有些松动,这对于千元级别的金属机来说是很难避免的。音量键、电源键被安排在了机身右侧,左侧仅有一个卡槽。卡槽和其他魅蓝产品一样,金属卡托 塑料档口。卡托和档口的接合不是固定的,在一些人眼里这是卡槽松散,实际上这样的设计是有意义的:金属机身上的卡槽开口和内部主板的卡槽位不可能完全纹丝合缝,因此卡托和档口不固定的话就可以让档口和卡槽有更大的容差,这个细节降低了精度要求,有效提高良率从而降低成本。
魅蓝metal在边框上开了金属倒角以提升档次,但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漆面本身也是有厚度的,在金属打出倒角后形成了额外的棱线,导致割手,并且非常积灰。这个问题在卡槽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现在晒图的只有媒体机,你可以看看,几乎都是卡槽一圈黑色。另一个细节是音量孔,iPhone开完会给孔口一个微倒角,而魅蓝metal没有。这个倒角的意义是让这排孔摸上去不会刮手。不要以为我用iPhone婊千元机,魅族现在的金属机MX5 、PRO 5都是没有这个处理的。
之前的文章说过,金属倒角让边框的线条变得非常复杂,加上2.5D玻璃需要更宽的边缘完成曲线延伸,魅蓝metal一口气成为了魅族目前边框最宽的产品。这一项上的大退步实在让人惋惜,因为国产Android普遍采用了底部Tab的仿iOS设计,在系统没有任何边缘滑动手势的情况下(which也不是android建议的返回操作,因为Android的tab可以滑动切换,右滑返回会与之冲突),为了美观增加的 2.5D 曲面,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带来用处,却无端增加了玻璃碎屏率(2.5D 的边缘经过打磨,能承受的应力比平面玻璃小很多),对于千元机来说一旦碎屏更换费用往往高达半个手机钱,作为消费者的你是否乐意呢?
设计上有一点让我不解的是,魅蓝metal的额头和下巴实际上一样宽,但听筒和前摄像头的中心线并不在垂直正中间,并且也没有和mBack的中心线位置对称。查看拆解图发现,主板上直接预留了前摄像头的位置,这样摄像头继续往下的话就会挤占更多的主板空间,可能会影响走线。好在尽管没有对称,额头部位是一贯的魅族简洁风,不算难看。
除了听筒位置,另一个让我纠结的细节是通知灯。抛开最初系统不同的M8不说,M9开始的魅族产品都是由按键背光担任通知灯功能的。M9、MX是返回和菜单键,在换用mBack之前是Home键的小白圈非常简洁美观。但在放弃小白圈之后,魅族只能改用独立的通知灯,这对所有喜爱小白圈的用户都是个遗憾。
魅蓝metal让人喜欢的一点是,金属机身带来了恰当的分量感,这也是手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如既往地,魅族在包装中附赠了气球形状的卡针,宽大的手持部位、充足的卡针长度、材质硬度和做工都让人满意,不夸张地说,魅族的卡针可能是国产品牌中最好的一个。
本次魅蓝metal共有5个颜色版本,发布会上介绍说这5个颜色来自于阿里大数据。这其实正是metal的问题所在:金属机身、边框倒角、2.5D玻璃都是受消费者喜爱的设计元素,魅族使用这些元素想表达的是什么呢?设计要有先验性,以「被大多数人喜爱」作为设计的起点是无法得到好设计的,被喜爱只能是设计的结果而不是目的。不是「这些被消费者喜爱所以这样做」,而是「这样做之后被消费者喜爱」,这才是设计要回答的问题。
很明显,魅蓝metal的目标是为了卖出双十一爆款。这和魅族的新Logo构成了某种隐喻:放弃了棱角的魅族更柔和、更亲近,也更容易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可是这样的魅族,又如何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呢?在消费者逐渐成熟起来之后,追求差异化是产品的唯一出路。
■mBack:剑走偏锋与自成一派
魅族产品身上最有辨识度的设计元素始终是正面的Home键。这颗实体键承载了主页键、返回键和指纹识别三个操作。这枚按键在MX4 Pro上初具雏形,随魅蓝note 2正式诞生并分布到魅族全部产线只有短短一年,但实际上却是整个魅族手机设计史的见证和线索。讲清它,要把时间往回拨,回到魅族的初代产品:M8。
3.4寸大屏,正面只有一颗实体按键,多点全触摸操作电容屏,2008年12月开售。彼时iPhone杠杆崭露头角 ,而市场上定义了“智能机”的操作系统还是Symbian和Windows Mobile(简称WM),而他们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脱离不了实体键。
可以看到键盘区有左右两个【…】按键,分别对应系统界面底栏上的两个操作。这是因为WM一直以来就是分为三个版本,分别是针对Pocket PC(触屏PDA,没有电话功能)、Pocket PC Phone(触屏手机)和Smartphone(按键手机)三个版本,因此系统界面要兼顾点触和按键两种操作。
魅族M8基于Win CE,而Win CE和WM的关系有一些类似今天的Android和各种国产ROM,CE是WM的内核,而WM是微软在CE上套了一层皮的成果。魅族选择和国内著名设计公司eico(就是最大的新浪微博第三方客户端Weico的出品公司)合作,为M8自行深度定制界面,因此系统底层选择了自由度更高的Win CE(也因此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电话漏接,因为CE缺乏很多为通讯准备的组件)。魅族将这个系统称为My Mobile,部分界面:
可以看到大多数操作继承了WM的特性放在了底部栏上,而彼时由于应用功能相对简单,界面的层级很少,也没有固定的返回键,需要时以【《 文字】的方式出现在左下角。这时候,正面唯一的实体键(当时被称为M键)功能也非常简单,就是单按回到桌面,长按弹出多任务管理。任务管理的界面是这样的:
M8后来经历了一次界面大改,但底部操作栏的交互却保留了下来。而这款机型的生命周期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最著名的应该算是「我们仍未见过那年那款M8的1.0版固件」了。M8当时被称为「国产第一神机」,而在国外,iPhone已经渐成气候。为了避免Apple一家独大,Google买下了一家小公司的系统,并联合包括硬件制造商(如高通和Intel)、软件开发商(如ebay)、手机制造商(HTC和MOTO等)和移动运营商(有中国移动!)在内的84家企业成立「开发手持设备联盟」,协力将这款系统打造成了今天大部分智能手机的基础:Android,并将源代码开放。
Symbian和WM大势已去,由于M8定制的屏幕(分辨率720x480,彼时iPhone才480x320)和定制化的界面又使其无法良好地运行原本就不多的WM第三方应用,My Mobile上的应用始终非常匮乏。在有了前景大好的Android之后,魅族很快放弃了CE系统,转而以Android为基础开发下一代产品(M9)的系统。在界面元素上,继续由eico操刀的M9用Android系统与M8高度一致,而操作逻辑上则向Android靠拢。彼时Android尚未制定按键规范,而其他厂商大多将【菜单】、【主页】、【返回】、【搜索】四个按键按自己的喜好排列。M9去掉了实用度有限的搜索键,将M8的正面唯一实体键拓展为M9的中间机械Home键 两侧电容返回/菜单键共计三颗实体键。这个阶段大概是魅族产品与原生Android兼容性最好的时期。
Android 4.0是划时代的一个版本。手机端的Android 2.3和平板用的Android 3.0界面由此统一起来,也因此,原本为了适应横竖屏频繁切换而采用的虚拟键来到了手机上。谷歌把这三个按键规定为【返回】、【主页】、【多任务】,并在界面最下端为其规定了固定的一块区域,叫做导航栏(上图中红框内的黑条区域),从而取消了千奇百怪的物理按键(顺便,屏幕最上方显示时间、电量、信号、新通知的区域叫做状态栏,蓝框标示)。至此,Android终于推出了像样的设计规范,而设计规范中建议在应用界面的上端统一放置所有的操作按钮,因此这一栏也叫Action Bar(操作栏,下图中红框的区域)。
而出于方便操作的考虑,应用也可以选择把这些按钮放在底部的区域上,这个区域被称为Split Action Bar(副操作栏,如下图红框区域)。比如下图右边这个Gmail客户端,操作栏中有一个长长的下拉选项,没有空间放按钮,所以把按钮放到下方的副操作栏了。
非常巧妙地一点是,由于Android设备的分辨率和尺寸多种多样,因此应用可以不定死操作栏和福操作栏上具体放几个按钮,而由系统根据屏幕宽度自动把放不下的按钮折叠到这一栏最右边的【更多】按钮中(就是竖着的【…】)。因此这个按钮大约等同于之前的【菜单】按钮了。
尽管谷歌建议手机厂商采用虚拟键,但这个建议并不是强制性的。为了延续之前的操作习惯,很多厂商仍然在制造实体键设备,比如三星和小米,只不过他们逐渐用【多任务】代替了【菜单】键。而第三方应用的问题更大:之前的应用都是以【返回】【主页】【菜单】三个实体键为基础设计的,现在菜单键消失了怎么办呢?Android的解决办法是,对于尚未按照Android 4.0规范改造而需要菜单键的设备,导航栏右侧会出现一个虚拟的菜单键以应急,比如这样:
而对于实体键设备来说就惨了,他们可没法凭空多一个按键出来啊。于是系统只能让单独的一颗虚拟菜单键占据屏幕底端,比如下图:
这就是【海苔条】的由来(需要分清的是,海苔条向来是特指这种只有一个菜单键的情况,带有三个虚拟键的导航栏并不适用该昵称)。但是为什么三星和小米就没有这一条呢?因为他们非常「聪明」地在系统里设定,其实我有4个实体按键哦,有一个独立的菜单键,这样应用就不会把这个单独的菜单键显示出来。而实际上这个菜单键则是通过长按多任务键来实现的。这样做的坏处显然就是,用户很难发现菜单键在哪。以牺牲「用户便利性」这种不明显却重要的特性为代价,避免用户对「屏幕可用面积」这种显性却无关要紧的表现有争议,显然大部分用户是意识不到这样的坏处的。
说回魅族。M9取消了搜索键,【返回】【主页】【菜单】的设置,这对于当时的Android毫无问题;MX则无功无过,home键从圆角矩形变成了突起的小圆点(被煤油们赐予爱称「奶头键」),并且用一个巧妙的设计让两颗电容键在横屏的时候也可以自动旋转,以及显示其他图案(比如一个点)。这一代,My Mobile正式改名为Flyme OS 1.0,标志是一只气球。而到了MX2,魅族作了一个大死:
MX2和Flyme 2.0一同推出。MX2把之前的机械Home键改为了小白圈电容键,然后取消了另外两颗实体键(返回/菜单),把这两个按键的功能挪到了屏幕内。这样说比较好理解:MX2实际上采用了虚拟键的设计,然后把虚拟键的主页键拿出来放在屏幕外,成为正面唯一的实体键。为什么这么设计呢?
前面说了,谷歌在Android 4.0中终于有了应用的设计规范,规范建议第三方应用把操作按钮都放到操作栏这个区域,便于用户一眼就看得到。魅族就想了,上方的操作栏不好单手操作,而下方的副操作栏和导航栏叠在一起容易误触,但如果应用都按照规范把按钮集中在这两个区域,那我直接把这个区域合并到导航栏里不就好了?反正我把Home键拿出来,中间多了好大的空。这就是传说中的Smart Bar。
感觉屏幕利用率提升了不少是吧?很棒的想法哎!而且更棒的是,魅族说了,这个完全不用第三方开发者做任何调试,只要应用按照Android 4.0规范设计,系统就会自动把这些按钮抓过来啦。而且就算应用没有按照规范设计(比如微信),表现也并不会比虚拟键的原生系统差多少:
按理说开发者应该很开心才对吧?Flyme 2.0刚发布的时候,国内第三方开发者的确欢呼雀跃,在MIUI带头胡搞Android界面的国内ROM界,终于有厂商愿意促进Android规范普及并作出改进,简直是功德无量啊。但是不久,开发者们渐渐发现了:好像……魅族对规范的理解有点问题?
Android一大特色就是「碎片化」,设备的尺寸和分辨率千奇百怪,因此应用在开发时都会设计成自适应的,那么它就需要知道屏幕尺寸到底有多大以便绘制相应面积的内容。对于实体按键的手机来说,应用问系统「我要画多大啊?」,系统会说「我有实体键,你应该画(屏幕分辨率 - 状态栏面积)这么大」;对于虚拟键的手机,系统则回答「我没有实体键,你应该画(屏幕分辨率 - 状态栏 - 导航栏)这么大」。而坑爹的Flyme 2.0则是,明明Smart Bar相当于虚拟键的导航栏,系统却回答「我有实体键,你应该画(屏幕分辨率 - 状态栏面积)这么大」,结果就是下图:
这还没完:前面说了,Android设计规范只是「建议」把按钮放在「屏幕上方这个一般被称作操作栏的区域」内,并不限定应用一定得在代码中声明「我的界面上这个部分是操作栏哦」,结果就是如果应用只是把按钮放在操作栏所在的位置,但没有划定按钮所在的区域是操作栏的范围,那么Smart Bar就完全不知道这个区域有按键,也就完全无法把这些按钮抓下来:
结果「促进Android规范推广」的Smart Bar,反过来需要开发者单独为其适配才能用上,变成了南辕北辙的一件事。用户又怎么看这条栏呢?搜搜「如何隐藏Smart Bar」有多少结果就知道了:魅族一度屏蔽了自家论坛中相关话题的讨论。Smart Bar 实体Home键这套设计继续用在了MX3(Flyme 3.0)和MX4(4.0)上,尽管这个功能自身升级为2.0版,但并不见起色。说到底,这是要由广大的第三方开发者而非魅族自己努力才能实现的想法,而Flyme的市占率显然不足以说服开发者为其适配,最终命运也就可见了。在Flyme 3.7.7中,魅族开始提供「智能隐藏Smart Bar」选项以解决双层底栏的问题(实际上由于Home键是单独的一层,应该是三层)。
在关闭了Smart Bar后,魅族的大部分产品(MX2、MX3、MX4、魅蓝、魅蓝note)变成了彻底的实体键手机,只不过由于只有一个Home键,返回的操作只能由上划【Home】来进行,这可是Android里最常用的一个按键了啊……上划显然比点击要麻烦得多。于是在MX4 Pro上,借助加入的指纹识别,Home键可以分辨【点触表面】【指纹录入】【按下】三种操作,从而获得了点触返回的功能,mBack初具雏形;到了魅蓝note 2,点触是【返回】、按下是【Home】的「腰圆键」正式诞生,也就是mBack。
前面说了,自Android 4.0开始,Google要求的导航栏三颗键是【返回】【主页】【多任务】,而mBack相当于把【返回】和【主页】放在了一个键上,轻触返回,按下Home。很巧的是,把两个按钮的功能集成到一个按键上的想法还有别的厂商想到,比如Nokia当年的Android手机Nokia X。只不过Nokia X没有采用机械键设计,而是让返回键短按返回,长按Home。
在三键设计逐渐成为主流后,应用们也渐渐遵守规范,不再依赖独立的菜单键,转而在自己的界面上(一般在右上角)提供竖【…】样式的按钮来承担相应的功能。而作为操作栏的一部分,这个按钮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自适应:如果系统告诉应用「我有独立的菜单键」,应用就会很「贴心」地把这个按钮隐藏掉,相应的功能通过点按独立菜单键实现。可以从上图看到,只要应用遵守规范,无论在什么样的手机上都不会出现海苔条(A排的四种情况);而只有当不遵守规范的应用遇上采用实体键新导航键布局的时候(B2),才会出现海苔条悲剧,比如采用规范布局实体键的HTC M7。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抗议的不是HTC,因为它是遵守Google要求的那一方,而真正要被谴责的,其实是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者。
而魅族的情况和HTC还不一样。使用了mBack设计的MX5、魅蓝Note 2、魅蓝2,「原本」应该和HTC M7、Nokia X一样,算是「没有菜单键的实体键手机」,也就是遵守规范的应用会表现为A2,不遵守的应用为B2;但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测试,实际情况是无论应用是否遵守规范,都会在魅族手机上出现B2的海带条,如下图:
MOTO G对应上上图的A1,而Nokia X对应A2,他们都没有出现多余的菜单键,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又是之前Smart Bar的遗毒了。从MX的三颗实体键,到MX2的Smart Bar mBack,再到魅蓝 note 2的mBack,魅族的按键实际上经历了实体键→虚拟键→实体键的反复,而mBack出现的海苔条就是Smart Bar上那个菜单键的遗物。这颗孤零零的虚拟菜单键虽然在系统界面会被隐藏,但遵守规范的第三方应用在读到系统存在这颗按键后,自然会把菜单功能转移给它,也就出现了上图的情况了。而此时,要求取消菜单键的Android 4.0规范已经出现了4年……
好在魅族彻底放弃后继续清理Smart Bar的残余物,在魅蓝Metal上已经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而我说「基本」的原因是……强制隐藏菜单键真是简单粗暴啊。
魅族副总裁李楠在PRO 5发布前,也认认真真地承认了Smart Bar是个错误的设计,只是不知道魅族什么时候能够擦干净屁股,甚至更进一步,向Android规范靠拢呢?而在魅族仍然忙于收拾乱改操作栏导致的烂摊子的同时,Android设计规范已然再度进化,成为面目一新的Material Design(材料设计)了:
很多人讨厌虚拟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很多国产应用都是类iOS设计,底部标签和导航栏叠在一起容易误触;一个是导航栏占掉了一部分屏幕面积,减少了屏幕利用率。而实际上,Android设计规范中同样提供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是底部Tab,Android设计规范明确表明了「不要使用底部标签」,而应该使用顶部固定标签。而Android的标签与iOS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允许用户左右滑动切换到左边或右边的标签,这就解决了标签在顶部不方便点按的问题。(这也是魅族Smart Bar另一个问题:在应用把标签放在顶部后,底部放的只能是副操作栏的按钮,而Smart Bar则把底部标签和操作按钮混为一谈,这会让用户困惑)。微信在5.2版时终于使用了顶标签,但很快就又变回来了;再后来提供了一个隐藏代码,输入后会从底部标签变成顶部标签,但现在这个隐藏代码也失效了。作为国内用户数最多的即时通讯应用,微信的这种产品策略的确是开倒车,也难怪被代码工程师们这样吐槽:
第二个问题,关于屏幕占用率的问题。在Android 4.0刚推行虚拟键的时候的确有这个问题,而Google那时候提供了一个名叫熄灯模式(Lights Out Mode)的方案,就是在进行全屏游戏或视频观看时,导航栏上的三颗按键将缩成三个圆点,同时自动收起状态栏和操作栏,以给内容充分的展示空间:
随着Android不断进化,Google在Android 4.4中提供了两个新特性,来帮助应用更充分地利用屏幕,这就是沉浸模式(Immersive)和透明栏(Translucent Bars)。沉浸模式就是之前熄灯模式的改进版,应用进入沉浸模式后,状态栏和导航栏都将完全隐藏,彻底把所有的屏幕面积让给应用:
而透明栏则是一个新特性,应用如果使用了这个API,那么界面上的状态栏和导航栏将会变成半透明状态,让应用界面有一个开阔的视野:
在Android 5.0中,透明栏特性进一步升级,应用可以更加自由地决定自己页面下状态栏和导航栏的颜色及透明度,从而使应用的整体界面更加统一和谐:
这一特性被翻译成「变色龙状态栏」之类的奇怪名字,甚至与沉浸模式混淆,被以讹传讹成「沉浸式状态栏」。究其原因,自然是对于大多采用了实体键的国产产品,沉浸模式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他们则需要一个高深莫测的名字用作营销噱头。
还是说回到魅族。MX系列产品在经历了Smart Bar的波折后,终于在mBack回归了实体键。期间,在伴随MX4推出的Flyme 4.0上,魅族又推出了一项新功能:悬浮球。悬浮球和下拉悬停一样,是魅族应对大屏单手操作痛点的解决方案之一。为了帮助理解,你可以这样想:
如果把一个App的界面看成屏幕大小的卡片,那么上划屏幕的时候就是移走了这个卡片,而左右滑动则是在不同App间切换。如果这个卡片下层是桌面,那么移走卡片之后就是回到桌面,比如iOS 7的多任务管理:
而在别的国产ROM上,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单手优化:
原理很简单,就是将整个屏幕内容映射到单手可以操作的屏幕区域内,这样就可以够到状态栏下拉通知等。如果继续把这个映射区域缩小并抽象化,就得到了一个方块:
结合上面的卡片手势,那么对这个方块的手势操作实际上就相当于对屏幕的操作:下滑方块拉出通知,上划方块回到桌面,左滑/右滑切换到其他应用。
然后,假设屏幕内有一个虚拟按钮,这个虚拟按钮的功能类似于iOS的实体Home键,只不过把单击Home改成单击返回。把这个虚拟键和上面屏幕映射得到的小方块合二为一,这就是魅族的悬浮球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用户觉得悬浮球难用的原因:魅族为同一个对象赋予按钮和屏幕手势的双重逻辑,导致用户很难用一个固定的心智模型去理解它。好在有了mBack之后,魅族很少再提及悬浮球的存在了,也许一个小版本号之后,它就会和Smart Bar一样成为历史了。
在和魅蓝系列看齐的mBack之外,魅族将指纹识别下放到了定位千元档的魅蓝metal身上,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便利度。但由于指纹识别和mBack合一,导航键的交互愈发复杂。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在这个界面上,有两个可能的选择分支:验证指纹以确认支付,点击返回以退出支付。在其他设备上,这对应着两个不同的操作:触摸指纹键,或者触摸返回键。而由于mBack集成了指纹和返回,这两个操作是一样的,都是触摸mBack。魅族的解决方案是,当应用提出验证指纹的请求时,系统会直接屏蔽掉返回键的作用,避免逻辑混乱;而用户如果想退出支付,那唯一的方法就是点击屏幕上的【x】。问题来了:1.如果用户按照操作惯性点击mBack退出支付,会发现系统确认了支付 2.如果应用没有自带关闭按钮,那么用户就会卡在这个步骤导致操作流程中断。Android 6.0已经正式推出了指纹识别的API,而千元机们也纷纷开始搭载指纹识别,可以想见越来越多的应用会利用这一功能;那么第三方应用们是不是又要专门照顾魅族产品,在界面上带一个多余的【关闭】或者【返回】呢?毕竟别的机型都是有自己的返回键的。
Smart Bar和悬浮球表明了魅族改良Android交互的决心和能力,但这两个不甚成功的功能也反映了魅族在交互理念上的迷思。不得不依托于Android生态,但同时又想做出差异化,而硬生生从Android中分裂出来的交互逻辑,显然无法像Android原本的内在逻辑一样融洽和流畅。它们的继任者mBack继续用独树一帜的使用体验,带着魅族的用户逐渐自成一派。只是这种分裂对于用户本身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在选择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即使像Apple这样拥有产品体验具有极强号召力的品牌也很难再要求用户专一不二的忠诚度。而当用户们不管因为何种理由离开魅族的时候,剑走偏锋的操作习惯是否会成为他们的巨大障碍呢?为用户的未来考虑,也是为品牌自己考虑未来。
■系统:一脉相承与还本归宗
魅族一直保持了与eico的合作,也使得Flyme UI的演进过程保持了平滑和继承。最典型的就是文件管理器,直到Flyme 4.5仍然和最初M8的MyMobile保持了高度一致。在Smart Bar彻底被去除的Flyme 5.0中,既然已经没有继续使用底部Tab的必要,于是Flyme的界面开始向Android规范靠拢,大量使用顶部Tab,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Flyme另一个做的非常棒的地方,是分清了「向上(Up)」和「返回(Back)」。你是否想过,在Android有一颗独立返回键的情况下,为什么很多应用还会在左上角放一个左箭头?其实在Android规范中,这两个键的功能是有相当大的不同的。【向上】会带你进入当前页面的上一级,而【返回】则是带你退回当前屏幕的上一屏。推随着应用功能越来越多,应用内的层级也越来越多,比如微信的层级是这样:
Android允许应用从通知直接跳转到具体页面,比如你正在玩游戏,收到一条通知,点击后直接进入对话1的页面,而不是仅仅进入应用后用户手动点击对话1这一项以进入该对话页面。而当你回复完消息,点击返回键和点击左上角的箭头,实际上应该是不同的操作:返回键是系统级别的,点击之后它将带你回到上一个屏幕,也就是你之前在玩的游戏界面;而左上角的箭头是应用级别的,点击之后它将带你前往该页面的上一级页面(也就是微信主界面)。流程图是这样:
可惜的是,如果你有留意的话会发现,现实中的微信在上图的情况中【向上】和【返回】是相同的作用,都会到达微信主界面。至于原因是产品经理偷懒把两种操作合并成了一种,还是开发者对国内用户认知水平没有信心所以保持了两种操作的一致就无从得知了。Android受到很多Geek用户,正是因为诸如此类的设计反应了它不把用户当弱智的理念,而看到Flyme 5.0在界面改造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这种理念,这是莫大的欣慰。
同样是Flyme 5,魅蓝metal和MX5不同的一点是MX5所用的Flyme基于原生安卓(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安致开源计划 ),而魅蓝metal则是基于阿里制造的分支版本YunOS。而魅蓝metal也是魅族产品史上唯一一款发布时就采用YunOS版本的产品,这使得其后期是否能够获得正常版本的Flyme成为一个疑问。就此查询Flyme官网和询问客服都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的答案,也让人略有担心。实际使用中,魅蓝metal的表现的确让人满意,流畅度、稳定性表现都属上乘。得益于功耗控制优秀的Helio X10芯片和合理的系统调度,在保证流畅的前提下发热几乎不可察觉,不知道外壳漆面的隔热也起了作用。续航方面,5.5寸mAh的搭配带来了6小时以上的常见亮屏表现,正常使用一天不充绰绰有余,至于宣称的YunOS省点30%反正我是没体会到。有一点让我很高兴的是,魅族向来对电信比较包容,尽管只是移动联通双4G,但由于电信的4G和联通采用了相同制式,因此可以在魅蓝中插一张电信卡当数据卡用,完全不需要任何额外设置。在各大运营商的4G覆盖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几乎可以算半个电信手机啦。
不过在使用中,魅蓝metal在获得最新的Flyme 5.1.0.1Y版本推送更新后,反而出现了偶尔的卡顿,这让我非常的不解。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会把「卡」和「慢」两者混淆,但实际上「卡」是系统任务流程出现了中断,属于软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慢则是性能跟不上需求,才是配置遭遇瓶颈的表现。魅蓝metal的卡顿出现在更新之后,肯定也会被后面的版本修正和改进;但除此之外,从来没有出现让使用者觉得「慢」的情况,这一点请彻底放心。比起这个,受限于2G内存以及Flyme苛刻的后台管理策略,魅蓝metal出现了比较影响使用的应用自杀现象,表现包括从后台切回来之后,浏览器页面要重载,在线视频app要重新缓冲,通过网页播放的音频文件在锁屏后会中断,以及息屏听博客一段时间后博客软件会被杀掉导致播放停止等等。
在国内Google缺席的情况下,各种App野蛮生长,采用更保守的后台策略可以理解。而现在也渐渐传来了Google Play商店要在中国大陆开通专版的消息,希望Google能够渐渐地对第三方App产生约束力吧。而对于想在魅蓝metal上使用Google服务的各位用户,很抱歉地通知你们这是不可行的。YunOS无法Root(原生版本的Flyme则自带Root),所以Google服务三件套(Google Play服务、Play商店应用和Google服务框架)中最重要的服务框架就无法正常安装,导致Google与魅蓝metal无缘。
关于Google服务还要补充一点,原生安卓(AOSP)实际上是不包含任何Google服务的。由于Android源代码开放,厂商们一般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无论是界面还是底层),修改之后的系统需要经过名为Android CTS (Compatibility Test Suite,兼容性测试组件)的检测,以确保为Android开发的程序可以稳定地跑在这些修改版系统上。CTS是一个免费测试,只要厂商自行下载相应的工具对系统进行检测,合格后将结果传给Google就可以获得认证(你可以访问这个地址
查看所有获得认证的设备)。 尽管Google没有在大陆提供服务,像小米、华为等厂商仍然为自己的系统申请了认证,以便在国外展开销售。而魅族向来是缺席CTS认证的,阿里投资后Flyme所基于的YunOS由于对系统底层改动过大,更是根本不可能通过。这一点有些类似于苹果MFi(Made for iDevices)的认证,配件没有这个认证不代表不能用于苹果的设备,但高端消费者会考虑稳定性进而选择带有认证的配件产品。国内的App开发本来就千奇百怪不按Android规范来,因此厂商对CTS的漠视也可以理解。
在通过CTS之后,厂商就可以在系统内置Google Play商店、Google服务框架等组件。但如果厂商还想内置像Google地图、Google音乐/电影/图书等程序,还要额外申请一项名为GMS(Google Mobile Service,谷歌移动服务)的授权才行,这个授权就是要交钱给Google的啦。不过由于这些应用都有在Play商店提供下载,因此一些厂商就翘掉这一步,让消费者自己去Play商店下载。在国外,如果消费者看到Android手机里没有内置Google的这些应用,会认为这牌子是山寨货哦。(想详细了解的可以访问这个链接:
扯远了。不同底层的Flyme在界面上几乎不可察觉,这种事其实魅族做过好几次了。当初从M8的Win CE系统迁移到M9的Android系统时,也是几乎保持了整个系统界面和之前高度统一,避免用户无法适应。引用知名科技博客Apple4us的评论:
「M8 的操控方式几乎是全盘照抄自 iPhone,这一点人尽皆知,不过一家来自珠海的小公司,凭借一己之力,令 Windows CE 6.0 系统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接近 iPhone OS 的华丽系统,也不得不令人生出几分钦佩。如果不是事先有所了解,一个 M8 的新用户几乎完全无法意识到 M8 运行的系统本质上是一个 Windows CE 系统。魅族改写了包括文件管理器在内的所有用户界面,令 Windows 那些简陋的窗口系统彻底被隐藏了——值得赞叹的是,魅族 M8 为电容屏搭配的滑动特效是原生依附于系统,而不是像 HTC TouchFLO 那样以软件的形式存在——单是这一点,魅族开发团队的敬业精神已经值得钦佩了。」
——《一个 iPod touch 用户的魅族 M8 使用体验》
得到阿里投资后的Flyme在生态布局上更加细腻,在音乐之后又多了自有地图和阅读。虽然这些都是外接第三方合作伙伴(音乐接虾米,地图接高德),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用户的数据得以在自己手中留存,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基础。尽管底层有所区别,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并不会感觉到YunOS和原生两种Flyme的区别。不过显然资本也在一些细节显现了它的力量,比如各种内置应用对权限更加贪婪了:系统自带输入法要求读取通讯录,为了提高人名输入准确率可以理解,但不给就不能用是不是有点过分呢?
和天气合在一起的搜索框,还带热词推荐,这么大个疤在脸上不好看吧?虽然Google系产品也会在桌面上留一个搜索框,但那可是负一屏,要划一下才能看见的。显然魅族也知道这样比较难看,所以在小工具里还提供了一个不带搜索框的版本……而这个搜索框所属的「搜索」服务,一旦对它授权可就没有办法取消了哦,内置的权限管理对它完全是瞎的。
Flyme 5的诸多变化中,我想单独提一下多任务管理界面。前面说到Android 4.0对导航栏的布局要求是【返回】【主页】【多任务】,新加入的多任务按钮取代了之前的菜单键。在这之前(Android 2.3及以前版本)Android虽然支持多任务,但并没有多任务管理界面,而是通过长按Home键出现一个名为「近期任务」的弹窗(见上图),里面放着最近用过的8个应用的快捷方式以供切换,并没有管理功能,所以各家系统都会自行设计一个任务管理界面。
Android 3.X和4.X增加多任务键后,单击这个按键就会出现方块样式的任务列表,上下滑动列表,左右滑动任务方块关闭对应应用。而在Android 5.0中,伴随Material Design,多任务界面获得了重新设计,大大强化的卡片设计让应用变成一个个缩略图卡片,更加直观和高效。
而没有多任务键的MX系列手机是怎么解决多任务管理的呢?魅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魅族的第一款手机M8改进了Win CE的简陋任务管理,通过长按Home键可以在任意界面唤出这个弹窗进行管理。第三方开发者也为M8开发了非常优秀的管理器,比如右边这个卡片式的《梦幻任务管理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非常惊艳(BTW,11.6是周董出道16周年哦)。
而换用了Android 2.2的M9则与原生Android保持了高度一致,通过双击Home键唤出的全屏半透明多任务界面连名字都是与原生类似的「最近打开程序」。而媒体播放器起家的魅族也没忘了在这个页面上加入音乐播放器快速控制,带来了自己的特色。
随MX诞生的Flyme 1.0则再次升级了多任务界面,不仅加入了快捷开关,还可以长按程序图标下拖来关闭后台,唤出方式也从M9的双击Home键转向长按菜单键。
在Android 4.0规范提出后,基于Android 4.0的Flyme由于采用了Smart Bar和小白圈的设计,多任务改回了双击Home键唤出的方式,界面也改为了屏幕下方一栏的样式。
MX3和Flyme 3的最大变化就是把多任务管理的唤出方式调整为从屏幕下边缘上划唤出,而这个设计也一只延续下来到了现在的Flyme 5.0,成为其多任务界面设计的源头。
Flyme 5的多任务管理界面唤出方式与前两代系统保持一致,从屏幕下边缘向上滑动即会进入全屏的多任务管理界面。与Android 5.0的多任务管理一样,Flyme把每个App当作一个卡片,而全部关闭放在屏幕上方。根据魅族自己的说法,这样做的含义是不鼓励后台全清,而更多的把多任务管理用于在应用间切换。但魅蓝metal在后台自杀严重的情况下也仍然会出现偶尔的卡顿,用户自然会试着去全清后台来提高流畅度,此时全清按钮放在单手范围以外就会影响操作便利。
Flyme在一屏内最多可以展示5个应用,前两个可以看到一半的缩略图,后三个就只能看到标签。上下滑动查看应用卡片,左右滑动卡片关掉对应应用,点击卡片展开相应应用,这与原生Android 5.0保持一致;与原生不同的是,Flyme把当前页面的卡片放在卡片堆的最后方而不是原生的最前方,以便和「上划拉出后台的卡片」这一隐喻保持一致(相应的,下划到最后一张卡片继续下滑,会直接推走其他后台卡片,展开最后一个应用)。而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当用户点击其中一个后台卡片之后(比如上图中的游戏中心),这个卡片会被展开为当前屏幕。按照认知惯性,这个卡片后面的卡片还保留在原位置。但按照Flyme的交互逻辑,当前卡片实际上是最后一张,这就产生了矛盾。一个可能的解法是,把卡片倒置,让层叠的样式展现在下方而非上方,这样就能在延续Flyme操作习惯的基础上理顺交互逻辑:
(示意图,样式可以参考翻页时钟之类的东西)
不过这样又带来一个问题是,原本卡片上方带有颜色的标签实际上是与透明栏相对应的关系,这样可以提高用户查找应用的效率,标签挪到下方就丧失了这个映射关系;并且最上的卡片要移动那么多,会相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另一个解决方法是,修改卡片动画,补上缺失的「把选中卡片插到最后一张」的动效,然后再展开到全屏。这样的问题就是增加了运算量,会拖慢系统减少续航……
在使用Flyme 5的过程中,整体是非常让人愉悦的;得益于优秀的思源黑体(以及似乎魅蓝metal把自己设置成了5寸设备,这样软件就会用更多的像素来显示字体),Flyme的字体更大、更清晰,阅读文字的愉悦度很高。种种向Android靠拢的意图,和展现了差异化思考的设计也都让人喜爱。只是当过去成为负担而不是经验的时候,就应该甩开它们,更大步地向前跑了……
■设计不是为了故事
以一个普通用户的眼光来看,魅蓝metal的做工和配置绝对对得起价格,而且我相信在它所在的价位档也是足够傲视群雄的。但我们的目光从来不止眼前对么。一些人觉得魅蓝metal会和自家的MX5形成竞争,我以为这种只看参数的评判标准已经消失了呢……没有Type C,没有快充,没有NFC,屏幕从省电的Amoled屏缩水成TFT屏(并且还出现了边缘泛黄和漏光的情况,魅族向来可是不会在屏幕上省钱的啊!),摄像头掉到千元机普遍水平,全金属的质感退化成光滑的漆面,机身厚度控制……这两款产品的档次可能旁观者难以一眼区分,但拿在手上你绝对能轻松分辨高下。
metal是一部非常棒的机器:扎实的材质,美观的界面,完善的系统功能,以及自成一派的操作逻辑。对于一个普通用户,这是一个足够好的选择。但是我们对魅族的期待,从来就不曾是小米这样“足够好的选择”;我们,以及所有注视着魅族颤颤巍巍地站立、然后行走、然后跑起来的人们,我们热爱魅族的原因,从来就是因为魅族曾经那个让我们心头滚烫的品牌;就像它的旧LOGO,也许没有那么亲和、那么有设计感,但它站在那里,就像魅族大厦的本体一样,特立独行,不可忽视。
Android诞生之初的两个重要基础,以前说过其中一条,就是对多任务处理的绝对重视和支持。而另外一条,也是更重要的一条是,组件的低耦合;它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进行替换,进而带来各种拓展的可能;它希望用户不喜欢系统的任何部分,都有重新选择的自由。iOS走了另一条路,它把方方面面直接做好提供给用户,而不必用户花心思在做选择上。但国内的ROM学到了“把东西送到用户面前”,却没有学到更重要的一点:Apple这样做不是凭封掉用户所有的后路逼他们选择,而是靠做到最好来争取他们选择。在做够了小而美之后,魅族改用小米的拳法出手了。魅蓝metal是一款对得起它的价格的产品,但它却是最不像魅族的产品。有阿里撑腰,有硬菜加持,冲着双十一爆款去的魅蓝metal肯定会卖出一个令人咂舌的销量。但我们对魅族成功、对任何品牌成功的定义仅仅是一个巨大的销量数字吗?
+++++++贴片广告的分割线+++++++
魔都手机上门维修专家极吼吼。只要你在上海,内环以内 60mins 极速上门,不论你是修碎屏、修按键、修主板换新机;不论你在商场大厦休息室,咖啡酒吧办公楼,一个电话我们帮你完成维修任务。今日事今日毕。极速维修热线:400-11-5276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看到这段。。想起为何喜欢魅族
metal是一部非常棒的机器:扎实的材质,美观的界面,完善的系统功能,以及自成一派的操作逻辑。对于一个普通用户,这是一个足够好的选择。但是我们对魅族的期待,从来就不曾是小米这样“足够好的选择”;我们,以及所有注视着魅族颤颤巍巍地站立、然后行走、然后跑起来的人们,我们热爱魅族的原因,从来就是因为魅族曾经那个让我们心头滚烫的品牌;就像它的旧LOGO,也许没有那么亲和、那么有设计感,但它站在那里,就像魅族大厦的本体一样,特立独行,不可忽视。
文章很长,帖子只引用了部分而已,建议品读原作者完整版:
路过~~~~~~
我的沙发呢
好文。。。。。。。。。。。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吃屎我都觉得香
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吃饭我都觉得在吃屎
这就是喜欢,很简单,做工再好再牛逼,我不喜欢也是白搭
做工一般甚至BUG多,可我喜欢,我就会买
魅族也是这样,好与坏,没有定论,而我喜欢,所以我对自己爱屋及乌!管他好与坏,坏的,提出来,耐心等待官方修复,好的,继续保持发扬光大,这就是我对魅族的喜欢
好长的文 顶了再慢慢看
微博上看过了_(:з」∠)_
顶顶更健康
当初我 说 圆圈 SB栏
不& && && && &
好用& &会有很多红卫兵 喷我 现在这些人哪里呢...
倒是开卖啊,淘宝各种SB加价。实体店更加SB一样的加价。
确实好文,顶!
好长,看得出来作者对魅族的历史非常了解
是一片神作
m8确实赞!
好久的事情了& & M8 当时买了公测版& &好开心.& & 唉………………
看完特意登陆回复,很不错的文章,回顾了魅族的历史,有经典也有泪,
赞同,虽然我是从MX跟过来的,没有放弃过喜欢魅族,就是喜欢魅族这股精神,
感谢楼主,涨知识 的好贴
深度好文,帮顶
再怎么说 我只喜欢魅族
上次模拟考试的作文内容我都写上了 魅族科技
好文章,看完了。
魅族加油↖(^ω^)↗。。
豁然开朗了,谢谢分享。太赞了!
上传的图片不符合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蓝metal浏览器白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