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含量D含量升高对内皮细胞中内皮素的影响

海南医学院学报
刘晓;目的:研究臭氧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给予臭氧灌肠。取视网膜组织并采用TUNEL试剂盒测定凋亡细胞数目,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神经损伤分子、血管新生相关分子、内质网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臭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ogo受体(NgR)、NR2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HIF)-1α、Apelin、APJ、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IRE-1α、活化转录因子(ATF)-6、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2alpha,eIF2α)、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1,XBP-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臭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gR、NR2B、ERK1、ERK2、GFAP、VEGF、STAT-3、HIF-1α、Apelin、APJ、PERK、IRE-1α、ATF-6、eIF2α、XBP-1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EDF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臭氧治疗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同时能够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抑制血管新生和内质网应激。2016年10期
937-940页 [ 1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袁毅翀;杨琼;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及下游相关靶分子的表达量。方法:收集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测定FoxM1、增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6、CDK8及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的表达量;培养Hela细胞,转染FoxM1的siRNA后测定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表达量。结果:宫颈癌组织中FoxM1、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FoxM1的mRNA含量与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mRNA含量呈正相关(P&0.05);FoxM1-siRNA组细胞中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siRNA组(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FoxM1的表达量异常升高,其下游靶基因包括CDK6、CDK8、VEGFA、VEGFB、VEGFC。2016年10期
941-943+947页 [ 2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李治秋;赵正兰;李琴芳;目的:研究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出生后1~2dSD大鼠的心肌细胞,分为NC组(不做特殊处理)、HR组(缺氧复氧处理)、S组(七氟醚预处理后进行缺氧复氧),测定心肌细胞损伤指标、线粒体途径凋亡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1)心肌损伤指标:HR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以及细胞培养基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5),S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以及细胞培养基中CK、CK-MB、AST、LDH的含量显著低于HR组(P&0.05);(2)线粒体途径凋亡指标:HR组线粒体中Bcl-2、缝隙连接蛋白43(Cx43)、Omi/HtrA2的含量低于NC组(P&0.05),Bax的含量高于NC组(P&0.05);胞浆中细胞色素C、Omi/HtrA2含量高于NC组(P&0.05),Cx43含量低于NC组(P&0.05);S组线粒体中Bcl-2、Cx43、Omi/HtrA2的含量高于HR组(P&0.05),Bax的含量低于HR组(P&0.05),胞浆中细胞色素C、Omi/HtrA2含量低于HR组(P&0.05),Cx43含量高于HR组(P&0.05)。(3)氧化应激指标:HR组细胞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含量高于NC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VitC、VitE的含量低于NC组(P&0.05);S组细胞中ROS、MDA的含量低于HR组,SOD、GSH-Px、VitC、VitE的含量高于HR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分子机制包括抑制线粒体途径凋亡、减轻氧化应激。2016年10期
944-947页 [ 1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胡娟;叶枫;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和35例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法对两组妇女进行STAT3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STAT3基因rs2293152多态性位点表现为CC/GC/GG 3种基因型。观察组CC型18例,GC型10例,GG型7例,分别占总数的51.43%、28.57%和20.00%;对照组CC型29例,GC型3例,GG型3例,分别占总数的82.86%、8.57%和8.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4,P=0.019)。观察组和对照组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71%和34.29%和87.14%和12.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1,P=0.003)。携带G等位基因(CG+GG)可能增加了发病风险(χ~2=7.835,P=0.005,OR=4.565,95%CI 1.518~13.727)。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易感性可能与STAT3基因多态性相关,而G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发病风险。2016年10期
948-950页 [ 1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刘科彤;王新;赵迪;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及肌钙蛋白I(cTnI)、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对照组为同期行冠脉造影(CAG)者。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8(IL-18)及cTnI、MMP-9、NT-pro BNP水平,并比较。结果:术后24h,观察组血浆炎症因子CRP、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24h,观察组血浆cTnI、MMP-9、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PCI治疗会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及心肌损伤。2016年10期
951-953+956页 [ 1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陈世莲;黄胜兵;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应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口服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5%葡萄糖液250mL(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液或葡萄糖加中和量胰岛素)静脉点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NO升高、ET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有效降低UAP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2016年10期
954-956页 [ 1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陈莉;鲁应佳;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轻度肺性脑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住的COPD合并轻度肺性脑病患者102例,根据接受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接受NIPP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两组动脉血气,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丙二醛(MDA)水平,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血清AngⅡ、CPK、LDH、IL-6、IL-8、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血清S-100β、NSE、MB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T-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血清T3、T4、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合并轻度肺性脑病患者接受NIPPV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可以有效优化呼吸功能、平衡体液内环境,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16年10期
957-960页 [ 1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徐洁;骆小梅;胡强;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CHF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HF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共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MP-2、MMP-9。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LVEDD、LVESD、hs-CRP、IL-6、TNF-α、MMP-2、MMP-9均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D、LVESD、MMP-2、MMP-9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和抗心室重塑作用有关。2016年10期
961-963+967页 [ 1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何伟;原庆会;陈冰;目的:分析沙丁胺醇联合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腹腔镜手术时呼吸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76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38)接受沙丁胺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n=38)接受单纯沙丁胺醇治疗,检测所有患者术中呼吸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胸肺顺应性(Compl)水平高于对照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 TCO2)、气道压(Paw)、气道阻力(Raw)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α1抗胰蛋白酶(AAT)、血沉(ESR)、新蝶呤(NPT)、α1酸性糖蛋白(AAG)、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硫氧还蛋白1(TXNL1)水平高于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COPD患者接受沙丁胺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术中呼吸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2016年10期
964-967页 [ 1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段春红;目的:分析平喘固本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炎性因子、蛋白酶分子合成以及Keap1-Nrf2-ARE通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稳定期COPD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所有入组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额外加入平喘固本汤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蛋白酶、病情相关因子水平,以及诱导痰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SAA)、单核细胞转录因子(NF)-κB、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干扰素-G诱导蛋白10(IP-10)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α1-抗胰蛋白酶(α1-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纤维蛋白原(FIB)值低于对照组,Treg细胞、前白蛋白(PA)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疗程的诱导痰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接受平喘固本汤治疗,可以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增强机体抗氧化及抗炎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16年10期
968-971+975页 [ 1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郑仲萍;田峰;郑志刚;张国庆;郭锋;郭杏花;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病情相关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初诊T2DM合并NAFLD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分别接受二甲双胍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以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糖脂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1)糖脂代谢指标:联合用药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均低于单药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2)肝功能指标:联合用药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转肽酶(γ-GT)、血清胆红素(STB)、甘胆酸(CG)含量均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3)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指标: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六味地黄丸有助于调节T2DM并NAFLD患者的糖脂代谢,减轻肝功能损伤,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2016年10期
972-975页 [ 2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刘维佳;黄俊波;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筛选不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组,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肾损伤组,测定血清中自身抗体含量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含量。结果: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蛋白酶3(PR3)-ANCA、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选择素(ES)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血管内皮细胞中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含量低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的CKD分期越高、蛋白尿越明显,血清中CECs、vWF、ES、VCAM-1的含量越高,TM、eNOS的含量越低(P&0.05)。结论: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抗LAMP-2抗体、AECA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的含量异常与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以用于病情评估。2016年10期
976-979页 [ 1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王强;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mindin、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及对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集血清并测定Cys C、Hcy、PGF-2α、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VitE的含量,采集尿液并测定mindin、NAG、MST1、JNK、Foxos、Caspase-3、Caspase-12的含量。结果:糖尿病肾病尿液中mindin、NAG、MST1、JNK、Foxos、Caspase-3、Caspase-12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ys C、Hcy、PGF-2α、MDA、AOP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5),血清中SOD、GSH-Px、VitE的含量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5);CKD分期越高,尿液中mindin、NAG、MST1、JNK、Foxos、Caspase-3、Caspase-12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ys C、Hcy、PGF-2α、MDA、AOPP的含量越高,血清中SOD、GSH-Px、VitE的含量越低(P&0.05);尿液中mindin、NAG含量与MST1、JNK、Foxos、Caspase-3、Caspase-12含量呈正相关(P&0.05);血清中Cys C、Hcy含量与PGF-2α、MDA、AOPP的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VitE的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 C、Hcy和尿mindin、NAG含量在CKD1期即开始升高,同时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损伤密切相关,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2016年10期
980-983页 [ 1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罗君;陈莉农;郭奇;赵婕;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对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RAS分子、趋化因子含量以及尿液中足细胞损伤分子的含量。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及尿液Nephrin、Podocin、CD2相关蛋白(CD2AP)、α3β1整合素的含量均呈现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组&对照组的趋势,且大量蛋白尿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及尿液Nephrin、Podocin、CD2AP、α3β1整合素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微量蛋白尿组(P&0.05);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趋化因子(FKN)、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骨桥蛋白(OPN)、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含量及尿液Nesmin含量均呈现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组&对照组的趋势,大量蛋白尿患者的血清PRA、AngⅡ、ALD、MCP-1、FKN、VCAM-1、ICAM-1、OPN、MIF含量及尿液Nesmin含量均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能够评估RAS系统活性、炎性反应程度、足细胞损伤程度。2016年10期
984-987页 [ 1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李治刚;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水平、营养相关指标值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经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脂多糖(LPS)、D-乳酸水平,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促胃液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P物质(SP)值高于对照组,促胰液素族(GLU)、血管活性肠肽(VIP)、肠抑胃肽(GIP)、生长抑素(SS)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D4、IgG、NK细胞、C3、C4、总补体活性(CH5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及免疫状态提升,最终促进患者的术后整体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16年10期
988-991页 [ 1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张殷;目的:研究微波消融联合放化疗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Ⅲ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接受微波消融治疗联合放化疗、对照组接受放化疗,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肿瘤组织中促凋亡分子、抗凋亡分子、蛋白酶分子、上皮-间叶细胞转化(EMT)标志分子、自噬标志分子的mRNA含量。结果:化疗后2、4、6、8、10、12周时,联合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12周时,联合组肿瘤组织中Caspase-8、Fas、FasL、E-cadherin、cytokeratin、pULK、Benlin-1、PI3KC3、Atg-1、Atg-13、Atg-17、Atg-21、Atg-24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myc、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3、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联合放化疗能够更为有效地杀伤肺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MMPs表达和EMT过程。2016年10期
992-995页 [ 3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费燕华;王南瑶;王琼;目的:探究红藤养胃汤对胃癌患者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Ag)、胃蛋白酶(PG)、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及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胃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因胃癌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均衡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A组服用红藤养胃汤进行治疗,B组胃富春片进行治疗,C组则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检测各组MG7-Ag、PG、TPS及OPN。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血清MG7-Ag检测,各组治疗后MG7-Ag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服用红藤养胃汤,治疗后与C、B组MG7-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A组血清PG水平高于治疗前,并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PN、TP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OPN、TPS水平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服用红藤养胃汤后,血清OPN、TPS显著降低,血清PG升高,效果较为显著,患者血清MG7-Ag水平与西药、胃富春片疗效无显著变化,应进一步深入研究。2016年10期
996-998+1002页 [ 1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殷耀义;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美金刚、安理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及内皮功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26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美金刚及安理申治疗,观察组接受高压氧联合美金刚、安理申治疗,对比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肽Y(NPY)、血清可溶性凋亡分子sFas、sFasL和内皮素(ET)、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MDA水平低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PY、sFas、sFasL、Ca2+低于对照组,对氧磷酸酶(PON-1)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ET低于对照组,EP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高压氧联合美金刚、安理申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并优化内皮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16年10期
999-1002页 [ 6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张永东;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恢复情况及血清学指标检测情况。方法:116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60例,常规开放手术患者5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VAS评分、应激指标水平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TIMP-1水平,内毒素及炎症介质水平差异。结果:术后1、3、5d时,观察组血清胃动素(GAS)和胃泌素(MT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β-内啡肽(β-EP)、血糖(BS)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InS)、总抗氧化能力(T-AOC)、生长激素(G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2、MMP-9、TIMP-2、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内毒素、纤维蛋白原(FN)、α1-抗胰蛋白酶(α1-A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优化微环境相关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16年10期
页 [ 1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邓明彬;万居易;方易冰;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炎性状态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30)和观察组(常规手术加乌司他丁组,n=30),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24、72h的血清心肌酶、炎性指标与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72h的血清心肌酶均低于对照组,炎性指标与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酶谱及炎性状态,对于再灌注损伤的防控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6年10期
11页 [ 1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徐丽棉;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对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创伤后DVT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联合疏血通静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变化及凝血指标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侧肢体膝关节上、下15cm处周径平均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侧肢体周径平均差值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IN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可有效防治创伤后DVT,无需监测出血倾向,安全有效。2016年10期
页 [ 1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樊友彬;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测定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对卵巢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78例纳入研究,均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后采用TVCDU记录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同时测定循环血中血清肿瘤标志物、病情相关指标、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TVCDU监测指标及卵巢癌病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卵巢癌患者的PI值、RI值[(1.13±0.12)、(0.65±0.05)]显著高于治疗前[(0.72±0.06)、(0.32±0.03)](P&0.05);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后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后间皮素(MSLN)、CC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卵泡抑素(FS)、组织蛋白酶L(CL)、乙酰肝素酶(Hp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卵巢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肾上腺髓质素(ADM)、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增殖抗原(PCNA)、bcl-2基因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卵巢癌患者的RI及PI值与HE4、CA153、CA125、β-HCG、MSLN、CCL-18、FS、CL、Hpa、ADM、HIF-1α、PCNA、bcl-2表达水平呈反比(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卵巢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高效手段,在疾病恶性程度判断、治疗指导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2016年10期
页 [ 1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白翠芬;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对哮喘儿童病情评估的价值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哮喘发作期患儿、哮喘缓解期患儿以及健康儿童进行研究,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并获取相关参数,采集血清及外周血并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哮喘发作组、哮喘缓解组呼吸总阻抗(Zrs)、总呼吸黏性阻力(R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20)、周边弹性阻力(X5)绝对值、共振频率(Fres)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Hes-1、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IgE、IgG4、白三烯B4(LT-B4)、LT-C4、LT-D4、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Th2、Th17、cTfh、Th19的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Th1、Treg阳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哮喘缓解组更为显著(P&0.05);Zrs、R5、R20、R5-R20、X5绝对值、Fres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YKL-40、Hes-1、Cyr61、Eotaxin、IgE、IgG4、LT-B4、LT-C4、LT-D4、Cys-LT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2、Th17、cTfh、Th19的阳性比例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中Th1、Treg阳性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能够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以及病情的判断提供依据,脉冲振荡技术(IOS)的相关参数能够判断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的异常程度。2016年10期
23页 [ 1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黄静;目的:分析清气化痰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指标和诱导痰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11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入组患儿分为观察组(n=59)、对照组(n=59)。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清气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血清、诱导痰及气道解剖学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诱导痰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Toll样受体2(TLR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淀粉样蛋白A(SA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总免疫球蛋白E(TIgE)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三烯B4、白三烯C4、白三烯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道腔面积(AI)、气道总横截面积(AO)、气道壁厚度(T)、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接受清气化痰汤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及过敏相关因子产生,逆转患儿气道重塑过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16年10期
页 [ 1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张红霞;吴广胜;郭蔚玲;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87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组(n=21)和慢性组(n=66),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h1/Th2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h1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组外周血Th1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IFN-γ、IL-4以及IFN-γ/IL-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组外周血IFN-γ、IL-4以及IFN-γ/IL-4均显著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外周血CD8~+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慢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细胞亚群失衡以及Th1偏移在AA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且能一定程度反映疾病的状态。2016年10期
30页 [ 1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贺伶;林志金;目的:分析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液指标和诱导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氯雷他定疗法,对比两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炎症相关因子水平、诱导痰中生长因子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期血EOS计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19~+、CD8~+、CD8~+CD2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CD28~+、CD2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5(IL-35)、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DGF-A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儿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氯雷他定疗法,可以有效优化机体免疫状态、恢复微环境稳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016年10期
页 [ 1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李华;李文强;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行血液灌流治疗的36例急性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血液灌流治疗开始、30min和120min时,从体外循环动脉采血端取血检测患者的血pH值、CO_2分压、氧分压、血乳酸、钾、钠、游离钙、碳酸氢根和血糖值。对不同时间点的以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灌流开始、30 min和120 min时,CO_2分压、pH值、血钾、血钠、碳酸氢根、游离钙无显著差异(P&0.05),氧分压、乳酸、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中毒患者行液灌流治疗,对患者的内环境无明显影响。2016年10期
页 [ 1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李媚;目的:观察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月于我科治疗的AR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雷诺考特喷鼻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黏附因子(VCAM-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VCAM-1、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VCAM-1、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VCAM-1、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巴斯汀能明显降低AR患者炎性反应,缓解AR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2016年10期
40页 [ 1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郑翔丽;张梅;杨占民;程利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急性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对照组在麻醉过程中分别使用0.5、1.0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在T_0、T_1、T_2、T_3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对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进行记录,观察手术前1d和手术后1dMMSE评分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T3时间点时,观察组TNF-α、IL-2水平[(3.80±0.62)、(1.95±0.43)pg/mL]低于对照组[(4.13±0.68)、(2.43±0.51)pg/mL](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21.89±5.23)、(25.07±6.21)min]均短于对照组[(26.17±6.04)、(29.54±6.30)min],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9/60)低于对照组(43.33%,26/60)(P&0.05);手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25.89±2.35)大于对照组(24.41±2.18),观察组POCD发生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1.67%,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麻醉前使用0.5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泵入,在麻醉维持期仍使用0.5μg/kg的剂量进行维持泵注,可以减少POCD的发生率,苏醒快,副作用少。2016年10期
页 [ 1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