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气管插管术视频已滑脱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ICU病人气管导管滑脱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1年第1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1 中国论文网 /6/view-34759.htm   气管导管滑脱指导管完全从气管内滑出甚至滑出体外(1),是机械通气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后果十分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迅速死亡。本文对我院ICU2004年1月―例气管导管滑脱病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机械通气时间为3小时至45天,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15―86岁。经鼻插管7例,经口插管18例,气管切开5例。   2 导管滑脱的原因分析    导管滑脱原因:病人自行拔管16(53.3%),导管固定不良6例(20%),气囊问题4例%)3.3%),插管位置偏浅2例(6.7%),呼吸机支架固定不良2例(6.7%)。30例全部气道损伤。   2.1 导管滑脱后果 当气管导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管,对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危险性不大,但若无自主呼吸,则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心跳骤停(2)。当气管导管未完全滑脱至体外时,则可产生上呼吸道堵塞征象:呼吸极度困难,并伴有严重的缺氧和发绀、烦躁,时间稍长可因窒息造成心跳停止。尽管有小部分病例导管脱落后脱机成功,但气管导管滑脱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由于导管滑脱后情况紧急(特别是拔管后有1%―5%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其原因多由于喉头水肿引起(3),加上大部分病人需要再次插管,这时病人几乎均有缺氧烦躁表现,在此情况下气管插管难度加大会造成气道的损伤;而病人自行拔管时因为充胀的气囊以及导管前端斜面的刺激,100%的病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损伤。   2.2 心理护理和适当约束、镇静 机械通气的病人病情危急,难以耐受,加上危重病人吸痰、翻身、检查多等原因极易造成导管滑脱。因此,对清醒病人尤其是不合作病人,护士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讲解气道处理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建立人工气道后人体的正常不适反应,并借助家属的力量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等。对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病人必须进行适当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 预措施   3.1 导管固定   3.1.1 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固定 准备2条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两端,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松紧以容纳1个手指为宜,不宜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套管固定不牢脱出。   3.1.2 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1条长10CM、宽2.5CM的布纹绞布,从中间剪开一部分后固定。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的外露部分。   3.1.3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1条长35CM宽2CM的胶布,从中间一端剪开32CM,没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颊部。注意经口插管要放置牙垫,防止病人双齿咬合时,夹闭气管插管。寸带和胶布应定时更换,发现松脱或潮湿后及时更换(4)。   3.2 正确掌握插管深度 如插管深度偏深,则会导致单侧肺通气;如位置偏浅,则导管容易脱落,根据病人的身高、体型确定插管深度,一般成人插入深度22CM―24CM,经鼻插管24CM―28CM。在每次更换固定胶布时,必须检查插管深度,如深度不合适,应寻找原因并立即纠正。胶布更换后应在胶布上注明插管深度。在每次巡视病人时应检查其深度、警惕导管滑脱,做好预防处理。   3.3 气囊管理 气囊发生破裂是导管脱落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选择一次性聚氯已烯导管,其弹性和韧性均好,既不容易脱落也不容易破裂,同时在插管前仔细检查气囊有无破损。气囊充气时应少量、多次地注入气体,充气压力1.96KPA―2.94KPA(20CMH2O―30CMH2O),是使气囊充盈,直到气道密闭或呼吸机不漏气,当呼吸机反复出现低压或低通气量报警,应高度警惕气囊破损,此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如排除各种原因仍不能解除报警时,须重新放置气管插管。   3.4 呼吸机支架固定 支架与呼吸机管道的固定衔接处应尽量靠往呼吸机方向,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保证病人头颈部活动时管道不发生滑脱。   3.5 常规护理活动时防滑脱 在做各种护理活动时如晨晚间护理、吸毯、翻身、拍背,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处置时,进行各种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操作完毕均要将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固定牢靠。尤其是气囊放气时,必须有专人固定,直到气囊重新充盈好后方可离开。   3.6 监测和急救 凡有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应严密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尤其应做好呼吸机和氧饱和度的监测。同时病人床旁应准备好急救药品和气管插管等抢救器材。   3.7 加强责任心 医护人员的粗心、观察巡视不及时,往往是导管滑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细心、密切观察ICU内机械通气病人,定时巡视病房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这一险情。    总之,广大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气管导管滑脱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责任心,认真、切实作好各种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和观察工作,以提高危重症的救治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38;255-256   [2] 蔡映云,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6;174   [3] 俞森洋,现代呼吸机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 王志红,周兰姝 ,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单位:313100 长兴县人民医院血透室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土地公文库
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2.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4.及时报告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5.讨论脱管原因,加强固定 和林县医院护理部 2014 年 10 月 导管滑脱...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1.发现导管滑脱立即根据不同管道采取不同措施:①出血: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伤口,预防大出血;②T管: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汇报床位医师③气管插管:连接处滑脱,消毒后重新连接;④胸腔闭式引流(腹腔闭式引流):立即夹闭引流管,消毒后重新连接;⑤胃管、导尿管:汇报医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重置。2.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4.及时报告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5.讨论脱管原因,加强固定和林县医院护理部2014年10月第1 / 2页
全文分2页阅读虞萍(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RICU& 江苏无锡& 214000)
&&&&&&&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对维持患者通气功能,保证机体供氧起着重要的作用。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可导致通气不足、缺氧、误吸、呼吸困难、气道损伤、出血、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使病死率增加。预防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护理措施相当重要。意外拔管是ICU患者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研究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原因及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1& 临床资料
&&&&&&& 我科年共发生意外拔管15例, 年龄28~88岁,平均58岁,意外拔管后仍需要机械通气立即插管者12例,发生时间多为插管后的2~3d,3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后病情稳定,无需再插管。现将气管插管的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总结如下。
&&&&&&& 2& 原因
&&&&&&& 2.1机械通气时的插管方式& 气管插管的方式有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前者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可能与前者易于固定和患者感觉相对舒适有关。
&&&&&&& 2.2患者舒适的改变& 舒适的改变是发生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人机对抗、导管对咽喉壁黏膜的刺激、疼痛、痰液分泌过多等。
&&&&&&& 2.3导管固定不牢固& 插管固定不牢而脱管占意外拔管的9.7%~47.3%。目前临床上常规用一次性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其他还用胶布交叉固定在两侧脸颊部,还有用扁布带打结、3M透明敷贴等,有时导管固定胶布过短、过窄,或使用时间过长,胶带易被污染而失去粘性,引起固定不牢。此外,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常由于呼吸机管道固定过牢,患者翻身或头部活动时导管被牵拉而脱出。
&&&&&&& 2.4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气管插管的患者大多数是意识障碍的重病患者,患者意识不清、烦躁、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导管往往易随着患者的烦躁挣扎而自行拔除或脱出。
&&&&&&& 2.5气囊充气不足或破裂& 气管插管充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或处于放气期间,均易在患者活动等外力作用下导致导管脱出。
&&&&&&& 2.6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宣教& 插管后未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患者对插管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常因不适自行拔管或活动时不慎意外拔出。其次患者对疾病预后缺乏信心,自行拔管寻求解脱。
&&&&&&& 3& 对策
&&&&&&& 3.1插管方式的选择& 经口气管插管比经鼻气管插管较易发生拔管,因此,插管时尽可能选用经鼻插管。经口气管插管在活动时支气管有高度活动性,使患者感觉不适,而经鼻气管插管管径细,容易固定,对咽喉部刺激小,口腔护理容易,患者易于接受,相对不易拔管。
&&&&&&& 3.2妥善固定导管& 应正确固定气管插管,每班检查并记录气管插管深度,及时更换固定胶布,经常巡视检查气管插管的刻度有无变化、布带有无松脱、固定的胶布、敷贴有没有失去粘性。呼吸机管路不宜固定过牢,应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以防患者翻身或头部活动时导管被牵拉而脱出。
&&&&&&& 3.3气囊管理& 每班监测并记录气囊压力,正常气囊压力一般维持在25&35cmH2O。
&&&&&&& 3.4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 对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患者予以约束带适当做腕部约束,定时松解,协助病人翻身,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 3.5合理使用镇静剂& 气管插管患者,气管插管的不适、疼痛加上原有基础疾病的折磨,常使患者躁动不安及焦虑,适当的镇静治疗,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恢复。对于烦躁不安的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应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呼吸肌做功,利于治疗。
&&&&&&& 3.6治疗护理时防止管道滑脱& 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操作完毕应将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妥善固定后方可离开。
&&&&&&& 3.7加强巡视和看护& 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能及时发现自行拔管倾向和脱管的危险并及时处理。
&&&&&&& 3.8心理护理及宣教& 对清醒患者尤其是不合作者,应加强沟通,耐心讲解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因行气管插管后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可采用一些有效地交流方式和示意方法,如写字板、认字板、图片或手势等利于交流以了解患者的想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 4& 体会&&
&&&&&&& 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自行拔管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责任心,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和观察工作,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创新医学会员账户信息
我的积分:0分账户余额:0.0元
申请服务:我的稿件:
上次登录时间:未登录过
账 户:
密 码:
在本机保存我的登录信息
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 13:45:03
来源:创新医学网
浏览次数:68次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者死亡。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然带有某种失能。降低风险,保证患者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科根据我院护理部的工作管理要求,从2012年开始应用一系列风险评估量表,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是风险评估量表之一。骨科是医院高危科室,管道滑脱既增加患者痛苦、家庭社会负担,也同时影响医院声誉,激化医患矛盾。加强管道安全护理是骨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护理质量,规范人员行为有重大意义。现将我科应用情况和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调查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不包括转出患者。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疾病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环境相同、护理人员固定,具有可比性[1]。1.2方法1.2.1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设计:我院根据《护理安全制度》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内容,
现将我院该表内容展示如下:住院患者的管道评分包括:高危(每管3分)、中危(每管2分)、低危(每管2分)、患者意识和其他。高危管道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动脉鞘管、T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术后)、其他高危专科管道;中危管道有:深静脉及PICC、三腔二囊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漏管和其他中危专科管道;低危管道有:导尿管、胃管、吸氧管。患者意识:烦躁(4分)、意识不清(3分);其他:患者不配合(2分)。在评估表上选择并打钩,根据以上评估统计总分,小于等于4分轻度危险;5~8分中度危险,每周评估一次;大于等于9分重度危险,每三天评估一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评估。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标示清楚、妥善固定、使用约束带、安全教育和其他。并附有评估人签名。1.2.2科学系统的认识评估量表:护士是预防管道滑脱工作的最重要群体[2]。在使用量表之前,由护士长组织对科室全体护士进行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的系统学习,掌握正确的评分和统一规范的书写方法。每次患者出院以后,及时将评估量表收集整理,统计。每一个季度学习加强一次,巩固完善,并且交流体会。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时登记。1.2.3建立完善的应用体系:由责任护士对责任床位各种入院患者、术后患者制定管道滑脱护理目标:住院期间不发生滑脱事件,并在住院期满后及时评价。对新入院的患者和术后患者及时评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道滑脱的风险,存在管道滑脱风险的应从以下几点加强护理:①妥善的固定管道,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位上,以翻身时不易牵拉为宜。检查管道的固定、连接、通畅情况,对固定不良的管道重新固定,连接错误、松动或脱出的管道及时处理,如引流不畅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必要时报告医师,并在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并交班[3]。指导患者使用床上便器,尽量不要下床走动,对于执意下床者,告示家属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我们第一时间赶到,妥善固定,协助如厕;②转运患者环节,需由专人护送,保持输液管道以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并注意病情变化,做好交接[4];③建立明显的各种管道标示,并标注置管日期。悬挂防管道滑脱的标示牌;④按照护理级别及时巡视;⑤以通俗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知识宣教,并实施参与性护理模式[5],使患者认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术后烦躁不安者或原有神智不清者,除以上措施外,按照一级护理巡视(术后6小时特级护理),使用床栏,专人看护,加强安全教育,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自行拔管。1.2.4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11年和2012年骨科工作护士,设计的内容包括对各类管道名称、预防措施、潜在风险的认知程度。两年各发放问卷60份,有效55份。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年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表12011(对照组) -2012(观察组)年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例)组别例数脱管拔管堵管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8%)观察组.5%)χ2=5.416,P&0.052.2工作护士在量表应用前后认知能力比较:见表2。表2工作护士在量表应用前后认知能力比较(n=55)组别管道名称预防措施潜在风险对照组342941观察组值12..419P值&0.05&0.05&0.053讨论3.1保证了患者安全:应用此表,患者的安全得到保证,简单明了的让责任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对所负责床位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所掌握,增强了管道安全意识,降低了预防管道滑脱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我院自2012年实施该量表以来,发生管道滑脱率明显降低,可见该表在骨科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国内有研究表明:意外脱管夜间发生率高于白天,护士应该加强责任心,夜间巡视,特别在高危时段[6]。3.2提高护理质量:量表的应用让管道护理更加规范化,质量化。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加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变以往履行公事的巡视观察为现在的定时观察导管的固定、引流、通畅的等情况,交接班比以往更细心,重点更突出,各项护理措施更到位[7]。3.3融洽护患关系:责任护士明确的健康宣教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是回报率最高的健康投资,患者和家属对自身情况更加知晓,更加细心的促进康复,不仅降低了意外脱管带来的恐慌和不满,更融洽了护患关系。这是真正的实用处关心患者之举。3.4存在问题:一项好的措施只有落到实处才是真正的惠民之举。事实上,临床上存在很多虚假补记,错填漏填现象,有的疲于应付,临时赶工,有的找人代填。护士的工作态度决定着风险评估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因此,需要护理管理者随时把关,重点强调,提高护士工作主动性,真正将其落到实处。4参考文献[1]陆克琴.护理标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80.[2]周文琴.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与护理预案及其实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53.[3]程锦珍,朱彩云,李格宁,等.管道标识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140.[4]王爱勤等.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3574.[5]褚夏芳,俞巧红.“1+3”模式在骨科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259.[6]欧阳蓓蕾.住院患者高危导管滑脱评估表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3517.[7]尤秀丽,席淑华,卢根娣等.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患者管道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92.[收稿日期:编校:李兵/郑英善]
还剩下500字
中医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临床其他医学
临床外科学
临床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健康教育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军事预防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外科学其他
器官移植外科学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寄生虫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医学心理学气管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气管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管插管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