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不能随便大小便》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她(他)怎么了》
  活动目标:
  1、关心同伴,帮助他人。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喜怒哀乐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在家里或公共场合,注意观察成人的面部表情,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准备一个可以活动的大脸谱(眉毛、眼睛、嘴巴(可以转换方向),喜、怒、哀、惧脸谱各一张,四个脸谱(喜、怒、哀、惧)都画在同一张纸上的图片四张。
  3.四面墙上分别挂有喜、怒、哀、惧脸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脸谱,引起兴趣
  1、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教师出示可以活动的大脸谱,分别将眉毛、眼睛、嘴巴转换成喜、怒、哀、 惧四种表情,让幼儿观察其变化。
  2、自由议论、共同模仿。
  幼儿分组讨论,并模仿四种不同的表情。
  二、表情游戏,感受不同
  1、教师做表情动作,幼儿来猜。
  教师做&喜&的表情,请幼儿猜一猜,并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表情,教师依次做出其他三种表情的同时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表情。
  2、幼儿做表情动作,师幼齐猜。
  请幼儿做表情动作,教师及幼儿一起猜,并问表演幼儿猜得对不对。最后请表演幼儿公布正确答案。
  3、教师说词和句子,幼儿体验
  (1)说高兴词。
  师:&今天我妈妈给我做好吃的,我好开心啊&等,幼儿根据这句话做出相应的表情。
  (2)说害怕词。
  师:&刚才我在外面,看见了一只蟑螂& 等,幼儿根据这句话做出相应的表情。
  (3)说痛苦词。
  师:&昨天我洗澡时摔了一跤,现在腿还疼呢&等, 幼儿根据这句话做出相应的表情。
  (4)说生气词。
  师:&今天,***小朋友不听老师的话,从滑梯上摔了下来,我现在很生气&等, 幼儿根据这句话做出相应的表情。
  二、 表演之后,语言表述
  幼儿表演、体验、感受后,教师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出来。
  小结:教育幼儿要关心别人,学会观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四、分组表演,喜怒哀惧
  分成四组,给每组小朋友一张画有喜、怒、哀、惧的图片,每组请出一位小朋友,拿着这张图片,随便指脸谱喜、怒、哀、惧中的一个,其他小朋友看后,马上用表情、姿势表演出来,并说明自己&怎么啦&。
  五、自由选择,大胆表演
  室内四面墙上分别挂有喜、怒、哀、惧四个脸谱,幼儿自由选择。如愿意表演高兴的站到喜的脸谱下面,愿意表演怒哀惧的分别站在对应脸谱下面。
《小班健康教案“她(他)怎么了”》摘要:脸谱各一张,四个脸谱喜、怒、哀、惧都画在同一张纸上的图片四张。 3.四面墙上分别挂有喜、怒、哀、惧脸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脸谱,引起兴趣 1、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教师出示可以活动的大脸谱,分别将眉毛、眼...: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小班社会教案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不要,怎么写_百度知道
小班社会教案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不要,怎么写
“不能抢!有小朋友也许要问老师,能够使用文明语言向别人借、 提问,到了晚上!它怎么了。  教学难点:  看到喜欢的东西,想要别人的东西时要经过别人的允许,你会对丁丁怎么说?  3,你会怎么办?”  幼儿回答。  2,那到底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  3?  幼儿回答?  (2)丁丁把机器猫还给毛毛了吗?原来呀------”  二:“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幼儿自带一件喜欢的玩具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刚入园?”  “呜------?谁来猜一猜,自我意识较强、 讨论?那如果是你的话、 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  1,机器猫被丁丁偷偷的带回了他的家,想回自己的家:  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机器猫为什么会被丁丁偷偷的带回家了呢。  活动过程  一。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活动目标  1。为此设计本课教育幼儿。  2?丁丁是怎么对毛毛说的:“也许小朋友们的猜都有可能,所以它就哭了、故事图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机器猫哭了。  (教师一边出示教学图片,要找妈妈了。”  (出示玩具“机器猫”)师、学习如何向别人借东西,随意性也很大:  小朋友,可是他这样做对不对呀?”“原来呀,迟到了------”  师,它要和我们一起游戏:  (1)现在小朋友明白了没有、玩具“机器猫”一个,刚才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才会把它带回家。  教学重点。  活动准备  1。唉,机器猫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丁丁是因为太喜欢机器猫了,知道如何借东西,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听、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故事情节:“生病了?  (3)如果你是毛毛?小朋友们知道吗,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为什么会哭呢,容易拿别人的东西,一起学习,还有个别幼儿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并且通过学习,一边和小朋友讲述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兴趣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师:“它是谁呀、 以玩具“机器猫“导入主题、知道未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走别人的东西,你非常喜欢别人的玩具或者东西的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班社会教案这些游戏安全这些不安全_百度知道
小班社会教案这些游戏安全这些不安全
小班社会教案这些游戏安全这些不安全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吃吗?  这两个小朋友发现了小药瓶:小朋友们,并简单地说明理由,这些药可不能随便吃。  教师,可以坐下,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中的各种行为、与幼儿讨论挂图中的内容?他们做得对吗: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玩什么呢,他们是怎么看书的,巩固幼儿对安全物品和不安全物品的认识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为什么:  1,应该放到专门的回收电池的地方。  (1)教师。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袋子里装的使什么,你知道有哪些东西部能玩的吗、两个分别贴有笑脸标志和哭脸标志的塑料筐。活动过程,好好的看。玩玩具拆下的电池也不能随便放?为什么、收集生活中的玩具:这些物品不安全活动目标,不能用嘴巴咬,在幼儿园里?他做得对吗。  4?  3。  3,有些物品时不安全的。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有毒?  2、谈话导入、游戏“分分类”,请你想一想他们做得对吗?他把飞机里的电池拆下来做什么。活动准备、电池等不能给幼儿玩的物品。能对各种行为进行正确判断?  (3)玩电动汽车和飞机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两个小朋友正在看书?他们做得对吗、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个小朋友发现食品袋里还有一个小袋子。  2。如果看书、在家里有一些东西是不能随便玩的?  教师小结、饮料瓶等幼儿能玩的物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图书。  2、在选择玩具时会考虑到安全因素:  1、知道家里哪些物品是不适合玩耍的。小药瓶里面还有没倒干净的药、出示挂图,瓶子里有什么:  1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幼儿园小班教案《新朋友》 - 社会教案
当前位置:>>>>>>>>
幼儿园小班教案《新朋友》妈咪爱婴网  日 16:03:11
  活动名称:《新朋友》 活动目标:1.愿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 2.愿意亲近老师。 活动准备:1、准备布制玩具。 2、教师制作的小红花或幼儿喜欢的粘贴等小礼物。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亲亲抱抱小朋友。 老师喜欢你们,想和你们做朋友,谁愿意成为我的新朋友?三……
  活动名称:《新朋友》
  活动目标:1.愿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
  2.愿意亲近老师。
  活动准备:1、准备布制玩具。
  2、教师制作的小红花或幼儿喜欢的粘贴等小礼物。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亲亲抱抱小朋友。
  老师喜欢你们,想和你们做朋友,谁愿意成为我的新朋友?三位老师各去找一名幼儿,对他们说:&我喜欢你!&并和幼儿亲亲抱抱,然后送上小礼物。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名字。
  (1)先请个别大方的幼儿站到中间,大声说我叫:&XXX。&(2)对个别胆小的、害羞的幼儿不要太勉强,老师可帮助他说出,教师用亲一亲、握握手的方式及时进行鼓励。
  2、请幼儿亲亲抱抱喜欢的玩具。
  活动延伸:在幼儿入园的第一个月中,教师应在每天早上迎接幼儿的时候用&亲亲抱抱&的方式把孩子从爸爸妈妈手中接过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教案相关
将此文档分享到:
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玩具不能塞耳朵》 - 安全教案
当前位置:>>>>>>>>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玩具不能塞耳朵》妈咪爱婴网  日 09:16:20
  活动目标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活动准备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
  活动目标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活动准备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全教案相关
将此文档分享到:
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语言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