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是二手车有问题怎么退分

看图猜成语 一件衣服中间用虚线分开了 答案是什么成语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9-11 11:37:46
看图猜成语 一件衣服中间用虚线分开了 答案是什么成语
看图猜成语中有一题图上画了一件衣服,中间用虚线分成两半,一边是新的一边打了补丁,这是什么成语?
本题答案是:半新半旧
【解释】:指不新不旧。
【出自】:《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次日,宝玉贾兰换了半新半旧的衣服,欣然过来见了王夫人。&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答案带解析】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试题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国家实际上仍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此时实际上中国仍然是分裂的,故A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中国有了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与以上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行省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此时国家已经有了具体的范围和实际组织,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o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o郡县制
考点分析:
考点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
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3、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关试题推荐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书法家姚强庆祝建党九十华诞的作品:“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1)指出材料中与中共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4分)(2)材料中“燎原烈火向天明”与“宝塔擎旗进北京”之间有何关联?(2分)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8分) 
(13分)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两则条约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4分)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5年,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摘自《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词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的角度概述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严重破坏。(4分)材料三 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为什么将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2分)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