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曲靖东山恩洪煤矿有没有蔡下程地名

[03-26]灌口部分村社地名趣谈_谈天说地_厦门小鱼社区_厦门小鱼网
查看完整版本: [--
[03-26]灌口部分村社地名趣谈
三社村原由松山、洪茂和新亭三个自然村合称为三社。1950年成立了大队,再增加了东、西蔡两个自然村,三社现为五社,但村名仍按历史上习惯的叫法,仍叫三社村。
&&三社村的新亭社,建于新亭山丘东侧,故名新亭。而洪茂社建于洪茂山丘地,故名洪茂。只有松山的取名,来得有趣,松山原名松柏窟,当时建村时,在村南瓮王山上有棵很大的松树,此树处在低凹处,村人就取名为松柏窟。在1955年间,社里成立了芗剧团,剧团标名为“松山剧团”,由于剧团著名的缘故,人们慢慢有意无意地把松柏窟的社名称为“松山”,1958年成立生产队时也叫着“松山生产队”从此,松山就成了社名了,松柏窟反成为别称了。
东蔡与西蔡统称蔡厝,因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社,就很自然地取名为东蔡和西蔡了。
顶许村西侧有条溪,叫做许溪。顶许位于许溪的上游,故称“顶许”,而下许位于许溪的下游,就称“下许”。
&&顶许村有一个社,早先该社四面围墙,村民居住在墙内,自称住在寨内,取名叫“寨内”,但后来,由于围墙拆毁了,寨子破落了,人们改称为“破寨”,至今仍叫“破寨”。
顶许村有一个自然村叫大东山,据说早先这地方有两座较为明显相对立的山头,一座小山头位在后溪镇境内,无人居住,另一座大的山头,居住人口众多,这些居民来自于禾山的东山,为念及祖籍,就取名“大东山”。
&&山埔又名散埔,是顶许村辖内的一个呈七字形的自然村,据说该自然村的村民,以前是以搞面线为糊口,因为较为集散各自为铺,村名就叫“线铺”,后来改叫为散埔,解放前又改叫山埔。
湖里是顶许村的一个自然村,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先前,有一位从集美来后溪养鸭的村民,某一天赶着鸭群路过此地,正好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低洼处很快水满成池,鸭群赶路辛苦,见到此处有一个好大的湖池,快活地飞跑冲进湖里,怎么赶都赶不上来,养鸭的村民万般无奈,索性就地搭棚,在此落户放鸭,没想到养鸭事业大有发展。因地养鸭,以湖发财,人们把此地取名为“湖里”。
东辉村位于笔架寨山与大坂山,山溪流之东,解放前称为东保,由于是靠山,早先曾叫“山兜”。
1955年时,由三房、寨内、下厝、施塘尾、欧厝垅、新厝内六个自然村成立第一个初级社,名为“金辉”初级社,后来改“保”为辉,就叫东辉了。
东辉村文山社的取名,也颇费周折,原来很早以前,该村地处靠山,村民利用水利,装上了18架水磨,将自然村取名“磨山”,由于磨与墓在方言上同音,把磨山叫成了墓山,考虑书写的简便把墓山改为坟山,后来人们觉得“坟”字毕竟难听而不吉祥,干脆改为文山。
东辉村三房社的取名又有一段来历,传说以前,从角尾来入居的林氏,生有三子。成家之后,兄弟不和各自分开居住,一房的入住寨内,二房的入住磨山,三房的则把住地取名为三房,三处总称为角尾林,1955年角尾林与石头厝、下厝合并为一个村小组,合称为东寨。
东辉村九十九间又称新厝内,据说清朝年间有一秀才,家景宽裕,想兴建一座百间房屋,建到九十九间后,第一百间的房屋总盖不成,不是建了又倒,就是盖了就塌,连续多次,竟无法盖上第一百间,因此就以“九十九间”为名了,因为是在“金欧宫”之后兴建的,又名“新厝内”,1955年与欧厝垄合并,至今总称叫金辉。
东辉村的欧厝垄,原该处有一间宫,名为“金欧宫”。附近有一垄荒地叫垅仔,扩建房屋时用上了荒地,就称为欧厝垄。
&&东辉村施唐尾社,该社南侧有一个大池塘,据说池塘是属姓施的,后来张氏来塘边安居。建在施塘的尾端,故叫施塘尾。
&&东辉村的吴厝是由吴姓前来开发建社,传说吴姓家族出了一个国公,人称吴国公,名声显赫,该社就以吴厝叫开了。
&&东辉村新禾社是1964年,从坂头水库石兜自然村的移民迁入,位在施塘潭边,曾以石兜之石与施塘之塘为名,觉得“石塘”不尽人意,村民觉得新到此地,众人要和好,便取“新禾”为名。
&&东辉村徐厝后,以前东辉村的田柄社有一个村落是徐姓居住,后来,从永春过来的庄姓落户定居在姓徐的厝后,他们就把自己的住处叫徐厝后。
东辉村田柄社:田柄社原是田野一片,村社在田野上建起,“柄”与“片”方言音相近,人们则以田柄为名。
东辉村美场社:据老人传说,很早以前,此地有一千多个伙灶(灶头),可见人口众多,田地广阔。当时村社居民都以种植水稻为主,米谷丰盛。有一次,下了几天大雨,泥泞路滑,村民难行,就以米铺路,得以“米场”之称,后来方言“米”与“美”同音,就改为叫美场。
东辉村的上加墩和下加墩:该地原有很多山墩,地势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上、下墩之分,来此居住的村民,则以上加墩与下加墩取为村名,1955年上、下加墩与田洋社合并为一个队,总称叫加墩,又因为村里有面积较大的石头谷埕,又有“石埕”的别称。
李林村:据说早先从河南来了两支家族,一支李姓,一支林姓,他们在该地发展事业,建造民房,并以姓取了村名,称为李林,后来,因为“李”与“内”方言音近,当地人就称“内林”,1958年杏林也有一村叫“内林”,为了作区别,将靠海的杏林内林称为“海墘内林”,靠山的灌口李林称为“山兜内林”,以后为了避免重复地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又把“山兜内林”复叫李林。
田头村仙景社:传说仙景社古代叫山仔,原因是村庄建在一座小山上,后来,村人认为这个名称难听,改名叫“山景”。1950年后,人们又在“山”字多加个单人旁,从此“仙景”就这样得名了。
田头村洋坑社:洋坑古代叫鹰坑,因为从高处看,该处的地势象一只鹰,而且位在山坑之处,故名鹰坑,“鹰”与“洋”方言近音,而且书写上也简便,群众就以“洋坑”为名。
铁山打铁行:据说在清朝年间,前场村有林氏四弟,其后村周氏考上了进士,仗势占村,把林氏四兄弟打打踢踢,驱赶出村,林氏兄弟被迫出走,一个移居在官林头社,一个移入柿树社,一个到尾厝安家,还有一个入居铁山,为了不忘被打踢出走的耻辱,便把铁山叫作“打铁行”,意思是说打踢才走,而尾厝之意就是“要厝”方言“要”与“尾”近音,就称尾厝为名。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phpwind v8.5 Code & <
Time 0.093267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诸暨地名溯源2
四、家族姓氏与诸暨地名
诸暨姓氏地名极多。常常以“姓氏”加通名“家”组成地名。如赵家、杨家等。亦有两姓合称为地名者,如宣何、杨傅、汪王、何赵、涨墟(张、许)、陈蔡等。在以“家”为通名的姓氏地名中,“家”字写法与读音又千变万化。此处仅就不同写法略述如下:
“家”字,有书作“干”者,如“鱼干岭脚”实“洪家岭脚”(又有作“鱼肝岭脚”者,见《民报》);“大干溪”实“屠家溪”(大、屠音近,故璜山屠家坞今作大高
庑)。有作“戈”者,如“金戈”实“金家”,“良戈舍”实“梁家舍”。有作“公”者,如“高公湖”即“高家湖”,“赵公”即“赵家”,“董公”即“董
家”,“姚公埠”即“姚家埠”,“黄公堂”即“黄家塘”,“国公山”即“郭家山”,“柯公尖”(当地读“夹贡尖”)即“葛家尖”,“朱公湖”即“朱家湖”(绍兴大禹庙所立明淳化间水利碑所载即作朱家湖)。有作“勾”者,如“巢勾山”(亦有误作“豺狗山”者)即“赵家山”。有作“孔”者,如“石孔岭下”即
“石家岭下”。有作“古”者,如“王古山弄”即“王家山弄”。有作“叫”者,如“马叫山头”即“马家山头”;“鹅叫湾”即“何家湾”(见《枫江楼氏宗
谱》)。有作“瓜”者,如“西瓜山”即“宣家山”;“木瓜山”即“马家山”(马、木、墨音近,墨城湖即木陈湖,当为“马陈湖”,即“马湖”与“陈湖”之合
称);“前瓜山”实“钱家山”。有作“刚”者,“金刚山脚”实“金家山脚”。有作“过”者,“仙过岭下”实即“宣家岭下”(上文中神仙所过之岭,只是神话
传说而已,已属于民间文学);“北过岭”即“包家岭”。有作“江”者,如“撞江石山”即“张家石山”(其地至今姓张)。有作“贡”者,如“夹贡尖”即“葛
家尖”。有作“花”者,如“桃花岭”即“陶家岭”;“芦花溪”实“卢家溪”。有作“岗”者,如“庄岗岭”实“张家岭”;“七岗岭”实“戚家岭”;“金岗塘
坞”实“金家塘坞”; 江西之“井”当亦“金家山”
是也。有作“谷”者,如“布谷”实即“包家”;“北谷坞”即“包家坞”;“六谷山”即“陆家山”;“黄谷村”即“黄家村”;“王谷坞”即“王家坞”,“上
唐谷”即“上唐家”。有作“角”者,如“石角”实“石家”;“西角山”实“宣家山”(在汤江,见1947年
县图);“羊角”即“杨家”;“皂角岭”即“赵家岭”。有作“沟”者,如“金沟山头”即“金家山头”;“黄沟坞”即“黄家坞”。有作“国”者,如“四国平
顶”即“施家坪顶”。有作“佳”者,如“景佳坞”即“金家坞”;“前佳山”即“钱家山”;“许佳山”即“许家山”;“绍佳泉”即“邵家堰”;“(何)佳
山”即“何家山”。有作“官”者,如“将官山”即“蒋家山”;“汤官岩”即“汤家岩”。有作“驾”者,如“仙驾畈”即“宣家畈”;“保驾亭”实“包家
亭”;“落驾塔”实“骆家塔”(璜山);“丁驾山”实“丁家山”;“宝驾岭”实“包家岭”;“楼瑶驾”实“楼姚家”。有作“姑”者,如“仙姑山”实“宣家
山”;“师姑坪”实“施家坪”。有作“荚”者,如“皂荚溪”实“赵家溪”。有作“剑”者,如“马剑”实“马家”,“马剑大山”即“马家大山”;“留剑坞”
实“刘家坞”。有作“科”者,如“荷科山”即“何家山”。有作“阁”者,如“下水阁”即“下史家”;“上水阁”实“上史家”;“石阁”即“石家”;有作
“济”者,如“黄济山”即“黄家山”。有作“觉”者,如“牛觉岭”实“阮家岭”;“杨觉山”即“杨家山”。有作“架”者,如“扎架山”(又有作脚架山者)
即“詹家山”。“马架山口”即“马家山口”。有作“格”者,如“牛格里”,即“阮家里”。有作“顾”者,如“王顾山弄”实“王家山弄”。有作“笕”者,如“石笕岭”即“石家岭”。
有作“皋”者,如“牛皋”即“阮家”。有作“高”者,如“吴高坞”实“吴家坞”;“大高庑”即“屠家坞”;“仙高坞”即“宣家坞”;“蒋高坞”即“蒋家
坞”;“俞高坞”即“俞家坞”;“富高坞”即“傅家坞”;“徐高坞”即“徐家坞”;“陈高坞”即“陈家坞”;“朱高坞”即“朱家坞”;“吴高坞”即“吴家
坞”;“王高坞”即“王家坞”;“楼高坞”即“楼家坞”;“志高坞”即“朱家坞”;“任高坞”即“任家坞”;“桐高坞”即“童家坞”;“桃高岭脚”即“陶
家岭脚”。有作“敢”者,如“石敢山”即“石家山”。有作“葭”者,如“?(矾)
葭岭”实“樊家岭”;“黄葭村”即“黄家埠”。有作“鼓”者,如“擂鼓山”即“楼家山”;“石鼓山”即“石家山”。有作“概”者,如“夫概山”实“傅家
山”。有作“嘉”者,如“乐嘉桥”实“骆家桥”。有作“稼”者,如“珠稼坞”实“朱家坞”;“宝稼塘”实“包家塘”,“黄稼埠”实“黄家埠”;“渔稼”实
“俞家”。有作“箭”者,如“黄箭山”实“黄家山”;“马箭”实“马家”(诸暨草塔镇青山有清同治五年所立《明教寺碑》,中有地名“浦邑马箭”);“磨箭坪”实“马家坪”也。
地名文化的一个基本点是“取其嘉名”,若地名不嘉,则须改名。历史上此类事情甚多,如阚?《十三州志》载:“后汉章帝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改为蒲荫县”;《太平寰宇记》卷二五载:“旧名?坂,隋文帝恶有‘反’字,改为长乐坡焉。”前人为何不直接用“家”而改用其他字呢?这应是“地名雅化”的结果,有的则是因原居姓氏已经衰微或绝响,新入姓氏不想再沿用原姓氏地名,故以更名,或以其他同音字替代,从而产生了新的地名或新的书写方式。所以我们说,地名在使用和演化过程中,往往会不断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色彩,从而呈现出“由俗到雅”的渐进过程。诚如前人所说:“礼
失而求诸野”(语见《汉书?艺文志》),意谓古代的礼乐制度包括传统文化,在庙堂失传了,就只能到民间去寻求。在地名研究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礼失而求
诸野”的情况,那就是“雅失而求诸俗”了。浙江莫干山,相传因春秋时莫邪、干将铸剑于此而名,美丽传说可谓妇孺皆知,但“求诸俗”则不过是姓氏地名“马家
山”而已。杭州“满觉陇”,丹桂飘香,有“满陇赏桂”景点,游人接踵,但“求诸俗”也不过是“马家弄”而已。浙江地名义乌,相传颜乌事亲至孝,父丧,负土
成坟,感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乌亦恸竭伤亡,附葬于左,因名县曰“乌伤”。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说苑》一书载有其事。唐武德七年(624)
置义乌县。但“求诸俗”则不过是“以形名地”的“泥坞”而已,“颜、义、泥”三者音近故也;一说为越语地名,其义无考。诸暨有地名“牛屙潭”,被雅化为
“银河潭”;有地名“牯牛堰”,被雅化为“古有贤”;有地名“镬店山”被雅化为“荷尖山”;有地名“黄家埠”,被雅化为“黄稼埠”“黄葭埠”。毫无疑问,
“雅化”后的地名常有更深的文化内涵,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在地名溯源时,我们则仍需通过“求诸俗”后才能得以廓清。
以上诸暨姓氏地名中的“家”字竟以40余种形式(或单字)来表达,可谓繁之琐之。且这些姓氏地名的居民大多至今仍有延续,或尚有遗迹可寻。“家”字在这些地名中起着“通名”(与“专名”相对)的作用。其实这类现象极其普遍,“华北地区的‘家’,古读ga,但读为轻声后,韵母弱化为ge,因此‘家’便写成各、戈、哥了。如张各庄、赵戈庄、李哥庄均是这样演变而来”(王际桐《地名生僻字和特殊读音举例》,见2000年11期《语文建设》37页)。如此繁复的表述方式,其原因大多不过是为了“雅化”地名而已。明诸暨骆问礼()《钟山赋?序》云:枫桥“钟山,旧名唐家山,意往时必为唐姓者所有,故名。今唐姓绝响,有之者皆吾族人。而敝庐正当其下,朝夕玩视,怪其形俨然钟也,因更其名而为之赋”(《万一楼集》卷1第1页)。可见是在“唐姓绝响”后,见其山形“俨然钟也,因更其名”的。
对于释词,清代思想家、学者戴震()所谓的“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这正是训诂学的基本思路。地名释义,同样适用“以声求之”或“以义正之”的思路。
五、历代政区与诸暨地名
越国至越王允常,拓土始大。时越国四界:南至句无,北至御儿,东至鄞,西至姑蔑。句无即今诸暨之句乘也。据载,诸暨为越王允常之都。允常卒,其子句践称王,仍以诸暨为都。臣吴返越后,遂迁新都于会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设诸暨县,治吴县(今苏州)。秦时诸暨县属会稽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国为13州(亦称部)。时诸暨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旋即尽易天下郡县名号,乃改诸暨称疏虏(亦称疏卤,见《浙江通志》),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初复旧。至顺帝永建四年(129)分会稽,另立吴郡,会稽移治山阴(见《宋书?州郡志》)。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改刺史为州牧,并以九卿京官出任。自此,形成地方行政区划三级制,即以州统郡、国,以郡、国统县(包括侯国及道)。据载,汉献帝兴平二年(195)曾分诸暨西、南部分地入汉宁县及丰安县。
三国鼎立之际,吴国辖有扬、荆、交、广4州。扬州州治在建业。诸暨县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汉献帝时由诸暨分设之汉宁县,此时改称吴宁县。
晋时有州20。扬州刺史部统郡18。诸暨县属会稽郡。时会稽郡变动频繁:武帝太康二年(281)封孙秀改为国。惠帝永宁元年(301)复为郡。明帝太宁二年(324)徙封琅邪王,又改为国。成帝咸和中改会为郐。后复旧。
东晋以后,南方经历宋齐梁陈4个政权,史称南朝。诸暨均仍其旧。惟会稽郡曾改称东扬州,分扬州置也。
隋时曾废郡为州,会稽郡改称吴州。大业初又改称越州(见《隋书?地理志》)。寻复改州为郡,恢复以郡统县之两级制。时诸暨县属扬州总管府会稽郡管辖。据旧志载,隋开皇九年(589)废吴宁,原诸暨地复入诸暨。
唐初改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复改州为郡。肃宗至德三年(758)再改郡为州。时诸暨县属越州。高宗仪凤二年(677)曾分诸暨、会稽地置永兴县。唐末诸暨县一度改称暨阳县。
五代十国初,吾邑属吴越国越州东府。越州于乾宁四年(897)号东府,亦称东都。天宝元年(908)并越州为大都督州。时吴越武肃王钱?因“与杨行密为仇,故凡属地与‘杨’同音者,悉奏改之”(吴莱《浦阳十景诗》自注),乃于天宝元年仍改称诸暨县。
宋初之地方行政区划仿唐制,分全国为10道。至道三年(997)改为15路。至神宗元丰年间,定制为23路。时诸暨县属两浙东路,绍兴为路治。宋乾道八年(1172)析诸暨置义安县。县治在今枫桥镇钟山之西。淳熙元年(1174)废义安县,复为镇,至此,则分置及废才三年耳。宋时诸暨有24乡,122里,20坊,并有72都。
元之区划与宋略同。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成宗元贞元年(1295)升诸暨为州。时诸暨州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统辖。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庚申,胡大海克诸暨,改诸暨州为诸全州。癸卯(1363)九月,守将谢再兴以诸暨叛,大将军李文忠驰来击之,未克,乃去州60里别筑一城,名诸全新州(在今安华镇新州村)。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仍复旧名。元初吾邑建置基本袭宋,惟分长泰为南北。共25乡;增59里,共181里。旋改都图制,城内分陶朱、安俗两乡之半为4隅,领20坊,至元元年(1341)后增2坊;城外增13附都,共85都,领237图。明因之。
明代诸暨县属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时城外85都,领149图,城内4隅7图。
清袭明制,设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通称为省。时隶浙江布政使者,凡府11,州1,县76。绍兴府领县8,诸暨属焉。时诸暨增设附三十二都、附六十二都、附六十三都,共85都,领173图;城内改7隅。雍正六年(1728)诸暨改立顺庄,共556庄,城分7隅,而废图甲。
辛亥革命后,邑属浙江省会稽道。民国十六年(1927)道制废,实行省县二级制,邑直属浙江省。民国时期仍用乡、镇为基层行政区划名称,乡镇以下实行过保甲制。
日,新中国诞生。诸暨县于是年5月6日解放,隶属浙江省第十专区(绍兴),10月属绍兴专区。诸暨县设枫桥、牌头、姚江、璜山、大西、小西、江东、城关等8个区公所。1950年5月,为适应土地改革的需要,从枫桥、牌头、姚江、璜山4区分别划出保安、城南、紫东、陈蔡4区,从大西、小西、城关区划出4个乡建立三都区,各设区公所。原城关区公所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为县直属镇),并陆续分设小乡。
1952年1月诸暨直属浙江省。1953年1月属金华专区。至1955年底,全县设12个区,141个乡镇(不含以后从邻县划入的9个乡),乡政权组织由乡(镇)人民政府改为乡(镇)人民委员会。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3月撤并部分区乡,撤销了保安、城南、三都、江东4个区。时全县设8个区,61个乡(镇)。1957年9月属宁波专区。1958年10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区改建为人民公社,乡(镇)改建为大队。全县设枫桥、上游、五星、东升、东方红、旭光、东风、红旗8个人民公社,51个大队。1959年3月,大队改称管理区,8月又改称大队,9月人民公社调整为枫桥、牌头、城南、姚江、湄池、璜山、陈蔡、大西、五泄
、三都、浣纱11个,大队调整为91个,并恢复了县直属的城关镇。1961年10月,撤销区级公社,恢复区公所,原大队改建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963年7月,插销城南区。1964年9月诸暨县属绍兴专区。1966年5月,插销牌头、姚江、湄池、璜山、五泄、三都、浣纱7个区,原所辖公社归县直属。至此,全县设3区(枫桥、陈蔡、大西)、1镇(城关)、77个公社(不含平阳、马剑、岭北3公社),公社的行政机构称管理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区、公社行政机构逐渐瘫痪。1968年5月诸暨属绍兴地区。是月,诸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后,区建立革命领导小组,各公社陆续建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2月,东阳县的岭北公社正式划归诸暨管辖。至1970年4月,县革委会将79个公社(镇)合并为50个;5月,撤销枫桥、大西、陈蔡3个区革命领导小组。尔后,县委向原各区(片)派出联络组,代行区级党政的部分职能。1971年7月和1973年2月,一度撤并的公社仍恢复原来的规模。1973年7月,撤销各地区联络组。1979年7月至1981年初,公社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1年3月,恢复区公所。同年10月恢复枫桥、牌头、草塔3个镇的建制;从枫桥、直埠、斯宅公社分别分设新枫、朱公湖、小东公社。1983年4月至1984年4月,根据宪法规定,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人民政府。1983年7月诸暨属绍兴市。1983年11月,增设金王、边村、王沙溪、坑西、水带、龙门、白门7乡。1985年2月开始,将檀溪、安华、湄池、璜山、陈蔡、应店街、三都等15个乡改乡设镇。1988年11月三都区城山乡、五泄区柱山乡合并建立县直属大唐庵镇,12月三都区城西乡、浣纱区和济乡、安平乡划入城关镇。至1990年6月,全市设10个区,2个直属镇(城关、大唐庵),83个乡(64个乡,19个镇)。日,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归绍兴市代管。1992年5月,市人民政府根据浙江省民政厅浙民基字(号《关于诸暨市撤区扩镇并乡方案的批复》精神,撤销大西、湄池、姚江、枫桥、三都、浣纱、五泄、牌头、陈蔡、璜山10个区公所及城关镇安平、和济、城西3个办事处,并将原85个镇乡及3个办事处调整为35个镇、乡(其中24个镇、11个乡)。1992年7月、1993年2月,五泄、岭北2个乡改为建制镇。到1993年底,全市设26个镇、9个乡人民政府。日,五一乡改为镇。日,齐东乡更名全堂镇。日,石壁乡更名陈宅镇。2001年11月,对部分行政区划作了调整,设立暨阳街道、陶朱街道、浣东街道。2004年对应店街镇、同山镇、浣东街道部分行政村规模作了调整。2005年1月将原陈蔡镇、斯宅乡合并成立东白湖镇。全市辖27个乡镇(街道),1248个行政村。2006年9月,诸暨行政村规模调整为468个和33个社区(居委会)。
以上为诸暨历代沿革情况及相关的历史地名产生和演变的大致过程。
六、新中国成立后的诸暨地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中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诸暨地名也因此呈现出了新历史时期的特征。
建国初,城区在原有道路拓宽延伸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带有新历史时期特征的地名,反映了诸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如解放路、光明路、红旗路、人民路等。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了上游、五星、东升、东方红、旭光、东风、红旗等地名。在十年动乱中,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诸暨城乡出现了大量政治色彩很强的新地名,在基层行政区划和村庄地名的命名、更名中尤为突出。兹以草塔镇为例(部分为“文革”前改):大房(曾改红旗)、满洲(曾改红光)、下三房(曾改向阳)、中央份(曾改红卫)、都府(曾改东风)、前店(曾改前进)、杨方(原名杨村,1981年10月更名杨方)、下畈顶(1956年下畈顶、前朱合并后更名萌芽,后恢复)、宝珠桥(原名下张,1981年10月更名宝珠桥)、后山芝(曾名胜利)、五泉庵(曾名五利)、后村(1958年曾改名红旗,1969年曾名光明)、南屏(1958年改名东升,1981年10月复名南屏)、岭上畈(曾名南一,因系南山乡第一个高级社)、新桥(原名前杨,1967年在村前渎溪江建桥一座,遂名新桥)、庄余霞(1958年改为南霞,“南”指南山公社,“霞”即庄余霞,后恢复)、梅山(1967年曾改为红星,1970年恢复)、龙珠(原名杨家,1950年因村有龙珠庙而名龙珠,1967年曾改为红旗,1970年恢复龙珠)、张义坞(曾名快乐,后恢复)、大山下(曾名东山,后恢复)、后大坞(曾名跃进,后恢复)、蓑衣塘顶(曾名裕民,1957年建裕民水库后,以库名村,后恢复)、合兴(1961年何家、西路、何头井3村合并,名为合兴)、徽州舍(曾名西青,后恢复)、下汪(曾名凯旋,后恢复)。十年动乱结束后,地名工作恢复正常,带有“文革”色彩或政治色彩过浓的地名也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
七、市区现状地名的特点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是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地名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地名作为诸暨文化的一个部分,反映了诸暨变化多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轨迹。这里仅就诸暨地名与一般城市比较较为独特、或个性比较鲜明的两个方面略作叙述。
(1)反映了诸暨“山湖参半”的独特地理环境。
诸暨处于会稽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中间为素有“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的七十二湖,反映诸暨山水环境的地名在诸暨地名中极为丰富,包罗万象。汉语中山水通用名称,以及吴越方言中有关山水的名称,几乎都能在诸暨发现。各类形状有别、大小不一、位置不同、成因各异的地形地貌名称是诸暨地名体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诸暨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反映了诸暨“西施故里”的历史文化。
诸暨是越族活动中心,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卧薪尝胆的故事,生聚教训的故事,范蠡西施的故事都在诸暨地名中得到了体现。这类反映古代越国史实的地名保留下来的数量非常多,反映了古代越国政治、军事、文化及对外交往等多方面的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国语?吴语》
《竹书纪年》
《史记?夏本纪》西汉?司马迁(前145?前87?)
《说苑》汉?刘向(约前77?前6)
《汉书?艺文志》汉?班固(32?92)撰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58??147?)
《越绝书》东汉?袁康、吴平,一作先秦著作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一作先秦著作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466??527)
《法苑珠林》唐?道世(??683)撰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930?1007)撰
《水利碑》明淳化(990?994)间
《路史》宋?罗泌(1131??)
《嘉泰会稽志》宋?施宿()
《钟山赋》见《万一楼集》
明?骆问礼()
《隆庆诸暨县志》明?骆问礼()
《苎萝志》明?张?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
《康熙诸暨县志》清?章平事()年间
《乾隆诸暨县志》清?楼卜?()
《东晋疆域志》清?洪亮吉()(见《丛书集成新编》,新文丰出版公司版)
《越谚?地部》清?范寅()
《蒋氏宗谱》道光庚子(1840)
《明教寺碑》清同治五年(1866)
《暨阳同山边氏宗谱》清1896年
《光绪诸暨县志》
清?陈?声()
《诸暨青梅词》清?郭凤沼
《光绪浦江县志》清
《东阳白石斯氏宗谱》清
《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1925年
《史讳举例》陈垣著1928年版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版
《辞海》1941年版
《枫江楼氏宗谱》
《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学史》1986年版白寿彝著
《试论方志的起源及其分期》晁福林
刊1988年《史志文萃》B卷3期
《从诸暨地名想到植树和爱鸟》杨士安
1989年第2期《诸暨园林》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浙江古今地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1年9月版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诸暨市组织史资料(一)》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诸暨市组织史资料(二)》许林章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
《地名生僻字和特殊读音举例》,王际桐见2000年11期《语文建设》37页)
《诸暨散论》杨士安著
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书法报》2001年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诸暨市组织史资料(三)》许林章主编
中华书局2002年版
《诸暨民政志》汪木伦主编
中华书局2002年版
《草塔镇志》草塔镇志编纂委员会,赵国成、杨士安等&
《陈洪绶家世》杨士安著
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诸暨市地名手册》诸暨市地名办公室,2005年
《诸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资料手册》诸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浙江溯源》 杨士安&
2006年《越文化研究》第12期2版
《西青杨氏宗谱》杨瑞林、杨士安等
《黄家埠村志》杨士安主编 2007年版
《绍兴地名网?地名规划?地名说明书》2007年
作者简介:
杨士安(1948.4?),浙江省诸暨市五泄镇泄下村人。副研究馆员。学历大学。曾任诸暨图书馆馆长(1984.8)、《诸暨县志》编辑(1985.3)、诸暨市电影公司副经理(1995.3)。系诸暨市政协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委员并文史委副主任(1984.7)、第十二届文史委员。现为浙江省地名学会会员(1985.9)、浙江省地方志学会会员(1986.2)、越文化研究所会副会长(1997.9)、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2000.6)。专著有《诸暨散论》(2001.12,作家出版社)、《斯宅民居》(2003.2,方志出版社)、《陈洪绶家世》(2004.12,北京出版社),合著有《诸暨县志》(1993.12,浙江人民出版社)等数十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蔡东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