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还没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时的原始农耕生活

【图文】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
|0|0|暂无简介
总评分3.9|
浏览量1036319
大小:1.2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豆丁精品文档: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描写农耕生活的诗句 体育课教案 班会课教案 高中体育课教案 初中体育课教案 音乐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_2_课_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flash地址: 复 制html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复 制分享视频到站外获取收益&&手机扫码分享视频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生活
范文一: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教学重点】知道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教学难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基础知识】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2.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位于黄河流域。3.生活、生产状况:(1)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2)生产工具:磨制的石器、骨器、角器等。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3)种植农作物:粟。(4)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5)手工业:彩陶和纺织制品。①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最多。②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2.生活地点:今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3.生活、生产状况(1)建筑:①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2)主要农作物:水稻。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3)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4)畜牧业:以猪、狗和水牛为主。(5)手工业:①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②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织布机,人们已学会养蚕缫丝。③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④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人群。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时间:①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②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2)兴起地区: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原文地址: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教学重点】知道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教学难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基础知识】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2.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位于黄河流域。3.生活、生产状况:(1)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2)生产工具:磨制的石器、骨器、角器等。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3)种植农作物:粟。(4)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5)手工业:彩陶和纺织制品。①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最多。②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2.生活地点:今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3.生活、生产状况(1)建筑:①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2)主要农作物:水稻。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3)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4)畜牧业:以猪、狗和水牛为主。(5)手工业:①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②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织布机,人们已学会养蚕缫丝。③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④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人群。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时间:①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②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2)兴起地区: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范文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2)初步培养观察历史文物图,搜集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历史信息的能力。3)在情感上感受远古祖先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 。 活动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将所搜集的资料在墙报“历史园地”中展示,资源共享。活动步骤1)通过复习山顶洞人北京人的有关知识引出人类生存问题。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3)以河姆渡人半坡人为例,模拟远古居民,展示原始人类生产生活风貌。活动过程(小游戏)1)教师指定两名学生手举北京人代表队、山顶洞人代表队的牌子入场。2)将写有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生产和生活内容的卡片分发给14名学生。3)14名学生根据卡片所给内容,在1分钟内找到自己的队伍并亮出卡片。4)学生评判正误并找出两个代表队中卡片内容相近的队员。(两队中相近的内容有采集和捕猎)其余队员退场。(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师: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多进步。但是这个进步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演变。远古人类前进的脚步是多么艰难啊,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从采集到采集,从捕猎还是到捕猎。几十万年无限的采集和捕猎有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学生讨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没有食物来源、人们居无定所、引发战争等) 师:如果真的像同学们所想象的那样,那是多么悲惨的情景啊!师:人类的这种悲剧可以避免吗?学生讨论:(人类学会自己种植和饲养。)师:同学们的主意真是太好了,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看一看,远古的先民们和你们的想法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课文的导读部分是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没有科学的东西?学生讨论:(人类发现植物的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人工种植。)师: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年前,人们就学会了种植,有了原始的农耕。师:第二课给我们推出了约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三个典型的代表。 黄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遗址。下面我们搞一个小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板书)我们从三个典型的原始农耕遗址中选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想像这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现在大家分成三组,一组扮演半坡人,一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组当评委。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图景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希望每一组都有精彩的表现。准备15分钟。(学生分组准备)师:好,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 掌声有请河姆渡居民表演。(掌声)(河姆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学生A: 我们河姆渡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大量的种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种植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年。学生B:我们还发明了蒸饭的蒸笼。(展示图片)蒸笼是陶土烧制的。蒸笼有三层,最底下一层烧火,中间一次装水,最上一层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饭饭蒸熟。这样做出的饭又香,又软,有营养,好消化。(掌声)学生C: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房子,(展示图片)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干栏式的结构,又通风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楼了。(掌声)听说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干栏式吊楼呢!(掌声)学生D:请看我们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头磨制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动物的肩胛骨装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轻便,再装上脚踏(耒)就更轻便了。(做手握骨耜脚踏耒的动作)用轻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学生E:我们会挖掘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我们为水井也盖了一个了遮雨棚,不让雨水落到井里。我为我们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掌声)学生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术,我们不一定要住在河边。可以搬到离河边更远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滥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家。(掌声)……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扬。)师:现在请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风采。(半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学生A:我们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轻1000多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过着比河姆渡人更进步的生活。就说我们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饭)以外,副食还有鱼,肉,白菜,芥菜等等。有这样的美味大餐,有谁不爱这个可爱的家园呢?(掌声)学生B:我们普遍用磨光的石器开垦土地和收割庄稼,这种工具更加锋利,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学生C:我们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经过人工培植而变成粟。这是我们半坡人的重大发明。遗憾的是当时不可能申请专利。(掌声)学生D:我们追求生活的美和艺术。(出示图片)请看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红色的底色上画着人或者各种动物的图案,色彩艳丽,被称做彩陶。学生E:我们会纺线,织布,制衣裳。我们正在告别蒙昧,走进文明的时代。学生F:我们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里面生活,可热闹了。房子里还有许多小间,是家族成员的住处。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里面有灶坑,既可做饭又可取暖,冬暖夏凉。……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请评委点评。学生A: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虽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但是他们都能够从采集,捕猎,无限的向大自然索取,走到合理利用自然,学会种植庄稼,饲养家畜,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学生B: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适应环境,建筑自己特色的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学生C:河姆渡人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也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来选择的,这既是利用自然也是顺应大自然。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生D:两地原始居民都普遍的制作和使用磨制的石器,陶器。河姆渡人更是利用南方土壤松软的特点使用更轻便的骨耜。半坡人制作的陶器更具有艺术的魅力。师:今天的活动搞得很好,每个小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的想象力和表演的能力真的令老师惊叹不已。数千年前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也许和现在有所不同。当时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没有史书的记载。但是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原始的种植给人们带来了定居的生活。磨制的石器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了,粮食就生产多了。家畜的饲养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们的身体素质。贮存粮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诞生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有条件去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原始的农耕文化也伴随着原始的农业出现了。同学们的想象既合理又丰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都是一幅幅美丽的、智慧的画卷。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编织的。
范文三: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时间、地点、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房屋等),比较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一、预习自学(边自主预习,边在书上画出这些知识,并记下发现的问题)(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 地点: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___半坡村一带。距今时间:______________。2.生产生活情况:1)住______
_房屋,过定居生活。2)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3)农业:半坡人还制造、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_____。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5)手工业: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如: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人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遗址出土了骨针、骨锥、纺轮,这说明半坡人会、_____。(二)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地点: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___的河姆渡遗址。距今时间:______________。2.生产生活情况:1)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还发现了木结构,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2)农业:种植______,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最为典型。3)畜牧业: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4)手工业:河姆渡人会制作_______、玉器和原始乐器。还运用等技术,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还懂得使用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2.的种植、饲养的出现,、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二、小试身手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______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云南元谋人遗址2、以下各项生产生活技能已被半坡原始居民所应用的是______A.用麻织布
C.木结构水井
D.铸造青铜器3、观察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1)图二中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A.水稻
D.高粱 (2)造成图二和图一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4、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等流域。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______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地位重要C.土壤肥沃,适宜农耕生产
D.生活用水方便三.我的疑惑和建议(把自己的疑惑和建议写在下面)
范文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烧制陶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艺术;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其中所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三、重点难点四、教法学法课: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为低下,巨大的变化。然后多媒体演示骨耜、石刀、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盆的图片。【新课教学】展示骨耜、石刀、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盆等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做什么用的?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我们的祖先使用的生产工具——骨耜、石刀及居住的房屋——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还有墓葬用的人面鱼纹陶盆。读图学习:1、在中国地图中用动画显示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彭头山、城头山等2、关于河姆渡人的生活,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用多媒体手段(或者通过讲故事、表演),再现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场景。①河姆渡人住在于栏式房屋里生活的场景(教师简单介绍这种房屋的构造)。学生读图后讨论:河姆渡人修建的这种房屋叫什么房屋?为什么要这么修建呢?然后教师点评。
②河姆渡人在土地中生产的场景:用骨耜耕地,播种,用石刀收割。学生讨论:河姆渡人种植的会是什么农作物呢?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③河姆渡人在有井架的水井里打水的情形。④河姆渡人在房屋旁边圈养猪、狗、水牛等家畜的情形。3、关于半坡人的社会状况,教师说明这两个氏族村落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他们的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之处。?(粟的朽粒、菜籽和石斧、石锄等工具,饲养的家畜骨骼化石)让学生对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有个直观印象。4,包括居住区、公共墓地、制陶窑场三个部分,进而①从出示的动画、历史文物图片、示意图和地图中捕捉有效信息,从而得出简单的历史结论。
②通过讨论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社会生活的不同,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③各小组派出发言人阐述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言之有理的发言,点拨分析,归纳总结。【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两个典型代表,系统地了解了原始的农耕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1、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提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农耕图》中的自然景观,学生就会找出树木、河流、土地等;然后观察图中的半坡人分别在做什么,学生会发现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焚烧树林,有的在披荆斩棘、用石斧砍伐树木,有的在用石耜或石锄翻土,还有的在播种;再观察出土的农具有些什么,分别是做什么用的。2、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同,再想想与所处的地域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才会有这种不同。八、板书设计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人的生活1、河姆渡遗址时间:距今6000多年地点:长江流域2、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1、半坡遗址时间:距今5000多年地点:黄河流域2等三、氏族
范文五: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掌握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发现地和主要农作物等历史基础知识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能力。3.情感目标: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真爱生命,善待人生。 教学重点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对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课前检测检测第1课的相关基础知识点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种植的水稻和蔬菜的历史要上溯到什么时候?我们祖先原始的农耕生活状况怎样? 讲授新课一、学生看书自主梳理本课基础知识。 二、了解学生梳理本课基础知识的情况。1、 河姆渡人—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的典型距今年代:距今__多年。
生产生活: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的国家;工具:使用__石器和骨器,会烧纸黑色__;畜牧:饲养__;居住:住杆栏式房屋,过着__生活。2、 半坡人——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距今年代:距今__多年生产生活: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和__的国家;使用__石器和___;畜牧:饲养__;纺织:纺织__,缝制__;居住:住__房屋,适应北方的__气候;艺术:会__、__、__和____等。 3、 氏族公社氏族:按__组成的比较__的生产、生活集体。
特点:土地、房屋都归__公有,共同__,共同消费,没有__。三、问题讨论
合作探究1.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 2.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3.制作《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从时间、地点、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等方面列表)。四、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五、进行素能检测,完成下列习题。1.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余姚市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稻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D.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2.在我国远古时期的一处遗址中出土了粟和装有粟的陶罐、尖底陶罐和圆形房屋,这里反映的是哪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A.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
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服 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六、小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课进行小结。 教学板书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教学反思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掌握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发现地和主要农作物等历史基础知识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能力。3.情感目标: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真爱生命,善待人生。 重点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难点对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 一、检测第1课的相关基础知识点 学生看书自主梳理本课基础知识。 二、学生看书自主梳理本课基础知识。 1.河姆渡人—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的典型距今年代:距今__多年。
生产生活: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的国家;工具:使用__石器和骨器,会烧纸黑色__;畜牧:饲养__;居住:住杆栏式房屋,过着__生活。2.半坡人——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距今年代:距今__多年生产生活: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和__的国家;使用__石器和___;畜牧:饲养__;纺织:纺织__,缝制__;居住:住__房屋,适应北方的__气候;艺术:会__、__、__和____等。 3.氏族公社氏族:按__组成的比较__的生产、生活集体。
特点:土地、房屋都归__公有,共同__,共同消费,没有__。三、问题讨论
合作探究1.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2.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3.制作《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从时间、地点、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等方面列表)。四、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五、进行素能检测,完成下列习题。1.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余姚市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稻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D.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2.在我国远古时期的一处遗址中出土了粟和装有粟的陶罐、尖底陶罐和圆形房屋,这里反映的是哪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A.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
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服 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六、小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课进行小结。
范文六: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A① B ② C①②
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C. 生活习惯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二、材料分析题8.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⑷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D
2 D 3 C 4 C 5 B 6 B 7 A二材料分析题:(1)半坡(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⑷没有文字记载。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中,最有可能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B 山顶洞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2 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骨耜、种植水稻鞥原始农耕生活图景额文化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3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大约在(
)A 公元前10000年左右B 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C 公元前9000年左右D 公元前4000年左右4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他们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5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包括(
) ①北京人遗址
②半坡遗址
③元谋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
D.①③6 我国的哪一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7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 神话传说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8 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9 如果半坡居民用“祭天祀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祭祀所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吗(
)A 水稻B 玉米C 栗D 粟10 我国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的住宅选用的是干栏式建筑。相似的建筑曾发现于(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11 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信息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12 图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 13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 水稻和玉米B 粟和水稻C 粟和小麦D 水稻和小麦二、材料题。1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十千年,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2)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3)从材料二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4)根据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2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3.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DCBDB
CBB1:1)黄河流域生活着半坡人、长江流域生活着河姆渡人。2) 水稻由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由半坡居民种植。3) 半地穴式房屋。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4) 干栏式房屋。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2答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2)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3)用蒸的方法制作熟食。3:(1) 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鱼纹盆。(3) 粟(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A① B ② C①②
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C. 生活习惯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二、材料分析题8.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⑷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D
2 D 3 C 4 C 5 B 6 B 7 A二材料分析题:(1)半坡(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⑷没有文字记载。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中,最有可能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B 山顶洞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2 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骨耜、种植水稻鞥原始农耕生活图景额文化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3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大约在(
)A 公元前10000年左右B 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C 公元前9000年左右D 公元前4000年左右4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他们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5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包括(
) ①北京人遗址
②半坡遗址
③元谋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
D.①③6 我国的哪一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7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 神话传说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8 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9 如果半坡居民用“祭天祀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祭祀所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吗(
)A 水稻B 玉米C 栗D 粟10 我国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的住宅选用的是干栏式建筑。相似的建筑曾发现于(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11 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信息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12 图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 13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 水稻和玉米B 粟和水稻C 粟和小麦D 水稻和小麦二、材料题。1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十千年,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2)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3)从材料二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4)根据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2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3.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DCBDB
CBB1:1)黄河流域生活着半坡人、长江流域生活着河姆渡人。2) 水稻由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由半坡居民种植。3) 半地穴式房屋。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4) 干栏式房屋。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2答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2)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3)用蒸的方法制作熟食。3:(1) 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鱼纹盆。(3) 粟(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范文七: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 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 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3. 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
,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会制造
,上面的符号是我国
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__村 ;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精讲点拨】1、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2、 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3、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 共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达标检测】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A①
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二、材料分析题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⑷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当堂反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范文八: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周口店遗址2.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D.烧制彩陶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是(
)A.种植水稻
B.猪狗等家畜
C.半地穴式房屋
D.石斧等农具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5.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6.“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7.如果时空倒转,阿Q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说明款待阿Q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8.右图所示的彩陶应该出土于(
D.河姆渡9.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 拓展练习:1.下列关于半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C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圈养猪、狗等家畜2.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白菜或芥菜等蔬菜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③④⑤3.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B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
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D
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4.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5.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A.游牧生活
B.定居生活C.生活不稳定
D.与外地交换食品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 会制作陶器A
①②④参考答案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1、B
9、B拓展练习:1、C
范文九: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 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 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 生有哪些不便之处?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2、生活地区:长江流域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生活地区:黄河流域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2、地区:黄河流域河 姆 渡 出 土 的 “ 骨 耜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半坡出土的陶器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河姆渡的原始居民 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 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 屋,这两种房屋建筑有 什么不同?大汶口白陶大汶口出土的“陶钵”大汶口晚期的 墓葬里,为什么 有了随葬品? 应怎样看这一 现象?原始 距今 居民 时间生活 地区原始 农耕原始家畜 饲养业饲养家禽原始 手工业制造陶器、 玉器和原始 乐器 制造彩陶、 刻画符号、 织布制衣 制造黑陶、白 陶,手工业更 大进步磨制石器 河 姆 约七千 长江流域 耒耜耕地 浙江余姚 渡 年 种植水稻半 约五、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 坡 六千年 陕西西安 种植粟 大 约四、 黄河流域 农耕经济 汶 五千年 山东泰安 更大发展 口饲养猪狗 等动物
范文十: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的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处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农耕历史。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同时对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是:大汶口文化五、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新授课(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3巩固小结:对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4作业:同步三练板书设计: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和睦的原始居民
二半坡原始居民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江堰修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