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m的单反镜头,和10倍的哈勃望远镜镜头,对于同样远的物体那个看到的更大?

300mm望远镜_300mm望远镜价格_300mm望远镜批发/采购 - 阿里巴巴
您是不是在找: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阿里巴巴为您找到56条300mm望远镜产品的详细参数,实时报价,价格行情,优质批发/供应等信息。您还可以找天文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儿童望远镜,单筒望远镜,手机望远镜等产品信息。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厂家
感兴趣的内容
48小时发货
48小时发货金币奖励:2个
阅读数:37244
回复数:76
最后更新于:
<font color="#.1 数码相机分类
产品类型可以理解为数码相机的“人为”分类,根据数码相机最常用的用途可以简单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指的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这是单反相机与其它数码相机的主要区别。卡片数码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传统对家用机定义不是很清楚,一般对成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的都可称作家用机。
单反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指的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单反数码相机品牌有: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579_EOS-1Ds-Mark-II.jpg佳能单反IDs Mark Ⅱ工作原理:
  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在DSLR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后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主要特点: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另外,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得单反数码相机的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也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每个像素点也就能表现出更加细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围,使单反数码相机的摄影质量明显高于普通数码相机。
卡片相机:
 卡片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其中索尼T系列、奥林巴斯AZ1和卡西欧Z系列等都应划分于这一领域。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579_2.jpg索尼卡片机T10主要特点:
  卡片数码相机可以不算累赘地被随身携带;而在正式场合把它们放进西服口袋里也不会坠得外衣变形;女士们的小手包再也不难找到空间挤下它们;在其他场合把相机塞到牛仔裤口袋或者干脆挂在脖子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它们功能并不强大,但是最基本的曝光补偿功能还是超薄数码相机的标准配置,再加上区域或者点测光模式,这些小东西在有时候还是能够完成一些摄影创作。至少你对画面的曝光可以有基本控制,再配合色彩、清晰度、对比度等选项,很多漂亮的照片也可以来自这些被“高手”们看不上的小东西。
卡片相机和其他相机区别:
  优点:时尚的外观、大屏幕液晶屏、小巧纤薄的机身,操作便捷。
  缺点:手动功能相对薄弱、超大的液晶显示屏耗电量较大、镜头性能较差。
长焦相机:
  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代表机型为:美能达Z系列、松下FX系列、富士S系列、柯达DX系列等。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579_canon_s3is.jpg佳能长焦相机S3 IS主要特点:
 长焦数码相机主要特点其实和望远镜的原理差不多,通过镜头内部镜片的移动而改变焦距。当我们拍摄远处的景物或者是被拍摄者不希望被打扰时,长焦的好处就发挥出来了。另外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和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的效果是一样的,浅景深的好处在于突出主体而虚化背景,相信很多FANS在拍照时都追求一种浅景深的效果,这样使照片拍出来更加专业。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
 如今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3倍-12倍之间,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体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数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距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的1倍、2倍、3倍、4倍变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
变焦范围越大越好?
  对于镜头的整体素质而言,实际上变焦范围越大,镜头的质量也越差。10倍超大变焦的镜头最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就是镜头畸变和色散。紫边情况都比较严重,超大变焦的镜头很容易在广角端产生桶形变形,而在长焦端产生枕形变形,虽然镜头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好的镜头会将变形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而理论上变焦倍数越大,镜头也越容易产生形变。当然很多厂家也为此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通常厂家会在镜头里加入非球面镜片来预防这种变形的产生。对于色散来说厂家通常使用防色散镜片来避免,比如尼康公司的ED镜片。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10×变焦镜头实际上在光学性能上应该可以满足我们日常拍摄的需要。
  对于拥有10倍光学变焦镜头的这些超大变焦数码相机,整体上的某些缺陷,将对最终的拍摄质量以及用户的使用造成致命的影响。
  1、长焦端对焦较慢。众所周知,消费类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技术实际上并不是非常领先的,从速度上来说也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用了一段时间的消费类数码相机后换数码单反(DSLR)的原因。而对于10倍变焦的这些机器而言,长焦端的自动对焦将受到更大的考验。就目前上市的这些机器来看,不少机器在这个方面的确存在缺陷。主要是表现在对焦不坚决、或者是不能对焦,这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尤为明显。
  2、手持时候的抖动。熟悉摄影的朋友大多数都知道安全快门速度这个概念。安全快门速度其实就是焦距的倒数。所谓安全,也就是说如果你所使用的快门速度高于安全快门速度,那么拍摄出的照片基本不会因为手不受控制的抖动而变得模糊。相反如果低于这个速度,那么就比较危险了。由于10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的焦距非常大,所以就要求我们拍摄时要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否则就比较容易失去宝贵的精彩画面。
  3、画面质量。上面我们其实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就目前刚刚上市的超大变焦数码相机来说,它们的画面质量严格来说也不属于很好的范畴,特别是在长焦端。
  4、重量与体积。由于10倍变焦的数码相机的镜头使用的镜片增多,而镜头口径、体积都会变大,导致相机的体积与重量也会相应增加。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紧凑型设计的超大变焦数码相机,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部超大变焦的数码相机,重量在200克以内的。
共获得金币 0
1.2 数码相机硬件
1.2.1 感光器件
  提到数码相机,不得不说到就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件。与传统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感光器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数码相机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就是感光器的发展道路。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什么是CCD?
  CCD和传统底片相比,CCD 更接近于人眼对视觉的工作方式。只不过,人眼的视网膜是由负责光强度感应的杆细胞和色彩感应的锥细胞,分工合作组成视觉感应。 CCD经过长达35年的发展,大致的形状和运作方式都已经定型。CCD 的组成主要是由一个类似马赛克的网格、聚光镜片以及垫于最底下的电子线路矩阵所组成。目前有能力生产 CCD 的公司分别为:索尼、菲利普、柯达、松下、富士和夏普,大半是日本厂商。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kaf_39000.jpg柯达3900万像素CCD“KAF-39000”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CCD光敏元件,分别是线性CCD和矩阵性CCD。线性CCD用于高分辨率的静态相机,它每次只拍摄图象的一条线,这与平板扫描仪扫描照片的方法相同。这种CCD精度高,速度慢,无法用来拍摄移动的物体,也无法使用闪光灯。
  矩阵式CCD,它的每一个光敏元件代表图象中的一个像素,当快门打开时,整个图象一次同时曝光。通常矩阵式CCD用来处理色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彩色滤镜嵌在CCD矩阵中,相近的像素使用不同颜色的滤镜。典型的有G-R-G-B和C-Y-G-M两种排列方式。这两种排列方式成像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在记录照片的过程中,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从每个像素获得信号,将相邻的四个点合成为一个像素点。该方法允许瞬间曝光,微处理器能运算地非常快。这就是大多数数码相机CCD的成像原理。因为不是同点合成,其中包含着数学计算,因此这种CCD最大的缺陷是所产生的图象总是无法达到如刀刻般的锐利。
什么是CMOS?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中文全称“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电)和 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然而,CMOS的缺点就是太容易出现杂点, 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设计使CMOS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产生过热现象。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canon_1dsmk2_cmos.jpg佳能EOS 1Ds Mark II搭载的1670万像素的CMOS
富士超级CCD:
  除了CCD和CMOS之外,还有富士公司独家推出的SUPER CCD,SUPER CCD并没有采用常规正方形二极管,而是使用了一种八边形的二极管,像素是以蜂窝状形式排列,并且单位像素的面积要比传统的CCD大。将像素旋转45度排列的结果是可以缩小对图像拍摄无用的多余空间,光线集中的效率比较高,效率增加之后使感光性、信噪比和动态范围都有所提高。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fuji_superccd_1.jpg左为传统CCD(呈矩阵排列),右为超级CCD(呈蜂窝状排列)  传统CCD中的每个像素由一个二极管、控制信号路径和电量传输路径组成。SUPER CCD采用蜂窝状的八边二极管,原有的控制信号路径被取消了,只需要一个方向的电量传输路径即可,感光二极管就有更多的空间。SUPER CCD在排列结构上比普通CCD要紧密,此外像素的利用率较高,也就是说在同一尺寸下,SUPER CCD的感光二极管对光线的吸收程度也比较高,使感光度、信噪比和动态范围都有所提高。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fuji_superccd_sr.jpg富士SuperCCD SR  那为什么SUPER CCD的输出像素会比有效像素高呢?我们知道CCD对绿色不很敏感,因此是以G-B-R-G来合成。各个合成的像素点实际上有一部分真实像素点是共用,因此图象质量与理想状态有一定差距,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高端专业级数码相机使用3CCD分别感受RGB三色光的原因。而SUPER CCD通过改变像素之间的排列关系,做到了R、G、B像素相当,在合成像素时也是以三个为一组。因此传统CCD是四个合成一个像素点,其实只要三个就行了,浪费了一个,而SUPER CCD就发现了这一点,只用三个就能合成一个像素点。也就是说,CCD每4个点合成一个像素,每个点计算4次;SUPER CCD每3个点合成一个像素,每个点也是计算4次,因此SUPER CCD像素的利用率较传统CCD高,生成的像素就多了。
适马Foveon X3三层感光元件:
  这是一种用单像素提供三原色的CMOS图像感光器技术。与传统的单像素提供单原色的CCD/CMOS感光器技术不同,X3技术的感光器与银盐彩色胶片相似,由三层感光元素垂直叠在一起。同等像素的X3图像感光器比传统CCD锐利两倍,提供更丰富的彩色还原度以及避免采用Bayer Pattern传统感光器所特有的色彩干扰。另外,由于每个像素提供完整的三原色信息,把色彩信号组合成图像文件的过程简单很多,降低了对图像处理的计算要求。采用CMOS半导体工艺的X3图像感光器耗电比传统CCD小。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sigma_foveon_x3_1.jpgFoveon X3三层感光元件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sigma_foveon_x3_2.jpgFoveon X3吸收红绿蓝光线演示图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sigma_foveon_x3_4.jpgFoveon X3吸收绿蓝光光线示意图  X3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虚拟像素尺寸-VPS(Virtual Pixel Size)。它可以把邻近的像素信号组合成一个像素,如2x2或者4x4,从而增加信噪比。这可以应用于提高感光度同时保持低噪音。此外使用VPS减低像素还可以加快从感光器提取信号的速度,这对于摄像应用有帮助。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684_sigma_foveon_x3_3.jpgFoveon X3虚拟像素尺寸-VPS原理
共获得金币 0
 说到CCD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这里就包括了CCD和CMOS。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也即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CCD上感光组件的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组件上,整个CCD上的所有感光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如果分解CCD,你会发现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
第一层“微型镜头”
  我们知道,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是在于其感光层,为了扩展CCD的采光率,必须扩展单一像素的受光面积。但是提高采光率的办法也容易使画质下降。这一层“微型镜头”就等于在感光层前面加上一副眼镜。因此感光面积不再因为传感器的开口面积而决定,而改由微型镜片的表面积来决定。
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
  CCD的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种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和蓝来组成,而RGB三个字母分别就是Red, Green和Blue,这说明RGB分色法是通过这三个通道的颜色调节而成。再说CMYK,这是由四个通道的颜色配合而成,他们分别是青(C)、洋红(M)、黄(Y)、黑(K)。在印刷业中,CMYK更为适用,但其调节出来的颜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声问题。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会超过400。相对的,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较仔细,但却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而在ISO值上,补色CCD可以容忍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
第三层:感光层
  CCD的第三层是“感光片”,这层主要是负责将穿过滤色层的光源转换成电子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影像处理芯片,将影像还原。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约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
 现在市面上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CCD(CMOS)的真实尺寸?
 在数码相机性能规格表中用英寸表示并不是CCD的真实尺寸,但可以使用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求得CCD的真实尺寸。镜头的真实焦距与相当(等效)焦距在数码相机或使用说明书上一般都会列出,而相当于35mm照相机的焦距与真实焦距之比,即为35mm照相机的画幅对角线尺寸与CCD的实际对角线长度比,由此可以方便计算出CCD的真实尺寸。
  举例说明,松下LX2(有效像素1020万)轻便数码相机使用1/1.65英寸CCD,镜头的相当焦距为28-112mm,真实焦距为6.3-25.2mm,两者的比例4.44,35mm照相机的画幅尺寸为24x36mm,对角线长43.2mm,43.2/4.44=9.72mm,这就是1/1.65英寸CCD有效对角线长度,换算成画幅横纵比4/3,可求得真实尺寸为7.38x5.54mm。松下LX2相机CCD有效感光成像面积仅为全幅尺寸的二十分之一,为APS—C画幅尺寸的九分之一。
[url=http://www.pconline.com.cn/images/html/viewpic_pconline.htm?[img]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793_ccd.jpg[/img]&namecode=digital&subnamecode=photo]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793_ccd_thumb.jpg[/url]CCD/CMOS尺寸一览表(点击放大查看原图)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793_canon_ccd_size.jpg佳能单反相机传感器尺寸差别
CCD和CMOS的不同之处
  CCD与CMOS传感器是当前被普遍采用的两种图像传感器,两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进行光电转换,将图像转换为数字数据,而其主要差异是数字数据传送的方式不同。
  如下图所示,CCD传感器中每一行中每一个象素的电荷数据都会依次传送到下一个象素中,由最底端部分输出,再经由传感器边缘的放大器进行放大输出;而在CMOS传感器中,每个象素都会邻接一个放大器及A/D转换电路,用类似内存电路的方式将数据输出。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40_ccd_cmos.jpg左图为CCD传感器的结构,右图为CMOS传感器的结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CCD的特殊工艺可保证数据在传送时不会失真,因此各个象素的数据可汇聚至边缘再进行放大处理;而CMOS工艺的数据在传送距离较长时会产生噪声,因此,必须先放大,再整合各个象素的数据。
  由于数据传送方式不同,因此CCD与CMOS传感器在效能与应用上也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包括:
  1. 灵敏度差异:由于CMOS传感器的每个象素由四个晶体管与一个感光二极管构成(含放大器与A/D转换电路),使得每个象素的感光区域远小于象素本身的表面积,因此在象素尺寸相同的情况下,CMOS传感器的灵敏度要低于CCD传感器。
  2. 成本差异:由于CMOS传感器采用一般半导体电路最常用的CMOS工艺,可以轻易地将周边电路(如AGC、CDS、Timing generator、或DSP等)集成到传感器芯片中,因此可以节省外围芯片的成本;除此之外,由于CCD采用电荷传递的方式传送数据,只要其中有一个象素不能运行,就会导致一整排的数据不能传送,因此控制CCD传感器的成品率比CMOS传感器困难许多,即使有经验的厂商也很难在产品问世的半年内突破 50%的水平,因此,CCD传感器的成本会高于CMOS传感器。
  3. 分辨率差异:如上所述,CMOS传感器的每个象素都比CCD传感器复杂,其象素尺寸很难达到CCD传感器的水平,因此,当我们比较相同尺寸的CCD与CMOS传感器时,CCD传感器的分辨率通常会优于CMOS传感器的水平。例如,目前市面上CMOS传感器最高可达到210万象素的水平(OmniVision的 OV年6月推出),其尺寸为1/2英寸,象素尺寸为4.25μm,但Sony在2002年12月推出了ICX452,其尺寸与 OV2610相差不多(1/1.8英寸),但分辨率却能高达513万象素,象素尺寸也只有2.78mm的水平。
  4. 噪声差异:由于CMOS传感器的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需搭配一个放大器,而放大器属于模拟电路,很难让每个放大器所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因此与只有一个放大器放在芯片边缘的CCD传感器相比,CMOS传感器的噪声就会增加很多,影响图像品质。
  5. 功耗差异:CMOS传感器的图像采集方式为主动式,感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电荷会直接由晶体管放大输出,但CCD传感器为被动式采集,需外加电压让每个象素中的电荷移动,而此外加电压通常需要达到12~18V;因此,CCD传感器除了在电源管理电路设计上的难度更高之外(需外加 power IC),高驱动电压更使其功耗远高于CMOS传感器的水平。举例来说,OmniVision近期推出的OV英寸、VGA),在 30 fps的速度下运行,功耗仅为40mW;而致力于低功耗CCD传感器的Sanyo公司去年推出了1/7英寸、CIF等级的产品,其功耗却仍保持在90mW 以上,虽然该公司近期将推出35mW的新产品,但仍与CMOS传感器存在差距,且仍处于样品阶段。
  综上所述,CCD传感器在灵敏度、分辨率、噪声控制等方面都优于CMOS传感器,而CMOS传感器则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整合度的特点。不过,随着CCD与CMOS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两者的差异有逐渐缩小的态势,例如,CCD传感器一直在功耗上作改进,以应用于移动通信市场(这方面的代表业者为Sanyo);CMOS传感器则在改善分辨率与灵敏度方面的不足,以应用于更高端的图像产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各主要厂商的产品规划来看出一些端倪。
共获得金币 0
1.2.2 镜头
可以说,镜头是一部相机的灵魂,无论是光学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镜头都是最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拍摄成像的质量。同时镜头也是划分相机种类和档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般来说,根据镜头,我们可以把相机划分为专业相机,准专业相机和普通相机三个档次,无论是传统的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可以适用于这个划分。
  专业相机也叫单反相机,完整的应该叫做单镜头反光相机。这类相机的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光线透过相机的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摄影者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感光部件(传统相机是胶片,数码相机则是CCD或是CMOS)上使其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专业相机的镜头是可以整个脱下而更换另一个镜头,从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效果。专业相机的镜头种类是非常之多的,而价格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元,有许多镜头甚至要比机身还要贵。这样的相机一般只有专业摄影师才会使用。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960_canon_eos1dmkiii_1.jpg佳能EOS-1D Mark III配EF 16-35mm f/2.8L II USM镜头套机图  准专业相机的镜头是不可更换的,但是却可以通过附加其它的镜头或镜片来获得更换镜头的效果。虽然从效果上来说,它的拍摄效果要比专业相机略逊一筹,但是价格是它的优势。因为准专业相机加上一套比较齐全的附加镜头和镜片的价格大致是10000多元,基本上也就相当于一款入门级专业单反相机机身的价钱。因此准专业相机最适合于有一定摄影技巧的个人高端用户使用。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01_g7_tc_dc58c.jpg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01_g7_wc_dc58b.jpg左为佳能G7安装长焦转接器TC-DC58C,右为安装广角转接器WC-DC58B  普通相机则是指那些镜头不可更换,也不能够附加其它镜头或镜片,绝大多数的操作是自动完成的产品,也就是我们日常俗称的“傻瓜相机”。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01_sony_w55_1.jpg索尼W55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镜头是指相机上接收光学对象,并且对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光学成像的部件(其他如数码摄像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上也有镜头,作用基本相似)。目前相机的镜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机上原本就自带的标准镜头,一般来说相机都会有自带的标准镜头。另一种则是对相机原有的标准镜头进行功能增强和扩展的镜头,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功能型附加镜头。如增加相机拍摄距离的长焦镜头,增大视角的广角镜头等。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镜头主要指的是后一种。
 镜头是一部相机的重中之重,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相机的眼睛上吧。首先来了解一下镜头和感光器件的摆设位置。如下图所示,从右至左该镜头组件依次由透镜、电子快门、透镜组1、透镜组2以及CCD组成,拍摄的影像就是沿着这条光路投射在CCD上成像的。组件中的焦距调节系统和快门系统是由透镜组1和电子快门构成的,二者是连接在一起。在电机的带动下,透镜组1和电子快门可以前后移动,进行焦距调节,从而获得最清晰的图像,由电子快门控制曝光。多组透镜是完成光学成像的,而最后的CCD可以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41_lens.jpg
镜头性能  如果你在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f =”,那么后面接的数字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f=8-24mm,38-115mm(相当于35mm传统相机)”,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较常见的有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还有长达2500mm超长焦望远镜头。
共获得金币 0
 镜头结构可以理解为镜头的构造,其主要是由镜片构成的。目前任何一款相机的镜头都不可能是由一块镜片组成,标准镜头和功能型附加镜头都是如此。一个镜头往往是由多块镜片构成,根据需要这些镜片又会组成小组,从而把要拍摄的对象尽可能清晰、准确的还原。
 镜头的结构主要指的是构成镜头的镜片数目情况。由于不同厂商、不同产品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因此绝不能简单的认为镜片的数目多好还是数目少好!不同镜头的镜片数目是用数字标识的,可谓一目了然。比如佳能EF 28-105mm f/3.5-4.5 II USM镜头标识为12组15片,这也就是说,这款镜头共有15片镜片,这15片镜片又分为12个镜头组,有的为1片成组,有的为两片成组,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http://www.pconline.com.cn/digital/dc/fj/jingtou/0608/pic/canon_28-105mm_1_447x200.jpg佳能 EF 28-105mm f/3.5-4.5 II USM 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916_canon_28-105mm_02_jiegou.jpg佳能 EF 28-105mm f/3.5-4.5 II USM 镜头结构图  除了镜片的数目之外,镜头的材质也是镜头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目前镜头的材质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玻璃和塑料。这两种材质是和镜头生产商所采用的技术和特点有关的,两种材质并无优劣之分。当然两种材质的镜头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玻璃镜头稳重、塑料镜头轻巧。在市场上富士的镜头多采用塑料,而蔡司、尼康的镜头则以玻璃为主。
镜头上的标识
 众所周知,DC镜头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像质量,同时,镜头的设计对数码相机的外观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在内部电路和CCD日益同质化的今天,镜头无疑成为了各大厂商为吸引消费者的重点宣传点。而镜头上那些文字,那些个性化的LOGO和标识对我们来说有了新的意义,就如个性纹身一样。在相机作为载体,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充分展示了相机的个性和内涵。成为了时尚的一部分。现在就跟我们一起来解读数码相机镜头上那些众多的个性化“纹身”吧。
一、品牌的印记
  品牌的印迹本身的意义仅仅是指品牌留于消费者脑海中的一个统一的意念,是品牌在过去与现在的活动所形成的一个痕迹。正是由于留下着一种意念,才让品牌成为了数码相机在用户心中的一部分,而且往往占据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品牌和LOGO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拥有的表达、一种装饰,更是一种主动与用户脑中的印象所关联的行为。就像喜欢SONY的朋友,也许看见SONY的LOGO出现在相机上,出现在镜头上就会产生好感。而喜欢佳能或者其他品牌的朋友一样是如此。
  说到品牌,现在市面上的各种数码相机镜头都拥有自己的品牌。佳能的镜头,尼康的尼克尔镜头,德国的蔡斯镜头、莱卡镜头等等很多很多。正是由于这些品牌和长久以来在人们脑中的印象,使得这些文字和标识有了新的内涵。就像镜头上简单的Carl Zeiss几个字母,却带来的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品质的象征。但是也许很多消费者都不会去注意镜头上的那些文字,这会让你失去很多。所以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镜头的名字和它们名字后面的意义吧。
1.尼康的尼柯尔镜头
  作为日本最大的光学仪器制造厂,尼康已有60多年制造镜头的历史。尼柯尔(Nikkor)一直以锐利的成像和高反差效果闻名于世,特别受新闻工作者青睐,有“新闻的尼康,体育的佳能”之说。作为目前尼康非单反系列数码相机中的旗舰机型CoolPix 8700,使用的就是尼柯尔8倍光学变焦ED镜头。所谓ED,就是采用了Extra-Low Dispersion Glass特低色散玻璃镜片的镜头,能够大大减轻在长焦镜头中经常发生的红光与蓝光无法聚焦于同一平面的色散现象,保证了能够实现出色的色彩还原效果。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nikon_lens_1.jpg尼康的尼柯尔镜头结构图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nikon_lens_2.jpg尼康尼柯尔镜头上的标识 2.佳能红圈L镜头   作为与尼康齐名的相机制造厂商,佳能的镜头自然也毫不逊色,早在1946年就成功地制成了佳能第一款镜头,目前,佳能单反相机所使用的EF系列镜头规格之全,是其他所以相机厂商都无法媲美的。每当体育大赛,我们都可以看到场边一支支白色的佳能“大炮筒”。L是Luxury 豪华的首字母,是佳能专业镜头的标志,在镜头外环有红色的圈。和消费级镜头相比,L头带有研磨非球面镜片、UD(低色散)、SUD(超低色散)或者Fluorite(萤石)镜片,这些是镜头出色的光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通常镜头的构造质量也要优秀很多,价格也高很多,但成像质量非常优秀。在非单反顶级机型Pro1上,我们看到了使用萤石镜片的红圈镜头。尽管成本很高,但萤石镜片能够显著降低色散,所以在高档长焦镜头中经常使用。应用了如此高档的镜头,Pro1的成像质量得到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价格也是800万同等机型中价格最高的就不足为怪了。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canon_l_lens_1.jpg佳能红圈L镜头结构图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canon_lens_2.jpg佳能红圈L镜头3.美能达GT/HEXANON镜头   在顶级机型DiMAGE A2和其他一些高端机型如A1/7Hi/7i/7,甚至是一些袖珍相机上,我们都能看到红色字母标记的GT字样。GT镜头是从美能达传统单反相机的专业级大口径G系列镜头演变而来。GT镜头是授予以严格的判定标准筛选出的数码相机专用高级镜头的名称,它是一种能实现超精细,浓缩了美能达公司独有的,将色差和变形散光等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GT= G Lens Technology)而制成的不同凡响的高画质镜头。而在合并后的柯尼卡-美能达以及合并前的柯尼卡数码相机上,如G系列相机上我们会看到GT HEXANON字样,说到HEXANON就不得不提到柯尼卡的镜头。早在1928年,柯尼卡就成为了日本日本第一家制造日本镜头的公司,比尼康还要早三年,后来一直应用于柯尼卡的高档小型相机上并备受推崇。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minolta_lens_1.jpg美能达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minolta_lens_2.jpg美能达镜头
4.奥林巴斯ZUIKO DIGITAL镜头   “ZUIKO DIGITAL”是奥林巴斯为其新的“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而设计的专业规格的专用互换镜头。奥林巴斯的前身高千穗制作所于1936年推出的第1号相机“OLYMPUSⅠ”上安装的镜头是“ZUIKO”镜头。并在后来的奥林巴斯单反相机OM系列广泛应用并广受好评。ZUIKO镜头组以具有锐利的分辨率著称,具有非常好的细节表现能力。与胶卷相机镜头相比,数码相机镜头要求有更高的表现能力,相信ZUIKO DIGITAL也能象ZUIKO品牌一样,作为新一代数码单反相机专用的高性能镜头,将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顶级影像品质。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olympus_lens_1.jpg奥林巴斯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olympus_lens_2.jpg5.宾得的SMC镜头   宾得作为日本五大相机制造商,其镜头素质也非等闲之辈。提起PENTAX的镜头,就不能不提它的SMC(超级多层镀膜)技术。由于光线每一次通过空气玻璃接触面都会发生折射和反射,所以在通过由多片镜头组成的镜头时,如果不保证很高的增强透光率,那么不只光强大大降低,反差和色彩还原也难以得到保证。为了增强透过率,宾得当年率先开发了SMC(Super-Multi Coating)技术,采用化学镀膜法在镜片上镀上七层镀膜,使得光线的透过率提高到99.8%。PENTAX于1971年开始应用SMC技术,在此以后凡是印有"SMC"字样的宾得镜头,都是镀过七层膜的。尽管目前很多厂商都已掌握了类似技术,但宾得在这项技术上还是一直居于领先地位。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pentax_lens_1.jpg宾得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pentax_lens_2.jpg宾得镜头
6.索尼和康太克斯相机上的卡尔·蔡司镜头   卡尔·蔡司公司是全球最古老的科技企业之一,于1846年在德国耶拿创立,目前总部设在德国。卡尔·蔡司公司可以说是精密光学仪器领域的领头羊,能够制造包括相机镜头、实验室设备、天文馆投影机、交通及医学用光学器材等一系列光电产品。了解卡尔·蔡司公司的人深知,该公司能从工业革命伊始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完全得益于始终固守其最擅长的光学仪器领域,并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消费电子巨头索尼公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选择了卡尔·蔡司镜头作为其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的“眼睛”。而其中带有红色T*标志是卡尔·蔡司镜头是经过特殊镀膜处理、为避免镜头表面反光造成“耀光”现象而专门设计的,是卡尔·蔡司纵横光学界多年不倒的看家宝。目前索尼仅在顶级机型DSC-F828上采用。而另一著名相机厂商康太克斯在其高档小型数码相机上也使用了T*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carlzeiss_lens_1.jpg卡尔·蔡司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carlzeiss_lens_2.jpg卡尔·蔡司镜头
共获得金币 0
7.松下相机上的徕卡镜头   熟悉摄影器材的人没有不知道德国Leica大名的。徕卡不仅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相机,更是以其精湛的技术和工艺,获得了众多世界一流摄影师的高度赞扬,确立了徕卡相机和徕卡镜头在摄影界内的崇高地位。  松下与徕卡的合作始于2000年,当时松下推出了世界上首次配备徕卡Dicomar镜头的数码摄录一体机,后来,松下和徕卡又将举世闻名的Summicron、Elmar和Elmarit镜头制造技术结合数码相机特点,推出了松下和徕卡数码相机上专用的DC VARIO-SUMMICRON和DC VARIO-ELMARIT镜头,这些镜头继承了徕卡标志性的浓厚感和色彩丰富的传统,为徕卡迷转向数码领域开辟了道理。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leica_lens_1.jpg徕卡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leica_lens_2.jpg徕卡镜头 8.三星及柯达相机上的施奈德镜头   施耐德在传统相机领域里原本以制造中大画幅座机和放大用的镜头为主,其镜头堪称是座机中的镜中之王,虽然各自专注领域略有不同,但无论是在业内的资历还是镜头的制作工艺,施奈德都不输与蔡司。所以韩国的著名传统消费电子厂商三星和著名的传统影像器材大厂柯达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施奈德作为合作伙伴就不足为怪了。在三星的高端V系列和柯达所有的非单反数码相机,我们都可以看到Schneider-KREUZNACH的标志,是其优异成像品质是有力的保障。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schneider_lens_1.jpg施耐德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schneider_lens_2.jpg施耐德镜头9.其他  最后还得说说佳能的普通镜头和富士的富士珑镜头,虽然这两款镜头没有上面那些红的那么大红大紫,不过确是非常不错,性价比很高的镜头。先说说佳能,佳能canon镜头不光被除PRO-1的所有佳能民用级数码相机所使用,还被其他一些品牌的数码相机所使用。比如卡西欧600W像素的P600就是使用了佳能canon镜头。而A系列、S系列、G系列都是使用的佳能普通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canon_lens_1.jpg佳能镜头  而富士全线相机也都使用了自己的富士珑镜头,而S7000 S20-PRO这些相对高端的相机则是使用的超级富士珑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fuji_lens_1.jpg超级富士珑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99_fuji_lens_2.jpg超级富士珑镜头 二、镜头文字所含的参数信息   在相机的镜头上通常都会有很多很有用的信息,除了品牌以外,还有很多镜头的参数,在试图去了解一部相机的时候,相信镜头上的文字会给你们很多的帮助。前面我们谈了品牌,现在我们我们来谈谈镜头上出现的参数。  在镜头上一般会出现一些数字和字母,不管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相机,基本上都是这样。这里面一般都包含了以下几种参数:第一,是这个镜头的最大光圈,如2.8-3.5之类的;第二,是这个镜头而有的数码相机所标明的是镜头镜头性能,比如8-15mm。也有的标为35毫米相机规格的焦距变化范围,比如35-150mm。关于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可以更到的光学效果就更丰富。反之越小得到的效果也更丰富。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所以当F2.0的超大光圈对我们来说就是很特别的,可以在拍摄中创造更多的效果。所以比如松下的FZ-10 拥有F2.0的超大恒定光圈,所以可以相机这个镜头有很强的光学性能。关于镜头性能  一般相机都会有一个焦距范围,一头是广角端,另一头是望远端。广角端越大所包含的景物越多,望远端端越大可看距离就越远。所以相对一般数码相机镜头35mm的广角端而言。28mm等大广角的镜头就会倍受欢迎了。  所以读懂相机镜头上的参数是对你了解一部相机的性能是有非常大帮助的。三、其他文字和标识  在一些准专业的相机镜头一侧还有很多文字或者标识。有的会出现相机的变焦倍数,比如“6X zoom”的字样。这就代表镜头是六倍光学变焦的。现在一般的相机变焦倍数是3倍光学变焦。一些长焦数码相机镜头的光学变焦范围可以高达6X、10X甚至更高的12X(目前民用固定镜头数码中光学表焦倍数最高)。不过有的品牌的数码相机在镜头上的表焦标识会达到19X 22X等等。这会让消费者误认为有很大的表焦倍数。这些往往是光学变焦倍数×数码表焦的最终倍数。  而数码变焦和光学变焦有很大区别。以下是对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名词解释。  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3倍-5倍之间,也有一些码相机拥有10-12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光学变焦基本上不影响成像质量。  数字变焦:即digital zoom,实际上是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做放大,将ccd影像感应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个画面。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点像vcd或dvd中的zoom功能,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6倍左右,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左右。  所以在观察一部相机的时候千万要记住是否有digital zoom的字样。如果是,后面的数字就表示数码变焦的倍数了。
共获得金币 0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http://www.pconline.com.cn/digital/dc/fj/jingtou/0608/pic/sigma_30mm_447x336.jpg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554_sigma_50-150mm_yz_thumb.jpg
快门速度:1/500秒 光圈:F5.6适马 APO 50-150mm F2.8 EX DC HSM 镜头官方样张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以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例,广角镜头通常是指镜头焦距约在17至35毫米之间的镜头。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点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756_sigma_12-24mm_yz_thumb.jpg[/url]快门速度:1/160秒 光圈:F11适马 12-24mm F4.5-5.6 EX DG ASP HSM 镜头官方样张广角镜头的基本特性:  
  1.视角范围大,可以涵盖大范围景物。所谓视角范围大,即在同一视点(与被摄物的距离保持不变)用广角、标准和远摄三种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取景,结果是前者要比后者在上下左右拍摄到更多的景物。当摄影者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若用50毫米标准镜头难以完整拍下的景物(如人物集体留影等),就可利用广角镜头视角范围大的特征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再有,如拍摄广阔的原野或城市高大的建筑等,用标准镜头也许只能拍到景物的一部分,无法表现出景物的宽阔或高大。而用广角镜头拍摄,就能有效地表现出大场面开阔的气势或建筑物高耸入云的雄伟。
  2.焦距短,景深长。在拍摄广阔的大场面时,摄影者一般都依靠广角镜头焦距短,表现的景物景深长的特点,将从近到远的整个景物都纳入清晰表现的范围。此外,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如果同时采用较小的光圈,则景物的景深就会变得更长。例如,摄影者用一个28毫米的广角镜头拍摄,焦点对在约3米左右的被摄体上,把光圈调到F8,那么从1米到无限远几乎都进入了景深范围。正是由于这种长景深的特点,广角镜头往往被摄影者当作一种机动性很强的快拍镜头使用,在某些场合,摄影者操纵广角镜头几乎不用对被摄物聚焦,就能极快地完成抓拍。
  3.能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这是广角镜头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所谓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是指广角镜头能比其他镜头更加强调近大远小的对比度。也就是说,用广角镜头拍出来的照片,近的东西更大,远的东西更小,从而让人感到拉开了距离,在纵深方向上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特别是用焦距很短的超广角镜头拍摄,近大远小的效果尤为显著。
  4.可夸张变形。一般来说,被摄体被夸张而发生变形是广角镜头使用上的大忌。实际上,被摄体被适当夸张、变形并非一定不可取。有经验的摄影师常常利用广角镜头将被摄体作适度的变形,把一些非常不起眼的,人们熟视无睹的景物拍得不同寻常。当然,用广角镜头进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一要根据题材的需要,二要少而精。不管题材是否需要,滥用广角镜头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一味从形式上追求怪诞离奇的效果是不足取的。
[ 本帖最后由 眺望天堂 于
12:10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鱼眼镜头  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约在6-16毫米之间的短焦距超广角摄影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
  鱼眼镜头最大的作用是视角范围大,视角一般可达到220°或230°,这为近距离拍摄大范围景物创造了条件;鱼眼镜头在接近被摄物拍摄时能造成非常强烈的透视效果,强调被摄物近大远小的对比,使所摄画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鱼眼镜头具有相当长的景深,有利于表现照片的长景深效果。鱼眼镜头的成像有两种,一种像其他镜头一样,成像充满画面;另一种成像为圆形。无论哪种成像,用鱼眼镜头所摄的像,变形相当厉害,透视汇聚感强烈。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821_tokina_10-17mm_yz_thumb.jpg图丽 10-17mm F3.5-4.5 AT-X 107 DX Fish Eye 镜头官方样张  鱼眼镜头的体积较大。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鱼眼镜头为例,当将这种鱼眼镜头安装在体积较小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机身上时,有一种“头(镜头)大身体(机身)小”的感觉,且由于鱼眼镜头重量不轻(如尼柯尔6毫米/F2.8手动对焦鱼眼镜头重达5200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装上鱼眼镜头后,照相机和镜头的整体重量增加,重心前移,摄影者持握照相机进行拍摄时要注意持稳照相机。如前所述,鱼眼镜头的前镜片直径大且向镜头前部抛出,故这种镜头无法像普通镜头那样安装滤光镜。鱼眼镜头通常采用内置滤光镜的方式,根据拍摄需要,由摄影者操纵镜头上的滤光镜转换环,使需要的滤光镜转换至镜头的摄影光路中。鱼眼镜头的前镜片是整个镜头中相当重要的镜片,由于它向镜头前部抛出,故摄影者在拍摄操作(尤其是凑近被摄物拍摄)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碰撞镜片。另外,有些老式的鱼眼镜头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连接时,镜头后部插入照相机机身较深,照相机的反光镜必须翻起锁定,照相机的五棱镜取景器将不能使用,需在照相机上设置附加的取景才能进行摄影。
微距摄影镜头是指无需安装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轨道皮腔等近摄附件就能用来微距或近距摄影的专用摄影镜头。
  微距摄影镜头是以专门拍摄微小被摄物或翻拍小画面图片为目的的摄影镜头,这种镜头的分辨率相当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佳。微距摄影镜头在近摄时具有很不错的解像力,可在整个对焦范围内保持成像质量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一般的摄影镜头主要用于拍摄通常焦距内的景物,它不能直接用来近摄。利用一般摄影镜头近摄,是需要在镜头上加装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等近摄附件后方能进行,但一般摄影镜头加装了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等近摄附件后,就处于“近摄”状态,就无法迅速从“近摄”状态回到普通摄影状态,就是说,用一般摄影镜头加装近摄附件的办法,难以交替进行近距摄影和普通摄影。而微距摄影镜头则不同,它的近摄不依赖别的近摄附件,全部近摄操作都在镜头本身上进行,它可在近摄至无限远之间连接对焦,从而能从近摄状态迅速调整至普通摄影状态,这为摄影者交替进行近距摄影和普通摄影提供了方便。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538_olympus_35mm_yz1_thumb.jpg快门速度:1/320秒 光圈:F7.1奥林巴斯 ZUIKO DIGITAL 35mm F3.5 Macro 镜头官方样张  微距摄影镜头一般有两种结构。一种微距摄影镜头采用内置伸缩镜筒的结构,另一种采用交换镜头内光学镜片组前后位置的结构。前者在普通摄影时,摄影者只要旋转镜头对焦环就能进行正常的对焦,如果想近摄,只要把已旋转至最近对焦处的对焦环继续旋转,就能把镜头的整个光学系统随同内置的镜筒同步前移,从而使像距增大,达到近摄的目的;后者以变换镜头内光学镜片组前后位置来获得较高的影像放大率,从而达到近摄的目的。
  常见的微距摄影镜头有尼柯尔Micro 55mm/F2.8手动对焦微距摄影镜头等。
增距镜头又称望远转换镜或焦距增长器,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光学器件,由多片光学镜片组成,其作用是增长原有镜头的焦距。由于增距镜是一个呈凹透镜作用的光学系统,所以不能单独成像的,要与呈凸透镜作用的常规镜头一起使用才能得出清晰的物像。
  增距镜的倍率有多种。常见的有2倍(俗称增倍镜)、1.7倍、1.4倍和1.6倍,也有少数是3倍的。镜片数一般为四至七片不等。增距镜一边是卡口,与镜头的卡口一样,用于连接到照相机机身上;另一边是卡环,与单反机机身上的卡环一样,用于连接镜头。使用时,先将单反机上的镜头卸下来,将增距镜接在机身上,然后再将镜头接在增距镜上,即增距镜在机身与镜头之间。
http://www.pconline.com.cn/digital/dc/fj/jingtou/sk/qt/0609/pic/sony_2x_447x336.jpg索尼 2X 增倍镜头不同倍率的增距镜可以将原镜头的焦距扩展至不同的范围。如一只2倍的增距镜可将50mm的标准镜头变成100mm的中焦镜头;而 1.4倍的只能将它变成70mm的镜头。但是增距镜只能用于50mm以上的镜头,如果与广角镜头合用时,可能会出现遮角现象。接上增距镜后,原镜头上的一些参数是不会改变的,如最短聚焦距离。如果原镜头的最短聚焦距离为 0.5米,加上增距镜后仍是 0.5米,由于焦距增长,所以可以得到更大的影像。
[ 本帖最后由 眺望天堂 于
12:17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称为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http://www.pconline.com.cn/digital/dc/fj/jingtou/0608/pic/canon_28-135mm_447x200.jpg佳能 EF 28-135mm f/3.5-5.6 IS USM 镜头  变焦镜头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它实现了镜头焦距可按摄影者意愿变换的功能。与固定焦距镜头不同,变焦距镜头并不是依靠快速更换镜头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而是通过推拉或旋转镜头的变焦环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在镜头变焦范围内,焦距可无级变换,即变焦范围内的任何焦距都能用来摄影,这就为实现构图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变焦距镜头自身的任何一级焦距与别的相同焦距的固定焦距镜头功能是一样的。但变焦距镜头不限制摄影者使用哪一级焦距,因而在使用操作上要便利灵活得多。它省却了外出拍摄时需携带和更换多只不同焦距镜头的麻烦。甚至在临按照相机快门前,摄影者还能通过变换镜头焦距对被摄体进行取舍,对画面进行剪裁,以期在拍摄前把画面构图安排得更为理想。
  变焦距镜头变换焦距的快捷程度,是固定焦距镜头通过更换镜头变换焦距无法相比的。35毫米自动袖珍照相机或部分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变焦距镜头还采用了电动变焦模式,电动变焦不仅仅是省力和便捷,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均速变焦,这为摄影者通过焦距得细微变化剪裁画面、确定构图十分有利。变焦距镜头通过在照相机快门开启的瞬间变焦,还能进行“爆炸效果”。有的照相机还依靠自动控制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变换实现自动构图功能。最新颖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还设置了自动记忆镜头焦距的功能,这一功能可允许摄影者设定照相机记忆一种或数种使用频率较高的镜头焦距,随时能在将镜头焦距变换至先前记忆的焦距上来。
  当然,相对固定焦距镜头而言,变焦距镜头的结构比较复杂,分量较重。非名牌的变焦距镜头,成像质量肯定逊于相应的固定焦距镜头。
顾名思义,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定焦镜头的设计相对变焦镜头而言要简单得多,但一般变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对成像会有所影响,而定焦镜头相对于变焦机器的最大好处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不少拥有定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运动物体图像清晰而稳定,对焦非常准确,画面细腻,颗粒感非常轻微,测光也比较准确。
http://www.pconline.com.cn/digital/dc/fj/jingtou/0608/pic/nikon_85mm_2_447x336.jpg
尼康 尼克尔 Ai AF Nikkor 85mm F1.8D 镜头柔焦镜头
 一种不依靠柔光镜或柔光纱等柔光附件的条件下,仅凭镜头自身所设的柔光功能排出的柔光效果的专用摄影镜头。
  柔光摄影镜头最主要的特点是,在镜头的透视光路中,设置了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多孔金属片。被摄体光线进入镜头,通过金属片上的小孔就会产生扩散现象,这样,最终在胶片平面上的成像呈现为柔光的效果。柔光摄影镜头的柔光效果强弱控制有两种,一种是由摄影者通过调节镜头的光圈进行控制,当把镜头光圈调至最小档位,柔光效果可减至最弱,这时,摄影者可以把柔光镜头当作普通摄影镜头使用。另一种是柔光摄影镜头本身设有柔光效果控制功能,这种镜头上设有柔光调节装置,将柔光效果强弱分为多档,比如设有“无柔光效果”、“弱柔光效果”、“中柔光效果”和“强柔光效果”等多档供摄影者选择。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704_canon_135mm_2_yz.jpg快门速度:1/15秒 光圈:F3.5佳能 EF 135mm f/2.8 柔焦镜头官方样张  柔光镜头在人像摄影领域的使用非常广泛,这种摄影镜头最主要的作用是,在聚焦准确的前提下,被摄体光线通过金属片上的小孔产生扩散现象,减弱摄影镜头对被摄物细部“锐利”的刻画性能,从而避免被摄物上细微的疵点被镜头清晰地记录下来,影响被摄物的整体美感。柔光摄影镜头的另一作用是,恰当的使用,可使被摄体形成一种具有朦胧意境的效果。
共获得金币 0
防抖镜头为避免摄影者手持远摄镜头摄影时因难以持稳相机而影响画面成像质量而研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摄影镜头。
  防抖镜头最主要的特点是,镜头上安装上了专用的减轻震动光学补偿装置,这种光学补偿装置由摆动陀螺仪和移动光学系统组成。被摄体光线轻过摄影镜头达到胶片表面成像时,因采用低速快门或镜头焦距远摄端时由摄影者手持照相机拍摄或别的原因造成相机和镜头的晃动,使被摄物光线在胶片表面的成像产生模糊现象。为防止或减弱这种现象发生而设计的减轻震动摄影镜头,能够消除因镜头晃动而引起的镜头光轴偏移,使到达胶片表面的被摄体光线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
  防抖镜头的工作原理是:把因采用低速快门或镜头焦距远摄端时由手持相机引起的镜头光轴晃动分解为纵动(上下方向的晃动)和横动(左右方向的晃动),依靠镜头内设的摆动陀螺仪(即角速度传感器)检测镜头光轴晃动的偏差程度,检出数据被送到微电脑中作超高速的计算,计算结果又被传换为驱动信号,然后在消除晃动影响的方向上驱动由磁路板和磁石一体化结构的移动光学系统进行晃动补偿,最终达到防止或减弱震动影响的目的。减轻震动摄影镜头的晃动检出、电脑超高速计算和驱动移动光学系统进行晃动补偿的整个过程,在照相机快门打开、胶片进行曝光的过程中,以最短的间隔反复进行。
  美术馆、博物馆、剧场、音乐厅等处一般禁止采用闪光灯摄影,这些场合一般也不便于使用三脚架,故在这种场合使用减轻震动摄影镜头进行手持照相机拍摄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此外,摄影者也可依靠减轻震动摄影镜头特有的功能进行较低快门速度的拍摄,用较低快门速度把被摄体拍成特殊的效果。在有的情况下,可不必为了避免震动而采用高速感光片,而仍然采用中等速度的感光片把被摄体拍成颗粒较为细微的效果。
  以下这支为佳能IS防抖镜头: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465_canon_70-300mm_2_447x336.jpg佳能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镜头折返镜头一般的摄影镜头,当光线通过镜头时,从第一组镜片进入,直接到达胶片。这类镜头如焦距达300mm-500mm甚至1000mm时体积会很大,重量也会增加数倍,使用起来会极不方便,而折反镜头利用光线折反得原理,使光线通过第一组镜片时,不是直接到达胶片,而是经过两次反射后才到达胶片。折反镜头最大限度得缩小了体积、重量,也降低了成本。
  由于光学结构的特殊性,折返镜头不但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还没有恼人的色差现象,画质表现优良。不过出于对体积的妥协,折返式镜头只有一级光圈,即无法调整光圈的大小。这不但使得景深控制比较困难,而且对曝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需要以特定曝光时间进行拍摄时,便只能利用减光镜来控制曝光了。
  目前市场上一般500mm折反镜头的光圈是F8,而肯高在2006年发布的500mm F6.3 DX镜头打破了这个标准的定律,也让不少喜欢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用户翘首企盼。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359_kenko_500mm_1_thumb.jpg肯高 500mm F6.3 DX 折返镜头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359_kenko_500mm_2_thumb.jpg
移轴镜头  移轴摄影镜头是一种能达到调整所摄影像透视关系或全区域聚焦目的的摄影镜头。
 移轴摄影镜头最主要的特点是,可在相机机身和胶片平面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整个摄影镜头的主光轴平移、倾斜或旋转,以达到调整所摄影像透视关系或全区域聚焦的目的。移轴摄影镜头的基准清晰像场大得多,这是为了确保在摄影镜头光主轴平移、倾斜或旋转后仍能获得清晰的影像。移轴摄影镜头又被称为“TS”镜头(“TS”是英文“Tilt&Shift”的缩写,即“倾斜和移位”)、“斜拍镜头”、“移位镜头”等。
http://www.pconline.com.cn/digital/dc/fj/jingtou/0608/pic/canon_24mm_3_447x200.jpg佳能 TS-E 24mm f/3.5L 移轴镜头  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用移轴摄影镜头后,使得这种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也具有了大型组合式照相机那种通过调整皮腔控制透视的功能,从而扩展了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使用范围,在专业摄影领域,移轴摄影镜头的作用相当大。移轴摄影镜头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纠正被摄物的透视变形;二是实现被摄体的全区域聚焦,使画面中近处和远处的被摄体都能结成清晰的影像。移轴摄影镜头在建筑摄影中的运用最多。拍摄建筑物的外形,多用广角焦距的摄影镜头拍摄,但由于广角镜头近大近小的透视效果,使拍摄出来的建筑物外形线条向上方汇聚,而利用移轴拍摄镜头拍摄建筑物外形,能依靠镜头的透视调整功能纠正这种线条汇聚现象,使画面中出现的建筑物没有通常的那种倾斜、甚至好像要倾倒的感觉,仍然表现得很垂直。移轴摄影镜头还常常被用来拍摄全区域聚焦得画面。商业摄影中的产品广告拍摄,常把这种镜头的平移和倾斜拍摄功能组合使用,在纠正被摄体透视变形的同时,获得一般摄影镜头难以达到的全区域聚焦的效果。
  常见的移轴摄影镜头有尼柯尔28mm/F3.5手动对焦移轴镜头、尼柯尔35mm/F2.8手动对焦移轴镜头、尼柯尔85mm/F2.8D手动对焦微距移轴镜头等.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745_canon_24mm_yz_thumb.jpg快门速度:1.3秒 光圈:F8佳能 TS-E 24mm f/3.5L 移轴镜头官方样张
[ 本帖最后由 眺望天堂 于
12:21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UV镜头UV是英语单词Utlraviolet的缩写,意思是紫外线,因此UV镜头又叫做紫外线滤光镜,通常为无色透明的,不过有些因为加了增透膜的关系,在某些角度下观看会呈现紫色或紫红色。   在使用传统相机用胶片拍摄的时候,由于胶片的化学特性,其对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敏感,在紫外线强的地方,使用胶片拍摄来的照片普遍偏蓝、泛白,严重影响了照片品质。在镜头前加一块UV镜,可以有效过滤掉紫外线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到了数码时代,由于数码机的核心部件CCD不再像胶片那样对紫外线过于敏感,所以UV镜对紫外线的过滤功能被逐渐淡化,但因油污、手印、划伤对于镜头镀膜的损伤依然存在。此时的UV镜,更多地担当起了保护镜的角色。
  UV镜适用于海边、山地、雪原和空旷地带等环境下的拍摄,能减弱因紫外线引起的蓝色调。同时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还可以排除紫外线对CCD的干扰,有助于提高清晰度和色彩还原的效果。
  偏振镜头又称偏光镜,分为圆偏(cpl)和线偏(pl)两种。
  光线本身是一种电磁波,经反射和漫射之后,某个方向的振动会减弱,从而成为偏振光,因而,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和天空的漫射光就是偏振光,而这些光线会影响摄影成像的清晰度。偏振镜可以选择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于是使用偏振镜可以减弱物体表面的反光,可以突出蓝天白云和压暗天空,在静物摄影和风光摄影中,偏振镜十分有用。
滤色镜头又称滤色片或滤镜。围绕光的波长对影调、色调进行调节的滤光器。通常是加在摄影光学镜头前方或后面用的有色滤色片。
  滤色镜通常是由有色光学或有色化学胶膜制成。使用时将它装置在镜头前或镜头后,用它来调节景物的影调与反差,使镜头所摄取的景物的影调与人的眼睛所感受的程度相近似,也可以通过滤色镜来获得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滤色镜在摄影创作、印刷制版、彩色摄影及放大和各种科技摄影中被广泛利用。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739_ls_thumb.jpg
滤色镜头  按制作材料上的区别来看,常见的滤色镜可分为色胶膜、玻璃夹膜和色玻璃三种:
  色胶膜滤色片:色胶膜滤色片是一种特制的有色透明化学薄胶色膜。它的优点是透明度很高,颜色种类较多,制作成本较低,尺寸大小可根据需要随意剪裁。在电影摄影机、照相机和放大机中都有应用。但是它没有防污染的保护层,容易弄脏和损坏,遇到高温时色泽容易消褪,不宜长期使用。
  玻璃夹膜滤色镜:玻璃夹膜滤色镜是由两片无色玻璃夹一层有色胶膜粘合而成。它的优点是透明度很高,用化学方法制成的色素等级较多,对各种色光具有较高的吸收和通过能力,便于擦拭和保存。在电影摄影、彩色放大机中广为采用,照相机使用这类滤色镜也不少。但是两片玻璃所夹的胶膜,如受潮或受震,容易使镜片开胶或变质;两片玻璃粘合起来厚度较大,如玻璃研磨不精良,还可能引起镜头的焦点发生变化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
  色玻璃滤色镜:色玻璃滤色镜是选用质地优良的有色光学玻璃研磨制成。它的优点是透明度高,研磨厚度较薄,不会改变镜头的焦点,吸收和通过各种色光的能力较强,即使受潮受热,颜色照样保持不变。现代摄影中,普遍彩这种滤色镜。但是由于有色光学玻璃的颜色调制工艺方面的原因,它的各种色素等级不如色胶膜、玻璃夹膜滤色镜那么多。
  以上三种滤色镜,最常见的是色玻璃滤色镜和玻璃夹膜滤色镜。此外,还有一种液滤色镜,是将有色液体注入透明器具里,色液的深浅浓淡可随时按照国际固定标准调制。把这种盛有色液的器具置于摄影机镜头前,达到调节被摄物色调的目的。这种色液滤色镜是专门供科学实验室内进行特殊摄影使用的。
  各种滤色镜的不同颜色,是由各种不同的色素构成的。同一色素的密度不一样,所形成的同一颜色的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按色素的区别,常用的滤色镜可分为黄、黄绿、橙、红、绿、蓝多种。每种颜色的滤色镜,按色素密度的不同,又有深浅浓淡之别,通常用阿拉伯数字标定滤色镜的色素密度,这就是滤色镜的号数。
  不同颜色的滤色镜对各种色光的通过率也不相同。同一种颜色的滤色镜,其颜色的浓淡程度不同,对色光吸收和通过程度也有区别,颜色深的吸收多通过少,颜色淡的吸收少通过多。按照滤色镜各色的色素密度可分为弱性、中性和强性三种:
  弱性滤色镜:弱性滤色镜只能吸收紫外线和少量的蓝紫光线,其他色光能全部通过,吸收力小,通过率大。所拍摄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物体的色调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分色片和盲色片例外)。通常所用的0号微黄和1号淡黄滤色镜都属于弱性滤色镜,使用这种滤色镜,一般不会影响曝光量,大多在照度较弱或被摄物体运动较快时使用。
  中性滤色镜:中性滤色镜能吸收大部分蓝紫光线,吸收力较大,通过率略小。所摄取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景物的色调相比较,显得自然适度,达到较理想的效果。通常2、3号黄色与1号橙色及黄绿和淡绿色滤色镜属于中性滤色镜, 是摄影中常用的滤色镜。在拍摄风光、花卉、雪景、建筑物、室外人像和静物时,常常是离不了中性滤色镜的。
  强性滤色镜:强性滤色镜能吸收全部蓝紫光线,只能通过所需要的部分色光,吸收力极大,通过率很小。所拍摄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景物的色调比较,反差强烈,对景物颜色的调节超越了自然状态。通常2、3号橙色,4号黄色、深绿色和2号红色等浓颜色的滤色镜属于强性滤色镜。用它拍摄远景风光,能消除空气透视中的薄雾,使远景分外清晰。
共获得金币 0
1.2.3 显示屏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拥有一个可以及时浏览图片的屏幕,称之为数码相机的显示屏,一般为液晶结构(LCD,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
  常用的数码相机LCD都是TFT型的,到底什么是TFT呢?首先它包括有偏光板、玻璃基板、薄模式晶体管、配向膜、液晶材料、导向板、色滤光板、萤光管等等。对于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是来自荧光灯管射出的光,这些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在使用LCD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颜色和反差度。这是因为大多数从屏幕射出的光是垂直方向的。假如从一个非常斜的角度观看一个全白的画面,我们可能会看到黑色或是色彩失真。
  数码相机的LCD是非常昂贵而脆弱的,所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而且平时需要做保养工作。
  LCD很脆弱,千万不要用坚硬的物体碰撞,以免摔坏了LCD屏。液晶屏表面容易脏,清洁的时侯最好用干净的干布,推荐使用镜头布或者眼睛布,不可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液晶显示屏的表现会随着温度变化,在低温的时候,如果亮度有所下降,这属于正常现象。
1.2.4 取景器
取景器一般来说可分为:
  1.LCD取景器;
  2.与镜头分开,一般称为光学取景器;
  3.通过镜头,一般称为TTL取景器;
  4.电子取景器,也称为单眼LCD取景器(Eye-level LCD viewfinder)
  与LCD取景器相比,光学取景器和TTL取景器有许多优点。首先,可以避免因开启LCD而过度耗尽电量,从而可以增长拍摄时间和电池的使用寿命。其次,在室外拍摄时,它可以避免因LCD显示屏反光导致的取景误差。
  LCD取景器就是液晶取景器,数码相机背后那块大大的夜晶显示屏便是它。LCD取景器有几个很明显的优点:第一,通过它看到的影象就是即将拍摄成像的景物,而且视差极低;第二,现在不少数码相机的LCD都设计成为可旋转式的,这样一来数码相机的取景角度就更多,而且可以非常直观地实现自拍操作。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940_lcd.jpg可旋转的LCD取景器  不过LCD取景器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便是功耗问题,长久以来,LCD取景器都是数码相机上的耗电大户,长时间开启会大大缩短数码相机的工作时间。好在现在新型的数码相机都大量采用了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所以LCD取景器的功耗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不过称其为“耗电大户”依然不为过。其次,在强烈的阳光下,LCD取景器的显示效果便会大受影响,需要用手或其他东西遮挡一下光线方能看得明白。最后在环境光线过暗的情况下,LCD取景器也会存在影象昏暗、不利于取景的问题。
光学取景器
  不管你使用的镜头是定焦还是变焦,光学取景器的取景都是不变的,它工作时与镜头无关,它只是模仿镜头的视角和焦距。有家用傻瓜型相机(包括家用级数码相机)大都使用这种取景方式。
  取景器进光孔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清晰程度,对于戴眼镜的用户而言,有相对来说大一些的光孔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因为眼镜会使他们的眼睛离取景器较远,这样就不可能准确地取景。现在有些取景器配备了可以进行屈光度调节的功能,使拍摄者在拍照时可以不戴眼镜就可进行较为准确的取景。不过,只有近、远视者才可以进行屈光调节,对于视力正常的拍摄者而言,屈光度调节毫无意义。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940_optics.jpg可旋转的LCD取景器  光学取景器应尽量地靠近镜头的光轴中心,以减少取景视差。之所以会出现视差,是因为相机镜头和取景器是从不同位置观看拍摄对象的,因而它们各自看到的景物也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拍摄距离大时比较难发现视差,但当拍摄距离较小如拍摄人像或微距时,视差就会很明显,从而可能会影响照片的构图(如图)――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微距摄影时需要打开LCD显示屏的原因。显示屏显示的是传感器接收到的图像,从而避免了视差。
  视差也是独立式光学取景器经常遇到的问题,不过相机制造商已经采用了许多办法来解决该类问题,光学取景器一般都有"剪裁"或"视差"符号来标示实际的拍摄区域,但这只是简单的方法,并不是100%管用的。
  一般来说,光学取景器不能显示100%的镜头所拍摄图像,大概只有实际帧的85%或更少。这就是开发TTL取景器的原因。
TTL光学取景器
  这种取景器通常配备在较昂贵的数码相机上,它可显示镜头所拍摄到的图像。在传统胶卷相机中,绝大多数已经采用这种取景方式。
  不同TTL取景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在具体使用时,所能显示的细节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通过将穿过镜头的光线反射或散射,从而达到取景的目的。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940_ttl_1.jpg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940_ttl_2.jpgTTL通过镜头取景(左);TTL有屈光度调节功能(右)  TTL取景器的缺点在于,由于制作比较复杂,所以成本较昂贵,所以经常只有在高端家用数码相机或专业数码相机如奥林巴斯E10、富士S1等上见到TTL取景器。而且TTL取景一般都要求有一个较小的LCD显示屏来显示聚焦、曝光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增加了其制造成本。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惠普与潘太克斯公司目前共同推出了一种采用TTL取景器、价格较为合理的相机――惠普 912/潘太克斯 EI2000。
电子取景器
  这种取景器的优点与TTL取景器一样:显示待拍景物的全貌,在日光下可以看到,并且可以显示光圈、快门速度等拍摄信息,但除此之外,还可以显示相机菜单,这是其它取景器所无法做到的。
http://img1.pconline.com.cn/pconline/940_evf.jpg富士S6500的EVF电子取景器  电子取景器的缺点可归纳为三条:与光学取景器、TTL取景器不同,它需要大量的电源;类似于LCD显示屏,容易反光,从而影响取景的准确;与光学系统相比显得比较粗糙。最后一项会显得很重要,因为这样的系统无法显示拍摄帧里的最小细节,比如人眼是不是睁开的等等。
1.2.5 快门键
 数码相机的快门键和传统的傻瓜相机并没什麽不同,只要按下快门键就可以拍照了。只是有些具有自动对焦与自动闪光灯的数码相机,它的快门钮是两段式的,按下第一段时开始对焦与测光,直到按下第二段时才是真正的拍摄,所以当您拿到数码相机时,最好先确定一下快门键,到底是一段的还是两段的,以免拍了整天还照不出相片。
  在我们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按下快门键拍照时,有必要了解一下“半按快门”。
  轻轻地按住快门以对准焦点,这操作技巧可称为“半按快门”。把快门按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只是确认照片对焦,第二部分才是真正地按拍摄照片。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习惯,所以操作上会较困难,但是经过多次练习之后便可以很熟练地操作。其实对焦正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要记紧要多练习,掌握当中的技巧。
  半按快门按钮后,确认对焦,就会发出轻微的“哔哔”声音,取景器的灯会变绿,再按下快门,就可以防止拍摄影像模糊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半按快门按钮、对焦后,不要把手指离开,在半按快门按钮的状态下对相机发出的声音及灯号进行确认後,再按下快门即可。在半按快门按钮后,就算是改变相机的角度进行构图,其焦点也不会改变,这叫做“AF锁定”功能。
  因为对焦时是以拍摄对象为中心,所以对焦时一定要把拍摄对象放在正中心位置。当然,在“AF锁定”功能的操控下,半按快门键确认对焦后(手指不要离开快门键),便可以自由构图,将被拍摄的对象放在偏离于画面中心的位置,跟着按下快门进行拍摄。把对焦的对象放在画面的正中间这时,要半按快门键,让照相机处於AF锁定状态后,再移动相机,其焦点便不会改变。接着,便可以跟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构图并拍摄。
  除了快门的压法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时,因为数码相机测光的敏感度相当的高,在光线不足的时候,为了提高亮度,所以相机会自动降低快门的速度,以增加曝光的时间。这时如果使用者轻微的摇晃到镜头,拍摄出来的相片一定时朦胧的一片,所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时,手部一定要处於相当稳定的状态。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最好还是使用三脚架,以达到最佳的稳定度。
共获得金币 0
1.2.6 闪光灯
一、闪光灯的定义:
  闪光灯的英文学名为Flash Light。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使用闪光灯也会出现弊端,例如在拍人物时,闪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入设计,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避免红眼发生。中低档数码相机一般都具备三种闪光灯模式,即自动闪光、消除红眼与关闭闪光灯。再高级一点的产品还提供“强制闪光”,甚至“慢速闪光”功能。
二、闪光灯的作用:
  闪光灯的作用是在被摄主体光线较暗的情况下,闪光照亮被摄主体以取得正确的曝光。闪光灯的自身指标是“闪光指数”,闪光指数是指闪光灯的发光强度,反映到运用中,在ISO100的条件下,闪光指数除以拍摄时镜头的实际光圈值就是该闪光灯所能照亮的范围。
三、闪光灯的类型: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就是“机载闪光灯”和“独立式外置闪光灯”,一些影室用的大型闪光灯我们以后再介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种灯的区别和拍照中的注意事项。
1.机载闪光灯:
  先来谈谈“机载闪光灯”。顾名思义,“机载闪光灯”就是照相机机身内置,由机身搭载并供电,无法与机身分开的闪光灯。最常见的就是傻瓜相机上一般位于左上角或右上角(有的是自动跳出来),亮晶晶的那个家伙,在现代单反相机五棱镜上方俗称“机顶灯”的也是它,别看它小,有的时候还真缺不了它。
  “机载闪光灯”的特点是使用灵活方便,体积和指数都较小,闪光指数多为9~14,距离镜头比较近,功能相对较少。灵活方便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指数小是“机载闪光灯”的致命伤,决定了它只能充当配角。在傻瓜相机上,一般镜头的光圈都比较小,只有少数高档定焦傻瓜相机的最大光圈在2.4~2.8左右。大部分变焦傻瓜相机在广角段最大光圈也只有3.5~4.5,在长焦端只有9~11,个别长焦端在140mm以上的傻瓜相机最大光圈只有13。大家很容易算出在使用ISO100的胶卷时广角段的有效照射距离是3米左右,长较段甚至只有1米多。我经常看到许多朋友在使用傻瓜相机拍摄纪念照尤其是集体纪念照时距离被摄主体太远,远远超过了“机载闪光灯”的有效照射范围,这也就是每年国庆节北京各个冲扩店洗出大量曝光严重不足的黑片的原因。
  说“机载闪光灯”距离镜头比较近,相信大家都看得见傻瓜照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就在镜头旁边,就算是单反相机的“机顶灯”能够“跳起来”,距离镜头也仍然是不远。现在我说的“距离镜头比较近”是指闪光灯发光的光轴与照相机镜头的光轴距离太近,如果在夜晚拍照,就会形成难看的“红眼”。讲到这,不得不提到“消除红眼”这个功能。
  “机载闪光灯”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就是“消除红眼”。“红眼”现象是由于闪光轴与镜头光轴距离过近,在很暗的时候人的瞳孔相应变大,闪光灯的闪光透过瞳孔照在眼底,密密麻麻的微血管在灯光照应下显现出鲜艳的红色,形成了恼人的“红眼”,“消除红眼”就是在正式闪光拍摄前先由闪光灯发射一组小闪光,使人的眼睛瞳孔缩小,减低“红眼”现象的出现。而“独立式外置闪光灯”由于架在照相机顶部,闪光光轴与镜头光轴夹角很大、很高,根本不会形成所谓的“红眼”现象。原来有朋友问很高级的闪光灯怎么没有“消除红眼”功能,那是因为——用不着。
  “机载闪光灯”由于种种限制,功能一直不完备。虽然在某些高档单反相机上的“机载闪光灯”功能也很繁多,能实现后帘同步闪光,包围闪光曝光,闪光曝光补偿,甚至闪光指数还能随着镜头焦距的变化在14~20间自动变化,同时改变闪光的覆盖范围,分别覆盖到24mm~85mm。但与高档“独立式外置闪光灯”相比差的还是很远。
独立式外置闪光灯:
  说完了“机载闪光灯”,再来看看“独立式外置闪光灯”。这类闪光灯大多制作精良,指数高,各种功能完备。因为闪光指数的大小可以分为两个档次:指数在35左右的闪光灯,除不能左右“摇头”外,功能与指数55左右的相差无几,但售价只有后者的1/2左右。
  “独立式外置闪光灯”自带电池舱,独立供电,除了常规的前连、后帘同步闪光,慢快门同步闪光,包围闪光曝光,闪光曝光补偿,手控闪光,多档次光比闪光、对焦辅助灯等常规功能外,大型灯灯头上下活动超过100度,左右转动超过270度,在室内拍摄人物照片时可以自由的把光打倒墙上或天花板上,用反射光照亮被摄主体,照片显得自然、没有阴影。有的灯可以实现全部快门速度闪光同步,特别适合在光线强烈的室外拍摄逆光人物照片时给面部补光。频闪功能也是“大灯”有趣的功能之一,在很暗的背景前用频闪闪光拍摄的照片可以得到一连串静止画面,非常有趣。还有一部分闪光灯可以配合机载闪光灯或另一只闪光灯做多光源遥控分体闪光,轻易达到专业影楼的效果,这个功能最早出现在MINOLTA3500xi\5400xi和5400HS上,后来把技术转让给了Canon,在Canon最新的顶级闪光灯550EX上也实现了这个功能。
  综上所述,闪光灯是摄影附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无论是轻巧灵便的“机载闪光灯”还是功能繁多的“独立式外置闪光灯”,正确的使用都可以给您的摄影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更广阔的天地。
1.2.7 电池
 数码相机需要电池以维持正常运作。一般情况下,数码相机可以采用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电池等作为其电源。
碱性锌锰电池
  这种电池是我们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得到的5号电池,他们的没有经过特殊的材料和技术改造,使用这种电池的数码照相机多为底端产品。因为市场销售面广,所以用户不需担心这种电池的价格,但是,也因为技术普通,其供电量和持久力远远比比不上其他几种电池。有的时候,它的电不足以带动数码相机的启动,甚至会对数码相机造成影响。
  这种电池是早期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相对于镍镉电池来说,镍氢电池具有更加引人注目的优势。它大大减少了镍镉电池中存在的“记忆效应”,这使镍氢电池的使用更加方便,循环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可达1000次)。此外,镍氢电池还具有电容量高、放电深度大、耐过充和过度放电、充电时间短等明显的优点。最重要的是镍氢电池不再使用有毒的重金属作为材料,可以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电学特性方面与镍镉电池基本相似,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以替代镍镉电池而不需要对相机进行任何的改造。
  当然,镍氢电池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它的高温特性比较差,在4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以及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下,镍氢电池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根本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勃望远镜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