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题目,题目如图

四川省乐山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四川省乐山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暂无简介
总评分4.3|
浏览量126308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3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解析
2013年高考?回顾专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3定律,C正确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难度:容易
  2.如图所示,“旋转秋千冶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速度比B的大
  (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
  解析:逐项判断:A.根据,A错误;B.根据,B错误;C.根据,C错误;D.根据,D正确。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向心力和力的分解。难度:中等。
  3.下列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圆环间
  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3.解析:根据电场的叠加,A和C是一个q产生的电场,B是2个q产生的电场的叠加,D场强为0.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电场的叠加。难度:中等
  4.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 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
  (A)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B)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C)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D)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解析:RM变小,RM与R并联电阻变小,s上电压才能变大。因RM与R并联电阻,R越大,越接近RM,U增大越明显。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传感器和电路分析,难度:中等。
  5.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A)30%
  (B)50%
  (C)70%
  (D)90%
  解析:解法1.用直尺测量,碰撞前相邻两位置之间的长度约为,碰撞后相邻两位置之间的长度约为,则速度比为,则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解法2.用量角器测量,碰撞后两球轨迹的夹角约为,动量守恒,则,所以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答案:A
  【点评】去年江苏省高考题有一个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题,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试卷是的角度,或用直尺测量试卷是的长度,今年此题也可以这样做。可见,同一省的高考试题不同年份有一定的相通。因为在命题者的脑子里有这个相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 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检验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D)将检验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解析:逐项分析判断: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判断: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A正确;根据沿电场线电势降落的规律判断:a点的电势比金属球表面的电势高,b点的电势比金属球表面的电势低,所以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B正确;根据电势能,因为,但为负,所以,C错误;因为将检验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所以电场力做负功,正确。
  答案:ABD
  【点评】本题考查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及电场力做功。难度:中等。
  7.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空气阻力不计,则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
  (D)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大
  解析:逐项分析判断:A.加速度都是,A错误;B.飞行时间,因相等所以飞行时间相等,B错误;C.求最高点速度根据,因为,所以,C正确;落地速度,,相等,B大,所以落地速度B大,D正确。
  答案:CD
  【点评】本题考查斜抛运动,可与平抛运动一样,用运动的分解求解。难度:中等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 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向下滑动P
  (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
  (C)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D)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
  解析:逐项分析判断:A. 向下滑动P,次级匝数减少,根据变压器变压比公式,电压U2变低,灯泡变暗,A错误;B.根据变压器变压比公式,增大而增大,灯泡变亮,B正确;C.根据电容器的容抗公式,增大,容抗减小,电流增大,灯泡变亮,C正确;D. 根据电容器的容抗公式,C减小,容抗增大,电流减小,灯泡变暗,D错误。
  答案:BC
  【点评】本题考查变压器和电容器对交流电的影响。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流电的影响这个内容,高考几乎没有考过,公式和,教科书上没有,一般老师都会补充。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B)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
  (C)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
  (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析:
  赋值法:设弹簧劲度系数为,小物块的质量,小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摩擦力为,动能最大位置的弹簧伸长量为。
  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应,才能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并且若能使小物块过O点时速度大于0,需,则,设,则拉力做的功为W==,即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小物块从A到O,(为物体过O点时的速度),其中为小物块从A到O过程弹簧弹力做的功,即=,所以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为。
  小物块从O到B,,即, 其中,得=,代入数据得,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舍去负值得,则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并且得到,
  对于选项A:=,所以,A错误;
  对于选项B:=,所以,B正确;
  对于选项C:=,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C正确;
  对于选项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C。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情况,画出位置示意图如下:
  F-x图象如下
  答案:BC
  【点评】本题考查弹性势能、摩擦力做功、动能定理。难度:非常难,很复杂。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
  10.(8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压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利用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 0V1. 8W”,电源为12V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题10-1图所示。 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 (用笔
  画线代替导线)
  (2)现有10、20和50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 应选_______的定值电阻。
  (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
  (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题10-2图所示。 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
  解析:(1)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器接法。
  (2)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阻为,所以 应选。
  答案:(1)见图
  (2)10&&& (3)电池&& (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度不恰当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的电路连接、器材选择、实验步骤和图象。难度:中等
  11.(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 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 和,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和。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
  解析:(1)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原理确定,(2)根据,得,代入数据得。
  答案:(1)BCD
  (2)9.4
  (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4)由,和,可得,因此可以消去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难度:中等。其中第(4)步误差分析比较新颖,在高考中没有怎么考过,是创新。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3-3](12分)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 其中,和为等温过程,和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______(选填“”、“”、“”或“”)。若气体在过程中吸收63kJ 的热量,在过程中放出38k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_______kJ。
  (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mol,气体在A状态时的体积为10L,在B状态时压强为A状态时的。求气体在B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2.A(3-3)
  (1)解析:(A)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是气体对外界做功,A错误;
  (B)过程中,为绝热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为负,所以为负,内能减小,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错误;
  (C)过程中,为等温过程,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因体积减小,分子密度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C正确;
  (D)过程,为绝热过程,因为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为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为正,内能增大,则温度升高,所以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P-V图象及气体做功和热力学第一定律,难度:容易。
  (2)解析:根据以上分析,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B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所以,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25J。
  答案:BC,25
  【点评】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难度:容易
  (3)解析:见答案
  答案:等温过程,单位体积分子数,解得,代入数据得
  【点评】本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难度:容易。
  B.[选修3-4](12分)
  (1)如题12B-1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Hz。 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_______。
  (A)1Hz
  (B)3Hz
  (C)4Hz
  (D)5Hz
  (2)如题12B-2图所示,两艘飞船A、B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 接近光速c)。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则A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 当B向A发出一光信号,A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_______。
  (3)题12B-3图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和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
  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12.B(3-4)
  (1)解析: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为1Hz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受迫振动的频率,难度:容易
  (2)解析:根据相对论原理,A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大于。根据光速不变原理,A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光速c
  答案:大于,c(或光速)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论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3)解析:
  作图如下
  从图形知,临界角,所以
  答案:(,n=2.6131)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根据全反射临界角计算折射率。难度:容易。
  C.[选修3-5](12分)
  (1)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_______也相等。
  (A)速度
  (B)动能
  (C)动量
  (D)总能量
  (2)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的能级图如题12C-1图所示。 电子处在n=3轨道上比处在n=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______ (选填“近”或“远”)。 当大量处在n=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_______条。
  (3)如题12C-2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和B的质量分别为80kg和100kg,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1m/ s。 A将B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的速度变为0.2m/ s,求此时B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12.C(3-5)
  (1)解析:德布罗意波长,为普朗克常量,若波长相等,则动量相等。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德布罗意波长公式,难度:容易。
  (2)解析:根据,电子处在n=3轨道上比处在n=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近;当大量处在n=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共6条。
  答案:近& 6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轨道、能级和跃迁,难度:容易
  (3)解析:见答案
  答案:根据动量守恒,设远离空间站方向为正,,解得,方向为设远离空间站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难度:容易。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 =1.0m、bc=0.5m,电阻r=2。磁感应强度B在0~1s内从零均匀变化到0.2T。在1~5s内从0.2T均匀变化到-0.2T,取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求:
  (1)0.5s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和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1~5s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
  (3)在0~5s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
  【解答】(1)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解得,感应电流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2)同理得,感应电流,电量,得.
  (3)~1s内的焦耳热,其中,1 ~5s内的焦耳热,在0~5s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Q1+Q2,代入数据得。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定律、电量和焦耳热的求法。难度:容易。
  注意第2问中,磁通量的变化是。
  14。 (16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和,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本实验中, =0.5kg, =0.1kg, =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取g=10。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0.002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解答】
  14.(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 &&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
  &&& 解得&&
  (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纸板的加速度为,则
  &&& &&&发生相对运动&
  解得&&&
  (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 纸板运动的距离
  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
  由题意知 &&&所以& 解得&&
  代入数据得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难度:难
  中间计算结果:,,,。
  易错点:没有计算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而误认为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这样,计算的结果就是
  15.(16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电场和磁场来实现对带电粒子运动的控制。 如题15-1图所示的xOy平面处于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图象如题15-2图所示。 x轴正方向为E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B的正方向。 在坐标原点O有一粒子P,其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和+q。 不计重力。 在时刻释放P,它恰能沿一定轨道做往复运动。
  (1)求P在磁场中运动时速度的大小;
  (2)求应满足的关系;
  (3)在时刻释放P,求P速度为零时的坐标。
  【解答】(1),P做匀加速直线运动,,P做匀速圆周运动
  电场力,加速度,速度,且,解得
  (2)只有当时,P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结束并开始沿x轴负方向运动,才能沿一定轨道做往复运动,如图所示。设P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则,(n=1,2,3,)
  匀速圆周运动,,解得,(n=1,2,3,)
  (3)在时刻释放P,P在电场中加速时间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圆周),圆周运动的半径,解得。
  又经时间P减速为0后,向右加速时间为,P再进入磁场& &圆周运动的半径,(半圆周),解得。
  综上分析,P速度为0时横坐标
  相应的纵坐标为 (k= 1,2,3,)
  解得 (k= 1,2,3,)
  【解读】原答案比较难懂,解读如下。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才画出如上图。
  因此,图中P速度为0的位置有2个,一个是,另一个是,
  然后从(0,y2)开始再做匀加速运动,加速的时间仍为,然后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仍为,(半圆周),圆周运动的半径仍为。之后又经时间P减速为0后,向右加速时间为,P再进入磁场,速度仍为& &圆周运动的半径仍为。如下图所示,又得到2个速度为0的位置:一个是,另一个是,
  然后可以归纳为:综上分析,P速度为0时横坐标
  相应的纵坐标为 (k= 1,2,3,)
  解得 (k= 1,2,3,)
  这样,学生才能懂得。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在电场中: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在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难度:难
全卷整体印象: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历来是最难的,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江苏省物理试题的难度呈现锯齿形:其中,选择题难度较大,尤其是第9题,物理情景非常复杂,还要用到弹簧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公式,该公式是教科书上没有的。相比前几年,最后一题反而不是最难的了。选择题都很容易。实验题难度与往年持平。
  实验题中第11题的第(4)问,用2次测量消去误差对实验结果(值)的影响,练习题中见过,高考题中没有见过,是创新。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共14套按11个专题分类详解精析。是高考备考的好资料。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专题归类解析(共11个专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高二物理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二物理练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二物理上学期综合复习题1 -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当前位置: >> 高二物理上学期综合复习题1
高二物理上学期综合复习题1 -3
北京四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物理试题_高二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物理老师在课上做了一个“旋转的液体”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装有导电液的玻璃...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12346 隐藏&&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5.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 I,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复习效果检测题 .do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表格中才得分...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物理(选修) 2014.01 第Ⅰ卷(选择题共3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物 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试题。还不错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 试及答案 物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时间 100 分钟 分值 110 分 命题人:张伟龙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
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选择题 48 分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苏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苏州市...1 ? ? 2 ? 2 1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B放在...
凉山州年高一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课题研究题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