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山俯看滇池西山索道时的情景写一篇作文

404 - 页面未找到
您所请求的页面无法找到
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信息。
目标页面可能已经被更改、删除或移到其他位置,或您所输入页面地址错误。
1秒后跳转主页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写保护滇池作文结尾该怎样写_百度知道
写保护滇池作文结尾该怎样写
是典型的高原湖泊,她是云南的母亲湖。  我赞美你,她是我心中的圣水湖…&nbsp,我的心灵不带一丝尘埃。  傍晚时分、山,她既有海的壮阔。船头和船尾都尖尖,或者在庆贺渔夫辛劳一天的收获,身着绿色的衣裙,风姿绰约。”  滇池延绵的湖岸线周围,连绵的西山像一个睡美人;水面满满的,也有湖的秀美,融入滇池这浩淼,身后的大观楼离我们渐渐远去。滇池。渔妇头上都戴斗笠围头巾、圣洁。船行靠撑篙,白茫茫的,而是叫“池”,她们撑船也不输给男的、“海子”,镶嵌在群山叠翠的滇中盆地,分不清水,以及村里的渔民打鱼晚归的情景,村庄里晾晒的鱼网,天与水相接。头顶的一群群白色的鸥类水鸟忙碌地飞着,十分迷人2012年暑期。我们由滇池边大观公园的大观楼一侧乘船入滇池,那一刻,仿佛就是一个圣女,是高原上的圣洁池,又名昆明湖。游船缓缓的驶离湖岸,你这颗璀璨的明珠,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  滇池,飞快的行驶。然而被称作“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的云南滇池,折射出各种光圈,海拔1886米,水天一色,五光十色,仿佛要漾出地平线,刺人眼。泛舟湖上,晴空万里,你追我赶,也不叫“湖”、天,此情此景和我小时候在画中看到的一样美;极目远望,真切体会了浑然天成的超然境界,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我有机会游览了云南滇池。金红色的夕阳照得天空和湖面一片深蓝,在云雾缭绕的白纱映衬下含羞带笑,水天一色,竞相拍影留念。右前方是傍水而依的西山,我随处能看见村庄。滇池。  我更被这壮丽景色所吸引,以其湖面浩淼有了海的风貌。船划过水面、壮观的“天湖”。高原无海,渔民的撑船技巧相当娴熟;近看浮光若金,却既不叫“海”,变成了一道风景,好像要寻机抢吃船上的小鱼儿,“他们的生活可真随遇而安”我在想,因此高原人将湖称作“海”,比赛似的,又窄又长的小船里摆着几篓收获,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西南面; “滇池,长长的竹篙比小船还长很多。  那天中午阳光明媚,渔船争先恐后的往回赶,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圣水湖。我完全置身于巨大的水球当中,山光波影,分布着众多的自然村落,感畏滇池的神圣,荡起的涟漪与散射的阳光相撞,它是由古代发生地质断层陷落而形成。游人们都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继而加快速度,高原人却向往海,沿湖的村庄袅袅的升起了炊烟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125所
24小时更新:2697
总量:5385056
您的位置: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
所属版本:通用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0点
上传时间:
下载量:51次
文档大小:255KB
所属资料:无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下载文档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区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第1~4、10、14、18~20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答案写在问卷上无效。
3.第5~9、11~13、15~17、21~22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积累(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出人也远矣
B.不耻相师
C.官盛则近谀
D. 郯子之徒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与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犹且从师而问焉/云集景从
B. 吾未见其明也/明眸善睐
C.君子不齿/唇亡齿寒
D. 作师说以贻之/贻笑大方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古代文章没有标点,阅读时通常把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常用圈和点来标记。
B.百工原是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行业的总称,也泛指各行各业的工匠艺人。
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社会特有的阶层,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
D.六艺指《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技艺,相传为周朝官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没有人一出生就能懂得道理,古代圣人也需要从师学习,并以孔子为例证明这一点。
B.作者主张更应重视对“道”的学习。文章认为词句意思和句读的学习只是抓住了学习中次要的方面,“道”的学习才是主要的方面。
C.本文批判了当时上流社会的陋习。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分析现状,批评了士大夫们自己不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的现象。
D.作者在文末点明了写作的缘起。因为有感于自己的学生李蟠能够不被当时的不良风气左右,虚心求学,故写此文来表扬他。
5.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过秦论》)
(3)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4)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鞭贾》)
6.把下列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7~8题。
(其二)杨万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①解插纤长柄,金凤②仍开最小花。
[注]①鹿葱:夏水仙。
②金凤:凤仙花。
7. 过百家渡(其二)突出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一景物有哪些特点?(4分)
8.作者在两首诗中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9.请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擅长运用比兴的手法,其中以桑树叶落来比喻女主人公年长色衰的句子是:“
(2)李商隐的《锦瑟》中运用庄生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人生迷惘却执著追寻的句子是:“
(3)面对滚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中发出了“
”的慨叹,感叹生命短暂,而江水长流不息。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陈从周先生二三事
“莫把浓装欺淡抹”
  “西湖与其说是风景区,倒不如叫它大园林或者大盆景来得具体。因为空灵、精巧,小中见大,大中藏小,宜游、宜观、宜想、宜留,有动、有静——真是面面钟情,处处生景。”这是陈从周《杭州园林》书序中的一段话。他认为西湖既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又是各个时代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说:“乡情垂老尚依依”,时时撩拨着他的情怀。
  陈从周的咏西湖诗,饱含着对西湖建设的关注。他写有《应杭州园林局邀游西湖赋赠诸公》一诗,因西湖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他在诗中提出:“切望南湖多着眼,园林聚散理寻常。”主张开发西湖南线景区,使游人聚而能散,这是很有前瞻性的见解,意见很快地被杭州市园林部门所接受,接着南线景点大开发,而且各景点不收门票,开了全国游览免费的先河,如今南线景区游人已超过昔日爆满的北线景区。
  陈从周与我谈起西湖建设时说:“改园更比改诗难。”他有时谈起杭州的园林建筑感慨真还不少,有一新落成的大饭店请他题词,他写了“明望一碧眼中收”,饭店员工尽朝他鼓掌,竟看不出其中的深意,他是有讽刺意思的,饭店造在西湖边上,为什么又造得那么高,太高了破坏西湖的景观。
  他还多次谈到,对西湖新景点命名很不满意,而在过去,对景点命名,很讲究声韵平仄,如“三潭印月”,就是平平仄仄,“断桥残雪”也是平平仄仄,读起来琅琅上口,有的景名很有诗情画意,如“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有虚有实,情景交融,虽为人作,宛是天开。可现在的景点命名,陈从周不无遗憾地说:“好似在写一个个的地名,不讲究声韵,还有四个字都是平声和仄声的,‘吴山天风’景点名就如此。”他还指出:历朝历代写皇宫名、城名,题写者不署名,可现在一一写上名字,有此必要吗?
  陈从周对杭州人文历史的熟稔,决不逊于那些“杭州通”们,一些名人故居,他了如指掌,而且还是一本“活家谱”。他认为中国造园的立意构思大多出于诗文、额联,点缀和题咏园林景色,所以园实文,文实园。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园林是融入历代文人气质的自然景观,讲究自然,他有诗云:“村茶未必逊醇酒,说景如何欲两全;莫把浓装欺淡抹,杭州人自爱天然。”杭州建设千万不能继承不足,革新太快,要有中国特色,如果让西湖穿上“西装”那就不伦不类了。
“惆怅滇池唯一角”
  昆明滇池是个好去处:金马、碧鸡二山东西夹峙,池上烟波浩渺,一碧万顷,风帆点点,景致极佳。池周多名山胜景,有大观楼、西山、海埂、白鱼口、郑和公园、石寨山古墓群遗址等。有客轮行驶于西山、白鱼口和海口之间。
  那天,陈从周在昆明旅游局、园文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游览,兴致极高,最后应邀参加滇池之畔一个高级宾馆的落成典礼,宾馆大门口彩旗飘扬,乐队高奏一曲又一曲的迎宾曲,素有“照相式记忆”之称的陈从周,仔细看了看滇池的一角,禁不住问陪同人员:“这宾馆的地基原来也是滇池的吗?”当被告知正是被填平的滇池一角后,陈从周的雅兴大减,正如他事后诗中提到的“惆怅滇池唯一角,大观楼下独徘徊”,甚至还写过一篇《滇池虽好莫回来》的文章,从诗文中可知陈从周当时心境很差。他在文中说:“大观楼前的景色仿佛西湖三潭印月的一个侧面,五百里滇池,水的面积破坏得太惨痛了,将来要被人笑的,到时后悔来不及了。”
  典礼很隆重,有关部门再三恳请陈从周题词留念,陈从周踌躇再三,在一张展开的宣纸上,大写了“回头是岸”,在场人不解其意,只知出自名家手笔,当属殊荣,总经理连连向陈从周鞠躬致谢,四周掌声不断。
  陈从周每每忆及此事,感慨万千:“哪能一切向钱看,我写‘回头是岸’,潜台词是滇池再这样填下去必将是‘苦海无边’,破坏生态平衡,乱建筑,必遭大自然的报复,将子孙饭提前吃了,到时后悔也不行了。”
  陈从周的话说得很对!以后看到新华社发了电讯稿,谈到由于滇池四周不少地方被填平,滇池水面积减少了,违法建筑多了,水质变坏,破坏了生态环境。有识之士呼吁,要恢复滇池的原貌,可造成的损失,已是无法估量。这段弯路走得太不应该了。
“大饼教授”的呼吁
  陈从周有独特的养生观,他不吃国内外建筑界名人送的保健品,什么这个“宝”那个“素”不在他的眼中,他认为人要想健康长寿,吃五谷杂粮蔬菜足矣。这位堂堂的名教授保持传统的饮食习惯,他写的《大饼》一文还被选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从周文选》。小女儿埋怨陈从周说:“爸爸你天天吃大饼!”也许她觉得这有失体统。可是陈从周一辈子喜欢吃它,老了,即使在外国人面前,还宣传这东方文化之一的大饼。
  为了希望市场上,尤其是同济大学门口能供应大饼油条,他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但是供应问题仍不能解决,只好托大女儿从远地隔天带来,虽然是几个没有油条的大饼,但得来已很不容易。正如他所说的,民间社会上很多东西,是充满着家、乡、国分不开的微妙感情的。
出于对大饼的偏爱,陈从周后来又写了《从大饼油条说起》,此文已收入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帘青集》。陈从周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屡次在人代会、政协会上提出要供应大饼油条,他说,外国人、华裔不远千里来中国访求大饼油条,称赞其风味之佳,无与伦比。陈从周动情地说:“大饼油条问题,小中见大,望主管部门万万不能粗心大意啊!”
(节选自日《文汇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从周,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他早年学习文史,后专门从事古建筑、园林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参与设计建造了大量园林建筑,是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引自“百度百科”)
②水曲因岸,水隔因堤,移花得蝶,买石绕云,因势利导,自成佳趣。山容水色,善在经营。中、小城市有山水能凭藉着,能做到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城因景异,方是妙构。
(陈从周《园林清议》)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从周心目中的西湖风景优美,综合了各时代的文化艺术,时常引发他的乡情。
B.陈从周建议西湖各景点不收门票,他的意见很快被采纳,凯乐浏览免费的先河。
C.陈从周熟知杭州的人文历史,对名人故居都了如指掌,是一本杭州“活家谱”。
D.浏览滇池时,陈从周原本兴致很高,但得知其中一角被填平建宾馆后兴致大减。
E.滇池后来水域面积减少,水质变坏,生态环境恶化,印证了陈从周当年的语言。
11.“莫把浓装欺淡抹”表达了陈从周先生对西湖建设怎样的主张?除此之外,他对西湖建设还有哪些主张?(5分)
12.作文一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具有哪些专业素养?请简要概括。(4分)
13.有人认为,“‘大饼教授’的呼吁”这部分的内容与文章前两部分没有关联,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
祖国大地,湖山秀丽,春秋佳日,偶作小游,浅草没马蹄,金风送归棹,扬鞭荡桨,笑语从容,确是令人神往的乐事。但近年来出游每以汽车代步,人影匆匆,过眼风光,即西湖久以荡舟湖上著称,一度也易以汽艇,似乎“现代化”了,可惜破坏了游兴逸致,实在未敢苟同。
本来山水之美,各极其妙,有的重峦叠翠,有的浅滩流声,游者须缓步轻舟,细心观赏,神会意到,诗情画意,才能盎然而生。古来多少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在这种境界中孕育、产生的。因此,登高解鞍,临流呼棹,是可以增加不少游兴的。过去游扬州瘦西湖,要从城内小秦淮开始,慢慢荡入湖区,有层次、有节奏地摇到平山堂脚下,湖虽“瘦”而丝毫不觉其局促。广州荔枝湾,两岸亭馆,隐现于荔枝之间,画舫轻漾,转入珠江湾,顿觉豁然开朗,眼目清凉。两地情致仿佛似之。
北京颐和园,原先也可以由水道乘船前去,杨柳夹岸,宛如江南。如今是“除非春梦里,重见漾轻舟”了。过去游八达岭、十三陵,可跨小毛驴代步,鞭影蹄声,亦多闲致,既可锻炼身体,亦足以调剂精神。济南大明湖,面积不大,如坐汽车,几分钟便跑完了。前番往游,泛舟夜渡,雪影依稀,湖中央的历下亭在夜雾笼罩下,境界幽绝,此类美感,惟解人能心驰而神会。有些旅游事业工作者,似乎只要让游客足迹履及,就算完成任务;有些风景区管理者,向往着全部自动化,于是,游湖乃成“看湖”,游山变了“登山”,将来直升飞机普及之后,可以从天上观赏,几分钟解决问题。速则速矣,其奈失去了“游”的意境何?环湖马路,登山电缆,幽径变敞道,明湖若游泳池,登山如上摩天大楼,这样又何须到风景区去呢?山水之乐,要细细领略,如全部以汽车、汽艇为交通工具,来去匆匆,到此一游,惟吃喝而已,这岂不像《儒林外史》里的马二先生游西湖,全无会心,茫然大嚼而归一样了吗?
去冬到美国,纽约市的大道上,至今还有大马车,老者坐着优游以进,想来也有不同的情趣。归国时经瑞士日内瓦,小游二日。日内瓦湖中旧有各种各样的船,从小木艇到大船,游客可以各取所需,风光旖旎,山色秀丽,弃舟登岸,岗上小径纵横,任我徘徊,山崖水角,小坐片刻,野草闲花,俯拾得之。他们的交通事业可算发达了,但其现代化设施却致力于如何使游客在航空、公路、铁路等旅程中加速,而到了风景区,则不像我们那样,百尺大道,一览无余,倒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尽量使游客多流连几天。旅游事业在国外极受重视,我们祖国有这样的悠久文化、大好河山,问题是应该怎样通盘筹划,怎样保持自己的特色而又取人之长,把旅游事业搞得兴旺起来。
一国有一国的特点,一地有一地的本色。希望负责园林建设的同志,多学点地方历史,多看点名胜志,将本地佳胜的来龙去脉摸摸清楚,然后考虑怎样恢复、发展。友人秦新东曾说:“如果把天平、灵岩过去的名胜一一恢复过来,肯定会比新的建设规划好。”此话很有理。每一处名胜古迹的建成,实际上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没有必要盲目地推倒重来。比如,泰山松在泰山本有其历史的意义,今日却在泰山种上了外国的雪松,让泰山换上了“西装”,外国游客又何必不远万里到泰山去欣赏他们自的风光呢?听说有人提出要把扬州的瘦西湖改建成像长江三峡一样,就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类规划,主其事者的头脑中实在缺少点儿历史唯物主义。
一国的名胜古迹、风景园林,代表着一国的文化和文明,不能等闲视之。镇江南郊诸山,是宋代大画家米芾“米家山水”的蓝本,近年来为了开采石材,毁掉了一处名胜,这是得不偿失的。济南原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著名的,现在快是“柳老不飞絮,泉涸不闻声”了,如不迅速抢救,何以对后代子孙?
(选自《陈从周园林随笔》,有删改)
1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过去游广州荔枝湾,可见荔枝夹岸,亭馆隐现,转入珠江湾后,顿觉境界开阔。
B.去八达岭、十三陵旅游,能获得更多的闲致,因为能锻炼身体,又能调剂精神。
C.雪夜泛舟济南大明湖,在雪影、夜雾之下能领略到历下亭富有美感的幽绝境界。
D.美国和瑞士十分重视旅游业,两国现代化的设施缩减了旅客们用于交通的时间。
E.泰山种上了外国的雪松,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也能欣赏到家乡的风光。
1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分析。(4分)
16.本文是从哪两个角度说“游”的?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充分领略山水名胜之美?(5分)
17.结合《陈从周先生二三事》、“相关链接”及本文,简要阐述陈从周在园林建设和名胜开发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理念。(6分)
三、语言表达运用(16分)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位抗战老兵面对一件破军衣、一面旧党旗,以解说员的身份,给在场的党员干部上了一节
②他的创作不同于其他散文作家,他以画家的眼光和独特的笔法,创作出当前文学园地中
的散文作品。
③这家餐厅的拱形门低调中带着奢华,实木地板纯朴中显得大气,整体设计充满地中海风情,给人
A.独树一帜
B.别开生面
C.独树一帜
D.别开生面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发展和创造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名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援。
B.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国1100万对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妻,仅有145万对提出再生育申请。
C.当前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不差钱”的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关于文化产业是否泡沫太多、产能过剩的质疑。
D.第118届广交会已经圆满结束,与往届相比,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与会人员保持稳定增长。
2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北京申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陈述会上,就冬奥会设施的环保问题做了如下陈述:“按照往届冬奥会的通常做法,北京2022也将使用已有的造雪设施,以补充自然降雪的不足。在雪场运行高峰期,
。造雪系统符合张家口和延庆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业的长期发展,2022年赛后讲继续用于承办国际赛事和大众滑雪活动。”
A.人工造雪用水量占当地供水量比例连1%都不到,对环境根本不可能有影响
B.到张家口滑雪的的人数预计将增长20%,而张家口的滑雪场仍能确保安全运行
C.人工造雪用水量占当地供水量的比例最高也不到1%,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D.因为对坏境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当地供水量的比例的1%用作了人工造雪用水
21.阅读以下两个城市的地铁标志图,完成(1)~(2)题。(7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青岛地铁标志。不超过45字。(3分)
(2)以上两个标志的设计各有创意,你喜欢哪一个?简要说说你的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最近,一个有着十年厨师和美食评论经历的美国人,为了鉴定出上海最美味的小笼包,先后到上海52家小笼包店,总共点了7.2公斤小笼包。他将每个小笼包拆解为皮、馅和汤,分别测量小笼包的总重量,汤汁和馅料各自的重量以及皮的厚度等,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小笼包的分数,给予排名,并发布了《上海小笼包索引》一书,他这样对待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
要求:①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5学年高二水平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古诗文阅读(9题,34分)
1.【文言实词】(2分)
D(徒:类。)
2.【文言实词】(2分)
A(跟从。B项“明”:明智/明亮。C项“齿”:同等看待/牙齿。D项“贻”:赠送/遗留。)
3.【文化常识】(2分)
D(《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又称“六经”,指六本典籍;礼、乐、射、御、书、数,指六种才能。)
4.【文言文意理解】(3分)
C(士大夫们并非不学习,也并非反对别人跟从老师学习,而是认为同辈之间相互学是一种耻辱。)
5.【文言实词】(4分)
(1)亟:屡次。
(2)爱:吝惜。
(3)籍:登记(户籍)。
(4)责:责成。
[4分。每小题1分。]
6.【文言翻译】(6分)
(1)即使是用蓬草编门,用破瓦罐做窗,也不会觉得不快乐。
[3分。“将”“蓬户瓮牖”各1分,大意1分。]
(2)这都是让文人思士情绪悲伤、容貌憔悴,难以忍受的原因。
(或:这些都是文人游子之所以引起悲哀苦痛而不堪忍受的景象。)
[3分。“所以”“胜”各1分,大意1分。]
7.【形象分析】(4分)
小路边的野花。色彩鲜艳,芳香四溢。
[4分。景物2分,两个特点各1分。]
8.【情感分析】(5分)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过百家渡(其二)》中,作者兴趣盎然地欣赏路边的野花,感受它们鲜艳的色彩与弥漫的芳香,并认为那正是“奇绝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夏日绝句》中,作者认为春天与夏天的景物各有佳妙,并通过“鹿葱”和“金凤”两种花写出夏天花草的多姿多彩,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5分。明确情感1分,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
9.【名句默写】(6分)
(1)桑之落矣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6分。每条横线1分,或多、或少、或错1字,该横线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8题,40分)
10.【信息筛选】(5分)
B C(B项“各景点不收门票”是杭州市园林部门的决定,文中并没有说是陈从周的建议。C项文中只是说“一些名人故居,他了如指掌”,并没有说他对所有的名人故居都了如指掌。)
[5分。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5分。多选不得分。]
11.【内容分析】(5分)
第一问:不要在西湖边上建造过于高大的或西式的建筑,以免破坏西湖的天然本色。
第二问:①开发西湖南线景区,使游人聚而能散。
②西湖新景点的命名应讲究声韵平仄,富有诗情画意。
[5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内容概括】(4分)
①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②对中国园林建筑发展方向的前瞻性
③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意识
④对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批判精神
[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13.【问题探究】(6分)
不同意。这部分写陈从周偏爱大饼,前两部分写陈从周热爱中国园林,“大饼”和中国园林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都寄托着陈从周对家乡、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部分和前两部分分别是从生活、工作(专业)的角度写陈从周,两者结合,能够更全面地突出陈从周的形象特征,所以不应删去。
同意。这部分写陈从周偏爱大饼,写的是他个人的生活习惯;前两部分写陈从周对中国园林建设与发展的主张,是他的专业领域,两者确实关系不大;这部分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弱化了本文对陈从周专业形象的塑造,对于表现他作为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的形象作用不大,所以应该删去。
[6分。观点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意思对即可。]
14.【信息理解】(5分)
BE(B项去八达岭、十三陵旅游,并不一定“闲致更多”,关键在于旅游的方式;且因果关系不当。E项对泰山种雪松的目的推断无据。)
[5分。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5分。多选不得分。]
15.【语句理解】(4分)
引用、对比、反问。
示例一:引用与济南有关的诗文,简练形象地呈现了济南今昔的景象。
示例二:将济南今昔的景象加以对比,突出了济南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
示例三:“何以对后代子孙”运用反问,强烈表达了对济南环境遭到破坏的不满与忧虑。
[4分。答出两种修辞手法给1分,三种给2分。分析2分。]
16.【文意概括】(5分)
第一问:旅游者和旅游事业工作者。
第二问:①选择适合的季节和相应的景点;
②选择恰当的旅行方式,放慢节奏,细心观赏领略。
[5分。第一问2分,每个角度1分;第二问3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问题探究】(6分)
(1)继承优良传统,突出历史文化内涵。陈从周主张园林建设者要多学地方历史,多看名胜志,摸清本地佳胜的来龙去脉;他还认为每一处名胜古迹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没有必要盲目地推倒重来。
(2)突出地方本色和中国特色。陈从周指出杭州建设要有中国特色,不能让西湖穿上“西装”;他还反对在泰山上栽种外国雪松。
(3)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陈从周对在西湖边建破坏景观的饭店和填平滇池一角建造高级宾馆感到忧虑,又指出镇江南郊诸山因开采石材而毁掉名胜的做法得不偿失。
[6分。每点3分,概括理念1分,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6分。意思对即可。]
三、语言表达运用(4题,16分)
18.【成语辨析】(3分)
B(“别开生面”的意思是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性的形式;侧重“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独树一帜”的意思是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书面,多含褒义。“别具一格”的意思是另有一种风格;偏重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
19.【语病辨析】(3分)
C(A项语序不当,“发展”“创造”顺序颠倒。B项句式杂糅,“据……统计”和“……显示”杂糅。D项搭配不当,“人员”与“增长”搭配不当。)
20.【连贯得体】(3分)
C(A项“根本不可能有影响”,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合陈述词的语体要求,不得体。B项不属于“冬奥会设施的环保问题”,内容衔接有误。D项前后两分句无因果关系,不合逻辑。)
21.【图文转换】(7分)
(1)该标志整体是大写英文字母“Q”的形状,上部像地铁隧道入口,下部呈波浪形。
[3分。“整体”“上部”“下部”各1分。]
(2)示例一:我喜欢青岛地铁标志的创意。其以大写英文字母“Q”为整体形状,而Q正是“青岛”的拼音开头字母,令人自然联想到青岛;上部像地铁隧道入口,十分形象,且地铁标示功能突出;下部呈波浪形,展现出青岛作为海滨城市的特征。
示例二:我喜欢广州地铁标志的创意。其由两条呈“Y”状的平行直线构成,构图要素简洁而含意丰富,它整体像“羊城”的拼音开头字母“Y”,也像羊角;又像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具有地铁的标志功能。
[4分。表明态度1分,理由一点1分,三点3分。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1题,60分)
22.【写作】(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思想不健康
分 符合文体要求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有创意 较深刻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
(13)材料新鲜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6)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5.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3)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4)夫以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鞭贾》)
[4分。每个1分。]
主观题评分细则
5(1)【参考答案】
【评分细则】
写出“多次”之意可得分。
【评分示例】
1分示例:多次,几次。
0分示例:急切地;于是,就;立即;亲自;私下;特意。
5(2)【参考答案】
【评分细则】[强调“惜”的含意可得分。]
【评分示例】
1分示例:珍惜,爱惜。
0分示例:喜爱,喜欢,独爱,偏爱,贪婪,吝啬。
5(3)【参考答案】
籍:登记(户籍)
【评分细则】[写出“记”之意可得分。]
【评分示例】
1分示例:登记造册,登记入册,编册,将……编入籍册。
0分示例:上户籍,整理。
5(4)【参考答案】
【评分细则】[写出“一方要求另一方承担某种责任,完成某个任务”之意,可得分。]
【评分示例】
1分示例:责令,命令,要求,授以……责任,使……负责,使……承担责任,使……背负责任。
0分示例:托付,承担,承受,担任,责怪,斥责,惩罚,同“债”,希望,期望。
[补充说明:若考生写了多个答案,其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建议给分;写错别字不得分,如“履次”“登计”。]
6.把下列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3分)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3分)
6(1)【参考答案】
即使是用蓬草编门,用破瓦罐做窗,也不会觉得不快乐。
[3分。“蓬户”“瓮牖”各1分,大意1分。]
【评分细则】
①“蓬户瓮牖”中,“蓬”“瓮”必须体现动词结构,如“用蓬草编”“用破瓦罐做”;同时 “户”“牖”分别译成 “门”“窗”,可以得2分。若“蓬”“瓮”体现了动词结构,但是“户”“牖”没有正确翻译或者颠倒,只得1分。
②“蓬户瓮牖”如果翻译成“用蓬草和破瓦罐做门窗”,得2分。
③“蓬”“瓮”如果译成名词性结构,如“用蓬草编的门”“用破瓦罐做的窗”,那“蓬户瓮牖”就判作0分。
④大意踩在“无所不快”上,须翻译出“无”“不”的否定形式才能得1分。
【评分示例】
①即使用蓬草做门,用破瓮做窗,也没有不快乐的。
②把蓬当作门,把瓮当作窗,没有什么不快乐的。
③居住在用蓬草做门,破瓦做窗的屋子中却没有感到不快乐。
①即使是用蓬草做门户,用破瓦做窗户也没有感到快乐的地方。(大意“无所不快”翻译错误,不得分。)
②他用蓬草做窗户,用破瓮做门,也没有什么不快乐的。(“户”、“牖”翻译颠倒,只得1分。)
①用蓬草做的门和用瓮片做的窗户,没有不令人称快的事。(“蓬户瓮牖”译成了名词性结构,不得分)
②即使是在破破烂烂的地方居住也没有什么不快乐的。(“蓬户瓮牖”翻译错误,不得分。)
③用蓬草和瓦片做的门窗,也没有什么不快乐的。(“蓬户瓮牖”译成了名词性结构,不得分。)
④没有什么不畅快。(“蓬户瓮牖”没有翻译,不得分。)
①住的吃的喝的无所不快。(“蓬户瓮牖”翻译错误,不得分。大意 “无所不快”没翻译,不得分。)
②船蓬窗户石器没有一个没有快意。(“蓬户瓮牖”翻译错误,不得分。大意 “无所不快”翻译错误,不得分。)
6(2)【参考答案】
这都是让文人思士情绪悲伤、容貌憔悴,难以忍受的原因。(或:这都是文人游子之所以引起悲哀苦痛而不堪忍受的景象。)
[3分。“所以”、“胜”各1分,大意1分。]
【评分细则】
“所以”可翻译为“……的原因”、“之所以”,直接照抄下来不给分 ;“胜”可翻译为“忍受”“经受”“承受”;大意1分,着眼点放在“骚人思士”上,只要翻译出“骚人”或“思士”即可,如译为“文人墨客”“诗人”“文人雅士”“游子”,大意即可得1分。
【评分示例】
①这些都是文人骚客和思乡之人感到悲痛伤感、心力憔悴而不能承受(悲苦)的原因。
②这些都是离乡游子与文人雅士所以悲伤憔悴却不能禁受的原因。
③这些都是诗人感到悲伤憔悴却不可能忍住禁止的原因。
①这都是那些被贬谪的文人墨客因内心悲伤、精神憔悴而不能承受的。 (“所以”字解释错误,不得分。)
②这些都是文人学士为之悲伤憔悴却不能跨越的原因啊。 (“胜”字解释错误,不得分。)
③这都是有思想的人因此而悲伤憔悴而不能够忍受的原因。(“骚人思士”翻译不正确,大意不得分。)
①这都是这些有感怀的人如此悲伤憔悴的原因。(“胜”没有翻译,不得分;“骚人思士”翻译不正确,大意不得分。)
②这些都是文人墨客、诗人感到悲伤,面容憔悴却不能变得快乐。(“所以” 、“胜”不得分。)
①这些都是有学识的人有思想的人因为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尽情享受的事物。
②这些都是有思想的士人悲伤憔悴却是不能胜过的。
7.《过百家渡》(其二)突出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4分)
【参考答案】
小路边的野花。色彩鲜艳,芳香四溢。
[4分。景物2分,两个特点各1分。]
【评分细则】
①答出景物给2分:景物答“路花”“路边的(野)花”都可得2分;答为“野花”得1分。若答为“园花”“园花和路花”“花”视为对诗意理解不准确,不得分。
②景物特点答出“色彩”和“芳香”各1分。“色彩”如答“花的颜色鲜艳(绚丽、明丽、艳丽)”“红白相间”“红白各异”“红白两种颜色”“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颜色丰富”得1分;“芳香”如答“花的香气浓郁 (扑鼻、四溢、浓郁、馥郁、袭人) ”“香气弥漫”得1分。
【评分示例】
①突出描写了路旁的花朵(2分)。特点:较园中花开得迟;红白相间,颜色鲜艳(1分);香气袭人(1分),散播至四面八方,不娇贵,却自有其清新奇特的魅力。(答出景物2分,答出颜色和香气的特点各1分)
②描写了路花(2分)。从“红红白白”“西面八方”“野香”突出了野花颜色鲜艳(1分),花开得繁茂和多,花香扑鼻(1分)的特点。(答出景物2分,答出颜色和香气的特点各1分)
③突出描写了路边的野花(2分)。野花的特点有:生命力顽强,院子里的花都落尽了仍然盛放;色彩缤纷绚烂(1分);遍布道路,生长范围广;花香馥郁(1分)。(答出景物2分,答出颜色和香气的特点各1分)
④突出描写了路边的野花(2分)。特点有:花园中的花已落尽而野花仍在开放,红白相间(1分),芬芳扑鼻(1分)。(答出景物2分,答出颜色和香气的特点各1分)
①这首诗突出描写了路边的野花(2分)。这些野花具有香气扑鼻(1分)、较花园的花晚盛开、各具风格的特点。(答出景物2分,答出香气的特点各1分)
②突出描写路边的野花(2分)。特点为园中花都落了它仍开放,各自斗艳。野花香气浓烈(1分),四面八方都有。坚强,生机勃勃。(答出景物2分,答出香气的特点各1分)
③突出描写了路边的野花(2分),他们处在人少不起眼的地方,不娇生惯养,颜色丰富,香气扑鼻(1分)。(答出景物2分,答出香气的特点各1分)
①突出描写了路边的野花(2分)。(答出景物给2分)。
②突出描写路边的野花(2分)。特点为园花都落了它仍开放,坚强,生机勃勃。(概括出“路边的野花”得2分,没能概括出颜色和气味的特点,不得分)
③突出描写了路边的花(2分),这花的特点是范围大,却少有人观赏。有一种不经修饰的自然的清丽的美。(答出景物给2分,对特点的概括空洞、不准确,不得分。)
④《过白家渡》其二突出描写了早行时野花(1分)漫开,香气袭人的景象。特点是野花并不随园花一般落尽,而是在凌晨时分悄悄地开放,即使无人欣赏,也要散发最袭人的香气(1分)。(概括出“野花”这一景物,得1分,写出“袭人的香气”得1分)
⑤突出描写了花,特点:色彩明丽缤纷(1分),争芳斗艳,香气弥漫(1分)、繁多。(不能准确答出“突出景物”,不得分;概括出“色彩明丽”、“香气弥漫”的特点各得1分)
①突出描写了花,包括园中的花与路旁的花。表现了花香四溢(1分),令人醉心的特点。(不能准确答出“突出景物”,不得分;“红红白白”没有对颜色的特点进行概括,不得分;“花香四溢”写出了香气的特点,得1分)
②突出描写了“花”这一景物,特点有:在园子、路边,四处都有,数量庞多、繁密; “白白红红”可看出花的色彩缤纷鲜艳(1分);种类繁多,即便此处花落,另处又有其他花开。(“色彩缤纷鲜艳”写出了色彩的特点,得1分)
③突出描写了花,特点是:一年四季都盛开,谢了开开了谢;花香浓郁宜人。(不能准确答出“突出景物”,不得分;答出香气特点给1分。)
①描写了诗人自家园子凋落的花和小路上的野花。自家的花已经凋落,而路上的野花却顽强开放。
②突出描写了“花”这个景物。特点:非常漂亮,数量多。
③描写了花。这一景物在不同的地方相继开放,花开时期不同,共同营造晚春的美景。
8. 作者在两首诗中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形象分析】(4分)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过百家渡(其二)》中,作者兴趣盎然地欣赏路边的野花,感受它们鲜艳的色彩与弥漫的芳香,并认为那正是“奇绝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夏日绝句》中,作者认为春天与夏天的景物各有佳妙,并通过“鹿葱”和“金凤”两种花写出夏天花草的多姿多彩,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5分。明确情感1分,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感答为“喜悦”“热爱”“赞美”“愉悦”“惬意”“闲适”之情都可得分。
②情感如若答“积极”“乐观”“豁达”“随性”“随遇而安”“向往隐居”之情等不得分。
③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各2分,每一首内容1分,分析1分。
第一首,结合“白白红红各自媒”“四方八面野香来”的“色”和“香”,或扣住“奇绝处”释句分析,2分。
第二首,结合“鹿葱”“金凤”,或扣住“夏亦佳”释句分析,2分。
④只是笼统照抄两首诗歌的原句,但没有释句分析,分析部分只给1分。
【评分示例】
①都表达了欣赏花草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向往与赞叹(1分)。“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透露出诗人对野花生命力顽强和色彩鲜艳的偏爱,随后“奇绝处”更是将喜爱之情表露无遗(2分)。“不但春妍夏亦佳”说明夏天的花草美不胜收,水仙姿态美妙,凤仙花开出小花(2分)。(情感1分,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4分)
②第一首可从“白白红红”写花多彩,“野香来”写花香气浓, “奇绝”二字直抒喜爱之情(2分)。第二首通过“夏亦佳”表现春夏花草特色,“随缘花草即生涯”抒发对花草的喜爱之情(2分)。所以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闲适愉悦的心境(1分)。(情感1分,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4分)
①第一首诗歌“莫道早行奇绝处”体现作者春日正愉悦踏青轻松闲适的心情,“奇绝处”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的喜爱和蓬勃生命的赞美(2分)。第二首通过描述“鹿葱”及“金凤”等夏日不同的花,样子不同,却各有各的美(1分),作者喜爱“夏亦佳”的景物各绝,自然万物之美(1分)。(没有回答两首诗歌共同抒发的情感,扣1分)
②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花草尤其是路边野花的喜爱之情(1分)。第一首中“白白红红各自媒”与第二首的“随缘花草是天涯”,都表现出诗人对野花的喜爱之情,第一首的“四面八方野香来”写出赞美之情(1分);第二首的“不但春妍夏亦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花草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2分)。(情感1分,分析不到位,扣1分)
①都表达了对花草、大自然的喜爱(1分)。由“四面八方野香来”反映作者陶醉在野花芳香中(2分);“随缘花草是天涯”表现出诗人对野花的喜爱之情及自己的随缘自适之情。(情感1分,第一首诗歌内容分析2分)
②作者在两首诗中均表现了对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1分)。在《过百家渡》中,“莫道早行奇绝处”的“奇绝”二字,将喜爱与赞叹之情直抒胸臆地进行表达(2分);在《夏日绝句》中,“随缘花草即生涯”,抒发了对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①作者在两诗中都表达了愉快喜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1分)。如“园花落尽路花开”和“随缘花草是天涯”,作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才会有仔细的观察和赞叹,“四方八面野香来”和“鹿葱解插纤长柄”写出对花的喜爱(1分),才能观察细致,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和人生得意。(情感,1分;分析较笼统,1分)
②第一首诗“四面八方野香来”体现作者春日踏青愉悦、轻松、闲适的心情(1分)。第二首诗作者描述“鹿葱”“金凤”这两种夏日不同的花,样子不同,却各有各的美。(1分)(两首诗歌的内容分析各1分)
③通过写路边的野花争奇斗艳,暗香袭来(1分),表达了作者对野花野景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1分);“随缘花草是生涯”体现了作者放达乐观、随遇而安的心境。(第一首的内容分析,2分)
④两首诗都通过描写花朵的形态与颜色,写出了花的生机和奇艳(1分),表达了作者喜爱春夏之季和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①作者在两诗中都抒发了对大自然奇绝的赞叹和对野花野草的欣赏(1分)。“园花”“金凤”喻指娇贵之人,而“野花”“鹿葱”喻指生命力顽强,不屈服之人,表达作者希望成为一个坚强,在困境中低头的才人。(情感,1分)
②作者在两首诗中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现实的人生心态(1分)。“四方八面野香来”体现作者在生活中自得其乐,“随缘花草是生涯”写出作者闲适、不与官场同流合污,希望他找自己意愿生活的态度与情感。(情感,1分)
①我认为作者在两首诗中都表达了归隐田园,在花草之间寻乐的情感,两首诗都描写了夏日美丽的花草。第二首诗中的“随缘花草是天涯”写出了作者愿意归隐田园,在花草相伴下度过一生的情感。
②表达了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情感。《过》中的花在园花落时开,《夏》中又讲到了夏天之景不亚于春天,暗示了作者对人生转折与变化的旷达。
9.名篇名句默写。(6分)
【参考答案】
(1)桑之落矣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6分。每条横线1分,或多、或少、或错1字,该横线不得分。]
11.“莫把浓装欺淡抹”表达了陈从周先生对西湖建设怎样的主张?除此之外,他对西湖建设还有哪些主张?(5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不要再西湖边上建造过于高大的或西式的建筑,以免破坏西湖的天然本色。
第二问:①开发西湖南线景区,使游人聚而能散。
②西湖新景点的命名应讲究声韵平仄,富有诗情画意。
【5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第一问3分,包括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以免破坏西湖的天然本色”2分。(此点只要点到西湖建设要“讲究自然”就给2分)。第二个要点,“不要在西湖边上建造过于高大的或西式的建筑”1分。(此点应扣住“莫把”两字来分析,如“不要在西湖边上建造高大的建筑”或“不要让西湖穿上西装’”,答到任何一点都可得1分)。
第二问2分,分别是“南线景区开发”“景区命名讲究声韵”,踩点给分,主张表述与第一问重复,不扣分。
【评分示例】
“莫把浓装欺淡抹”表达了陈从周先生不建议(1分)在西湖附近建设过多、过高的建筑,破坏了西湖原有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意境和恬静淡然的自然氛围(2分)。他还主张开发西湖南线,使游人聚而能散, (1分)主张景点命名应讲究声韵(1分),新建筑也应有中国特色。
西湖建设不能继承不足,革新太快,要继承传统,有中国特色,避免不伦不类,要自然(2分),有人文气质。①主张开发南线景区,使游人聚而能散(1分)。②园林建筑不应破坏西湖景观。③景点命名要讲究声韵平仄(1分),且题写者不署名。④要保护滇池,切勿乱建筑,破坏生态环境。(“要自然”得2分,后面①③划线处各得2分
西湖融入历代中国文人气质,讲究自然(2分)。开发西湖不能继承不足,革新太快。其他主张:1、周围建筑不破坏西湖景观。2、景点命名讲究声韵平仄(1分),题写者不署名。(“讲究自然”得2分,“点命名讲究声韵平仄”1分
(1)表达了其对西湖建设应讲究自然(2分),多继承,慢革新的主张;此外还有在建设中融入历代文人气质,要有中国特色,有内涵的主张。
(2)表达了对西湖建设不要过分修饰,不要加太多的人为因素到西湖中,(暗含讲究自然,得1分)不能一味革新;除此还主张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乱建筑以及开发南线景区使游人聚而能散(1分)。
例句:表达了陈从周认为西湖建设不能继承不足,革新太快,要有中国特色的主张。除此,他主张细化建设追求自然,发展途中要保护生态;主张西湖景色命名要有中国特色,讲究声韵平仄(1分)。
例句:表达了①保留西湖各个时代文化艺术的印记,②现代起名应不失韵雅,并不留署名。其他主张:①西湖景点免费开放②杭州建设要有中国特色,而不是向西方海外变革。
12.作为一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具有哪些专业素质?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①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②对中国园林建筑发展方向的前瞻性
③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意识
④对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批判精神
⑤对园林建筑艺术有独特的审美能力/对园林建筑艺术有敏锐的审美眼光
【评分细则】
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2点4分。
(1)每点表述包括两方面:素养+该内涵的具体内涵。如② “对中国园林建筑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其中“对中国园林建筑发展方向”1份,“前瞻性”1分。
(2)只答出具体的行为主张,没概括出“素养”,只给1分。例如:只答出“反对破坏环境”或“重视环境保护”,没能写出“危机意识”“批判精神”这样表现素养的概括性词语,只给1分。
(3)第①点答“重视学习文化知识”也可以得分。
(4)第②点的“前瞻性”答成“有远见”“有预见”“有发展性的眼光”“有长远目光”也可以得分。
(5)纯粹只摘录原文语句,没有自己的概括,不给分。
【评分示例】
对园林建设(1分)如西湖建设有前瞻性见解(1分);目光长远,重视园林景观生态保护(此处与前一句重复,不得分);专业知识丰富(1分),对杭州人文历史十分熟悉(此处是对具体的行为主张的表述,1分)。
①园林设计(1分)具有前瞻性(1分),从“开发南线景区”看出(2)景观首位,建筑融入其中。从“点名饭店过高”看出。(3)追寻传统。从“命名平仄”“不必题名”看出。(4)爱护生态环境(此处是对具体的行为主张的表述1分)。从“对昆明宾馆的意见”看出,认为不应填补滇池一角。
②陈具备专业素养:(1)对园林历史研究透彻,有历史文化素养;(2)题词写诗一语双关,不当面指出错误,有文学素养。(3)预言滇池生态问题,在生态环境学上有研究。
专业素养、历史文化素、文学素养此部分得2分;“预言滇池生态问题,在生态环境学上有研究。”是对“环境保护危机意识”的具体行为,得1分
③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对美的感知和欣赏;高瞻远瞩,长远目光;重视学习古文化知识。(各1分,理由:前两点不够具体,第三点只是具体表现)
陈从周具有(1)善于把握整体布局:以诗提议开发西湖南线景区;(2)对景物的协调的美(1分)很敏锐(1分):题词讽刺饭店建太高破坏景观;(3)类比能力:把西湖与园林、盆景对比。
从他凭着记忆便能看出饭店在滇池填平一角上,体现他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从他对杭州人文历史十分熟悉,看出他对传统文化(1分)很了解。
对现有题词进行讽刺,认真负责,对命名不满意,具有注重细节,严谨,有责任心,不贪慕钱财。
13.有人认为,“‘大饼教授’的呼吁”这部分的内容与前两部分没有关联,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不同意。这部分写陈从周偏爱大饼,前两部分写陈从周热爱中国园林,“大饼”和中国园林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都寄托着陈从周对家乡、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部分和前两部分分别是从生活、工作(专业)的角度写陈从周,两者结合,能够更全面地突出陈从周的形象特征,所以不应删去。
同意。这部分写陈从周偏爱大饼,写的是他个人的生活习惯;前两部分写陈从周对中国园林建设与发展的主张,是他的专业领域,两者确实关系不大;这部分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弱化了本文对陈从周专业形象的塑造,对于表现他作为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的形象作用不大,所以应该删去。
【评分细则】
6分。表态1分,理由一点3分,两点5分。
其中只表达态度(同意/不同意),没有阐述理由,不给分;能表达态度(同意/不同意),有理由,不论理由是否切题,都得1分
理由部分,应从两方面着手:文本内容+传记文体特征。如何只答任何一点,得3分。
“文本内容”应扣传统文化或情感。例如:“大饼和中国园林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或“寄托陈从周对家乡、祖国的深厚感情。”
“传记文体特征”应扣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从生活、工作(专业)的角度写陈从周,更全面突出他的形象特征”。
理由部分,如果只孤立分析“大饼”的作用,而没有结合前文“西湖”“滇池”的内容分析,该理由只得2分.。
【评分示例】
不同意。1.这篇文章重在介绍陈从周,一二部分偏重他的职业素养和共享,三部分偏重生活和爱国情感,二者相辅相成,丰满了人物形象。2.第三部分对于大饼文化的宣传,体现了陈从周对乡国的情感,一二部分对于古园林保护,也是出于爱国情感,表达的主旨是一致。
(有观点有理由得 1分。有理由,一点3分 ,两点5分。)
其实是有关联的①第三部分的内容塑造了陈从周的人物形象与性格,使他的形象更丰满更多样化,同时里面反映他“坚持”吃大饼油条,又与前文他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相关联。②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到处宣传东方文化之一大饼,又证明他对东方文化的喜爱,对中国古建筑园林的喜爱。
①不同意。①他不吃保健品,只吃五谷蔬菜,体现一种重本质内在的价值观,同样在园林艺术上也应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历史,要有中国特色②宣传东方文化之一——大饼,体现了他重视传统文化在生活艺术中的地位,园林建设也应如此,不应盲目披上“西装”。(仅从文本内容的“传统文化”分析)
②我不同意。前两部分是从人文景观与建筑写陈从周的人文情怀与对中华古典文化的热爱,而“大饼教授”部分则是从饮食的角度体现其人文情怀,更亲切更鲜明。三部分综合起来更好地体现陈从周的中华文化的情怀,体现其乡情和爱国感情。(仅从文本内容分析)
③我不同意。文章的题目表明这是陈传周先生的短传记。传记内主角的贡献、事迹及个人生活都不可或缺。第三部分讲了陈从周先生爱吃大饼以及生活上的琐碎小事,透出其个人性格的鲜为人知的一面,丰满了传记中陈先生的形象使读者对他更为熟悉、亲切。(仅从传记文体特征分析)
不同意。“大饼教授”一段描写了陈从周先生作为学者却很有地方情怀的一面。能从小中见大,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体会民间社会中充满家、乡、国分不开的感情。在外国人面前宣传这一东方文化,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学者的文人气节。
(有表态,有理由得1分。但此点理由只孤立分析“大饼”的作用,没有与前文园林文化结合分析 ,所以本理由不给3分,给2分。)
不同意。“大饼教授”一段描写了陈从周先生作为学者却很有地方情怀的一面。能从小中见大,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在外国人面前宣传这一东方文化,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学者的文人气节。(能扣紧文本内容的传统文化分析,但不具体,仅从“大饼教授”一方面分析,所以此部分仅得1分)
不该删。文中的陈从周是传统的中国人,讲求人与自然结合。“大饼呼吁”有助于体现陈崇尚自然的观念,所以不删。
(能表达观点,有理由,但理由不切题)
不同意(同意)
(只表达态度,没有阐述理由,不给分)
1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引用、对比、反问。
示例一:引用与济南有关的诗文,简练形象地呈现了济南今昔的景象。
示例二:将济南今昔的景象加以对比,突出了济南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
示例三:“何以对后代子孙”运用反问,强烈表达了对济南环境遭到破坏的不满与忧虑。
[4分。答出两种修辞手法给1分,三种给2分。分析2分。]
【评分细则】
修辞手法2分。引用、反问、对比、对偶(除这四种外,答其他判错误,如“用典、拟人、比喻、借代、疑问、化用、反复、夸张”)。两种修辞得1分,三种修辞得2分,踩点给分,不倒扣分。
分析2分。需要涉及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得1分,修辞的效果1分。
【评分示例】
(1)①修辞手法:引用、对比、反问(2分); ②通过济南过去的景象与如今景象进行对比,前后反差巨大,突出了现在对名胜资源建设的开发与利用的不合理,引起读者的反思(2分)。
(2)①修辞手法:引用、对比、反问(2分); ②其中对比尤为巧妙,将济南开发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景与开发后“柳老不飞絮,泉不闻声”的荒凉景象作对比,突出了开发对济南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呼吁人们关注开发中的环境保护(2分)。
(1)①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引用、对比、反问(2分); ②反问的手法加强了语气,引起读者深思,有深深的警戒之意(1分)。
(2)①用了引用、反问、拟人(1分);②把柳树和泉水拟人化,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济南的风景变化,用反问“何以对后代子孙”运用反问,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惋惜(2分)。
(3)①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引用、对比(1分);②引用与济南有关的诗文,简练形象地呈现了济南今昔的景象。(2分)
(1)①修辞手法:对比; ②通过济南过去的景象与如今景象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在对名胜资源建设的开发与利用的不合理,引起读者的反思。(2分)
(2)①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引用、反问;(1分)②反问的手法加强了语气,引起读者深思,有深深的警戒之意。(1分)
①用了引用、反问、拟人;(1分)②把柳树和泉水拟人化,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济南的风景变化。
①用了比喻、引用;②引用与济南今昔的景象有关的诗文。(1分)
①比喻、对偶;②将“垂柳”“泉水”比喻为名胜,形象地写出了两者的特点。
①用典、拟人;②反问的手法加强了语气,引起读者深思,有深深的警戒之意。(分析的不是“其中”的手法,即使分析正确,也不能得分。)
16.本文是从哪两个角度说“游”的?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充分领略山水名胜之美?(5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旅游者和旅游事业工作者。
第二问:①选择适合的时节和相应的景点;②选择恰当的旅行方式;放慢节奏,细心观赏领略。
[5分。第一问2分,每个角度1分;第二问3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第一问补充:只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内容不重复就得2分。例如从“旅游者”和“建设者”;“旅游者”和“旅游事业工作者”;“旅游者本身游玩的心态”和“国家应如何保护名胜”;“出游的交通方式”和“游览景点的建设”;“游览的方式”和“名胜古迹的历史”等均可得2分。如果只从一个角度概述,或两个角度内容有重复交叉得1分。如:“游的过程”和“游的感受”;“游的方式”和“游的过程”;“国内游与国外游”等只能得1分。
第二问补充:①选择适合的时节;②选择恰当的旅行方式;③放慢节奏,细心观赏领略。
一点2分,两点3分;从时节、方式和心态等三个方面作答,意思对即可。
【评分示例】
(1)①从游览方式和名胜历史、特色的角度说游(2分);②作者认为领略山水之美,应改变以往“急行军”的方式,慢且静地游览,抛弃汽车、汽船等游览方式(3分)。
(2)①从游客和建设者两个角度(2分);②作者认为需要缓步轻舟,细心观赏,神会意到(3分)。
(1)①从游的方式和游的感受说游(2分);②作者认为须放缓游玩的速度,用心去感受意境,细心观察,才能充分领略(2分)。
(2)①本文从游客出游的方式、心境和建设者对景区的开发来写(2分);②作者认为应该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2分),保持景观的自然,保持景区与文化内涵的切合。
(1)①作者从国内和国外游览的方式(1分);他认为应该减少现代化交通工具,而细心观赏,神会意到(2分),以及恢复本地名胜。
(2)①文章从过去和现在的角度,②作者认为需要缓步轻舟,细心观赏,神会意到(3分)。
(1)①作者从缓步轻舟、细心观赏的游玩方式和现在的盲目改造的情况来写(2分);②作者认为不必要对风景名胜不应该进行改造。
(2)①作者从旅游者本身游玩的心态来写(1分);②表达他自己对旅游的看法和认为不应该进行盲目的改造。
17.结合《陈从周先生二三事》、“相关链接”及本文,简要阐述陈从周在园林建设和名胜开发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理念。(6分)
【参考答案】
(1)继承优良传统,突出历史文化内涵。陈从周主张园林建设者要多学地方历史,多看名胜志,摸清本地佳胜的来龙去脉;他还认为每一处名胜古迹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没有必要盲目地推倒重来。
(2)突出地方本色和中国特色。陈从周指出杭州建设要有中国特色,不能让西湖穿上“西装”;他还反对在泰山上栽种外国雪松。
(3)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陈从周对在西湖边建破坏景观的饭店和填平滇池一角建造高级宾馆感到忧虑,又指出镇江南郊诸山因开采石材而毁掉名胜的做法得不偿失。
[6分。每点3分,概括理念1分,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6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1)“理念”是指表象或者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是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阐述”是指详细的阐明陈述。
(2)评分标准阐述共同的理念,必须是能够体现园林建设和名胜开发方面,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成立,理念不能是做法,以下的理念都不能认为正确:
具体做法:参照古代文献;维持原貌;不为眼前利益破坏名胜;不要一切向钱看;适当向外国学习;
不符合两方面都有:顺应自然(在《说游》中没有提及);注重景点的精神内涵;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在《陈从周先生二三事》没有提及);
无中生有的理念:保留美感;城市与园林名胜相结合;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注意可持续发展;遵循人类自古以来的游览顺序;
(3)第一点补充理念的表达:保留景点的人文历史性,发扬优良传统;第二点补充理念的表达:遵循传统本色;强调中国的特色和历史传统;立足本国,发扬本国优秀文化;第三点补充理念的表达:不要进行功利化开发;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
【评分示例】
(1)从滇池的破坏、西湖合理开发以及《说游》中提到对其他古建筑的保护(2分),得出要保护生态、合理开发(1分);坚持本国的特色(1分),如西湖中要“有中国特色”,《说游》中的“一国有一国的特点”,(2分);对于一国文化,要等闲视之。
(2)陈从周主张因势利导,自成佳趣,保留名胜的文化传统特点(1分),他在园林建设提出:“园实文,文实园”;同时在名胜开发时主张“多学地方历史,了解名胜历史”(2分)。保留中国特色的理念(1分),在园林建设时,他提出杭州建设“保留中国特色”的主张,后来开发时对于某些“套上西装”的行为给予反对(2分)。
(1)继承优良传统(1分),陈从周主张园林建设者要多学地方历史;他还认为每一处名胜古迹没有必要盲目地推倒重来(2分);保护生态环境(1分)。陈从周对镇江南郊诸山开采石材的做法提出批评(1分)。
(2)陈从周主张园林建设和名胜开发要因地制宜,善于经营,“因势利导,自成佳趣”;他主张园林建设和名胜开发都要注重传承传统元素,有中国文化特色(1分),不让园林名胜穿“西装”(1分);他还主张要重视生态环保理念(1分),前文以滇池为例,后文以“柳老不飞絮,泉涸不闻声”表达不能透支环境,要为子孙后代负责(2分)。
(1)体现本国本地的特色(1分),陈从周先生主张西湖不应穿上“西装”(1分),遵循本地的历史与特色;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对破坏西湖景观的饭店,予以讽刺(1分);要传承中华文化(1分),不管是园林开发还是名胜开发,要主张保留中国特色。
(2)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1分),传承东方文化,又取人之长,《陈从周先生二三事》中陈从周主张“莫把浓妆欺淡抹”,让西湖保持中国特色(1分);《说游》中陈从周对泰山上种外国雪松极不满意,失去了原汁原味的东方特色(1分);游赏山水须慢游神会,游者慢游,园林建设者应想方设法使游客流连而非只是游客足迹履及就满足了;保护生态环境(1分),不过多地重建修饰,使其原汁原味的一面展现给众人。
(1)保留中国特色(1分),不应崇洋媚外,盲目向国外学习,不要盲目给景区“穿西装”(1分),要保护景区的特有文化。不因经济建设破坏原始景观,破坏文化内涵(1分)。
(2)两者都顺其自然的发展,保持其原有的自然景观,不应该过度开发(1分);不
论是园林建设,还是名胜开发,都应该继承中国悠久优秀的历史文化(1分),要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取人之长,不能给自然景观换上“西装”(1分)。
(1)保留景点的人文历史性(1分);遵循中国特色(1分);参照古代文献;维持原貌;不为眼前利益破坏名胜。
(2)不为眼前利益破坏名胜风景,陈从周对在西湖边建破坏景观的饭店和填平滇池一角建造高级宾馆感到忧虑,又指出镇江南郊诸山因开采石材而毁掉名胜的做法得不偿失(2分)。
(1)因势利导,讲究自然;城市与园林名胜相结合;不为利益破坏环境,保护生态(1分)。
(2)共同的理念:富有美感;应保持自己的特色(1分);顺应自然;尊重千百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21(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青岛地铁标志,不超过45字。(3分)
【参考答案】
该标志整体是大写英文字母“Q”的形状,上部像地铁隧道口,下部呈波浪形。
[3分。“整体”“上部”“下部”各1分。]
【评分细则】
只要答出“整体”“上部”“下部”所包含的要素,如英文字母“Q”“隧道入口”“波浪形”即可得满分。其中“隧道入口”还可以表述为“地铁口”“行驶中的地铁”“地铁的车头”或“地铁的车尾”;“波浪形”只能理解为与青岛海滨位置有关的内容。超字数扣1分,错别字错在关键字处不得分。
【评分示例】
①标志整体呈现地铁口的形状(1分),底部波纹(1分)显示青岛市沿海城市,同时标志图案像青字首字母Q的形状(1分)。
②整体上看,青岛地铁标志为一个隧道口(1分),隐含青岛的字母“Q” (1分),有波浪线(1分)表示海。
③青岛地铁标志由地铁隧道(1分)截面图与底部波浪线(1分)组成,大写英文字母“Q” (1分)与旋转90度后的“D”为“青”“岛”拼音首字母。
①青岛地铁标志由一个隧道口(1分)和一个波浪(1分)构成。隧道口是地铁的象征,而波浪则表示青岛沿海与地铁很快。
②青岛地铁标志由一个不完整大圆弧,小拱门状曲线和下方的波浪线(1分)组成,分别代表隧道(1分)、地铁和临海。
③底下的波浪(1分)展示青岛海滨城市的特色,而半圆和拱门则像是一辆地铁驶出轨道(1分)。
④大圆与波浪(1分)结合成“Q” (1分),表示青岛这个沿海城市的首字母,而大圆中小圆则表现了青岛的地铁的特点。
①四分之三弧是隧道(1分),下方拱形象征地铁,底部曲线呈现出轨道状。
②标志下方是一似波浪(1分)的符号象征“~”,上方则是一近300度的中空圆环,而圆环中间有一小“拱门”。
③主体是一个半圆随道的形状,下面有一条波浪形(1分)的轨道,看起来快捷轻巧。(关键字“隧”写错,不得分)
④标志由青岛的首字母Q(1分)变形而成,下方波浪为铁轨(此处表述不当,“波浪”的理解有误),富有动感,圆有凹陷,为门。
⑤底部一个波浪形的手托(此处表述不当,“波浪”的理解有误)起一个“n”型的列车,外面有一个不完整的圆表示列车行驶的通道(1分 )。
①在山上打了一个洞,暗示地铁的标志,如水流空气一样快捷,直达目的地。
②标志最下的“~”象征畅通无阻,最中的“n”象征着车头勇往直前,最外面的圆象征着能平安到达,团圆。
③青岛地铁标志是一个拱桥形,代表地铁进站的站口,下面是一条飘逸的曲线,代表着铁轨,似云朵一般。
21(2)以上两个标志的设计各有创意,你喜欢哪一个?简要说说你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我喜欢青岛地铁标志的创意。其以大写英文字母“Q”为整体形状,而“Q”正是“青岛”的拼音开头字母,令人自然联想到青岛;上部像地铁隧道入口,十分形象,且地铁标示功能突出;下部呈波浪形,展现出青岛作为海滨城市的特征。
示例二:我喜欢广州地铁标志的创意。其由两条呈“Y”状的平行直线构成,构图要素简洁而含义丰富,它整体像“羊城”的拼音开头字母“Y”,也像羊角;又像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具有地铁的标志功能。
[4分。表明态度1分,理由一点1分,三点3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示例一的理由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构图特点(答出Q字母、隧道入口、波浪形等其中之一即可。“隧道入口”还可以表述为“地铁口”“行驶中的地铁”“地铁的车头”或“地铁的车尾”);二是答出其对应含义中的任意两个即可:“Q”是“青岛”的拼音开头字母,涵义与青岛有关即可;上部像地铁隧道入口,涵义与地铁标示功能有关即可;下部呈“波浪形”,只能理解为与青岛海滨位置有关的内容。”
示例二的理由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构图特点(答出Y状平行直线或字母“Y”其中之一即可);二是答出其对应含义中的任意两个即可:含义与“羊城”或“羊角”或“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或羊城的拼音开头字母“Y”有关。
【评分示例】
①我更喜欢广州地铁的标志(1分)。因为它更简洁,更具地方特色。羊角一样(1分)的形状代表羊城广州(1分)。两条像地铁轨道一样的线条(1分)富有美感,轨道去向不同方向暗示地铁线路四通八达。
②我更喜欢广州地铁的标志(1分)。因为它足够简洁明了,特征性强;融合了广州“羊城”(1分)的称号,其标志像羊角(1分),突出了地方文化;两条并行的直线形如轨道(1分),体现了广州地铁的职能。
③我更喜欢广州地铁的标志(1分)。广州地铁标志由两个象铁轨的线条(1分)组成“Y”字母(1分),相比青岛地铁更加简洁美观,而“Y”又是羊城广州的代表(1分),更符合现代审美学讲求的简约大气,而含义深厚。
④我喜欢青岛地铁的标志(1分)。理由:青岛地铁标志蕴含着“青”字的拼音开头“Q” (1分),富有城市特色,中间的拱门表示隧道,展现地铁通过的轨道,符合地铁标志的设计(1分),下面的波浪线则表现出青岛海滨城市的特色(1分)。
①我更喜欢广州地铁(1分)。因为广州地铁的设计更为简单清晰,简化的羊角状(1分)标志与广州羊城(1分)相呼应。
②我更喜欢广州地铁标志(1分)。它形似羊角(1分),不仅代表铁轨的走向(1分),最重要的是它易于绘制和描述。
③我更喜欢青岛地铁的标志(1分)。因为“Q”的字母很有地方象征(1分)。Q的外圆也与拱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隧道的截面(1分),一目了然便是地铁。
④我喜欢青岛地铁的标志(1分)。在巧妙地融入了地铁元素(涵洞)(1分)的同时也加入了青岛“Q”的元素(1分),灵动而意义简明,很接地气。
①我更喜欢广州地铁标志(1分)。因为它像个羊头(1分),生动地表现了铁路汇聚的情形。
②我更喜欢青岛地铁标志(1分)。因为青岛地铁的标志就像一辆列车行驶在地下的通道中(1分),生动形象,简明易懂,有很强的指示功能。
③我更喜欢青岛地铁的标志(1分)。青岛地铁整体标志如同港湾(此处表述不当,这是城市标志的表述),体现了青岛海滨城市特点,又形同地铁列车的车头(1分),具有实用性,富有创意。
1分示例:(只表明观点可得1分)
①我更喜欢广州地铁的标志(1分)。此标志是倒八型,上宽下窄,暗示了广州这座城市巨大的包容力,也体现了对外开放的主张,由下至上逐渐变宽,说明广州地铁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蒸蒸日上的势头。
②我更喜欢青岛地铁标志(1分)。因为其下部分的弯曲的图案给人灵动之感,也像是一只飘荡的小船,暗示着海上的青岛,广州地铁标志稍显死板。
③我更喜欢青岛标志(1分)。因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地铁运行和内部结构,简明易懂。图案优美,能够代表城市的地铁文明。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最近,一个有着十年厨师和美食评论经历的美国人,为了鉴定出上海最美味小笼包,先后到上海52家小笼包店,总共点了7.2公斤小笼包。他将每个小笼包拆解为皮、馅和汤,分别测量小笼包的总重量,汤汁和馅料各自的重量以及皮的厚度,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该小笼包的分数,给予排名,并发布了《上海小笼包索引》一书。他这种对待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
要求:①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把握】
1.题目是“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因此确定材料的范围和理解材料的含意是符合写作的第一要求。
(1)这是一则社会新闻材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美国人用量化的方法对小笼包进行研究”的事件,写作范围必须要落在这一事件过程中因人、因事而触发的想法,所有观点的提出都是因材料而引起。
(2)材料的主要内容:
①一位美国人(外国人)对中国上海的小笼包进行鉴定研究。
②研究方法——量化:到52家小笼包店,点了7.2公斤小笼包;将小笼包拆解,分
别对皮、馅、汤汁进行测量,并运用公式计算出分数。
③研究结果:对小笼包给予排名,并发布了《上海小笼包索引》一书。
④事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3)在材料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本材料的含意:
①从美国人的做法思考——做事的思维方式、方法、态度。
②从研究的内容思考——对传统中国美食的认识。
③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
2.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学生写作时,在材料的主要事实与含意的范围内进行写作即可认定为是符合题意。题目要求是写“一篇议论文”,必须按照议论文的文体要求进行评判。这一材料为新闻,所以选择“时评”亦恰切;一般性的“议论文、议论性散文、书信体议论文”也没有离开题意的要求。
【评分操作】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思想不健康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有创意 较深刻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2.具体操作
⑴关于内容。凡能够综合材料内容,并对材料含意的某一方面有所挖掘的文章,内容判为一等;凡能够围绕材料内容的某一方面,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的文章,内容判为二等;若文章完全没有提及材料但内容暗合材料的,内容仍应判为二等;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及材料内容,但文章的主体部分与材料内容及含意无关的,内容判为三等;完全没有涉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文章中没有材料的任何影子,内容判为四等。
⑵关于表达。表达应从属于内容;表达可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凡不符合文体要求,如写成记叙文、诗歌等,“表达”按四等“不符合文体要求”给5分,但如结构、语言较好,可酌情综合评为三等中下;若该文内容能围绕材料展开,“内容”按三等给分,可给10-9分,而“发展”等级可酌情打为二等11-12分或三等9-10分。
⑶关于发展等级。发展等级与内容、表达相关,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不求全面,可就单项给分。
⑷缺题目扣2分。
⑸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
⑹字数不足的,每少50字扣1分;全文在4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20分; 2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15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其他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滇池西山索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