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中学陕西省2016自主招生网2016陕西省

投诉建议::00-21:00)
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发布 3月17日至4月10日报名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发布时间: 09:42:31
【导语】西南财经大学发布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报名时间为3月17日至4月10日。
课程咨询::00-21:00)
1对1咨询::00-20:00)
投诉建议::00-21:00)
&&&&&&&&&&&&西宝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西宝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3)
<font COLOR="#FF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3)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
一、选择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星云由众多恒星组成,属于天体系统  
B.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C.总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解析】考查天体系统概念。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星云是太空中的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天体,不属于天体系统范畴。
2、下面示意图,能正确表达热力环流的是2、D
【解析】考查热力环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热容量小于海洋,白天陆地受热快,是热源,气流上升,近地为低压,为海风,D对。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回答3~5题。3.太阳直射点位于B这一天
A.北京时间为6::0&&&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B.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D.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解析】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太阳直射点位于B,为6月22日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正确答案选B。
4.太阳直射点位于C,为9月23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选D。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为12月22日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1月最快;北半球极夜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大;南半球极昼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大。正确答案选A、B。
6、下列现象,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A.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B.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C.城市比郊区的气温低
D.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多云的夜晚
【解析】:选项A所叙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云层的反射作用强,体现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选项B叙述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选项C所叙述的现象也是错误的,城市比郊区气温高,因为城市人类活动可向大气释放出大量废热,直接加热了大气;选项D所叙述的现象是错误的,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7、同一经线上各地(&&&
A.自转线速度一样&&&&&&&&&&&&&&&&&&&&&
B.地方时相同
C.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D.气候类型相同
【解析】:本题主要涉及到同一经线的问题,同一经线,应该是地方时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的点应该在同一纬度上,同一纬线,日出日落时间相同,D选项中气候类型相同的点应该在类似的大气环流作用下才能形成,和同一经线或者是纬线没有直接联系。同一纬线,除了自转线速度相同外,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等也一致。
8、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解析】我国白昼最短时应该是冬至日时,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气压带风带也都随直射点南移,A
选项是北半球的副高与盛行西风向北移了,B选项的盛行西风不存在,C选项是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带南移,正确,D选项代表的是直射赤道的情况,纬线是判断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参照物。&
9、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反气旋的影响&&&&&&&&&&&&&&&&&&D、气旋的影响
【解析】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0、当我国的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的东部地区:(&&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解析】考查季风强弱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推动雨带的移动速度慢,南方降水时间长,形成南涝;北方降水时间短,形成北旱。所以是北旱南涝。选择A项。
11、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9312;中心气流下降&&&&&&&
&#9313;中心气流上升
&#9314;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9315;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A.&#9312;&#9314;&&&&&&
B.&#9313;&#9315;&&&&&&&&&
C.&#9312;&#9315;&&&&&&&
D.&#9313;&#9314;
【解析】:&气旋对应低气压,中心气流上升,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右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9314;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 D、径流输送
【解析】&#9312;表示蒸发;&#9313;表示水汽输送;&#9314;表示大气降水;&#9315;表示径流输送。
13、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环节是
A.&#9312;&&&&&&&&&&&&&&&&&&&&&&&&&&&&&&&&&&&&&&&&
B.&#9313;&&&&&&&&&
C.&&#9314;&&&&&&&&&&&&&&&&&&&&&&&&&&&&&&&&&&&&&&&
D.&#9315;&&
【解析】目前人类在某些地区某些时间能够施加影响的是人工降雨,因此选C
14、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与岛屿的分布&&&&&&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
C、地球自转偏向力&&&&&&&&&&&&D、盛行风
14、D【解析】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这叫做风海流。因此我们说,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15、右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9312;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9313;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9312;&#9313;均向北流动
D.&#9312;可能位于大陆东岸,&#9313;可能位于大陆西岸【答案】
试题分析:由水温判断图中海域属副热带海域,&#9312;处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属暖流,位于北半球,&#9313;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弯曲,属寒流,位于南半球;&#9312;&#9313;均向北流;结合洋流分布可行,南半球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半球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正确答案选B。
16、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16、B
试题分析:结合选项,A、C、D都属于水资源的开源措施,而只有B项符合节流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7、当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山冰雪融水减少&&&&&&
B、长江水补给洞庭湖
C、洞庭湖补给长江&&&&&&&&&&
D、长江处于枯水期
【解析】七月时,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因此题干给了一个条件:此时7、8月左右,由此推断B正确。
18、&正确反映地壳物质的循环模式图的是
&&&&&&&&&&&&&&A&&&&&&&&&B&&&&&&&&&C&&&&&&&&&&D
【解析】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重熔再生形成新岩浆,经结晶而变成岩浆岩,故选C。
19、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地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起建设作用,外力起破坏作用&&
B.内力总是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总是使地表趋向平坦
C.高山地区以内力作用为主,平原地区以外力作用为主
D.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起作用的,一般地说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解析】:任何地方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的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为辅。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20~21题。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B、b表示风力的搬运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1.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寒潮&&&&&
D.土壤盐碱化
20、蒙古高原是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是风力的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b是风力和流水的搬运作用。c是流水的搬运作用,d是流水的沉积作用。
21、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土地盐碱化现象。<font COLOR="#、下图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解析】B为风蚀地貌,属于外力作用,A、C、D均为地壳运动、熔岩侵蚀内力作用。
23、形成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基础条件是
A.热量 &
 &&&&B.水分  &
 C. 地形  & D.海陆分布
【解析】:从赤道到两极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热量也会变化。&
24、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石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现象体现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C.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孤立性&&&&&&&&&&&&D.人类与环境不相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如果某一要素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事例就充分体现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25、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在大量东岸,与之对应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
26、我国华北生产小麦的农事活动为“秋播夏收”,这种现象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特点&&&&&
B、季节性特点&&&&
C、周期性特点&&&&&&
D、整体性特点
【解析】华北生产小麦的农事活动为“秋播夏收”,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27、下列工业部门与其区位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
水果罐头——原料指向性&&&&&&&&B.
啤酒生产——市场指向性
炼铝工业——交通指向性&&&&&&&&&D.
电子装配——技术指向性
【解析】水果罐头属于原料指向型,啤酒生产属于市场指向型,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电子装配属于技术指向型。
28、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规模大小
B.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
C.大城市数量的多少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8、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29、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其特点是
A、低毒少害、节约资源&&&&
&& B、无毒无害、节约资源
C、低度无害、节约资源&&&&&&&
D、无毒无害、节约资源
【解析】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
30、根据下图,各地段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A.&#9312;村落&
&#9313;林地&
&#9314;耕地&&&&&&&&B.&#9312;林地&
&#9313;果园& &#9314;耕地
C.&#9312;耕地& &#9313;林地&
&#9314;村落&&&&&&&
D.&#9312;果园& &#9313;林地&
&#9314;村落&30、B
【解析】读题干中的地形剖面图可知,&#9312;处海拔接近500米,坡度大,适合林业生产;&#9313;处海拔200左右,坡度较缓,适宜果林生长,&#9314;处海拔小于100米左右,地势平坦,适合耕作,发展种植业。
3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解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对蔬菜、肉、乳、禽、蛋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城市郊区将一部分粮田用于蔬菜、肉、乳。
32、下列工业部门,按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顺序排列
&#9312;采掘工业&&&&&&&#9313;家电装配工业&&&&&&#9314;宇航工业&&&&&#9315;化学工业
A.&#9312;&#9314;&#9313;&#9315;&&&&&&&&&&&&B.&#9313;&#9314;&#9315;&#9312;&&&&&&&&&&&&
C.&#9315;&#9313;&#9314;&#9312;&&&&&&&&&&&
D.&#9313;&#9315;&#9314;&#9312;32、B【解析】:采掘工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资源;家电装配对技术要求不高,但需要大量劳动力;宇航工业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化工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
33、某城镇欲在郊区建化工厂,该地区气象站提供以下统计资料,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工厂宜建在城郊的
A、东北郊&&&&&&
B、西北郊&&&&&
C、西南郊&&&&&
【解析】从表格看出,该城市一年比较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接下来是东北风,只有西南方出现风频最小,化工厂会污染大气,所以把它布局在西南方向最好。
34、下列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中,其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地区的开放程度
【解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因为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
35、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A、迁都&&&&&&
B、家庭和婚姻&&&&&&C、资源和淡水&&&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资源和淡水属于自然生态因素。迁都和战争属于政治因素。家庭和婚姻属于社会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6、汽车驾驶员普遍认为,陕西新近开通的西汉(西安—汉中)的“弯道较多”。而在几年前开通的西宝(西安—宝鸡)高速公路却要“平直得多”。造成两条公路路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设计水平的差异&&&&&&&&&&&
B、西宝高速比西汉高速投资大
C、穿越的地形条件不同&&&&
D、穿越的地质条件不同&
【解析】修建公路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确定不同方案。
&读“我国某地域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37~38题。37.阶段&#8544;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38.引起阶段&#8545;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
&37.B 38.C
【解析】 第37题,由图可知,阶段&#8544;该地城市由市区向郊区拓展,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
38题,由图可知,阶段&#8545;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与小城镇迁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
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39~40题。39.图中&#9312;、&#9313;、&#9314;、&#9315;四个区域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是
A.&#9312;区&&
B.&#9313;区&&
C.&#9314;区&& D.&#9315;区
40.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交通便捷程度最一般都是的地方,所以答案为C。
地价高,通达度好的地方只有商业区才有这个付租能力&右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41~42题。
41.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
A.&#9312;&&&&&&&&&&&&&&&
B.&#9313;
C.&#9314;&&&&&&&&&&&&&&&
D.&#9315;
4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9312;&&&&&&&&&&&&&&&
B.&#9313;
C.&#9314;&&&&&&&&&&&&&&&
D.&#9315;
第41题,由图可判断&#9314;阶段第一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三产业比重最小,应该处于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
第42题,由图示可判断&#9312;阶段第三产业比例最大,该区域城市化水平应该最高。
读“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图”,完成43~44题。43.在A、B、C、D四处发展农业生产与字母顺序相对应的是&&&&&
A.水果、乳牛、小麦、花卉&&&&&&&&B.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乳牛、花卉、水果、小麦&&&&&&&&D.花卉、乳牛、水稻、经济林
44.该城镇计划在E处建一座工厂,从环境角度考虑,下列工厂比较适宜的是&&&&&
A.自来水厂&&&&&&&B.食品厂&&&&&&C.钢铁厂&&&&&&
【解析】本题考查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
43.图示D位于远郊的丘陵地区,故适宜种植经济林;C处离城市较远,且面积较大,故适宜种植粮食作物(水稻);A处离城市较近,故地价高,适宜布局单产较高的产业活动,且位于河流上游,故适宜布局花卉种植;B离城市较近,便于销售,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故适宜布局乳牛养殖。故选D项。
44.E处位于城市内部且穿过城区河流下游,适宜布局基本无污染的工业,故选B项。
45、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影响最突出的是
A.气候条件&&&&&&&&&&&&&&&&&&&&&&
B.技术改革
C.国家政策&&&&&&&&&&&&&&&&&&&&&&
D.市场需求
【解析】试题分析:随着科技进步,自然因素相对市场因素的影响在下降。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更为重要: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为原则。
46、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定义。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选择B项。
考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47、一些西方大城市,人口由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心城区地价高、郊区环境较好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国家政策影响
D.农业提供的维持城市人口增长的产品不足
【解析】:一些西方大城市,人口由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大城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郊区环境较好。这种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可以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来理解。
<font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B.我国东南部沿海一些城市排放二氧化碳形成酸雨,但不会影响其他地区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D.环境问题是指空气、水和土壤遭受污染的问题
【解析】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包括资源问题(资源短缺不属于环境问题);我国东南部沿海一些城市排放二氧化碳形成酸雨,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其他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现象严重;环境问题有很多方面,由自然、人为多种因素引起。
49、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尽量不适用一次性筷子&&&&&&&&
B、大力发展私家车
C、把严重污染的工厂迁往农村&&&&
D、严厉禁止森林砍伐
【解析】考查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念:向一次性东西言不,因为这是资源浪费;大力、转移污染工业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发展观念。
50、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可以大大缓解华北缺水问题
C.大大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D.可以调节北方的气候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可缓解华北缺少问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51、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如图所示,地球自转方向为&&&&&&&&&&&&&&
时钟。(1分)
(2)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1分)
(3)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4)A与B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5)此时A点的地方时&&&&&&&&&&&&&&
点,北京时间为&&&&&&&&&&&&&&
。(2分)&&&&&&&&
(6)此时地球公转到&&&&&&&&&&&&&
(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变&&&&&&&&&&&&
(快、慢)。(2分)
(1)逆&&&&
(2)夏至日&&&&
(3)&45°W&
23°26&N&&
(5)12&& 23
(6)远&& 慢
5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过程,也是能量交换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C、D两处位于近地面,则C处气温比D处__,C处气压比A处__。(2分)
(2)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圈的冬季环流,C、D位于近地面,则代表海洋的是___,季风&#9313;的性质是&&&&&&&&&&&&
&&&&&&___(暖湿或冷干)。(2分)
(3)若此图表示中纬环流,C、D两处位于近地面,则&#9313;表示的风带是___,长期受此风带影响的气候特点是是_________。(2分)
(1)低;高(每空1分)
(2)D;冷干(每空1分)、
(3)西风带;常年温和湿润。(每空1分)
53、读“世界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A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带。A→B→C→D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差异为基础的。
(2)图中E地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季节D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洋流性质分类,甲洋流属于__________,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 (每空1 分,共8
&(1)热带雨林&&&
从赤道到两极&&
(2)西南季&&&&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或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而成)&&
&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
&(3)寒流&&&
5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中国已成为美国部分农产品的最大海外市场,2010年进口美国大豆花费为l08亿元;预计年度,将从美国进口玉米200万吨以上。
材料二:图1为“中美互补型双边农业科技合作模式图”,图2为“美国中部、北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3为“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1&&&&&&&&&&&&&&&&&&&&&&&图2&&&&&&&&&&&&&&&&&&&&&&&&&图3
(1)读材料一,中美农业合作项目多种多样,模式图中的合作形式是本次会谈取得的成果之一。分析左图甲框可能代表的信息有(  )&
&& A.自然资源 B.市场
C.资金 D.技术、设备
(2)读材料二,从农业地域类型看,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地区都属于&&&&&&&&&&
,其共同区位因素有&&&&&&&&&&&&&&&&、&&&&&&&&&&&&&&&&
、&&&&&&&&&&&&&&&&、&&&&&&&&&&&&&&&&。(4分)
(3)美国东北部
“钢都”匹兹堡实现了再生转型为科技新城,“汽车城”底特律却于2013年宣布破产了,有人认为我国东北工业区应学习匹兹堡实施“资源枯竭型旧城向科技新城转型”,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1)(1分)
(2)(4分)商品谷物农业(1分)&&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3分)
(3)(8分)同意。有国家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高科技产业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发展高科技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关联行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不同意。高科技产业对人才和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而此类城市科技与教育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足,难以实现向科技新城转型;并且高科技产业提供再就业岗位数量少,难以缓解就业压力;此类产业对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要求很高,当地难以满足。
(注:以上两种答案任选其一)&
55、下面为黄土高原某地区农业恶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请按因果关系推理,选择下列适当的内容,将其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环节选项的代表字母,只限用一次)(6分)
A.土壤肥力衰退&&&&&&&&&
B.毁林开荒
C.旱灾加剧&&&&&&&&&&&&&&
&D.毁草开荒
E.土地破坏&&&&&&&&&&&&&&
&F.粮食产量下降
(2)为了扭转上述地区“农业生态恶性循环”的关键措施有&&&&&&&&&&&&&&&&&&&&&&&&&&&&&&&&&&&&&&&&&&&&&&&&&&&
【答案】.(8分)&
(1)(从上至下,从左至右)B D
&(2)控制人口&&
杜绝滥伐、滥牧
56、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河西走廊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河流&#9312;主要发源于&&&&&&&&&&&&&
山脉,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主要作用是&&&&&&&&&&&&&&&&&&&&&&&&&&&&&&&
(2)简述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
(3)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请列举处图中所示范围内三个著名灌溉农业区名称&&&&&&&&&&&&&&&&&&&&&
、&&&&&&&&&&&&&&&&&、&&&&&&&&&&&&&&&&&&&
56、(8分)
(1)祁连山&
(2)矿产资源丰富&
&&陇海铁路、兰新铁路交通便利&&
&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水能丰富
(3)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08:03:1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省自主招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