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初级培训课时怎么算鉴定有多少课时

您现在的位置:
[2006年度参评论文]提高天津市技师学院办学质量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内容提要:技师学院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提高办学质量,使其达到为天津市的建设发展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重任,必须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办学模式。我们在技师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体系、课程设置、学分制、导师制的实施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技师学院;专业设置;学分制;办学质量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操作性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培养新技师和高级技师,190万名,培养高级技工700万名,使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由21%提高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由4%提高到5%以上,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
天津市是老工业城市,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1043万人口中拥有542万各类从业人员,在企业的从业人员有286万,其中114万是技术工人。随着天津市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滨海新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强劲。据预测,到2010年,天津市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可达11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02%,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将达到32万人,年均增长率则高达9%,明显看出未来几年内对高级技工需求将大大高于一般技工。
长期以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工人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师傅带徒弟、自学自练和互帮互学等方式自然成长,没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来系统地进行培养。致使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周期较长,并且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技能单一等问题。这种培养方式已不适应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正规化、系统化的培养途径,我们国家制定了开办技师学院的方式,作为正规化、系统化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技师学院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系统化、正规化地培养既掌握专业技术理论,又掌握先进操作技术,能够在生产一线解决技术和工艺难题,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高技能人才。举办技师学院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办技师学院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天津市成立了6
所技师学院,分别是:天津市机电技师学院、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技师学院、天津市斯波泰克技师学院以及天津市工程技师学院。新成立的技师学院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依托高级技工学校和具备相应条件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改建而成,技师学院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为主要目标,同时还承担中、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六所技师学院的成立,使得天津市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步入规范化轨道,有利于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技师学院是一种新的办学方式,要使其达到为天津市的建设发展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重任,必须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办学模式。市主管部门和各办学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共同探索,确保我市技师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符合全国家标准,适应和满足天津市建设和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确定和调整好各院校的专业设置
  技师学院的专业设置必须面向天津的经济发展,面向企业需求,为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特别是设置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专业。根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要围绕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盯产业调整,产业升级以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开展专业设置方案的论证。根据各行业职业岗位群的多样性,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方向性及培养技能的专业性,且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设置专业,力求设置一个办成一个。尤其要努力创办示范性专业和骨干专业,以便辐射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每个院校都应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只有这样技师学院的特色才能呈现出来,教育质量才可能得到提高,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也能实现。
  为此,我市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现有的各院校开展深入、广泛的调研论证,在前瞻性、示范性、指导性、服务性上下功夫,统筹规划各院校的专业设置,避免重复设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充分发挥各院校的自身优势,使我市技师学院的设置布局符合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组织各院校开发课程体系
  课程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技师学院要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其核心是开发自身的课程体系。技师学院有自己特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即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其人才规格的要求是:
  高级技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KK预备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标准,即技师标准),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根据技师学院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高级工、技师的职业标准,其课程体系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实训课程所构成。职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达到高级工与技师的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各类课程之中。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关主管部门要组织协调各院校开展课程体系的开发论证,形成一套符合我市技师学院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体系。在进行课程体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充分考虑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设置职业基础课程以够用为度,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基础性与应用性,精减内容,缩短课时。
  职业技术课根据各专业的专门化方向,突出工艺性与先进性,并密切与职业岗位相结合。
  职业实训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结合进行,实训场所既是职业技术理论教学课堂又是职业技能实训场所,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与用一致。职业实训课按高级工与技师二个等级分二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将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应知应会要求分解,组合为不同的课题,每个课题定内容、定时间、定材料、定设备、定指导教师、定工位,精心设计,周密安排。每个阶段都进行职业资格鉴定认证。
  2.要依据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更新课程设置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环渤海经济圈腾飞的过程中,高新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经济建设。作为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其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步。这要求技师学院的课程设置要有超前意识,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使其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形成一种动态的融合。将那些在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剔除,补充、更新相关的学科知识。只有如此,才能使技师学院培养的学生,未来的高技能人才,学会掌握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技师学院课程设置的更新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课程设置要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要适应天津经济腾飞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体现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
  这就要求技师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高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基础之上。使技师学院的课程设置既具有国家规定的统一性,又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灵活性,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要的特色。
  3.积极引导和鼓励各院校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或国家专门推荐的教材中,还没有技师学院专用的教材。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教材一般选用高职高专相应教材。国家推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院校应该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由院校负责。对于新举办的技师学院来讲,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办出自身特色的重要举措。天津市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院校和教师在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内,经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开发校本课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加强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教材开发的质量,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并具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开设课程的独特性和教材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三、根据招生对象的特点设置灵活的教学层次
  技师学院的招生定位于“四个面向”即,面向普通中学和社会青年招收高考生;面向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招生,提高其学历层次和职业技能,缓解就业矛盾,增强其择业实力;面向大学毕业生,提高其职业技能,增强择业实力;面向社会招生,即需要提高技能的劳动者。由于招生对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其相应的学制也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
  1.以预备技师为培养目标
  (1)招收相应专业具备高级工技能的大学本科、高 职高专毕业生,学制1年。
  (2)招收相应专业的具备高级工技能的中职毕业生,学制2年;
  (3)招收高中、中职毕业生,学制5年,其中高级工培养教育用3年的时间,技师的培养教育再用2年时间。
  ( 4 ) 招收在职高级工,学制灵活,修完相应的课程,参加鉴定合格者,即可取得证书。
  2.以高级工为培养目标
  (1)招收相应专业具备中级工技能的大学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学制1年。
  (2)招收相应专业的具备中级工技能的中职毕业生,学制2年。
  (3)招收高中、中职毕业生,学制4年,实行2+2模式,其中,中级工培养教育用2年的时间,高级工培养教育再用2年的时间。
  (4)招收在职中级工,学制相应要灵活,以修完相应的课程和参加鉴定合格后,即可取得相应的证书。
  由以上招生对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技师学院的办学体制的特点是,中级工、高级工、技师3个教学层次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同时为学生创造了技能提升的梯度。由于技师学院培养专业招生范围的广泛性和差异性,要求在学制设置上要具有灵活性,根据生源的不同,应允许在学制上有一定的弹性。要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学制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实施灵活的模块式教学。
  所谓模块式教学,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知识为基础,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重点,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方式。具体的讲就是,将学生总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根据不同的招生对象、不同阶段和不同学制的要求,划分为若干个教育教学模块,各模块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素质标准、能力标准和技能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学生完成相关模块的学业后,可发给结业证书,参加劳动技术等级考核鉴定合格后,学生获结业证和技术等级证。在完成某一模块的学习、鉴定后,学生既可参加工作,也可以进入下一模块继续学习。
  实施模块式教学符合技师学院的办学宗旨,能够保证其培养目标的完成,具体讲有如下的优点:
  1.有利于体现学制改革的多样性,即全日制、半日制、假日制、短期培训多种形式并存。
  2.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能较好地解决技师学院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问题。
  &3.有利于把技师学院教育纳入社会技术等级培训的轨道,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体系,避免重复教育,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4.有利于实现中、高级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目标,在学制上具有延续性,保证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终身性。
  天津市主管部门要组织和指导各院校研究和拟定各专业的教学模块设计,确定各专业教学模块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并分别进行论证。尽快制定出一套符合天津市技师学院实际的课程模块组合体系,经论证确认后实施。课程模块体系的设计实施,是保证技师学院顺利运行的前提之一。
  四、适应技师学院办学体制的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学分制
  在技师学院推行学分制,是改革现行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满足学生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实施弹性学制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保证模块式教学正常进行的需要。
  学分是指计算学生完成一门(或一部分)课程的学习任务所需时间和学习成效的单位,是学校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学分的配置应以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程度。学年学分制中以学期为单位时间。一般情况下,理论课程以14-18个学时为1个学分;实习课程以30-36个课时为1个学分,也可以一周1个学分;到校外基地去实习,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配置学分。已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应获得一定的学分。
  市属各技师学院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要强化和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学分制的正常运行。建立和完善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方法和制度。主要包括:
  ⒈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理解学分制实施细则、熟悉专业实施方案指导思想的教学管理队伍,便于开展选课指导和学习咨询。
  ⒉明确教学任务。确定开课计划,落实授课教师,编制课程表。
  ⒊公布信息。信息一般包括下学期开设的课程一览表,课程简介(含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预修要求、内容简介、选用教材或参考书等),任课教师简介和课程表,学生学籍号表,选课安排表,选课课程空白表,选课注意事项等,网络和书面信息同时发布。
  ⒋重置选课软件。对以前的信息进行清理,输入本学期的相关信息,特别要提示所开选修课的数额。
  ⒌开展专业咨询。安排教师在选课前进行咨询,指导学生注意所选课程前后关联,循序渐进,避免彼此割裂、盲目无序,准备第一和第二方案,以免被动。
  ⒍安排选课时间。①在校内选课。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计算机房的条件,编制学生选课时间安排表。选课时,安排教师现场指导,注意对需删除课程信息的时间和人员安排。②如采用因特网定时段选课,需告知学生密码修改、选课截止的间等信息。
  ⒎根据选课的结果调整部分教学安排并通知相关教师,安排学生重选。
  在完善院校内学分制的基础上,要逐步建立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与高等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之间学分互相承认的机制,使技师学院教育真正做到面对社会需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学分互认是指由院校间或相关教学、培训单位间达成协议共同认定的学分。主要有同体互认(如同为技师学院)和不同体互认(如不同类型学校,一方为普通教育学校,另一方为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还有不同层次学校的学分互认(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学分互认的原则是,该课程在知识点要求上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并考核合格。学分互认主要依据是双方课程中相同知识点的多少,有全部互认和部分互认两种。学分互认的院校之间应该有一个教学管理章程,规定课程内容要求、学分数、认定程序等。实施学分制的院校认可此章程,愿意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即可参加跨校选修。
  在现阶段,市主管部门要极积协调、认真指导6所技师学院实施学分互认的运行机制。制定统一的学分互认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主要是:
  1.制定统一的各院校共同遵守的跨院校选修章程,并在市主管部门备案。
  2.明确互认学分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标准,主要有,课程名称、课程标准、学分、教学进度及课程成绩的评定等。
  3.6 所技师学院的教务管理部门,统一进行选课的组织、统计汇总工作。
  4.制定共同教学实施考核成绩、学分统计以及出示书面成绩证明管理办法。
  5.制定与学分互认配套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学分互认机制,打破了原来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学籍由一个学校管理的模式,增加了学籍管理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主要包括:①学生转专业或转学,由本人直接向院校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即可实施;②在校际间转学,只须经转出院校和转入院校批准,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即可。
  6.建立学分制管理的信息交换平台,是实现校际间学分互认的前提和保障。实现学分互认将打破原先存在于各院校之间学分制“各自为政”局面,使各地区院校间的沟通衔接成为可能。市主管部门要开发“学分制信息交换系统”,各个学分互认院校可以在该系统内及时了解到对方院校及学生的基本信息,不仅可以确保信息及时和畅通,同时可以确保学生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学分制对学校管理是一种推进、创新。学分制的选课制度使教学突破了原来的班级、年级、专业乃至校际的界限,学生的流动性较大,产生了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由共性管理变为个性管理,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大大增加了教学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由于学分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加上各校师资队伍、教学设备、保障条件、管理水平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实施学分制的初期,如果认识和准备不足,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学管理秩序不够规范的情况,这是完全正常的,也是难免的,应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出现的问题。
  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完善导师制的实施和管理
  导师制是配合学分制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学习能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技能锻炼的方法、步骤,完善知识结构,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素养的提高。导师的职责主要是:
  (1)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技师学院教育的指示精神,全面了解院校的教育教学思想、专业设置、学生状况、就业形势和相关行业发展状况,深入学习、了解学分制的有关规章制度。
  (2)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及考核要求等内容。依据院校有关要求和专业课程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合理安排好学习进度。
  (3)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5)掌握学生课内外的各项学习动态,每学期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智力和能力发展,作出恰当评价;同时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导师是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引路人,要坚持选聘标准,保证质量、公正合理地选聘导师,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高级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特别是技师人才成长的规律,院校应结合专业学习的实际,应尽量在各协作企业为学生选聘导师。根据天津市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当学生进入高级工阶段的学习和培训后,就要为学生指定导师,以1名导师带5-8名学生为宜。
  当学生进入技师阶段的学习后,院校应当在协作企业为学生选聘导师,以1名导师带1-2名学生为宜。保证学生能直接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或项目攻关;共同参加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制造;共同参加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企业文化建设。
  各院校应加强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定期对导师工作的状况、培训、考核、评优等进行研究部署,不断提高导师工作质量。
  为落实在企业中选聘导师的需要,各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的大中型企业协商,确保同2个以上技术、设备先进的大中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校企联合会。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校企联合办学是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现代意义上的校企结合,不是简单的捆绑,而是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在职业学习、学校企业间多阶段培养,打造一种无缝隙、全方位的组合模式。把产教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做到校企共同参加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的开发;这样学校和企业都会得到更好的资源和优势互补,使校企联合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进一步深化、延伸和扩大,真正实现学校培养的技师与企业需要的零距离。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技师学院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实现校企合作,能使技师学院教育紧贴市场需求,真正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六、加强教研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
  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决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天津市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教研工作机制,通过进修、内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技师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教研、教改能力和创新能力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确保技师学院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建设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师队伍,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全面提升我市技师学院的声誉。为此,市主管部门将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全面提高技师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技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或素质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事业和社会的发展,才能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强化教师不断自我学习的意识;要促进教师掌握现代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强化学习能力。
  2.提高教师自觉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的能力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今后,网络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网络资源将更加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技师学院教师不仅要学习和自学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提高,而且应成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促进教师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强化捕捉、选择、获取、处理、运用现代信息的能力。
  &&& 3.提高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的能力
  变革和创新将是21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的创新潜力是无限的。技师学院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新之人,使他们通过一个个会创新的头脑和一双双会创造的手,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这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创新精神和激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 5.提高教师开展心理辅导的能力
  随着知识创新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日益成为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竞争人们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向合作又要求人们能相互理解和支持。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开展心理辅导的能力,通过助人自助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6.提高教师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的能力
  市主管部门要采取适当的形式,组织技师学院教师进行研讨和交流,注意总结吸收国内外优秀教学成果,探讨适合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教学方法。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法的总结与交流。
  7.市主管部门将定期组织优秀教研成果和教学软件评选表彰活动。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七、建立以督导为主体的技师学院办学质量监控体系
  开办技师学院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之举,各方面的工作都在探索和试验过程中,要达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目的,主要在于各院校不断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同时,市主管部门从宏观上加强指导,综合协调,及时地对各院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取得的新经验,进行评估、检查,推广成功的经验,共同攻克遇到的难题,也是天津市技师学院顺利运行的前提保障。市主管部门要建立一个以督导为主体的技师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专门的技师学院督导组织。每学年制定督导计划和方案。采取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的形式,对技师学院的办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听取情况汇报;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参加有关工作会议和组织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测试,进行个别访谈;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和进行其他现场调查或者检查。
  通过督导可以使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技师学院的办学状况,对于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时地进行总结推广。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指正。对存在问题的院校,要根据督导结果意见和建议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并按照要求将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报告教育督导机构。
技师学院是系统化、正规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技师学院的办学质量,不仅关系到技师学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天津市高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为促进技师学院的顺利起步,充分发挥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骨干作用,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而且更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使其正常运行,顺利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
  2.《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31号)
  3.黄健《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附:模具钳工预备技师培养计划
  模具钳工职业预备技师培养计划
  一、职业名称: 模具钳工
  二、报考对象及学制:具备高级钳工职业资格的各类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高职、高专、高级技校毕业生,学制2年。
  三、培养目标:通过技师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员掌握《国家职业标准》中,本工种技师的相关技术理论和工艺学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和处理本工种高难度生产技术和关键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能力;具有指导本职业中、高级技能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和理论培训的能力;具有能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质量标准、协助部门领导进行计划、调度及人员管理的能力。
  四、具体培养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力学、金属与热处理、机械基础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相关的理论知识;
  2.能编写复杂模具的加工制作工艺,
  3.掌握冲压成型和塑料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
  4.具有制造冲压模具与塑料成型模具以及模具试验、调试的基本技能;
  5.具备消化、吸收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能力;
  6.能组织完成复杂较模具的制作
  五、培养方式:以在校学习为主,有计划的安排学员进企业实习。教学过程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操作课、企业实践课。第一、二、三、学期学习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操作课,其中理论、实习课按1:1的比例安排。第四学期全部为实践课,由学院安排在专业对口岗位(指定企业或学院实习基地)接受实际操作培训。并完成毕业综合课题大作业,并举行毕业答辩。
  六、课程设置说明
  1.机械制图: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图示、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正投影理论和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正投影法的理论,学会画法几何学的有关方法,培养绘制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使用AutoCAD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达到能识读较复杂零件图、装配图,能拆画零件图,进行完成复杂零件测绘;
  2.机械基础:本课程是一门讲述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从应用着手使学生广泛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能够分析简单机械运动的构成和原理。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就能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掌握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用方面的知识,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进行机械设计。
  3.模具专业英语:有关模具及模具制造设备等方面的英语词汇,能借助词典阅读简单的说明书等。
  4.模具制造工艺学: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涉及模具制造中的传统的一般机械加工,现代制造中广泛采用的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及成形磨削、数控仿形等加工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各种现代模具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加工工艺,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
  5.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内容包括:冲压变形基本理论、总裁、弯曲、拉深,其他板料成型工艺、冷冲模结构、冷冲模设计和计算、冲压工艺规程的制订、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及冲模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能从事一般冲压模具的设计及冲压产品的开发具备初步分析各种因素对冲压件质量影响的能力。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是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内容包括:塑料成型的基本知识、塑料制品结构设计的工艺性、压制模和铸压模设计、橡胶模设计、注射模具设计、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机头、气动成型模具、塑料模具课程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及方法,达到对不同成型方法的模具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以及从事塑料制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6.模具CAD/CAM:模具CAXA、模具Pr/E、模具CAD/CAM
UG这三个模具制造软件的学习,学员可以自选一个软件作为主修内容。另两个软件作为辅修内容。模具CAD/CAM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内容包括:模具CAD系统的组成,模具CAD中的几何构型、三维CAD绘图软件包及其应用,模具CAD的初步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初步掌握模具CAD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三维(如PRO-E或UG)基本用法以及模具CAD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7.生产实习教学法:培训授课与实习指导技能、技巧、授课实践;编写三个课题的实习教案;实习2周带一个实习教学班,完成一个实习课题的教学工作。写一篇实习教学总结。
  8.复杂、畸形工件的制作:复杂特殊作业计划的安排与实施、编制复杂工件的加工工艺;复杂、畸形工件的立体划线;精、深、小及特殊孔的钻削;解决工艺装备组装的技术难题;
  9.毕业设计、答辩、考核:设计制造较复杂的模具)贯彻各项技术指标;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七、教材:主要使用劳动版技师培训教材,适当选用高等学校机械类教材,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八、考核与颁证:考核包括课程考试和综合课题考核。在校二年完成指定课程,各项考核合格,颁发《技师班毕业证书》;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毕业一年后核发《技师资格证书》。
  九、教学特点:
  1.本专业课程内容安排,本着突出专业课,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理论基础课,本着够用为原则;
  2.教学过程中,实行小班授课和导师制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3.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按课程设置;
  4.实行学分制,共81个学分。学员通过考试合格可免修某个门课程;
  5.实行工学交替,弹性学制,修满总学分准予毕业;
  6.符合毕业标准可申报进行技师资格评审。
模具钳工职业技师教学计划表(学制2年)
&模块&&&&&&&&
使 用 教 材
模具专业英语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CAD/CAM CAXA
模具CAD/CAM Pr/E
模具CAD/CAM
生产实习教学法
复杂、畸形工件的制作
设计制造较复杂的模具
毕业设计、答辩、考核
稿件来源: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训机构老师课时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