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京杭大运河介绍比作绸带好处是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资料
上传于||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查看: 19690|回复: 135
1.《长城和运河》(2013年春——73楼“不朽”和“动人”大讨论)
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刚强 于
21:00 编辑
写在前面——
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京杭大运河
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
这人间奇迹
中华民族的祖先
生在运河边
长在运河畔
怀着敬畏之心读之
怀着自豪之情上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8:52:44编辑过]
辛苦了,谢谢&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再来个西师大版本的————
xsd_06_0611.jpg (62.12 KB, 下载次数: 5)
13:41 上传
xsd_06_0621.jpg (59.85 KB, 下载次数: 2)
13:41 上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3:42:00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目录导航:
一、写在前面
二、目录导航
三、电子教材
四、教学探讨
五、往期链接
六、教材解读
七、经典设计
八、练习测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4:08:54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溪头醉仙, 积分 7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溪头醉仙, 积分 7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静下心来品读这一行行智慧的语言,真的是醉了!我们县本学期有一个“新常态”节目:习作团体赛,所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指向了学习写段落描写,让学生发现变与不变,放手让学生去锤炼语言,能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今后能喜欢上表达,我就非常庆幸了!
主题帖子积分
1.jpg (79.34 KB, 下载次数: 7)
13:39 上传
2.jpg (77.55 KB, 下载次数: 13)
13:39 上传
3.jpg (46.31 KB, 下载次数: 9)
13:40 上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3:42:34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教前思考:
&&& 1.现代诗歌,应该说是苏教版教材每学期开篇第一课的文体特色了!现代诗歌教什么?怎么教?那学生的学呢?如何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让孩子爱上诗歌,让我们的课堂因为孩子的喜欢而诗味浓浓?
&&& 2.课标观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中段)也就是说,所有的体验、想象、领悟都是在诵读过程中进行。我想,不管怎样,反复诵读应该是最为根本的方法。
&&& 3.除了体验情感、领悟大意外要不要去探寻诗歌形式的奥秘?比如形式美、节奏美、音韵美……?比如:两个小节,极其工整,能不能让孩子去发现两节的共通之处?当然骨肉是不分家的,没人能将内容和形式完全割裂!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内外兼修吧!
&&& 4.这一课除了比喻手法外,还有设问,能不能教给学生?早不早?
&&& 5.如果从中寻找关键词的话,你觉得是”奇异“还是”奇迹“?亦或是其他?有没有必要?
&&& 6.练习中观察图片写一段话,如何帮助孩子写起来?达成“写”的目标?(似乎有点担心,担心能写好的仅仅是几个孩子,也许杞人忧天了!)
&&& 7.有没有必要仿写诗歌?是不是拔高了要求?&
—————————————————————————————————————————
&&& 胡思乱想、胡言乱语了一番,着实惭愧!羞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1:57:20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往期链接:
&&2.2 &&&&&&&&&&&&&&& 主备人:&&
&&3.&&&&&&&&&&&&&&&&&&& 主备人:鸿雁长飞
&4&&&&&&&&&&&&&&&&&梅馨儿
&&&&&&5.& &&&&&&&&&&&&&&&&
&&&&&&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5:01:44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感谢飞版的深刻解读——
《长城与运河》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
  春来了!尽管还料着峭,绵着雨,寒意阑珊。不信,你从苏教版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里找:一下《识字1》:春风春雨、春柳春花;二下《识字1》: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三下《长城和运河》开启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大门;四下《走,我们去植树》呼唤着人心与自然的物感交应;五下《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触摸着大自然优雅的脉搏;六下《长江之歌》唱响了春之水律动的生命。尤其三至六册教材,主题内容相近,文章体例相仿,对学生具有类似的精神诉求与审美呼唤——清一色现代诗歌乃至歌词大挪移。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自然母题”的现代诗歌教什么?有哪些具体内容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教学?针对不同学段,这些教学内容又体现着怎样的螺旋式提升?
&&&& 释名以章义,把诗用拉长的音节唱出来就是诗歌。所谓诵读,所谓吟唱,莫不依着“声依永、律和声”的节拍,分步分行,有韵有律。
  三下《长城与运河》就是这么一首回环复沓的歌。在我们吟之、诵之、读之的过程中,“不朽的诗篇”、“人间的奇迹”就从跃动的文字里丝丝潜入心田:
&&& ——“一撇一捺”组成“人”的惊异。“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具有审美超脱感的陌生化场景,容易引起儿童“惊异”的感觉,引发其艺术的想象:飞机上看长城和运河该是什么样子?“奇异的景象”又是什么景象?不能亲眼目睹,地图上的粗粗描摹也可以直观感受“形之奇”:“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途经7省、号称万里的长城,和“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穿越4省2市的京杭运河,恰好组成了中国汉字里最重要的“人”字。方正的“人”,中国的“人”:“你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话说运河》)?作为中国历史上两项最大的建筑工程,世界上的两大人工奇迹,该是何等可敬可畏、可歌可泣!我们不禁要问:当我们的祖先还很年轻的时候,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代价,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书写饱经沧桑的“人”?
  ——巨龙与绸带描摹景的“形异”。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龙高高在上,见首不见尾,“蜿蜒”原本就是它的姿态,与绵延起伏的群山极为形似。龙更是我们民族的图腾,龙象之争、龙马精神始终在展示着力量之美。与它的图腾气质相似,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法国总统密特朗);“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英国首相撒切尔),“是一个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美国总统克林顿)。而运河呢?“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丝绸之路”虽然已经被漫漫黄沙淹没,可随着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东方神话的阴柔之美却光芒不减。如果给“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它是世界上人工挖掘的一条最长的河流,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这怎不是“人间奇迹”?而这两大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 ——骨肉与血汗锻铸的“质感”。 以上“形”的奇异,足以使它们享誉全球。而支撑“质”的“不朽”与“动人”的,就不那么简单了。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到“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祝愿,“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是中华民族苦难的见证,乱世中国自我保护的见证,由祖先一个个鲜活的骨肉铸造、数不尽的殷殷血渍凝结,万里长城,已经成为我们民族骨髓里流淌的血脉、中华历史永不磨灭的伤痕——祖先苦难中不屈的奋斗才使它沧桑不朽。
&&&&& 长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运河的挖掘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沟通。在没有公路、铁路、飞机的漫长岁月,这条“银光闪闪,伸向天边”的“绸带”,运兵运粮、运商运客,管着柴米油盐,也管着衣食住行,乃至南来北往思想的沟通、文化的交流:“不论运河怎样改道,也不论京都所在地如何变迁,运河总是将我国最富庶的广阔地带和历代京都都紧紧地联合在一起。运河是历代中央政权的生命线。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统一,并且走向经济发达,运河是起着大动脉的作用。”(《话说运河》)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临清、德州、天津、北京……这些运河边上城市的崛起和发展,无不喝着运河的乳汁、流着运河的血液,乃至南水北调工程也还是通过运河才源源不断地流向干渴的华北大地。如此巨大的功勋,怎不是“动人的诗篇”、“人间的奇迹”?
以上,是诗的“位体”(中心内容和体制安排),我们再来看“置辞”(语言文字的安排):“奇异的景象”的重复,“中华民族的祖先”的回环,是强调,更是情感的深层放歌。这种宏观上对称的节奏,造成一种句式整饬,回环往复的美。中间“巨龙”与“绸带”的两个比喻,把中华民族阳刚与阴柔相生的美融合到了及致,“东西南北”地理对称的背后蕴藏着诗作强烈的情感,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相生而变。“an”韵音节不张不扬,也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使“动人”的旋律婉转悠扬,给“不朽的诗篇”以铺排的空间。
&&&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诵读来把握诗歌如上特色?
&&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可见,这个高声读自然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反复作双唇劳动,它需要一定的策略——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 && 诵读过程中,首先需要芳香的音韵来来传扬美的旋律。用平仄打拍子不失为一种策略:平音横着打出去,声音延长;仄音竖着打出去,声音缩短。“an”韵的韵腹是个朗读指导的重点,“蓝天、眼前、蜿蜒、天边、诗篇、祖先”的悠扬,需要饱满的发音和有底气的传递。这些,是初读要解决的内容,也是诗歌诵读区别于其他文体诵读的一大支柱。
&&&& 诵读过程中,还需要资料的补充使内容在情感中具化。摹形以入质,从课文的两幅图片入手,龙的图腾与丝绸之路的光洁,巍巍长城难以逾越的障碍与淙淙运河最大限度的沟通,是理解“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的关键,骨与肉铸造的高山之巅的坚韧不拔、血与汗浇灌的沃野平原的坚忍柔美,这种民族的骨感与质感,需要靠大量的资料补充使之具象可感。而课后“看图想象”的安排,也使“有目的地搜集资料与交流”这一学段与课后习题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如此,我们的看图想象才不会仅仅流于景的表层,而是探入到长城与运河的精神底层:“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1:25:08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感谢高子阳老师——
让今天的你与祖先对话
——《长城与运河》教学思考
苏教版国标版三上的第一课是《长城与运河》。阅读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
作为老师,都清楚长城与运河是用血泪筑成,这一课给予学生是一种忘却,是一种感谢,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
另外,这一课还给着学生一种期待,那就是在飞机上看长城、看运河,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虽然课本上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提供了两幅非常美的图片,但那空中拍摄其实也给学生一种期待。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老师要用这两种期待来引导学生读,引导学生诵,因为学生的期待,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大脑寻找、研究、珍藏祖先的奇迹。
拥有这种期待的凭借就是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比对引导学生与古老的长城对话,他们就能够发现长城的“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就能够知道万里长城的“万里”是何意,要述说中,就能够明白祖先创造这个奇迹的过程。飞上蓝天,看到那美丽的“绸带”,你不想拥有它吗?你不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中?学生想了,那肯定就会有着亲切的交流,就会产生那动人的诗篇,理解那人间奇迹。
大声朗读、高声背诵,让学生用心与长城、运河对话,他们就会自动产生一种自豪。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那是非常人文性的。它与自然形成的奇迹不同,因为大自然的创造与人的创造那是不同的美。对话之中,其实也是让学生感受这种不同。
这一课还有着写的任务,就是看图写话,把图变文,这也是对话成功与否的反映。这篇文章只是为学生列出我们祖先创造的两个人间奇迹,其实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非常多,课后的第5题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去寻找,去积累,当然也是引导学生续着这首诗写着寻找的灵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1:19:10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感谢馅饼的比较————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两节内容,首两句与末两句不变,中间四句的内容虽然有改变:上阕写的是巨龙——长城,下阕写的是绸带——京杭大运河,但是句式是一样的,手法是一样的。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既是巨龙的外貌,也是高空俯瞰长城的外貌;“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既是绸带的外貌,也是高空俯瞰京杭大运河的外貌。
&&&&巨龙用“穿行”,绸带用“飘落”,既贴合了喻体的形象,又增强了本体的动感,可谓美感十足,用词准确生动。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这是巨龙的首尾;“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这是运河的两头,看似两物,但“东南西北”四方贯连便是我们美丽的祖国。长城不朽,祖国不朽;运河动人,祖国动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长城、运河的奇迹,还创造了其他更多的奇迹。所以,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不朽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奇迹的事迹是动人的。想到这里,“不朽”和“动人”之间是否存在互文现象?存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2:02:35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跟着陈汉元先生走进——
一撇一捺——《话说运河》第1回
&各位观众,请仔细看一下中国地图。这是山海关,万里长城从这里向西南方延伸到中国的腹地,高高低低,途径7个省、市、自治区。
这是北京城,京杭运河从这里伸向东南的大海之滨,深深浅浅,流经4个省,2个市。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中国汉字里一个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
你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长城和运河是中国人为人类所创造的两大人工奇迹。
“愚公移山”多么了令人可钦可佩,但毕竟是现任编纂的故事,儿万里长城和京杭运河可就不同了。它们是人类历史上由中国人设计并施工的两项最大的建筑工程。
巍峨的长城,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骨和肉铸造的。
深沉的运河,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汉灌注的,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以如此巨大的代价,在如此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书写这个“人”字,它又是何等可敬可畏,可歌可泣的事业呢?说来实在话长了。我们这套节目暂且按住长城这个话题表,而单单话说京杭运河的来龙去脉,并且较多地展示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
运河的南端是杭州,北端是北京,中间由南到北穿过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全长1700多公里。我们河流众多,绝大多数都是由西向东流的。京杭运河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公路、铁路一样,不存在源头,而是两端互为首尾。它是世界上人工挖掘的一条最长的河流。它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
挖掘运河与筑长城的用意是完全不同的。筑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是挖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沟通。
京杭运河横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因而使我国这5大河习连成一个江河网。
在铁路、公路出现之前,京杭运河固然可以用来运送兵员、粮草,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还担负着运送来往客商、柴米油盐、绫罗绸缎等等,等等。当然也就密不可分地使祖国南北互相交流着思想感情,科技文化……
在中国,提到长城,人们就会联想到秦始皇,而说道运河我们也同样会联想到隋炀帝.甚至还有不少人一位京杭运河就是隋炀帝下令开挖的.其实,这个说法是片面的。
我国古运河的挖掘经历3个大阶段。
最早的一段是刊沟。它是公元前480多年的吴王夫差下令开凿的。这条名叫刊沟的人工河,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沟通了长江和淮河的联系。
过了近1千年,也就是公元7世纪之初,隋代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从新凯凿南北大运河,征发了几百万民工,先后开挖了通济渠和水济渠,又投入大量人力政治疏通了江南运河。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以隋朝东都洛阳为中心的,将5大水系连成一体的全国运河系统。
到了元代,全国的政治中心移到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运河改为直线形的。而后他又把运河从通州延长25公里,直通北京城里的积水潭。这样,人们就可以从杭州西湖乘船通过5条大江、大河到达北京。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不少人以为它是完全靠人工从北京一直挖到杭州的,其实并非如此,京杭运河的不少段落是天然的湖泊和天然的河流。说清楚这个事实,有助于我们对祖先智慧的了解。如果我们的祖先先放着先天的优越条件不加利用,那么我们这些后人的自豪感也就不会如此强烈了。
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和飞机,如果只靠天然河流,那么在运输方面就会碰到许多不便。而运河运输基本不受水流影响,载重量又大,不但可以运兵运粮,也可以运送其他任何货物。
不论运河怎样改道,也不论京都所在地如何变迁,运河总是将我国最富庶的广阔地带和历代京都都紧紧地联合在一起。运河是历代中央政权的生命线。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统一,并且走向经济发达,运河是起着大动脉的作用。
遥想当年,
隋炀帝下令挖运河,可能和秦始皇下令筑长城一样是很残酷的。但也无可否认,千百年来,运河毕竟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裨益。人们都知道,吴王夫差、隋炀帝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只是发号施令而已,运河终究是古代数以百计的民众靠双手挖成的。正是在这个含义上,我们说:京杭运河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汗灌注的。
两千年,一千年,一百年过去了。如今从北京到杭州有公路、铁路而且还有航空路线路,然而不废江河万古流,京杭运河依然是这样拥挤忙碌,照旧是如此朝气蓬勃。
在京杭运河上,除去战舰外,什么样的船都有:有古的,有今的,有土的,有洋的,有木头的,有铁皮的,还有不少水泥的。有的以柴油作燃料,有的借助风力,也有许多还是靠食品作为原动力的。
有人在运河的船上出世,有人在运河的船上成长,有人在运河的船上成家,有人在运河的船上度过一辈子。然而同在运河的水面上移动,动机不一定相同,有的一目了然,有的运动就是目的,有的你就很难揣摩了……
运河好像是古往今来的船只博览会,运河又宛如一个漫长的民情民俗展览馆。自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都在运河两岸留下了鲜明的隽永的印记。
世界各国都一样,沿海地区或靠近大江大河的地方,经济都比较发达。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临清、德州、天津、北京等城市都在运河边上,它们在历史上的崛起和发展,运河是他们吸允的乳汁,运势是它们得以成长的血液。
我们的国家是南方缺煤,北方缺水。江浙一带和伤害所用的煤,大部分都是通过运河运去的。但是,我们的祖先大概也不会想到,长江的水也将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调流向干渴的华北大地。
各位观众,我们必须告诉你们刚才大家看到的,充满生机的河面是江浙一带的运河,可以全年通航,其他的部分运河只能季节性通航。而在华北的绝大部分已经变成一条只见河床而不见河水的长洼地了。真是不见菩萨空有破庙了。有些地方在运河上自不许行船了。有些地方只顾往运河里排泄废水,倾倒垃圾,残害河里生灵不算,还闹得在船上生活的男女老少臭不可闻,难以度日。这一切我们都没有在这个着重于颂扬我们祖先伟业的第1回里予以揭露,怕的是祖先在天之灵为之寒心,怕的是各位观众一上来就感到难受。
我们想,一定会有许多人要问:几千年的封建时代,人们都在渴望统一,力求沟通,为什么在航天飞机穿梭太空的念头,还会有人搞“封建割据”呢?我们的祖先千辛万苦开挖运河是为了造福后代,那么我们一些做后代的为什么偏偏不积德行善,而硬要有意无意地污染我们祖先的大动脉呢?
长城是人类的奇迹,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长城是中华民族高高的丰碑,长长的丰碑。它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要捍卫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因此,多少年来,多少人在心底里呼喊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疾呼呐喊:“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殊不知,运河也是人类的奇迹,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长城与运河是名副其实的一对卵生兄妹。
长城高耸在群山之巅,人们怀着崇敬之意去瞻仰,运河流淌在平原洼地,继续为人类效力流汗,到可以任人蹂躏糟蹋。这岂不是真的检软吗的捏吗?这公平吗?
殊不知运河也是稀奇的文物,只不过它不仅“经久”,而且还“耐用”就是了。运河的不少地段已不成样子了。凡是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在这讲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岁月里,是不是应该大声疾呼“爱我中华,修我运河”呢?
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
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
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在《话说运河》的下一回,将向你介绍运河的北墙——北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1:04:39编辑过]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哈哈,别样的贴,等待占位的精彩!
主题帖子积分
弄潮儒生, 积分 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8 积分
弄潮儒生, 积分 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8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教前思考:
1.现代诗歌,应该说是苏教版教材每学期开篇第一课的文体特色了!现代诗歌教什么?怎么教?那学生的学呢?如何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让孩子爱上诗歌,让我们的课堂因为孩子的喜欢而诗味浓浓?& (让学生爱上诗歌的最好的法子,就是读,“因情用气”,“声情并茂”。在读中领悟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
2.课标观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中段)也就是说,所有的体验、想象、领悟都是在诵读过程中进行。我想,不管怎样,反复诵读应该是最为根本的方法。
3.除了体验情感、领悟大意外要不要去探寻诗歌形式的奥秘?比如建筑美、节奏美、音韵美……?比如:两个小节,极其工整,能不能让孩子去发现两节的共通之处? (这个可以有!)
4.这一课除了比喻手法外,还有设问,能不能教给学生?早不早? (出现了,就可以渗透一下。教,也无妨啊!)
5.如果从中寻找关键词的话,你觉得是”奇异“还是”奇迹“?亦或是其他?有没有必要? (这些个“奇异的景象”就是奇迹!)
6.练习中观察图片写一段话,如何帮助孩子写起来?达成“写”的目标?(似乎有点担心,担心能写好的仅仅是几个孩子,也许杞人忧天了!)& (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哪怕只有一句话,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句不少,十句不多。自个写去。)
7.有没有必要仿写诗歌?是不是拔高了要求?& (第一单元中的文章,或者说很多的文章,都可以以诗歌的形式再现出来。我以为,大可以尝试。)————————————————————————随着剑兄的文字,穿越古今,领略中华大好河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9:51:03编辑过]
守着阳光守着你
主题帖子积分
以下是引用芥末小生在 19:48:00的发言:
教前思考:
1.现代诗歌,应该说是苏教版教材每学期开篇第一课的文体特色了!现代诗歌教什么?怎么教?那学生的学呢?如何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让孩子爱上诗歌,让我们的课堂因为孩子的喜欢而诗味浓浓?& (让学生爱上诗歌的最好的法子,就是读,“因情用气”,“声情并茂”。在读中领悟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
2.课标观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中段)也就是说,所有的体验、想象、领悟都是在诵读过程中进行。我想,不管怎样,反复诵读应该是最为根本的方法。
3.除了体验情感、领悟大意外要不要去探寻诗歌形式的奥秘?比如建筑美、节奏美、音韵美……?比如:两个小节,极其工整,能不能让孩子去发现两节的共通之处? (这个可以有!)
4.这一课除了比喻手法外,还有设问,能不能教给学生?早不早? (出现了,就可以渗透一下。教,也无妨啊!)
5.如果从中寻找关键词的话,你觉得是”奇异“还是”奇迹“?亦或是其他?有没有必要? (这些个“奇异的景象”就是奇迹!)
6.练习中观察图片写一段话,如何帮助孩子写起来?达成“写”的目标?(似乎有点担心,担心能写好的仅仅是几个孩子,也许杞人忧天了!)& (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哪怕只有一句话,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句不少,十句不多。自个写去。)
7.有没有必要仿写诗歌?是不是拔高了要求?& (第一单元中的文章,或者说很多的文章,都可以以诗歌的形式再现出来。我以为,大可以尝试。)
————————————————————————
随着剑兄的文字,穿越古今,领略中华大好河山!!
像不像咱俩在唱双簧?呵呵,长城和运河?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弄潮儒生,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弄潮儒生,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像不像咱俩在唱双簧?呵呵,长城和运河?————————————————————
守着阳光守着你
主题帖子积分
精彩设计——&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过程:课前导语:(略)导入新课:一、出示中国地图,说说中华奇迹   1、听说同学们上课前,都作了预习,对吗?对课于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你们一般都通过什么方法去理解?那么,在字典中,奇迹是怎样解释的呢?(出示幻灯:)   2、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居住的国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的中华奇迹,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迹?   3、学生的回答力求简练,只要说出名称即可,不必具体描述。二、在图上找出长城和运河的位置,导入新课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盘古开天劈地,到现在,有过多少人间奇迹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人间奇迹——请看地图,图上有两条线……)   2、谁去过长城?谁游过运河?今天啊,佘老师就带着304班的同学们去看一看长城,去游一游运河。   3、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飞机上,从长城和运河的上空去观看(俯瞰),长城和运河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想知道吗?哪赶快打开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第一部分:长城的教学三、了解长城的特点,指导美美地诵读 1、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 像巨龙穿行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因为长城长)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 & (2)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长城?对,飞机上,穿行更生动) & (3)穿行的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录像)  (4)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因为长城是顺着山势而建,随着山势,自然有起伏,有曲折)  (5)词语积累:山峰可以有起伏,长城可以有起伏,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麦浪)有时候,心情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幻灯片:连绵起伏、波浪起伏、麦浪起伏、心潮起伏、(dié dàng)跌宕起伏  小结:运用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积累词语,这叫举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学习的窍门。  2、在我眼里,这是一和什么样的景象?(奇异)   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兴奋、激动、)   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诗句的前六句。教师指导读,要读出惊奇,要读出对长城雄伟壮美的那种情感来。四、了解长城的建筑,指导自豪的读。   1、想想看,这样一座前不见到,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而我们最应该赞美的是谁?(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人间奇迹,面对着我们如此智慧的祖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祖称真了不起,赞美我们的祖先,内心充满自豪)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长城部分的诗。五、了解长城的历史,理解“不朽”,指导深层次地感悟长城。  1、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在这里说是“万里长城谱写诗篇”是一种拟人手法,课文为什么会说是不朽呢?你是怎样理解不朽的?  2、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修筑长城,直到秦始皇的时候,才修筑了“万里长城”后来,历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明长城,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长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流着我们祖先的血汗。  3、起初修筑长城,都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可是历代的长城都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秦始皇修筑了长城,结果没有延迟秦朝的灭亡;明朝修筑了长城,可是清明入山海关依然轻面是易举,“长城”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啊!  4、(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化。每一块砖石,每一方泥土,都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象征!)于是: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巍然峨然的一个民族的魂  出示图画:“众志成城”这是一种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种文化。国歌中不是不有一句吗“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像征。你说,还有什么样的字眼比不朽更能表达这样的精神呢?长城不朽的是精神;长城不朽的是中华民族的韧劲;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啊! 所以画家用画歌唱这种精神(出示画) 诗人用诗传颂这种精神(出示图片) 那么我们呢?我们用怎样的声音去读这种这种精神 指导读上篇诗,突出“不朽”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第二部分:运河的教学  一、导入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读下面的诗句,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一种奇异的景象(播放录像)  二、了解运河的特点,指导美美地朗读   1、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如果说长城给你的是雄伟壮观,那么运河给你的是什么?(运河是美丽的)   2、诗中是怎样描述的呢?“像绸带飘落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   3、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绸带?(闪光的绸带,水清澈而闪着银光。这是银光闪闪,如果是早晨,太阳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金光闪闪)   4、拓展积累:在汉语言中,有很多的组词方式,像这样的,词尾重叠,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还有很多词,读一读这些词:     银光闪闪(ABCC):微波粼粼、金光闪闪     波涛滚滚、细雨蒙蒙     凉风习习、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气势汹汹   5、这又是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6、指导读诗句,运河是美的,谁能读出这种美?  三、了解运河的创造,指导动情地朗读诗文   1、回到课文中,“伸向天边”说明什么?(运河长)是啊,这条运河是从哪到哪?   2、(它长: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47公里)   3、它连通四省二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   4、“大江东去浪淘尽”由于地理的原因,我国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比如说长江、黄河,它实现了东西的运输。可是没有一条河流是南北流向的,这南北运输可就不方便了。   5、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实现了南北的运输流通,你说,能有这样的想象的人,怎样?咱们的祖先不仅想到,而且做到了,创造了人间的又一个奇迹。   6、所以书上说,“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这种创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说,面对着这条运河,你想说点什么呢?(我们的祖先多么有智慧和创造力,有创造力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你看今天,我们神六裁人的成功,不正说明了这点吗?)   7、指导朗读诗歌  四.了解运河的历史,指导自豪地朗读   1、如果我告诉你: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这第一条是长江)你会怎样想?   2、如果我告诉你,这运河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运河(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随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折络阳再到北京的运河,这运河比现在的运河不要长;我们现在的运河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3、如果我告诉你,现在的这条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会作何感想?   4、是啊!我们的祖先多伟大啊!(出示幻灯):   运河美是动人的,千余年来,运河永不知累,一路流淌;   运河美是动人的,是时间浓缩着美,是风雨凝聚着美,是文化沉积着美。   运河的美是动人的,那是想象的美,是创造的美,是灵动的美。   5、指导自豪地读诗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主题帖子积分
我是一棵树,一棵怀揣梦想的意杨树!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杭大运河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