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战战 并不虚拟 读后感

09版:军事周刊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
& &&& 往期回顾 & && &&&
网络战,怎么战?
中国青年报
&&&&和很多先进技术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陆军实验室,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网络发源地的美国,正在成为网络捆绑的对象,饱受每天来自世界各地黑客网络攻击的困扰。
&&&&今年5月17日,美国公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首次清晰制定了美国针对网络空间的全盘国际政策,将网络安全提升到与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扬言不惜用武力护网,非同寻常地表达了美国对网络空间斗争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网络空间博弈的“龙卷风”席卷全球,“舒特”攻击、“震网”病毒、“维基揭秘”、“中东北非事件”接踵而来,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这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面对还仅仅处于热身状态的网络战,各国政府和军队无不担心陷入被动,正紧锣密鼓地加快网络战的备战步伐。
&&&&与以往炮火纷飞的传统作战方式不同,网络战是一种隐蔽无声的全新作战方式,它不仅活跃在战争和各类冲突中,而且闪烁于平时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活动中。然而,网络战作为一种极具威慑力和破坏力的军事手段,却一直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揭开网络战神秘的面纱,我们看到,其大致可归结为网络情报、网络阻瘫、网络防御、网络心理、网电一体等五种作战样式。
&&&&网络情报作战——“网络战士”使用病毒、木马、黑客软件等,足不出户即可猎取极有价值的各类情报&&
&&&&一说到情报战,人们就会联想到“潜伏”、“深入虎穴”、“邦德007”等字眼。网络情报作战似乎没有这么“惊心动魄”,它较量于无声无形,&“网络战士”使用病毒、木马、黑客软件等手段,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极为有价值的各类情报,这是隐藏在计算机屏幕后边的战斗,也是和平时期网络战的重要内容。
&&&&由于互联网上获取军事情报信息量大、机密等级高、时效性快、成本低等原因,依托互联网开展的情报侦察活动已经无孔不入,而且防不胜防。当你浏览网页或与朋友网上聊天时,可能不知不觉就被“对方”牢牢“锁定”,成了“网谍”的猎取目标。
&&&&今年5月,世界头号军火供应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及其他数家美国军工企业遭黑客袭击,而这些企业均采取了先进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遭到不明身份人员通过复制内部使用认证令牌,侵入其网络,该公司网络内存储有大量涉及未来武器研发的敏感信息,以及美国如今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使用的军事技术信息等秘密情报。
&&&&又据报道,2010年,超过10万名美国海军官兵和海军陆战队飞行员与机组人员的社会保险号码以及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遭到泄露,数月内被浏览和下载上万次,这引起部队极大恐慌,直到同年6月底才被美海军部门发现并制止。
&&&&据美国情报机构统计,在其获得的情报中,有80%左右来源于公开信息,而其中又有近一半来自互联网。在美国的示范下,世界各国情报机构纷纷采取多种互联网技术,对目标对象的网站进行破译和攻击等,以获取重要情报信息。
&&&&网络阻瘫作战——用“蜂群战术”或烈性病毒导致对方网络瘫痪
&&&&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无所不在、无所不控的“神经”和“枢纽”,一旦瘫痪,后果不堪设想。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的网络阻瘫作战,攻击的就是网络的“软肋”。
&&&&网络阻瘫战通过对网络主干道和关键节点进行攻击,能够以小的投入产生巨大的作战效益。从外军的作战实践看,网络阻瘫战惯用的方法是针对网络出入口和骨干节点,利用僵尸网络,采取“蜂群战术”发起攻击,或者针对局部节点、使用烈性病毒进行攻击,结果都会导致对方网络瘫痪。
&&&&所谓“僵尸网络”,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在大量计算机中植入特定的恶意程序,使控制者能够通过相对集中的若干计算机,直接向大量计算机发送指令的攻击网络。2007年、2008年,俄罗斯采用这种战法成功对爱沙尼亚和格鲁吉亚进行了实战打击。
&&&&日,俄军越过格边境的同时,展开了全面的“蜂群”式网络阻瘫攻击,导致格方电视媒体、金融和交通系统等重要网站瘫痪,政府机构运作陷于混乱,机场、物流和通信等信息网络崩溃,急需的战争物资无法及时运达指定位置,战争潜力受到严重削弱,直接影响了格鲁吉亚的社会秩序以及军队的作战指挥和调度,显现出了网络阻瘫战的战略应用前景。网络攻击期间,俄罗斯网民可以从网站上下载黑客软件,安装之后点击“开始攻击”按钮即可加入“蜂群”进行攻击,俄罗斯打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网络人民战争”。
&&&&如今,名目繁多的计算机网络病毒早已呈泛滥之势,有些病毒也成为网络战的撒手锏。人们常说的一个例子就是,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在出口伊拉克的防空武器系统中的打印机中预设了病毒芯片,战争中,这个“后门”被遥控激活,导致了伊军的防空系统失控,作战失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依靠病毒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攻击,正在向对硬件系统攻击发展。例如,如何解除和推迟伊朗的核进程,已经成为美、以等国的心腹大患。2010年7月,伊朗核电站使用的德国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遭到疑似来自以色列的“震网”病毒攻击,至少有3万台电脑“中着”,1/5的离心机瘫痪,核发展计划被迫延缓两年。“震网”是迄今为止公开报道的第一个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病毒,它预示着网络战已经发展到以破坏硬件为目的的新阶段,也标志着全球网络安全进入“国家基础设施保护时代”。此次攻击事件警示人们,物理隔离的专用局域网并非固若金汤,专用的软件系统也可能遭受攻击。
&&&&网络防御作战——主动防御和纵深防御相结合,防止秘密信息泄露
&&&&有攻击就有防御,这是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对抗过程。保护己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免遭网络攻击,成为各国网络战的重要着力点。
&&&&纵观各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情况,建立安全评估、监控预警、入侵防御、应急恢复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把主动防御和纵深防御相结合,防止秘密信息被泄露到互联网上,特别是防止黑客和他国情报机构对己方网站进行攻击,被视为赢得网络空间作战主动权的重要前提。
&&&&美国海军情报专家对媒体介绍说,网上一张士兵的工作照片,就有可能从中看出美军一些绝密设备或军事设施的内部情报,而这正是国外谍报机构梦寐以求的。经验常常是从教训总结来的,自2002年以来,美军一些现役士兵和国民警卫队士兵的个人网页就一直受到军方监控。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军虽然允许官兵与本土亲人通过网络视频聊天和收发电子邮件,但会对邮件和聊天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同时,严禁美军上网开设博客,特别是正执行任务的士兵不得创建和公开博客,其他军方人员的博客中不得涉及部队武器、兵力使用情况等,不得发布对日常军事行动的评论。
&&&&为有效应对网络攻击,保证国家网络安全,自2006年起,美国每两年举行一次“网络风暴”演习,以全面检验国家网络安全和实战能力。2006年“网络风暴Ⅰ”、2008年“网络风暴Ⅱ”演习,主要是检验美国网络安全和应急能力。
&&&&2010年又举行了“网络风暴Ⅲ”演习,模拟的是一场针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网络攻击,目的在于检验美国重要部门遭大规模网络攻击时的协同应对能力。演习参与者有数千人,分别来自国土安全部、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司法部、交通部和财政部等7个内阁政府级部门,金融、化学、通信、水坝、防务、信息技术、核能、交通和水资源行业,11个州的60家私营企业,同时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英国等12个国际伙伴。
&&&&网络心理作战——借助发达的互联网传递攻心信息,引发“蝴蝶效应”
&&&&网络心理战是在网络空间展开的精神心理博弈,也被称为“心灵政治”,它是传统心理战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心理作战的目标已经从军队拓展到社会民众,以引发“蝴蝶效应”,直接达成政治目的。一位气象学家比喻,“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指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网络是这种效应最好的试验场:一条信息都有可能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演变成轩然大波。美国新近出版的《战争2.0》一书中,明确强调信息网络战争最终打的是舆论和民心,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就是这种斗争形态的完整体现。
&&&&今天的网络空间相较以往,功能已经大大拓展,特别是电视、电话、数据三网合一,手机、博客、播客相互融合,构成了强大的新传媒阵容。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心理的晴雨表和焦点事件的传播源,成为舆论交锋的主战场、多元文化的角力场、“颜色革命”的试验场。现实世界的全部信息折射到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一颦一笑”,深刻地影响着现实世界。最近中东、北非的局势动荡被称作“一筐水果引发的革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路线图:街头小贩自焚——维基揭秘揭露总统贪腐——社会舆论发酵——网络“社交平台”舆情扩散——民众走向街头——安全局势失控——向周边国家辐射——西方大国插手——多米诺骨牌效应——剑指利比亚。
&&&&网电一体作战——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网络战有线传输的限制正在被打破
&&&&网络战通常受有线传输限制,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网络空间与电磁空间逐渐融为一体,网络战的这一限制正在被打破。
&&&&网电一体战是针对敌战场网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施体系破击的军事对抗行动,由信号层次的能量压制、网络层次的协议攻击、信息层次的信息欺骗等行动组成。美军“舒特”系统是网电一体战的典型手段,它通过改进提升和综合集成美军现役RC-135电子战侦察飞机、EC-130H电子干扰飞机和F-16CJ战斗机(含电子战吊舱),实现电子战、网络战、硬摧毁等多种攻击手段的高度融合。美军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4年的“联合远征军演习”(JEFX)中对“舒特1”、“舒特2”、“舒特3”进行了试验。2006年没有对“舒特4”进行试验,可能是因为当时正值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将其直接用于实战。2008年,在JEFX中对“舒特5”进行了试验。
&&&&到目前为止,外界对“舒特”系统的了解并不多。日,以色列空军非隐身战斗机,借助“舒特”系统,成功突入叙利亚领空,轰炸了预定目标。在此次行动中,以色列空军首先攻击了叙利亚靠近土耳其边境托尔·阿尔阿巴雅德的一个雷达站,继而,叙利亚整个雷达系统就完全瘫痪了,并持续了一段时间。以色列空军第69战斗机中队的18架F-16I战机,乘势越过边界,沿着叙利亚的海岸线超低空飞行,扑向叙以边境以西约100千米处、大马士革东北部约400千米的一处大型建筑物,实施精确轰炸,并从原路返回,整个过程完全没有被发现,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据推测,此次空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以军使用了类似于美军“舒特”的技术,成功侵入叙军防空雷达网,“接管”控制权,使其防空系统处于失效状态。
&&&&网络战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顶级”作战形式,它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存亡
&&&&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依然强劲,但网络战的幽灵已经徘徊在人类社会上空,战争的阴霾显得愈加浓重。网络战正从后台走向前台,从配角转向主角,以独立行动达成政治、军事目的或与常规军事行动结合,达成作战目的。
&&&&网络战力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已率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职网络战司令部,以争夺网络控制权。世界其他国家也都争相效仿,不遗余力地发展网络战力量,一时形成了网络空间百舸争流的局面。
&&&&然而,如同核战争是工业时代的战略战一样,网络战作为信息时代的战略战,已经成为一种破坏性极大、关系到国家安危与存亡的“顶级”作战形式。面对这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看到网络战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战争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变化,必须积极适应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和政府,必然会行动起来,抵制网络对抗和军备竞赛的恶性发展,很可能会出现类似“核军控”一样的“网军控”,以锁上“潘多拉”的盒子。对此,我国应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向世界表明构建“网络边疆”,维护“网络主权”的原则立场,联合各种进步力量,积极投身到和平利用网络的时代洪流中,还网络世界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每一次敲击键盘,就等于枪击一发子弹;
每一块CPU,就是一架战略轰炸机。
美国,华盛顿特区。交通信号灯完全失灵,隧道中的汽车对开相撞,股市崩溃,通讯全部中断,所有的电视台播放着同一个画面——历任总统电视讲话的词汇片段被剪切在一起,拼凑成一 篇恐怖的 “黑客宣言”。这是电影《虎胆龙威4》里面的场景,几个黑客,就把美国折腾得天翻地覆。最近的电影《 》更是把计算机的智能提高到一个很恐怖的层次。那么,在现实中,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吗?从理论和技术层面上,完全可能。
事实上,网络空间里的战争,已经远远超出“把××网站黑掉”的层次,而发展为通过互联网摧毁敌国电力、金融、作战指挥等关键系统的战争力量。早在 2007年,美国就成立了成建制的网络战部队,而俄罗斯,更对格鲁吉亚发动了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网络战争。据俄新社报道,美国国防部近日出台的一份报告 称,世界网络大战已打响,美国成为其他国家主要打击目标。我们禁不住会问,第一次网络世界大战何时打响?中国网络战力有多强?
俄格冲突:第一次网络战
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中,尽管俄罗斯否认采取了网络行动,但网络攻势与传统军事行动的结合,无疑对格鲁吉亚造成了更为沉重的打击,也使各国对网 络战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早在冲突开始前,日,一组诡异的信息数据流向了格鲁吉亚政府网站。伴随而来的,是短时间内以百万 计的访问请求汹涌而来,使得格鲁吉亚政府网站瞬间瘫痪。
专家们立即指出,这是典型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在黑客攻击中,这是最为普遍而有效的手段之一。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网页被多 重 DDoS攻击而瘫痪长达24小时。然而,相比8月8日俄罗斯的大规模网络攻击,7月的这次网络冲突只能算是一次“带妆彩排”。随着俄军进入南奥塞梯,格鲁 吉亚的网络再次受到大规模攻击。
交通、通讯、媒体和银行的网站纷纷遇袭中招,政府网站系统更是全面瘫痪。甚至,在国家银行的网页上,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和希特勒等20世纪独裁者的照片挂在一起。
格鲁吉亚几乎无法向外界有效发声,格鲁吉亚的外交部新闻只好发布在Google下的一个公共博客页面上;此外,萨卡什维利还无奈向波兰总统卡钦斯基 求助, 将新闻也发布在卡钦斯基的网页上。尽管格鲁吉亚遭遇的网络战,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恐吓和威慑,但它是全球第一场与传统军事行动同步的网络攻击,具有独特 的意义。
美国:从“网络战士”到“网军”的网络威慑
1995年,美军就有16名“第一代网络战士”从美国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诞生,他们肩负的使命,正是在网络空间与敌人展开全面信息对抗。 2002 年,布什政府抽调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等核心机构,甚至盟国的顶级电脑天才,秘密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 令部。2007年,网络黑客部队进入美军作战序列,“网军”正式作为独立兵种参与作战。同时,几乎所有的兵种都已经配备网络作战部门。
另外,以预防“电子911”和 “数字珍珠港”为名,在2006年和2008年,美国先后组织了“网络风暴I”和“网络风暴Ⅱ”的网络战演习,模拟他国、恐怖组织和黑客发动网络攻击。演 习中,18个联邦机构协同作战,更有微软等40余家大牌科技企业参与。其紧张程度,让参与者“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几乎成为现实版的“反恐24小时”。
事实上,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已经将网络战威胁等同于核武器和生物武器对美国的威胁。
2010年,美国将联合15国,展开规模空前的“网络风暴Ⅲ”演习。
美国甚至已经提出“网络威慑”的概念,独家垄断“信息霸权”的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战略研究所张力说,美国对互联网的控制程度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个世界,从虚拟的领土,到各种技术手段基本上 都是被美国牢牢地控制住的”。美方的网络安全报告一再强调俄罗斯黑客的强大和中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且,当英特尔、微软、思科等网络巨头频频以跨国公 司的面目出现时,人们几乎也已经忘记了它们身上的美国烙印。
张力指出,美国信息安全系统 “官民结合”的发展方式,使得一旦网络战爆发,美国政府将随时可以调用强大的IT巨头力量。
网络暗战:“美国的顶级对手是俄罗斯和中国”
俄罗斯在网络安全意识方面的理念不亚于美国,非常超前。早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建立联邦国家安全会议时,就设立了信息安全委员会,已将其与经济安全等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此外,俄罗斯优秀的数学基础教育和克格勃强大的情报工作班底,使得俄罗斯黑客早已蜚声全球。
据了解,日本、法国、德国、印度等国家,甚至中国台湾地区,都已经把网络战的部队建制化、编制化。尽管如此,中国的信息安全专家和互联网业内人士却一致认为,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国家能单独与美国在网络战领域抗衡,包括被美国当做对手的中国和俄罗斯。
究其原因,则在于美国对互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产品和网络协议的垄断。IT巨头在产品中留有“后门”、收集用户信息等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去 年10月,“微软黑屏”事件让人们看到,如果需要,商业公司也完全做得更多——收集资料信息,强制执行其他指令,甚至破坏计算机和服务器的硬件。
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已经提出“战略战”概念,即战争的顶级模式,其后果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工业时代的‘战略战’是核战争,而信息时代的‘战略战’就是网络战。”张力说。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去年12月底完成了一份“美国网络安全”的报告,提供新上任的奥巴马政府作为决策参考。这份报告,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的 “网络战”攻防能力,结论之一,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占据了世界网络战力的三甲席位。“ 俄罗斯的威胁在于数十年的经验,而中国则是因为它巨大的人力资源”。
但中科院计算机安全专家也坦诚地表示,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要追赶美国,“至少要三到五年”。中国网络战力有多强?网络战的成本并不昂贵。以去年俄格网络战为例,每台电脑仅耗费4美分就可以实施进攻,整场战争的花费只是换一条坦克履带的钱。
据介绍,现有搜索引擎已经有能力在15分钟内将全世界的网页存储一遍。换句话说,无论用加密账号,还是所谓“公司内网”,只要你的信息被数据化,并与互联网接通,信息就已经自动进入“失控”状态——你将永远无法删除它,并且无从“保密”。
那么一旦面临网络战,中国是否有能力抵挡他国黑客部队(可能由军方与强大的互联网巨头共同组建)对交通、通讯、电力、金融和国防等等系统的攻击?
中国信息安全机构的一位内部人士认为,面对这样的攻击,我国普通民用网络“估计基本就瘫痪了”,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由于大多有与互联网物理隔 绝的“ 内网”,情况“估计会比较好”。高校教师马叶(化名)认为,网络战的主力在军方。此外,“至少从防御方面,中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比如国家防火墙 GFW,能够对每秒上百G流量的从国外流入中国的信息中做出筛选和屏蔽……这个功能相当强大。”
中国网络安全战略的窘境
“做技术的人沉浸于技术,不善于从战略层面上思考国家安全,而研究安全战略的人往往又对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不大了解”。张力这样描述中国的网络安全战略面临的窘境。
中国对网络安全缺乏整体重视,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直到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才首次将“信息安全”列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在西方媒体一系列关于“中国黑客”的报道中,中国黑客屡屡被描绘成具有政府或军方背景、频繁窃取机密信息的“网络流氓”。而美国近期出台的多份网络安全报告中,也将中国树立成自己的威胁源。
张力指出,这除了“中国网络威胁论”作祟,也主要缘于美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树立“标靶”,为军方扩充实力、向国会索要预算寻找理由。而我国应予以正面应对——中国首先也是网络黑客和病毒的受害者;其次,我国应当大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应对网络战能力。
(摘自:《青年文摘》文/张哲.韩晓君)|||||||||||||||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网络战争:威力不亚于核战
来源:  9:02:07 【】 
  不过,美国媒体指出,网络这玩意儿,无论对发明者还是使用者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福音&,也是&咒语&。今天的炸弹都是由GPS导航的,无人驾驶飞机是遥控的,战斗机和战舰实际上成了庞大的数据处理中心,甚至普通的士兵现在从头到脚也早已&网络化&了,而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现在发现上述这些东西都连接在一个&不安全的网络中&,对计算机的严重依赖的结果就是一旦发生&电子攻击&的话,所有的便利都将于瞬间化为灾难。虽然说因特网能承受局部的损失,但是,连接全球的数据基础设施相对来说还是非常脆弱的,90%的因特网运行都是通过海底光缆进行的,而串连这些光缆的交接处就是最脆弱的部分,比如说位于红海和菲律宾吕宋湾等地的光缆交接处就是最易受到攻击和破坏的部位,连接非洲大陆的海底光缆同时也可能是&网络犯罪分子活动的天堂&。  网络出现的本意是给人类的活动提供便利和安全,但如今全球联网的&副作用&是:全消失了&&护照消失了,因为网络空间不需要护照;边境消失了,警察不能出境,但网络犯罪分子可以自由往返于任何国家;敌人消失了,因为现在的敌人不是有形的,而是在防火墙的背后;罪犯消失了,因为&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身份和活动地点全没了。不但如此,还可以冒用他人的身份,轻而易举地进入他想进入的任何地方,把电子时代的信息财富、个人资料或情报资料等&一网打尽&。  奥巴马总统承认,仅2009年一年,美国因网络犯罪而造成的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网络犯罪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毒品交易。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公司至今不敢公开承认它们的损失,只有一家名为Verzon的美国电讯公司承认在2008年被盗2.85亿份个人信息资料。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天全世界每天发出的电子邮件为1400亿份,其中90%是垃圾邮件,垃圾邮件中的16%则是一种名为&飞信&的网络钓鱼软件,如果你一不当心打开此类邮件,你的个人资料和信息就有可能被&不知不觉&地盗窃。可以说,传统的明火执仗的网络黑客或病毒散布者已经被&淘汰出局&,今天代之而起的是&无声的犯罪团伙&。一种集各种病毒于一身的&马威尔病毒&就是今天的网络罪犯最青睐的一种犯罪工具。由于许多网站的设计都是水平极低,马威尔病毒轻而易举就能进入这些网站,轻松愉快地盗走相关的数据资料,不但如此,它还给电脑打开了&后门&,如果有外界连接该电脑的话,该病毒就悄无声息地被连接过去,据悉,通过这一&僵尸式&的连接可以使数以千计的电脑感染上此病毒,从而形成一种名称为&僵尸网络&的系统,据估计,今天在全球被感染上这一病毒的电脑大约有1亿台左右,&僵尸网络&的主要功能就是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散布马威尔病毒,发起DDOS(无法显示网页)攻击,即通过无数的浏览请求使目标电脑不堪重负而陷于瘫痪。&&&2&&
文章责编:柳絮随风&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1:17:58)?&&( 11:15:55)?&&( 11:12:36)?&&( 10:04:12)?&&( 10:01:03)?&&( 9:46:45)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长期从事公务员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曾参加05年申论考试的阅卷工作
公务员考试资深数学培训专家。率先提出数字推理"五大题型";首创数学运算"七大模块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资深公务员考试录用培训专家,公务员考前培训辅导教材主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网络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