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小李的两只手各用4n的力同时拉弹簧测力计读数估读的 左右两端一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

【题文】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答案】4  8
【解析】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为4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等于4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8N的力拉它的另一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8N.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我们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情景.
(1)图1木块的厚度为______cm.(2)图2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3)图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
如图所示,用一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使铁块的下端靠近磁体的A端,并从A端慢慢地移动到B端,则在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是(
A.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B.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
C.由大变小
D.由小变大
图甲中寒署表的示数为
℃;图乙中弹货测力计的示数为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2NC.4ND.8N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如图:两个相等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受力平衡,测力显示一个力的大小,而不是两个力的和。因为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只要有力产生就必定是两个,像平时使用测力计的时候,如果挂在铁架台上测一个物体的重,则示数大小是物体的重,但此时铁架台对测力计也有一个向上的拉力,只不过我们可能没有太注意这个力,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其中一个力起到固定作用。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关键是清楚两个相等的力向两拉测力计时,测力计显示的是一个力的大小,而不是两个力的和。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主要考查你对&&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值:两个力大小相等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共线: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说明:①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②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力是否平衡隐含“二力平衡”的变形题:&&& 考查二力平衡与平衡状态的试题很多,形式变化多样,有一些条件很直接,而有时具有隐蔽性,但始终遵循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对应关系,准确把握这一关系,适应多变题型。题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图所示,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大小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是弹簧一端固定(与挂环相连的一端),叫做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做自由端。测量时,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而把弹簧测力计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合力是零。答案:D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对力是否是平衡力,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只要两个力“同体、等大、反向、共线”,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另一种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判断,如果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受到一对力而运动状态保持不变,那么这一对力就是平衡力,反之,就不是平衡力。例1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七,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解析:互为平衡力的两个力应满足:受力物体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A 项中的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项重力和支持力四个条件都符合,是平衡力;C项中的两个力不满足受力物体相同和方向相反的条件,不是平衡力;D项中的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刚好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二力平衡的意义:&&& 二力平衡是力的分析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若一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我们了解了其中一个力,对另一个力也就了如指掌。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将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我们知道了物体的重力,根据等大、反向、共线的关系,也就知道了支持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二力平衡的作用效果:&&& 二力平衡的效果不仅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还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只不过有时效果不明显,但形变还是有的,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发生了微小形变)。因此,两个力并不是完全抵消而没有产生任何力的作用效果。补充:(1)物体在两平衡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加一对或多对平衡力,物体将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可以通过受力图形象地描绘出来。二力平衡的应用: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时,就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2)放在桌面上的花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对他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3)悬挂着的吊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吊线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二力平衡。(4)在水平道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二力平衡。(5)在竖直方向,汽车受到向下的重力和路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02694430074200441243705273787218695(滑轮组)如图所示,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这道题我已经在百度查过了,答案也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呢_百度作业帮
(滑轮组)如图所示,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这道题我已经在百度查过了,答案也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呢
绳子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绳子两头的拉力是相等的,每根绳子的拉力都是4N弹簧秤甲的拉力由三跟绳子来承担,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都是4N,所以甲的读数是12N弹簧秤乙的拉力由两跟绳子来承担,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都是4N,所以乙的读数是8N
其他类似问题
你可以把力F上也加上一个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F了,即4N。这时,看甲,注意,只看甲。现在有三根绳子拉着甲,由于三根绳子是连成一条的,一条绳子的上的力到处都是相同的,所以,甲受力为3*4=12。左边是12N,那么二力平衡,右边也是12N,F已经承担了4,所以乙上受力就是8N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百度作业帮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如图:两个相等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受力平衡,测力显示一个力的大小,而不是两个力的和。 因为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只要有力产生就必定是两个,像平时使用测力计的时候,如果挂在铁架台上测一个物体的重,则示数大小是物体的重,但此时铁架台对测力计也有一个向上的拉力,只不过我们可能没有太注意这个力,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其中一个力起到固定作用。 故选C。
扫描下载二维码【答案】分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当然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只要误差是在允许范围内即可.(2)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以及这些具体操作的意义.解答:解:(1)根据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1与F2的合力值大约为6.2N,与实际拉力6.4N基本相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答案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夹角太小将会导至合力过大,导致一个弹簧拉时可能超过量程,故夹角不能太小或太大,适当即可,故A错误;B、实验是通过作图得出结果,故在不超出量程的情况下为了减小误差应让拉力尽量大些,故B正确;C、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故采用两点描线时两点应尽量距离大一些,故细绳应长些,故C错误;D、为了防止出现分力的情况,应让各力尽量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同时,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具体实验操作细节的意义,因此平时同学们应该加强实验实践,而不是空洞的记忆实验.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则图中的F&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F′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录了橡皮绳的结点位置D以及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和方向.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绳的拉力大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绳的拉力小C.两次拉橡皮绳时,需将橡皮绳结点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绳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如下:A.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绳的末端系好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拉橡皮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位置,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D.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通过细绳把橡皮条拉伸,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记下细绳方向OC;E.按选好的标度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作两分力F1、F2、F的图示;F.再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做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得出结论;①在本实验中,下列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是A.两个分力F1和F2的夹角最好接近180°B.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范围内,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C.拉橡皮条的绳套要短一些好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上述实验步骤中,(a)有重要遗漏的步骤是和.(b)遗漏的内容分别是;.③在丙图中画出力的图示:a.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F′=N.(注意估读)b.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c.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A、B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结点到O点位置,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A=5.70N和FB=4.50N.以1cm表示1N的比例,用作图法求出FA、FB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保留作图痕迹),其合力F的大小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簧测力计读数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