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宝盒z6 飞傲x33k和山灵m2哪个好听

飞傲x3k和山灵m2哪个好一点_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81,879贴子:
飞傲x3k和山灵m2哪个好一点收藏
已经完全不能忍受三星直推的效果了。
于是乎?除了一个10级大神来水了一把以外其他人呢?
都是垃圾,只比手机推力大而已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千元播放器能到这个水平?山灵M2评测!
对于播放器一直存在着两个观点。有一部分认为手机已经完全可以取代播放器,另一部分人对手机音质嗤之以鼻:能接lo口?高增益能扛一天再来聊。而专业播放器自己也越来越向两级分化:高端化和平民化。今天我就想安利一个陪着自己好久的播放器:山灵M2。
小巧的机身和打火机差不了多少。小巧的操控按钮完全可以盲操。因为小,所以误按的几率非常低。
虽然小巧,但是占了机身一半的屏幕显示效果非常好。尤其是支持专辑封面,不论是随机还是收藏,各种操作都非常顺畅。
更神奇的是虽然机身超级小巧,但是该有的都有了。数字输出也准备好了。
山灵m2最惹眼的地方自然是背后的碳纤纹身。
上来先用k3003i测试下。。。虽然这款当年近万的耳塞有被过度神话的嫌疑。但是CS4398的解码以及muses8920以及TBA61220A2这个运放让这个千元小东西的声音毫不逊色。底噪控制优秀,基本素质相当强悍。当然了,DSD软解也自然不在话下。虽然K3003i听感不强,但是基本素质在山灵M2的搭配下也是相得益彰。这款冷冷的塞子也被山灵推的很耐听。
用这个小打火机推Q701?你在开玩笑?好吧其实最开始我就是开玩笑而已,测试下极限推力。没想到。。。真的可以推动!!!!46%的声音已经是我能接受的极限了。虽然没有把Q701的本来面目完全还原出来,但是这么个小东西能推动62欧阻抗的大耳机已经是让我目瞪口呆!
你们自己感受下这小东西的推力吧。。完全不科学啊。。。
M2的人声调音离人很近,器乐的声音很暖,控制力方面很棒。依托于山灵m2
超级不错的声音素质,超级强大的推力和低频素质强悍,整体氛围感突出的titan5
简直就是绝佳搭档!不论是大编制的结像,整体氛围感,声场,三频的各频段表现,山灵M2都绝对可以值回票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的tf卡64G是满的。但是没经过扫描,山灵M2开机就直接Loding出我所有的歌曲信息,并分好类。我完全想不到这个小东西是怎么做到的--速度太快了!
待机方面随便听个两天毫无压力。续航完全过关!
& 这个小东西支持文字刻印。不过:不要问我这是谁帮我刻的。。。。。。
追求更好的声音,便携,续航,喜欢音乐的你,还在等什么。买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耳机有大馒头和9500,还有个tcg trd3的解码耳放一体机,怎么搭配好呢???
603推力可以,声音有些暖糊,飞傲家的东西没听过,据说是没调音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由恒向线到大圆,到底会经历多少风浪feng查看: 4928|回复: 14
【10周年】山灵M2简单体验分享
首先要感谢山灵音响提供试听的样机,而且还是特别定制版。有接触国内HiFi音响设备的朋友,应该对山灵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山灵,也算得上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老牌音响大厂。曾经推出过不少经典台式器材。去年,山灵终于在随身音频领域里投放了第一台便携数字播放器M3,并且得到不少用户的认同,乘着M3的势头,2015年,山灵再接再厉,推出便携性更强的播放器,M2。
===================================================
拿到M2,打开盒子,拿在手上的感觉:体积很小,便携性相当好,但还是有一定的质量,毕竟是金属的外壳。
M2采用了铝合金外壳,哑光碳纤维底盖的结构。正面是拉丝设计,侧面则是喷砂处理。正面按键全部集中在机器的右上角的四维按键+转盘处。播放,停止,确认,返回等功能,采用了按键式操作,音量调整,功能选择,则采用了转盘式操作。整机配备PO和LO/CO两个插口,线性输出和同轴输出,通过机内功能菜单进行选择并切换。数据传输及充电共用一个Micro USB接口。机器左侧下方,有TF卡插槽,M2能支持最大128GB容量的FAT格式TF卡。开关/锁机键,在机器左侧(按照手持机器面对屏幕的状态)。
规格参数:
电源:DC 5V,2A/ USB接口
频响:20Hz-20kHz
总谐波失真:&0.004%
输出功率:125mW@32欧,13mW@300欧
充电时间:3小时(2A适配器/关机状态),6小时(USB接口/关机状态)
续航时间:大于9小时& && &
电池:内置2200mAH锂电
驱动耳机:32-300欧
储存方式:TF卡(最大支持128G/FAT32格式)
体积(宽x深x高):52.5mm x 13.8mm x 110mm
净重:约115克
---------------------------------------------------------------------------------------
这次试听体验分享所采用的器材如下:
播放器:M2(山灵)
& & X3K(飞傲)
耳放:P5(mini-audio)
解码/耳放:MOJO(Chord)
耳塞:A71(飞朵)
& &FLC8s(福莱斯)
& &Truth Edition Gold(Dita)
试听音乐:
&峰回路转& 刘德华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Humoresque in G-flat Major, Op. 101, No. 7& 德沃夏克/ 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乐团
---------------------------------------------------------------------------------------
1.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选自王菲加盟EMI唱片公司推出的第一张专辑《王菲》,也是这张专辑的第一主打歌。是一首很能展现当年王菲演唱风格的一首作品。这张专辑收录了好几首相当不错的作品,比如&闷&,&人间&,&我也不想这样&等。对音乐的演绎方式,比起之前在新艺宝的年代,更加迷幻和缥缈。坦白说,这是王菲在事业上甚至在演唱风格上,都是的一个转折点,但我个人更喜欢93年代之前的王菲,那个时候更纯,更真,声线更干净直白,还记得,那个女孩叫王靖雯。
使用耳塞:A71(飞朵)
M2的人声其实算是有点偏暖和的感觉,但暖而不厚,滑而不腻,背景比较干净。配乐部分的电子乐器,细节感良好,整体声音仍属于偏暖调。高明之处在于暖而不糊,不闷,不混,不肥厚。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之处。A73是一条高低音分明的耳塞,中频其实不算不厚,有细节,有密度。低音由动圈去负责,量感是足够的,之前试过在金菊花和HM901s上面试听A73,只要前端够力,素质过硬,A73的高低频延伸仍然算得上这个级别中可圈可点之作。但遗憾这两款定位1500价幅的随身听,直推低音下潜仍略有不足。高音方面,M2的高频不刺激,属于耐听而顺滑的类型,不要寄望可以达到顶级播放器水准,但至少颗粒感不算粗糙。这一点,这个价位能达到如此,足以。声场,属于略偏横向,也许是和塞子搭配也有一定关系。毕竟A73的横向声场会比纵向声场略为占优。这个组合,优点在于声音顺滑,中频细腻,背景通透干净,不足在于低音下潜一般,高音延伸也只能算不过不失。亮点基本集中在中频段。
我当时试听的顺序是先听M2再听X3K的。人声部分,X3K较M2略薄一点,人声穿透力会较M2高,但颗粒感较M2明显。人声没有M2那般顺滑,声音略平,立体感稍欠,堂音较M2少。低音方面,X3K的量感很足,收放速度良好,低频的力度感会比M2稍好一点,下潜也略深一点,但声音较M2硬,略显刻板。A73搭配X3K,低音有一定的规模,但整体上仍算不上好听。鼓的收放会比M2快,力度,量感和弹性略逊M2,下潜X3K会稍微深一点。但从乐感上评价,X3K的乐感没有M2好,声音会稍显机械化,数码味重了一点。高音部分,X3K通透性不比M2差,高音较M2稍亮一点,锐度较M2好,但声音不够细滑,颗粒感及声音的线条略粗。声场,两者都不算宽,X3K人声略平,与乐器在层次感拉伸方面稍逊,但X3K的空间高度较足。人声和乐器略前倾,纵向伸延一般。
---------------------------------------------------------------------------------------
2. &峰回路转&
第二首分享给大家的音乐是刘德华的&峰回路转&,原曲选自华叔1994年推出的国语专辑《忘情水》。是一首励志的音乐。歌的曲调不错,词填得挺有意思的。是这张专辑里面难得的好歌。但本文中选听的版本,是选自华纳唱片1996年推出的刘德华国语精选系列里面的版本。这张唱片收录了华叔在华纳唱片时期的一些经典作品,值得收藏。
使用耳放:P5&运放:OPA2111BM,缓冲:BUF634P改&(mini-audio)
使用耳塞:FLC8s(福莱斯)
第二首选听音乐,采用播放器+便携耳放作为前端,耳放选来了平时自用的mini-audio便携耳放新品P5,耳塞则选了最近才入手的福莱斯FLC8s
X3K+P5&OPA2111BM&
在写听感的时候,其实我也忍不住对比了耳机直接输出的状态。加一台好的便携耳放,改变还是相当明显的,至少,密度,声场,空间感,结像,分离度,全频解析力等硬素质是有提升的。人声部分,颤音很清晰,喉音的细节捕抓得恰到好处。配乐略带中式民乐的格调,吉他的拨弦很清晰,很有质感,泛音清晰而直接,P5里面的运放和缓冲的组合,是我自己常用的组合,我很喜欢OPA2111BM这颗运放,声音虽然略微偏薄,但很细腻,很通透,细致但不刺激,通透而不干涩,空间高度感良好,层次感清晰鲜明,纵向声场突出,但横向声场不算太宽。场感良好。即使这样,X3K配合这套组合,出来的声音依旧略显数码味道,有足够清晰的线条感,足够的细节及解析力,但颗粒感还是略明显,声音略硬朗。当然,这是对比M2得出的结果。声场,不去比较高端器材,这个声场足够了。
M2+P5&OPA2111BM&
如果说直接耳机输出的状态,两者各有千秋的话。线性输出的状态,我个人更倾向于选择M2。前奏一段的配乐,空间的立体感就比X3K好。尤其是纵向声场的拉伸。人声部分,M2搭配P5的人声同样不算厚,密度感良好,人声比X3K细滑,喉音同样清晰细致,人声更饱满,更顺滑,颗粒感更细微。更难得的是声音的那份层次感及立体感,要比X3K好,X3K人声与乐器的分离略逊,人声感觉已经夹杂在乐器之中,就在同一平面里。而且堂音方面也是M2更丰富。高频方面,有细节,线条感清晰,细致而不刺激,平顺而不冷硬。声音整体要比X3K柔和,内敛,细腻,平稳。FLC8s的高音其实不错,高频延伸及细节要比之前的FLC8明显增强,估计和这根新线材有很大关系。声场,宽度和X3K相差不远,纵深要稍好一些。空间高度两者相差不大,空间层次方面M2会稍微占优。
---------------------------------------------------------------------------------------
3. &Humoresque in G-flat Major, Op. 101, No. 7&
第三首为大家分享的音乐是捷克著名音乐家德沃夏克的作品---&幽默曲&。还是学生的年代就听过的一首音乐。本文为大家分享的版本,属于SONY唱片推出的版本,1994年出版。由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本曲的大提琴部分,由著名华人大提琴家马友友演奏。这张唱片的名字叫《in Prague》,是德沃夏克作品的选集。是一张录音相当出色的作品。
使用音源:M2(山灵)
使用耳塞:A73(飞朵)
& && & FLC8s(福莱斯)
& && & XBA-300(SONY)
第三首分享音乐,使用了M2作为试听音源,分别搭配三款售价定位不同的圈铁。然后分享这几款耳塞搭配山灵M2的听感体验。
A73的中频并不厚,对比其余两条耳塞,甚至有点偏薄了。提琴组的泛音清晰,声音的密度感良好,高音通透但不刺激,有一定延伸,但中高频略欠厚度感及能量感。低音方面,量感是有的,但下潜依旧一般,M2的低频下潜并不算太强。这个价位的播放器,普遍都是中频做得不错,高低频延伸略有妥协。乐曲第二段,管弦乐合奏的部分,动态攀升时,阵脚略显凌乱,尤其是乐器数量较多的时候。声场依旧属于偏横向的椭圆形声场。空间感并不算宏大,纵向拉伸略欠。
比起A73,FLC8s的高音要更加精致一点,高频的线条感,通透性都不错,弦乐组部分,层次感很清晰,可以清晰分辨到乐器在空间里的不同定位及距离。低音部分,量不算厚重,M2驱动下,低频下潜未能发挥出来。曾经在一些顶级音源下试过,FLC8s其实低频下潜还是有一定水准的。中频方面,会比A73略厚一点,第一段提琴组的演奏可以很好地比对出来。第二段管弦乐齐奏部分,对场面的控制力会略优于A73,但仍受到音源的限制。M2对大动态,大编制乐曲的把握似乎有点勉强。声场和A73形态略有不同,FLC8s纵向声场比A73出色,声场会更圆一点。这首音乐所反映的空间感不过不失,但层次感良好。
SONY的第三代动铁耳塞,从XBA-3,到XBA-30,再到今天的XBA-300,做工在进步,调音在完善,外观也变得更为简单直接。拿在手上,我很喜欢。当然,作为SONY多年的老用户,我对SONY的产品还有有一份特别的感情。XBA-300,让我不太满意之处,是线材变的更细小了,比起前作,更容易打结。声音上,依旧保持着过去的特点,动铁耳塞做到中频很有韵味,提琴组部分,细腻,平滑,柔顺,有一定的湿润度,不干,带着SONY对中频的那种独特的修饰,乐感良好。比中频,另外两条耳塞没有太多优势。低频部分,同样是局限于音源部分,下潜一般般,量感适中,低音略偏软。高音部分,比起上一代的XBA-30更通透,不再有一种高频收敛,刻意衰减的感觉。但XBA-300的高音并不刺激,毛刺感较低。第二段管弦乐群奏,场面不算宏壮,条理性一般,低音对场景氛围的烘托也是有限。这套搭配的声场较为精致,横向较纵深略好一点,空间感不算宏大,但总体不算局促。
---------------------------------------------------------------------------------------
经过三首音乐的试听,以及一些器材的搭配对比,M2给我的感觉,是一台便携性良好,中频细腻饱满,声音略偏暖调的播放器,虽然定位在1500这个价位,但M2的中频有自己的特点,质感,密度感,乐感都不错,有着比较干净的背景。声音有较佳的音乐味,颗粒感细微,不硬,不干,毛刺感极低。但毕竟是1500级别的音源,高低频的延伸未能达到极致,声场的规模也不算宏大,播放一些流行人声类的作品是绝对够用,播放大编制乐曲及一些录音素质较高,对器材要求较为严苛的古典音乐,M2相对勉强。对于耳塞的搭配,更适合搭配一些高低频延伸较佳,中频清晰度较高,有足够密度感的耳塞。当然,具体搭配,也要看个人听音的偏向,乐曲的类型而斟酌。比如上面第三首音乐里面,搭配的三条耳塞都各有特点,但综合而言,搭配FLC8s素质提升会相对明显,搭配XBA-300整体音乐感会更理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大编制中,M2对多乐器,大动态场面的控制,能力有限。
===================================================
再次感谢山灵音响提供试听的样机。M2是一款便携性不错的播放器,设计做工在国产播放器里面算是中上水平。最后挑个小毛病,就是在操作功能选择菜单时,转盘偶尔会出现反向操作,或许是样机缘故,所幸出现问题的几率并不算高。希望山灵在正式上市的产品中,会改善转盘误操作的问题。声音素质上,我就不再重复上文的评价了。定位在1500价位,它做出了自己的特点,中频细腻,乐感较佳,背景相对干净。这样基本是对自身的定位清晰了。机器好不好,只有自己感受了才知道。最后,感谢参阅本文的朋友,欢迎大家跟帖交流。
& && && && && && && &&&
& && && && && && && && &&&刘嘉明@三耳工作室
(63 KB, 下载次数: 0)
03:11 上传
(30 KB, 下载次数: 0)
03:11 上传
(30 KB, 下载次数: 0)
03:11 上传
(32 KB, 下载次数: 0)
03:11 上传
(52 KB, 下载次数: 0)
03:11 上传
(34 KB, 下载次数: 0)
03:11 上传
最近老是能莫名拿到沙发。 [s:2] 支持下嘉明兄再看
X3K不幸做了一次背景。。。。 [s:2]
春秋战国啊,期待更多传统厂商进入随身听领域 [s:2]
说的我都有点想入了
FLC8s不错~M2也是难得的精品啊
顶一个 M2最近火的都快烧起来了
漂亮~ [s:2]
左撇子表示这机子难用了... 还有机身无内存, 只支持一张卡, 瞬间泪奔...
M2好像都说蛮好听的
引用第8楼pc167pc于 05:37发表的 :
左撇子表示这机子难用了... 还有机身无内存, 只支持一张卡, 瞬间泪奔...毕竟左撇子的用户相对较少,估计厂家设计的时候也没考虑到这个呢。[s:2]
听了m2,声音细节三频都不错,宽容,暖声通透感也很好,适合流行乐,但密度和味道比m3差一截,流行乐的表现也不及zm3和n5单端。毕竟存在定位上的差距。
有人说m2的流行乐表现如何如何好,就我的听感,是比不上n5的。与n5和m3相比,m2声音里缺少一些吸引人的东西。
引用第8楼pc167pc于 05:37发表的 :
左撇子表示这机子难用了... 还有机身无内存, 只支持一张卡, 瞬间泪奔...握爪
A73不花足够时间去煲的话,低频像狗屎一样的烂。
Powered by山灵M2简单试用分享——简约、迷你,声音貌似还可以(完毕)
& &貌似最近年头年尾,很长时间都在忙单位的事情,感觉自己很久没写啥东西了,所以下面趁有空随便写写之前到手试听了一周的山灵M2的试用体验,纯属吐槽。
&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除了双木三林外,国内最大的hifi代工厂就是山灵了。不过和专注随身三十年的飞傲不同,另外也可能是大部分业务都是代工为主的原因,山灵的随身产品并不多,虽然自家也有解码,功放之类的产品,不过随身播放器方面除了之前的m3外,就这款主打迷你的m2了。不过其实在之前山灵m3推出的时候,国内的发烧随身播放器已经可以说是砖头满天飞了,数不清的假想敌一大堆(N6,QA360,hm700,X5…………),不过就现在的情况看来,m3最起码是与众多友商的战斗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声音好,性价比高”的平凡而终极的评价。
& &值得吐槽的是,在m3之后,山灵并没有推出更高端例如m4、m5之类的机器,而是直接推出了低一阶的产品,就是本帖主角m2了。就我个人这几天的使用情况来看,m2给我的最大感觉估计就是围绕着“迷你”、“续航”、“简约”等关键词了,而使用上、声音上,下面简单说说使用体验。
---------------------------------------------------------------------------------------------------------
外观与功能:
& &老实说之前我来来去去就是主要用飞傲x3和乾隆盛qa350两台砖头,估计自虐倾向比较严重,所以其中qa350是用的比较多的,而近段时间参加了不少论坛的巡回活动所以AUNE 的M2 享声的Esther M1和乐彼的L5Pro轮流用。说到体积的话,山灵M2虽然算不上最薄,但是在我用的机器中体积算是最小的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面板的质感,老实说和另一台M2,AUNE的M2居然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金属拉丝,手感、硬度、冰凉度感觉都一样。只是AUNE的M2更加拉丝而已。下面放一些图:
M2与我之前用的大部分砖头都不同,是没有lo输出的,估计山灵厂家觉得m2就是主打迷你和便携的,所以外接放大器什么的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也杜绝用家这个“歪念”了。另外m2作为迷你小砖头,却是与像hm603,凯音c5dac这类机器一样,支持作为usb解码使用的,算是一个福利。m2和飞傲x3一样,都附带一个3.5接口的数字输出口,难道迷你机器都喜欢搞数字接口吗?
M2的背面面板和AK240、380貌似是一样的碳纤维纹理,不过老实说个人感觉碳纤维纹理和m2并不算太协调,不过从不同方向拍照,颜色是不同的。
&M2的操作,基本上就落到这个转盘上了,音量,上一曲、下一曲、播放、暂停以及菜单的设置和选择基本上一个转盘可以搞点,操作逻辑还是比较优秀和人性化的。
声音特点:
& &好了,说说最重要的声音表现。由于m2是没有lo输出的,声音就是就是m2耳机口出来的声音了,而数字接口感觉属于福利功能吧,没有详细试过所以不说了。
试听期间我主要用两条耳塞和一条耳机,两个月前手贱入的个人第一条定制耳塞天籁聆韵TL4,vivo很久之前试听活动的奖品xe800和双十一手贱买的飞利浦SHP9500。而这几条东西也是我日常听的最多的耳机了,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听听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m2是号称支持dsd的,顺便试了一下m2播放dsd的效果。
& &就对比我日常听的比较多的飞傲x3,乾隆盛qa350或者aune m2 pro等机器来看,我觉得m2的低频比例是适中的,比起飞傲x3,乾隆盛qa350都要有弹性和质感,只是量感、厚度方面没有aune m2 pro那么强烈而已。不过在配搭上,例如配搭TL4或者xe800等耳塞上,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整体风格略暖,但通透性、平衡度和质感都很好,因此驱动一般耳塞的时候,我甚至觉得m2配搭TL4和xe800上比起qa350都要略好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m2的声场感觉并不算很宽广,算是捏拿到位,不过在人声的演绎方面倒是相对是m2的长处,较为从容,个人感觉无论口水男声、女声都是比较自然,凝聚的,而且并不是那种风骚的听感。不过对于一些弦乐、交响等的演绎,个人感觉m2还是稍欠厚度的,虽然说在随身领域说厚度,爆棚等不算太实际,不过对比aune m2 pro的话,m2估计受限于体积,驱动力、结像力、形体感会稍弱一些。
& &而驱动大耳机的话,我感觉m2配搭我手头SHP9500和基点mc2两个低阻耳机是没有问题的,不过m2既然定位为迷你随身砖头,个人还是推荐安心配搭一个耳塞出门为好。
& &而最后想说的是,m2对于dsd的支持其实是不错的,虽然只是软解,我试了下手头的dsd64文件,《喜多郎-古事记》,AQUAPLUS社的《Pure》等,稳定性很好,作为小机器其实很难得了,因为个人感觉越小的机器集成越多的功能其实才是技术的体验。
& &而最后补充总结一下吧,貌似有大侠回帖说m2声音不是“还可以”,而是很好,我个人认为m2重点来说声音的对得起其价位的,如果在加上他的体积和续航的话,其实性价比已经很高了。而在当今砖头满天飞的发烧年代,有时候音质也并不算唯一了,系统、操作、外观、体积、功能、可玩性等都是吸引烧友们的卖点。而何况对于一款一千来块的小砖头来说,m2的声音估计符合不少人的期许,而加上体积、操作以及外观等,那就是划算了 & &最后,感谢国家、感谢山灵的活动,祝山灵砖头越做越好!
作者:陈一发儿
想要听:3人
已听过:11人
参考价:¥1480
关闭评分(亲!每项都给我们评分哦)
关闭写短评
给个评价吧?(可选):
150个字以内
关闭你的回应 ······
RE: 山灵M2简单试用分享——简约、迷你,声音貌似还可以(完毕)
150个字以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傲x3k的声音很垃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