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电大东校区航空学院东校区就业率多大

很多原部委高校的就业不比很多211差,你觉得哪些被低估?
16回复 3529浏览
原各部委直属高校变更情况(截止于2014年底)
  中科院:(2所)&  部委直属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5,211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
  航天部: (11所)  归国防科工委直属4所:1、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工程”)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211工程”)3、西北工业大学(“985,211工程”)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
& & & 划归省市直属7所:1、南昌航空学院(今南昌航空大学)2、沈阳航空学院(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4、华北航天工业学院(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5、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航空工业学院)7、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西安航空学院)
  民用航空总局:&(3所)  部委直属3所:1、中国民用航空学院(今中国民航大学)2、中国民用飞行学院(今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4、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兵器工业总公司:(8所)& & & &归国防科工委2所:1、北京理工大学(“985,211工程”)2、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 & & &划归省市直属6所: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2、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3、西安工业学院(今西安工业大学)4、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5、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今重庆理工大学)6、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业部:(5所)&& & & &归教育部直属2所:1、电子科技大学(985,211工程)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 & & &归省市直属3所:1、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3、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合并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地质部: (共5所)& & & 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1、长春地质学院(入吉林大学)2、西安地质学院(入长安大学)。归省市直属2所:1、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2、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
  纺织部:(&共9所)& & & 归教育部直属1所:东华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8所:1、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2、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入苏州大学)3、西北纺织工学院(今西安工程大学)4、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5、北京服装学院6、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7、武汉纺织工学院(今武汉纺织大学)8、南通工学院(原南通纺织学院,现合并入南通大学)&  电力部: (16所)& & & 归教育部直属1所: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入武汉大学)2、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入华北电力大学)3、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入北京交通大学)。 & & && & &归省市直属12所:1、东北电力大学2、葛州坝水利电力学院(现合并入三峡大学)3、长沙电力学院(现合并入长沙理工大学)4、上海电力学院5、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山西大学工程学院)6、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沈阳工程学院)7、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长春工程学院)8、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南京工程学院)9、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0、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1、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水利部: (共5所)& & & &归教育部直属1所:河海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入河海大学)。& & & &归省市直属3所: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3、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今南昌工程学院)
  石油部:(&共12所)& & & &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石油大学(211工程)。& & & &归省市直属11所:1、大庆石油学院(今东北石油大学)2、西安石油学院(今西安石油大学)3、江汉石油学院(现合并入长江大学)4、抚顺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5、江苏石油化工学院(今常州大学)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7、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8、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9、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今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10、西南石油学院(今西南石油大学)11、新疆石油学院(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
  化工部: (10所)& & & 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 & & 归省市直属9所:1、南京化工大学(现合并入南京工业大学)2、郑州工学院(现合并入郑州大学)3、青岛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4、沈阳化工学院(今沈阳化工大学)5、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6、吉林化工学院7、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8、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淮海工学院)
  煤炭部:(15所)&  共1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矿业大学(211工程)。& & & &归省市直属14所:1、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3、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4、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5、山西矿业学院(现合并入太原理工大学)6、淮南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7、华北煤炭医学院(组建河北联合大学) 8、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河北工程大学)9、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10、湘潭矿业学院(组建湖南科技大学)11、黑龙江矿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12、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今淮北师范大学)13、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14、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冶金部: (14所)& & & 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科技大学(211工程)、2、东北大学(985,211工程)。& & &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沈阳黄金学院(入东北大学)。& & & 归省市直属11所:1、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3、鞍山钢铁学院(今辽宁科技大学)4、华东冶金学院(今安徽工业大学)、5、包头钢铁学院(今内蒙古科技大学)、6、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7、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今辽宁科技学院)8、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长春工业大学)9、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沈阳大学)10、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组建重庆科技学院)11、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组建黑龙江工程学院)
  有色金属公司: (10所)& & & 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南大学(985,211工程)。& & & 归省市直属9所:1、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2、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北方工业大学)、3、长春师范学院(今长春师范大学)4、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5、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理工大学)6、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北华大学)7、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组建长春工程学院)8、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嘉兴学院)9、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南大学)
  机械部: (20所)& & & &归教育部直属2所:1、湖南大学(985,211工程)2、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 & &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吉林工业大学(入吉林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 & & &归省市直属16所:1、江苏理工大学(原镇江农机学院,现并入江苏大学)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3、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4、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5、沈阳工业大学6、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电工学院与哈尔滨科技大学合并)7、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8、洛阳工学院(原洛阳农机学院,现合并入河南科技大学)9、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科技大学)10、北京机械学院(现合并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2、沈阳理工大学13、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南工程学院)14、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15、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16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交通部: (10所)& & & 部委直属1所: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 &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入长安大学)2、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3、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入东南大学)。& & &归省市直属6所:1、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2、长沙交通学院(现合并于长沙理工大学)3、南通医学院(现合并于南通大学)4、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 5、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交通学院)6、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州航海学院)
  轻工部:
  共8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江南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入清华大学)。归省市直属6所:1、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2、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3、北京轻工业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景德镇陶瓷学院5、郑州轻工业学院6、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
  铁道部:
(10所)& & & 归教育部直属2所:1、西南交通大学(211工程)2、北京交通大学(211工程)。& & &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长沙铁道学院(入中南大学)2、上海铁道大学(入同济大学)3、南京铁道医学院(入东南大学)。& & &归省市直属5所:1、大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2、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3、华东交通大学4、石家庄铁道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5、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
  建设部:
  共8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4所:1、重庆建筑大学(入重庆大学)2、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入长安大学)3、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入华中科技大学)并入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1所:哈尔滨建筑大学(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2、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于南京工业大学)3、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共1所: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重庆大学)
  建材局:
  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上海建材学院(入同济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西南工学院(现合并于西南科技大学)2、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合并济南大学)3、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理工学院)
  农业部:
  共13所:归教育部直属4所:1、中国农业大学(211工程)2、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工程)4、华中农业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9所:1、沈阳农业大学2、华南农业大学3、东北农业大学4、西南农业大学(并入西南大学)5、华南热带作物农业大学(合并于海南大学)6、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7、石河子大学(211工程,新疆建设兵团直属)8、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9、塔里木农垦大学(塔里木大学)
  林业部:
  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2、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西北林学院(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委直属1所: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归省市直属3所:1、南京林业大学2、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卫生部:
  共11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9所:1、北京医科大学(入北京大学)2、上海医科大学(入于复旦大学)3、中山医科大学(入中山大学)4、华西医科大学 (入四川大学)5、同济医科大学(入华中科技大学)6、湖南医科大学(入中南大学)7、白求恩医科大学(入吉林大学)8、山东医科大学(入山东大学)9、西安医科大学(入西安交通大学)。部委直属1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归省市直属1所:中国医科大学
  药监局:
  共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所:沈阳药科大学
  中医药管理局:
  共3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归省市直属1所:广州中医药大学
  外经贸部:
  共4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天津外贸学院(入南开大学)。归省市直属2所:1、上海外贸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广州外贸学院(现并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财政部:
  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2、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中南财经大学(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入中央财经大学)。归省市直属3所:1、东北财经大学2、江西财经大学3、山东财政学院(组建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银行:
  共1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中国金融学院(入对外经贸大学)2、湖南财经学院(入湖南大学)3、陕西财经学院(入西安交通大学)。归省市直属8所: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河北金融学院)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3、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哈尔滨金融学院)4、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上海金融学院)5、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审计学院)6、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湖北经济学院)7、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广东金融学院)8、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今中国建设银行哈尔滨培训中心)
  文化部:
  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3所:1、中央音乐学院(211工程)2、中央美术学院3、中央戏剧学院。归省市直属7所:1、中国美术学院2、上海音乐学院3、上海戏剧学院4、北京电影学院5、中国音乐学院6、中国戏曲学院7、北京舞蹈学院
  商业部:
  归省市直属11所:1、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2、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3、北京商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天津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5、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后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6、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7、北京物资学院8、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9、重庆商学院(合并于重庆工商大学)10、兰州商学院11、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四川旅游学院)
  国家体委:
  共7所:部委直属1所:北京体育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6所:1、上海体育学院2、成都体育学院3、武汉体育学院4、广州体育学院5、沈阳体育学院6、西安体育学院
  司法部:
  共6所:部委直属1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政法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1、中南政法学院(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入中国政法大学)。归省市直属8所:1、西南政法大学2、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3、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
  国家气象局:
  归省市直属3所:1、北京气象学院2、南京气象学院 (前二合并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成都气象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劳动部:
  共2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劳动人事学院(入中国人民大学)归省市直属1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国家测绘局: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并入武汉大学)
  邮电部:
  共6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邮电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长春邮电学院(入吉林大学)。归省市直属4所:1、南京邮电大学2、重庆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大学)3、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大学)4、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船舶总公司:
  共3所:归国防科工委1所: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归省市直属1所:1、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归省市直属3所:1、中南工学院(南华大学)2、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大学)3、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国家审计署:
  归省市直属1所:南京审计学院
  国家税务局:
  归省市直属1所:长春税务学院(吉林财经大学)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省市直属1所:中国计量学院
  国家旅游局:
  归省市直属2所: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出版总署:
  归省市直属2所:1、北京印刷学院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供销总社:
  归省市直属2所:1、山西财经大学2、安徽财贸学院(安徽财经大学)
  民政部:
  归省市直属1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统计局:
  归省市直属1所:西安统计学院(并入西安财经学院)
  包装总公司:
  归省市直属1所:株洲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
  烟草总公司:
  并入中科院直属1所: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地震局:
  部委直属1所: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防灾科技学院)
  外交部:
  部委直属1所:外交学院
  国家民委:
  部委直属6所:1、中央民族大学(“985,211工程”)2、大连民族学院3、中南民族大学、4、西南民族大学5、西北民族大学6、西北第二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公安部:
  部委直属4所: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4、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铁道警察学院)
  新华社:
  部委直属1所:新华社干部进修学院(新华社培训中心――中国新闻学院)
  团中央:
  部委直属1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部委直属2所:1、暨南大学(“211工程”)2、华侨大学
  安监局:
  部委直属1所:华北科技学院
  海关总署:
  部委直属1所: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海关学院)
  中央办公厅:
  部委直属1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工会:
  部委直属1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华妇女联合会:
  部委直属1所:中华女子学院
[ 此帖被木耳泡茶喝在 12:02修改 ]
确实是这样,而且经费多
桂林理工飘过~
沈阳建筑飘过,我们学校排名比不过黑龙江大学还有青岛科技真的不可思议
看到了自己的学校
引用3楼 @ 发表的:
沈阳建筑飘过,我们学校排名比不过黑龙江大学还有青岛科技真的不可思议
综合类大学本来就排名高啊,既然都是非211那些就没多大用处了,关键看专业
沈阳建筑也就土建厉害点,其他的也不行,电气的就业还不如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排名可是排到好几百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
综合类大学本来就排名高啊,既然都是非211那些就没多大用处了,关键看专业
沈阳建筑也就土建厉害点,其他的也不行,电气的就业还不如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排名可是排到好几百了
电气,环境,机械,管理,这四个学院就没有差的,上学期基本上就都签完了,不去沈阳工业我是真不理解
没有江南社会学院?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6楼 @ 发表的:
电气,环境,机械,管理,这四个学院就没有差的,上学期基本上就都签完了,不去沈阳工业我是真不理解
沈阳工业电气是国家重点学科,就业很不错的沈阳工程电力部的,进电网优势也很大[ 此帖被木耳泡茶喝在 12:46修改 ]
西南石油毕业两年的路过,现在石油行业真心惨,没关系很难进了
引用3楼 @ 发表的:
沈阳建筑飘过,我们学校排名比不过黑龙江大学还有青岛科技真的不可思议
沈阳建筑比不过青岛科技很奇怪?
我已经相信
有些人我永远不必等
引用10楼 @ 发表的:
沈阳建筑比不过青岛科技很奇怪?
青岛科技那就业率怎么和我们比
引用9楼 @ 发表的:
西南石油毕业两年的路过,现在石油行业真心惨,没关系很难进了
依然在坑里......发自手机虎扑
最近几年地质行业就业和屎一样,学校还在扩招,搞不懂
看了下没民委。。。默默就不说话了发自手机虎扑
看了下没民委。。。。默默就不说话了发自手机虎扑
核工业部没看到,不开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9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25人参加识货团购168.00元17人参加识货团购149.00元13人参加识货团购219.00元26人参加识货团购287.00元18人参加识货团购568.00元37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64人参加识货团购645.00元9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24人参加识货团购149.00元71人参加识货团购799.00元17人参加识货团购80.00元48小时热门北航的飞行器、航空专业如何,就业前景是否惨淡?
如题,求北航的亲给点建议~
按投票排序
通读部分:名校泛指985大学。机械,能动,材料类专业主要是指除计算机类(包括软件,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电气类(包括电子等),土建类(建筑与土木等)之外的传统工科。这里选机械,能动,材料三个专业来说,是因为招生数量庞大,很有典型性。我们统称为传统制造业工科。概要:本文主要论述考生报考名校(985大学)的传统制造业工科的可行性和前景。 几年前这个时候,高考结束,通知书来了,我父亲看了后跟我说过:“其实我是打死都不愿意让你当机械工程师的,但你自己录取到了机械那就好好学吧,本科毕业争取出国。” 那时候有部电视剧叫《暗算》,我看完后热血澎湃报了机械想为军工奉献出自己的一生,但一腔热血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不到一年我就从上海某C9退学了。为什么退学,这是后话。退学后我去了美国读了计算机。 父亲在航天部门工作多年,越来越多有能力有上进心的人辞职。有成就的人,有的技术移民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有的自主创业。刚毕业几年的硕士博士,辞职去深圳的也很多。这些人里有很多是学机械,能动,材料的,大多也都毕业自北航,哈工大,西工大,华科这些工科强校。 我给大家看一个图表:2014年统计的毕业生五年后薪资排名【图片】国内毕业5年后平均月薪排名前15的都是哪些学校?除了清北复交,剩下的不是金融(两财一贸),就是管理(人大上外北外外交学院),或者信息技术(浙大中科大同济)。当年高考分数差不多的机械材料这些传统工科强校在哪?西交排名28,哈工大排名37,华科排名53,西工大排名68 。即便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的985,排名19也是差了同在北京的普通211北京邮电大学11名,况且北航的计算机还很不错。某种程度上说,报考传统类工科=低薪。学传统制造业工科,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是需要信仰的。下面我会细细的跟大家说。一,中国的制造业是什么现状: 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很大,而且制造业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前10年大家把大把大把的钱投到房地产里。现在房地产不景气了,钱又大把大把的投到金融和互联网。新上任的李中堂还在鼓励大家开网店搞互联网当创客。就算是投钱搞基建,国家也不会想的起来制造业的。好不容易德国的工业4.0概念传到了中国,李中堂才想起了制造业,搞了个什么中国制造2025,但我个人觉得这都是概念炒作。现在中国的制造业能保证不下滑就谢天谢地了。这次回国,什么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这些词汇层出不穷,可我觉得中国制造业靠这些翻身的几率几乎为零。为什么,我给大家看一张图表:【图片】通过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中国制造2025里最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中国的市场已经被日本的发那科,安川,川崎和德国的库卡,瑞士的ABB这几家垄断。沈阳的新松机器人,也就是通过价格低换换市场,能骗骗经费罢了。国内很多企业也知道购买点高端设备准备做高端,但事实是大部分进口数控加工中心生产线长期闲置,只有等领导来视察时才会开。德国和日本因为劳动力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搞机器人研究,中国这样口号大于行动的国家,现在才意识到肯定是来不及的。虽然安川,发那科,库卡和ABB这几个工业机器人巨头在中国都有产业分布,但我帮大家查了,与合资车企一样,这些企业的研发部门不怎么在中国招人,最多也就是维护安装人员,很少有去搞设计的。我对中国的制造业前景持悲观态度:低端面临人力成本上涨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的风险,高端面临缺乏创新和资金投资无法开展困境。反正是近10年中国制造业不会有什么根本性改变,所以从业人员还是会长期面临薪资收入过低的窘境。发达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雇用的人员都一度高达劳动力总量的30%-40%。我国现在是15%左右,但却出现了下降的苗头。国际经验表明过早去工业化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果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制造业是受冲击最大的。 二,中国制造业与工程师的个人发展 有人看了上面这段,说中国的制造业不行不正是需要我们去改变的吗?我觉得一个人要想改变一个行业的可能微乎其微。机械,能动,材料这种传统制造业工科行业里,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是需要通过长期生产实际环境训练出来的。这些专业的经验性要求要高于除了土木之外的任何一个学科,仅仅凭学校的教育很难产生优秀的制造业工程师。可是环境呢?上面这段也说了也没什么能培养锻炼人的环境。这就是一个死循环:缺人才-》—》水平差-》培养不出人才-》缺人才 这个死循环怎么解开,本人也无解。三,机械,能动,材料等专业本身所面临其他行业的冲击机械作为一个历史仅次于土木的传统工科,本身也面临着其他行业的巨大冲击。能动,材料类似。比如:①传动系统,以前很多传动系统是机械式的,因为传动效率高,承载功率大。但现在随着电气的发展,尤其是变频调速技术的成熟,电力传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很多的高端机床的变速器已经从机械式换成了电气式。②电动力,火车最早出现的时候是蒸汽机的,但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机车也从蒸汽变为了电力。而现在各个品牌都在发展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我看过一个资料,现在车企已经越来越研究不起燃油发动机了,因为每在发动机领域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汽车的变速器其实是发动机性能与实际需求不足而妥协出的产物,电动车的调速变矩很容易。不久的将来也许学机械的再也不用设计变速器,而能动发动机方向直接面临失业。③自动化设备,以前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不够成熟的时候,很多自动化设备都是靠机械里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实现的。凸轮的加工成本很高。而自从PLC单片机等控制系统以及伺服系统成熟后,以前靠纯机械来完成的功能可以用成本越来越低的电气机构完成。任何复杂的连杆机构的动作都可以通过两个伺服电机和一个PLC完成。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械结构被廉价且易于控制易于改变的电气结构实现。300年前瑞士就做过一个自动写字的机器人,通过纯机械来实现的。可是现在呢,机器人都是靠电气了。传统制造业工科里,只有材料没有面临其他行业挤压的情况。但我国没有发展材料科学的环境,也很难生存。四,传统制造业工科生存状态国内开航发的学校主要就是:北航、西工大、哈工大,南航。而学出来想留在行业内基本上就是去中航工业下属的研究所、工厂等等。以本科生为例,大部分研究所很难进,进一些工厂制造厂等等。而他们的待遇很一般,比如上海某厂,一个月拿到手3200,另外某企业3000不到。2014年上海平均工资6000+,除去生活费1000,再除去房租1000,一个月只能结余几百。再说研究生,以614所为例,由于人数饱和,本科生已经不招,招收的硕士生越来越少。在614第一年能够拿到手的所有薪水是7万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一个月。但是:国内的研究所基本上是“611”制,一周6天工作日,每天11小时,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基本上每天加班是免不了的。另外南京某厂招收航发硕士一个月拿到手才3000。航发的学生辛辛苦苦拿到硕士学位出来之后累死累活地工作每个月才,你觉得把人生投在航发值吗?同年级一个本科生,去了某快递公司月薪8000,周围几个读研的同学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搞研究的动力都没有了日,创办并兼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得主师昌绪老先生逝世。他生前进言国家要搞“两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在航发领域真的是落后很多了,在2011年才提出要搞航发重大专项,4年过去了,什么结果都没有,只有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两机变为主导产业。大家很多真的是在靠情怀靠“航空报国“在搞航发没钱只能谈情怀,我们在基础已经落后很多,这样下去连人才都留不住。说白了工科就是拼人才。毛子上世纪航空技术很好,就是因为待遇好受人尊敬。美国呢,NASA员工在美国受人尊敬,各种女孩前来送逼。在上个世纪NASA给工程师开的工资是可以完爆华尔街的。今天也不比华尔街硅谷差。中国呢,改革开放后靠着人力成本低廉赚了点钱,可企业有了钱了就去搞房产忽视研发,工程师不是饿死就是下岗转行。典型的比如哈飞的松花江汽车和一汽的夏利,从国外买了技术红极一时然后忽视后续改进研发走向倒闭。等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钱花光了没钱投资,人才不愿意来进了死胡同。现在进去只能当炮灰,就算你为行业做了贡献,这个行业也得十几年后才能回报你,你的女人等的住你?你的孩子等的住你?五,总结:我觉得,能上985的就不要报传统制造业工科了,国家这个大环境,你再怎么是人才也会埋没你,到时候入行了跟一堆普通一本的一起工作你也不自在。有时候读传统制造业工科,化学,生物是需要情怀的。你若不坚定就别去了。我有个同学二本机械毕业在卷烟厂,一年收入30w,可你知道人家家里做什么的吗?这都是特例。我国那么多国企,传统制造业工科的去处大多也在这里,混体制就够累死你,大多数人终会被柴米油盐所纠缠。
北航5系大四狗不请自来。这个问题,其实我从大一没过多久就开始思考了,看到有人问,麒麟臂炙热许久终还是忍不住,于是怒冲过来答一发。首先,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航空和军工产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隔三差五一个几亿人民币的窜天猴打上天的广告也不是白做的。但是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十个人里九个都说好的专业就不要学了,现在看用在5系身上再合适不过,基本家里有电视看过新闻联播的人都会说:现在航空好啊,国家支持,朝阳产业。但是随之而来的后果便是人才已经逐渐趋于饱和,不像金融,CS这些热门产业,航空本身的市场并没有那么大,国家一大力支持,这个市场很容易饱和,尤其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没有十足的技术和科研保障,那就是民工啊,民工啊。。。啊。。。有过调查,航空从业人员的工资,确实在同等学历(这里指双985)里是很低的,再加上工科普遍比较苦,寒心苦苦读了这么多年,赚着比同龄其他专业同学们都低的工资,搁谁身上心里也不好受不是。另外再加上航空企业在北京几乎没有(自报家门土生土长北京人),可能的大城市就是上海了吧,北京人又天生不太愿意去上海,所以我妈现在也是有点愁。别跟我说西安沈阳那也是大城市,我们大三暑假刚刚去实习完,我去的西飞,室友去的沈飞,所以这两个地方都有发言权,一律都是在郊区,沈阳地铁快到终点了,西安干脆在阎良,和西安其实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上海的话,好歹商飞的总体环境还是不错的,虽然也在郊区,在张江,是的答主大二托关系去实习了一次^-^。留京的话看学长们转去航天院所的比较多。所以想要以后留京的可能要慎重考虑。之后再说说北航自己的问题。5系一直对外说自己是北航的王牌专业。不错,这个专业北航现在确实是全国第一(武书连那种谁给钱多就往前排的就不要拿出来说了)。但不知是因为近几任校长都不是五系出身还是自己学院院长不给力的原因,或者是北航建设综合型大学目标的影响,近来5系在北航始终得不到那么大的重视(当然和系里管事的普遍脑袋木有关)。现在新换的校长当年好像是材料毕业的吧,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有5系的当次校长。虽然每年国家钱没少给,但也是因为这玩意做实验费钱啊,真正用在本科生教学上的,真心不多。出国交流方面也是一个问题,应该不会是保密限制的原因。因为相比之下4系也做的比5系更好,看过我其他答案的可能知道我大二跟着4系去了一次McGill。和5系有交换或者交流项目的,最好的我觉得只有韩国的KAIST了吧,欧美名校实在是少之又少。另外5系的学科设置也是一个广为诟病的地方,曾经有堂课,老师问我们是哪个系的,我们说5系,老师笑了一下:你们就是那个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专业是吧……额。。。好精辟。总体来说布尔什维克气息太浓也是被多少人吐槽过得,就不再多说了。最后说一下个人的出路。5系的专业,大体分一下就是飞设,力学和人机环。飞设听起来好像很炫,飞行器设计,但其实真正设计飞机的机会很小。如果读研的话又会显得比较专了,将来如果不干这一行的话会有点痛苦,我很多同学考研的时候也都从飞设转到了力学专业。那力学专业呢,我本人大专业是飞设,但是是飞设下面的强度设计专业,上课也基本和结构强度的同学是一块上的,所以除了名字挺炫酷,实际还是个学力学的。这个专业呢,就是不太好学,牛人也多,有天赋自然好,没有的话……诶呦…那就比较痛苦了,我就是这样所以研究生果断换专业了。至于人机环,学长曾经和我说过,这个专业一咬牙读到博士,以后会很大牛,毕竟研究这个领域的人少,但如果没坚持住,到了本科,硕士就放弃了的话,可能就只能去美的修空调了。但以上不管哪个专业,能读研最好还是读研,航空领域毕竟还是个高科技领域,不读研的话,就成民工领域内的民工了。以上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毕竟大家都是想让5系越来越好,十分惭愧,只写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从收入、工作强度什么的考虑,我不推荐上4、5、15这些所谓的北航传统强系,虽然就业没问题,但军工口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并不是什么新闻。这不是传闻,是我工作两年多真实感受(我自认为还是很吃苦耐劳的)。当然,如果你特别追求梦想,对收入的要求是小康即可,也并不留恋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这几个系值得你来,在成都这些地方收入中上还是没问题的,也能够成就你一番梦想。————————分割————————补充几点1.如果在军工口就业,技术能力在各种能力中占比较小,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执行力、人际交往、归纳总结、及时反馈,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力,而且都是核心能力。没在外企民企待过,所以不清楚这一点与军工企业区别多大。2.收入低指的是总收入/总工作时间,单纯考虑总收入的话其实并不算低,二十多三十左右还是有的,但加班确实多。当然,不想加班也可以,国企又不会开除人。3.有些配套单位轻松得很,当然总收入也比较低,但性价比极高。4.航空航天类专业学的东西比较宽泛,就业面比较广,诸如GE、霍尼韦尔、罗罗、上海电气、各类航空公司、各类医疗设备公司都有同学就业,不过没有很强烈的兴趣的话没必要进这个行业。
职业北航黑,职业航空&航天黑前来占坑尼玛,占个坑都能被顶到第一
肿么阔能。。。五系的表示不服
首先明确专业从属
北航5系(搞飞机的)∈ 机械类专业。
而机械类专业(机械加工制造,泛机械如汽车、能源、建筑设备)等专业,收入就都是那副样子,前面有些知友分析过形势了。我觉得不能和计算机或者金融业相比较,应该在机械类专业内讨论。这样看来似乎收入不能算低吧?
第二注意行业
军工行业,传说不是让你苦逼,而是你很空,6x11是某段时间赶工的特殊状态吧?
既然那么忙,那么有效益和干劲,外壳自主设计的c919怎么这么艰难?
没有竞争,带来的是不思进取,当然混吃等死,福利也一般。
然而神奇之处在于,中国人是蛮喜欢这种体制内工作的呀,所以混个硕士之后你就可以起码过上安逸的生活了。注意只是起码,后文详。第三相信发展前景
前面说了只是起码。也只能说avic的研究所制造厂里混日子的人相对比什么华为的研究院要多很多,但国有研究院不可能没有技术骨干跳出来呀!就像尽管大部分5系本科毕业生,最后的航空知识没小学爱好者丰富,而数学物理水平只可能在大四上元旦前达到巅峰一把这样而已,少部分有兴趣有追求的学霸(我不想说是有报国情怀的,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是会在这个体系里面顺利学习到自己想要的,并不断深入并取得成果。
而就学科而言,搞航空的主要就是学流体、固体力学、工程热物理跟控制论什么的(正好对应5系各个小专业,有兴趣上学院网站对照下)。你若想跳开国内环境,去海的那一边深造这些理论也可以啊。曾经什么都懂的钱大师,其实精深的也就是上面那一些学科了。而这些理论你同样可以用来设计船、汽车、建筑、空调机、冰箱、笔记本电脑、电风扇等许多东西,虽然你看到还是局限在制造业,但我想跳槽还是有一定空间的。跳槽不就是为了更高待遇吗,我没离题。第四其他
上面这些学科的共同点就是喜欢数学分析,一门学好了其他都差不多。所以我觉得纯粹数学好的学生比纯粹物理好的学生更适合来报这个学院(假如这两种模型存在的话)。其他氛围的话,想要获得文创方面提升的同学还是别来了,当然假如你本人在大学前就已经是成型,可以来尝试丰富该系氛围。
不建议读。没有阅历,没有生活。几年下来,人都傻了,经常被洗脑。北航还是读计算机,电子信息,经济管理。不要读航空航天北航这所学校男女比例悬殊太大,男生容易没自信,这个会影响一生。建议读一个男女比例适中的学校。最后,本人是航空航天7年资深男,谨代表本人观点。可能也有人觉得不错,但是本人评价很差。没有青春
机械待遇是众多行业中比较差的(别说跟宇宙机金融,跟其它很多偏电类的工科待遇比都差很多)军工又是机械中比较差的
(比不上汽车这种面向市场类的行业)航空发动机又是军工中比较差的(毕竟三大主机所的收入可以比同城市的发动机所高上个50%)看了4系的师兄师弟的回答怨念好深啊
三系的也没法活啊(╯°□°)╯︵ ┻━┻
说下我们小班目前的情况。本科同学有去626、贵飞、当地机场、中航国际的。出国一名,其他都读研(保研考研直博)。读研的大多在北航,也有去北邮,清华,西工大,北工大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工作单位有:商飞,601,603,空客,保利,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某所。7人?读博,今年已经有一人博士毕业,做军代表去了。还有人创业,有人转去计算机方向,有人读了研以后又出国继续深造。同一届的同学们有去做快消的,做培训的,留校工作的,回老家开酒店的。。。还有航天的各种所。本人本科飞设,研究生人机环,现在是出版社苦逼编辑一枚。仅供参考。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大学东校区扩招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