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远国际没光纤拨号,都什么年代了这个小区现在还是拨号上网。电视盒子用不了,电信垄断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一条电信光纤20m的,是自动连接的无需拨号。现在家里有2台电脑,一个电视盒子,要让3个设备同时上网_百度知道
一条电信光纤20m的,是自动连接的无需拨号。现在家里有2台电脑,一个电视盒子,要让3个设备同时上网
请问买什么样的设备,可以同时上网吗,是自动连接的无需拨号一条电信光纤20m的。买个交换机可以吗,不想用路由器,只有一条光纤,暂时我是拿路由器当交换机的。现在家里有2台电脑,要让3个设备同时上网。注,但是不方便,一个电视盒子
提问者采纳
交换机直接上,你的是路由模式不用拨号。
就是用的路由器,但是不好用。买交换机用,又听说ip会冲突,不能同时上网,一次只能一个设备在线
不会冲突的。交换机就是一个主网分流作用
那买哪种好,是百兆口的还是千兆口的
有好的推荐没有,主要就是要小
家庭用百兆的就行,用tp的好点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听你这么讲,你啥都不需要买就可以用了啊。
网速好的很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理解广电总局最新的互联网电视盒子最严厉整顿要求?
【任易的回答(1004票)】:
说好的市场经济呢?这里不讲了。
的指点。广电的盘子是这样的,以浙江为例:
2010年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达到174.5亿元,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是“十五”末期的2.8倍,列全国第四位,其中广告收入达到59.35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85倍,列全国第四位。
城乡有线电视用户数1280余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超过700万户。
数字电视收费700万*240/年=16,8亿/年
数字电视占年收入10%,而且数字电视收费是旱涝保收的行当;但谈部门利益之前,先需要有大义名分,所以我寻找真正的政策出发点。
从两方面考虑(感谢各位指点)
一、政策的核心就是让鉴别能力差好忽悠的百姓看不到不合适的宣传视频。目标是严格控制不合适的境外宣传视频流入百姓的客厅。从78年到现在,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6%,剩下还有94%的文化水平较低的民众。
广电总局的核心任务就是让这剩下的94%的民众不要轻易的接受不适当的宣传。至于民智已开的那波人,反正自己也会翻墙,自己也会Root,自己也会上草榴,自己有成熟的判断力,用不用盒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谁还记得2011年的、今年深圳抗议建设磁悬浮事件、去年反对建设PX事件?千万别拿政府缺乏公信力做借口,这件事的根源是百姓太好忽悠。
想象一下某网站误把某邪教组织做的那个有关东北领土问题的视频上传,然后通过电视盒子在客厅里让中老年人看见,会有什么后果?十有八九会群情激奋吵着收回领土吧。。。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为了保证自身的喉舌地位,这需要占领宣传阵地。参考
广电总局只是一套筛选体系,有能力绕开它的,广电总局全都不管;没能力绕开它的,也别怪广电总局管的严,不陪你玩市场经济。
但是广电总局最让人诟病的,是他们那种漫不经心一刀切的态度。他们的“懒政”及“低估群众智商”才是令人不满的根源。他们凭什么敢于选择一种让自己最省心,让民众最反感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不是建国时教育率不到千分之一的时代了,请有关部门尊重公民的智商。
广电总局完全可以出台严密的监管政策,具备第一时间切断各视频网站主站及镜像站点的能力,把视频监控和审核做成众包的形式等等,无论如何,至少我们能看到广电总局为人民服务,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而不是看到一个冷冰冰的政策壁垒,把百姓当傻子。
同理,GFW也是一套筛选体系,GFW只是做点DNS污染,稍微愿意动点脑子或花点钱的人,都能绕开GFW。绕不开GFW的,那就老老实实看国内的二手信息。
等到高等教育覆盖率达到30%-50%,谣言可能就没市场了。
二、利益之争
工信部的职责第十条:
(十)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
广电总局职责
(七)负责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依法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应急广播建设。
这明明是工信部高高兴兴的在挖中宣部的墙角啊。原本三网融合不搞了,结果光纤数据网提速到20M以上,完全可以承载Data、Voice、Video数据,然后工信部在网络方面已经具备了取代中宣部广电总局旗下的有线电视网的能力。从融合改为直接取代,这简直是断人财路逼人要饭的玩法。
吐个槽,工信部的网站水平就是比广电总局的高。
参考 的回答后,认真调研以后,发现网络盒子这种东西已经深入民间,身边有20%的朋友都在使用了,收视率就意味着广告费。广告费+有线电视费,2010年仅浙江广电就170亿,那么2014年浙江广电收入多少钱?网络盒子是否已经影响了广电系统的收入?
于是广电总局以意识形态的大义为旗帜,简单粗暴的选择了一条罔顾百姓便利,自身执行方便的意在占领话语权的政策(前段时间不也在打微博大V么),顺便夹带点私货,以内容审查换时间,抓紧搞整合,免得被光线数据网彻底取代了广播电视网。
三、约等于无的技术壁垒
那帮互联网公司搞的电视盒子,本来技术上就没有壁垒,其目标客户就是缺乏技术能力的中老年人。比电视盒子便宜的解决方案数不胜数。
去学/购买翻墙之类的技术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不过这仍然会增加生活成本。
我花89买了一根10米的HDMI线
一个DVI转HDMI的转接头
我的电脑就已经实现了电视盒子的所有功能了。
或者买一个Chromecast,直接用无线传输视频信号。
非要实现类似安卓的操作,那就装
一个安卓模拟器,加上一套无线键鼠,全部搞定。
========================================================
咳咳,终于有机会在热议话题下暂时排名第一了,而且第一次被各种喷,被喷的节操都没了。所以,请容许我回答几个喷我的问题,甚爽
1、我最讨厌这种说法。会翻墙的不管?那请问我一个月20刀的vps谁给报了?搜狐一分钟一万的美剧版权谁给报了?做人有风险,答题莫装逼。
------------您用VPN这种效率高网速稳的高质量服务,就别怪自己花钱啦。我等圡人都用goagent或者匿名代理,从未花过钱。
------------搜狐一分钟一万的美剧版权跟我毫无关系。被广电总局禁或不禁也是企业与政府的冲突,搜狐买版权也是为了能合法的播,然后吸引用户,通过广告导流挣钱。这是生意上的事,关我这个草民毛事。。。
2、你就扯淡吧, 94%是你说的, 9000万也是你说的。
------------ 我就不帮您算了,您请自己做个加法,然后自己再做一个除法好啦。
3、作者那套民智未开,必须贤君以治的观点在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就过时了,作者居然还抱出来给广电总局说话
------------我可没说民智未开,必须贤君以治。我只说现状和执政者的出发点,我才疏学浅,可没有解决方案。再说教育普及率逐年上升,民众已经从“非常好忽悠”提升到“花点力气才能忽悠”了。您在民主典范的米国Youtube上搜索911是政府阴谋的视频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搜索到。
------------我也没兴趣给懒政、不作为、一刀切的广电总局洗地。但是哪个上千万人口的国家要是放弃控制国内舆论,那一定是该国领导层脑袋进水了。
4、知乎5 mao数量扶摇直上。哥们不容易。
------------谁说我是wu mao的!!!我是标准的守序中立派,俗称不关心政治,只关心以史为鉴,了解治政之得失。
5、翻墙真的只需要点一下鼠标。。。
6、我最初的答案的确存在遗漏和偏见,现已修改,感谢指点
【pansz的回答(588票)】:
拿内容监管问题说事真的是好可笑。。。
这些内容都是从「互联网」来的好么?你觉得国内哪个互联网企业敢播轮子视频?哪个互联网企业敢播政治敏感视频?哪个互联网企业敢播煽动群众闹事的视频?
至于国外「能煽动国内群众」的视频网站,各位,请问这些网站真的存在么?你们对他们的访问真的没有技术问题么?访问国外视频网站真的是广大盒子们都能做到的么?
盒子的内容是来自互联网的,如果你们认为内容监管是合理的,如果你们认为内容真的必须监管,那么就必须监管互联网,监管盒子解决不了问题,它的数量比能访问互联网的终端少很多很多。
需要注意一个重点:电视盒的受众并不是全体人民,而是全体网民。为什么?互联网电视盒要求你必须有互联网,所以,用互联网电视盒的人必然要装宽带才有互联网。反过来,家里装了宽带有互联网的人不一定用电视盒,这就必然决定了内容监管必须监管互联网才有意义,监管盒子没有意义。
内容监管只是个幌子,不是管制盒子的合理理由。
真正的竞争是入口而不是内容。有了入口才有广告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利益。广电的这种规定纯粹是在三网合一大背景下跟互联网企业抢入口。这并不仅仅是利益问题,更是饭碗问题。
大家都去互联网找内容的话,广电就不是入口了,广电的存在感就没有了,甚至以后还有必要存在广电这个部门都是问题,毕竟广电存在的价值是监管,而互联网不归广电监管。如果互联网成了入口,这个内容监管权力就不归广电了。没有入口管制权力,就没有用于寻租的利益。这利益远远大于盒子本身。拿盒子价格说事其实很天真。
在我看来,这是入口之争,也就是生死存亡之争,广电是为了争入口,也就是自己的存亡之争。站在广电的利益角度这么做是「合理」的,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么做很不爽。
【知乎用户的回答(505票)】:
不谈意识形态。
在三网融合领域,广电最大的问题在于体系结构复杂,资本分割严重,每个省市甚至县都有广电机构而且很可能和不同的资本绑定。这导致全国范围内的整合极为困难,这么多年了进展缓慢。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广电网络本来拥有最好的覆盖率,却因为资本整合困难,始终无法大范围升级改造,这些年来眼睁睁龟兔赛跑,自己变成了最差的一张网,和电信业的网络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别看电信业整天叫苦“管道化”,恰恰管道化才是核心优势。广电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管道支撑,尽管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在努力偏帮,但始终没有任何办法去进攻电信业;反倒是电信业不断渗透原本属于广电的领域。这也是广电常提起的,电信单向进入的的问题。没办法,你没有好的管道,有内容又能怎样呢?更何况广电的内容也不见得多好。电信业的宽带费,一个月就上百,大伙抢着用;广电的有线电视费,一年才2百来块,已经很多人干脆放弃。如果不是国家有政策挡着,广电早就直接被电信业给吞并了。
很多广电人,将这种巨大的劣势,归咎于广电的社会责任、意识形态任务,导致不能完全市场化所致,这基本上是混淆视听之举。如果广电顺利完成了管网的改造,体系也改成和电信类似的结构,他就根本不会去忙着叫屈,而是果断的利用家家入户的优势,大张旗鼓地做第四个全国全网的运营商了。所谓的闷声发大财,万一他占了优势,才不会去趟浑水搞出什么意识形态的麻烦事;反之则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广电不断的拿出意识形态责任做挡箭牌,无非是竞争不力,于是大搞恐吓营销,想要借助政策,来拖延时间————其核心还是管网改造太慢。
也就是说,千变万化都是掩人耳目的,最关键的就是空间换时间(在广电就是内容换时间)。管网竞争不过,就要转换战场,一个是从内容审核入手,掐住源头;另一个就是死守“电视”这块屏幕,努力延缓电信入侵的速度。这两件事情,都是为了将来能占据更大的话语权,一旦管网改造、资本整合完成,就可以后来居上压倒现在的三大运营商,反客为主,从电视屏幕,依托内容的大棒,反攻电脑/手机屏幕。
而这些举措,基本都是色厉内荏,成数很低。对于一二线的居民来说,更接近于行为艺术;对于全体消费者来说,也仅仅是一种额外的折腾和浪费。典型的部门利益裹挟国家政策,论通路已经有电信不见得非要广电一棵树上吊死,论监管难道现在互联网内容没有监管不成?目光如炬的人早看出广电只担心自己被撇开而已,而他正面临这种边缘化、可有可无的困境。
首先,广电领域看似有内容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正在被不断瓦解。如果真的不担心,为什么要下架美剧呢?而且目前视频网站,正在依托资本优势和大数据分析,积极拓展自制剧和自制节目。广电目前每年成百上千电视剧的制作,大部分没见光就死了;而相对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制作出成功率更大的影视剧和节目。实际上目前电视电台最受欢迎的节目,大多是各个制作公司在做——如果不是广电名义上还占据最广泛的网络,这些节目不见得就非共给电视台不可。说实话,除了大型的直播,广电优势较大以外,其他领域正在全面的失控。广电正在败退内容领域,这个惊人的事实,而不是什么意识形态任务,才是广电拼死要掐住内容审核权的原因————它既不是最优先的买家,又没有能力控制渠道,除了牌照、准入这种垄断常见必杀技,还能有什么招数?
其次,渠道的全面失守,就在眼前。这个并不是山寨盒子造成的,而是技术升级的必然后果。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电视屏幕和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的差别,无非都是人机界面;也不存在广电网络/固话网络/移动网络的区别,不过都是通路。消费者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选择最便捷最丰富最便宜的网络。实际上手机的凶猛攻势,仅仅是第一波,接下来的可穿戴计算,会把整个人都包含在人机界面里面,屏幕已经消失不见(或者说无所不在)。整个人从头到脚,都要接受信息(同时也发出信息),广电从屏幕这种设备上进行追赶、限制,根本就棋差一步招招落后。现在广电吞吞吐吐的不敢说手机屏幕归他管(只敢说节目归他管),难道以后敢于厚着脸皮说,从鞋子到手表、眼镜都归他管么?。广电其实不傻,所以才努力的建设网络通路,希望能分一杯羹(反正打不过,不如加入啊)。
所以,从内容到渠道,广电都是面临退无可退的困境,于是搞出这么大的反弹,也不奇怪。但是病根在自身,不设法解决而是努力延缓外部竞争,恐怕于事无补。所谓广电自己生病,反而想让市场/消费者吃药,这已经接近于可笑了。什么叫做经济,经济是一种生物,自有其生长规律,是无法人为扭转的,要强行去控制,只有自己吃苦头。别说广电,就算其大后台,伟光正折腾了那么多年,还不是一样要羞羞答答的向经济规律低头,只可怜了陪绑的百姓和数十年的宝贵时光。但是这些看似威风凛凛的举措,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因为年轻一代,根本就不认同所谓“不同的屏幕/不同的管网/不同的监管”这些奇葩事情。
即使作为大叔一代,我自己家已经近20年没装有线电视了,但是什么都不耽误看。相隔不远的我的父母,大概是最后一代不看电视不行的人了,但是家里老爷子目前用我买的便宜盒子,虽不熟练居然也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而多年前他高价买的某个号称能看很多台的电视盒子(归广电管),早已被束之高阁、积满了灰尘。
【知乎用户的回答(377票)】:
作为外行,我本不打算掺和这个问题,但是看了任易和艾瑞克两位答案之后忍不住吐槽了(一开始两位的答案都主要在描述稳定、安全方面的需求,而把矛头则指向民众素质低,为广电合理性洗地。现在任易已经补充了很多利益方面的成因,但是对他最主要的观点——第一大段的原因分析我还是很不认同,他自觉是广电和某墙都管不着的6%,我只想说其实大家都只是被管着的万分之九九九九,拿民众素质低不适合用盒子说事的,我想推荐的回帖:),我的回答内容并不是很切题,看了下觉得目前所有答案中
、、三位的最赞。
-------------------------------------------------------------------------------------------------
都2014年了,真不敢相信一个用来家庭娱乐的盒子,任易和艾瑞克两位还要上升到社会和谐国家安全的高度。广电也不过是为自己找块遮羞布,两位是真信。
盒子的主要功能就是娱乐,它被设计出来是这个目的,大众接受它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个。能不能不要把稳定、安全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和盒子挂钩?这种泛政治化的思维真是很可怕,过去不就是这样么?所有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都必须是高大上的,能起到正面宣导作用才是它们存在的理由,最后出来的楷模就是八大样板戏。人活在这样一种严肃氛围中,有什么精神上的娱乐可言吗?广电强调这方面的原因可以理解,利益所在。但是大家都跟着这么说,考虑到知乎里人的年龄,我只看到我国大概十几二十年、文化、娱乐、游戏方面想要放得更开一些是无望了,因为这些东西必然地都和政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于是都成了不安全的因素。
“民众素质低,放开对盒子的管制,会导致社会不和谐”此类言论可以歇歇了,这句真是万金油,什么都能往里装,说民zhu不合适也就罢了,现在连盒子都能往里套。这个理由,和我家的两位老人的想法简直一样,他们一直觉得政府监控互联网、媒介、舆论是对的,不然就有一小批亡我之心不死的坏分子和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引起社会混乱。我一直觉得这是特殊年代出来的人,被这种理念灌输多了才会坚信。
互联网时代的精神难道不是要拥抱多元、开放么,有些人自己享受着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好处,却觉得大部分人不配,相信一元、封闭能带来和谐社会,请问凭什么你们就配了?有翻墙技术,懂root盒子,你们就比不会这些技能的人更有鉴别力?有比父母辈更高学历的年轻人就比父母辈有更好的思考能力?
关于一元消息带来的好处,我以为朝鲜和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消息高度过滤后,以绝对符合国家利益的形式灌输给民众,不安定的因素是消除了,留下死水一潭的民众挣扎在生存线上。
----------------------------------
不同意 的说法,果然是利益决定脑袋,说是五五开,从内容上看你强调的是广电维护国家安全这个高大上的借口,但实际上我以为经济利益、部门利益就是广电最近接二连三的主要动机,这也是网上大部分人的看法,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1、先从广电的利润来说: 广电根本是暴利部门,就算按照艾瑞克的说法,你们省400万用户,每年288元,也不是小数目了,11亿5千万的钱,开通一下就相当于白进账(艾瑞克补充说运营、维护、客服、工程建设的投入,这方面我是不太了解,但是我理解中,比如100万个人用和400万人用,广电投入的成本可能差不多,但是收入就是4倍,如果该理解有误,请继续指正),还有机顶盒购买的费用,现在我们这开始忽悠卖高清机顶盒了(根据艾瑞克补充的数据,成本80元,卖两三百元一个),有的家庭需要不止一个机顶盒,这个钱再乘一下400万用户,是多少收入呢?还有艾瑞克提到的广告费用、更高套餐的费用、双向点播互动、电视台还要给传输信号的部分费用。一个盒子将影响到广电这么多收入,去年如你所说盒子发展势头生猛,卖了一千多万台,这笔钱对广电还不是主要的吸引力么?
我们这边一个区级的广电,造了一座十几层的大楼(电视台还不在一起的),去年我跑去给单位门卫开通数字电视,帮我办理这项业务的工作人员占据了一间40-50平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有电脑,还有一台液晶电视。我相信办理这么基础业务的工作人员,不会是该单位的高层吧,顶多中层小负责了。如果不是利润高得吓人,哪来的大楼和豪华办公室?别的地方不知道,反正我们当地对政府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广电是福利超好的部门。从严重的贪腐问题也能看出其利润之高——前年刚地震过,广电的几个头头全进去了,因为机顶盒低买高卖贪污。
2、“控制电视安全播出的内容”——各既得利益部门,喜欢用来解释自己逐利行为时高大上的解释说法都差不多,民众素质低,要像家长管儿童一样管起来。即便这个说法行得通,我们国家各个视频网站、电视台提供的内容,难道不是本来就按照政府要求必须符合审查的吗?有哪个正规视频提供商,敢违背政府要求的?为何还要在盒子里禁装播放电视的软件?
的回答其实是来秀优越感的,他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6%,能通过各种办法绕过国家的管控,所以政府管不着;至于会被管到的94%,是他眼里鉴别力低下,一有谣言就可能造反的,活该被管。其实他提供的两种办法:电脑hdmi连接电视,这会用盒子的人应该都知道;chromecast和盒子带的airpley、dlna等功能也差不多。但是这两种办法都没有盒子本身方便,易操作。盒子最便利的不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而是中老年们,他们是从中获益最大的。恰恰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属于任易眼中鉴别力低下,听风就是雨会动乱的暴民,活该没得看的94%。
不要低估了群众的智商。脱离背景,把事件简单化看,你对群体行为看似理客中的推理貌似是有道理的,但是回到情境中去,只不过是事不关己不能同情地理解别人罢了。就拿你举的px事件来说好了,因为我们当地就有过反px事件。是的,从科学上说px无毒较为环保,我也接受。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当地爆发的反px事件是有其合理性的。一是因为几年之中,我们当地的石化类企业,发生过好几起泄露、爆炸事件,大多数都直接被政府摆平了,甚至连当地的报纸都没有报道过。但是居住在当地的民众谁会不知道?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能相信政府所说的无毒环保么?二是px无毒环保,我以为也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吧,理论上说一些环保设备都开起来是能做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都是关闭环保设备的。在这些前提之下,有一些拆迁户因为利益关系举起反px的大旗,闻者皆从,难道不是反而更符合逻辑么?三是大背景是,当地早已被化工区淹没,本来生活在本地的人就因为各种疾病而怨声载道,还要再加个px,谁愿意呢?
【吴友仁的回答(180票)】:
各位爷,谢绝转载,感谢各位理解,难言之隐,洗不了啊
=============================================
不匿名了,爱咋咋地,感谢各位抬爱,多加几句吧
世界上任何纷繁的事情,总是有一根主线的,以此事为例,以利益贯穿,就很容易看明白
乐视,小米以及国内一波电视厂商在互联网电视上的尝试,给广*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利益损失:
电视开机率的降低和有消费能力人群对电视的放弃:电视开机率的降低,目前有争议,不讨论,只参考;受众的老龄化是个事实,视频网站对中年和年轻人群的争取还是很强烈的。而中年和年轻人群恰恰是最有消费能力的人群
广告主的转移:广告主投放广告自然是有利益的驱动的,最有消费能力人群的转移,就带动了广告主的转移,具体数据,稍带补充,数据来自易观国际,只做参考,不评价,还有其他来源数据,2013年视频网站的收入在120亿左右,比2012年增长了大约50%,有一个很好的想象空间,2014年预计收入或可破200亿各电视台在抬高自己版权授权费用的同时,各视频网站能赚回更多的钱,以好声音第二季为例,某视频网站花了1亿左右买的版权费用,最终在庆功会上爆出广告营收2亿
之前的视频网站各自后面站的主未必够有钱,但是现在盘子洗的差不多了,阿里,腾讯,百度,必须带上俺们,都不是缺钱的主,对各家电视台的冲击会很大
用户和金主的流失,有钱人加入竞争,最终体现为钱啊钱,广*电的思路是懒政的思路,憋的厉害了,就开始放大招了,你们不是喜欢美剧么,行,搜狐滚蛋,我自己亲自放生活大爆炸。你们能放这么多片,我一时半会搞不定,行,那就不让你们盒子上电视放,憋死你们。诸如此类
电视盒子的这次,只是个表象,根源还是钱
-------------------------------------------------------------------------------------------------------------------------------
按照 的要求,修改答案,已经被折叠,不知能否放出来
昨晚是怒极而答
-------------------------------------------------------------------------------------------------------------------------------
本来呢,不想对这种问题回复的,我是视频网站的员工,上一份工作是与广电系打交道,每年参加BIRTV设备展,与广*电系的电影系打过很多交道,不敢实名,只能匿名了,看到两个实在是让我生气的的回答,实在是忍不住了,怒答
-----------------------------------------------------------------------------------------------------------------------------
广*电出这个政策,根源是加强对电视屏幕的控制,因为广电系里广播电视网现在已经穷疯了,如果放任盒子发展,这一系就可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以北京地区为例,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电视机开机率大约在30%,事实上已经沦为大爷大妈的专用,北京台也已经按照用户的喜欢调整了内容,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家长里短类的节目。为了赚钱,广播电视系现在穷的已经逼老百姓每天打开电视的时候,就得看广告了,歌华,说的就是你,开机得看满数个广告,按两次退出才能看到电视内容,太无耻了些。
为了钱,什么借口都能出来,可播可控?太搞笑了吧,就广电系这帮人的烂糟技术,能搞什么可控啊,无非就是骗点国家的钱和补贴罢了。顺带说一句,歌华机顶盒的UI真真是烂到家了,哥06年给闪联电视手动写UI的时候,也比这漂亮一些,好看一些,一套代码吃十年,歌华,I服了U!
内容安全?现在视频网站已经被广电和工信审核制度能弄的死死的,他们哪里敢放轮子视频啊,是失心疯了么?再者说了,视频网站上线视频的流程,
你们混过互联网视频公司么?是能说上就上的么?UGC要先审核,电子签名,上线,转码,分发;正式版权要采购,内容审核,提交,转码,分发;这么多人都得买通才能上线,你觉的现实么?更何况,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各互联网公司的法务办公室,你们俩知道是干什么的么?一旦竞争对手有违反规定的视频,立马就举报到工信部,轻了是罚款,重了是停站,停止dns解析,你们懂么?我看是不懂的,说什么内容安全,是瞎扯吧,因为利益相关,断我活路,点名骂你们了,现在按照要求删除了骂人的话,但是骂人的地址留着当纪念
广*电发的IPTV的牌照都给了谁?全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四大一小十地方,太独了,自己吃肉,连口汤都不给分,行,你们自己玩。现在呢连盒子也管,盒子上不让上直播,那就不上直播,连点播也不让上?用户买个电视是私人财产,你们只是内容提供商,无权决定用户用电视连接什么设备去看,大官人七十二式要在老百姓身上来个遍么?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用户爱看什么就看什么。广电发这种文,就是赤裸裸的垄断,就是置小部门利益于全体中国老百姓之上,就是赤裸裸的那啥
说自己有能力翻墙的人,说没能力的就活该被管的?这就是强权理论,是不是可以类比自己有能力砍死你不被法律追究,你就得活该被砍死?那墙就只是dns污染么?什么叫dns污染?你来讲讲?谷agent在国内使用早就是抽风式的,为啥?TCP重置知道不?伪造证书知道不?
大晚上的,看到这个题目,本来就想笑笑就过去的,看到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实在忍不住了,怒答,骂就骂过了,有人不爽就不爽吧,I don't care。
【深蓝加菲的回答(158票)】:
监管是幌子,主要还是利益问题。 有人说广电局只是一个监管部门,但是广电系本身利益关系千丝万缕,为这个系统总体考虑也是广电局要做到的。而且监管和利益也是相辅相成的,你以为政府不知道这些政策的猫腻? 毕竟相比脑洞很大要钱不要命喜欢剑走偏锋的互联网厂商,广电系毕竟是ZF的自己人,比其他人好管,维护他们的利益,让小弟多吃点肉,把喉舌做大做强也是ZF要考虑的。
广电的想法:互联网电视虽然是趋势(他们内部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 ),但是这个趋势必须掌控在广电手中,要占据产业主导地位,给带来广电足够的利益。
但是广电总体已经落后了很多,以前对电信厂商没有优势,现在还要面对身经百战的互联网厂商,没有办法, 只有 保持内容优势,遏制电信和互联网厂商,以政策和监管换时间。
首先不关版权的事情,腾讯搜狐优酷等很多节目都已经购买了版权,包括在盒子上的版权。互联网厂商在版权上会越来越规矩。
监管是幌子,同意
,监管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那是对于国家和政府还有总局,对于广电这颗大树利益才是最根本的东西。广电明面上肯定是强调播出安全,强调对于内容的控制(政府对这个最重视),但是山寨盒子广电根本管不到,正规盒子和互联网厂商还是守规矩的,轮子啥的想上就别想了,最多有些三俗擦边的。有人说监管才是重点因为广电系其实没有搞到多少钱, 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现在有多少猫腻不说了,大家看的是未来:一个新兴产业,一个转型产业,一个未来ARUP充满想象力的产业,一个十几亿人都离不开的产业,一个最有希望成为未来家庭媒体娱乐的入口和中心的产业,将会有多大的利益,广电人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现在就只能收点广告费收视费版权费,以后这里的利益有多大想象空间大家知道吗?! 真的能够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的话,移动、电信算个毛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互联网电视是广播电视形态的一种,目前已经发放了7张集成播控和14张内容服务牌照,“集成牌照将不再发放,内容服务牌照允许省级广电机构正常申请”,他特别强调,商业网站不能在互联网电视上自建内容平台."
广电的要点是禁止互联网厂商自建内容平台,都必须乖乖接入播控平台,都必须走广电批准的内容服务牌照方,比如小米上的什么搜狐专区都是违规的, 这样就:
1. 内容运营的权限牢牢地收到广电自己的手里。广电虽然有内容优势,但是害怕互联网厂商形成渠道优势,这是赤裸裸的利益问题。
2. 遏制了互联网电视的蓬勃的势头,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已经纷纷开始退订数字电视了,今年7月互联网电视(包括盒子)按照某机构统计数据已经达到5000万台,假如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不加限制,互联网电视成为主流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 最多也就2-4年的事情,这次迎头给互联网电视一大棒子,给了广电系数字电视和更老的有线电视更多的喘息时间。让广电系有时间追赶这次的互联网电视大潮。
广电分为台和网,网就是有线电视网络啥的,互联网电视基本上是革“网”的命,但是"台"暂时先多卖了不少版权(大家注意版权费越来越高,这块可是大油水! ) 似乎更好了?各位看官注意:
广电虽然有着播控平台,内容和政策的优势,但是广电本身是一盘散沙,本身缺乏互联网各方面的技术和实力,所以广电自建的互联网电视台根本无法和优酷爱奇艺等竞争。 虽然有政策优势,但是牌照商,地方广电经常为了小团体的蝇头小利给互联网厂商背书,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广电系发展无法形成合力优势,反而互联网厂商越发做大,渠道优势已经形成。你以为电视台卖了点互联网节目版权高兴了?有识之士早就忧心忡忡了:他们的收视率下降了啊(广告费怎么办)!他们的网络电视台根本没有人来看啊!这样下去他们就沦为一般的节目制作方了。
一些具体措施的分析:
境外引进影视剧、微电影必须在一周内下线 -- 强化广电系的内容优势,这种情况下,境外内容和视频网站自制内容都会受到极大地限制。 美剧韩剧英剧不说,现在互联网厂商的自制节目越来越精良了,特别是依托大数据和社交平台互动发展不可限量啊,不过我还是得吐槽一下很多微电影相当的三俗啊!
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场 -- 所有盒子必须批准,也就是说以后盒子都得符合广电的要求,三方APP预装,还有曲线救国的一键安装什么的都别想了,XX专区(比如小米的搜狐专区,你可以认为是APP的变体)什么的也别想了。像腾讯优酷搜狐和盒子厂商合作预装APP什么的都歇菜了,很大打击啊!
必须禁止直播还有时移回看 -- 一方面是播出安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OTT有了直播和时移,广电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的优势荡然无存,传统广电网络会迅速衰落,但是互联网电视广电只控制了内容和牌照,盒子,cdn什么的都没有控制在广电手里。只能强化监管优势。
EPG监管 -- EPG就是入口,广电这个是必争的,百事通上市之前,和他们某VP聊天,他说广电终于在政策角力上赢得了EPG,否则百事通毫无价值。大家就知道这个的重要性了。
利益相关:服务于互联网电视设备和集成方案厂商,东西卖给谁都是卖,基本上是中立立场。虽然这次互联网电视被压下去了,但是东边不亮西边亮,我们也是是IPTV和数字电视设备商,呵呵:&
求赞! 求感谢! 因为第一名说的高等教育率...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了。
【李德的回答(84票)】:
作为与之有关系的从业者路过。
先谈谈广电总局这一行为对公司的影响吧,用户电视内置的、第三方视频软件,被强制下架,再一天,售后电话被打爆……可怜我司客服MM了,用户抱怨四起,对品牌伤害是极大的;
再说广电为啥要这么做,从前,就我家有一颗苹果树,小伙伴们要吃苹果就得拿东西跟我换,什么弹珠、画片、旋风卡、四驱车,我是小伙伴中玩具最多的,傲娇感爆棚啊有没有!后来,隔壁小明家也种了一颗苹果树,第一年是个小树苗,第二年长大了,第三年居然结了一个苹果!第四年结了十个苹果,小伙伴开始和小明玩耍了,关键是小明的妈妈还免费给小朋友们做苹果沙拉有木有!自己的地位严重受影响!于是,夜黑风高时,偷摘掉小明家还没长大的苹果,心想,明天小伙伴们就回来了,我又可以傲娇了……好激动的说
【马力的回答(43票)】:
电视盒子,最好改个名字「可与大型显示设备连接的支持xx视频网站的小微型计算机」,好,总局你走开,现在到了工业与信息化部的地盘了。(joke)
最严厉整顿要求,实为最露骨以落后生产关系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之典型案例。
反境外内容,俨然成为一柄尚方宝剑,以所谓「政治正确」维护行业利益。电视盒子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视频网站,而这些网站证照齐全。
广电系统的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应该做的是放下包袱,在浪潮之上起舞,而不是利用当下的行政管理优势,被动防御。
【知乎用户的回答(43票)】:
总局与工信的领土之争罢了。
还真有人信是为了内容啊……
【vanderwaal的回答(18票)】:
和余额宝一个情况,不想让人抢走市场又不想靠提升自己水平来达到,当然那政府那套办法解决是简单粗暴一本万利。另外一个可能有涉及到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连我老爸都在看美剧实在太那个了,所以你懂得,抗日神剧是最适合我们这些屁民的东西。
【杨爱红的回答(12票)】:
————————————————————————
少年中国评论
【简评:传统好戏——神仙打架】
【背景】7月11日和15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分别约见中央三大台四大台及地方局,不得与传输网络运营商合作进行互联网电视业务的用户管理、计费认证工作。但目前牌照商均有违规。包括参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电视招标,变相开展IPTV业务立即开始整顿活动,境外引进影视剧、微电影要求必须在一周内下线,后续哪家不按总局要求做就收回牌照,不带好头就处理,如果七家都违规,就暂停互联网电视业务。并将互联网电视的管理上升到了国家根本利益的高度。绿色、安全、环保将是未来互联网电视发展的高压线。
【评论】部委干架,是中国的政治传统。由于职能上的部分重合,就三网融合的问题,工信部和广电总局吵了不知道多少回,干了不知道多少次架。所谓的绿色安全环保,无非是“听广电的话,跟广电走”;除了真正少部分涉及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的内容,其他绿色不绿色、安全不安全、环保不环保,还不全是广电一口说了算?所以你看,真正强调的不是绿色安全环保,而是不允许互联网接入。为啥?因为这是工信部管的啊!
【一叶的回答(12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这就是我的回答。
【heyblue的回答(10票)】:
对排名第一的答案,真无语。
好像意思是,大家有本事就各显神通,梯子、砖墙随便跳,没本事就拉倒,活该,谁让你没本事的?
这什么逻辑啊,这种事情出了多少出了。就不说广电,当初间歇性封谷歌,你无所谓,反正偶尔能用;彻底封了,就傻眼了。封了dropbox,封了onedrive,活该你不能用啊,谁让你不会梯子啊。难道老百姓就活该受这种罪?还把问题归咎于老百姓心智未开化,容易受蛊惑。难道大家都是傻子?
广电这种活在上个世纪思维里的集团,做这种事是没什么稀奇的,但不要说的好像那么理所当然!
【Nemo船长的回答(6票)】:
没人看清楚,本质上这是广电系统在和工信系统角力么?当然是利益问题。
和内容审核之类没啥大关系。到底是为了利益,还是宣传口的意识形态需要。你只要看一样东西,人人影视网站有没有被关掉,没有的话,不管出台啥政策,都是利益问题。如果是,那么真的是意识形态需要。
【韦竞杰的回答(6票)】:
只要广电只监管不经商,我就信它这次是为了国家安全。
否则打死我都不信!
话说你们会相信微软出具的IE与chrome评测报告客观真实?
【WuShao的回答(5票)】:
我认为此举会造成几个后果:
1. 各大数码卖场会推出root和刷盒子的业务,至于某些一键root的软件不知道会不会推出针对
盒子的业务。之后可以在盒子上安装需要的ROM
2. 山寨盒子大行其道,可能叫什么网络媒体播放器啦,电视宝啦,250电视助手之类的。
3. 厂商推出廉价的Windows盒子,安装Windows系统,然后可能PC版的PPS会在设置里面多出一个针对盒子设计的UI。
4. HDMI线缆热卖。
【RiddickR的回答(5票)】:
广电总局:我要卖猪肉,你们只能吃猪肉,不准吃别的肉!也不准你们卖猪肉,要不就砸了你的摊子!
【安道然的回答(5票)】:
总局,就是这样自信!
【李国的回答(4票)】:
有利益考虑,也有政治上的考虑,两者肯定都有。
不过,为了利益想强我们的钱也就算了,还想通过控制内容来强奸我们的思想?!
历史的车轮必然碾压广电。期待10年后的广电变成今日的邮政。
【李明俊的回答(3票)】:
简单的要死,广电总局还管着很多内容提供方呢,又一起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烂事,政治和商业搅在一起,对行业的伤害绝对是最大的,反正人家独家垄断了呗,不让你搞就不让你搞,有本事你当执政党!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纤拨号上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