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 system怎么nginx 配置ip server

当前位置: >
免费ftp服务器FileZilla Server配置
完成后,必须启动软件进行设置,由于此软件是英文,本来就是一款陌生的软件,再加上英文,配置难度可想而知,小编从网上找到一篇非常详细的教程进行整理了一番,确保读到这篇教程的同学都能够进行免费ftp服务器FileZilla Server配置。
运行FileZilla Server Interface.exe,得到以上界面,如果是第一次进入,直接点击ok即可。我们可以在「Administrator password:」栏位中输入本服务器Filezilla服务的密码,输入管理端口号(管理端口到底是多少,请参考前文安装过程中填写的具体数字是多少。),然后勾选「Always connect to this server」再按下〔OK〕。建议选中&总是连接到本服务器&的选项,即表示每次启动管理控制台,都是管理本机的Filezilla服务。
注意:修改端口和密码非常重要,这是确保Filezilla安全的重点,必须修改端口,必须设置密码!密码建议足够复杂!可以在管理界面中进行修改
这是程序的主界面,然后开始点击Edit菜单下的Settings.会得到如下界面:
首先要进行服务器全局参数设置:
General settings(常规设置):
Listen on Port:监听端口,其实就是FTP服务器的连接端口。(一般都是21)
Max.Number of users:允许最大并发连接客户端的数量。(0为不限制)
Number of Threads:处理线程。也就是CPU优先级别。数值调得越大优先级越高,一般默认即可。
下面的是超时设置,
Connections timeout:连接超时时间;此处默认是120秒。
No Transfer timeout:传输空闲超时;此处默认是600秒。
Login timeout:登入超时。此处是60秒。
一般此处默认即可,无须更改。
Welcome message页面设置客户端登录成功以后显示的Welcome信息。
小编此处已经改为Welcom to Serv-U FTP Server(另一款非常知名的ftp服务器)!
此处最好要修改!因为随便暴露的话黑客可能会利用漏洞进行攻击。建议和小编输入的一样即可。
IP&bindings(IP绑定)页面:把服务器与IP地址绑定,使用*以绑定到所有地址。(一般默认即可)
&&&IP&Filter(IP过滤器)页面:设置IP过滤规则,在上面栏目中的IP是被禁止与FTP服务器连接的,下面的是允许的。
格式:可以是单个IP地址、IP地址段,可以使用通配符、使用IP/subnet语法或正则表达式(以&/&结尾)来过滤主机名。
(一般默认即可,除非有需要的话再来进行设置)
第2步& Passive mode settings(被动传输模式设置):这个页面要重点关注。
先修改Use custom port range:小编此处选择的从.此处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下面是被动传输设置:
&&&&&& 1)如果服务器本身直接拥有公网IP,可以选软件默认的&Default&。
&&&&&2)& 如果服务器是在局域网里面,在一个网关后面,那么就要选择第二项&Use the follwoing&IP&,并且在下面的输入栏填写公网的IP地址;否则,客户端用PASV被动模式可能无法连接FTP服务器。因为服务器是在内网中,在客户端使用PASV模式连接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之后需要把自身的IP地址告诉客户端,由于服务器在内网中,它侦测到的IP地址是内网的(如192.168.0.5),它把这个IP地址交给客户端,客户端自然无法连接。在这里设置了指定的IP地址后,服务器就会把这个公网合法的IP地址提交给客户端,这样才能正常建立连接。
&&&&&& 如果服务器是动态IP的,那么可以选择下面的&Retrieve external&IP&address from&,利用FileZilla官方网站免费提供的IP查询页面获取当时的公网合法IP,然后服务器把这个公网合法IP地址提交给客户端。当然静态IP也可以用这个,只不过没有必要。
&&&&&& 这个设置页面对服务器位于内网的情况非常重要。有些FTP服务器端没有这个设置项目,客户端就只能用Port主动模式连接。当然有些客户端软件针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的设置,如FlashFXP的站点设置中只要选中&被动模式使用站点IP&就可以了。
&&&&&& 对于在局域网中的服务器,如果服务器没有置于DMZ区,那么强烈建议选中下面的&Use custom port range&定义PASV端口范围。由于PASV模式中,是服务器随机打开端口,然后把打开的端口号告诉客户端,让客户端连接打开的端口。但是因为服务器处于网关后面,如果网关那里没有做对应的端口映射,客户端从外网就无法连接服务器打开的端口,导致PASV模式连接失败。在这里限定服务器打开的端口范围,然后到连接外网的网关那里,对服务器的这些端口做端口映射(虚拟服务)。这需要服务器和Internet网关设备配合设置,这样外网的客户端才能用PASV模式连接进来。
第3步& Security settings(安全设置):这里的两个选项关系到能否FXP。软件默认状态&Block incoming server-to-server transfers&和&Block outgoing server-to-server transfers&两项都是选中的,前面那项是禁止连入的服务器对传,后面是禁止传出的服务器对传。也就是说默认状态不允许FXP,如果需要使用FXP,那么就把这两个项目取消选择。注意FXP传输除了跟这个页面的设置有关,还跟IP过滤器有关。
说明:如果启用,IP过滤器在传输开始时检查远端IP,如果IP不符合控制通道中的远端IP,传输将被取消。
&&&&&& FXP经常被用来传输非法盗版软件,反弹攻击亦可被用来发起对服务器的Dos攻击,因为恶意用户可以发起多个服务器到服务器传输,这将对服务器的带宽和可用性造成很大影响。
&&&&&& 如果设置了严格过滤IP,整个IP将与控制通道中的IP进行比较,但此选项可能会对使用了多个IP的代理服务器引发问题。
&&&&&& 为了避免此问题,可以禁用严格IP过滤,这样只检查IP地址的前三部分,但这会使对FXP/反弹攻击的安全都降低。因此,你需要在安全和兼容性之间做选择,要想达到最佳效果,你可以阻止所有的FXP传输并且仅对传入的传输启用严格过滤。
miscellaneous:杂项设置。默认即可。
第4步&& Admin Interface setting(管理员界面设定):这个就是登录配置服务器界面的一些参数。端口号的设置在安装的时候也出现过。下面两栏可以定义允许远程登录配置的网络界面和IP地址,第一个空白可以设置把管理界面绑定到IP地址,使用*以绑定所有IP地址,127.0.0.1是默认绑定,它一直存在且不可被移除;第二个空白设置允许连接到管理界面的IP地址,可以使用通配符(例如:123.234.12?.*),127.0.0.1总是被允许连接到管理界面的。在最下面更改管理员口令。
注意:修改端口和密码非常重要,这是确保Filezilla安全的重点,必须修改端口,必须设置密码!密码建议足够复杂!
第5步& Logging(日志):设定是否启用日志记录功能以及日志文件大小和文件名。
第6步& Speed Limits(速度限制):这个是全局参数,默认状态不限速。可以选中&Constant Speed Limit of&并填写限速数值来实现速度限制,下载(传出)和上传(传入)可以分别设置。还可以根据时段自定义限速规则&&&Use Speed Limit Rules&,比如这台服务器或者网络连接除了做FTP服务器之外还有别的用途,需要根据时间调度,不能让FTP传输挤占所有网络带宽影响其它的网络服务;就可以通过这里设置。
第7步& Filetransfer compression(文件传输压缩设置):MODE Z FTP协议是一种实时压缩的传输协议。在这种模式下,发送方的数据在发出之前先进行压缩,再送到网络链路中传输,接收方将收到数据实时解包,在本地还原重组成原文件。这种模式可以大幅度减少网络中的数据流量,提升传输效率(速度)。当然对于已经压缩过的文件,就几乎没有效果了。要使用这种传输模式,需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支持MODE Z协议。
&&&&&& 勾选&Enable MODE Z support&就可以启用本服务器的MODE Z支持功能,这样,只要客户端也支持MODE Z就可以获得它带来的性能提升。&Minimum allowed compression level&和&Maximum allowed compression level&分别设置最小压缩率和最大压缩率。最下面可以输入不启用MODE Z功能的目标IP。
第8步& 设置&SSL/TLS settings&。
&&&&&& 选中&Enable FTP over SSL/TLS support(FTPS)&
还有一处ushi是否一小时之内允许重复10次失败尝试。
第9步& 加固权限,找到Filezilla的配置文件,格式是xml格式,鼠标右键点击之,并选择属性。&
&&&&&& 加入Guest组禁止读写的权限,设置为拒绝。
&&&&&& 点击确定后,系统会弹出提示,询问拒绝权限优先级高于允许权限,是否要继续,点击是通过即可。
&&&&&& 匿名FTP配置:
&&&&&& 首先打开管理控制台,点击左起第四个图标&进入系统设置。&
&&&&&& 打开ftp用户管理界面,点击右侧的&add按钮,添加新用户。&
&&&&&& 在新增用户的对话框中,输入&anonymous&这个名字,即FTP的匿名用户。&
&&&&&& 点击确认,添加用户完成,返回用户管理界面。&
&&&&&& 点击左侧的&Shared folders&菜单。点击Add按钮,添加一个目录。&
&&&&&& 打开浏览文件夹的选项,选择要设置FTP的目录。&
&&&&&& 点击确定,添加用户完成。&
&&&&&& 现在用户FTP客户端连接到FileZilla Server上,可以看到匿名FTP已经配置完成。&
标准FTP用户配置:
设定流程:开新帐户& 设定密码& 选定资料夹& 设定完成。
第1步& 进行的是用户组(Group Settings)设置。在主界面点击第五个按钮或者由&Edit&&&&Groups&菜单进入。
&&&&&& 组设置是为了便于用户归类管理,相同权限的用户归属到同一个组里面,这样就不用重复多次设置每个用户的权限等参数,简化配置和管理工作。点击右边的&Add&按钮创建新组。
&&&&&& 组创建完成以后,点&Shared folders&进入目录权限设置页面。点击中间区域的&Add&按钮添加目录。默认状态添加的第一个目录即为该组用户登录之后看到的主目录(Home Directory),主目录前面有个粗体的&H&标识。目录列表右侧分别是对该目录的操作权限设置,上面是文件权限设置,下面是目录权限设置。如果要改变主目录,只要在列表中选中需要设置为主目录的那个,然后点击&Set as home dir&按钮即可。
&&&&&& 设置好主目录之后,再点击&Add&按钮把其余的目录依次设置进来就可以了。不过这里得注意,如果仅仅把别的目录添加进去,那么你用客户端连接之后,会发现除了主目录和它的子目录之外,别的目录都看不见。这是怎么回事?这里要说明一个概念&&虚拟路径。所谓虚拟路径,就是在客户端看到的目录结构。由于一个用户只能有一个主目录,别的目录如果不映射成虚拟目录的话,客户端将看不到它。所以只有把除了主目录之外的其它目录,虚拟成主目录的子目录,这样在客户端才能看到。
&&&&&& 比如本例,主目录是D:\Downloads,如果不做虚拟路径设置,那么客户端登录进来只能看到主目录里面的内容,还有一个E:\FTPRoot目录下面的东西看不到。如何设置虚拟路径?鼠标右键点击列表中的&E:\FTPRoot&目录,在弹出的菜单里面选&Edit aliases&编辑别名;现在要把E:\FTPRoot目录作为客户端主目录下的FTPRoot目录,那么就在弹出的窗口里面输入&D:\Downloads\FTPRoot&并点击&OK&按钮确定。注意拼写规则,路径的前面部分必须是主目录的绝对路径。这样设置之后,在客户端就可以看到一个&FTPRoot&目录,这个目录其实就是E:\FTPRoot目录。
&&&&&& 组设置中的&Speed Limits&和&IP Filter&跟全局设置里面的速度限制和IP过滤器设置方法是一样的,请参照前面的内容。只不过这个是仅仅针对这个组的用户生效。而全局设置是对所有的用户都生效。设置完毕之后点击&OK&按钮回到主界面。
&&&&&& 权限说明:
Files & Read:可下载档桉。
Files & Write:可上传档桉。
Files & Delete:可删除档桉。
Files & Append:即把文件下载到本地副本并打开编辑,在关闭时再上传到服务器。(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在服务器端进行执行编辑。)
Directories & Creat:可新增子资料夹。
Directories & Delete:可删除子资料夹。
Directories & List:可列出资料夹中的档桉。
Directories & +subdirs:列出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
注意:在FileZilla Server里设置的对文件、目录的权限,需要依赖Windows操作系统中SYSTEM帐号对文件、目录的权限设置。
第2步& 设置用户(Users)。点击主界面第四个按钮或者由&Edit&&&&Users&菜单进入。
&&&&&& 点击右边的&Add&按钮创建用户,输入用户名test 。
&&&&&& 选中Password前边的多选框,然后输入密码123456。
&&&&&& 然后从&Group membership&栏选择该用户所属的组(Group),这样该用户将继承该组的所有属性/权限,不用再单独一一设置这些参数了。这也是设置组体现的方便性,在用户比较多的时候使用组来分类会使得管理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个不属于任何组的用户,这样的话,就得单独定制该用户的权限。对于少量特殊用户,可以用这种方式设置。
返回到用户管理界面,点击设置文件夹目录,点击Add添加目录。&
&&&&&& 添加完成,再右侧选中test用户对这个目录的权限,然后点击左侧的OK按钮,配置完成。&
&&&&&& 现在可以使用客户端来测试登录了。&
&&&&&& 打开FTP客户端软件,输入test用户名和密码123456,登录到服务器。&
&&&&&& 登录成功后,可以看到刚才制定的FTP目录下的文件,并具有相应的上传、下载权限。&
&&&&&& 至此,FileZilla Server的基本设置就完成并可以运行了。
启用SFTP设置如下:
&&&&&& 打开&Users&对话框:添加用户;输入密码;选中&Force SSL for user login&,目的是强制使用 SSL,当然如果不选的话,要不要使用 SSL,就由客户端自己选择了。
&&&&&& 在&Shared folders&中添加 FTP 文件夹,并设置相应权限。
&&&&&& 用 FileZilla Client 连接 FTP 服务器。和普通的连接相同,只是注意选择 Servertype,如下图:
这篇教程也算入门级的教程,其他的ftp服务器软件也是大同小异。还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
,小编只做了稍微修改,因为这篇教程已经很详细了。谢谢原作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鲁ICP备号-9IBM服务器远程管理模块IMM接口IP设置
&&&&IBM服务器都有一个远程管理端口,&同时支持静态和动态IP地址.&管理端口默认IP地址统一为192.168.70.125,&更改IP地址有两种方式,&一是开机按"F1"进入BIOS设置,&二是先通过WEB登陆http://192.168.70.125进入IMM管理界面进行修改.&&
1)&第一种方式:&在BIOS中修改管理端口IP&&
启动服务器后,&可以使用BIOS设置工具管理IMM&网络连接.&&&
开启服务器,&通电大约两分钟后,&电源控制按钮将会激活,&按下开机按钮,&就会显示IBM&System&x&Server&Firmware&欢迎界面.&&&
按下F1键.&在Setup&utility主窗口中,&选择System&Settings&-&Integrated&Management&Module&-&Network&Configuration.&在DHCP&Control中有三个IMM&网络连接选项(Static&IP,DHCP&Enabled,DHCP&with&Failover&(default).&选择其中一种网络连接方式.&&&
如果选择static&IP,&须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address,subnet&maskand&default&gateway).&&&
设置完后选择Save&Network&Settings保存,&退出&Setup&utility.&&
2)&第二种方式:&在IMM管理界面中修改IP&&
用网线将笔记本与服务器管理端口相连,&修改笔记本的IP地址为192.168.70.xxx,&PING通服务器管理端口后,&在网页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70.125,&回车后就可以进入IMM管理界面.
Note:&IMM&默认用户名是USERID,&密码是PASSW0RD(0是数字零而不是字母O).&&&
在欢迎界面中,&选择timeout值(此值为IMM自动退出登陆的时间),&点击&Continue&开始进入,&浏览器将出现System&Status页面,&在IMM&Control&-&Network&Interfaces中修改IP地址.&&
3)&IMM各项功能简介&&
修改IP之后,&将管理端口连至交换机,&即可远程管理服务器,&包括开机,关机,查看系统日志,升级BIOS和Firmware以及远程控制等.&如图:&
在IMM&Control&-&LoginProfiles修改IMM默认用户USERID的密码,&或新建新用户;&&
在Monitor&-&Event&Log中可以查看机器的日志;&
在Task&-&Remote&Control中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远程控制须在本机安装好Java插件;&&
关于IMM详细配置,&可至IBM官网下载和查看imm_users_guide.pdf文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是:&>&&>& &
Win2000 Server:TCP/IP配置全攻略(下)
设置WINS  Windows网际命名服务(WINS)对于查找连接到Microsoft TCP/IP网络上的已命名和工作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一个WINS包含一个配置有TCP/IP协议堆栈并运行WINS应用程序的Windows 2000 Server。WINS包含有一个装有IP地址和网络计算机名称的分布式数据库。单词distributed (分布式)对于理解WINS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网络中可以有多于一个WINS存在,并且每个WINS 可以联合使用它们合并起来的数据库资源去解析名称和I P地址。如果用户准备将本地配置为使用WINS,那么未知的网络名称就会自动地被解析成I P网络地址。这就使得用户的WINS能够把IP地址附加到它所传输的数据帧的信宿域后边。  WINS有下列几个有用的特性:&  *WINS NetBIOS接口的连接速度比DNS快而且更为灵活。  *把一个配置成可以使用WINS实际上消除了在每个工作站上都支持LMHOSTS文件的必要。这就使得局域网的管理更方便,而且消除了工作站不断更新的需要。如果某个工作站需要地址,它就可以从集中式管理的WINS那里获得一个。  *使用WINS减少了使用广播数据包获取网络名称的需要,这会提高网络性能。  *WINS使跨越路由器域浏览有效。  *WINS服务可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分布式数据库特性意味着额外的WINS可以按网络需求添加。  *当DHCP为子网之间移动的计算机发布一个新的IP地址时,该地址就会在WINS数据库里自动更新。  在了解了上面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对WINS进行配置如下:  1. 在高级TCP/IP设置窗口中单击“ WINS”选项卡,出现如图所示的窗口。     2. 单击“添加”按钮打开“TCP/IP WINS”对话框,如图所示。&    & &  3. 在“WINS地址”文本框中输入正确的IP地址,单击“添加”按钮后,新的WINSIP地址将被添加到“WINS地址”列表框中。&  4. 如果用户希望在一个有限的网络地址数内维护本地控件,请选定“启用LMHOSTS查询”复选框。LMHOSTS文件位于WINNT\SYSTEM32\DRIVERS\ETC\目录中。Microsoft包含有一个可以使用的样本文件LMHOSTS.SAM。  技巧 如果用户要从头创建一个新的LMHOSTS文件,最好以样本文件为指导。&  &5. 如果用户所处的本地网络中有一个集中的LMHOSTS文件,请单击“导入LMHOSTS”按钮。将请求该文件的网络路径。输入适当的路径,或者使用提供的窗口查找路径。输出的文件将会拷贝到计算机上并存放在适当的目录下。  6. 在“WINS”选项卡的下面有三个单选按钮选项,分别为:启用TCP/IP上的NetBIOS、禁用TCP/IP上的NetBIOS和使用来自DHCP的NetBIOS设置。用户可以根据本机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如果用户无法确定选定哪个选项,请向网络管理员查询有关信息。  7. 单击“确定”按钮以使设置生效。     IP安全设置  IP安全设置主要是为网络通信设置某种安全策略,它适用于所有启用TCP/IP的连接。通过启用IP安全设置可以保证网络在网络上的通信安全。例如,启用“安全”策略后,该策略不允许与不受信任的网络机进行不加密的通信。下面给出设置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在高级TCP/IP设置窗口中,单击“选项”选项卡,如图所示。      2. 在“可选的设置”列表框中选定“ IP安全机制”选项,单击“属性”按钮,打开“ IP安全设置”对话框,如图所示。
(责任编辑:下载王小编)
最新评论 共0条评论
已有条跟贴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文明发言。
常用电脑软件下载
&2015 下载王软件教程学院 &
电子邮箱:ubuntu网络配置初步/etc/network
网络配置常用
网络接口设定,IP地址设定,MAC与接口名修改,DHCP动态IP,静态IP,命名主机名,环回地址设定
IP网络基础
IP网络初级知识,底层网络设置,DHCP配置网络接口,PPP,WLANi等配置
常用配置命令
常用配置命令
网络故障排除基础
网络配置:
1.Ethernet Interfaces网络接口地址:
Ethernet interfaces are identified by the system using the naming convention of ethX, where X represents a numeric value. The first Ethernet interface is typically identified as eth0, the second as eth1, and all others should move up in numerical order.
查找方式:
ifconfig -a | grep eth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5:c5:4a:16:5a
或者#sudo lshw -class network
网络即可逻辑命名或者MAC地址设定:/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NAME,ATTR{address}分别代表逻辑命名与MAC地址。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15:c5:4a:16:5a&, ATTR{dev_id}==&0x0&,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0&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15:c5:4a:16:5b&, ATTR{dev_id}==&0x0&,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1&
网络接口设定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ethtool
sudo ethtool eth0
2. IP地址设定:工具ip, ifconfig and route,
sudo ifconfig eth0 10.0.0.100 netmask 255.255.255.0
ifconfig eth0
修改默认网关
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10.0.0.1 eth0
配置DNS服务。
If you require DNS for your temporary network configuration, you can add DNS server IP addresses in the file/etc/resolv.conf. The example below shows how to enter two DNS servers to/etc/resolv.conf, which should be changed to servers appropriate for your network. A more lengthy description of DNS client configuration is in a following section.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清除所有IP配置ip addr flush eth0
3. DHCP Client: Dynamic IP Address Assignment (DHCP Client)动态IP
To configure your server to use DHCP for dynamic address assignment, add the dhcp method to the inet address family statement for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in the file/etc/network/interfaces.The example below assumes you are configuring your first Ethernet interface identified as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By adding an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as shown above, you can manually enable the
interface through the ifup command which initiates the DHCP process via dhclient.
sudo ifup eth0
sudo ifdown eth0
配置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s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0.0.0.100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0.0.0.1
sudo ifup eth0
sudo ifdown eth0
5.环回地址:Loopback Interface
环回地址的标识为:lo,IP地址为:127.0.0.1
查看:ifconfig lo
配置/etc/network/interfaces:
iface lo inet loopback
6.Name Resolution
处理从IP地址到主机名的映射。
DNS client配置:
/etc/resolv.conf
a server on the domain && and using two public DNS servers.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静态主机名:
配置文件:/etc/hosts,IP到主机名的映射。
127.0.0.1 localhost
127.0.1.1 ubuntu-server
server1 vpn
server2 mail
server3 www
server4 file
7.其他技术Bridging桥接,Name Service Switch等&
-----------------------------------------------------------
IP 网络设置基础
一个 Ubuntu 主机可能有很多有不同 Internet 协议(IP)地址的网络接口。接口可能有很多种,如:
Loopback:lo
Ethernet:eth0、eth1 &&
Wi-Fi:wlan0、wlan1、wifi0 &&
Token Ring:tr0、tr1 &&
PPP:ppp0、ppp1 &&
其他可用的网络设备还有很多,包括 SLIP、PLIP(串行和并行 IP)、控制某种网络接口流量的&shaper&设备、帧中继、AX.25、X.25、ARCnet 和 LocalTalk。
每个直接连接到 Internet(或任何基于 IP 的网络)的网络接口都用唯一的 32 位的 IP 地址来识别。 IP 地址可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个部分。如果你拿到一个 IP 地址,把网络地址部分全部设为 1,而主机地址部分全部设为 0,则你将得到这个网络的子网掩码。
传统意义上,IP 网络按照网络地址的长度分为 8、16、24 位三个组别。这个系统缺乏灵活性,浪费了很多 IP 地址,所以现在的 IPv4 网络是由可变长度的网络号来分配的。
IP addresses net mask length
Class A 1.0.0.0 - 126.255.255.255 255.0.0.0 === /8
Class B 128.0.0.0 - 191.255.255.255 255.255.0.0 === /16
Class C 192.0.0.0 - 223.255.255.255 255.255.255.0 === /24
IP 地址不在这个范围内的被用作特殊目的。
每一个组别中都有保留给本地网络(LANs)使用的地址范围。这些地址不会和 Internet 上的发生冲突。(同理,如果主机被分配到这类地址的话,这些主机就不能直接访问 Internet,需要通过一个作为代理的网关或网络地址转换服务(NAT)才能访问 Internet。)这些地址范围在下表中列出,包含每个组别中这些地址范围的数目。
network addresses length how many
Class A 10.x.x.x /8 1
Class B 172.16.x.x - 172.31.x.x /16 16
Class C 192.168.0.x - 192.168.255.x /24 256
IP 网络中 IP 地址的第一个值就是网络本身,最后一个值是该网络的广播地址。 其余所有的 IP 地址都可以分配给网络中的主机。通常 IP 地址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会留给该网络的 Internet 网关。
路由表包含了关于内核如何把 IP 包发送到它们目的地的信息。这儿有一个位于本地网络(LAN),IP 地址为 192.168.50.x/24 的 Debian 主机的路由表。另一台主机 192.168.50.1(也在 LAN 中)是公司网络 172.20.x.x/16 的,主机 192.168.50.254(也在 LAN 中)是负责访问 Internet 的路由器。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27.0.0.0 * 255.0.0.0 U 0 0 2 lo
192.168.50.0 * 255.255.255.0 U 0 0 137 eth0
172.20.0.0 192.168.50.1 255.255.0.0 UG 1 0 7 eth0
default 192.168.50.254 0.0.0.0 UG 1 0 36 eth0
第一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 127.x.x.x 的话,则会通过 lo 回环网络接口来路由。
第二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 LAN 的话,则会通过 eth0 来路由。
第三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公司网络的话,则会通过 eth0 来路由,最后发送到网关 192.168.50.1。
第四行说明传送目的地是 Internet 的话,则会通过 etho 来路由,最后发送到网关 192.168.50.254。
路由表中的 IP 地址也可以用名称表示,这些名称从 /etc/networks 或通过 resolver(C Library)来获得。
除了路由之外,内核能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流量控制和包过滤。
底层网络设置
GNU/Linux 上传统的底层网络设置工具是 ifconfig 和 route,它们在 net-tools 这个软件包中。目前这些工具被软件包 iproute 中的 ip 代替。ip 可以在 Linux 2.2 或更新的内核上运行,有着比老的工具更好的兼容性。然而,这些传统的设置工具还是能用的而且大家也更加熟悉。
[编辑] 底层网络设置 & ifconfig 和 route
下面演示如何把网络接口 eth0 的 IP 地址从 192.168.0.3 改为 192.168.0.111;设置 eth0 的路由,通过 192.168.0.1 访问 10.0.0.0 这个网络。 执行 ifconfig 和 route 时不带网络接口参数,则显示所有网络接口和路由的现状。
首先我们关闭网络接口。
# ifconfig eth0 inet down
# ifconfig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 (没有 eth0 这个条目了)
... (没有路由表了)
接下来我们启动 eth0 并给予其新的 IP 地址和路由。
# ifconfig eth0 inet up 192.168.0.111 \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0.255
# route add -net 10.0.0.0 netmask 255.0.0.0 gw 192.168.0.1 dev eth0
底层网络设置 & ip
ip 和先前的 ifconfig 和 route 有相同功能的命令如下:
ip link show
ip route list
ip link set eth0 down
ip addr del dev eth0 local 192.168.0.3
ip addr add dev eth0 local 192.168.0.111/24 broadcast 192.168.0.255
ip link set eth0 up
ip route add dev eth0 to 10.0.0.0/8 src 192.168.0.111 via 192.168.0.1
运行的时候使用 help 参数,能让 ip 打印出命令的语法。 例如,ip link help 打印出:
设置无线网卡(Wi-Fi)接口
对于无线网卡(Wi-Fi)接口,除了 ifconfig 或 ip 之外,你还需要 iwconfig 这个程序。此程序在 wireless-tools 中。
[编辑] 设置 PPP 接口
如果你是通过连接在拨号电话机上的调制解调器,并使用 Point-to-Point 协议 (PPP) 来上网的。那么这样的网络连接就是通过 ppp0、ppp1 等网络接口来实现的。
PPP 接口是由 pppd 这个 PPP 服务来管理的。你可以在 ppp 中找到该程序。 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设置 PPP 接口也就是对 pppd 进行设置。
[编辑] 手动设置 pppd
为了建立网络连接,我们需要打开一个通讯端口(通常是串口),需要把命令传输到通讯设备上(通常是调制解调器),需要拨某个电话号码,对于外部的 PPP 服务还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需要内核创建 PPP 接口,最后需要修改路由表。只有这样信息才能在这条连接上传递。 pppd 能完成上述所有动作,因而会有一堆的设置参数。相关参数参见 pppd(8)。
在 Ubuntu 系统上,全局的设置在 /etc/ppp/options 里面。用户的特定设置放在 ~/.ppprc。依赖于通讯端口的设置全部在 /etc/ppp/options.partname。
使用 DHCP 来配置网络接口
底层的网络接口设置可以用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来自动设置。你的防火墙或路由器或宽带 ISP 可能用这个方法来配置 IP 地址和其他参数。
要做这个工作你必须安装下列软件包的其中一个:
dhcp3-client (version 3, Internet Software Consortium)
dhcpcd (Yoichi Hariguchi and Sergei Viznyuk)
pump (Red Hat)
pump 简易且被广泛应用。 dhcp3-client 复杂,但是可配置程度更高。 [55]
[编辑] Debian 的高级网络设置
[编辑] 使用 ifupdown 进行高级网络设置
为了让网络设置更加简单,Debian 提供了一个标准的高级网络设置工具,包含 ifup 和 ifdown 程序和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如果你选择用 ifupdown 来配置你的网络,那么就不要同时使用底层工具去配置。这也意味着你不应该用其他高级配置工具,如 whereami、divine、intuitively 等。他们调用的也是底层配置工具。ifupdown 程序在设计的时候,是假设仅有这样一个程序会被用来设置网络接口的。
更新接口设置是执行:
# ifdown eth0
# editor /etc/network/interfaces # 做你需要的调整
# ifup eth0
更多信息参阅 interfaces(5)、 /usr/share/doc/ifupdown/examples/network-interfaces.gz 和 ifup(8)。
[编辑] 用固定 IP 地址为接口进行设置
假设你要配置一个以太网接口,使其拥有一个固定的 IP 地址 192.168.0.111。这个 IP 地址以 192.168.0 为开头,所以它肯定在一个 LAN 内。进一步假设 192.168.0.1 是 LAN 上面 Internet 网关的地址。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使其包含类似下面这段的内容: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111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1
在接口被激活或是在激活之前,你都可以配置接口的其他部分或者进行其他操作。只要你在&up&和&down&那几行中设置合适的命令。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111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1
up route add -net 10.0.0.0 netmask 255.0.0.0 gw 192.168.0.2 dev $IFACE
down route del -net 10.0.0.0 netmask 255.0.0.0 gw 192.168.0.2 dev $IFACE
up echo Interface $IFACE going up | /usr/bin/logger -t ifup
down echo Interface $IFACE Going down | /usr/bin/logger -t ifdown
你也可以选择把命令插入到 /etc/network/if-up.d 和 /etc/network/if-down.d 目录下的脚本中。这些脚本也能执行扩展的选项。详情参阅 interfaces(5)。例如,软件包 resolvconf 包含的脚本允许你在接口被激活的同时,往 /etc/resolv.conf 添加指定的 DNS 信息: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111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1
dns-search somedomain.org
dns-nameservers 195.238.2.21 195.238.2.22
dns-search 选项的参数 somedomain.org 符合 resolv.conf(5) 中所说的 search 选项的参数。 dns-nameservers 选项的参数 195.238.2.21 和 195.238.2.22 符合选项 nameserver 的参数。其他可以识别的选项是 dns-domain 和 dns-sortlist。参阅 管理域名服务器信息 & resolvconf, 第 10.4.2 节。
用 DHCP 配置接口
底层的网络接口设置可以用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来自动设置。你的防火墙或路由器或宽带 ISP 可能用这个方法来配置 IP 地址和其他参数。
要做这个工作你必须安装下列软件包的其中一个:
dhcp3-client (version 3, Internet Software Consortium)dhcpcd (Yoichi Hariguchi and Sergei Viznyuk)pump (Red Hat) pump 简易且被广泛应用。 dhcp3-client 复杂,但是可配置程度更高
为了使用 DHCP 配置接口,请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使其包含一下这段内容:
iface eth0 inet dhcp
为了让 DHCP 能工作,你需要安装一个 使用 DHCP 来配置网络接口, 第 10.5 节中提及的 DHCP 客户端程序。
[编辑] 配置无线网卡(Wi-Fi)接口
软件包 wireless-tools 包含了一个钩子脚本 /etc/network/if-pre-up.d/wireless-tools,使得在接口被激活之前,对无线网卡(802.11a/b/g)进行设置变为可能。使用 iwconfig 程序来完成设置,参阅 iwconfig(8)。任何一个 iwconfig 的有效参数,你都可以把它包含在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并在原有的参数名字前加上&wireless-&这个前缀。例如,要设置 eth0, 使得 eth0 在被 DHCP 激活之前, ESSID 设定为 myessid,encryption key 设定为 e,请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加入一下这段内容:
iface eth0 inet dhcp
wireless-essid myessid
wireless-key e
注意!如果你使用 waproamd 来设置这个接口的话,你不应该使用这个方法来设置 ESSID 和 key。在 ifup 执行时,waproamd 就已经设置好了 ESSID 和 key。参阅 使用 waproamd 启动网络设置, 第 10.8.4 节。
[编辑] 设置 PPP 接口
ifup 和 ifdown 程序使用 pon 和 poff 来添加和删除 PPP 接口,所以先 设置 PPP 接口, 第 10.2.4 节。
假设你已经设定了 PPP 和 myisp 一起工作。请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使其包含如下这段内容:
iface ppp0 inet ppp
provider myisp
这样设置好后,ifup ppp0 会完成
遗憾的是,目前无法在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的 ppp 段落里面提供额外的 pppd 选项。
目前无法使用 ifupdown 来为 PPP 接口提供辅助的设置。因为在 pppd 完成连接之前 pon 就已经存在了,ifup 执行激活脚本之后 PPP 接口才可用。到这个 bug 被修正之前,还是需要在 /etc/ppp/ip-up 或 /etc/ppp/ip-up.d/ 中进行额外的设置。
[编辑] 设置 PPPoE 接口
许多宽带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使用 PPP 协议来连接,即使用户的机器通过以太网和/或 ATM 网络连接他们。 这是通过 PPPoE 的技术来完成的,即把 PPP 祯封装在以太网卡(Ethernet)的祯里面。 假设你的 ISP 被称为 myisp。首先为 myisp 设置 PPP 和 PPPoE。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安装 pppoeconf,然后从终端中运行 pppoeconf。之后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 使其包含如下这段内容:
iface eth0 inet ppp
provider myisp
有时候最大传输单位 Maximum Transmit Unit (MTU) 和 PPPoE ove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有关。详情参阅 DSL-HOWTO。
注意!如果你的宽带调制解调器包含路由功能。那么当调制解调器/路由器自己处理 PPPoE 连接时,在 LAN 中它就表现的和简单的连接 Internet 的以太网网关一样。
[编辑] 为网关配置多个以太网接口
假设 eth0 已经用 DHCP-configured IP 地址连接到 Internet,并且 eth1 使用一个固定 IP 地址 192.168.1.1 连接到 LAN。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 使其包含如下内容:
iface eth0 inet dhcp
iface eth1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如果按照 建立路由网关, 第 10.12 节中描述的去激活主机上的 NAT,那么你就能和 LAN 中的其他主机一起享用互联网连接了。
[编辑] 设置虚拟接口
使用虚拟接口,你可以设置一个以太网卡使其成为拥有很多 IP 子网的接口。例如,假设你的主机在 LAN 网络上(192.168.0.x/24)。你想要让主机连接到互联网,并用已经存在的以太网卡通过 DHCP 来获得公网 IP 地址。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 使其包含如下一段内容: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network 192.168.0.0
broadcast 192.168.0.255
iface eth0:0 inet dhcp
eth0:0 接口是一个虚拟的接口。当它被激活的时候,它的真实硬件 eth0 也会被激活。
[编辑] 使用 ifupdown 的逻辑接口定义进行高级网络设置
下列内容中,对于读者而言了解物理接口(physical interface)和逻辑接口(logical interface)之间的不同是重要的。 物理(physical)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接口&,是由内核命名为 eth0、eth1、ppp0 或其他。逻辑(logical)接口是一套可以用来对物理接口的可变参数进行设置的值的集合。如果你觉得还不清楚,那么在阅读的时候就用&用 X 配置文件来设置接口&去代替&设置逻辑接口 X&。
在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 iface 的定义实际上是逻辑接口的定义,而不是物理接口的。 如果你从来不去重新配置你的接口,那么你就可以忽略这个细节。因为物理接口 foo 缺省会被设置成逻辑接口 foo。
假设你的电脑是台笔记本,你需要在家里和工作的地方之间穿梭。那么当你的电脑连接到公司的网络或家里的网络时,你都要相应地对 eth0 进行设置。
首先定义两个逻辑接口 home 和 work(取代 eth0,就像我们先前做的),它们分别描述了在家中的和公司的网络中如何设置接口。
iface home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123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1
iface work inet static
address 81.201.3.123
netmask 255.255.0.0
gateway 81.201.1.1
然后通过适当的设置,并在命令行中指定这些设置。物理接口 eth0 就能在家庭网络中被激活了:
# ifup eth0=home
针对公司网络重新设置 eth0 只要运行这些命令:
# ifdown eth0
# ifup eth0=work
注意!如果 interfaces 中的内容如上述所写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独执行 ifup eth0 来激活 eth0。理由是 ifup 使用物理接口名作为缺省的逻辑接口名,但是现在在我们的例子中,没有关于逻辑接口 eth0 的定义。
[编辑] 使用 ifupdown 进行自动的网络设置
在 ifup 运行的时候,接口的名称可以被&映射(mapped)&为别的名称。至于映射成什么名称,这个视情况决定。因此 ifup 能够被设置为用预设的逻辑接口集合中的一个合适的逻辑接口来激活物理接口。
逻辑接口名称映射产生的情况如下:
如果执行 ifup 的时候没有给定逻辑接口名称,那么物理接口名称就会被用作初始的逻辑接口名称。
如果逻辑接口名称符合 mapping 描述的 glob-pattern,那么就会映射到新生成的逻辑接口名称中去。对于每段映射都是这样按顺序进行的。
如果最终的逻辑接口名称是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定义的一个逻辑接口的标签,那么物理接口就被当作这个逻辑接口来激活。否则 ifup 会打印&Ignoring unknown interface&随后退出。
mapping 的语法:
mapping glob-pattern
script script-name
[map script input]
mapping 段落中的 script,总是把物理接口的名称作为它的参数。其他&map&行中的内容(不包含&map&本身)都会作为它的标准输入。该 script 在退出之前会把映射的结果作为标准输出打印出来。
例如,下面这段 mapping 会让 ifup 用逻辑接口 home 来激活接口 eth0。
mapping eth0
script /usr/local/sbin/echo-home
/usr/local/sbin/echo-home 的内容为:
因为映射是由脚本来完成的,所以自动选择逻辑接口是可能的 & 基于一些选择测试。参阅 使用 guessnet 来选择逻辑接口, 第 10.6.3.1 节中的范例。
[编辑] 使用 guessnet 来选择逻辑接口
安装软件包 guessnet。然后在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加入如下一段内容:
mapping eth0
script guessnet-ifupdown
现在,当你 ifup eth0 的时候,guessnet 会检测 eth0 是否能用 home 或 work 来激活。它用存储在逻辑接口定义中的信息来完成这项工作。
[编辑] 使用 laptop-net 进行自动的网络设置
软件包 laptop-net 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自动的网络设置。Laptop-net 不用 ifupdown 的逻辑接口,取而代之的是它自己的一套配置&方案&和&配置文件&。不过,Laptop-net 还是会使用 ifup 和 ifdown 来设置物理接口。更多详细文档请安装 laptop-net-doc。
[编辑] 使用 network-manager 进行自动的网络设置
network-manager 这个软件现在是由 Fedora 的开发者们开发的,Ubuntu 已经对其进行了打包。有朝一日它也会出现在 debian 中,到时候我们应该放弃 ifupdown 和其他过时的朋友们了。
参考:http://wiki./UbuntuManual:%E7%BD%91%E7%BB%9C%E8%AE%BE%E7%BD%AE
----------------------------------------------------------------
Ubuntu网络配置例如:
使用命令配置 即时生效 重启后会失效
(1) 配置eth0的IP地址, 同时激活该设备。 #ifconfig eth0 192.168.1.10 netmask 255.255.255.0 up (2) 配置eth0别名设备eth0:1的IP地址,并添加路由。 #ifconfig eth0 192.168.1.3 #route add &host 192.168.1.3 dLINUX下的网络配置命令是ifconfig类似于WINDOWS命令行中的ipconfig。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来配置并查看网络接口的配置情况。
(1) 配置eth0的IP地址, 同时激活该设备。
#ifconfig eth0 192.168.1.10 netmask 255.255.255.0 up
(2) 配置eth0别名设备eth0:1的IP地址,并添加路由。
#ifconfig eth0 192.168.1.3
#route add &host 192.168.1.3 dev eth0:1
(3) 激活设备。
#ifconfig eth0 up
(4) 禁用设备。
#ifconfig eth0 down
(5) 查看指定的网络接口的配置。
#ifconfig eth0
(6) 查看所有的网络接口配置。
可以使用route命令来配置并查看内核路由表的配置情况。
(1) 添加到主机的路由。
#route add &host 192.168.1.2 dev eth0:0
#route add &host 10.20.30.148 gw 10.20.30.40
(2) 添加到网络的路由。
#route add &net 10.20.30.40 netmask 255.255.255.248 eth0
#route add &net 10.20.30.48 netmask 255.255.255.248 gw 10.20.30.41
#route add &net 192.168.1.0/24 eth1
(3) 添加默认网关。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4) 查看内核路由表的配置。
(5)删除路由。
#route del &host 192.168.1.2 dev eth0:0
#route del &host 10.20.30.148 gw 10.20.30.40
#route del &net 10.20.30.40 netmask 255.255.255.248 eth0
#route del &net 10.20.30.48 netmask 255.255.255.248 gw 10.20.30.41
#route del &net 192.168.1.0/24 eth1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1.1
对于1和2两点可使用下面的语句实现:
Ifconfig eth0 172.16.19.71 netmask 255.255.255.0
Route 0.0.0.0 gw 172.16.19.254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 traceroute
可以使用traceroute命令显示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
#traceroute x
可以使用ping 命令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ping &c 4 192.168.1.12
5、 netstat
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来显示网络状态信息。
(1) 显示网络接口状态信息。
#netstat &i
(2) 显示所有监控中的服务器的Socket和正使用Socket的程序信息。
#netstat &lpe
(3) 显示内核路由表信息。
#netstat &r
#netstat &nr
(4) 显示TCP/UDP传输协议的连接状态。
#netstat &t
#netstat &u
6、 hostname
可以使用hostname命令来更改主机名。例如;
#hostname myhost
可以使用arp命令来配置并查看arp缓存。例如:
(1) 查看arp缓存。
(2) 添加一个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记录。
#arp &s 192.168.33.15 00:60:08:27:CE:B2
(3) 删除一个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缓存记录。
#arp &d192.168.33.15
Ubuntu命令行下的网络配置
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文件如下
iface lo inet loopback
如果是自动获取ip,添加
iface eth0 inet dhcp
如果是手动配置ip,添加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xxx.xxx.xxx.xxx
netmask xxx.xxx.xxx.xxx
network xxx.xxx.xxx.xxx
boardcast xxx.xxx.xxx.xxx
gateway xxx.xxx.xxx.xxx
tags:命令,网络,Ubuntu
---------------------------------------------------------------------------
一、使用命令设置ubuntu的ip地址
sudo ifconfig eth0 203.171.239.155 netmask 255.255.255.224
这样就算设置好了网卡eth0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 设置网关 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203.171.239.129
3. 设置DNS 修改/etc/resolv.conf,在其中加入 nameserver DNS的地址1 nameserver DNS的地址2 完成。
不过,这样设置之后,下次开机时候似乎IP又不存在了。
二、直接修改系统配置文件
ubuntu的网络配置文件是:/etc/network/interfaces
ubuntu命令行修改网络配置方法
/etc/network/interfaces
打开后里面可设置DHCP或手动设置静态ip。前面auto eth0,让网卡开机自动挂载.
1. 以DHCP方式配置网卡
编辑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s: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并用下面的行来替换有关eth0的行: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 use DHCP to find our address
iface eth0 inet dhcp
用下面的命令使网络设置生效: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也可以在命令行下直接输入下面的命令来获取地址
sudo dhclient eth0
2. 为网卡配置静态IP地址
编辑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s: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并用下面的行来替换有关eth0的行:#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3.90
gateway 192.168.3.1
netmask 255.255.255.0
#network 192.168.3.0
#broadcast 192.168.3.255
将上面的ip地址等信息换成你自己就可以了.用下面的命令使网络设置生效: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3. 设定第二个IP地址(虚拟IP地址)
编辑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s: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在该文件中添加如下的行:
auto eth0:1
iface eth0:1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60
netmask 255.255.255.0
network x.x.x.x
broadcast x.x.x.x
gateway x.x.x.x
根据你的情况填上所有诸如address,netmask,network,broadcast和gateways等信息.
用下面的命令使网络设置生效: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4. 设置主机名称(hostname)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看当前主机的主机名称:
sudo /bin/hostname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设置当前主机的主机名称:
sudo /bin/hostname newname
系统启动时,它会从/etc/hostname来读取主机的名称.
关于设置主机名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这里
5. 配置DNS
首先,你可以在/etc/hosts中加入一些主机名称和这些主机名称对应的IP地址,这是简单使用本机的静态查询.
要访问DNS 服务器来进行查询,需要设置/etc/resolv.conf文件.
假设DNS服务器的IP地址是192.168.3.2, 那么/etc/resolv.conf文件的内容应为:
nameserver 192.168.3.2
6.手动重启网络服务: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返回结果如下:
*Reconfiguring network interfaces& [OK]
现在,你可以在终端里输入ipconfig命令来查看你修改的结果。
如果不对,你还需要重启下。
步骤-卸载 Gnome Network Manager:这是必须的一步,因为不卸载的话,不管你如何设置,重启后都会被重置。这个就是Bug所在之
网络故障排除基础
网络故障排除
如果你遇到了问题,首先执行下列命令来检查输出的结果:
# ifconfig
# cat /proc/pci
# cat /proc/interrupts
# dmesg | more
网络服务设置
桌面和家用服务器典型的网络服务设置包括:
Internet super-server 和 TCP/IP daemon wrapper,参阅 服务的访问限制, 第 9.2.5 节。 /etc/inetd.conf ssh: OpenSSH secure shell,参阅 SSH, 第 9.5 节。 /etc/ssh/ssh_config/etc/ssh/sshd_config exim:邮件传输代理(MTA),参阅 邮件名, 第 10.3.2 节和 邮件传输代理(MTAs), 第 9.6.1 节。 /etc/exim/exim.conf/etc/mailname/etc/aliases/etc/email-addresses fetchmail:从 POP3 帐户中收取邮件的守护进程,参阅 收取邮件 & Fetchmail, 第 9.6.2 节。 /etc/fetchmailrc procmail:本地邮件传递和过滤程序,参阅 处理邮件 & Procmail, 第 9.6.3 节。 ~/.procmailrc 主机名和 DNS (proxy, cache, ...),参阅 主机名, 第 10.3.1 节和 域名服务(DNS), 第 10.4 节。 /etc/host.conf/etc/hostname/etc/hosts/etc/hosts.allow/etc/hosts.deny/etc/resolv.conf/etc/bind/named.conf(编辑)/etc/bind/db.lan (add for LAN hosts)/etc/bind/db.192.168.0 (add for LAN reverse) DHCP,参阅 使用 DHCP 来配置网络接口, 第 10.5 节。 /etc/dhcp3/dhclient.conf(DHCP 客户端)/etc/default/dhcp3-server(DHCP 服务器端)/etc/dhcp3/dhcpd.conf(DHCP 服务器端) cvs:当前版本控制系统,参阅 并行版本系统 (CVS), 第 12.1 节. /etc/cvs-cron.conf/etc/cvs-pserver.conf nfs-kernel-server:网络文件系统,参阅 NFS 设置, 第 3.4 节。(针对类 Unix 系统) /etc/exports samba:Windows 网络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参阅 Samba 设置, 第 3.5 节和 Samba, 第 8.6.38 节。 /etc/samba/smb.conf 打印机守护进程系统,参阅 打印机设置, 第 3.6 节。 /etc/printcap (for lpr) apache 和 apache2:Web 服务器。 /etc/apache/*/etc/apache2/* squid: Web 代理和缓存服务器。 /etc/squi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ampserver配置i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