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 厥阴与厥阴发病怎么治?

简要说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经方&是&经方医学&的简称,是一个独立的医药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在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笔者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
一辨:阳明病实质
经方六经来自八纲。人体患病后,基于正邪相争所产生的症状反应,在病位上不外表、里与半表半里,病性上总赅阴、阳两类,三而二之为六,即病证的六种基本模型:表阳证的太阳病,里阳证的阳明病,半表半里阳证的少阳病,表阴证的少阴病,里阴证的太阴病,半表半里阴证的厥阴病。阳明病实质为里阳证,即病位在里,病性属实属热的一类阳性证候。
二辨:阳明病依据
经方六经病辨证的依据主要是《伤寒论》记载的六经病提纲。阳明病辨证的主提纲是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辅助提纲是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分别提示了阳明病的两种情况,即热结成实的腹证(腑实证)反应与热而不实,只可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
三辨:阳明病来路
《伤寒论》第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一般认为本条讲阳明病的成因,实际上是讲三阳合病并病的情况,太阳阳明者,即太阳阳明合并病证;少阳阳明者,即少阳阳明合并病证;正阳阳明者,即单纯里实热的阳明病证。
若以成因讲,阳明病来路错综复杂,非仅此三类。阳明病为病位在里的阳实热证,可从太阳病、少阳病传变而来。亦可由其他的阴证转阳变化而致。
四辨:阳明病与温病
《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又说&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分析其证,脉浮、发热、汗出,虽有似太阳病,但其发热而不恶寒,汗出而渴,确属阳明病外证。
后世&温病&包罗甚广,诸家论述,分别太繁,至有&寒热之争&。清人陆九芝有言&阳明为温病之薮&,最为切中肯綮,而温病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丰富了阳明病(热病)的证治。纷纭繁复的&温病&岂能尽归阳明病?但其终不脱六经轨范之涵摄。
五辨:阳明病与三阴病关系
《伤寒论》第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为表阴证,津血本虚,若入里传至阳明见燥结异常迅速,阳明里实,更灼伤津液,恐其交相为患,终成热亢津枯之势,故急下以救津液,与大承气汤。同理,321、322条皆峻下热结以保存津液。
后世以少阴病篇皆属少阴病,冠以&少阴三急下&,而又从少阴为&肾&出发,徒增寒化、热化之说,诸家聚讼不休。实则为表阴证的少阴病转属为里阳证的阳明病,或两者相兼为病。同理,太阴与厥阴病皆有转属或合并阳明病的可能。当然,阳明病也有转属或合并太阴病(里虚寒证)的可能。
六辨:阳明病治则宜忌
阳明病为里实热证,故治疗以清泻实热为主,不过里又有上中下病位的不同,故治疗亦有所区别。大体在上者,用吐法,如瓜蒂散;在中者,和中清热,如白虎汤;在下者,用攻下法,如大承气汤。
因阳明病中多病重、病危之险证,故仲景反复叮嘱,最宜审慎。首先,里未结实,不可轻下,所谓&下不厌迟&;其次,当下不下,贻误治机,津液枯竭,变证丛生;再次,阳明外证易与太阳病混淆而误施汗法,再伤津液。至于&以寒增寒,以热益热&与&虚虚实实&之戒,自不待多言。另,诸合病并病之属,先后缓急,或独任或兼理,自有法度,不可妄施!
七辨:阳明病主要方证
辨方证是经方辨证施治的尖端。阳明病辨治方证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热未成实的:一是白虎汤证类,适应证为热盛于里而尚未成实,烦热、汗出、脉滑数者,类方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二是栀子豉汤证类,适应证为热郁胸膈,胸中滞塞、心中懊恼者,类方有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等。三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类,适应证为热壅胃脘所致心烦、心下痞者,类方有黄连阿胶汤、白头翁汤等。
第二类方证是热结成实的:一是湿热互结,如茵陈蒿汤。二是水热互结,如大陷胸汤(丸)、十枣汤。三是痰热互结,如瓜蒂散、小陷胸汤。四是血热互结,如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五是宿食积滞与热结,如瓜蒂散、大承气汤。六是燥屎与热结,如三承气汤。
以上七项为对经方阳明病认识之梗要。
编后:从7月25日起,本版连续3期关注经方,探讨阳明病。旨在说明初学经方时,当避开脏腑辨证思维,改变以辨证分型学说分析疾病的模式,认识到&病机&是疾病的枢机、枢纽;抓住病机,方证对应,方能认识经方,灵活运用。
责任编辑:21nx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
中年是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阶段,本该过得更自信、更优雅。然后更年...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 海螵蛸别名:乌骨,乌贼鱼骨,墨鱼盖,墨鱼骨;概述: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临床用名有海螵蛸、乌贼骨。《纲目》记载:&乌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厥阴本病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肝,肝主血,故诸血病皆治之。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讨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骨一P茹,所以利肠中及肝伤也。观此,则其入厥阴血分无疑矣。&《本草经疏》称:&乌贼鱼骨,味咸,气微温无毒,入足厥阴、少阴经。厥阴为藏血之脏,女人以血为主,虚则漏下赤白,或经汁血闭,寒热症瘕;少阴为藏精之脏,主隐曲之地,虚而有湿,则阴蚀肿痛,虚而寒客之则阴中寒肿;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孕;咸温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则诸证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者,盖肝属木主惊,惊人肝胆,则营气不和,故腹痛环脐也。入肝胆,舒营气,故亦主之。温而燥湿,故又主疮多脓汁也。骨损伤修复作用,抗辐射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溃疡作用。&&& 国内由于近年大量捕捞,无论大小绝无幸免。目前国产资源已基本绝迹,现在都是依靠进口货供应市场,进口货主产印度、泰国、印尼、菲律宾,市场货量不小;采收加工于4-8月间,将漂浮在海边或积于海滩上的乌贼骨捞起,剔除杂质,以淡水漂洗后晒干;在5月左右待成群乌贼游到海岛附近产卵时,大量涝捕,除去软体部分,将乌贼骨收集后,晒干。进口货以菲律宾、印尼等产出国为主,个大、色白、质佳,但近年来,黄岩岛、钓鱼岛等事件影响,市场进口货源几乎很少了,主要以广西北海来源为主。我国海监船在东海、黄海等海岸线的定期巡航,也对沿海渔民偷捕乱采行为得到规范加强,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货源的更一步偏紧,近期随着即将封海,后续货源会越来越少。我国分布于南北沿海,以浙江、福建产量最大。说明资源已逐年萎缩,而捕捞工具越来越先进。这使得墨鱼的繁衍生息空间更小。市场价格越来越贵,渔民捕捞的动力更大,出现恶性循环。如不采取人工养殖,海螵蛸的价格将逐年稳步提高。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 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收载的。由吴茱萸9克,人参9克(可用党参代),生姜18克,大枣4枚组成。水煎服,每日3次。
& 功能: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主治:1.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2.胃中虚寒,食谷欲呕,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3.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 厥阴肝寒,肝寒犯胃则呕逆,厥阴寒气上犯则发为巅顶头痛,此为主要症候;胃寒呕吐为次要症候;少阴寒水侮脾,发为少阴吐利为第三症候。三症虽殊,性质均属虚寒,降逆散寒而立法。直取中焦虚寒,浊阴上逆为三证之关键。
& 方中吴茱萸味辛性热,具有下气降逆作用,可中温脾胃,下暖肝肾,一药三症皆宜,故为主药。人参温补虚寒为辅,姜枣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温降浊阴之功。
&&& 吴茱萸汤临床除主要用于以上三症外,拓展新用:
&&& 1.神经性呕吐:本方加陈皮12克,法半夏6克,砂仁6克,公丁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连用5剂。遇严重呕吐者,可冷服,避免格拒呕吐。
&&& 2.偏头痛:本方加川芎12克,白芷9克,当归12克,丹参9克,三七6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连用7~10剂。
&&& 3.急性胃炎:本方加黄连6克,竹茹9克,白芍12克,木香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_1剂,每日3次,连服3~5剂。
&&& 4.妊娠呕吐:本方加藿香、苏叶各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法半夏6克,砂仁6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连服2~3剂。
&&& 5.眩晕病:本方加天麻6克,蔓荆子9克,白芷9克,防风9克,丹参12克,钩藤9克。水煎服,每日l剂,每日3次,连服7~10剂。
&&& 6.迎风流泪。:本方加当归12克,细辛3克,木贼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连用5剂。
&&& 7.胃溃疡(虚寒性):本方加浙贝母9克,乌贼骨12克,白蔻仁6克,公丁香6克,元胡索6克,肉桂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10剂,每日3次。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定义
  寒滞肝脉证& 寒邪外袭,凝滞肝脉,经气不利,气血凝涩不畅所致的少腹、睾丸冷胀坠痛等表现。又称&疝气&,属寒疝。
  小肠虚寒证& 因阳气不足或外感寒邪,损伤阳气,阴寒内盛,小肠化物无权,清浊不分所致的小腹绵绵作痛,腹泻,小便频繁不爽等表现。
  寒滞肝脉证& 外感寒湿,或犯生冷,或冒雨涉水,或房中受寒,凝滞肝脉,或寒凝阳郁,阳气不达周身,或触冒阴寒之邪,阴积于内,正邪相搏,气血凝滞失运,肝脉筋膜失于温养。
  小肠虚寒证& 多因饮食不节,贪凉饮冷,损伤阳气,或外感寒邪,渐损阳气,或脾肾之阳不足,小肠失于温养,虚寒内生,或大病、久病、重病,耗伤阳气,机体阳气不足或素体阳虚,易感寒邪等原因,均可以导致小肠虚寒证。
  寒滞肝脉证& 因阴寒凝滞肝之经脉,阳气被郁,不能外达以温养周身,则易出现肝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症状,其痛剧烈,来势迅速。肝脉过阴器,抵小腹,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若肝寒气逆,循经上攻,经脉拘急收引而发为巅顶痛,&惟厥阴脉挟胃属肝络胆,循喉咙上颃颡,连目出额,故仲景止有厥阴头痛一证,治以吴茱萸汤者是也&(《圣济总录》)。寒凝阳郁,气化不行,水饮不化,则头痛伴有呕吐清涎痰沫,此即《万病回春》所云:&厥阴头痛者,或痰多厥冷也。&《症因脉治》亦说:&干呕吐涎沫,痛在巅顶,厥阴证也。&若阴寒日盛,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四末,则手足逆冷,甚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为厥证。所以《药症宜忌》说:&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m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若寒凝肝脉,寒疝日久,则常易郁而化热,转成热疝,正如张景岳所说:&疝气之病,有寒证,亦有热证,然必因先受寒湿,或犯生冷,以致邪聚阴分,此其肇端之始则未有不因寒湿而致然者,其病邪郁久,则郁而成热者有之。&临床可表现为阴囊肿痛,烦热口苦等症状,张景岳对热疝证候又作了进一步描述:&热疝大能作痛。凡火邪聚于阳分而为痛者,必有热证热脉,或大便秘结,或小水热闭不通,或为胀为满,而烦热喜冷者是也。&
  小肠虚寒证& 因阳气虚弱,小肠失于温养,则小肠受盛化物,分清泌浊功能减退,故常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证候,小肠虚寒证,日久不解,脾肾阳气渐衰,常易导致命门火微,肠道不固,出现肾虚滑泄的病理转归,&滑泄者,湿胜气脱,所下不禁,大孔如竹筒之候&(《明医指掌》),正如《医统正脉全书》所云&脾主营运,为健行敦厚之土,肾主二便,司开阖,为水脏,藉脾之真土以藏蓄,若使脾肾元气两虚,则诸津液泛为水者,亦随气下陷不能秘藏而有五泄之症,久则昼夜无度,滑泄不禁,则至精力虚惫,形神枯萎。&
  鉴别要点
  寒滞肝脉证& 少腹牵引阴器坠痛冷胀,甚则阴囊阴茎短缩,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可伴见形寒肢冷,体态m缩,舌质淡,舌苔白滑,脉象沉迟而弦。以少腹牵引阴器坠痛冷胀和寒象并见为临床特征。
  小肠虚寒证& 小腹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大便溏泻,甚则久泻不止,肠鸣,畏寒肢冷,小便频繁不爽,食欲不振,舌淡,舌苔白,脉沉缓而弱。以小腹隐痛,大便溏泻,小便频数不爽的肠失温养,清浊不分证候和虚寒象并见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寒滞肝脉证& 因寒邪偏盛,凝滞肝之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肝经所过部位则易出现冷痛坠胀,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云:&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因肝脉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收引,气血不通,故少腹牵引阴器坠痛冷胀,甚则阴囊阴茎短缩;寒邪凝滞,困遏阳气,阳气不能周流布达于全身,四肢百骸失却温养,故可见形寒肢冷,体态m缩;寒得阳热之气则散,得阴寒之邪则凝滞收引愈甚,故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其舌质淡,舌苔白滑,脉象沉迟而弦,多为肝脉寒凝之象。寒疝一证,小儿亦常见。由于厥阴肝脉的循行部位,故疝病均归属足厥阴肝经之病。《儒门事亲》论述颇详,现引录于此:&诸疝皆归肝经&&及其为疝,乃属足厥阴肝经,盖环阴器而上入小腹者,足厥阴肝经也。夫肝肾皆属于下,与冲任督相附,然《灵枢经》言:&足厥阴肝经病,则有遗溺癃闭狐疝。&&&受疝之部分及肝之部分也。且《内经》言:&男子宗筋为束骨之会。&而肝专主筋,睾者,囊中之丸,虽主外肾,非厥阴环而引之,则玉茎无由伸缩,在女子则为篡户,其内外有二,其一曰廷孔,其二曰窈漏,此足厥阴与冲任督之所会也。《灵枢》云:足厥阴之经筋,聚于阴器,其病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故阳明与厥阴之筋,皆会于阴器,惟厥阴主筋,故为病者,必本于厥阴。&
  小肠虚寒证& 因阳虚生内寒,腹部脉络不得温煦充养,故小腹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绵绵痛无增减,脉沉迟者,寒痛也&,&以手按之,腹软痛止者,虚痛也&(《万病回春》)。《圣济总录》在论述脏腑虚弱,寒邪外客的腹痛机理时,指出:&论曰:脏腑内虚,寒气客之,与正气相击,故令痛也&&若重遇于寒,则致肠鸣下利。盖腹为至阴之所居,又为阴邪客搏故也。&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将胃腐熟后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后,再把食物残渣向大肠递送,正如张介宾在注释《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若小肠虚寒,不能分清泌浊,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大便溏泻,甚则久泻不止,肠鸣,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为太阳经脉,小肠虚寒,膀胱经气不化,故小便频数不爽;阳虚不温形体,则畏寒肢冷;小肠阳虚阴盛,分泌清浊的功能失调,可进而影响脾胃升清降浊,受纳运化的功能,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以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水谷,脾主磨而消之,则能嗜食,今脾胃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太平圣惠方》)。舌淡,苔白,脉沉缓而弱,均为小肠阳虚,阴寒内盛之象。
  寒滞肝脉证与小肠虚寒证均因是寒邪作祟所致的病证,故具备腹痛,喜温,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的共同症状,但寒滞肝脉证,因寒邪客于肝脉,其性凝滞收引,筋脉挛急,故疼痛剧烈,痛势较重,病起急剧,病程较短;而小肠虚寒证,因阳气虚弱,脉络失养,故其痛绵绵,喜温喜按,痛势较轻,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寒滞肝脉证与小肠虚寒证,均有形寒肢冷的表现,但前者因寒伤阳气,阳气困遏,不能布达周身四末,故形寒肢冷较重,甚则四肢逆冷而为寒厥;后者因阳气内虚,机体失于温养,故多表现为畏寒,较前者略轻。
  寒滞肝脉证与小肠虚寒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前者以寒凝肝经,经气不利为突出表现,如少腹牵引阴器坠痛冷胀,甚则阴囊阴茎短缩,或经寒气逆,出现巅项头痛,呕吐痰沫等,而后者以阳虚肠寒,分清泌浊功能失职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为临证特点,如大便溏泻,甚则久泻不止,肠鸣,食欲不振,小便频数不爽。前者舌脉是舌苔白滑,脉象沉迟而弦,后者舌脉是舌淡苔白,脉沉缓而弱。
  就其病机病势病位而言,寒滞肝脉证,因寒邪客于肝脉,阳气内郁,不达周身,阴寒凝滞,筋脉拘急收引,故肝经所过部位冷痛坠胀,发为寒疝,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寒疝者,阳所积于内,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寒气盛也。故令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遇寒即发,故云寒疝也。&小肠虚寒证,因阳气不足,虚寒内生,小肠脐腹失于阳气的温煦充养,分清泌浊、受盛化物的功能减退,影响中焦脾胃的纳运功能。寒滞肝脉证与小肠虚寒证,均属寒证,但前者因寒邪客于肝脉故为实寒证;后者因阳气虚弱,阴寒内生,故为虚寒证。二者虽然都有腹部症状,但病位不同,前者病变部位以肝为主,因肝脉抵小腹故可有腹部症状,后者病变部位以小肠为主,因肠居腹中,故可共有腹部症状。寒滞肝脉证,其病势比小肠虚寒证重,可发展为寒厥;小肠虚寒证,其病势比寒滞肝脉证轻,但也可因病久不愈,损伤脾肾阳气,阳虚不摄,肠道失固,发展为滑泻病证。
  就其病因病程而言,寒滞肝脉证,多因外感寒邪,寒凝肝脉而发病;小肠虚寒证,多因阳气不足,肠道虚寒而发病。寒滞肝脉证,起病急剧,病势较重,病程较短;小肠虚寒证,起病较缓,病势较轻,病程较长。
  寒凝肝脉证,临床治疗宜暖肝散寒,温经止痛,方用暖肝煎(《景岳全书》);小肠虚寒证,治疗宜温通小肠,助阳散寒,方用理中汤(《伤寒论》)。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图
  对《伤寒论》厥阴病,历来争论颇多,有千古疑案之称,今天说说我们的看法。
  厥阴的生理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或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厥阴为标,风气为本。可知厥阴是以风为本气。肝系统的生理是主春温而生阳气,厥阴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来自于阳气的生发。《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初生之阳主升,阳生则阴长,而柔筋养神。既养心神,又养筋脉。
  1.释厥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什么是&两阴交尽&呢?请看后面《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厥阴是在太阴、少阴两阴之尽,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为&两阴交尽&。厥阴病欲解时起于太阴欲解亥子丑三时的终点丑时,丑时正是大寒节地道阳气来复之时。这个阳气来复的时候,也是太阴脏寒欲解的时候,少阳春生阳气也连于太阴丑时,就是说厥阴、少阳都与太阴脾土有密切关系。关于厥阴阳气来复与坤脾的关系,医家钱天来已经注意到,他说:&太少两阴交尽之经,为阴极阳回之处,草木得阳气而勾萌于至阴坤土之中。&所以《素问&阴阳类论》说:&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素问&阳阴别论》中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肝胆生阳衰微,阳不生阴不长,故&喉咽干燥&。一阴为厥阴,厥阴从中气少阳,如果厥阴不能顺接阴阳,不能从少阳生化,阳气断绝,阴气就会上克心火,阳不生阴不长,上下失调而失常规,不知出入升降,使得脾土脏寒,故云&病在脾土&。
  亥子丑寒极三时,是太阴所主,不是少阴所主,故阴尽阳生的厥阴生于太阴,不生于少阴。由此可知,厥阴的本义就是讲两阴交尽而地道阳气来复,这样阴阳气就顺接了,所以说厥阴主阳气。如果阴阳气不顺接,阳气不恢复,太阴脏寒不退,因为脾主四肢手足,就要发生手足厥冷了。所以厥热、厥冷是厥阴应有的病症。
  2.释风
  风性为阳,大家都非常熟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又说:&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这就是说,风是阳气之别名,就是厥阴主阳气,阳气生于春,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张志聪注:&风乃东方春生之气&。东方是日出的地方,即阳气生的地方,象征温和。这和厥阴的本义也是一致的。
  如此看来,《内经》反复强调的&风为百病之始&、&风为百病之长&,就是阳气为百病之根源了,因为阳气的功能是固护卫外的,&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是取决于这个春阳之气。没有了这个阳气,就不能生万物,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要内乱五脏,称作肝为五脏之贼。
  厥阴的病理
  厥阴的一切病理都来自于阳气变化,由生理可以逆推病理。厥阴从中气少阳相火,阳春肝木生太阳夏热心火,这是生理。伤寒传至厥阴,阳气受伤,这是病理。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所谓&逆春气&,是指春应温而不温,反为寒也,使厥阴少阳生阳之气虚衰而肝气不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至此就可以知道厥阴病本证了,一是本气风火太过为病,二是厥阴标气不及为病,三是阴阳不相顺接为病。
  厥阴病共56条,而首言&伤寒&的条文就有24条,有厥字者共34条,其寒厥者有30条,讲的都是寒伤阳气,可知这类病占厥阴病的主导地位。厥阴阳气不复而太阴脏寒,多脾胃病、寒湿病及心火内郁病,其次多下利、呕哕及水湿病。不仅胃气上逆出现呕哕呃逆,风火逆上也会出现呕哕呃逆。谁说厥阴病杂乱无章?是其不明理罢了。厥阴应春,以春温生为其生理特点,逆之则不生。逆温生者为寒凉之气,所以总以寒凉为灾害,亡阳证必在厥阴。
  厥阴之为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Y。下之,利不止。
  我们认为,&厥阴之为病&是讲本气风为病,就是厥阴阳气为病。吴坤安说&此皆厥阴之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六经主病,仲景非专为伤寒立言,如厥阴所述气冲、吐蛔等症,乃厥阴风木自病,不拘伤寒杂症&。厥阴本气风为阳邪,从中气少阳为相火,故云厥阴太过本气自病为热证,陈修园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是厥阴以风为本,以阴寒为标,而火热在中也。&故《内经》云&平以辛凉&。
  风火为病,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下虚寒&饥而不欲食,食则吐Y。下之,利不止&。所以,326条&厥阴之为病&是讲&风火&同气为病,属于厥阴风火实证。本条的眼目全在&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八字上,心为肝木之子,风火上扰,母病及子,故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厥阴司天,春分地气上升,人身阳气上举,风乃阳之化气,阴衰于下,无以制伏,上愈热,斯下愈寒。&巢氏病源在概括说:&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下冷脾胃有寒,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Y。下之,利不止&。这种厥阴风木太过实证的上热下寒,治用辛寒咸寒,轻者则用白虎汤,甚则用《金匮要略》风引汤。
  《金匮要略》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苇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原注:治大人风引,少小惊G瘛S,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火淫于内,治以咸冷&的原则,方名&风引&,有引风火下行之意,方中石膏、寒水石、牡蛎辛咸寒而治风火,所谓&除热&也。瘫、B病位都在头脑。&上愈热,斯下愈寒&,风木必克脾土,故必甘温以温中下,所以用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龙骨、牡蛎甘温石药填脾土,镇肝风,结合石膏、寒水石、牡蛎引风火下行。风火炎上则下虚寒,故用干姜、桂枝温下驱寒。风火炎上乘肺,肺失宣降而大小便不通,故用大黄、滑石、甘草通之,下窍一通则风火降矣。牡蛎软坚化痰。大黄合牡蛎,活血祛瘀,软坚化痰,痰瘀同治,因为&血不利则为水&,痰能致瘀,瘀能致痰,痰瘀相关,互为因果。本方通治风火旺盛所致风、火、痰、瘀、虚。取苇在于宣肺,&煮三沸&取气走上也。临床运用随证加减,效如桴鼓。
  乌梅丸证
  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Y厥也。Y厥者,其人当吐Y。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Y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Y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Y。Y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所谓&伤寒&,指寒邪已传厥阴,&生阳&被伤,故&脉微而厥&。&七八日&不愈,是病在太阳、阳明,即为阳病在表,寒气燥气为邪,故&肤冷&,肤字最著眼,突出寒在表。不仅&肤冷&,而且因为&生阳&被伤,少阳相火不生脾土,而导致&脏寒&,这就是本条的病机。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民病中清,l胁痛,少腹痛,肠呜、溏泄&&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
  此虽是论述脏厥和蛔厥的辨治,但本条之眼目在&此为脏寒&四字,与太阴篇的&脏寒&是一个意思,在厥阴病称作&脏厥&,为&四逆辈&证。所谓&脏厥&,是因&脏寒&导致的厥冷,故&脏厥&脉微。脏厥脉微,表示阳气已衰而致寒厥,厥逆程度严重,可冷过肘膝,甚至通体都冷,因厥阴肝阳衰不能养心神而致烦躁不安,无暂宁时。甚至神迷嗜卧,呈现寒厥危候。脏厥是指太阴脏寒至极而厥,既不是指肝,也不是指肾,因为厥的手足逆冷属于脾寒。
  所谓&蛔厥&,也是因为&脏寒&(胃肠皆属于脾土),蛔虫没有藏处所致。&脏寒&是阴极阳衰证,阳衰不能温外,故见&肤冷&。所以治疗这种厥阴病,当以治疗&脏寒&回阳为第一要义,故乌梅丸以酸温的乌梅和辛热药干姜、附子、桂枝、细辛、川椒为主,酸温以补肝体,辛热回阳,辅以苦寒的黄连、黄柏治心火,佐以人参、当归补气血。
  古今《伤寒论》注家多把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当作乌梅丸的主证,并非如此,第326条厥阴之为病的上热下寒是厥阴风火实证,眼目全在&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八字上;第338条乌梅丸证的上热下寒是厥阴肝阳虚证,眼目在&此为脏寒&四字上,不可同日而语。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 乌梅丸出自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厥阴病篇,由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组成。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服,以饮送下,一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
&&& 《伤寒论))338条载&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人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因此,后世医家多将其视作治疗蛔虫的专方。柯韵伯注《伤寒论))338条云:&看厥阴诸症,与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提出了乌梅丸并非只能治疗蛔虫证,还可以应用于厥阴病治疗。而何为厥阴病,《伤寒论))326条载&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基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乌梅丸为寒热并用之方,有辛开苦降之功。因此,乌梅丸可以针对具有寒热交织病机的病证治疗,当以&呕吐、烦热、口渴、纳差、泄泻&为症状要点,在多种疾病中均可应用,而不局限于一种疾病。2002年~2007年笔者应用乌梅丸治疗了一些病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007年至今,跟随李忠老师学习,李忠老师在临床中应用乌梅丸治疗肿瘤疾病,扩大了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范围。现就乌梅丸的临床实践与体会介绍给读者,以供商讨。
1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在临床工作期间,消化道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其中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乌梅丸适应病证,除疾病特有的症状外,常兼见情志抑郁,心烦口苦,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久泻久利等,舌淡,脉沉无力,病机为&肝郁脾虚、寒热错杂,升降失常&。乌梅丸纳酸苦辛甘四味,能辛开苦降,寒温并施。方中重用乌梅,取其酸敛生津,人肝经以敛肝木;以辛温之川椒、细辛、干姜、附子、桂枝暖脾和中;佐以黄连、黄柏之苦寒,清肝火;以人参、当归补养后天,以生气血。因此,用消化道疾病可以养肝木,理胆气,清上热,温下寒,调理阴阳。鉴于消化道疾病可受饮食、寒凉、气滞等多因素影响,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将乌梅丸与其他方剂或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如夹有食积者,可与保和丸联合应用,也可在乌梅丸基础上加用焦三仙、鸡内金等;伴嗳腐吞酸者,可与左金丸合用,也可单加用煅瓦楞、栀子等;嗳气明显者,可与旋覆代赭石汤合用,也可单加用橘皮、半夏等;胸胁胀满者,可与柴胡疏肝散合用,亦可单加用柴胡、香附、郁金等;腹胀明显者,可加用木香、枳实、槟榔等;久泻不止者,可加石榴皮、马齿苋等:
2治疗心理障碍性疾病
&&& 随着城市化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所面I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除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常见疾病外,心理障碍性疾病,如抑郁、焦虑等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兼见症状为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等,舌淡,脉弦无力者,为&乌梅丸,,的适应证。其病位在肝脾肾,病性为寒热错杂。肝为罢极之官,有劳倦、乏力之意。肝脏失养,木郁克土,上射于心,下及于肾是心理障碍性疾病关键病机。治当敛肝健脾、清心除烦,温补肾气。乌梅丸可以敛肝抑木,舒启脾气,交通心肾,故可疗心理障碍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随症加减乌梅丸,阴虚火旺(肾阴亏虚。心火亢盛)见盗汗、心悸者,可加阿胶、鸡子黄、生牡蛎等;脾肾阳虚见肢体肿胀、大便秘结者,可加鹿角胶、肉苁蓉、猪苓等;湿困脾胃见肢体沉重、头目昏蒙、视物不清者,可加茯苓、炒白术、石菖蒲、甘松等;胃气上逆见恶心呕逆者,可加橘皮、法半夏等。
3治疗糖尿病
&&& 依据《伤寒论》326条中乌梅丸可治疗&消渴,,的记载,临床除可用于糖尿病治疗外,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导致的腹泻及胃轻瘫等消化系统并发症。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消证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2 7因此,消渴之病也可从厥阴辨证。其关键病机是肝失疏泄,郁而化火,风火互结,耗伤津液,上热下寒而为消渴。用乌梅丸的辛开苦降,温下焦之寒,清上焦之热。张小欢等在&乌梅丸治糖尿病的拆方研究&&中发现,乌梅丸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胰岛B一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刺激胰岛&一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实现的。基于以上理论,在临床中也曾尝试使用乌梅丸治疗证属寒热错杂的糖尿病腹泻及胃轻瘫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乌梅丸虽为寒热并用之方,毕竟热药多于寒凉药,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要慎重,可以抓住&消渴&主症,随证加减,如口渴多饮者,属于津液亏虚证,可以去附子、干姜,加石斛、沙参等;有消谷善饥者属胃阴不足或胃火亢盛,可去附子、干姜、细辛,加熟地黄、生石膏等。
4治疗妇科疾病
&&& 针对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如果兼见有少腹疼痛,连及胸胁,手足逆冷,口干口渴,急躁易怒,甚则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等,舌淡暗,脉弦无力者,可使用乌梅丸。其病机可归纳为寒凝肝脉,郁久化热,或肝气不舒,气郁化火,伤及肾阴,阴阳失衡。用乌梅丸清上温下,调和阴阳。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依据症状酌情加减,如腹中冷痛者,改细辛、干姜为乌药;少腹疼痛明显者,可与芍药汤合用;口干口渴甚者,可加生地黄、石斛、天门冬等;急躁易怒明显者,可加柴胡、郁金、香附等;腹中拘急者,可加川芎、丹参、红花等;月经过多,颜色暗者,可加茜草、紫草、蒲黄、三七等。
&&& 在临床辨证基础上,乌梅丸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理疾病、糖尿病、妇科疾病等,这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在应用该方时,辨证尤为重要,辨证当属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主要症状常见:呕吐、烦热、口渴、纳差、泄泻等。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耿某 男 24岁 大学生 腰背颈痛月余,口干喜饮,手冷,大便软,日-行,小便正常,寐安,常有手淫。平日稍紧张则手汗多,未行任何西医检查。苔白厚腻,脉弦细
老师:口干喜饮,手冷为寒热错杂之象;
大便软、苔白厚腻,脉弦细为血虚水盛。
此属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主之。
柴胡12g 黄芩10g 天花粉12g 生龙牡各15g 桂枝10g 干姜6g 当归10g 白芍10g 川芎6g 苍术12g 泽泻10g 茯苓12g 炙甘草6 七剂
问:当归芍药散是治疗腹痛的,本例未见腹痛亦可用?
答:厥阴病每见有胸腹腰痛,多属上热下寒、血虚水盛。温下寒,常以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
按:血虚水盛每易引起上寒下热,遇到这种类型的厥阴病,冯老每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
问:太阳病提纲症为&头项强痛&每多见头痛项强、腰痛,本例腰背颈痛为何不辨证为表证?
答:表证不会有寒热错杂。腰背痛不专属表证,可见于表、半表半里、里证及合病。有表证者,麻黄剂或桂枝剂可用,二加龙牡汤亦常用;如寒湿在里,肾着汤多用;而腰背胸在人体中段,在半表半里反较多,如属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多用。
问:厥阴病有何特点?
答:厥阴病属半表半里之阴证,不似表、里证单纯,较为复杂多变,运用胡老理论,用排除法可确定。其上寒下热,以寒为本,以和法治之。半表半里方证很多,简单说,当外邪初入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热明显,属少阳,用小柴胡汤,当入半表半里阴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或乌梅丸等。
药后腰背颈痛消失,口干减,大便已正常。上方苍术增为15g 继进七剂巩固疗效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当治以“和”法。
●对于复杂病症,难以直接根据条文提纲判断是否属于半表半里证的,可以采取排除法。即排除了病位在表、在里,那么就可以判断出是半表半里之证,再进一步结合寒热、虚实的情况,判断是偏于阳证的少阳病还是偏于阴证的厥阴病,然后再进一步辨方证。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始自于宋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伤寒论》中对“半表半里”的相关论述见于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张仲景在创造性地提出半表半里病位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半表半里的治法,即不可汗、不可下,只能“和”之。
在《伤寒论》中半表半里证的篇幅较表证、里证为少,但由于半表半里为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故临床半表半里证反而多见,并且证候复杂。笔者临床常用排除法来判断是否为半表半里证。
对半表半里证治的理解
正邪相争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已被大家熟知。在《伤寒论》中,也大量采用了正邪相争学说。机体发病与否,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结果。如邪气与正气相争于表,则表现为表证。“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是太阳病,治以麻黄汤、桂枝汤类辛温解表剂;“无热恶寒,发于阴也”是少阴病,治以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等强壮解表剂。
对于正邪相争于表,正不能胜邪的,则邪气入里。如《伤寒论》第97条所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也说明疾病的相传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伤寒论》成书前,《伤寒论》之前以表、里分病位,即认为病不在表,即在里。故治疗时,常汗之不愈则下之,《伤寒论》一书中就批判了这样的陋习。事实上,在表、里之外,还有一个病位在半表半里的情况。
六经辨证由八纲辨证发展而来,表、里、半表半里为病位,寒热、虚实为病性,阴阳为主纲,在半表半里的病位上,存在着阴、阳不同的证。将六经与八纲一一相应,则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为厥阴病。
以三阳病为例,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太阳病治以解表,阳明病治以清泻里热,少阳病治以和解半表半里。从症状而言,阳明为胃家实,或为发热、汗出、口渴、脉大的里热实证的白虎汤证,或为热结里实便秘的承气汤证等,而少阳病的提纲为“口苦,咽干,目眩”,属于清窍热之证,虽然有热,但尚未达到阳明热的程度,治以小柴胡汤。方中既有清热的黄芩,也有解表的柴胡、生姜,也有补益中气,防止邪气进一步传里的人参、甘草、大枣、生姜等。说明少阳病是介于太阳病、阳明病过渡阶段的,也说明若少阳病不解,则邪气可以进一步传入阳明病。
对于少阳半表半里,历代提出诸如“少阳枢机”,甚至还有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合病)治从少阳的观点等,都表明了半表半里病位承上启下的重要性。
正因为病邪传入半表半里的原因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正不胜邪,故在半表半里的治疗,就需要顾护正气,防止邪气进一步深入,故少阳病的方剂小柴胡汤中,有人参、大枣、甘草、生姜。厥阴病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有桂枝、干姜、甘草,乌梅丸中有干姜、当归、人参等。但又因为半表半里之邪无出路,故常常郁久可见化热之证。故治疗时还需清半表半里之热,调和之。
如何诊断半表半里证
如果见到典型的半表半里证,符合少阳病、厥阴病提纲条文的,可以直接判断。如见到“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之症,则可以直接判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从而可以给予小柴胡汤治疗。对于复杂病症,难以直接根据条文提纲判断的,可以采取排除法。
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结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所以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证、里证为证单纯,故不似表证、里证那样可以提出简明的概括性提纲。如少阳病的提纲症“口苦、咽干、目眩”亦只是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个提纲是不能完全概括的。同样,对于厥阴病而言,厥阴病的提纲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同样是不能完全概括的。因此,临床有时候并不能够根据条文提纲来判断是否属于半表半里证。这时可以采取排除法,即排除了病位在表、在里,就可以判断出是半表半里之证,再进一步结合寒热、虚实的情况,可以判断出是偏于阳证的少阳病还是偏于阴证的厥阴病,然后再进一步辨方证。
《伤寒论》中,六经排列顺序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在三阳病中,少阳排到最后,在三阴病中,厥阴病排到最后,都是由于表里易判的缘故,对于排除了表、里的证,自然归属于半表半里证,因此半表半里证排到表证、里证的后面。
患者张某,日就诊。自觉心悸、气短,易紧张,长出气后可缓解,乏力疲惫,眠差,夜间易醒,醒后难眠,夜间咽中如有炙脔,腿根发紧,下肢窜痛至足跟,口干,心烦,不易汗出,经量少,四逆,便不调,偶有便鲜血。脉细,舌淡、暗、大,苔薄。
按:该案症状较多,一时之间难以确定该用何方治疗。但采用经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的原则,则问题应手而解。因患者并无明显的发热、恶寒等表证,也无明显大便秘结、大便溏泄的里证,故可以排除表证、里证,故考虑该案属于半表半里证。然后再结合口干、心烦、四逆、月经量少,为血虚郁热,证偏于阴性。故至此可以确定为半表半里的阴证,即厥阴病。由此可见,此处的四逆、月经量少为半表半里虚寒,同时郁久化热,兼夹水饮上冲,可见心烦、心悸、气短、眠差等,故治当以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养血利饮,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天花粉12克,生龙牡各15克,川芎6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苍术10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7剂,水煎服。
1周后复诊,心悸、气短、紧张、眠差等症状大减,遂据证调理处方,2周后诸症近愈。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顾植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在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近两年笔者有幸随之临证,见顾植山辨治各种疑难杂病,疗效颇好。现列举其治疗内科杂病验案3则。
案1 王某,女,25 岁。日初诊。胃脘疼痛两年余,近期发作较频,午夜至凌晨时分痛甚。胀满,拒按,眠差,多梦,下肢膝关节以下欠温而多汗,畏冷食,口干,舌红苔薄,脉濡细。方用乌梅丸原方:炒乌梅12克,川黄连6克,炒黄柏9克,炒当归6克,川花椒9克,台党参9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9克(先煎),北细辛3克(先煎),炒当归6克,川桂枝9克。7剂,水煎服。随诊得知2剂则痛减,7剂后则愈。
案2 宋某,男,82岁。日初诊。前列腺术后,下肢浮肿,小便频,长年便溏,四肢厥逆,乏力,服温补之品又易上火,下半夜喜盗汗,舌苔稍厚腻,脉沉。方用乌梅丸:炒乌梅20克,川黄连10克,炒黄柏6克,炒当归6克,川花椒5克,台党参10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10克(先煎),北细辛6克(先煎),炒当归6克,川桂枝10克。7剂,水煎服。
日二诊:服上药诸症减,大便已正常,小便仍频,守上方加上黄芪24克,再进7剂。
日三诊:小便次数减少,四肢已温,精神亦佳,稍觉胃胀,舌苔已不厚,脉有力。前方减黄芪为15克,加砂仁泥5克。7剂善后。
案3 吴国胜,男,61岁。日初诊。糖尿病10年余,长年用胰岛素控制,未用胰岛素空腹血糖达12.4mmol/L,中西药皆服过,无效。刻下症见:口干欲饮,下半夜为甚,视力下降,四肢末端厥冷且汗腺萎缩,舌苔黄干裂,脉沉。方用乌梅丸:炒乌梅30克,川黄连30克(姜汁炒),炒黄柏6克, 炒当归10克,川花椒4克,台党参10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6克(先煎),北细辛5克(先煎),炒当归10克,川桂枝10克。7剂,水煎服。
日二诊:服上药后血糖平稳,胰岛素已停,空腹血糖为6.1 mmol/L,口干已好转,胃部自觉胀满,矢气后舒,二便难,动则汗出,舌脉如前。上方郁李仁15克,黄芪10克,桃仁泥10克。7剂,水煎服。
日三诊:诸症平稳,二便已调,精神有增,面色转红润,腹部仍有凉感。上方加附子为10克。7剂善后。
按:三个病案虽为三个不同的病,但其有着共同的病机。一是寒热错杂。案1之下肢欠温,畏冷食为寒;口干舌红为热。案2之长年便溏,四肢厥逆,乏力为寒;易上火,夜喜盗汗为热。案3之四肢末端厥冷且汗腺萎缩为寒;舌苔黄干裂为热。寒热错杂之候是阴阳气血之间有明显的偏衰时的外显之象。所谓“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二是下半夜病症出现或加重。3个案例都是下半夜出现或加重,这个特点是厥阴病特有的,厥阴病欲解时是丑至卯时。此时正值阴气将尽,阳气初生,证属厥阴。柯韵伯说:“两阴交尽,名曰厥阴。”故病至厥阴,两阴交尽,一阳初生。若阴阳两气不相交接,阳气难出,此阴盛阳衰故也。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寒热错杂以及蛔厥证的主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有温有寒,有辛有酸,有甘有苦。而温药之量大于寒药,可助阳破阴而出。正合寒热错杂,阳不出阴之病机。服药后寒热调和,气机升降通畅,诸症自除。这三个病案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日期:日 - 来自[]栏目共 14 页,当前第 1 页
1&&&&&&&&&&&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明心学 统治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