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买的thinkpadx1carbon2016 x1 carbon用了几天下面坏了,想问下这个地方影响使用吗?

如何评价 ThinkPad X1 Carbon 2016?
和 XPS 15相比,哪个更值得买?
港版X1 Carbon 2016已入手,香港2月底发售,28号下单,3月11号收到。配置为Intel Core i7-6500U,14.0 WQHD (2560 x 1440) IPS,8GB LPDDR3 SDRAM 1866 MB, 256 GB SSD SATA3 具 OPAL2.0 功能。购买途径:
HK官网下单订购。夜间凌晨前后,HK Lenovo官网上上述链接还有折上折夜间优惠可以参考。【3.24更新:这里附带一个之前的回答, 供有需要的参考。】配送包装:好评,用料足,以至于我觉得有点不环保...个人开箱初感受:1.很轻薄!虽然比我的Surface Pro 2要大很多,但是拿在手上的感觉比Surface Pro 2 要轻。2.键盘手感很不错,很适合码字,对于需要经常进行文字工作的来说幸福感提升强烈。3.外观好看,今年的外壳还改回了原来的ThinkPad logo布局,Lenovo的logo在边缘,总体让人感觉很沉稳靠谱,治愈我的强迫症不喜欢看到那么大的Lenovo logo。 4.响应速度快。 5.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比较容易留指纹,不过过一会绝大多数会消褪。更新的感受(开箱后使用数天后): 1. 键盘夜灯好评!不用担心晚上开灯码字影响室友了。 2. 指纹设置最初会加载比较慢,但之后几次重启解锁就快很多,反应也很不错。3.配合鼠标【鼠标好评!很小巧纤细,但是touch很灵敏】美翻。 4.不插电源情况下,4Cell的电池满电到7%提示充电可以使用4.5小时(咨询过客服这个情况属于正常值),个人怀疑是用Chrome开太多标签导致,之后对比使用Edge浏览网页,做笔记,待电消耗比Chrome的情况下会少一些,估计能到5-6小时。具体并没有测试,以后如果有会更新。发现的问题:1. 手托区域比较容易留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避免【不过绝大多数会自行消除】。 2. 点击“文件资源管理器”图标或者在坐下Menu菜单栏点“文件资源管理器”后,竟然不能弹出,会自动重置任务栏...也就是没办法打开文档文件夹....这个问题希望有客服或者同样问题的朋友看到后分享解决。我会尝试重启看看。【系统更新后重启已解决】 3. 右下角的图标栏里,ThinkPad Onelink Dock 图标是透明的...不知道为何....也希望能有人提供解决办法。【没有购买dock设备,所以直接删除这个预装的驱动就好了】4. 有数次提示 Intel显卡停止运行错误已经恢复之类的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问题?【联系过客服,尝试重新安装出厂驱动或者最新的显卡驱动,都会存在同样的问题。联想客服表示应该是兼容性问题,会反馈给技术人员后续跟进,目前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不知道有没有相同情况的用户?欢迎交流】暂时就是这些,谢谢。
心目中最好的笔记本。已入手。X1 Carbon 经过四代的演进,已经成熟,堪称精品。专为 X1 家族打破了型号命名常规,X1 Carbon 可谓 ThinkPad 的旗舰机,是整个 Windows 阵营的旗舰之一。轻薄是最大卖点官方称其“世界上最轻的 14 英寸商用超极本”,最轻者 1169 克,最薄者 14.95 毫米(据 PSREF)。当然,如果你不介意到处跑的时候多出一两斤、两三斤的负重,本机型性价比不高。无敌的输入体验键盘:键程长,反馈给力。带背光,防泼溅。个人认为是笔记本上最好的键盘。指点杆 TrackPoint(“小红帽”、“小红点”),需要移动鼠标指针时双手无需离开键盘,效率神器。个人认为是笔记本上最好的指点设备。触控板也不差,磨砂手感,支持多种多点触控手势,个人认为可以与 MacBook 的一战。散热给力,即使 CPU 烧到 80 度,键盘、掌托还是凉凉的!亲测!当然,如果你愿意去哪里都带着外接键盘、外接鼠标、散热底座,本机型性价比不高。一如既往地耐操美国国防部 Mil-SPEC 810G 军标测试,粉尘、震动、高温、低温、高海拔、水、湿、霉菌……当然,如果你自认为不可能把一杯咖啡打翻在键盘上,不可能放在椅子上忘了一屁股坐上去,能忍受冬天刚进屋等半天无法开机,本机型性价比不高。其他卖点性能配置:最高 Intel 六代酷睿 i7-6600U with vPro;16GB LPDDR3;512GB PCIe NVMe SSD;WQHD 2K IPS 屏幕;杜比认证音响,阵列麦克风,720p 摄像头等。安全性:带指纹识别器;可设置加电密码、硬盘密码;带安全锁孔。TPM 芯片。续航:官方称续航最长 11 小时。带快速充电技术,可在 1 小时内充电 80%。网络:可选配内置 2G/3G/4G 无线上网。接口拓展:3 x USB 3.0,含 1 个关机充电接口;MiniDP,HDMI;MicroSD 读卡器,支持 UHS-II;可选购拓展坞;可选购无线拓展坞。当然,如果你买笔记本是为了看电影、打游戏,本机型性价比不高。附解毒篇标压情结、独显情结、热管情结请绕道;无 VGA 不欢、无 RJ45 不欢、不能换内存不欢、不能换电池不欢党请绕道;这一代的内存还是 DDR3 实属遗憾。晒单作为结束。香港官网 5 日下单、18 日发货,Core i7-6600U、16GB LPDDR3、14.0 1080 IPS、512GB SSD SATA3、原装 45W AC Adapter,限时加 $1 购配件 65W Slim AC Adapter、X1 Wireless Touch Mouse,教育优惠,HK$12,488.40。 更新:续航,亲测 2 - 13 小时,对,变化范围就是这么大,所以你们问了也白问←_←,主频在“节能”计划下可以压到 0.4GHz,在“高性能”计划下可以轻松睿满 3.4GHz;屏幕,IPS 就是好,对比度好,可视角度大,上一台 14'
TN 我再也不想看它←_←;音响效果好于预期,外放听音乐不成问题;游戏性能令人满意,极品飞车17 可以开满分辨率、开到中高特效;固态硬盘,开机启动时间小于 10 秒,Visual Studio 启动时间小于 5 秒,很满意了。
一直觉得X1 Carbon 比 Macbook pro 薄。但是,发现受骗了。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左边mac,右边X1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左边mac,右边X12015款mac2015款mac2016款 x1c(按压的指纹和变大的转轴)2016款 x1c(按压的指纹和变大的转轴)主机部分,持平。主机部分,持平。合上以后,还是持平。合上以后,还是持平。这么看,X1还厚一点点.....这么看,X1还厚一点点.....更新有人说X1垫脚高。这是2016款X1的垫脚还有人说 Pro的边缘被削圆了,看看对比,其实X1的边缘被处理得更薄附上我手边的对比图从上到下:air 11-X230-X301-X1Carbon-rmnp15从上到下:air 11-X230-X301-X1Carbon-rmnp15
看了一下回答,发现没一个靠谱,或者说针对题主问题的。2016款XPS
15和X1 Carbon目前都在试用,我说一点客观对比和主观评价。客观对比:首先是重量,X1 Carbon要比XPS 15轻非常非常多,X1单手拿完全无压力,15要拿稳就一定需要两只手。然后键盘手感,X1也要远超15;屏幕:超顶配XPS 15分辨率达到4K,并能够进行触控操作;新X1全线没有触控屏,最大分辨率为2K,而且X1只有14英寸屏幕翻折:X1妥妥的180度,任何状态(包括在躺椅,床上工作)都没有大问题;XPS 15只能开到140度左右配置,XPS 15似乎除了低配版之外,其他型号都带有GTX960M显卡并配有2GB显存。X1没有独立显卡;并且XPS 15全线使用标压(HQ)CPU,X1不是。价格:国行版X1 Carbon没有i5以上版本,所以想要高配就别考虑国行;XPS 15京东已经全面铺货,有钱就能买主观评价:我有一台游戏机,所以玩游戏主要依靠游戏机而不是电脑,因此我没有游戏需求。有时候我或者我得同事会进行一些视频剪辑和渲染以及游戏试玩的工作,这个时候大容量内存和标压CPU的优势就能够显现出来,因此在多媒体处理以及游戏上——也就是全能性上——(中配及以上版本的)XPS 15完爆(所有版本的)X1 Carbon;作为一个媒体编辑,我更多的都是处理文字编辑工作,使用的也大多是evernote等对配置要求很低的软件,因此键盘手感更好的X1 Carbon更适合我。此外,应对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用Photoshop等软件也绰绰有余。总结: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的话,实话说,同样的价格下,买X1能获得超轻薄的文本工作体验,买XPS 15能获得足够全能的生产力输出,想要买什么完全看题主的个人需求。
Thinkpad carbon是日本人设计的笔记本,大和实验室。ThinkPad X1 Carbon 2016款与2015款相比变化不大,没有改变他的整体设计!2016款全线配置IPS非触摸屏幕、更高速的PCIE硬盘、续航升级、全新的指纹识别模块。2016款板载DDR3,并没有搭载DDR4,严重怀疑是用库存内存条。不支持更换内存条!(不知道怎么联想怎么想的,现在电脑都是六代酷睿+DDR4,carbon却是六代+DDR3,ddr4运行速度比ddr3块2倍啊!!!!不如考虑买thinkpad s2)2016款其厚度仅1.65cm、裸机1.18kg,联想称之为最轻的14英寸超级本。2015款裸机是1.25kg。2016款同样通过了12项军标级测试。防水防尘防静电防摔落防高温。搭配第六代Skylake处理器。(第六代和第五代性能提升很小,主要是支持DDR4、PCIE固态硬盘)-----------------------------------------------------------已有2015款carbon x1。个人觉得最大败笔是SATA走线的M2 SSD,只支持AHCI标准的PCIE固态硬盘,不支持NVMe标准的PCIE固态硬盘。原配固态硬盘随机三星或者东芝TCL闪存的固态硬盘,性能中庸偏低。(只有高配版512GB是AHCI标准的PCIe,为三星SM951。三星SM951是一款OEM产品,一般来说是不零售的,它有AHCI和NVMe两个版本。真正面向消费级市场的是NVMe 950 PRO,它是SM951的近亲)好消息是,2016年的第六代Skylake处理器原生支持 SATA-Express 和 NVMe 标准协议。即2016款carbon是支持NVMe标准的PCIE固态硬盘的,即低配版也应该理论上支持自行更换PCIe NVMe SSD。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有浦科特m6e、三星951、三星961等。补充下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电脑确实是预留一个M2 2242接口,但不支持自行增加固态硬盘。官方回复不支持,亲测亦此。吐槽点二,喇叭音质不行。号称杜比认证,也是蛮垃圾的,充其量只能称为“能出声”。远不及ipad air2的音质。让人听歌欲望都没有。诚意不足!!!吐槽点三,自带的系统一堆联想垃圾软件。鸡肋又卡机。简直败坏ThinkPad这个招牌。吐槽点四,屏幕非ips屏幕。高配版才有。好消息是,2016款全线是非触摸ips屏幕了。-----------------------------------------------------------以上,我只说个人觉得不足地方。至于优点我就不多说了,防水防尘防静电防摔落防高温。网上很容易搜到。机身坚固性,重量满意,薄度满意,电池耐用,键盘手感一流,雾面屏不反光!完爆戴尔XPS13。surface pro比较适合用word ppt等轻度办公。总的来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笔记本之一。五星推荐。我是夸ThinkPad,和美帝良心Lenovo无关。ThinkPad快被联想玩残了,国内卖阉割版库存部件版,卖的还比国外贵两三千。专坑国民。期待新生代surfacebook或者小米笔记本吧。补充:关于NVMe协议PCI-e SSD要注意事项:(1)NVMe协议的PCIE SSD对主板要求比较高,现在只支持Z97以后的主板,Z97之前的主板BIOS缺乏NVMe驱动模块,会出现无法识别,无法引导的情况。(2)在安装Win7和Win8系统前需要加载驱动,否则无法安装引导。而Win10可以直装。(3)作为从盘在Win7和win8使用时,NVMe协议的PCIE SSD需要加载NVMe组织发布的标准驱动,此驱动未通过WHQL,所以64Bit系统需要打开测试模式才能安装驱动。(4)因为PCIE接口的特殊性,使用PCIE SSD作为系统盘时其启动速度会比SATA接口慢,启动时间较长。(5)NVMe协议的PCIE SSD对CPU主频及内存频率要求高,且Windows10系统测试PCI-E SSD时,要在磁盘驱动器的写入缓存策略里,关闭设备上Windows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否则无法完全发挥其性能。
丸美啊,各种细节美爆了
入手至今刚好一周了,从个人使用的情景来为知友们提供一些参考:15年夏天实习时公司发了一台X1 Carbon 2015。当时从租住的地方去漕河泾的公司需要通勤1.5h,中间在徐家汇转乘9号线。有上海通勤经验的同志们应该可以感受到一路上汹涌的人流量。一个月地铁站下来,15版X1C轻便耐用的特性令我爱不释手。因此,当之前的VAIO S15身首异处时,我毫不犹豫的买了16款的X1C.首先16 X1C非常轻,很明显能感受到比15的要更便携。在我最近几次往返昆山南京两地,一路高铁加公交加步行的体验中,这台笔记本几乎不会对我的肩背造成负担。1. 外形外形上X1C和X1 yoga几乎完全相同。(我深深的怀疑内部组件大部分是相同的,因为有时我掀开屏幕会发现显示的Win 10界面是倒过来的平板模式。。。)从铰链上可以发现,只需要开合180度的X1C却使用了和yoga系列一致的两段式铰链。此外在A面的Lenovo标识改为了平面印刷在角落里,大小变小了并且色差很不明显。同时指纹传感器也得到了升级,换成了触摸式的感应。同时指纹传感器也得到了升级,换成了触摸式的感应。其他各方面基本和15款保持了风格上的统一。2.硬件2.1机械部分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每次看着两段式的yoga型铰链我就有想掰开360度的冲动,然而理智告诉我这是carbon,只有180度。相比较而言,个人的喜好程度为老thinkpad上凸式铰链&15款下沉式铰链&180度的两段式yoga铰链。这个设计有时挺令人不适的。键盘部分在手感上保持了thinkpad强于其他超极本的传统。但是!我拿到手的这台存在C面磨具不够精细的问题,有的按键如果不是垂直按下的话会刮蹭到巧克力按键周围的边框,直到昨天才感觉磨合完善没有异样感了。建议拿到新机的知友首先从各个角度按按空格键检验下。在厚度上,X1C一向是不大占优势的。用图片说明事实:基本上厚度就是比5角少一丢丢。基本上厚度就是比5角少一丢丢。除此之外,X1C的其他机械构造都可以说是扎实耐用。各个部位按压上去反馈都是很结实的,没有大的形变。目前我也没有遇到右下角不平的问题。2.2性能X1C的定位非常的明确:工作用的商务便携本。因此从这角度出发,性能是非常非常充足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文档处理,程序编写和简单的轻娱乐基本就足够了。我选配的是i7 6600u/16g ram/512 nvme ssd的配置,在处理器上感觉性能大致比以前S15上的i5-3210m略高,并没有很大的进步感。内存上只有ddr3的选项是非常遗憾的,目前xps13,15等同代超极本很多都配备了高容量的ddr4选项,对比之下有些失落。不过既然目的是用来工作,那么只能先安慰自己不要在意这个问题了。而硬盘上的速度应该是这一代X1C的一个巨大提升,刚安装完常用软件之后用CrystalDisk跑了一下,结果如下:基本上在文件的打开上属于毫无压力各种秒开的水平。这个性能也许还能进行优化,因为我并没有特意对驱动做更新,全部是原生Win 10 Enterprise自动安装完的状态。基本上在文件的打开上属于毫无压力各种秒开的水平。这个性能也许还能进行优化,因为我并没有特意对驱动做更新,全部是原生Win 10 Enterprise自动安装完的状态。在显卡上X1C是集成的HD 520(最初错误的写成了iris 520,感谢指正),性能水平我没有专门跑分,但是在分辨率下炉石传说客户端可以流畅的使用高画质进行游戏。这样来看至少简单的娱乐性能X1C还是有的。因为我目前基本上除了炉石外很少玩其他游戏,所以暂时还不能给出更多的参考,也许这一阵忙完了可以把steam装起来在CS GO里看看情况。续航上我一直没有机会连续使用很长时间,但是可以给大家提供15版本的作为参考。我在实习期间曾经连着wifi连续开四小时视频会议,同时chrome上网搜资料和IM同事沟通,最后大约还剩10%的电量。现在的16版本应该会更加持久些许,容我周末试试不插电连续写东西测一下。在屏幕上X1C从上代开始的2k高分ips屏幕在文档阅读上非常给力。字体显示非常细腻动人,结合上一贯的雾面屏处理,在办公室和教室的外界光源反射都控制的非常好。综上而言,16的X1C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日常通勤携带,进行编程和文档撰写的。如果有表述错误的地方还请知友指正,一些细节没能考虑到也欢迎提出,我尽可能的进行补充。补充1:今天装了CS GO,在游戏里用fraqs测了一些场景的帧率,基本在40上下跳动。配置如下:配置如下:基本上算是能玩,把选项调低些帧率会稳定在50以上。基本上算是能玩,把选项调低些帧率会稳定在50以上。炉石传说的2k分辨率,高画质:达不到60的最高值,基本上大于30小于40。参考s15上gt640m可以比较稳定的到60帧,HD520性能还是有所欠缺的。达不到60的最高值,基本上大于30小于40。参考s15上gt640m可以比较稳定的到60帧,HD520性能还是有所欠缺的。补充2知友提到hi-dpi的优化问题,确实存在于一些软件上,例如matlab不过大多数软件都是支持1080p的,所以即使到了2k上有模糊的缩放也还勉强能忍,只能希望mathworks的下一版本给力了。真正不太能忍的是一些学校里面的古董软件,在1080下已经模糊了,到了2k简直就是呵呵呵呵。。。。。不过大多数软件都是支持1080p的,所以即使到了2k上有模糊的缩放也还勉强能忍,只能希望mathworks的下一版本给力了。真正不太能忍的是一些学校里面的古董软件,在1080下已经模糊了,到了2k简直就是呵呵呵呵。。。。。16.6.2PS:最近因为要调试mex所以装了最新的Matlab R2016a,亲测已经支持高分辨率了,可以和上文当中R2015a的截图对比
更轻了!1.18kg,比14、15款轻0.1kg,看得我流口水,不要小看这0.1kg,对于这样往极致去设计的产品,这0.1kg的重量或许倾注了很多射鸡师的心血。出风口也改为前出,用鼠标时右手不会像14、15款感到轻微的热量,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这是个大改进。另外也重新加入sd卡槽!可以看到,carbon在经历3代之后,更加的完美,相信每一位小黑看着都欲罢不能呀!更新(ThinkPad x1 carbon 对比)终于禁不住诱惑买了2016款,到手之前觉得这是台完美的机子,然而后来发现不尽完美,还是有些小细节做得不够。下面开始拿15和16详细来对比下下。15款的i5 8g 256g、16款的i5 8g 192g1.外观16款尺寸上比15稍微大了一点,长度和宽度皆如此,论厚度的话,着实肉眼难以比较。涂层方面16改为传统的黑色,手感来说15的较为细腻,光滑;16的则显得生涩,而且相当容易落下手印。总体手感来说,个人觉得还是15拿着比较结实点。左15右16左15右16上15下16上15下16左16右15左16右15上16下15----------------------------------------------------------------------------------------------2.键盘手感16的最大退步莫过于键盘,按键偏软,反馈不够清晰,而且还比较松动,特别是小红点专用的三个键,感觉相当松散,而且急按的时候还会发出响声。相比之下15键盘则很出色,反馈有力,按键也不会左右松动。用过这两款的机子的人都能体会得到差异,我对这退步颇为费解。16键盘按键涂层改为磨砂,手感无异,看个人喜好。以上为15键盘。以上为15键盘。下为16键盘顺便一提,小红点改变了设计,不通用了,手感无异,两代小红点都存在大幅度移动松手后,指针仍会移动一点段的情况,原因不明。总觉得thinkpad做薄之后,小红点缩短了,用起来没有以前的老机子顺手。16款16款15款15款3.散热两机都用鲁大师的温度测试,开启时间10min以上,两机cpu温度都维持在60左右,没有差异。但d面手感温度来说,还是觉得15比较低,用温度计测量,15比16要低1-2度。(顺便问问,左边的16为何开机内存占用就比15的高,不知开机运行了哪些内置程序)(顺便问问,左边的16为何开机内存占用就比15的高,不知开机运行了哪些内置程序)---------------------------------------------------------------------------------------------------------------------------------15出风口温度42.9度。实际使用中,后侧c面会经常手拿而感到烫手,而16款前出的出风口则没有这个困惑了。15出风口温度42.9度。实际使用中,后侧c面会经常手拿而感到烫手,而16款前出的出风口则没有这个困惑了。16的出风口温度43.2,两者相差无几。16的出风口温度43.2,两者相差无几。下面来看看d面,应该经常放大腿上使用,d面温度是最直接的感受到的。这是15款d面的温度峰值。这是15款d面的温度峰值。此为16款d面温度峰值。此为16款d面温度峰值。可以看的出来15款的散热略优于16款,实际使用的时候,手还是能感觉得到温差的。另外从c面测温的话,则16要略优于15,毕竟15款出风右置,会影响到右边键盘的温度。整体来说,还是16散热稍逊。所以thinkpad x1 carbon 2016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图示依次是x1c 2015、x201i、x61、t43)(图示依次是x1c 2015、x201i、x61、t43)
不买还是人?
如果这一代TP x1全线都是ips的好屏幕的话,确实值得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ThinkPad X1 Carbon评测 最强轻薄本还有谁?
[摘要]除了音质有待提高之外,它真是最完美携带办公的轻薄本。
腾讯数码讯(周硕)3月22日,联想正式发布了Think X1系列新品,当然这其中打头阵的旗舰产品依然是我们熟悉的X1 Carbon。不过经历了几代的变化,X1 Carbon也不断在品质和性能上得到升华。2016款X1 Carbon是否还能够延续这种提升,让用户得到越来越强大的性能和生产力,其实是这次我拿到新机的一个好奇点。另外一个就是,联想官方一直标榜X1 Carbon是最薄14英寸本和最强轻薄本,这些名头对于任何一款市场上的轻薄本产品都是光环。我只是不知道新产品是否还能称得上这样的赞誉,相信这也是大家非常想了解的重点。外观:更轻更薄这很难得在外观的设计上,新的2016款X1 Carbon并没有带来什么特别多的变数,打眼一看跟上一代差不多,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机身整体呈现出楔形设计,前端做了比较明显的切边处理,这样能够让机身前端看起来薄很多,当然这跟前几代产品一样只是视觉上看起来。在数据上新的X1 Carbon在重量和厚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整机的重量仅为1.18kg,厚度为16.8mm。虽然这个厚度的数据在如今轻薄本遍地的市场里,并不算最薄,但是你别忘了X1 Carbon是配备了酷睿i处理器低压的产品,想比Core-M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其实你可以想象在寸土寸金的轻薄本机身里,缩减厚度是一件多么难得事儿。苹果的MacBook甚至用了蝶形的电池,就为了填补更多电池。而X1 Carbon作为ThinkPad方面最看重的旗舰肯定也是一切尽其所能,据说官方为了达到比上一代薄1.25mm的目标,投入的研发非常大。最近3、5年的笔记本产品由于材料的极大丰富,这让厂商有了更多的选择,表面看起来似乎厂商们都在追寻一种卓越的炫技技巧:把金属做的像塑料、把塑料仿的像金属。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的类似案例出现在市场中。实际上如果你深入的思考材料的运用如何才是最佳表达,我想无外出将各种材料的长处发挥出来,比如塑料的质轻以及隔绝热量触感肯定是它的优势,而金属则具有高导热性,但是触感冰冷,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产品通过金属喷涂特殊涂层的方式去让金属拥有良好的坚固性同时能够给用户温润的感觉。这种方式也常见于ThinkPad的高端产品,比如说X1 Carbon。X1 Carbon绝大部分机身(C面和D面)均采用“超级镁”材质,实际上是一种镁合金材料,据官方描述这是一种联想独有专利的材料(估计在合金配比上有变化而已),不同于早先的ThinkPad产品和市场上任何同类产品,坚固且质轻是它的特点。但依旧沿袭了X1 Carbon系列的表面喷涂工艺,提供了比较温和的磨砂触摸质感,你甚至会觉得有点像塑料,品质感非常不错,这与之前的X1 Carbon是比较吻合的。当然作为X1 Carbon,命名中带有Carbon那么碳纤维的概念肯定是非常深入的。所以X1 Carbon的顶盖继续沿用碳纤维材质。据官方提供的数据来看,碳纤维的强度范围一般从200GPa-600GPa,随着强度提升其应用领域会逐渐高端。而X1 Carbon顶盖的碳纤维强度达到500GPa,是真正的航天级碳纤维,所以理论上强度是非常有保证。为了验证它是否真的有不错的承压能力,我(120斤)和一位160斤的同事分别站在机器上看整机的状态。于是得到的结果是,完好无损,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结果。而对于为什么机身C面和D面没有都采用碳纤维材质,原因是:不适合!因为碳纤维材料是有碳纤维织物复合产生的,它在较大面积下能够提高整体较为坚固的强度,但是如果像底盖一样,需要抠槽、打螺丝孔、切角、弯折,那么碳纤维材质本身的优势就会消失,坚固性得不到保证,所以C面和D面采用金属,顶盖整体采用碳纤维材料其实是最合理的做法。在细节方面,X1 Carbon基本上延续了此前的经典,不管是机身边角的ThinkPad标志、14英寸设计还是机身的有棱有角的感觉,甚至是键盘的布局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这对于相对喜欢传统的小黑粉来说绝对是好消息。接口:3个USB接口还带SIM卡槽因为ThinkPad系列的理念是实用性至上,所以在接口的设计上,联想没有因为X1 Carbon是一款轻薄本产品就不考虑用户实际使用的感受。在以往产品的基础上新的X1 Carbon甚至为机身增添到了3个USB 3.0接口,3个!你很难想象这是一款轻薄本上面的接口配置,这显然是联想基于用户角度考虑的结果。除了USB接口之外,机身上还集成了丰富的接口类型,包括miniDP接口、全尺寸HDMI接口、3.5mm音频接口、TF卡槽和SIM卡槽、ThinkPad专用扩展坞接口以及一个电源接口。我们看到在接口的设计上,X1 Carbon不仅提供了miniDP接口,甚至同时还提供了全尺寸的HDMI接口,这对于用户外接显示,尤其是双屏显示来说是具有非常大意义的。我想你在目前市场中其他轻薄本设计当中,是不会看到有其他产品配备双显示输出方案的,这或许就是ThinkPad所标榜的那种带给用户实用的体验。值得一说的是,ThinkPad X1 Carbon在机身的背部提供了TF卡插槽和SIM卡插槽,这个设计是以往产品当中没有的,TF卡插槽无疑能够帮助用户更方便的外接存储卡,而SIM卡插槽则是为了满足更多希望移动办公,有网络连接需求的用户专门设计的,这样以来用户便可以随时随地使用X1 Carbon上网了,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端的商务人士,飞机上、高铁上都能完全使用的本肯定是他们喜欢的。在接口方面ThinkPad X1 Carbon体现出来的总体感觉就是强大。无论是3个USB3.0、HDMI、miniDP还是SIM卡插槽都让人觉得丰富,没法找出什么毛病来。屏幕:2K分辨率OLED屏幕效果很赞屏幕方面,相对老款新的X1 Carbon屏幕分辨率并没有实质性的升级,依然采用2K屏幕,分辨率为,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屏幕材质是OLED,是的你没看错,是OLED。OLED的特点是屏幕的背光并不是传统的二极管灯条光源,而是每一个像素点都自带发光能力,所以OLED屏幕可以达到比普通屏幕更宽的色彩范围以及更高的对比度,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屏幕黑色的部分由于背光的完全熄灭显示,而显得非常“黑”,不会有那种屏幕黑但是背光还亮的泛白的感觉,整体的色彩显示也更为纯粹。另外屏幕依然采用防眩光设计,即使在强光下,你也能很清晰的看到屏幕上都在显示些什么内容,这很显然非常适合多变的商务运用环境。据我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笔记本产品,还没有采用OLED屏幕的先例,ThinkPad X1 Carbon作为率先尝试的产品,体现了极大的勇气。当然转化为用户的使用体验的话,那肯定是极佳的。这也从屏幕的这个角度印证了X1 Carbon追求顶级技术、顶级用户体验的理念。键盘触控板:触感体验一流键盘的设计,新款X1 Carbon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经历过此前2014款触控功能键的失败尝试之后,估计如果再对键盘做调整,联想ThinkPad一定会非常慎重考虑之后再决定了。我们整个键盘的布局都与上一代X1 Carbon完全一样,键帽的尺寸,键帽的弧度也都保留了下来。实际上手的手感上似乎也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依然是在轻薄本当中非常难得的1.9mm长键程设计,弹性和回馈感都比较出色,这也是ThinkPad系列一直赖以生存的基石之一。现如今的产品,指点杆在键盘整个的输入系统当中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使用触控板,尤其是像X1 Carbon这种既配备了触控板又带有实体按键的产品,其实它的使用效率往往会更高。所以不少人武断地表示,小红帽的效率不及触控板,其实它的存在价值已经消失了。我想说,作为小黑用户,对小黑的情怀都凝聚在小红帽当中,如果没有的话一定会让大批粉丝失望。而且,你也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小红帽在用户不得已需要单手操作的时候,依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我猜想,即便是有一天ThinkPad X1 Carbon发展到多么玄幻甚至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形态下,小红帽一定会始终保持在那里,守住ThinkPad的特色功能,也守住黑粉的情怀。说到输入体验,就不能不提触控板,X1 Carbon的触控板依然采用独立的触控板+上方三个功能键的设计,三个功能键既可以很好的配合指点杆完成操作,也能够在双手使用触控板的时候极大的提高效率,我觉得未来也不应该轻易取消这个设计,即便是机身寸土寸金。回到触控板,它采用了质感绝佳的材料,有点像苹果的毛玻璃触控板,但是又有点粘滞感不那么过分的打滑,从触感角度,我觉得X1 Carbon触控板绝对是目前笔记本产品当中一流的。如果你有机会在购买之前摸到真机,那么你就会明白这不是在吹牛。功能上,Windows系统下触控板操作一直都比较鸡肋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所以对X1 Carbon你也不能奢求它有苹果MacBook触控板功能上的突出表现。但是基本上双指滑动还挺顺畅的,浏览网页常用,其他手势我就不说了,你懂的。这并不怪X1 Carbon,冤有头债有主,要怪就怪微软不求上进吧!指纹识别:快!就一个字很多年前,我使用一款联想的商务本,那种4cm厚的大家伙,好像是昭阳系列什么的,具体我记不清了。但是非常清楚的记得机身上那个怎么用都不好用的指纹识别,基本上在我用那台电脑的整个周期当中,我就从来没有设定过指纹识别。因为你知道,太难用了!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的识别效率逐渐比较高的,尤其是最近几年的产品,基本上刷一遍就能准确识别,并进入到系统。但问题是我是一个偏向追求操作效率的用户,我在刷一遍指纹进入系统的这个过程中肯定要等待2秒甚至不止,进入系统之后还要加载等待,可以说这个过程有点痛苦。再看现在,电脑大部分都用上了SSD,系统也升级到最新的Win10,开机一般仅需要8、9秒而已。如果指纹识别依然停滞不前,那么中间等待将会是开机过程中非常挑战耐心的地方。好在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指纹识别器得到了彻底革新。新的X1 Carbon采用了最新的指纹识别方案,按压模式的指纹识别器给你的体验就像在操作电话的Home键一样,轻轻一贴,1秒之内就能马上进入系统,刷指纹的体验完全不输给iPhone,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指纹的真正使用意义,既有安全性又不影响流畅度。当然X1 Carbon并不是市场上唯一这么做的产品,微软的Surface系列新款键盘盖也已经采用了新的指纹识别模块,从造型上看,或许跟X1 Carbon来自同一家供应商。不管怎么说X1 Carbon新的按压指纹识别体验真的不错,的确走在了业界领先的位置。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形容新的指纹识别器的体验的话,那么是“快”。声音效果:层次一般厚度不足声音效果其实一直是商务产品比较忽视的部分,总给人一种差不多就行了的感觉。在X1 Carbon身上,我似乎也是这么觉得的。虽然是一款高端产品,但是在声音的体验上,我真的不觉得X1 Carbon很棒。原因主要是以下问题:层次感一般厚度不足。我们说的层次感就是音乐能够较为详细的被传递出来,并且能够给你一种丰富的感觉。问题是X1 Carbon在我试听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的时候,声音完全糊在一起,没有一个丰富度,声音也没有场宽厚度也不够。最糟糕的是,在女高音放开歌喉的时候,X1 Carbon无情的爆音了。欣赏音乐的兴致就像绚丽的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了。对比手边的12英寸MacBook声音富有层次,女高音没有爆音,而且考虑到X1 Carbon作为一款14英寸的产品,这个表现真的不能令我感到满意,我想这是X1 Carbon在我整体试用的环节当中最令人失望的一环吧。希望后续产品能够在声音方面有所提高,至少别唱着唱着就爆音......性能:配置强悍 最高可上1TB SSD在硬件配置上,X1 Carbon系列一直是一个追去卓越的态度,但同时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又提供诸多配置版本。这一代X1 Carbon也不例外,最高的配置可以到i7-6700U、16GB、1TB NVMe SSD,你会发现1TB NVMe SSD的部分非常耀眼,因为包括苹果在内的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轻薄本做1TB SSD的尝试,尤其是速度较快的NVMe接口。其他配置上,i7-6700U可以说是目前轻薄本高配的唯一选择,功耗低,性能还不错,是它的特点。另外X1 Carbon在内存的设计上,最高只支持16GB,而并没有更高支持。不过想想看,笔记本16GB内存也是完全足够了。我们拿到的这款X1 Carbon是i7-6700U、16GB、512GB NVMe SSD的版本,所以具体它的性能如何,咱们还是跑跑软件说话。CINEBENCH业内公认的一款基准测试软件,通过使用CINEBENCH R15进行测试,i7-6700U基本上符合我们的判断,分数也符合实际,多核分数在310cb,单核为126cb。这个分数基本相当于i7-6700HQ标准电压处理器的一半左右,相当于桌面级别i7-6700K的1/3左右。硬盘部分我们使用的是AS SSD测试,不过通过测试来看,最大读取速率为498MB/s、写入则为432MB/s,虽然整体表现不错,但是并没有体现出NVMe接口的优势。只是在4K读写和相应速度上想比普通SSD会有100%左右的优势,实际用起来感觉也并不是非常明显。由此可见,普通用户迷信一些高端的参数其实并不可信,主要还是看实际使用到底有多大差别。在游戏性能上,i7-6700U配备的是HD 520核心显卡,这个GPU核心的性能虽然不能跟独显或者是台式机的核显想比,但是其实它的实际性能也非常可观。我特意找来大家最常玩的《LOL》进行了测试,把画面调整到2K分辨率,极高画质下,帧数在50-65帧之间波动,基本属于一个流畅可以玩的状态。如果你把画质调整到1080p极高画质,或者是在2K分辨率下降低一点画面特效,那么稳定60帧以上的流畅度是非常轻松的。所以不要再问核显能不能玩LOL这种低级问题了,不但能,而且可以很流畅。续航:在线播放视频可达6小时在续航测试环节,我依然采用咱们比较贴近生活的方式去测试,那就是正常使用!把屏幕亮度调整到50%状态,电源模式为节能,然后一直带着回家、浏览网页、在线看看电影。从下班没有关机带回家偶尔使用,到晚上19点20分左右开始不间断在线播放电影,X1 Carbon的电量一直支持到深夜的凌晨1点左右。所以如果按照19点20分不间断播放开始算,它的续航至少为6小时,而如果算上没有关机带着回家、然后还浏览了一小段时间网页的话,那么实际的续航要超过这个时间。如果你是商务人士,使用需求比较集中于文档处理、邮件查看,那么这个实际的使用续航时间还会更长,官方提供的参考参数是10小时左右,看来携带一天办公不充电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总结:最强轻薄本除了它还有谁?其实在评测了ThinkPad X1 Carbon各个方面之后,它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强悍又有均衡。于是我就想找到一个结论来形容它,比如“最强轻薄本”。但是我又很犹豫市场上还能否找到一款能与之媲美的轻薄本产品?想了许久,至少我真的没有找到,或许忽略系统差别的话,唯有更厚重的MacBook Pro 13英寸版能媲美之。无疑,新款X1 Carbon在继承了前作诸多优点的基础上,带来了比较全面的提升,OLED的2K分辨率屏幕、超快的指纹识别、3个实用的USB3.0接口、miniDP+HDMI双视频输出接口、最大1TB SSD配置,更轻更薄的机身设计,依然坚固耐用的整体品质。要不是外放音质方面确实让我感到不满意,我真的觉得X1 Carbon就是那个最完美携带办公的轻薄本。当然了,因为产品定位的问题,X1 Carbon集合了联想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运用,定价一定不便宜,即使是较低配置的i5-p屏幕+8GB内存和200GB SSD的入门版本也要8999元。但是如果是喜欢小黑又不差钱的高端用户,我想你确实没有理由拒绝它。
[责任编辑:shuozho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hinkpad x1 carbon 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