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光文件存储设备备能够存储多少文件

第8章 光存储设备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8章 光存储设备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大小:1.0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光存储设备选购指南_老文章_赛迪网
光存储设备选购指南
近年来,光存储设备市场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首先是CD-ROM,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得现在读盘的能力越来
发布时间: 11:10&&&&&&&&来源:&&&&&&&&作者:创易工作室 betman
近年来,光存储设备市场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首先是CD-ROM,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得现在读盘的能力越来越强,且无论是稳定性和读盘速度都有明显地提升;而在CD-R/RW和DVD-ROM方面,首先是价格大幅度的下降,现在1000元以下的CD-R/RW和500元左右的DVD-ROM已经不再遥远,而且,由于技术上的新突破,造成了坏盘率的下降,使得刻录更稳定。另外,去除了区码限制的DVD-ROM也能使我们观看DVD影片时再也不用受区码的左右。如此众多的功能强大的新产品,你一定也想拥有吧。那么,在购买之前,有一些东西是必须告诉你的:
1、CD-ROM:
CD-ROM作为多媒体电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外部存储器设备,在选购的过程中,几个方面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一、看速度:
我们这里指的速度是指CD-ROM的实际速度,而不能厂商所提供的标称速度。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厂商所标称的速度(比如52X)等并不能代表CD-ROM的实际读盘速度。CD-ROM的实际速度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当然,一般情况上来说,如果标称的速度相差很远,那确实是存在的不少的差距。一般的来说,如今市场上以40X-50X为主流,其中速度确实较快的品牌型号主要有:大白鲨44X、华硕40X等。当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较低速度的光驱也能满足一般的日常需求。所以,选购主流光驱是一个既不敢时髦,又吻合潮流的理智选择。
二、容错性:
容错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坏盘的能力,这在中国的国情下特别有用。随着数据读取技术趋于成熟,大部分主流产品的容错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仍有一些产品不尽如人意。这里比较值得一提的是AIES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类似于模糊控制技术,现在很多厂商为了提高CDROM的纠错能力,在研制光驱时对1万张有各种毛病的盘片进行特殊研究,记录下“偏心、划痕、激光反射弱”等情况,开发出相应对付策略,并将其固化在光驱的FirmWare(类似主板的BIOS)中。当光驱在读取有困难的盘片时,就可以自动从FirmWare中调出其对应的事先制定的增强硬件纠错能力的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光盘读取正确率。拥有此项技术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其中“大白鲨”44X及以上产品都包含了。当然,现在还有很多推出的先进技术,比如数字伺服系统等,这里不能一一诉说。其实,我们去选购光驱时还能带些“烂碟”去测试,这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做法,能读出大多数烂盘的机器当然是比较好的了。但有一点也需要注意,就是有些产品是通过调大激光头发射功率来达到纠错目的的,一旦使用了较长的时间以后,光头老化,性能就会大幅度下降,且缩短了CD-ROM的使用寿命。所以,仔细阅读说明书,找一些有高技术辅助的光驱才能真正的达到“超强纠错”。
三、发热量和稳定性:
除了纠错能力之外,稳定性和发热量也是选购光驱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来谈稳定性,刚才已经提到,很多光驱在刚购买时表现不错,但由于采用的诸如增大激光发射率等霸道手段,所以稳定性极差。所以在选购CD-ROM时最好购买推向市场时间较长,口碑一直不错的产品。这样的光驱往往稳定性较好,不至于当您刚使用了不到一二个月就出现读盘吃力等现象。在稳定工作方面做的最好的要属SONY系列光驱。
此外,现在高倍速光驱的转速极快,几乎赶超了硬盘,随之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发热量极大。对于现在市场上部分以塑料为机芯的CD-ROM来说,高热量无疑是降低其寿命老化的重要因素,因为塑料的耐热能力较差,长期使用自然会出现问题造成读盘不顺利。但光驱的机芯又很难像显卡或CPU那样依靠散热片和风扇来散热,因此高发热量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好在钢制机芯的CDROM产品解决了机芯的快速老化和发热量问题,钢制机芯的耐热能力要比塑料好得多,这样光驱的寿命便会很长。唯一的缺点就是全钢芯的光驱成本比塑料的高一些,不过多花10元20元买“全钢机芯”的光驱还是比较值得的。
目前市场上美达36X、雄兵45X、大白鲨44X等不少产品都是钢制的机芯。其中“大白鲨”还支持PCAV技术,速度提升非常快。如读到有问题 的光盘时会降低到12速左右,当盘片正常时立即可以提升回44速左右,而且这款光驱的散热系统设计得很有趣,它把内部主控芯片通过散热片连接到底部金属壳,这样等于无形中使用了一个巨型散热片,可以有效导出CD-ROM内的热量,延长使用寿命。
四、低噪音和高缓存:
由于CD-ROM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马达的旋转速度,而目前一些高速产品的马达转速已经高于10000rpm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读盘时产生较大的光驱机身震动和旋转噪音也就不足为奇了。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整天旁边震耳欲聋的吧,因此,选择光驱时检验读盘噪音大小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目前有不少光驱产品采用了双油压动态避震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震动和噪音对用户产生的烦恼,选购时不妨留意一下。此外在装机固定光驱时,拧紧螺丝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此外,高速缓存(CACHE)的配备大小对光驱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CACHE容量一般为512K、1M、2M甚至4M。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缓存值越大的光驱的性能越好。
五、售后服务:
挑选光驱时要注意厂家的服务质量,一般名牌产品都会有不错的售后服务。同时,只有当光驱质量很过硬时,厂家才有信心和胆量提供较长的保修、保换时间。通常情况下,一些没有正规包装的CDROM产品保修期都很短,但是好的生产厂家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光驱产品通常会提供有六个月到一年的质保期,并且市场上提供1年包换服务的光驱生产厂商也出现了不少。
此外还有一点大家还需要注意:保修和保换绝对不是相同的概念。要想在购买后用的放心,最好还是挑选质保期较长的产品,至少应是一年保修的。另外CD-ROM产品是否具有“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及“全钢机芯”等特点也是应该注意的。
2.CD-R/RW:
再来谈谈光盘刻录机。光盘刻录机一般可理解为CD-R和CD-RW两种(还有可刻录DVD光盘的刻录机,但远未到普及的程度)其中,CD-R刻录机只能一次性的写入,而CD-RW刻录机则能反复读写。如果需要刻录的资料多属于历史性的资料,且需要长期保存,建议购买擦写一次的CD-R刻录机就可以了。一方面是刻录机和CD-R盘片的成本相对来说都比较低,另一方面在所刻录出来的CD-R盘片与CD-ROM的兼容性也较好。如果你的资料需要定期修改,或是只使用几次就不需使用的,则建议购买可重复读写的CD-RW刻录机。毕竟机器的价格是固定的,但是CD-RW盘片却是在不断消耗,虽然此类刻录机价格稍贵,如但以后要更新资料时,就可以省去盘片的成本。
除了CD-R和CD-RW刻录机的区别外,还有几点是我们选购时需要注意的:
一.刻录速度:
我们选购刻录机首先看刻录速度。现在所标识的速度一般有2倍速、4倍速、6倍速、8倍速和12倍速或更高倍速。刻录倍速指的是刻录所需的时间,一般而言,一张光盘可刻录大约72分钟长度的音乐,而2倍速的刻录机刻录时间就是以72去除以2,也就是说刻录一张光盘的时间约36分钟,而4倍速、6倍速等刻录速度的换算方法,以此类推。一般而言,刻录机的倍速越高,其的售价也相对较贵,刻盘的稳定性也相对差呀。所以,要在时间和稳定性上做个平衡的选择是你首先要做的。
二.缓存大小
为保证刻录质量,高速刻录除了要求优质盘片外,刻录缓存也十分重要。烧录时数据要先写入缓冲区再去烧录,如果缓冲区中的数据用完了,后面的数据又没有及时补充上来,就会导致"缓存欠载(BUFFER UNDERRUN)",烧录就会失败,CD-R盘片报废。缓存越大越快,烧录的失败率就越小。4×的稳定刻录要求2MB的高速缓存,8×的高速刻录则要求4MB的高速缓存。一些低价产品其实是减少了刻录机的缓存容量,只能适于低速刻录,名牌产品都保证缓存容量。一些新型刻录技术也为刻录质量提供了保障。如BURN-Proof技术,在欠载发生时,相应的信号处理芯片将停止刻录机写数据的动作,并存储正在写入的数据,等到欠载情况消除了,其信号处理芯片就会驱动刻录机从刚才停止烧录的位置继续烧录工作。理论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缓存大小的作用,可以缓存的时间=缓存容量÷刻录速度。如一台具有4MB缓存的刻录机,8倍速刻录时,4096÷(150×8)=3.4秒的时间内数据没有及时提供到刻录机,缓存可以保证刻录不会中断。缓存大小也不是绝对,缓存的工作效率也对刻录有所影响。
三.接口类型:
CD-RW刻录机与计算机的接口主要有:IDE、SCSI、并口和USB等,这和CD-ROM、硬盘与主机相连接的方式是一样的。一般来说,SCSI接口机型刻出的盘片质量最好,这是由于SCSI接口的设备占用CPU资源远远低于EIDE接口方式和并行接口方式,这样CPU就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数据,系统和其它程序对烧录过程的影响大为降低,所以SCSI接口的刻录机的确在性能上要好于其它几种。但是SCSI接口的光盘刻录机价格较高,大部分主板又没有提供SCSI接口,用户还需要额外购买SCSI卡,外置的还需要配置信号连接线,这都加重了用户的负担。IDE接口的优势就是价格较低,安装使用和普通的CD-ROM一样方便。现在IDE接口方式的各项性能已经赶上来了,尤其是对CPU的占有率已经与SCSI接口方式持平或低于SCSI接口方式,数据传输速度和连贯性也有提高,加上其价格优势,因此,CD-RW刻录机的IDE接口方式将会取代SCSI接口方式。采用并行接口的机型不多见。并行接口刻录机受并行接口传输速度的影响,刻录速度受到限制。在SPP传输模式下,刻录机只能达到2×读取、1×刻录的速度,即使采用EPP和ECP这两种高速模式,刻录机才达到6×读取、2×刻录的速度。并行接口是当初低速刻录时期的一种简便的连接方式。USB接口刻录机,具有方便的热插拔、即插即用功能;传输速度远高于并行接口方式,可达4×的刻录速度;能够跨平台使用,安装方便,CPU占用率也远低于并行接口的刻录机。另外,USB接口的刻录机具备支持热插拔等无可比拟的优点,其也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置式:
刻录机大概可以分为内置、外置或Tray式、Caddy式。在相同的配置情况下,内置是比较便宜的,还比较节省空间。外置容易携带,密封性和散热性较好。Tray式像普通的CD―ROM一样,托盘缩进弹出;Caddy式则是将盘片放入一种专用的卡片中再插入刻录机中,使用寿命更长,但这种方式在国内的市场上是比较少见的。考虑到实用性,消费者更偏爱于内置式刻录机。
3.DVD-ROM:
DVD-ROM由于相对技术含量较高,推出的时间也较晚,所以我们在其选购方面介绍的比重比较大。
一看读盘能力:
目前的DVD-ROM有单激光器和双激光器两种。单激光器的DVD-ROM分为单头单眼、单头双眼两种,单头单眼是Pioneer为代表的技术,单头双眼是Toshiba为代表的技术,双激光器是SONY为代表的技术。一般来说,每一款DVD-ROM,包装盒上都有标明所使用是哪种光头,稍留意就会看到。
单头单眼:
采用单激光头单聚焦镜双聚焦点方案,用特别的全息综合透镜,通过透镜中间部分的激光束形成CD的聚焦点;再通过透镜边缘部分的激光束形成DVD的聚焦点,这使得激光头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同一个镜头,同一组镭射接收发射器,也就是利用液晶快门的技术来达到控制焦距的目的。而且由于没有机械传动,所以不会产生机械故障,认盘速度也得到了提高。成本最低,技术层次最高,但兼容性也比较差。其原理如图所示。
采用这种光头的DVD-ROM一般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但性能较差,是较次的选择。
单头双波长:
采用单激光头双波长激光束系统,用同一个激光头读取DVD和CD信号,也就是在一个激光头内安装两个不同的激光发生器。其原理是使用一组聚焦镜所产生的650nm和780nm波长的激光信号,来分别读取不同的DVD、CD信号,在保持Panasonic单头单眼方案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提高了读片性能和认盘速度,其原理如图所示。
这类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读碟能力表现不错。
单头双眼:
采用一个激光头两组聚焦镜,通过转换不同的聚焦镜来分别读取DVD和CD,它的外形看起来与双头的SONY相似,读取信号的质量较高,但由于要转换聚焦镜,所以认盘速度相对较慢。
这类产品读碟性能好,比较适用于长期使用D版次碟的用户,性价比也不错。
双激光头:
则采用两个完全独立的激光头分别读取DVD和CD,拥有两套完全独立的聚焦镜。由于双激光头的DVD-ROM伺服机构读盘时有一个切换过程,读盘时间比起单激光头要长,这种驱动器往往价格也较高,其原理如图所示。成本最高,技术层次较低,但是兼容性最好。
除了读盘时间稍长(一般人不会介意那一两秒时间)、价格贵之外,这种产品具有一切的优点:速度、稳定性、寿命、兼容多种光盘格式、认碟能力。
二看接口、缓存与倍速:
和CD-R/RW刻录机差不多,DVD-ROM主要有IDE接口和SCSI接口两种。目前的DVD光驱多半用的是IDE接口,也有些SCSI接口的,采用这种接口的优点是其同采用IDE接口的DVD光驱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率,且其CPU的占用率也较采用IDE接口的低很多――正如IDE硬盘与SCSI硬盘的差别。但是其必须通过SCSI卡才能连接,安装使用起来不那么方便,虽然两种驱的价格不会相差太远,但要多买一块SCSI卡,无疑增加了成本。而采用IDE接口的DVD光驱就没有这类问题,即插即用。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还是选购一款IDE接口的DVD光驱为好,特别是对与初学者而言。
另外,DVD光驱的数据缓存容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其整体性能,缓存容量越大,速度与流畅性就越高。现在主流的DVD光驱一般采用了512KB缓存,但也有只采用了128KB缓存的DVD光驱,如先锋AO3S等。不过,和CD-R/RW不一样的是,缓存在两者之间的作用虽然是一致的,但DVD-ROM的数据延迟并不会造成像CD-R/RW那样的坏盘的结果,最多也不过是稍有延迟,这比起读盘性能来说,还是相对次要的。
三看区码限制:
对于DVD的区码问题,大家应该早有所闻。CSS规定,必须同时软、硬件都经过"授权认证"才可以成功的解码播放DVD影片,也就是说DVD-ROM、DVD硬解压卡和DVD播放软件都必须同时通过区码的授权。这里只谈DVD-ROM的区码问题。
由于当初DVD-ROM的设计本来就没有什么区码限制,所以在早期的DVD-ROM内根本没有什么区码的保护限制,也就是早期厂的DVD-ROM可以读取所有6个区域的DVD影片。
目前DVDROM的"区域码"限制有两种,RPC-1和RPC-2。它被固化在DVDROM的闪存(EEPROM)中,被称为固件或韧件(Firmware)。RPC-1为早期规格,已经被黑客所攻破。因此DVD的标准组织规定,该规格只能使用到日。从日起所有厂家都必须该用更加严密的RPC-2方式。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各式各样的DVD-ROM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我们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1.DVD-ROM本身并没有区码保护,是最值得"抢购"的型号。
2.这台DVD-ROM被限制只能更改区码5次,而且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破解,买到的人请谨慎更改,你只有5次机会。(最坏的选择)
3. DVD-ROM上有RPC jumper,不过千万不能拿掉,否则ROM的区码设置将永远被锁住,也就是区码会被定在最后一次设置的区域上。
4.可以通过更新固件的方法把区码保护拿掉。
5.这台DVD-ROM可以通过一些"黑客"flash工具软件,把DVD-ROM的区码设置次数洗掉,然后重新设置区码,虽然还是有区码保护,但是还是可以破解只有5次更改的限制,让你想改区码时就可以改。
谁都能看出,无疑是第一种的DVD-ROM是最实惠的。(这些一般都是些早期的DVD-ROM)这里,我们就把无区码保护的一些产品列个表以供大家参考:
厂商 型号 DVD/CD读取速度 接口
Creavtive Labs
DVS DSR-520H 5.2X/32X IDE
DVS DSR-600H 6.2X/32X IDE
Goldstar DRD-840B 4X/32X IDE
Hitchi GD-X IDE
Hitchi GD-2500BX 8X/36X IDE
Memorex MD-X IDE
Panasonic SR-X IDE
Philips PCA424D 4X/24X IDE
Philips PCDV632 6X/32X IDE
Pioneer A03/103S 6X/32X IDE
Pioneer U03/303S 6X/32X IDE
Pioneer 113 6X/32X IDE
Sony DDU-220E-RP 5X-32X IDE
Sony DDU-220E-SRP 6X-32X IDE
Toshiba SD-MX/32X SCSI
Toshiba SD-MX/32X IDE
Toshiba SD-MX IDE
四看品牌:
现在,常见的DVD生产厂家多以日本,国台湾省,韩国和一些欧洲厂商为主,但其中也不难找出一些OEM小厂家来。大家在选购的时候须留意。市面上较常见的厂家品牌主要有索尼,建基,华硕,创新,日立,东芝,先锋,三星,LG等,每一款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DVD技术以日本最强,其一贯的良好表现使它有着良好的口碑。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考虑,如播放键、摇控、SP/DIF接口,这些都可以在购买时直接看到的。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吸入式设计,它与托盘式相比有许多的优点:托盘式DVD-ROM退出光碟片时,有时会忘了将托盘归回原位,此时若被外力撞击易生损坏,此外,托盘式光碟机也容易因为托盘的进出,而带入灰尘,而吸入式设计的光碟机,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它本身有防尘的设计,并且因为没有托盘,所以不会发托盘因为外力撞击而无法使用的情形,并且在侧向安装时进出碟一样方便。不过,这也有缺点,往往不能够读取8公分的小型光碟片,盘片卡在DVD ROM里的时候会比较麻烦,并且成本较高。
关键词阅读:
1(共条评论)
2(共条评论)
3(共条评论)
4(共条评论)
5(共条评论)
降低上网资费迫在眉睫 企业应关注民心所向
日前,锐捷网络政府和交通行业部总经理肖广...
联系我们:
广告发布:
方案、案例展示:
京ICP000080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45号&&&&&&&&学习情境1 单元2 选购计算机硬件--光存储设备
正在努力加载播放器,请稍等…
正在努力加载播放器
大小:2.00MB&&所需金币:80
&& & 金币不足怎么办?
下载量:-次 浏览量:111次
贡献时间: 13:31:02
文档标签:
已有-位用户参与评分
同类热门文档
你可能喜欢
看过这篇文档的还看过
阅读:87&&下载:2
阅读:181&&下载:0
阅读:74&&下载:0
阅读:65&&下载:0
阅读:73&&下载:0
阅读:88&&下载:0
阅读:235&&下载:0
阅读:160&&下载:0
阅读:60&&下载:0
阅读:123&&下载:0
该用户的其他文档
所需财富值:
80文件大小:2.00MB
您当前剩余财富值:&&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举报该文档侵犯版权。
例: /help.shtml光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
欢迎光临!
光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 1991年以前,电脑必须凭借软驱来读取数据。软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非常有限,速度也很慢。由全球1500家软件厂商加入的软件出版协会制订了第一代的CD光盘和驱动器的规格。规格上明确地规定了光盘的容量是640MB,这个规定沿用至今。世界上第一个光驱和第一张光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这是PC的首款光存储设备的诞生。同时,这个协会还规定了光盘驱动器读取数据的速度,第一代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为150KB/S,这种光驱被称为单倍速光驱。第一代的光驱价格非常昂贵,普通人难以接受。能进行CD刻录的刻录机,也是在1991年问世,但是身价高达25000美元,在那时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1993年,第二代MPC规格问世,光驱的速度已变成了双倍速,传输率达到了300KB/S,平均搜寻时间为400ms。
&&&&1995年夏,Multimdeia PC Working Group公布第三代规格标准,光驱速度提高到四倍速,数据传输率为600KB/S,数据的平均时间不大于250ms。能兼容的光盘格式有CD-Audio、CD-Mode1/2、CD-ROM/XA、photo-CD、CD-R、Video-CD、CD-I等。&&& 由Hitachi、JVC、Matsushita、Mitsubishi、Philips、Pioneer、Sony、Thomson、Time Warner 和Toshiba这十家公司于1995年9月发起形成了DVD论坛。到现在,这一组织已经吸引了超过200个的组织成员。这个组织的总目标是促进和发展DVD 形式,协调DVD规格和对DVD技术领域的公司发放许可。有专门的工作组着手于DVD技术不同方面的工作,并对一些规格制定国际标准。它们对于推动DVD标准和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今,不少的规格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再以后,光驱提速也成为各家厂商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速度从4倍速、8倍速,一直提高到48倍速、52倍速不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光驱的价格已经下降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等到1997年左右的时候,光驱已经开始普及了。&&& DVD的原理与光驱大同小异,在可以读取DVD光盘的时候也能读取CD光盘。一张DVD光盘的最小储存能力达到了4.7GB。而随着DVD技术的发展,单面双层、双面双层技术等不断开发出来,DVD可以存储的数据容量也急速的增大。DVD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数据储存方面,而在影像方面,DVD影像可以提供比CD影像清晰好几倍的效果,并且支持5.1声道,相比CD的立体声,DVD可以说是占有绝对优势。DVD在1997年开始进入市场,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高昂的价格和对PC处理能力的不低的要求使得DVD光驱无法进入普通百姓的家里。而这几年DVD价格的大调整,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DVD来代替光驱,DVD已经开始慢慢代替光驱作为微机的标准配置了。
&&&&DVD的格式初期有DVD-ROM(用于数据记录,包括电脑应用的多媒体数据)、DVD-Video(用于记录家庭影音设备或者DVD-ROM驱动器的视频信息。这种格式具有版权保护功能)、DVD-Audio(用户记录高品质的多音轨音频),但是由于部分成员考虑到市场的问题,刻录格式还没有达到统一意见,使得现在的DVD格式非常的多,包括DVD-ROM、DVD-Video、DVD-Audio、DVD+RW、DVD-RW、DVD-R、DVD+R、DVD-VR。DVD标准的混乱局面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DVD的下一代标准。&&& 新一代DVD标准一直是世界家电业和IT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世界电子企业为了统一下一代DVD标准而专门组建了DVD联盟,但由于东芝和NEC的退出,以及台湾HD-DVD标准的提出,已经变得四分五裂。新一代DVD标准分裂成三种,一种以索尼、松下、日立、先锋、夏普、三星、LG、飞利浦以及法国的ThomsonMM为代表的Blu-ray标准(蓝光DVD);一种以东芝和NEC为代表的DVD AOD(Advanced Optical Disk)标准,简称AOD;最后一种是我国台湾省的工研院光电所提出的HD-DVD标准,其目的在于躲避AOD和Blu-ray的高额专利费。目前HD-DVD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全球整个光存储行业都在盯着Blu-ray与AOD的标准之争,综合种种因素来看,新一代统一标准还是遥遥无期。为了解决这样的不兼容问题,很多厂商都想出了不少的办法。其中Panasonic在2001年4月首次开发出可以兼容DVD-RAM和DVD-R(G)格式的驱动器,而Sony的DVD刻录机也已经能够兼容DVD+R、DVD-R、DVD+RW和DVD-RW格式,现在市场上的双模式DVD刻录机也越来越多。除了考虑兼容性外,各厂商也开发出了不少独特技术,包括延长寿命技术(全钢机芯、抗老化液压轴承)、减震技术(动态阻尼器、抗震装置)、降噪技术、提高读盘能力技术(智能调速)、降温技术(采用SMT)。
&&&&当刻录机的速度慢慢提升到8X-12X的时候,刻录光盘的数据格式已经稳定下来,各个品牌所生产的刻录机都能较好地支持主流的数据格式。但是DVD的刻录标准由于DVD光盘的标准仍未确立,因此造成对DVD刻录机也产生了不少影响,暂时也还没有可以支持所有DVD格式的DVD刻录机诞生。刻录的过程需要从PC读取数据,从而产生了一些刻录问题,而厂家针对这些问题也在不停地开发新技术,包括提高刻录机的缓存容量和加入一些防刻死技术。&&& 随着光驱、DVD、刻录机的出现,Combo(康宝)横空出世了。Combo可谓是光存储市场上的一匹“黑马”,COMBO在英文里的意思是“结合物”,而康宝(COMBO)驱动器就是把CD―RW刻录机和DVD光驱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一体化”驱动器。简单的说,COMBO就是集CD―ROM、DVD―ROM、CD-RW三位一体的一种光存储设备。早在1999年,IT巨头三星公司就提出了Combo的概念,并推出了业界的第一款Combo―SM-304,规格为4X CD-R、4X CD-RW、24X CD-ROM以及4X DVD-ROM。但是由于当时制造Combo的技术空前复杂,难度极高,使得有能力生产Combo的厂商寥寥无几。同时,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Combo的性能难以与单个产品媲美,也使得Combo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因此Combo并没有在当时流行起来。三年之后的2002年7月,在技术相当成熟以及市场充满潜力的情况下,Combo的始祖三星公司再次率先推出其多功能光驱――SM-308,从而正式拉开了Combo进军市场的序幕。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其各自品牌的Combo,市场上的Combo大战也随之而展开。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的竞争使得Combo的速度迅速提高,目前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的Combo的规格为48X CD-R刻录、24X CD-RW擦写、16X DVD读取和48X CD-ROM读取,也有少数产品将CD-R和CD-ROM的读取速度提高到52X。Combo以其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为广大用户所接受。Combo的出现是光存储领域里的一大突破,以先进的技术实现实现多项功能,使用上化繁为简,能节约IDE接口,节约机箱空间与降低功耗,同时具有安装方便的优势,为用户的安装应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一切都使得Combo在目前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此处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Combo光驱与其他几种光驱的不同之处。CD―ROM&可以读CD盘片不可以刻CD盘片不可以读DVD盘片;CD-RW&&可以读CD盘片刻CD盘片不可以读DVD盘片;DVD―ROM&可以读CD盘片可以读DVD盘片不能刻DVD盘片;DVD-RW&&可以读CD盘片可以刻CD盘片可以读DVD盘片可以刻DVD盘片;Combo可以读CD盘片和DVD盘片,可以刻录CD盘片,但不能刻录DVD盘片。随着DVD刻录机价格的大幅降低(目前一款普通的DVD刻录机仅售2XX元),人们已经逐渐把眼光转向了购买DVD刻录机上。
Copyright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研室建议采用或更高的分辨率进行浏览,以避免可能带来的显示偏小或不完全的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用光存储系统的分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