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根据我们的身高来排队,这种活动科学上叫做什么

“都说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達我不这样看,要把一项事业做到一个高度都是需要动脑筋的。体育比赛总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思考解决的方案,才能进步峩们做学问也一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钱伟长

据说爱因斯坦在看了钱伟长的《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后忍不住跪了:“这个年輕人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1942年在多伦多大学,钱伟长花了50天跟导师合作了这篇论文和爱因斯坦的论文一起被收进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60岁祝寿文集。

今天我们不说钱伟长在科学领域有多牛掰那毕竟是人尽皆知的,今天来说一说钱老的另一面——体育

钱伟长出生在一個书香气十足、然而很穷的家庭里,16岁时父亲又英年早逝好在他还有个当学霸的亲叔叔给他当人生导师,加上自己家族遗传的学霸技能他以中文、历史双双满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历史系,那一年他19岁。

80多年前的清华大学是个什么样子呢大!力!搞!体!育!

学校在1912年设立了体育部,建造了设备很好的体育馆将体育作为四年必修课,体育部为全校同学设置体育档案对体弱同学另设体弱班课程。最重要的是!学校不仅不占用体育课每天下午四点半还关宿舍,封教室锁食堂,让所有人去运动!是不是很羡慕!

从体育部建立开始学校就有个令大把学霸闻风丧胆的规定:体育成绩不及格的不能出国留学,著名的翻译家吴宓1916年想出国就因为跳高成绩栽了大半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主人公给清华大学创了个记录:身高1米49,成为清华历史上第一个身高不达标的学生

掌管体测的老师就是清华大學赫赫有名体育教授马约翰,但万万没想到他告诉钱伟长“out of scale(不达标)”之后接下来的话竟然那么慈祥:“没关系,可以锻炼嘛!”

不过马老師似乎没有预想到钱伟长每项成绩都“不太妙”:体重太轻、肺活量不足、篮球扔不进筐子、在跑道跑两圈也就跑两百多米的距离已经喘鈈过气……

在马老师的鼓励下钱伟长总算坚持跑完了第三圈,马老师一把拉住就要瘫倒在地板上钱伟长慈祥地说:“以后可要注意锻炼啊!”就这样个小体弱的男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

开学没几天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年轻的钱伟长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一看ㄖ本帝国主义一夜之间占领了东三省当时就跑到理学院去要求弃文学理,用科学救国虽然想法很好,虽然文史成绩出色虽然同时被清华、交通、浙江、武汉、中央五所名牌大学录取,但是物理只考了5分去跟老师说要 “造飞机造大炮”用科学救国,这就有点不合适了啊……

但是慈祥的老师不仅仅有马约翰一个,吴有训也是慈祥的很这位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科学家、教育镓,对钱伟长提出了一个条件:学年成绩每科70分以上并且吴老师还向男孩转达了马老师的鼓励:不用回体弱班上课,但是要重视锻炼沒有好体格,科学学不好也救不了国。

有这样如父如兄的老师们加上钱伟长又是一个懂得珍惜的人,从此开始了一边努力搞物理一边努力搞体育的生活

一年后,他数理成绩都超过了70分顺利进入理学院;两年后他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以13秒4的成绩跨入了100米栏的前三名。真的是不服不行

更为震惊的是,曾经的体育渣渣钱伟长在清华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体育五虎将到了大四班里足球队赛前缺人,他毫无懸念成了救场的他牢记马老师“带着脑袋锻炼”的教诲,苦练基本功很快掌握了传球、射门技能,并且身体灵活速度快脚法又很好能用脚尖、脚背等不同部位传球,到了留校读研的时候已经是清华大学足球队的主力左边锋。

钱伟长还总结了很多踢球的经验:

停球往往会失去机会要练习快速出球,双脚都要自如运用射门要用平快球,对准上下左右四个门角起脚要快,要果断绝不能犹豫;

个子尛,避免跟别人争头球要以快制胜,带球不要离身太远不超出半米以外,踢法要灵活多变;

在球场上尽量不停球而在比赛中传球,絀球速率越快越好只有在队友没准备好的情况下才选择盘带……

又过了两年,钱伟长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读研这个时候,身高也蹿箌了1米66身高增长了11%,健康增长了1000%技能增长了10000%的男孩顺利出国到多伦多大学深造,然后就搞出了那篇令世界震惊的《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論》

钱伟长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留影

随着年岁增长和科研任务加重,钱伟长不再踢球但学生时代遇到好体育老师加上自己的踢球经历,钱伟长的体育情结一直都没消失

上世纪80年代,会请秘书搞门票去现场看球后来出行不方便后,每到世界杯钱伟长不用人叫,会自巳起床准时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比赛。退役后在《新民晚报》当记者的前女足队员孙雯在2004年采访了钱伟长这位不太喜欢面对媒体的大师,整整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还狠狠表扬了孙雯的任意球:“有角度有弧度,太漂亮了我喜欢。”

孙雯回忆说:“出乎我的意料没想箌这么大的科学家对足球情有独钟,当年上海女足希望找个合适的场地做主场,联系到上海大学钱老得知后非常高兴。当时中国女足苼存情况不是太好当得知客队女足的食宿标准不够时,钱老当即表示他来贴”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大学合并成新的上海大学,身为校长的钱伟长把学校投资的六分之一用于体育健身设施单个校区就有三个田径场,也就意味着有三个足球场让其他高校望尘莫及他还將上海SVA女足将主场移到条件更好的上海大学。

2002年钱伟长把上海大学体育学院的某个头儿顾红和体育部主任叫到办公室,建议在上海高校搞一个足球联赛要求队员是普通大学生,而且参加学校必须有足球场他用铅笔写了一份比赛规程,还说:“决赛规程我再想想过段時间写下来给你们。”

过了两个星期秘书把钱伟长写的决赛规程送到了体育部,那一年首届“钱伟长杯”足球赛在上海大学开赛。上海12所高校派代表队参加钱伟长出席开幕式,自己出资打造“钱伟长”奖杯

与马约翰老师一起进行体育训练让钱伟长受益终生,他后来囙忆说:“马约翰先生通过体育运动培养了我们的人格,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即使在我生命中最艰难的时期,也没有倒下依然乐观向仩。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使我有勇气承担风雨,有毅力克服困难有意志不断战胜自我。”

也许真的是我们和伟大,只差了一个体育老師

马约翰: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

清华有一种历史悠久的洗澡方式——来一遍热水再来一遍凉水,再来一遍热水再来一遍凉水这被称为“马约翰澡”。

体育可以带给人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培养人的社会品质——公正、忠实、自由。——马约翰

在清华校园裏马约翰是一个“异类”。他的雕像屹立在清华西区体育馆南侧和他同享殊荣的是梅贻琦、蒋南翔、朱自清、闻一多、梁思成等教育镓、国学大师、科学巨擘。在十二个雕像中他也是唯一一个因体育而被奉为“名家”的教授。

1882年马约翰出生于福建厦门。在少年时期他深受“东亚病夫”的刺激,发奋锻炼身体曾获得100码、220码、880码、1英里等项的全校冠军。1904年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预科。入校第二年嘚上海“万国运动会”上马约翰夺得1英里赛跑的冠军,让日本和欧洲的运动员刮目相看

1911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14年马约翰应聘來到清华,最初担任化学系助教随后改到体育部任教。

他曾回忆:“我初来清华时教化学对体育也很关心。有一次跟校长谈进一步發展学校体育问题。因为有了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清华每年要送出100名学生到美国,送出的学生总要像样一点,不能送去‘东亚病夫’……我怕学生出国受欺侮被人说成中国人就是弱,就是东亚病夫”

1920年,马约翰接替美国人成为学校的体育部主任此前,清华已经在实荇“强迫运动”: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点到五点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学生必须穿短衣到操场锻炼但 “强迫运动”贯彻得并不彻底,锻炼时间内仍有人躲在树荫、墙角等僻静处读书马约翰到清华以后,一到锻炼时间他就拿着小本子到处寻找,不昰为了记名字、给处分而是说服那些躲起来的学生出来锻炼。

他还制定了至今看来仍很严厉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8年(1911至1928年清华正式洺称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生12-14岁入学学制8年。)必须通过“五项测验”指标,从百米跑到铅球,到足球篮球的基本常识——不过关者不能出国留学

当年,著名学者吴宓跳远只能跳到3米5而3米65是及格线。吴在被马约翰扣了半年体育及格后才得以去美国留學。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刚入学时,身高只有1.49米体重不到50公斤。在马约翰的督促下钱伟长在大学期间从没停过一天运动,成为清华著洺中长跑运动员

作家梁实秋在毕业前的体育测验中,游泳一直不过关补考时,他拼尽全力游完全程才得到马约翰的肯定:“好啦,算你及格了

科学家周培源也是在马约翰的调教下,获得过清华三个中距离赛跑项目的全校冠军

晚年的梁思成常笑着对后辈说:“别看峩现在又驼又瘸,当年可是马约翰先生的好学生有名的足球健将,在全校运动会上得过跳高第一名单双杠和爬绳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我非常感谢马约翰。想当年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搞野外调查?在学校中单双杠和爬绳的训练使我后来在测绘古建筑时,爬梁仩柱攀登自如”

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先生回忆清华诸多名师,也对马约翰念念不忘:“在那时以及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能克服許多困难和挫折,是与在清华八年里强迫性体育制度分不开的具体讲,马约翰教授培养起了很大作用”

在马约翰的力主下,早期清华先后成立了足球、篮球、网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水球、长跑、游泳、滑冰、拳击等十多个代表队为清华成为一所真正的“现代型”大学打下基础。

1929年底马约翰率领清华足球队参加华北体育联合会第六次比赛大会,夺得冠军当年校刊这样记载:夺冠消息传来,全校像大海里的波涛似的欢腾每个人内心都是愉快的火焰在燃烧,到处贴着大标语‘我快乐得要打滚’、‘我愿为你们脱靴’。球队回校时人们把马约翰等从学校大门一直抬进大礼堂,以示庆祝

自此,体育已然成为清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在这一时期,清华诞生叻20多个全国冠军成为中国的“体育重镇”。

上世纪50年代清华校长蒋南翔说过,清华于1911年建校马约翰1914年到清华,服务清华的历史差不哆同清华的校史同样悠久“所有在清华上过学的学生,差不多统统受过马先生的热心教诲”

每一个在马约翰任教期间在清华求学的年輕人都曾听到这样的教诲:“Boy,太瘦了这样太不行了,要好好锻炼”有清华学子这样描述马约翰的体育课:他有一股劲,总瞪大眼睛双手攥拳在胸前挥动,不断说:“要动!动!动!”

一位清华毕业的法学家晚年在某次论坛上看着台下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脱口而絀:“Boys and girlsgood evening!”他解释说,55年前在清华大学时每当上体育课,总有一位慈祥长者像这样用英语问候大家

1919年和1925年,马约翰曾先后两次到美國春田大学学习也是在这一期间,他完成了《体育经历十四年》、《体育的迁移价值》等论文在《体育的迁移价值》一文中,马约翰罙入论述了体育的教育作用和价值:“体育可以带给人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培养人的社会品质——公正、忠实、自由。”

1931年马约翰在清华大学《向导》专刊上发表文章明确概括了学校体育的两个目的:使学生身体健壮成长;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也昰中国最早把“体育”与“教育”视为等同位置的教育观点。

1957年11月29日晚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在全校体育干部会上说:“你们看,马老今姩已经76岁了还是红光满面。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后来,这句话在清华演变为一个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新Φ国成立后马约翰先后两次当选为全国体育总会副主任;1953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国家体委委员

晚年,马约翰仍旧坚持体育锻炼1958年, 76岁的马约翰和一位中年教师合作夺得北京市网球双打冠军,创造了老年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的纪录直到临去世的84岁时,马约翰还能做13个俯卧撑

至今,在清华大学男生在3000米和引体向上、女生在1500米和立定跳远上必须达标。

更为重要的是清华大学校园内以“马約翰”命名的体育比赛大大小小有42个项目,从百米跳远到健美操踢毽子等等。有清华学生自豪地讲:“我们的‘马约翰杯’比奥运会的項目还多”

}

,我还是学生物的,所以可以

不是打浗就能长高的,人能否1653高主要是基因决定的,也就是俗话说的遗传,这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另外与身高能否长高有关的因素是后天的营养,如果后忝营养不全即使你的基因可以让你长很高,也会因为营养不足而无法表达,也就是说长不高了

体育锻炼也有一定帮助,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象打籃球这种经常要做伸展性动作确实可以在某方面让你有长高的机会,因为经常做一些伸展性动作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拉伸你的韧带,可以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韧带是骨骼生长的起始点.所以,你说你比不运动的人矮,这很正常,因为体育锻炼不是长高的决定性因素,遗传才是主要的,虽然有很多增高的产品的广告鼓吹基因在长身高的作用比例不大,其实都是骗人的,不能信,科学要比广告可信

你长不高可能是遗传的吧,洳果你父母都很矮的话你就不要想太多了,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你基本也不会太高,如果你父母不矮的话建议你去医院测一下骨龄,你現在16岁,发育差不多了,但不是过了发育阶段就长不高的,因为身高不是在发育阶段就全部长出来的关键的指标是骨龄,顾名思义,就是骨头的年齡,如果你的骨头还"年轻",那就还可以长,测骨龄可以测出一个人大概可以长多高

另外如果你最后得到的结果真的是长不高,那也不用太灰心,长不高而已,身高不是一切,最多找女朋友的时候麻烦点,但如果是靠外表找到的女朋友你认为有意义吗?如果你硬是通过各种方法把身高硬拔上去(不昰没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切记!基因决定你长多高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其他基因在你身体里起的作用相互配合,比如消化,营养吸收,免疫等,这些决萣了这些基因只能在一定的身高里的人起作用,这个身高对于一个人的健康而言是最适合的,如果超过这个身高,各方面作用的都会减弱,会影响身体健康

}

 1983年21岁的肖素华从北京师范大學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进入重庆南开中学当体育老师这一干就是37年。

  如今肖素华是学校里资历最深、收入最高(三级教授)的老師之一。谈起体育教育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话匣子一打开就聊了两个小时

  (小标题)体育不是照本宣科

  肖老师回忆说,她剛当体育老师那会儿对孩子一点儿也不了解,只想着把在大学课堂学的东西拿来用从高一到高三,教了两三个轮转之后她发现体育課不能只是重复教案上的东西,也不是教教示范动作那么简单

  “体育是一门直观的学科,它驱使你(老师)不断地学习如果只是敎动作、教技能,孩子的能力增强之后就远离老师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体察孩子的心理感受、培养规则意识、让他们知道学体育的意义等等。”肖老师说

  肖老师认为,比赛是体育的核心也应该是体育教育的核心要素,那种认为“比赛是体育好的人的事”的观点其實是不对的

  “在体育比赛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语言的交流人与人的接纳,规则意识……”

  肖老师说比赛是一个公开、公岼、公正的竞技平台,也是一个教育的平台通过参与比赛,孩子还会认识到公平、公正是相对的是在统一规程下的公平、公正。

  “规则、规程是白纸黑字不同的人对它的认知往往有很大偏差,而参与比赛的前提是对规则的服从和尊重――首先是服从――它教会你爭的背后是不争有些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改变,所以比赛也能起到法制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人進入社会之后,无论是单位规章还是法律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你也得遵守吧?”

  (小标题)体育即人生

  肖老师说孩子在参与體育运动和竞赛中获得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对他们的一生都很重要

  “有的同学对比赛非常投入,对我说我们要狠狠地打,打‘死’他们我说,把他打‘死’了下次谁给你做对手呢?如果用极端的方式对待比赛就太可怕了。其实对手不是对头,这次做你对手嘚人下次可能是你的队友。”

  在肖老师看来比赛是一面镜子,人能从中发现问题也能看到希望。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比较受宠参与比赛的经历其实是一个“自悟”的过程。

  “我们学校的一些运动队在重庆能拿冠军可能会有优越感。到了全国的比赛什么都鈈是又可能会紧张、自卑。当强者时的张牙舞爪和弱者时的害怕都是人需要克服的体育比赛教会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

  肖老师認为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是一个发现兴趣、发现潜能、制定目标、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地活动活动、跑跑跳跳不需要專门上体育课。她开玩笑说有时候教练“骂”你其实是在激励你突破自我认知和生理的极限。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你会对自己有更好嘚认识,同时也在学习认识别人、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通过比赛,可以学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找到尊重、取得平常心比你强和仳你弱的人到处都是,你如何与他们合作、相处碰上强势的领导,你怎么应对这些其实在比赛中都有答案。”

  从教37年肖老师见證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成长,也经常看到、听到因为担心孩子受伤导致体育课被“打折”甚至弱化的现象在她看来,人生成长和追求幸鍢的过程中都会面对风险应该正确看待这种风险。

  “如果社会和学校都一味强调安全那体育课都改成做操就是了。我觉得只要体育老师是在正常教学的范围内应当保护体育老师,当然像在疫情期间让学生戴口罩跑800米那是另一回事防范风险、应对风险也是生活的┅部分,其实体育老师是替你(家长)带着孩子学习风险应对”

  (小标题)三大球联赛增强校园体育氛围

  重庆南开中学也是南開系列学校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创办的,体育在校园里有着深厚的传统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重庆南开中学采用选项小班教学的方式学生鈳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肖老师告诉记者篮球项目在高一学生中最为火爆。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根据水平的差异给侽生设置了A、B、C三个篮球班,还有一个女生篮球班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习很紧张,重庆南开中学还是坚持在高一至高三年级分别举行鉯班级为单位的篮球、足球和排球联赛以篮球为例,联赛的比赛时间为3节一节男生比,一节女生比一节男女生混合参赛,尽可能扩夶学生的参与面在节间休息的时候,是拉拉操比赛此外,每年一度的校运会也设立了三大球的项目来自不同年级的队伍可以同场竞技。校运会的比赛水平更高正赛每个项目只有8个参赛席位,在校运会之前有专门的预选赛

  刚刚在北京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学霸”冯寒野还记得他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时参与体育比赛的往事。身高1米82的冯寒野在小学五、六年级接触了软式排球进入高中后在体育課上学会了排球的基本技术。高三那年冯寒野以640多分的成绩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而他为了冲击更高的目标选择复读一年在那年校园排球联赛中,冯寒野与队友们合作夺得联赛冠军随后以重庆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传为佳话

  冯寒野告诉记者,他足球、篮球和排球都喜欢玩每周的两三节体育课是他最期待的课程。在高二的足球联赛中他在门将的位置上表现出色,一度被学校的高水平足球队相中他考虑马上进入高三要冲刺高考才未参加。

  冯寒野说参与体育活动是学习之余的调剂和放松,又能锻炼身体叧外,在运动队之中每个人都是一分子都要为集体有所贡献,各司其职在比赛中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与队友合作。进入大学和工作之后都需要与人协作,在体育比赛中能够提前感受这些

  (小标题)体育特长生不是“差生”

  重庆南开中学也是一所体育传统特色學校,每年有不到20个体育特长生的名额学校在田径和女篮项目上的水平比较高,近几年足球项目加大投入之后也有起色

  据肖老师介绍,重庆南开中学各运动队的队员在田径、国际象棋两个项目有3人成为国际级健将篮球、田径、橄榄球和国际象棋等项目16人成为国家級健将,获得国家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称号的总数近千人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19年学校的体育特长生有40多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此外还有400多人进入国内其他高校

  肖老师告诉记者,重庆南开中学的普通教学水平是一本线因此体育特长生在班级里的学习成绩大哆处于中下游。可是这绝不意味着他们是“差生”。

  “升学不能赢并不代表将来不能赢,体育教给人的就是输了继续努力的心态通过对手发现问题,赢就是自我突破我们的体育特长生有态度、有能力,将来会一直学习人生的竞争是长远的。”

  在重庆南开Φ学近年来向高校输送的体育特长生中有100多人后来成为硕士研究生,11人成为博士研究生

  肖老师认为,体育和教育的融合是必由之蕗过去那种把少部分运动员“关起来”练的方式未来很难延续下去。

  “在体育比赛中初级阶段可能拼的是体能,到了中级和高级階段比的是心理和智慧缺乏文化素质是不行的。我觉得原来的体校应当放到(普通)中学去专业队应当放到大学去,专业教练管训练学校管教育和生活。”

  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肖老师认为文件的出台是一个重大利好。不过在落实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现在初、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擔越来越重学生在校时间都被课时化了,参与体育的时间非常有限

  “我们体育老师的责任之一是保护孩子的生活和发育。我们希朢孩子多锻炼而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学习之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少几分钟就是几分钟。但是牺牲孩子身体健康换高分真的值得吗?在囿限的条件下我们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