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模式动物的生物相似性进行人类疾病相似性的研究

科学家全面论述动物毒素与人类疾病的研究现状_中科院之声-爱微帮
&& &&& 科学家全面论述动物毒素与人类疾病的研究现…
自然界中,作为生存竞争的基本手段之一,毒液(毒素分子混合物)系统是许多动物的一个重要复杂性状,并伴随着动物界的进化历程不断地发生和演化。对动物毒素的深入研究,例如其在进化进程中的起源和丢失、生物学相关性以及和其它物种的共进化等问题,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理解生命科学基本问题的优秀模型。直到目前,致残和致死性的产毒动物蜇伤和咬伤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全球问题。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180万人遭遇蛇伤中毒, 其中约有9.4万人死亡;每年至少有5万起产毒鱼类刺伤导致的中毒事件和超过百万人被蝎子蜇伤,儿童被蝎子蜇伤后症状尤其明显并有死亡的风险。但是,动物毒素与人类的关系也存在一个从敌人到朋友的转换。在人类自我认识和与自身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以毒攻毒”是祖先传统医学的智慧和实践,而现代科学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机制解析和新的临床治疗药物的成功研发和上市都得益于动物毒素,这其中包括若干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研究重大发现和全新的大品种药物。动物毒素在历史、目前和将来的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以及创新药物研发中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日前,《动物学研究》英文版特邀国际生物毒素学会官方会刊中国编委、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云对动物毒素生物学、动物毒素与人类疾病、中国毒素资源、动物毒素研究未来方向与挑战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归纳和阐述了动物毒素研究的科学意义、生物产业研发状况和战略生物资源价值。文章对已知的分布于中国的产毒动物资源进行了总结,目前已挖掘的动物毒素的比例只占不到0.1%。目前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揭示了大量毒素类似蛋白多肽在包括哺乳动物和人在内的动物机体各种组织中表达和分布,文章强调了动物毒素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和线索将在这些生理性蛋白多肽的功能和分子机制解析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同时比较了动物毒液系统与免疫系统在生物学策略和任务、效应分子起源与进化以及分子构件等方面所呈现的显著相似形。文章最后指出人类生理机制和疾病机理的解析目前很多是依赖于模式动物进行的,其理论依据是基于人类和模式动物进化上的保守性和相似性。自然界中,毒素是动物生存竞争而产生并通过进化的纽带所形成的人类对立面。就自然哲学的方法论而言,通过对立面是认识自身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深入的“知彼”而达到“知己”是为什么人们要研究毒素的根本原因。论文已在线发表于《动物学研究》英文版。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传播科学,服务公众。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您的位置: &
斑马鱼,人类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方薇1 曾 静2 王付利3&&&&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山东 威海 .威海市市立医院高区分院,山东 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斑马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的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斑马鱼具有容易获得,易于饲养,生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等特点,使其在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功能和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中已显示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模式动物斑马鱼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模式动物;斑马鱼;人类疾病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动物[1]。凡是模式动物都具备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容易获得,易于饲养,生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结构简单,基因组和其它许多方面都与人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斑马鱼(Danio rerio)因为具有以上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斑马鱼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性
  斑马鱼的神经中枢系统、内脏器官、血液以及视觉系统,在基因水平上87%与人类同源,早期发育与人类极为相似,已成为研究相关疾病基因的最佳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发育是全透明的,可以全程观察和研究其心脏发育及血液流动状况。借助显微镜,甚至可看到每个心肌细胞和血液细胞。快速繁殖有利于基因筛选[2]。在国际上,斑马鱼模式生物的使用正逐渐拓展和深入生命体的多种系统(例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发育、功能和疾病(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研究中,并已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规模新药筛选。
  2.斑马鱼与人类疾病模型
  2.1 神经系统疾病。斑马鱼通体透明,眼睛大小占到大脑体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成鱼昼夜节律明显,对光反应强烈,因此斑马鱼在视觉领域应用的优势十分明显.斑马鱼的嗅觉、听觉器官都在体表可见,可以很容易地用行为学实验手段对嗅觉和听觉功能进行检测[3]。
  2.1.1 阿尔茨海默氏。阿尔茨海默氏(AD)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细胞死亡而造成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曾有人研究了过量表达A&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关系。A&由APP连续性切割产生, 由&-分泌酶介导的最后一次酶切来决定其长度, 参与这次酶切主要有早老素复合物、早老素增强子(pen-2)和前咽缺陷子(Aph-1)等。Campbell等[4]在斑马鱼上使用反义morpholino(MO)对斑马鱼的Pen-2、Psen1和Ph-1基因的表达进行敲除, 发现Pen-2和P53依赖型神经细胞的存活有重要作用。Lee和Cole[5]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斑马鱼中编码APP的内源性基因appb进行了研究。他们构建的GFP转基因斑马鱼品系能够在胚胎脉管系统发育过程、大脑亚区和脊髓中表达APP,并且在后期的发育中表达量增加。在2-3个月龄的转基因斑马鱼的大脑中,广泛大量表达GFP-APP。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在进化上和人类的保守关系。
  2.1.2 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PD)一般认为与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通路的破坏有关,神经毒物1-甲基-1-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人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损伤现象与PD类似,某些物种,如灵长类、鼠类和金鱼等对MPTP同样有敏感性。McKinley等[6]发现MPTP对斑马鱼幼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具有类似的作用。他们利用B型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B,MAO-B)的抑制物L一塞利吉林(1一depreny1)~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抑制物诺米芬辛(nomifensine)和MPTP共同作用于斑马鱼幼鱼,发现这些药物具有保护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作用。
  2.2 肿瘤。肿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斑马鱼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的同源性高达87 %。除了模式生物共有的特征外, 斑马鱼早期胚胎和发育过程中的身体是透明的, 可以在体外进行实时观测[7] ; 它可以自发产生肿瘤, 并且这些肿瘤与人类肿瘤非常相似。因此, 斑马鱼作为最有前途且最廉价的模式生物而被广泛的应用。
  2.2.1 肿瘤血管的生成模型。利用斑马鱼研究肿瘤的血管生成是在肿瘤研究方面倍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经研究发现: 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酸剂量依赖性抑制flk-GFP转基因斑马鱼节间血管的生长。还有人给斑马鱼的胚胎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后观察到其体内有明显的新血管生成。由于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 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与血管的新生有密切的关系, 这就启发人们可以通过阻断VEGF抑制血管生成而治疗肿瘤[ 8 ] 。
  2.3 胚胎发育模型的研究。龚春华[9]等人研究了受精后不同时间段的斑马鱼胚胎,观察不同时期tnc和tnw 在斑马鱼胚胎中时间和空间的表达规律。发现tnc和tnw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时期具有严格的特异性时空表达规律,二者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密切联系.吴旭东[13]等人研究了Polycomb家族基因N spc1在模式生物斑马鱼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在斑马鱼体节期前, N spc1在全身表达; 从体节期开始, 其表达逐渐表现出特异性, 主要在头部的神经系统中表达。从而证实了N sc1 在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早期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2.4 先天性心脏疾病。崇梅[10]等人通过吗琳环寡聚核昔酸显微注射介导的翻译抑制, 观察Tbx2基因阻抑胚胎的心脏发育的作用。发现,600枚Tbx2基因阻抑的斑马鱼胚胎受精后8小后,27.2%的胚胎死亡,24-96小时出现轻、中、重度不同程度的心脏发育异常。从而证实了斑马鱼是研究心脏发育的理想模式生物,Tbx2基因在房室特异性分化和房室管形成方面起了必要的作用。
  2.5 免疫疾病模型和感染疾病模型。斑马鱼具有较完整的特异性免疫系统,体内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活性,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也呈现出与人类的相似性,同时保留了TLR信号通道。往成鱼体内注射细菌和胚胎浸没感染的方法均可使斑马鱼感染细菌,有效建立相应的细菌发病机理研究模型[11]。海分枝杆菌感染的斑马鱼体内的肺结核肉芽肿和人类一样出现干酪样坏死,该模型可能在肺结核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斑马鱼在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功能和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中已显示出重要的意义。目前,利用斑马鱼作为整体动物模型进行高通量的筛选已成为斑马鱼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斑马鱼建立的人类疾病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并跟踪考察药物在斑马鱼模型体内的吸收,代谢及分布等情况,将会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有效信息。
【参考文献】
&  [ 1 ] ZHAO X Y, L IANG S F, YAO S H1. Identification and preliminary function of Xenopus laevis DRR1 gene [ J ] 1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 74-78.
  [2] 郑丽丽,吴端生.斑马鱼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49-251.
  [3] 邹苏琪,殷梧,杨昱鹏,等.斑马鱼行为学实验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5-12.
  [4] Campbell WA,Yang HW,Zetterberg H,et al.Zebrafish lacking Alzheimer enhancer 2(Pen-2) demonstrate excessive P53-dependent apoptosis and neutral loss. [J].Neurochem,3-1440
  [5] Lee Ju-Ahng,Cole GJ.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zebrafish expres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cin under control of zebrfish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gene regulatory elements,zebrafish,):277-286
  [6] McKinley ET,Baranowski TC,Blavo D0,et a1.Neuroprotection of MPTP-induced toxicity in zebrafish dopaminergic neurons.Mo1 Brain Res.-37.
  [7] Itoh N.The Fgf families in humans,mice,and zebrafish :their evolutional process and roles in development,metabolism and disease[J].Biol Pharm Bull,):.
  [8] N ICOLIS, R IBATTID, COTELLIF, et al. Mammalian tumor xenografts induce neovascularization in zebrafish embryos [ J ] .Cancer Res, ) : .
  [9] 吴旭东,张敏,龚燕华,等.Polycomb家族基因N spc1在斑马鱼早期发育的表达[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05)09.
  [10] 崇梅,桂永浩,成璐,等.斑马鱼Tbx2基因阻抑先天性心脏病模型的建立与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991-994.
  [11] Titus TA Pf a1.Gene,):211-223.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为什么果蝇是模式生物?在果蝇身上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如何「等同」到其他动物的?
可能表达不是很清晰,想知道果蝇为什么会成为模式生物(相比小鼠什么的),为什么在它身上得到的研究结论可以适用于高等动物(脊椎动物)甚至人类呢?这之间发什么了什么?
按时间排序
因为果蝇是遗传背景研究得最深入的物种了。如果你想研究某个基因的功能,你会想用什么方法?最直截了当的方法,莫过于把这个基因过度表达或者降低表达然后看有什么后果就行了。这个想法非常简单粗暴而且直观。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你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这在分子生物学或者遗传学层面上所需要的实验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在,果,蝇,上,这,么,做,简,直,太,简,单,了!因为百年来人们对果蝇的研究现在已经做到了随心所欲、想让它怎么表达基因都简单到了发指程度。我以前就帮别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果蝇的腿上长出另一种昆虫的眼睛!听起来有点奇怪而且恶心是吗?这种实验放在果蝇上做实在小儿科。
1 为什么是模式生物因为摩尔根在果蝇里发现了白眼果蝇(眼睛白色 突变体),开启了遗传学研究的新方向。之后人们陆续在果蝇中发现了一系列的突变体,进行遗传操作,揭示了基因的本质(染色体上的一段),成为研究分子遗传学的重要模式生物。因为果蝇突变体容易获得,科学家们继续在果蝇中研究其他问题,发育问题,细胞生物学问题,神经科学问题。积累了大量的遗传突变体,遗传操作工具,方便更多的研究,果蝇研究也就不断拓展新的领域。概括起来就是刚好最开始被作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模式动物,就延续下来继续研究许多其他问题。另外,生命周期短(以周记,想想如果研究衰老,你用大象是什么感觉;如果研究遗产,你用恒河猴会怎样,即便是相比小鼠这类繁殖力很强的动物,果蝇也还是更快、后代更多),行为足够复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进食,求偶,打斗,学习,记忆。。。),有大量遗传工具(基因操作,神经元活性操作),遗传的保守型,果蝇中的很多机制在进化上保留了下来,在哺乳动物中也是相似的,也就是你的第二个问题。2如何等同最重要的就是遗传的保守型。大家都是有细胞构成的,酵母、线虫、果蝇、小鼠、人类。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分子。最基本的细胞器一致,基因的表达翻译调控也是相似的(所以才有人反对转基因食物。。。)。发育的调节、神经活动的基础神经环路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分子机制的保守,比如slit这个分子在果蝇中发现,介导神经元轴突的迁移,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在人类中也存在类似的分子,请相似的作用。再比如在果蝇中发现的per/tim系统,调节果蝇的节律,在人类中同源基因per1同cry组成per/cry系统调节人类节律。神经递质的保守,你如多巴胺跟欣快感相关,五羟色胺跟打架相关。
其实答案在翟中和 最新一版的细胞生物学里有提及的,你可以查阅。还有一个可能属于课本之外的知识,生命科学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为了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其实很大一部分为啥会采取果蝇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技术实在是太单一,还有基于一些伦理问题,很多实验其实是不能在人身上做的,这样子就导致了一些低等生物的研究,在线虫中做的凋亡,在线虫中发现的RNA 的干扰,还有最近的细菌中发现的Cas9 ,都为现在在人身上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呢低等生物的基因跟人类身上虽然有很高的同源性,但是依然不能很好的反应人上的结果,譬如在新药的研发中,经常会有在动物身上很好的结果但是到人身上却完全是无用的。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功很大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人的胚胎干细胞依然有很严重的问题,与其他动物相比,基因操作非常困难,这样子难以对之进行很好的研究,后来在21世纪初锌指酶技术跟talen 实现了对人的基因组进行操作,但是依然效率低下,以前的时候你在人的胚胎干细胞上追踪一个基因的表达,基本可以发CNS的,直到Cas9 的发明,实现了对胚胎干细胞的简易操作,这样极大的促进了人的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多余一句,很多有志于生物研究的筒子们,如果想继续生物的研究,又不至于以后吃口饭都难的话,可以选择尽量接近于人的模式动物去做,以后应用线虫跟果蝇来做研究的实验室会越来越少,申请经费也越来越苦难,而且临床转化也相对更有希望。
非常感谢邀请,第一次认真地回答问题。既然已经有人对于模式生物做了解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那么聊一聊关于等同的问题吧。题主认为果蝇是低等生物,人类是高等生物,换句话说,认为人类和果蝇差别很大。Okay,那我们可以求同存异。我们来看看,所有生物都想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很简单,要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嘛!果蝇也好,其他生物也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不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活。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使用的手法难道不会有相似之处。当然有了。举个栗子(●'?'●) 来自Stanford 公开课讲师Robert Sapolsky果蝇之间是一夫多妻制度,或者一妻多夫制度也可以这么说啦。雄性和雌性果蝇交配完之后,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呐。当然是保证,其他雄性不让这个雌性果蝇怀孕了咯,不然这只雄性果蝇的基因就传不下去了。那假设你是一只雄性苍蝇,你会待在这个雌性苍蝇身边一直不走,看护她嘛?(下图是这个讲师的照片)你当然不能了,你还要忙着和其他雌性果蝇交配呢!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呢!你当然不能了,你还要忙着和其他雌性果蝇交配呢!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呢!然后,其他雄性果蝇就会趁虚而入,在你走之后再来和这只雌性果蝇交配。Woo,现在这只雌性果蝇体内,含有很多不同雄性果蝇的精子了哦。这时候怎么办!聪明的你,已经进化出了一个特征。那就是,你的精子是有毒的。哈哈,你虽然蝇不在了,但是你的精子还在。那么精子之间就展开了一个毒性强度之间的竞争赛。获胜者,可以杀死其他精子,成功让这只雌性果蝇怀孕!Yeah,我胜利了。可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万一你把雌性果蝇毒死了怎么办!那怀孕了还有什么意义。当然,雌性果蝇也不是吃素的,她们也聪明地进化出了解毒机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之,最后又健康地活了下来。毕竟她自己也要传基因的,又不是只有雄性果蝇需要。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经典的两性之间的共同进化,也可以说是两性之间的竞争。然而这只存在于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的时候。而如果我们是一夫一妻的时候,何必要互相伤害呢。于是乎,这个两性之间竞争行为模式,可以推广到很多一夫多妻制的动物身上。而很少在一夫一妻制的动物身上看到。那么,人类是属于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制呢。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人类也有类似的两性竞争(您可以去搜索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这门公开课,因为您问果蝇,我就不细说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是一夫多妻了啊。很多国家都是一夫一妻的嘛。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是蛮奇怪的一种动物。如果一条线段的一头是一夫多妻制,一头是一夫一妻制,我们人类恰好处于中间这个位置。所以很多一夫一妻的动物行为,也会出现在人类身上,一夫多妻制的动物行为也会。总之,事情就是这样了。
高中背过,繁殖快见效快;染色体少计算方便。
谢遥。其实选择它很简单,一代一代繁殖快,你的实验处理很快能看见结果,而且果蝇最有名的是做基因吧,那么推广到人类的身上是完全没问题的。
果蝇神经系统结构和人类很像 而且培育起来方便 郭爱克院士就是做这个的
蟹妖。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最热的模式动物是c57bl/6小鼠和其混血小鼠,因易构建疾病模型转基因鼠(如app/ps1,tg2576,hTau,3×Tg--AD),也是是第一个在2005年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小鼠品系。单论与人的同源性,果蝇的确不及鼠类。但果蝇具有生活周期短、容易饲养、繁殖力强、染色体数目少而易于观察等特点(有的AD模型鼠要一年多才有表型……万一途中有个三长两短,还让不让毕业了(???????????))所以,做果蝇的孩子是性福的!
我知道上海神经所的郭爱克院士用果蝇来研究决策,感知信息处理,但他的文章似乎没有把结论推广到人类上。
谢邀!题主之前邀我,因为自觉学艺不精,不敢胡诌。这次再邀,觉得总不搭理人不太礼貌,于是厚着脸皮前来抛砖。不到之处,还望指教。---------------------答题分割线--------------之前几位的答案基本回答了题主的问题,我再稍作补充。首先模式生物,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代表。我们知道,世间万物形态各异,但组成他们的基本粒子却并没有太大差别,所以物理学中许多问题是继续标准模型来研究的。类似,所谓模式生物就是生物学研究中的标准模型。那么具备了怎样的属性的生物才可以作为模式生物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有功能上的代表性。这种代表性很多时候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比如我要研究人类的呼吸系统功能或疾病,找鱼就肯定不合适,因为人家用鳃呼吸啊!其次,要考虑研究的多快好省。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模式生物会被大量应用于研究教学,少慢歹贵肯定不行。同样以上面研究人类呼吸系统为例,最好当然直接研究人!但有的实验没法在人身上直接做,比如试药。现在一种新药的开发只有在无数次实验室结果,各种动物上试过才会慢慢用到临床,进行一二三四期临床实验。时程超长,话费高昂,只有帝国主义高富帅才玩得起。所以这时就需要高效便捷便宜的模式动物出场了。如以上答友纠正题主,目前常用的模式动物有很多,植物研究中有拟兰芥等,动物研究中如线虫、果蝇、小鼠、大鼠、豚鼠、猴子、猩猩等,而非题主认为的只有果蝇一种。那么为什么许多实验都是在果蝇上做的呢?或者说选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呢?参照上述原则:1、针对该问题果蝇功能上有代表性,可用。2、多块好省。灵长类动物猴子猩猩繁殖能力和人差不多,小鼠一窝多可以生到十三四只,性成熟时间为两个月;果蝇可以产N多蛹,性成熟期10-12天。突然想到,是不是很多人都像我进入实验室之前一样还不知道果蝇长啥样?!喏,就这个鬼样子:上面黑色小虫是果蝇,下面黄色点点是卵。这么个小管管里面好几十只,配点淀粉琼脂就可以作饲料了。而一只成年小鼠就差不多有这管子长,需要提供饲料饮水和垫料,成本高多了。猴子猩猩之类就更不用说了。先写这么多,睡会起来再说说“等同”问题…
可以去看看模式生物的定义;还有就是表型易观察
泻药,抱歉,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胡乱回答下(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大抵是1.果蝇和人类具有大量同源性基因,像AD,PD,HD这些在果蝇上都有同源性基因2.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在细胞生物学上差异不显著3.果蝇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人类相似表型4.果蝇的研究比较多,20世纪初就开始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掌握了大量相关的遗传学和基因知识5. 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总结,首先从基因-神经-行为的整个模型上,果蝇和人类都具有高度相似性,其次,这货咱们又相当熟悉,基因表达的也快,是相当好的研究材料。手机打的,不补文献了。加一点,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老鼠也是模式生物哟,果蝇相对于老鼠的优势个人认为主要在第五条,也就是说并不是说果蝇相对老鼠更能代表人类,而是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更易于实验研究。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选取不同实验材料,涉及基因表达的果蝇肯定优于老鼠啦,但不需要涉及基因表达的,那必须果断用老鼠啊!
我也不知道。我很少看果蝇的文献。你得邀请个研究Alzheimer的,他们用的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模式,运用,生物,斑马鱼,应用,斑马鱼在,在人类疾病,生物研究,模式生物在,模式生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