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微时代”提一些中肯的风险应对策略略

您的位置: &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舆情引导机制的思考
优质期刊推荐“微时代”提高新闻教学注意力的思考
&&&&来源:&&&&
摘 要:传统大学课堂“讲授―笔记”的传播方式已不适应当下新媒体时代传授双方平等交流的互动模式。过去,学生会以小声说话、传纸条、睡觉对抗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而今,陶醉于微博、微信为乐的沉默的反抗已经成为“微时代”抗拒落后的传媒教学方式的新风景。值得思考的是,传媒产业本身就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如果从事传媒产业人才培养的教师无法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某种程度上而言,那就是传媒教育的失败。
关键词:微时代;新闻教学;注意力;多媒体;复合教学法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和普及,随着微博、微信的受宠,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微时代”。人人都可建立“自媒体”,人人都是即时传播者又是受众,海量的碎片化、零散化信息侵蚀了人们的睡眠,眼睛发涩,哈欠连连成为生活常态,似乎除了网络谣言没有什么信息更令人亢奋。这是一个注意力消减的时代,课堂教学有多难,教师甘苦自知。
信步教学楼,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几多学生在凝神聆听,几多学生在玩手机,几多学生疲劳不堪地趴在课桌上……最投入的人永远是那在黑板前用扩音器“布道”的教师,声嘶力竭,恪尽职守。教师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精神固然可敬,但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随遇而安总归不是出路,想方设法对症下药,更弦易辙,营造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方为上策。那么,就新闻传播教学而言,“微时代”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依据课本而不依赖课本
教材是教学规范化的重要依据,是教学中质量评估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教科书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1]”如何运用好教科书考验着一个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影响一本教科书的利用价值。教师作为课堂组织传播活动的灵魂,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播知识,进行能力训练,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活的因素。
最简单、最容易地使用教材的方法是:照本宣科。曾经在某名牌大学体验过一位名教授的《新闻学理论》课程,他不熟悉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琢磨PPT的制作技术,仅仅让研究生把自己写的教科书原封不动地用扫描仪扫到电脑中,上课时就照着“课件”有板有眼地念,无法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于是乎课堂里一片沉寂,不出15分钟就令人昏昏欲睡。与这种极端的照本宣科授课模式相似的是,一些教师授课时除了个别案例是新鲜的,其他内容不超出一本课本的知识范围半步。这些死磕一本教材的课堂教学,面对当下信息资源喷薄的“微时代”,这种“复读机”似的课堂教学必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对教师和教学失望,甚至对专业前途感到茫然无望,玩手机微博、微信、视频、翘课也就难以避免。
复旦大学教授刘海贵在美国高校看到的情况是:“教材无固定化,图书馆资料丰富。美国各新闻传播院系所用教材,基本上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使用教材或教学大纲基本是本院系教师编撰,无统一或指定教材,且教材或教学大纲更新速度快、幅度大,几乎每年都力求新版本,内容更新比例也大。但是,各大学和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则惊人的丰富,美国及世界新闻传播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生在图书馆里均可找到或查到。[2]”
“在美国等新闻传播教育发达国家的课堂上,你很少能够看到教师拿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正襟危坐地听讲。他们惯常的做法是,教师指定一本或者几本书作为教材或者参考书,在课堂上教师是根据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进行讲授,大多数情况下是讲授自己的论文。[3]”
在当下,我们还不具备美国这样自由灵活的课本使用体制,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与之关联的最新的知识与教材融会贯通,对与其他教材有重复的内容少讲或略过,对已经陈旧的内容更新补充,对有争议的观点旁征博引,对于课本中有的章节,可以请专家学者或者一线的媒体人走进课堂,用新鲜的、贴近实际的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有的内容,完全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到现场去观摩体悟,让学生不用死记硬背便豁然开朗。有的内容可以指定学生自己阅读,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散思维,以专题论文的形式扩充能力……总之,教师根据专业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用活课本,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效益。对于实践类课本而言,尤其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注重上手练习。
与之相适应,平时的作业和形成性考核评估,都不能只满足于从课本中找现成答案。学生期末按照教师划定的范围临时抱佛脚,突击背诵就能考核过关,听不听都一样,看不看课本都没关系,这种“一本书主义”不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常识,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竞争力,无法打造出传媒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传媒推荐|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微时代网络营销创新策略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微时代网络营销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微信、微博、微电影等一系列"微"事物的出现,我们正式进入了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微时代做好网络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首先介绍了微时代的概念和特点,然后介绍了微时代的网络营销,最后提出了微时代网络影响的创新策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206-F【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只有通过传统媒介来获取。从传统媒介转向网络媒介,再从网络媒介转向移动终端媒介,这个转变就发生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雯萱;;[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武晋原;;[J];品牌(下半月);2015年03期
臧冬蓉;;[J];商;2015年1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修亭;张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姜帆;;[J];东南传播;2013年06期
郑智斌;熊文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王明会;丁焰;白良;;[J];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容美;;[J];现代视听;2013年02期
李静;;[J];中国广播;2014年03期
徐宁刚;;[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李怀中;;[J];传媒观察;2012年12期
史倩;;[J];新闻采编;2010年03期
王霞;;[J];西部广播电视;2013年19期
刘辛未;;[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01期
于颖;;[J];新闻战线;2010年01期
王艳;吴怡;;[J];电视研究;2013年02期
李承阳;;[J];今传媒;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征;张玉荣;;[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陈小英;陈及治;周良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惠惠;[D];复旦大学;2012年
陈汶鑫;[D];复旦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浅析“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机遇和挑战--《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11期
浅析“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文章阐述了微时代的含义及特征,分析了微时代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探讨了微时代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创新路径。学校要为思想政治课提供保障;教育者要提高自身能力,创新教育方式;教师要努力缩小与学生的距离;社会各方面要加强对舆情环境的监管。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2【正文快照】: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网络新应用涌现在我们的眼前。随着微时代的发展,中学生成为了手机网民的主体。学校显然不能回避“微时代”已然来临的这一重要现实,那么,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利用好网络平台上好思想政治课成为各中学工作的重点。一、微时代的含义及特征微时代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爱芳;[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肖传文;[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朱丽芳;[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陈宗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黄伟民;[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8期
文青;[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郭怀亮;[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林育志;;[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郭劲松;;[J];成才;2002年12期
赵凤坤;[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胜涛;;[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孟顺先;;[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宋艳;王一伟;;[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江承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朱贵林;;[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王五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高昆明;;[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杨红;;[A];2013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陈冰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兰州市第七十中学
王永杰;[N];甘肃日报;2009年
德宏州芒市勐戛中学 李祖丽;[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陈晓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卢春樱;[N];贵州政协报;2002年
河南省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毅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钱芳;[D];苏州大学;2008年
程婷;[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王美荣;[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桂小溪;[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陈玲璇;[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郑志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任松燕;[D];西南大学;2006年
樊雪芳;[D];广州大学;2006年
张喜荣;[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季莹莹;[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龙芯最中肯的评测-科技微时代-微转化
为您提供一手的科技信息与数码产品使用技巧,帮助您快速上手
??马蓉离婚后生活曝光 !
[广告][广告]●●●●●●●●●●●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精彩内容热门推荐
搞笑视频大搜罗,第一时间带给你最新最搞笑的视频,精彩纷呈!没有最搞笑,只有更搞笑.每天只需要几分钟,让你快乐一整天!
想瘦身你就来
本公众号每日分享:深度好文,生活小常识,小窍门,小趣味,好方法,科普知识,偏方秘方,生活百科,时事新闻,健康知识,百科解密!谢谢关注!
女性情感交流平台,关于小三,异地恋,暧昧等情感问题,教你做好女人,轻松读懂男人心.
打开手机广告多不停?不妨看下鈥滮∪の洱⒔滞封EUR?男士看涨精神,女的看变漂亮!
一起上火车了~
一样的配方,还是高端精品阅读汇
康弘医药超市是一家连锁超市,主要经营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零售.
汇聚?广西?各地新闻,给你不一样的?广西?视角! 给力每一天!
gh_4656102dcd82
?每天?推荐一道特色私房菜,家常菜,以及各种美食攻略,让您成为食神指日可待?!
只发精品 拒绝敷衍
mh_toutiao
?恐怖??漫画?、故事推荐,长篇解读,短篇呈现,带你进入一个荒诞离奇刺激的世界.
龙芯最中肯的评测
阅读&63882&发表& 18:41:45
龙芯算是中国现在一项重要科研项目了,钱是几个亿几个亿往里砸,印象中有六七年过去了,还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性能据说是媲美奔腾4了,但是没说是哪款P4,频率、架构、步进,是5系6系双核的8系,还是刚出来的时候那种连P3都不如的P4?不知道,后来才补充了一个P4 2.0,但是这个结论怎么来的,用哪种方法测试的,还是不知道。量产也说了好几年了,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基本从来没兑现过,今年向外界发放了第一批龙芯电脑,但是测试数据必须保密,甚至连《微型计算机》这种权威杂志也不例外,所以《微机》上次给出的龙芯评测特别搞笑,说龙芯可以聊QQ、玩连连看、看电影,至于浮点计算、整数计算什么的,具体的数值都没有,你好歹算个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万位,看看得几小时吧?这可能是《微机》有史以来最业余最没实际内容的一次评测,连这些事都干不了,还叫什么电脑,改名叫小霸王学习机算了。我是不相信龙芯有什么料的。第一是主设计师胡伟武确确实实是举世无双的大**,他放出的每篇关于龙芯的论文都必然提到毛泽东,还占不少篇幅。每当他遇到技术难题时,就组织龙芯小组学习毛泽东思想,结果就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我觉得不说SB这么严重,起码这个人很不实在。其二是龙芯牛B吹得太多了,说是媲美P4,这句话太空泛了,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骗骗外行还可以。说马上就能年产多少多少CPU,这个我已经当作每年的一个保留节目了,就像EA的骗钱大作《极品飞车》一样。李国杰还放话说要造64核,要彻底颠覆世界的计算机技术,现在又不吭声了,我很想知道已现有的技术造个64核那DIE SIZE得有多大,封装出的CPU是不是比他的脸还大?是的,龙芯详细的资料我都不知道,它保密了吗。但我就是敢说它没料,我这个人很看重品格的,对于那些一向喜欢忽悠人的,他说的每句话我都要严格的证明,否则不予参考;那些总是说实话只是偶尔出错的人,他就算一个论据都没有我也可以相信,就跟银行的信用制度差不多。比如这两天外媒都在报导说嫦娥失踪了,中国官方马上跳出来说,这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担心。那我就不知道该不该信了,因为你老是忽悠人,我SPZ左边那栏留下的全是你光辉灿烂的事迹,留下的都是你的微言大义舌璀莲花,你说不用担心,可最近一段时间又对嫦娥三缄其口,我哪能不担心啊?龙芯那帮设计者在我看来就是一帮没节操的人,年年说量产年年没影子,这种牛*大了的人,要能搞出成果就真活见鬼了,龙芯若是有料,还保密呢,早就四处乱吹了,就算数字真的很烂吧,咱也无所谓啊,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你就算只跟奔腾2差不多,**们也不会当一回事的,他们只要有就行了,就像金二造原子弹,朝鲜人都很开心。至于导弹技术落后,造出来的原子弹只能炸炸中国韩国和他们自己,这个没多少人关心的,对他们来说,只要有原子弹,一切帝国主义就都只是纸老虎了。龙芯现在搞这么神秘吧,第一数字应该确实拿不出手,第二估计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持续发布成果的话,万一哪天研究突然熄火了,就很不好跟那些媒体交代了。其实纵观中国这几年的科研成就,大都没什么料,比如吸粪列车耻辱号,说是自主知识产权,车身上却打着川崎重工的标志。乍一看好象很牛B,中国也有子弹头了,但你要到德国日本那个水平,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就是花钱买人家一口剩饭,人家给你吃,你还能继续忽悠忽悠民众,人家不给你,那你这个所谓的“自主知识产权”就只能停步不前了。军用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CSDN上的人分析出来和FreeBSD代码60%相似,函数名99.5%相似,最后官方承认有“借鉴”,但是疑点还很多,程序大牛们似乎还在研究。嫦娥据说是俄罗斯买回来的技术,这个没考证过,不确定。至于汉芯就是一个笑话了,农民工拿砂纸打磨打磨摩托罗拉芯片造出的“世界一流水平数字处理器”就能撂倒上交大一批专家,但是你现在再看当年那几个当事人,他们现在还混得好好的,而且凡是跟汉芯有关的部分都从履历里抹掉了,中国学术界就那么垃圾,官员腐败,军队腐败,学术也腐败,所以对龙芯不用指望太多。银河麒麟还是军用的呢,你看看咱军队这个水准,说真的打台湾我都替他们担心啊。以上只是以过去的经验猜测一下龙芯的水平而已,发泄一番,没什么实际内容。下面咱们说正题,假设龙芯真如现在所说的,有P4 2.0的水准,那中国有没有必要搞龙芯?我应该这么问,中国干吗要搞自己的CPU?这时二百五就要跳出来了,他摆出一副“这你都不知道!?”的架势,一脸同情又耐心的告诉你,这是国防的需要,中国没有CPU,万一打起仗来,美国不卖给你CPU,你用一颗少一颗,那可就惨了。我CAO,你干吗要跟美国打?你看看跟美国过不去甚至被痛揍的都是些什么国家,我们明明处在五千年来最大的和谐盛世,这些人们为什么老觉得我们跟伊拉克朝鲜伊朗古巴委内瑞拉一样不堪,这不是诋毁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吗?中国的FQ有受迫妄想者,觉得美国也要打我日本也要打我,整天拿人家当假想敌,这主要是思维还停留在野蛮的中世纪造成的,其实人家还真没拿你当道菜。中国被美国打,那估计得等到世界上只剩我们一个专制国家吧,现在还有众多跳梁小丑替我们挡子弹,短期内不必担心。CPU保护得好,用个七八年不成问题吧,中国美国要是打全面战争,我估计七八天内解放军就该缴械了,还用一颗少一颗呢,说这种话的人太young了,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还有一种说法,美国可以在CPU内做点手脚啊,比如说放个无线电发报器,把我们的军事机密全都盗过去。这话你说过学电子的人听,都会告诉你不可能。一个无线发信机,里面总得有调制器和载波振荡器吧,电容或是晶体谐振器之类的元件是必不可少的吧?CPU里面是什么样,我手头还有两块废弃CPU,谁感兴趣的,自备榔头或是电锯,随你折腾,外面的壳子砸开来,里面就是一块小小的晶硅,根本不可能隐藏一个发信机,CPU在那么强的电磁干扰下基本上也是无法工作的。除非——老美的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到外星文明级了,以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根本就无法揣摩。真要那样的话,你多个CPU,还是得被老美蹂躏,也没什么意思。可行的方法是在引脚的定义上做点手脚,设置一个触发器,发送一组电平信号把CPU强制关闭,然后再也无法正常工作,这是有可能的。AM2有940根引脚,酷睿2应该是775根吧,这些引脚一般都身兼数职,有时是内存寻址有时又变成读写控制器了,据说有根引脚还是万恶的锁倍频。这些学过8088的人应该都知道,在CPU上动这点手脚理论上还是可以的。但是控制CPU强制关闭的信号,必须由操作系统发出,这是肯定的。这事缺了MicroSoft还不行,咱们都有银河麒麟了,还怕它个鸟?当然了,我想象力比较匮乏,这个CPU到底怎么搞才能变成军事武器,我也想不出太多方案,这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除了INTEL的科学家,就唯有中国的FQ们可以胜任了。不过咱们可以看看当今世界上在量产X86通用CPU的,算来算去就是美国和台湾(别小瞧了台湾,世界上现存所有的图形芯片(GPU)制造商,包括ATI和NVIDIA这两个巨无霸,几乎都是台湾人创立的),那瑞士加拿大之类的国家,都没CPU,是不是就不活了?显然不可能。现代的军用电脑,模拟个战场3D环境之类的,图形处理能力总得有吧?那我们GPU也没有啊,龙芯也用不了ATI和NVIDIA最新的显卡,龙芯电脑虽然配了显卡,但居然没有3D处理能力,只能做2D处理,别说Crysis了,CS都玩不了。世界上还是只有两个国家在量产GPU,美国和台湾。我这么一说,有人开始动歪脑筋了,台湾好象要啥有啥吗,咱抢过来不就行了?恩,恭喜,FQ们和美国开战的心愿,我估计应该马上就能实现了……就军事方面而言,龙芯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龙芯是在国外造出来的!咱们的龙芯都得靠意法半导体流片,然后再漂洋越海的运回来,你再讲什么军用价值,这不是放P吗?控制INTEL、AMD和控制意法半导体,对老美来说有区别吗? 为什么要找意法半导体,难道我们国内没有能力制造吗?这得普及一点基本知识,下面很多内容都跟这段有关,懂的人就可以直接跳过了。要提高CPU的性能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通过优化结构算法之类的去提高处理效率,比如说人类算6*6有两种方法,一种是6+6+6+6+6+6,算五步,很SB,你也可以参照乘法九九表,直接就得出36了,还有像76*74,你参照九九表算,还不如用同头尾合十法,马上就得出5624了。另一种提升芯片性能的方法是扩大晶体管规模,集成度越高越好,像R580,饼干大一块GPU上居然有8亿左右的晶体管,很不可思议吧?要扩大晶体管规模,那就得把晶体管做得越小越好,也就是“制程”得不断缩小,缩小制程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弊,可以减小CPU尺寸,减小功耗,减小发热量,提升工作频率,还能降低制造成本,唯一的坏处就是得花大钱往里砸去研究怎么减小制程了。现在GPU的制程普遍是80nm,CPU已经达到65nm了,INTEL的ROADMAP上还有45nm,32nm,22nm,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半导体业每在微观世界里前进一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物理和化学现象,65nm向45nm跨相对于90nm向65nm跨,又会有许多前所未见的障碍,但那些业界巨头却乐此不疲,因为这才是提高CPU包括一切芯片产品性能的终极方法,你一块CPU就算架构再优秀,面对一块集成规模超你N倍的产品也只能无奈叹息,甚至连架构本身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晶体管规模一并发展的,说白了是前者在适应后者,不断作出修正。制程方面的技术,INTEL很牛B,AMD落后一节,台湾的台积电、联电也是紧跟INTEL步伐,印象中IBM好象也是有几把刷子的。对国内流片的能力我也不太了解,现在应该还在0.13微米,和INTEL目前的65nm差了四倍,而且好象知识产权也不是我们的,只是国外借中国的地盘造造芯片而已。龙芯卖身给意法半导体,可以直接跳到90nm制程,万一意法半导体不肯造龙芯了,龙芯再回到国内用落后一代的制程技术,那可能整个设计就得打掉重来。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因为用0.13微米,其实还能凑合,也就是性能倒退回上个时代而已,还有其它原因,咱们慢慢说。这里插点题外话,中国不光制程上差人家几个档次,机械加工的能力也比不上国外,精度等级差得太远,国内很多车床,还是民国时期德国人的技术。为什么我们没有保时捷法拉利这种超牛B的牌子?原因很多,比如没有好钢好铁啊,缺乏精加工能力也是关键,人家车子几十万几百万的卖,品质放在那里,真的是精益求精,每一刀车下去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多少位毫米,尤其是引擎变速箱轮轴这些关键部位,你达不到这个水准,经常出点小毛病就很正常,据说以前中国造战斗机,出了问题都没有零件可以换,同一批造出来的零件却不能都和同一架飞机完美噬合,那你这个飞机就算什么载弹量爬升速度之类的性能跟人家一样,你还是打不过别人,可能人家F15得吃好几十发子弹才失去战斗力,你歼10被弹弓一打就掉下来了,因为你其它没有承受直接攻击的配件在冲击下可能自己就散架了。其次工业设计能力不行,造出来的车子丑得一B,仿人家的造型总是仿个形似神不似,像日韩很多牌子都是工业设计能力出众的。有的人看不起工业设计,觉得不就是拿笔画画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咱们随便努力一把就能灭了SONY三星。照这么说人家设计师真可以下岗了,不就是个壳子吗?工业设计不光是艺术性,还得考虑材质的选用,安全性舒适性高不高,得兼顾美观与成本,还得确保在现有的制造工艺能造得出来,设计者对产品本身也必须有相当了解,好的工业设计马上就能让产品上个档次,中国现在缺这方面的人才,还不是特别重视,注定了中国造就是低端货的代名词。对于龙芯还要了解一个事实:龙芯目前是不兼容X86指令集的,而指令集决定了这种CPU所能运行的软件的编程方式,换句话说就是龙芯不可能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还有一切基于Windows的软件。X86的专利几乎都控制在INTEL和AMD手里,想用就得缴纳专利金,可你要做电脑的CPU,那么通用性是基本功。龙芯基于MIPS指令集,国外指出龙芯的指令集和MIPS达到95%相似,而这95%的内容MIPS是不收权利金的,也就是说,龙芯其实也是吃了老外的剩饭,而且是人家连钱都不好意思收的剩饭中的剩饭,还自称是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来了,人家老外也不傻,你缺了这5%还就是不行,连linux都用不了,所以龙芯用的linux是专门开发的,上面的软件也都是专门开发的。你说龙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指令集吗?第一不一定有这个实力,第二你自己做指令集,那配套软件也全得自己来,现在有95%的MIPS,虽然正统的linux用不了,但稍加修改也能凑合凑合。要把所有的常用软件都自己编出来,从操作系统到图象处理、文字处理、视频处理、3D处理——哦不好意思,龙芯没有3D处理能力——再到下面的聊天工具、播放器,星际争霸这些游戏——CS还不行,3D的。这些软件全部得从头再来!Windows、MAC OS、linux上的这一切软件,是全世界软件开发者共同的智慧结晶,不是微软一个人的功劳,更不是INTEL一个人的功劳,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全世界共同耕耘几十年的成果,一步一个脚印,更是难以计数的美金砸出来的,你中国一个小小的龙芯开发组,就那么几十个人,就想横插一脚,颠覆世界计算机体系,我很严肃的说,你们这帮人已经不自量力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这时候,又有一种二百五要跳出来了。龙芯只要超越INTEL成为全世界最好的桌面处理器,到时候为龙芯开发的软件的人还不是一茬一茬的?实在不行,集合我们中国十六亿人的智慧,创造一个完整的软件体系还不是小菜一碟?到时候大不了西方用西方的,中国用中国的,我们中国人这么爱国,大家都抵制洋货,还怕龙芯发展不起来了?这个真的是比龙芯的开发组还要令人发指。你中国要玩闭关锁国,尽管玩去,我看你还能和谐几年,就中国这个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连我这么正直的人都没买过正版,谁TM给你开发软件啊,搞到最后多半就是小霸王学习机。至于什么超越INTEL,这绝对是M时代的遗风。老M这个人整天讲唯物主义,其实他是最唯心主义的,老M坚信人的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成就,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勤奋努力,就可以赶英超美,可以亩产万斤,可以大炼钢铁,可以一脚跨入社会主义,可你超了这么多年,除了环境污染确实比几百年前的英国还夸张了,还超了什么?中国这么弱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勤奋吗?谁敢说这种话,就应该被全中国挑灯夜战的学生一人一口吐沫淹死!当然我就算了,我这个人就是中国学生中的败类,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什么了。而龙芯投身意法半导体,不仅是制程上的需要。意法是拥有最后那5%MIPS指令集的使用权的,如果龙芯变成意法半导体门下一款产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全部的MIPS指令集了,软件上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估计,下一代龙芯说不定能使用任何版本的linux了。但是,这时候我们看到了非常搞笑的一幕,龙芯上面竟然打上了意法半导体的标志,你们谁见过NVIDIA的芯片打上台积电标志的?龙芯已经不再是我们中国人的东西了,龙芯的开发组已经基本相当于意法半导体的雇工了,而龙芯是什么,龙芯是靠几亿中国人的税款砸出来的,是传说中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国人的骄傲,FQ们的精神寄托,现在你没创造一毛钱的利润,没给国内增加一个工作岗位,也没逼迫酷睿和速龙的价格降低哪怕0.1个百分点,你拿中国人的钱砸砸砸,砸出来的研究成果居然变成欧洲人的了! 好在FQ们还没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很快乐,我看着他们那么快乐,我也很快乐。这时候你再看龙芯,军事价值基本为0,讲什么国防根本狗屁不通,起码就跟银河麒麟不兼容,到时候两个863项目打起来,嘿嘿……民用价值也不大,我们来研究一下龙芯这么搞下去,到底能有什么优势?我们需要另僻蹊径,去寻找性能和功能以外的卖点,这两点咱是不指望了,连3D处理都不行,放个720P视频还卡得要死,软件少得可怜,短期内赶英超美是不行了。价格吧,本来自己造还有点指望,而且龙芯以前一直是以低价为宣传卖点的,但现在卖给意法半导体,已经没有任何成本优势,龙芯盒子公开售价2000元(假如你能买到的话),不包括显示器光驱键盘鼠标,只有一块破处理器,一块ATI的显卡,好象是16M的Raedon 7000吧,可能连GeForce4 MX440都不如,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碰上淘宝星人了,居然挖到这么古老的东西,还不支持3D。再加诡异的芯片组,没听说过的北桥+VIA淘汰多年的南桥,256M DDR333内存还只有一个DIMM,40G2.5寸5400转硬盘,说白了就是移动硬盘,这东西卖2000,这叫什么,这叫抢钱,谁买谁是二,除了那块硬盘还值点钱,显卡可以留着作为纪念,剩下的东西就应该打包像垃圾一样处理掉,2000元随便怎么配,也比这么个玩意强。有人又说了,龙芯功耗低啊,官方说才4W呢!我还说VIA的C7M才1W呢。这时龙粉又说了,龙芯的性能好象比C7M强!我就觉得这么比的人特别**,你谈性能的时候他不跟INTEL比跟VIA比,你谈功耗他又不跟VIA比跟INTEL比,就像索饭抱着PS3那个棺材盒子,跟WII比时就说我机能比你强,跟XB360比时就说我在日本地区销量比你高,其实眼明的人都知道PS3注定就是夹在WII和XB360之间的垃圾罢了。C7M刚出来的时候我感觉是没太大意义的,但后来微软突然搞了个omega折纸计划,推行超便携电脑(比笔记本略小,比PDA还是大很多),这种电脑本来就是讲节电不讲性能,于是C7M突然就火起来了。为什么龙芯没火呢?你不支持Windows啊,谁TM用你那个破烂操作系统和少得可怜的软件?何况人家厂家看中的就是C7M比你少的那3W功耗,你龙芯性能有C7M四倍强吗?其实这两个CPU之间没有系统的比过,谁强谁弱,还真说不清,只是龙粉自己吹嘘罢了。龙芯就是处于这么一个尴尬的地位,高不成低不就,要性能没性能要功耗没功耗,价格不行功能也不行,两个字概括就是废品。FQ又不高兴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啊,为什么你就不能爱护一点,宽容一点呢,龙芯借鉴了这么多先进技术,发展的可比INTEL和AMD当年快多了,赶上去也不是什么怪事啊。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了,他嘴皮子一翻,就小母牛掉就酒缸里最牛B了,一切皆有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事实是这样吗?你现在同时把45nm技术给中国和INTEL,你看看是谁先跨入32nm时代,人家多年的半导体经验放在那里,技术这种东西是很讲积累的,不是别人开发出来的成果,你花钱买过来就行了。即使是芯片架构,中国还是不太可能比上那些业界大佬的。ATI为了扩大内部数据吞吐量在R520里引入环型内存总线,为了适应渲染的需要又在R580里将pixel shader和vertex shader比例改为3:1,于是7900已经年老色衰,X1900却是老而弥坚;DirectX8时代开始显卡单独划分出了pixel shader,增强了像素渲染能力,被称为划时代的设计,到DirectX10又和其它shader合并成了unified shader,还是被称为划时代的设计。还有酷睿的SmartCache,冷热代码配比,AMD的HyperTransport总线,内置内存控制器……这种例子太多了。这一项项技术成就都带有它们的时代背景,为了适应应用需求而不断改进,在架构的不断进化甚至循环中又衍生出新的应用方式,这些都是这么多年来一个脚步一个脚步走出来的,历经市场大浪淘沙,3DFX、艾尔莎、昆腾这样的传奇都倒下了,活下来的公司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不是龙芯这样缺乏竞争对手、缺乏应用环境、缺乏开发经验的产品能比的,你可以一直追,但是永远也追不上,你眼看着距离越来越近了,可那最后的一小步,就是跨越不了。 我把中国的科研能力说得如此不堪,什么都不如国外,而且什么都追不上国外,那是不是中国就不搞科技了?肯定不行啊,你看国外卖过来的,都是高附加值产品,CPU不就是用紫外线在随处可见的硅上面刻线,顶上加个盖子后面插几百根针,物质成本能值几个钱,还有软件不就是几块钱一张的光盘上烧点数据,怎么就卖几万元一套了呢?而我们卖过去的都是什么鞋子衣服,表面上看我们出口额高,好象占便宜了,其实人家只用脑力劳动就把我们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都给买走了,可中国人却特别happy,以此为荣,乐在其中。没有技术是肯定不行的,像韩国,你光从地理条件上看,这个国家的资质简直是差到极点了,连铁矿都奇缺,除了地比较好种以外一无所有,照理来说就该是个农业国,事实上人家朝鲜战争以前比朝鲜弱多了,首都三天时间就丢了。现在能腾飞,靠的就是技术,还有日本、新加坡、台湾,都有自己那点绝活,一个国家没有技术出口,在世界上肯定混得不会太好。但中国人的脑袋就是比较死,老是想着追别人,追别人,追上了再把别人甩下去,就是不会另僻蹊径,当一回领头羊,眼界只能放在别人已经想出来的东西上,而想象不出这个世界上还缺少的东西。微软和SONY还在那里拼机能的时候,任天堂却发明了WII,革新了游戏的操作方式;全世界还在用鼠标键盘的时候,微软又发明了SURFACE,革新了电脑的操作方式;西数和希捷还在垂直存储上苦苦打拼,追求一点点磁性存储的性能提升时,IBM又发明了全息存储,一下把存储带进了光学时代,容量和速度呈几何级上升;IBM在搞全息存储时,可能谁又在搞全息影象了,今后出现星球大战里那种通讯模式也不奇怪。韩国有NAND闪存和SPVA面板,日本有CCD和全世界最发达的TV游戏业,中国呢?人家搞DVD,我们来个EVD,人家有奔腾,我们搞龙芯,人家登月,我们嫦娥,人家有什么我们就要搞什么,可无论做什么东西都不伦不类的,永远追着人家的脚步跑。就说半导体吧,刚才讲到制程,它有可能这么一路永远按照摩尔定律发展下去吗?不可能,你晶体管再小,总不能比电子还小吧,等到了制程再也无法减小的时候,也许半导体的发展就到头了,那是不是电脑就不会发展了呢?也许会有性能更好的材质取代硅,但是IT界还有很多别的方案。现在芯片内是靠电信号传递数据,也许将来就会变成依靠光信号传递数据的量子计算机,也有可能变成以DNA为载体的生物计算机,晶体管只有低平高平断阻三种状态,DNA却有N种状态(由于本人生物极烂,搞不清具体是几种,但毫无疑问哪怕只多出一态,计算和存储能力都会以几何级数上升……)。还有很多未来计算机的方案,每一种在理论上都能超越现在的计算机几千甚至上亿倍。而这些技术在国外都是在不断进行研究的,兴许哪天划时代的产品就诞生了,到时候就算我们的龙芯真的赶英超美,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又有新的差距产生了。中国人缺少的便是这种创新能力,这首先有教育的问题,教不出那种学生。其次就算偶尔培养出来几个,这帮聪明人也早去美国投奔自由民主了,要么就是在国内郁郁不得志,为什么?管科研资金的那帮人都不欣赏你的创新你的塌实你的低调,你不会吹牛就骗不到钱。中国科技成就还是有一些的,要论芯片产业吧,龙芯可能连国产前十都排不进,人家在嵌入式领域低调耕耘,国家的钱拿得不如龙芯多,影响力不如龙芯大,但自己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好多研究生。相同的,你不会投机钻营就当不了官,甚至不道德沦丧一点连活都活不下去。唉不说了,满眼心酸泪啊。我准备设计个GPU,填补一下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就暂定名为华芯好了,先骗点启动资金招募几个博士什么的来研究研究,看看是打磨还是找国外淘汰的现成技术,接着申报863和国家五个一工程,学校肯定也以我为荣,聘我当个微电子学院院长什么的,然后等资金一到手直接学×××儿子商业移民澳大利亚,找@@过幸福甜蜜的小日子去。什么叫YY,YY就是取人文明用语,于千里之外。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加微信号kejiweishidai
评论Comments
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