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获奖感言有不同版本哪个是真的

点评屠呦呦《获奖感言》 - 易汇网
截止发稿时
英镑汇率967.080&日元汇率5.164&欧元汇率758.620&美元汇率621.180&
& & 自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连日来网路上广为传播着两个不同版本的《屠呦呦获奖感言》:一是官媒央省视发布的《屠呦呦: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一是貌似民间文学创作者发 布的一个冷幽默搞笑“段子”。& & 一、#央视专访屠呦呦#【屠呦呦: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称,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 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 & 狼头长啸点评& & 从央视发布的“屠呦呦获奖感言”内容和用词及语气来判断,这感言绝对是真实的,甚至是童叟无欺的。因为,屠呦呦与诸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人物”人物在央 视所发出的声音调门完全一致——获奖的功劳,或归功于党的教育,或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或全属于本单位集体,全都谦虚到了似乎获奖与其本人无关,又仿佛是从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 “高风亮节”,决不变型。& & 然而,一个硬币有着不同的两面,上述仅只是其一面。& & 二、听听民间文学创作者发布于网路上的《屠呦呦获奖感言》——“段子”。& & 昨晚上在一个有众多院士出席的诺贝尔获奖晚会上,鬓发斑白的中国“三无”科学家、2015生物医学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拄着枴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 & 主持人开口问:“您一直在申请院士资格吗?”& & 屠呦呦答:“是的,我一直申请。”& & 主持人问:“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当选呢?”& & 屠呦呦答:“因为诺贝尔奖一直在等着我!”& &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 & 主持人接着问:“您获得了诺贝尔奖就可直接晋级院士了,您愿意吗?”& & 屠呦呦答:“不,我不愿意,因为院士们要活下去!”& &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 主持人接着问:“您今年85岁高寿,经常喝牛奶吗?”& & 屠呦呦答:“不,我从不喝牛奶。因为我也要活下去!”& & 台下更是哄堂大笑。& & 主持人最后说:“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 老人答:“别客气,我知道,你也要活下去!”& & 台下哄堂大笑声、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全场爆棚!& & 狼头长啸点评& & 文艺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当然还要高度概括并真实反映生活,否则就会变味变质成为“横店影视城”里,天天都有轻松杀敌数千的抗日闹剧层出不穷,从反方向去否定抗日战争的真实惨 烈程度与全民付出的重大牺牲代价。这便是用“一个硬币”的这面,去否定同一个硬币的另一面。而《屠呦呦获奖感言》,何尝不如此?& & 为什么多次落选中国两院院士的屠呦呦,反而获得了诺奖?上述这个冷幽默搞笑段子,实则揭露了当今中国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是何等的不公与腐败!& & 据媒体公开报道称,屠呦呦勤恳工作,但因不善交际,却又敢讲真话,曾多次落选中国两院院士(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而在中国科学界,涉嫌造假、溜须拍马、 有权有钱之人顺利地当选院士者大有人在,他们一靠权势二用钱买,却做不出“三无”屠呦呦的成果来。对此,民意沸腾,强烈吁请改革现行的腐败“技术职称评定制度”,说不能老是坑害 真才实学者和实干家们。
更多信息请点击:屠呦呦“被致辞” 两个版本所谓“致辞”系伪造
  稿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编辑:
新闻广播 陈景欣
  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后,屠呦呦再次刷屏社交网络,但这次被转发的是她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致辞”。譬如,一篇流传甚广的“致辞”题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屠呦呦的父亲、重视中医的毛泽东,遇到困境时给她启发的“葛洪先生”,还有“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另一段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后的发言同样也在社交网络上蔓延:“……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满满的“心灵鸡汤”范。然而,这两个版本的所谓“致辞”,经媒体考证均为伪造。(《科技日报》12月14日)13日,《中国中医药报》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指出,屠呦呦在接受瑞典国王颁奖后,并未发表任何获奖感言或致辞;诺奖周期间,她只在公开场合做过两次讲话:一次是媒体见面会,一次是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演讲。这两次的发言内容,均可以被轻松检索到。屠呦呦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演讲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与在社交网络刷屏的那篇大相径庭。
  为啥有人要伪造屠呦呦的发言 科技日报前段时间,马云“很忙”,因为不少“心灵鸡汤”都被冠以“马云说”;随着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成为热点人物,她的“名人效应”也随之凸显。“造谣者的心理动机很复杂,可能是因为好奇或焦虑;可能是利益驱动,还可能是突发事件激发……从‘伪造屠呦呦发言’来看,造谣者的动机应该是为了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造谣者看到自己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可以由此获得成就感。当然,也不排除是一些公众号为了增加阅读量、吸引粉丝关注所为。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大家会相信这是屠呦呦所说?公众对名人普遍怀有崇拜之情,不会去怀疑内容的真假;而且伪造的屠呦呦发言确实有其合理之处,叙事方式和故事结构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以至于“以假乱真”。其实,在伪造版致辞刷屏之后,质疑该致辞的文章也传播开来。有传谣者,就会有辟谣者;不同信息互相碰撞,就能实现谣言的自我纠错。在网络时代,验证谣言的成本相当低。搜索文章题目或关键词,如果出现了不同版本,就该打上问号;如果同一张图片出现在了不同的故事背景中,那么图片极有可能“张冠李戴”。“只是很多人懒得去进行此类验证。谣言止于智者。长远来看,还是要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和科学理性,让谣言无法趁虚而入。”
  伪造的屠呦呦“致辞”何以盛行 中青报
  细读杜撰出的“屠呦呦版鸡汤文”,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富有煽动力、读来朗朗上口、辞藻华丽但思想深度欠缺。
  种种伪名人格言以“批量生产”,首先映射出的,是部分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无底线式经营策略。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去打动用户、圈住粉丝。
  微信中,多数人都在浅阅读,当点赞与转发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很难有人静下心来,与此同时,有太多的人在渴望着成功,以致他们认为名人的任何一句话都有不容质疑的力量。因商业的驱动和对成功的崇拜,于是一些名人语录、心灵鸡汤得以广为流传,年轻人热衷于追问人生,渴望从成功者那里获得成长的秘密,这固然是好事。然而,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远离常识,都需要遵从“消费”的底线,都需要首先强大自己。
  屠呦呦“被鸡汤”照出浅阅读的浮躁:新华每日电讯这真是一个格外需要心灵鸡汤的年代吗?或者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心灵鸡汤?和屠呦呦伪“获奖致辞”相对应的,仍是浅阅读时代的浮躁症。
  为何我们的脑袋,总是别人的跑马场:武汉晚报被骗的机会常常有。再早一点是莫言,更早一点是白岩松和崔永元。他们说的内容相似,励志加一点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为什么我们这么好骗?屠呦呦是科学家,莫言是作家,马云是商人,白岩松是评论员,崔永元是主持人,他们是名人,但不是人类导师,既不管医治社会焦虑,也不管炮制心灵鸡汤。当我们把这一碗那一碗鸡汤轮流贴上这些人的名号时,其实我们对他们并不了解。我们着急被感动,无非那些招牌:诺贝尔奖得主,首富,名人和敢放炮的名人。我们其实知道得太少。凡莫言就代表所有文学创作空间与中国式作家,凡屠呦呦就代言整个中国学术体系和公平体系,凡这二者就代表文学与科学的中国成就,我们知道的太少,而想得太多。我们缺乏自己的价值认定和判断,缺乏耐心和自信,也就把自己的脑袋,常常贡献给别人做跑马场。
  究竟是谁炮制了“屠呦呦致辞”鸡汤文:新京报屠呦呦真正的致辞平和、理性,不谈感情,只谈专业。鸡汤文之所以有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需求。正因此,鸡汤没有原罪。但是,沉浸在鸡汤的语境下无法自拔,这就暴露出有些人智力偷懒、缺乏辨别力。事实上,找出炮制屠呦呦虚假致辞鸡汤文的始作俑者,从技术层面来说,并不困难。此外,大力推广、转发此消息的公号,微信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只有正本清源、查清源头,才能杜绝此类假名人之手的鸡汤文甚嚣尘上。此前,万达集团就曾向北京市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顶尖企业家思维”微信公众号假冒王健林发布文章,从而索赔1000万元。这其实也提醒诸多鸡汤手与微信公号,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法外之地,在网上制造虚假消息、恶意传播,一样要受到追究与制裁。
网站:(022) 转 9008 
电台办公室: 
电台总编室:
本网站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 2011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关于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关于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5日晚间,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当晚,受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中表示,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记者了解到,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致辞全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青蒿呦呦。情感呦呦。生命呦呦。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患难之中的友谊,能够使患难舒缓。――莎士比亚应届'网校园信息一网打尽,pincai.com
发表于 13:52:59.000000
1、我不是一位院士,但是我见得太多了。2、总有人给我本人泼脏水,给中医药泼脏水,我感到非常气愤。3、人的命运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形成,我一个“三无教授”也能拿诺贝尔奖的。4、青蒿青嵩都搞不清楚,媒体啊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5、瑞典这个奖搞得啊,excited!
值得加入的圈子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
日前,网上对于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的消息,可谓是关注度甚高.为什么呢?因为屠呦呦她为全世界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而这份礼物却是可以拯救不少患者脱离死亡,让无数人为其的伟大感到十分的佩服!究竟这发表获奖感言都说了哪些,让我们一起到下文当中去看看吧!600)this.width=600" title="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 src="/uploads/uploads//-size503x476.jpg" alt="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晚上8点18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近3小时后,记者第四次拨打了屠呦呦家的。前三次都是忙音和转接的提示音,让我以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号码,好在这一次,对面接通了。“喂?”那边的有些低沉,不过听得出是女性的。“你好,请问是屠呦呦教授吗?”一开始不觉得能直接通话上屠呦呦,总觉得这样功成名就的,总会有一些秘书啥的照料起居,接接吧。600)this.width=600" title="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 src="/uploads/uploads//5269d1cf-size539x371.jpg" alt="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是的,你是哪位?”“我是钱江晚报记者张苗,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我们的媒体很关注您这次得诺奖,作为老乡想简单采访下您。”心里有些小激动,居然真的是本人接。“哦呵呵呵,今天已经有很多人打来了。”“这里真的是屠呦呦教授家吗?您真的是屠教授吗?”有些不敢,这么容易就接通了采访对象的电话,想想应该全国的都会往这打吧。“是的,我是。”“那我简单问问,尽量不耽误您休息,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奖的?”“今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才知道得奖的。”通过这几句对话能够听出来,屠呦呦虽然早早到北京工作,但是江浙口音的味道还是蛮容易听出来的。“这次能够得奖,感觉有意外吗?”“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600)this.width=600" title="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 src="/uploads/uploads//506da7f7-size463x315.jpg" alt="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屠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全体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这个十一您没有出去玩吗?”“身体不太好,就在家里休息着。”“身体不舒服?”“尿糖有些高。”600)this.width=600" title="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 src="/uploads/uploads//376a4fda-size594x431.jpg" alt="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这时候,屠呦呦被一个男声叫走了。“不好意思,她单位的同事来看她了。”男声接过电话,对记者说,他是屠呦呦的爱人李廷钊,李廷钊也有江浙口音,后来查了下资料,发现他和屠呦呦是中学同学,应该也是人。“作为屠呦呦的爱人,您对她的获奖怎么看?”“就是为争光嘛。”接着,钊因为接待客人的关系挂断了。这次电话采访的很短,但从声音里可以听出来,李廷钊的中气显得比屠呦呦要足一些,身体应该更硬朗一些,两个都很客气,对深夜打入家中的人,也没有一点架子。600)this.width=600" title="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 src="/uploads/uploads//64655a3d-size588x381.jpg" alt="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真相不一般! 揭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背后深意原标题:屠呦呦回应获:是全体荣誉【月06日讯】
责任编辑:宁小晚
10:23:26 10:23:21 10:23:16 10:23:12 10:23:08
本文来源宁夏在线,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并不代表本网认同和证实内容的真实性,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予以删除!欢迎大家投稿:!
最新娱乐资讯屠呦呦获奖感言: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行。 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这段话我找不到任何出处,是不是网友自己杜撰的?
不是,白岩松说的
朋友圈中藏乾坤,男默女泪蛋疼文。&br&熬汤不分对和错,转发管他假与真。&br&马云助我成首富,文章教你做男神。&br&岩松话唠正能量,莫言泪点很深沉。&br&轮到呦呦又躺枪,获奖也玩小清新。&br&看到哪句你哭了?不转不是中国人!&br&诺奖岂是段子造,科学自有真理存。&br&劝君没事多读书,莫让鸡汤毁终身!&br&————————————————&br&今天我被屠呦呦的获奖鸡汤刷屏了,特意去翻了屠先生的获奖感言,根本没什么“你若精彩,天自安排”之类的鸡汤话呀!对此我只想说:别低头,奖牌会掉!别哭泣,西医会笑!
朋友圈中藏乾坤,男默女泪蛋疼文。熬汤不分对和错,转发管他假与真。马云助我成首富,文章教你做男神。岩松话唠正能量,莫言泪点很深沉。轮到呦呦又躺枪,获奖也玩小清新。看到哪句你哭了?不转不是中国人!诺奖岂是段子造,科学自有真理存。劝君没事多读书…
屠呦呦获奖致辞&br&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br&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br&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br&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br&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br&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br&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br&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br&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br&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br&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br&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br&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br&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br&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br&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br&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br&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br&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br&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br&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br&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br&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br&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br&青蒿呦呦。&br&情感呦呦。&br&生命呦呦。&br&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br&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br&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br&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br&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br&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br&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br&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br&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br&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br&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br&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br&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br&谢谢大家!&br&&br&&br&说明一下,上面的是健康界网站上发布的,个人觉得有点问题。&br&这是地址:&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content-48038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文刊发屠呦呦诺奖获奖感言&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下面的是在凤凰网是找到的,个人觉得更可靠一些。&br&&br&&p&&strong&演讲全文如下:&/strong&&/p&&p&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p&&p&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p&&p&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p&&p&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p&&p&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 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p&&p&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p&&p&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p&&p&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p&&p&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p&&p&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p&&p&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p&&p&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p&&p&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p&&p&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p&&p&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p&&p&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p&&p&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p&&p&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p&&p&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 annua 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p&&p&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p&&p&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日,全国523办公室在&a href=&///?target=http%3A//app./city_detail_26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京&i class=&icon-external&&&/i&&/a&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p&&p&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p&&p&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 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但是,得不到ACTs 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p&&p&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p&&p&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p&&p&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strong&“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strong&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p&&p&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 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p&&p&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p&&p&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p&&p&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p&&p&谢谢大家&/p&&br&&p&地址:&a href=&///?target=http%3A///a/65247_0.shtml%23_zbs_baidu_b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i class=&icon-external&&&/i&&/a&&/p&
屠呦呦获奖致辞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呦呦获奖感言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